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优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6.1质量的概念与测量;6.2密度的概念与测量;6.3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量筒、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质量的定义与测量:讲解质量的定义,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2)密度的定义与测量:讲解密度的定义,演示量筒的使用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讲解密度公式,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2. 密度的概念、测量方法3.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
(2)计算题:应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实验题:设计实验,测量某一物体的质量与密度。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升。
但在密度公式的应用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质量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体积等。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附录:作业答案1. 填空题: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章教案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2、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天平的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实物】大头针、铁锤、火柴根、木块【设问】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总结】像大头针、铁锤、火柴根和木块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
)【引入】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二、新课讲授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自学指导】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补充说明:1公斤=1kg;1斤=500g;1两=50g【自学检测】1、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①1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②1片药的质量约为500______;③1卡车煤的质量为5__________;2、0.5 t=________ g;300 g=_______ kg3、1.5×104mg =_____g,它可能为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A、电脑B、课桌C、钢笔D、中学生2、质量的测量【过渡】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密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质量的定义与测量方法;密度的概念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密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实验用不同物质(如水、盐、沙子等)。
学具:每组一台天平、砝码、尺子、实验用不同物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让学生直观感受质量的大小。
2. 讲解:介绍质量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讲解:介绍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密度。
7. 例题讲解:讲解与质量、密度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布置与质量、密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2. 密度的概念及特性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体的质量、密度。
(1)一个铁球的体积为50cm³,密度为7.8g/cm³。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mL,质量为500g。
2. 答案:(1)质量:390g;密度:7.8g/cm³(2)质量:500g;密度:1g/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究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了质量与密度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计算题: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20cm³,求该物体的密度。
答案:ρ = m/V = 2kg/20cm³ = 0.1kg/cm³。
5. 计算题: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0kg,体积为1000L,求该物体的密度。
答案:ρ = m/V = 100kg/1000L = 0.1kg/L。
-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认可,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氛围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学生们对于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实验和实例的讲解,他们也能够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6.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质量与密度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密度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质量与密度问题。
2. 逻辑推理:培养学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
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
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
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
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
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
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3.实践题:
-让学生在家中找到不同的物体,使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观察日常生活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如做饭、混合液体等,并简要描述。
4.分析题:
-提供一个质量守恒问题的情景,要求学生分析问题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质量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化学实验等,并撰写一篇短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质量概念、测量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填空题:
-解释质量的概念,并说明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关系。
-列出质量的主要单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描述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
2.计算题:
-给出两个物体的质量,要求学生计算它们的总质量,并解释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4.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在封闭系统中,物体的质量在形状、状态、位置改变时保持不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关系;
b.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如何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质量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等因素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质量与密度概念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质量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密度、浮力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质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3.质量与生活的联系,质量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热情。
2.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4.能够运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的概念,为学习下一节“密度”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涉及质量的概念、单位换算、测量方法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质量、密度、以及它们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计算质量与密度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对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有一定的理解。
