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的急救护理

脑出血的急救护理
一、脑出血的急救护理二、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三、脑出血吃什么食物好
脑出血的急救护理1、脑出血的急救护理
1.1、心理护理
脑出血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脑出血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脑出血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1.2、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
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
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
1.3、日常生活动作锻炼
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或协助自理。
逐渐训练病人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一些室外活动,由完全照顾过度到协助照顾,直至生活自理。
2、脑出血的原因
一股来讲脑出血有几大块的影响因素。
首先,脑出血的发生大多数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说脑出血的患者本身就有着其他方面的病症,比如患者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的病症,一般患有脑出血的机率比较大。
其次就是脑部本身就有患症的患者,比如患者有脑部的畸形瘤,或者有脑部动脉畸形。
然后就是患者患有脑动脉炎症或者脑血栓的。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范本

11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临床多数病人主要源于高血压、动脉硬化。
此病发病急骤;常在活动中发病,与情绪冲动、饮酒、过度劳累,用力排便等诱因有关。
临床表现:重症脑出血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面色潮红、昏迷、尿便失禁。
如脑室出血,出现肢体强直、抽搐、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偏瘫、凝视麻痹等,同时伴有心血管病。
急性期过后又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甚至脑软化等后遗症。
一、护理措施1、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立即抢救。
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度,头置冰袋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压,利于静脉回流。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
3、神志清楚的病人,谢绝探视,以免情绪冲动。
4、脑出血昏迷的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止呕吐物反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
5、加强尿便的护理。
6、预防并发症:1〕加强皮肤的护理。
2〕加强呼吸道管理。
7、急性期应保持偏瘫肢体的生理功能位置。
恢复期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对失语的病人进行语言方面的锻炼。
二、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颅压增高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卧床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失语有关。
5、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尿失禁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昏迷有关。
8、有误吸的危险:与昏迷有关。
9、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昏迷有关。
10、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时间留置尿管有关11、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有关。
脑出血病人护理

