冰心《霞》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霞》是南京文学家冰心的一篇散文,涉及人生、自然、艺术等多个方面。

教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欣赏文中描写霞的词句,把握作者在霞的意象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学会欣赏自然美和人生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及欣赏冰心的《霞》;2. 学生能够感受自然中所蕴含的生命力和美的情感,提高审美品味;3. 学生能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且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三、教学内容1. 教学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阅读、分析《霞》,感受其中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探讨冰心语言的表达和文艺风格的特点。

第二课时:欣赏与模仿,练习写作围绕自然景物的散文。

四、教学方法及具体操作第一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以画面、情感、文艺性等几个层面来分别欣赏《霞》一文。

2. 分组定位每组的主题关键词,然后汇报分析思考结果。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霞的自然形态和至情的方式,并重点呈现冰心借自然景物探讨人生哲理的特点。

4. 教师以“自然万象”为主题,学生以二人一组合作讨论,感受自然中各种事物的背景、特点,如何用语言表达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第二课时1. 让学生欣赏教师选取的一些自然景观的描述段落,学习欣赏和模式仿写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自然景物进行认真观察,发现生活散文的写作素材。

3. 图书馆里,厅里、校园、众家门漏清风等场所作为“术后实践”的地点,学生练习仿写心得,收集学习文献等资料,仿写一篇以自然景物为主的散文。

五、教学评价利用课后作家提交的草稿、预备绘画或者班上讲课的前三段作为班级评估的素材,评价学生是否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于自然景观有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和对于冰心的文学表达能否进行运用和模仿。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来评判这个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霞》教案(精选5篇)

《霞》教案(精选5篇)

《霞》教案(精选5篇)《霞》篇1一、课题《霞》二、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冰心。

2、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3、体会“形散神聚”的特点。

4、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2、学习象征手法运用。

五、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六、教学课型讲读课七、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讲解法、音乐欣赏法八、教具小黑板、图片、录音机、幻灯机九、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导1. 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① 复习散文的文体知识。

② 了解作者的生平。

③ 查字典,读准音,为本文的生字生词正音、释义。

2. 导入新课古诗鉴赏乐游园李商隐向晚不适意,驱车登古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感情基调怎样?在诗人李商隐的眼中,黄昏、晚霞是带着丝丝哀愁、感伤色彩的。

那在其他作家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霞》,看看它们有没有不同!3. 检测练习(1)、冰心,原名,著有小说、;诗歌《繁星》、;散文、;儿童文学等。

《霞》选自,是冰心期的作品。

(2)给下列加点字音,并解释词语云翳、璀璨、惆怅、衬托4.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幻灯片出示]冰心(19xx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

主要作品有:小说《小橘灯》诗歌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再寄小读者》(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是我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冰心早期的作品,多以“爱”为主题,抒写母爱、童真、自然等内容;因此早期的作品有“爱的哲学”之称。

晚期的作品多是抨击时弊的杂文以及充满哲理韵味的散文。

《霞》是她晚期哲理散文之一。

(二)研习课文1. 出示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散文,充满了哲理与智慧。

作者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从普通的事物身上发现深刻的蕴义,融会个人的体验,深化为更高的哲理,实在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学习。

《霞》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霞》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霞》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霞》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霞》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神话传说的意义以及文学创作中的角色;2. 能够理解并解读神话传说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诲;3. 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霞》是一部以中国传统神话为原型的小说。

通过本小说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并理解小说《霞》,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2. 教学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神话和传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霞》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学生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小说《霞》,并思考以下问题:(1) 故事情节的主线和支线是什么?(2) 本小说中的神话元素有哪些?(3) 故事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和行为是什么?(4) 本小说中所传递的道德教诲是什么?4.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阅读感受。

学生可以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倾听和接受别人的观点。

5. 教师点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观点,进行适当的点拨,比如更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深化学生的认识等。

6. 学生表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或者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心得,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学生表达的清晰度和连贯性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等。

五、教学体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给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启发,并通过《霞》及其故事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意义和文学创作的角色。

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霞》故事的探究,我们得到了许多启示。

这个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人物性格,展现了爱与勇气、家族情和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霞”的概念,了解霞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2. 通过观察、分析霞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霞的定义及成因2. 霞的类型及特点3. 霞与天气、季节的关系4. 观察霞的方法与技巧5. 霞的诗意与审美价值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霞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描述霞的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展示霞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 运用诗歌欣赏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准备观察霞的实践场地。