但质量与密度作为两个新的物理量,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去感受、理解它们的含义。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以及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学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与密度;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探究质量与密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质量与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质量与密度公式的推导;质量与密度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质量与密度的本质。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质量与密度的变化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等)、PPT、教学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为什么冰块漂浮在水面?”引发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质量与密度的概念,通过PPT展示质量与密度的定义、特性。
同时,讲解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详细内容包括:6.1质量,6.2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6.3密度,6.4测量密度的方法,6.5密度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正确读取天平的测量结果。
3. 理解密度的定义,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重点:质量的测量、密度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物体(如石头、木块、水等)、密度计、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石头和一个木块,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哪个质量更大。
提问:质量是什么?它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2. 教学内容展开(1)质量的概念解释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2)质量的测量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并强调注意事项。
让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3)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是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计算公式为ρ=m/V。
(4)密度的测量演示如何利用密度计测量密度。
让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结果。
(5)密度应用讲解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体积等。
3.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质量和密度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性质。
2. 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测量方法。
3.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一支铅笔的质量和长度,计算其密度。
作业答案:(1)密度=质量/体积,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自行计算。
(2)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与密度的概念,降低学习难度。
2.指导实验: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激发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个体差异关注: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抽象概念的理解:质量与密度是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加深理解,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2.实验技能的运用:质量与密度的测量需要学生熟练使用天平和相关实验器材,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3.知识的整合与运用:学生需要将所学质量与密度的知识与其他物理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的知识整合和运用能力是一大挑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态度。
此外,我还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在课后,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确保学生对关键概念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六章的课后练习题,重点是对质量与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的练习。
-在实验中,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交流实验心得,提高实验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同步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同步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包括质量、密度概念的引入,测量质量与密度方法的学习,以及质量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测量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本知识,对物体运动、力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质量与密度作为新的物理量,对学生来说还是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与生活实例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测量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方法。
2.能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测量质量与密度的方法。
3.质量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直观地观察与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
2.采用生活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3.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测量容器、测量尺等。
2.教学多媒体:PPT、实验视频等。
3.生活实例素材:日常用品、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如:“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石头和泡沫,石头的重量比泡沫大?”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介绍质量与密度的定义,通过PPT展示质量与密度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个概念。
3. 操练(15分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进行分析。
4. 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同学们在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之前必须熟记下面的要求.]
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测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因为手上有汗泥,将砝码弄湿、弄脏后会使砝码生锈、损坏,其质量会发生变化.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容易腐蚀天平托盘,不能直接放到天用天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教学设计设计(打包4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教学设计(打包4份)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2.掌握计算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3.运用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材本节课主要针对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的内容,包括:•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质量和密度的实际应用。
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讨论、实验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知识点讲解•引入质量的概念,与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如称重、秤重物体;•讲解质量的单位及计算方法;•引入密度的概念,与学生分享水和石头的密度差异;•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
2. 学生互动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计算几个物体的质量和密度;•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与答案,让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
3. 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提供实验步骤和记录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互相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总结实验规律。
第二课时1. 讲解应用•根据教材中的案例,讲解质量和密度的实际应用,如船只的浮力、气球的升力等;•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和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与同桌分享。
2. 解答疑惑•学生提出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疑问,教师做出解答,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通过计算质量和密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观察案例图像,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组织小组合作进行计算。