脑出血病人护理1. 简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急症,病人需要专业的护理来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病人护理的基本要点。
2. 初步评估在开始护理之前,护士应进行初步评估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呼吸状况:观察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规律,及时发现呼吸困难和窒息风险。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注意异常值,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意识状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如意识丧失、定向力减退等。
•神经功能评估:包括瞳孔反应、肢体活动能力、语言和感觉功能等。
3. 病人日常护理3.1 床位护理脑出血病人需要卧床休息,床位护理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安全:•定期翻身:脑出血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护士应定期翻身,维持皮肤的完整性。
•床垫选择:选择适合病人的床垫,可以减少压力和摩擦力,降低压疮风险。
•大便管理:使用便盆或尿布进行大小便管理,保持病人的清洁和干燥。
•床上用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保持清洁卫生。
3.2 营养护理脑出血病人的营养摄入对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营养护理的要点:•饮食要均衡: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要。
•水分摄入:监测病人的水分摄入量,保持适当的水平,防止脱水。
•进食辅助:对于进食困难的病人,可以采用管饲或营养液的方式提供营养。
3.3 洗护护理保持病人的卫生干净是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洗护护理包括以下内容:•定期洗澡:根据病人状况和需要,定期进行局部或全身清洁。
•口腔护理:每隔一段时间给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等。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定期使用保湿霜来防止皮肤干燥和龟裂。
3.4 排泄护理脑出血病人的排泄功能常常受到影响,需要护士进行相应的护理:•监测尿量和尿质:记录尿液的输出量和颜色,观察是否存在血尿等异常情况。
•尿袋的护理:定期更换尿袋,保持通畅并避免感染发生。
•排便管理:观察病人的排便情况,定期辅助排便,预防便秘的发生。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首先,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要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出血加重。
大量脑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防止脑缺氧。
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
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
头冰袋可降低头部温度,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甘露醇等脱水剂可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
应注意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速度,以保证降颅压效果。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1、进食: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所致,往往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瘤、情绪激动等息息相关。
在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血管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脑出血后部分脑组织存在再灌注损伤,这时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进一步损伤其余的脑细胞。
因此在饮食中要添加抗氧化食物,比如: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脑出血患者少吃辛辣食物,一来辛辣食物易引起血压升高,二来这类食物往往有活血功效,导致容易出血,三来辛辣食物易致大便秘结。
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昏迷不醒,这时需要留置胃管,鼻饲流质。
在流质食物中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搭配,避免营养不均衡。
2、排泄:脑出血患者往往行动不便,可能将长期卧床,这对于胃肠运动非常不利,因此要防止便秘。
饮食中要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定期要疏通大便。
行动困难的患者必要时可留置导尿,同时注意维持会阴部的干洁,防止湿疹。
3、运动:脑出血后部分脑组织功能丧失,引起对应的肢体活动功能丧失,这时要给予辅助运动,避免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血管栓塞等的发生4、冰枕:脑出血患者往往需要头置冰枕,这能促使脑血管收缩,防止病情加重。
5、情绪: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
鼓励他,使他配合治疗。
研究证明积极的心态能加速疾病的痊愈。
压疮如何护理护理应做到:(1)定时翻身,一般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抬起病人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造成局部组织破损。
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一般护理】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
如有肺炎时,及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
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
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等。
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好配合医师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一、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二、药物治疗脑出血三、脑出血后高血压的后果
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1、脑出血恢复期的护理措施
1.1、绝对卧床休息2-4周尽量减少搬动,抬高头部5-30度。
1.2、给预侧卧位,身体呈30度,头偏向一侧。
1.3、禁食24小时,防止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呕吐。
1.4、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防止误吸,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气管粘膜,由舌后坠者应将下颌托起或用钳子将舌拉出。
1.5、给予吸氧,防止脑缺氧。
1.6、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
1.7、脑出血昏迷的患者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肠炎,呕吐咖啡样物质,应立即给予甲氰咪呱静注,禁食。
2、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2.1、与其他脑血管病鉴别如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发病过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脑梗塞的原因是由于脑组织缺血造成,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一般较缓,出现轻度的意识障碍,血压稍有升高,可见CT出现脑内低密度病灶。
2.2、颅内占位病变,颅脑外伤、脑膜炎等疾病:根据发病急缓程度,外伤史、发烧等其他临床表现以及CT 、MRI,脑脊液等检查做出诊断。
脑内原发性肿瘤可出现脑出血相类似的症状,如头痛、呕吐及肢体症状等,增。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一、脑出血的病因及症状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等。
其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二、脑出血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对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种疾病会伤害到患者的大脑,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同时,由于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也存在很大的挑战。
三、护理措施1. 保持患者安静舒适由于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所以保持患者安静舒适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患者是否处于合适的姿势,并保持床单干净整洁。
2. 管理药物脑出血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护理人员应该仔细了解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按时给予药物。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
3. 监测生命体征脑出血患者需要经常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护理人员应该定时记录这些指标,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 保持营养均衡脑出血患者需要保持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康复。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并关注其饮食习惯和偏好。
5. 预防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存在着许多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6. 心理支持脑出血患者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促进其康复。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及时解答其疑虑和问题。
7. 康复训练脑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其身体功能。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四、护理注意事项1.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 定期检查血压和其他生命体征。
3. 定期进行头部CT检查。
4. 睡眠质量要好,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5. 饮食要清淡,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6. 避免受到剧烈刺激和情绪波动。
7.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五、总结脑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也存在很大的挑战。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
2、评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瞳孔变化等症状。
3、有无合并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二、护理措施1、紧急处理(1)平卧,抬高床头15-30度,头偏向一侧,保持安静,减少搬动,严格限制探视,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
(2)保持呼吸道通畅,予氧气吸入。
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注意观察其性质、量、颜色,警惕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必要时予留置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相关护理。
(3)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遵医嘱予以20%的甘露醇、呋塞米静脉注射,但应防止电解质紊乱。
(4)其他处理。
遵医嘱予以止血、改善脑代谢治疗,必要时行头部物理降温或人工冬眠,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并做好相应的护理。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每0.5-1小时1次。
如病情稳定可延长至每2-4小时1次,及时处理异常变化。
当收缩压超过200mmHg时可使用缓和的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10毫克舌下含化,或呋塞米20-40毫克静脉推注,使血压缓降并略高于发病前的水平。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注意观察分泌物性质、量、颜色,警惕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饮食护理。
意识障碍者暂禁食,48小时后根据医嘱留置鼻饲管,给予低脂、高蛋白的流质。
4、预防护理(1)留置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
(2)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及肺部感染。
(3)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的发生。
(4)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坠床、自伤、管道滑脱等意外发生。
5、药物护理(1)使用脱水药应注意用药的速度、量及间隔时间,并避免外渗。
(2)控制静脉补液量,避免加重脑水肿和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2、指导患者及家属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应尽早配合康复治疗四、注意事项1、保持生活规律,大小便通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措施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不必过分紧张。
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2、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病人,病人侧卧位,头部稍抬高,防止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
限制探视,一切护理操作均应轻柔,并头置冰袋,可防止继续脑出血。
3、生活护理由于肢体瘫痪、卧床等原因,病人自理能力缺陷,应协助病人进食洗漱,防止呛咳,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便秘。
4、促进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每2小时翻身1次,以避免局部皮肤受压。
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进行关节按摩及被动运动以免肢体废用。
5、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
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
如有肺炎时,及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医学全在线整理,以防消化道出血。
以上就是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外,心理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
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不要再患者面前表现出绝望的表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