3. 准备与霞相关的中外诗歌作品。

4. 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霞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霞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霞的定义及成因,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

3. 分析霞的类型及特点,让学生学会分类和观察。

4.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霞的心得,讨论霞与天气、季节的关系。

6. 诗歌欣赏:让学生欣赏与霞相关的诗歌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霞的意义和价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霞的概念、类型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3. 评价学生对霞的诗意与审美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结合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霞的科普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捕捉美丽的霞景。

八、教学难点1. 霞的成因和类型的理解。

2. 观察霞的方法与技巧的掌握。

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冰心散文两篇-《霞》(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霞冰心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作者在平实的叙事中蕴涵着丰富哲理的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对生命的认识。

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对霞的理解;2、学习文章从自然景观中感悟人生的方法;3、理解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一课时导入:在广袤的文学天地中,人们对于夕阳、黄昏的描写是不计其数的。

面对着一轮夕阳和满天的晚霞,先人各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会很自然的想到时光易逝,时不我待这样的一些感慨,如李商隐就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

也有的人,会以另外一种独特的眼光来欣赏黄昏的夕阳,刘禹锡就曾经抒发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感触。

同样的面对着即将逝去的自然景象,我们的世纪老人冰心也看到了一幅别样的图景,终究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下面让我们进入《霞》的学习,一起来看看冰心老人眼中的霞是一幅怎样的面貌!解读:一、课文梳理1、文章题目为“霞”,但霞有朝霞与晚霞之分,你认为作者在文中重点写的是哪一个?(晚霞)为什么侧重写晚霞?-- 我们前面说过了,这是冰心老人几岁时写的文章啊?(85岁)对了,我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了,更何况是85岁的冰心呢。

无论从心智与思想上来说,都是相当成熟,甚至是趋于平淡的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晚霞要比朝霞来得有韵味。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当暮色浓重之时,那挥舞着的晚霞显得是那么的端庄,那么有味儿啊。

所以文章作者处处围绕晚霞来写,其原因在于作者在人生迟暮之时领悟到晚霞更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2、如果说上一课《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写景抒情散文。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霞》那么是一篇满载人生智慧的哲理散文。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或者称为“形散神聚”:1)、在文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散文这种“形散”的特点的?-- 本文的形散表达在描写内容的时空跨越大。

《霞》教学教案.doc

《霞》教学教案.doc

《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语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二、教学重点:读美文、赏佳句,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三、教学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阅读、理解、体会为主,教师引导、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过程:导入:初中时我们学过冰心的作品《小橘灯》,大家对冰心老人也很熟悉了。

请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冰心。

(书下注释: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

著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投影:冰心的人生哲学“爱的哲学”;生活哲理“生命从80岁开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爱心,热爱生活,胸怀豁达的冰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冰心的一篇散文《霞》)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霞”的图片,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那一幅幅挂在天边的自然景色。

(幻灯片:霞)透过层层云朵撒下的霞光,总是那么神秘,这时而光艳又时而昏暗的霞,常常能够引人深思,让人在这绚烂变幻的霞中生发联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文人从霞中悟出真理、得到启示。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看到霞吟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老人在欣赏霞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宝贵的感悟。

她的感悟与李商隐的感悟有哪些不同?进入正课展示课堂学习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冰心自然简洁的语言,体悟散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

2、感悟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读美文自读课文字词的积累,音、形、义。

云翳:阴暗的云。

翳,遮蔽。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惆怅:伤感;失意。

注意朗读时的节奏、情感。

朗读思考:本文的题目是“霞”,那么文章的重点是不是写霞这一自然景观?你能听到作者的弦外之音吗?快速的浏览全文后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明确:本文不单纯写霞,作者观赏霞,经过多年的思考感悟,在文中赋予霞更深层次的含义。

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说说欣赏的理由。

《霞》教案: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霞》教案: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教案简介《霞》教案旨在帮助读者深入挖掘该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使他们对这部作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教案内容涵盖了对作品的分析、文化内涵的探讨以及历史背景的介绍等方面,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作业写作等多种形式,使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霞》的主题思想和核心内容。

2. 掌握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历史背景。

3. 培养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4. 提高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对《霞》的文本分析,包括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

2. 《霞》中的文化内涵,如诗词、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

3. 《霞》的历史背景,如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等。

4. 作品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对《霞》的文本分析、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读者建立对作品的基本认识。

2. 小组讨论:组织读者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造力。

3. 作业写作: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读者通过写作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读者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读者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交流能力。