第三课时1.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项小实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题目,并根据课堂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案、结果分析等内容;•学生互相交换实验报告,进行互评。
第四课时1. 总结与复习•教师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1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及单位换算。
2.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想想议议:我们的讲台、课桌是由什么构成的?讲台和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铁锤、铁钉呢?【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质量:(1)物体和物质:讲台、课桌、铁锤、铁钉在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做“物质”。
由上面观察得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2)质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理解:①形状变了,质量不变。
②宇航员到了月球,质量不变。
③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
小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4)质量的单位: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微克(μ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
(5)查阅教材上的质量表,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测质量的工具:各种秤。
(2)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①教师出示托盘天平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
托盘天平的结构:分度标牌、指针、托盘、横梁、平衡螺母、称量标尺、游码、底座、砝码。
②托盘天平的原理: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
③视频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④教师通过实物进一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Ⅰ. 天平标尺的零刻线、称量、感量。
读数时以游码左侧所对的刻线为准。
称量(能测的最大质量) =砝码盒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最大的读数。
感量(最小分度值)即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Ⅱ. 天平的调节:天平水平放置,游码先归零;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
人教版8年级物理上册教学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4.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量质量.2.会用量筒、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了解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中学实验室常配备J0105型托盘天平,称量500 g,感量0.5 g.微型物理实验室:力学学具由组合天平、标准弹簧秤、量筒、滑轮、斜面等装置组合而成.可用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重点】质量及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量及应用.【难点】密度的概念.一、质量关于质量概念的教学.建议教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物体所含物质有多有少”.例如:通过“铁锤与铁钉”以及“木桌与木凳”等实例的比较,明白这些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不同的,从而引入质量的概念.二、质量的单位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师可安排学生自主完成下面的任务.(1)课前收集数据,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2)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两部分内容,学习质量的单位.(3)根据“小资料”中的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练习估测物体的质量(苹果、物理课本、鸡蛋等)并与实测质量对比,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三、用天平测质量建议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秤的图片,并重点介绍实验室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天平.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两种,托盘天平较简单,在初中阶段应重点介绍托盘天平.教学中,可以在每张桌子上都摆上托盘天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逐一讲解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展示使用方法.对游码刻度值的读法,要充分利用标尺模型,让学生会移动游码并读数.在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测橡皮、铅笔以及一瓶水的质量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天平使用说明书学会操作,在自学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天平的使用规则.四、密度概念的引出通过密度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在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活动中,体验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为引出“密度”的概念,可以首先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使学生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然后开始探究“同种物质(铝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收集数据后,通过分析图像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最后分别计算每个铝块、每个铁块、每个木块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物理学中就用“密度”表示这种性质.由于“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本身比较抽象,本实验所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也是学生第一次遇到,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本探究活动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分析数据上,通过数据的比较,逐步认识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教学中尤其突出其中的关系:被测物体的体积增加了多少倍、它的质量也增加了相同的倍数.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及时把实验结果推广到其他物质:如果换用其他物质做实验会发现,物质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质相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相同.此外,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通过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以分辨不同的物质,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在物理学中就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不同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五、用量筒测体积为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测量体积的工具以及生活中各种物体的体积,建议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一些相关信息,让他们到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关于量筒的使用,可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有关问题,并动手操作,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以后学习浮力.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得出“如果要测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过大无法浸入现有量筒之内,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它的体积?”“如何用量筒测量在水中不下沉的不规则物体(如石蜡)的体积”等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解决办法,以拓展思维.可采用“溢杯法”来测量体积过大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物体的体积.如果要测量不能沉入水中石蜡的体积,可先取一个重物浸没于量筒中,并记下读数,然后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读数,两者的差值便是石蜡的体积.六、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在复习密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要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方法和哪些仪器来测量?建议启发学生思考,弄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第一次测量时不要设置任何障碍,可以给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体积),也可给能在水中下沉的不规则固体.关于实验方案.可用画简图的方法,把学生设计的方案画出来,先不立即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利与弊,得出最佳方案.