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实验四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四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调节和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加深对各种干涉条纹特点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设备】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扩束镜、小孔光阑、白炽灯、毛玻璃显示屏。
【实验原理】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简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百多年前,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为了要测量“以太风”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精密测长仪器,它是用“光的分振幅法”,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相干光,经过分得很开的路径以后重新相遇而干涉的原理制成的。
由于仪器设计得巧妙,用途广泛,测量长度精密准确,为当时空前启后的发明,从而迈克尔逊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
实验室最常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其原理图和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底座[2]水平调节螺钉脚[3]导轨架[4]丝杆[5]拖板[6]动镜M1[7]调节螺钉(3只)[8]定镜M2[9]调节螺钉[10]水平拉簧螺钉[11]垂直拉簧螺钉[12]分光板P1[13]补偿板P2[14]粗调手轮[15]读数窗口[16]微调手轮[17]米尺[18]支架杆和夹紧螺丝[19]显示屏M1和M2是在互相垂直的两臂上旋转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背面各有三个调节螺旋,用来调节镜面的方位;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控制,可向臂轴前后移动,其移动距离由转盘读出。
仪器前方粗动手轮值为10-2mm,右侧微动手轮的分度值为10-4mm,可估读至10-5mm,两个读数手轮属于蜗轮蜗杆传动系统。
在两臂轴相交处,有一与两臂轴各成45°的平行平面玻璃板P1 ,且在P1的第二平面是镀以半透(半板又反射)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近似相等的反射光1和透射光2,故P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P1称为分光板。
P2也是一平行平面玻璃板,与P1相同。
由于它补偿了1和2之间附加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到达分光板P1后被分成两部分,反射光1在P1处反射后向着M1前进;透射光2透过P1后向着M2前进,这两列光波分别在M1、M2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到达E处,既然这两列光波来自光源上同一点,因而是相干光,在E处的观察者都能看到干涉图样。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技巧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技巧迈克耳孙干涉仪(Michelson interferometer)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光学测量、干涉实验等领域。
正确的调整和使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方法以及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仪器。
1.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迈克耳孙干涉仪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
它由两束光线沿不同路径传播后再次叠加产生干涉,通过观察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获得有关样品或光源的信息。
2. 调整干涉仪的步骤(1)准备工作在调整迈克耳孙干涉仪之前,首先要确保仪器和光源的完好和稳定。
检查干涉仪的光学元件是否清洁,光源是否稳定,确保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干涉图案。
(2)调整光路通过调整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光路,使得两束光相干,达到干涉的条件。
具体步骤如下:- a. 调整分束镜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分束镜是将光分成两束的关键元件。
调整分束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两束光线的光程差尽量为零。
- b. 调整反射镜调整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反射镜位置和角度,使得两束光线重新叠加时能够产生明亮的干涉条纹。
通过微调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干涉图案更加清晰和明亮。
(3)干涉图案的观察与调整在调整好光路之后,需要观察干涉图案,并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根据实验需求,通过微调分束镜和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调整干涉图案的大小、亮度和清晰度。
3. 干涉仪的使用技巧(1)保持稳定在使用迈克耳孙干涉仪进行实验时,保持仪器和光源的稳定非常关键。
避免干涉仪受到外界震动或温度变化的干扰,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校正光程差干涉仪的光程差是影响干涉图案的重要因素。
在实验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微调分束镜或者引入补偿片等方法,校正光程差以获得所需的干涉效果。
(3)避免散射和干涉损失在进行干涉实验时,需要注意避免光线的散射和干涉损失。
合理调整干涉仪的参数,选择合适的光源和滤波器,减少或者消除散射光和多次反射干涉,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实验内容】:1.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并掌握调节方法2. 观察等倾干涉、等厚干涉以及白光干涉现象3. 测量钠双线的平均波长及波长差【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个分振幅法的双光束干涉仪,其光路如图1所示,它由反射镜M 1、M 2、分束镜P 1和补偿板P 2组成。
其中M 1是一个固定反射镜,反射镜M 2可以沿光轴前后移动,它们分别放置在两个相互垂直臂中;分束镜和补偿板与两个反射镜均成45o ,且相互平行;分束镜P 1的一个面镀有半透半反膜,它能将入射光等强度地分为两束;补偿板是一个与分束镜厚度和折射率完全相同的玻璃板。
光源发出的光经分束镜被分成等强度的两束光1和2,光束1和2分别经反射镜M 2和M 2反射后,再次经分光镜P 1向E 处传播。
由于光束2在传播过程中三次穿过分束镜,而光束1只有一次穿过分束镜。
由于玻璃存在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干涉仪中具不同的光程差,为此,在反射镜M 1和反射镜之间加入一个补偿板,这样光线1同样在相同的玻璃板中穿过三次,使所有波长的光可以同时获得零的光程差,这对于实现白光的干涉是绝对必要的前提。
在单色光入射时,补偿板可以两臂的光程达到完全对称,2.测量钠黄光的平均波长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等倾干涉可以测量光的波长,当光程差改变二分之一个波长时,等倾干涉条纹中心就会 冒出 或 缩进 一个条纹。
当 冒出 或 缩进 N 个条纹时,光程差的改变量为2λδN d = 通过干涉仪测量δd 和确定条纹变化的个数N ,就可通过上式得到被测光的波长。
3.测量钠黄光的波长差当两个波长相差不大,且光强基本相同的光同时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产生等倾干涉时,每个波长的各自产生一套干涉条纹。
很容易想到,这两套干涉条纹在某些光程差下一定出现明暗重叠的现象,这时视场中的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为零。
如果确定了两次相邻可见为零时光程差的改变量δd ,那么两束光的波长差为 图1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dd δλδλλδλ221== 【仪器用具】WSM -100迈克尔逊干涉仪、钠灯、白炽灯。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12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3.调整方法
1、确定M1镜的位置。 2、均匀转松M1、 M2后的三个螺丝。 3、旋松M2的两个拉簧螺丝。 4、移动光源,使光源上的十字叉丝在视场的中心位置
7、调整零点。 8、转到手轮可以改变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清晰度。
5.测单色光的波长
使M1沿光轴移动△d,将使 圆心处相干光束的光程差改 变,则将观察到条纹涌出(或 陷入),由此可用来测定光波 波长。若测知有N个环纹由中 心涌出(或陷入),则表明 M1改变的距离△d为 △d=N· λ/2 则波长λ为: λ=2△d/N
注意事项:
( 1 )实验过程中,不允许触摸仪器中所 有的光学面。
(2)平面反光镜M 1、M 2背后的三个螺 钉 以及 两个微动拉簧 螺丝要 十分爱护 , 只能轻微旋动,切勿用力旋转螺钉,
以免拧滑丝扣或把反射镜压坏。
注意事项:
(3)不要直视激光,以免损伤眼睛!