3. 作业写作:通过作业评估读者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教案背景,明确教学目标,总体解读《霞》的文本内容。

2. 第二课时:分析《霞》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3. 第三课时:讲解《霞》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4. 第四课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分享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5. 第五课时:布置作业,让读者通过写作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霞》原著:作为主要教学资源,供读者阅读和理解。

2. 参考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用于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霞》教案: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霞》教案: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霞》教案(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而《霞》这篇散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霞》这篇散文,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自然之美,领会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一、《霞》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领悟。

通过《霞》这篇散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巨大魅力和美好意义,加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之心。

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通过《霞》这篇散文,引导学生把握自然风光的瞬息之美和昙花一现的永恒,深刻领悟生命的美好和可贵之处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通过《霞》这篇散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探究文本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1.教学方法(1) 朗读、跟读法。

通过朗读、跟读,在慢慢品味中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情感和美感,加深学生对于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认识和感受。

(2) 诗意化解析。

通过诗意化解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2.教学内容(1) 霞的特点及美感。

引导学生就《霞》这篇散文中所描绘的“瞬息之美”、“银白色的辉光”、“神秘的生命”的特点及所呈现出的美感进行分析和领悟,理解自然之美的神奇和引人入胜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所感所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材分析《霞》这篇散文,是一篇描写自然之美的散文。

散文以观察、描写、形象化的手法,展现出霞的神奇和魅力,深刻地阐述了自然风光之美。

2.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让学生看一段霞的图片,然后用一句话来形容这幅图片。

《霞》教案:将文学教学融入综合素养培养中

《霞》教案:将文学教学融入综合素养培养中

《霞》教案:将文学教学融入综合素养培养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描述《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文学元素创作短篇故事或散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通过分析《霞》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3)通过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人性、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霞》,作者:[作者名]。

2.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2)作者运用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色的分析。

(3)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

2. 朗读与讨论:(1)分角色朗读作品,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讨论作品的情节和人物。

3. 分析与鉴赏:(1)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等。

(2)欣赏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如诗意、幽默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者运用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文本:《霞》,作者:[作者名]。

2. 相关参考资料:关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资料、文学鉴赏指南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六、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 案例分析:以《霞》为例,分析其中的文学元素和创作技巧。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升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霞》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霞》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霞》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中“霞”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掌握文中重点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与珍贵,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乐观豁达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借“霞”所表达的人生哲理,体会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教学难点领悟“霞”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美丽的霞光图片或播放一段霞光的视频)同学们,当我们在傍晚时分看到天边那绚丽多彩的霞光时,心中往往会涌起一种别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霞”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从这美丽的自然景象中领悟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如“璀璨”“惆怅”等。

(三)整体感知1、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围绕“霞”展开,作者通过对霞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篇点题,引出“霞”;第二部分具体描写霞的美丽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第三部分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四)精读课文1、分析文中描写霞的语句,体会其语言的优美和生动。

(例如:“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

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

”通过拟人手法,赋予霞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霞与作者的亲密关系。

)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讨论,理解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霞》教案: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霞》教案: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霞》教案: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霞》这篇文学作品,让学生理解并欣赏作者通过文字描绘的美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霞》的内容理解,包括作者、背景、主题等。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对霞的描绘手法和语言表达。

3. 课后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文的深层含义。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具体的描绘手法和语言特点。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单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课文《霞》,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对霞的描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受。

五、作业与评估:1. 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表达能力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堂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霞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描绘他们所看到的霞。

2. 邀请一位画家或摄影师来校,展示他们关于霞的作品,并与学生分享创作心得。

3. 让学生收集其他文学作品中有关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进行分享和比较。

七、教学资源:1. 准备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自然景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

2. 提供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描绘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中对霞的描绘。

八、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霞》教案:将文学教学融入综合素养培养中

《霞》教案:将文学教学融入综合素养培养中

《霞》教案:将文学教学融入综合素养培养中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霞》诗的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学生能够欣赏并评价现代诗歌的美感。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表达的自然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霞》诗歌原文。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难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题理解。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霞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霞的感受。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解释生词和短语。

3.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2 诗歌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口头提问或写作,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4.3 诗歌记忆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歌内容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分析其修辞手法和意象,写一篇短文。