第1节质量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3.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点】1.质量的概念.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教师准备】铁钉、铁夹子、图钉、塑料刻度尺、矿泉水瓶、塑料桶、天平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天平、小石子、小铁块等.导入一:师:请把铁钉、铁夹子、图钉、塑料刻度尺、矿泉水瓶、塑料桶等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请说出分类的理由.生:铁钉、铁夹子、图钉为一类,由铁组成;塑料刻度尺、矿泉水瓶、塑料桶为另一类,是由塑料组成的.师: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师:是啊,大到天体,如太阳、月亮,小到人们的日用必需品,如水、衣服、食物、住房等,尽管这些物体形态各异,但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开始,创设学生熟悉的物体,分析它们的组成材料,完成分类,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导入二: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大梨小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你会选择哪个吃呢?[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质量的概念展示:铁钉、玻璃杯、桌子、椅子的图片.师:铁钉、玻璃杯,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什么?生:物体.师:铁钉、玻璃杯、桌子、椅子等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呢?生:铁钉是由铁制成的,玻璃杯是由玻璃制成的,桌子、椅子是由木材制成的.从而得出: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比较从而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观察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演示实验:1.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提问:它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2.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提问:它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拿到月球上呢?3.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提问:当这瓶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是否改变?总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性质.二、质量的单位1.由比较长度和时间的方法去思考如何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2.引导学生列举熟悉的质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讲解: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1 t=1000 kg,1 kg=1000 g,1 g=1000 mg说明: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通用的单位.4.引导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方法;在活动中学习,在练习中巩固能加深学生对质量的理解.三、质量的测量思路一(1)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和作用观察托盘天平师:托盘天平和我们生活中哪个物体很相似?生:跷跷板.师:托盘天平与跷跷板对照,将跷跷板改造成托盘天平需要哪些步骤?要改成托盘天平,首先我们得了解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问题一:放被测物体和砝码之前,跷跷板不平衡,该怎么办?托盘天平是如何解决的?介绍:平衡螺母.它的作用就是调节横梁平衡.强调:在放被测物体和砝码前,一定要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问题二:看不清跷跷板是否准确平衡,该怎么办?托盘天平是如何解决的?介绍:指针和分度盘.[设计意图]设计递进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探究和构建知识,最终把跷跷板改造设计成一台托盘天平.可以使学生明白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作用.问题三:如果要测量比砝码小的质量,该怎么办?托盘天平的哪一个部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介绍:游码和标尺的作用及游码如何读数.提问:我们设计的天平能测一头大象或者一只蚂蚁的质量吗?强调:量程.使用测量仪器前要先观察它的量程,被测物体质量不要超过它的量程.(2)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托盘天平测铁块的质量①学生自己总结托盘天平使用的要求②多媒体模拟规范操作过程③分组实验(3)强调四个问题:①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②判断天平平衡的方法;③游码正确读数;④看清量程.[设计意图]这样在“明其理”的基础上,再通过动手操作,更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养成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良好习惯.[知识拓展]托盘天平的调节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1)空载平衡的调节遵循“放平移零调平衡”的原则,即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偏左时,螺母向右调,反之向左调,此时千万不要移动游码.(2)载物平衡的调节遵循“左物右码移游码”的原则,即把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选取砝码时要由大到小,待最小的砝码加上后再移动游码,使之平衡,此时绝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3)调节好平衡的天平移动后要重新调节平衡.思路二出示金属块现在我想知道这个金属块的质量是多少,该怎么办?你能说出几种工具可以测出它的质量?补充阐述: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如今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天平(1)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是学校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个盘中是质量未知的物体,另一个盘中是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①托盘天平的构造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图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②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称量值(量程)、分度值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a.零刻线在哪里?b.量程多大?c.分度值多大?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称量值就是这台天平所能称量的最大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③托盘天平的调节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即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桌面)上,然后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教师指出:a.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调;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c.天平调好后,左右托盘不能互换.④天平的使用a.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桌面)上;b.调:先调节游码至标尺的零刻线,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c.测: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向右盘里加减砝码(由大到小),直至天平平衡;d.读:读数时,除所加砝码的总质量外,千万别忘了还要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数.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向托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看课本总结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强调测量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三注意”:一是注意测量工具的零点校正,二是注意测量工具的量程,三是注意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使用前:①天平应水平放置;②使横梁平衡: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移动天平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天平平衡.使用时: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④测量结束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4)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 常用单位还有吨 、克 、毫克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质量的测量 天平的结构天平的使用物质的测量1.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B.质量是物体的多少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解析: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但物质有多有少,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在物理学里称为质量.质量只能讲多少,不能讲大小,质量更不能说是物体的多少或大小.所以选项A ,B ,D 都是错误的.故选C .2.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把铜棒加热到100 ℃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解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会使它所含铜减少,所以质量会减小.故选D.3.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 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 kg.这是因为()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此题要结合前面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水的质量变小了,是因为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故选C.4.图a是在对天平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指针的指示情况(游码在横梁标尺左端“0”点),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图b为用天平称量物体时指针的指示情况.这时若再在右盘加1 g砝码,指针右偏程度增加;若将右盘中一个2 g砝码换成1 g砝码,指针则偏向了“0”刻线左边.为使指针指“0”,应进行的操作是.解析:(1)由图知,在测量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偏左侧,所以平衡螺母要向右侧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测量质量过程中,指针指在分度盘偏右侧,说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比物体质量大,所以需要将右盘中一个2 g砝码换成1 g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指针指“0”.【答案】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将右盘中一个2 g砝码换成1 g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指针指“0”一、质量1.意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二、质量的测量1.使用工具(1)日常生活中: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2)物理实验室:托盘天平、物理天平.2.使用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3)调节横梁平衡(若指针偏右,则平衡螺母向左旋,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4)称量(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根据指针位置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3.使用的注意点(1)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能将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入托盘,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1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4题.【选做题】教材第11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5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 kg铁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2.2.5×107 mg可能是 ()A.一头象的质量B.一个小学生质量C.一只兔子的质量D.一只蚂蚁的质量3.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某学生采用了如下步骤:A.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C.瓶内倒入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E.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F.将天平整理好该学生遗漏了哪一步骤?补入该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4.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操作错误的是:(1);(2).【能力提升】5.手中有一叠薄纸,要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A.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一块铁的质量B.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纸的质量C.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取6.国际上还流行“磅”这种质量单位,1磅=0.4536 kg,一名重量级拳击运动员质量为250磅,那么250磅= kg.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 g,一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含有黄金5.2盎司,那么5.2盎司=g.7.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铁块的质量,但他忙中出错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质量为30 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为0.5 g,那么铁块的质量是否为30.5 g?如果不是,你能否判断出该铁块的真实质量?【拓展探究】8.小王到商场购买苹果,看到商场售货员用案秤称出苹果的质量.(1)如果在测量过程中用200 g的槽码,游码所对应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这些苹果的质量为g.(2)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槽码被碰掉了一小块,这时用它称出苹果的质量将比其实际质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与解析】1.C[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登月舱、玻璃杯、水的质量都不变,铁和棉花尽管不是由同种物质构成,但所含物质的质量都是1 kg,即它们的质量是一样大的.]2.B[解析:题目中所给的数据是以mg为单位的,而同学们对mg这个单位的大小是陌生的,因此,解答时应将它换算成同学们较为熟悉的kg,2.5×107 mg=25 kg,这样就可排除A,C,D三个选择项.故选B.]3.G.将瓶和油的总质量减去瓶的质量得出被测油的质量;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列是DEABCGF[解析:瓶中油的质量等于瓶和油的总质量减去瓶的质量.]4.(1)物体和砝码左右位置颠倒(2)用手取放砝码[解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③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必要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④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对刻度之和.]5.C[解析:本题考查测多算少法,当物体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时,不能测出物体质量,就应采取测多算少法,取同样的物体若干,直到天平能测出为止,然后用总质量除以数量.]6.113.4161.72[解析:由1磅=0.4536 kg,可知250磅=250×0.4536 kg=113.4 kg;1盎司=31.1 g,所以5.2盎司=5.2×31.1 g=161.72 g.]7.解:铁块的真实质量不等于30.5 g,而等于29.5 g.[解析:天平用来测物体的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这样做不仅为了方便,更因为游码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当游码向右移动时,相当于右盘增加砝码.现这位同学将物体放在右盘中,砝码放在左盘中,这种称法不正确,铁块的质量不等于砝码的质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质量的概念;第2节密度的概念;第3节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第4节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使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测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密度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量筒、各种物体(如石头、木块、金属块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天平、量筒、物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质量与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的关系。
2. 教学质量的测量:讲解质量的单位,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
3. 教学密度的概念: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引出密度概念,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
4. 案例分析: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并计算密度。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2. 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步骤。
七、作业设计(1)一金属块,质量为200g,体积为50cm³。
(2)一木块,质量为150g,体积为300cm³。
2. 答案:密度分别为4g/cm³和0.5g/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2. 拓展延伸:探讨密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浮力、热胀冷缩等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同学们在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之前必须熟记下面的要求.]
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测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因为手上有汗泥,将砝码弄湿、弄脏后会使砝码生锈、损坏,其质量会发生变化.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容易腐蚀天平托盘,不能直接放到天用天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
八年级物理(上)教案教师:授课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