5.2 文学活动: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并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六、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2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霞的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七、教学资源7.1 教材:《霞》诗歌原文。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7.2 多媒体资源:霞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是一个科学而又有趣味的过程,而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尝试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内容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案例入手,探讨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案例简介本次教学案例的课程内容是中学生必修的文学课程,其中一篇选读文学作品为《霞》。

此课文描述了一个年轻女性因为婚姻变故而被迫离开城市,去到乡村做乡村教师,在艰难曲折中逐渐成长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城乡差异、生活的压力与挑战,以及自立自强的意义等等。

二.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学作品,了解大背景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自身成长的认识。

三. 教学过程1.开头导入教师首先通过PPT或者画面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概要和背景信息,并给出一些重点词汇和概念等预习资料,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阅读交流教师将这篇文章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自由阅读,同时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就一段话进行讨论,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提出问题等等。

教师也在旁边观察和指导,及时纠正同学的语言错误和文学理解上的模糊点,予以解决。

3.文学解析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教师可以灵活地进行文学解析。

例如,从语言形式、句式结构、篇章结构等方面剖析文章的美学特点,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人物塑造、情节铺陈等角度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意识。

4.情感发泄在阅读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让学生发泄自己的情感,讲述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人生经历或者体验。

通过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互信和共感,帮助学生将文学知识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深度。

5.多元评价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闭合、开放式考试问题、写作等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科学和全面的评价。

《霞》(冰心)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霞》(冰心)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

《霞》(冰心)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霞》(冰心)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1《霞》(冰心)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一)一、教学目标1、读懂文章并理解其中意义;2、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熟悉“比喻”的修辞用法;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修辞语言能力;4、融入个性化的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词语理解和活用;2、比喻的理解和应用;3、情感表达和文学鉴赏。

难点:1、情感表达的提取和分析;2、对语言的个性化的运用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1、理解课文并掌握其中的含义;2、比喻修辞的讲解和运用;3、互动式的讲解;4、个性化练习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唤起学生内心的感受,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里我们可以用图片作为教学材料,比如教学麻将的“花牌”,挑选一张含有“霞”的花牌。

2、阅读环节阅读《霞》,并鉴赏其中的语言运用,进行思考和讨论,预计所需要的时间为30-40分钟。

3、课文理解让学生先把文章读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作出掌握。

我会安排一些小组课堂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此外,我们也要对一些语言的单词答疑解惑。

4、比喻形式的解释在开始讲解比喻时,我们可以先从“点缀”这个词入手,讲解比喻修辞的定义,然后示范几个例子让学生理解。

5、拓展表达方式接下来我们会通过构思实例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那些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比如缩写句式,类比表述等等。

然后再利用一些类似于卡片、故事写作、课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和运用这些方法。

6、情感把握之表达在阅读之后,我们会针对一些特定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提取与分析,使得学生更加懂得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可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复杂且也最关键的部分。

7、活动环节在结尾,我们会设计一个活动,例如“分组情感展示个人图文”,以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应用能力。

《霞》教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霞》教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升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倡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个过程中,《霞》这篇课成为了众多教师爱用的教材之一。

涉及到人性、感情、家庭、社会、时代等众多方面,课文不仅具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材选择、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霞》这篇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设计在《霞》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流程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出适合他们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活动内容,以及具体的活动环节。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在思维层面的开发和创新。

具体的活动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倡学生合作,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角色,进而深入体会文本中主人公的情感,从而得到启示,提高自身的情感认识能力和表现力。

2.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的方法,将教材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事物的真实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建构学生思维成分,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活动,给学生提出适合于他们思维成分的问题,让他们通过思维活动去探索问题背后的内涵,进而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说视频辅助教学、课文朗读与赏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性、理性多方面发展。

5.设计富于趣味性、变化性的教学活动,比如caption 音译活动,乱序活动,手工制作,在体验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情感的认识和表现。

二、教材选择教材的选择是教学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选择一个富有意义、内容丰富、完整可信的材料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同样至关重要。

本篇教案选取的是《霞》,是因为在信息社会的当下,学生观念和教学的角度也随之逐步的发生了转变。

《霞》教案_1

《霞》教案_1

《霞》教案一、题《霞》二、时一时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冰心。

2、理解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3、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重点1、理解的哲理内涵2、学习象征手法运用。

五、教学难点理解的哲理内涵。

六、教学型讲读七、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讲解法、音乐欣赏法八、教具小黑板、图片、录音机、幻灯机九、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导1.前预习。

要求如下:①复习散文的文体知识。

②了解作者的生平。

③查字典,读准音,为本文的生字生词正音、释义。

2.导入新古诗鉴赏乐游园李商隐向晚不适意,驱车登古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感情基调怎样?在诗人李商隐的眼中,黄昏、晚霞是带着丝丝哀愁、感伤色彩的。

那在其他作家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霞》,看看它们有没有不同!3.检测练习(1)、冰心,原名,著有小说、;诗歌《繁星》、;散文、;儿童文学等。

《霞》选自,是冰心期的作品。

(2)给下列加点字音,并解释词语云翳、璀璨、惆怅、衬托4.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幻灯片出示]冰心,原名谢婉莹。

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

主要作品有:小说《小橘灯》诗歌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再寄小读者》(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是我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受基督教博爱思想的影响,冰心早期的作品,多以“爱”为主题,抒写母爱、童真、自然等内容;因此早期的作品有“爱的哲学”之称。

晚期的作品多是抨击时弊的杂文以及充满哲理韵味的散文。

《霞》是她晚期哲理散文之一。

(二)研习文1出示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散文,充满了哲理与智慧。

作者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从普通的事物身上发现深刻的蕴义,融会个人的体验,深化为更高的哲理,实在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学习。

2朗读体会(1)方法:自由朗读(2)朗读的要求: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霞》教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霞》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主题。

(2)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采用讨论、分析、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霞》的阅读与理解。

2. 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3. 诗歌表达技巧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霞》的基本内容及其表达技巧。

(2)学生能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解析。

(2)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霞》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全文、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教学道具:准备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实物道具,如图片、模型等。

3. 作业布置:提前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霞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 诗歌阅读:让学生齐读诗歌《霞》,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霞》的内容,包括诗歌的意象、主题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诗歌,理解诗歌表达技巧。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心中的霞光,体会诗歌的美感。

7. 总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霞》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扶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霞》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扶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霞》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扶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霞》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诗人对霞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介绍诗人及其背景。

解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活动: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霞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和诗歌的背景。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

3.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重点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巩固练习4.1 模仿创作:学生模仿《霞》的创作风格,写一首关于自然景象的诗歌。

4.2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理解、分析和创作方面的进步。

5.2 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6.1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模仿创作,评估学生在理解、分析和创作方面的能力。

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投入程度。

6.2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七、教学扩展7.1 相关文学作品:介绍与《霞》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欣赏。

《霞》教学设计

《霞》教学设计

《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冰心。

2. 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3. 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 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

2. 学习象征手法运用。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讲解法、音乐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引导
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复习散文的文体知识,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查字典,读准字音,为本文的生字生词正音、释义。

(二)导入新课
1. 文体导入:以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引入。

2. 内容导入:以谜语“斯芬克斯之谜”引入,解释谜语中所用的比喻。

3. 让学生谈对有关霞的感悟,引入课题及作者。

(三)整体感知
1. 学生自主地阅读欣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霞的图片,加深学生对霞的认识。

(四)深入研读
1. 体会作者对霞的理解。

2. 学习文章从自然景观中感悟人生的方法。

3. 结合自身经历,理解文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五)课堂总结
1. 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强调霞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 鼓励学生珍惜人生,勇敢面对挑战。

(六)课后作业
1.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霞的理解和感悟。

2.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霞》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霞》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文体导入:以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引入;
2、内容导入:以谜语:“斯芬克斯之谜”引入,解释谜语中所用的比喻;
3、让学生谈对有关霞的感悟,引入课题及作者。

二、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思考问题),由多媒体展示思考问题;
三、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说:“看到一个很使我惊心的句子”,如何理解“惊心”一词让作者惊心的是什么句子
2、作者在第五自然段说:“霞,是我的老朋友了。

”她怎样和霞成为好朋友的此时,作者有没有把霞当作一个哲理思考的对象
四、重点探讨和研读
3、你对“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这段话的理解(
初步理解)
4、作者在文中又是如何诠释这段话的?
(重点讲解第六、七、八自然段中所含哲理,增加学生对于文中主旨的认识。

)
5、怎样的人生会让人留恋怎样的`人生会让人惆怅
(让学生从中谈自己的认识)
五、巩固所学知识
分析“黄昏”与“落霞”的区别?
(加深对文中哲理的认识,并从中理解作者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六、总结
通过学习文中作者对“霞”这个作者所熟悉的意象所产生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让学生尝试自己对某一意象进行思考和感悟。

作业:
描写自己对所熟悉或所感兴趣的一个物象的感悟(作文片段,字数15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