(4)镜后螺丝及拉簧一定要轻拧,且不可拧的过紧! (5)不要调节活动反射镜后
不可直视!
思考题
实验仪器
1、迈克尔逊干涉仪; 2、氦-氖多光速激光器; 3、白炽灯
实 验 仪器介绍:
分光板
M1活动反光镜
补偿板
读数窗口
M2固定反 光镜
手轮 鼓轮
水平拉簧 垂直拉簧
标尺
主尺读数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
从光学角度看,E处的干涉图样和
M 1M 2
2d cos
实验内容
1.仪器调节
目测使激光头水平且大致和M2等高,细调激光头
位置使扩展光束均匀照满反射镜。
调节固定反射镜后的方位螺丝,使透过滤光片看到 的两排对应光点一一重合 装上观察屏,观察条纹的涌出和淹没。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光学实验中一种重要的仪器,它的原理是基于干涉现象来测量长度、速度、折射率等物理量。
因此,正确地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调节步骤1、粗调:首先调整干涉仪的粗调旋钮,使干涉条纹大致对称。
2、细调:然后调整干涉仪的细调旋钮,使干涉条纹更加清晰、对称。
具体步骤如下:(1)将光源对准干涉仪的入射缝,调整干涉仪的三个脚螺旋,使干涉条纹出现在视野中。
(2)调节干涉仪的粗调旋钮,使干涉条纹大致对称。
(3)调节干涉仪的细调旋钮,使干涉条纹更加清晰、对称。
可以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方向和距离来判断调节是否正确。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干涉条纹完全对称、清晰。
二、使用注意事项1、保持干涉仪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进入干涉仪内部。
2、在调节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干涉仪的精密部件。
3、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调节粗调旋钮和细调旋钮,以免损坏干涉仪的调节机构。
4、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在实验结束后,要将干涉仪恢复到初始状态,以便下一次使用。
正确地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需要耐心和细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调节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测定玻璃折射率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其原理基于干涉现象,能够用于测量微小的长度变化和折射率。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原理折射率是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光在材料中传播速度的改变。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利用干涉现象来测量折射率。
当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其速度和波长都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光程差的产生。
通过测量光程差,我们可以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
二、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迈克尔逊干涉仪、单色光源(如激光)、测量尺、待测玻璃片。
2、将单色光源通过分束器分为两束相干光束,一束直接照射到参考镜,另一束经过待测玻璃片后照射到测量镜。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一、仪器调节1.调整镜面平行度:首先放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源,然后用手将光源移动,调整反射平面镜的角度,使光线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整个光路中都能自由传播。
2.调整分束镜:使用一张透明的玻璃片将光线分束,再观察平行光束通过分束镜后是否能刚好落在平面镜的表面上,如果不能,则需要调整分束镜的位置,直到两束光线都能够平行而且刚好敲在平面镜上。
3.调整反射镜: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反射镜有一个活动镜面,需要调整其位置,使两束光线在平面镜上反射时能够准确地再次合成一束光线,从而形成干涉现象。
4.调整干涉条纹:最后,可以在观察屏幕上是否能够清晰地看到干涉条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光源的位置或者调整反射镜的倾斜角度,以获得更好的干涉效果。
二、实验使用1.实验准备:首先设置好迈克尔逊干涉仪,并确保调节好仪器,使光线能够正常穿过仪器。
2.实验操作:将待测光源置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个光路中,调整干涉仪中的反射镜位置,使干涉条纹清晰。
然后,改变待测光源的位置,测量干涉条纹的移动量,利用已知的反射器间距和探测器移动的距离,可以计算得到光的速度。
3.数据处理:使用测得的数据和已知的仪器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根据测得的干涉条纹移动量和已知的反射器间距,利用干涉仪的原理和公式,计算得到光的速度。
5.讨论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一致,说明测量方法正确并且仪器使用正常;如果存在差异,可以分析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或改善仪器使用的条件。
总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干涉现象的仪器,通过调节和使用可以进行光速测量、薄膜厚度测量等实验。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调节和数据的准确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一.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个分振幅法的双光束干涉仪,其光路如右图所示,它由反光镜M1,M2、分束镜P1和补偿板P2组成。
其中M1是一个固定反射镜,反射镜M2可以沿光轴前后移动,他们分别放置在两个相互垂直臂中,分束镜和补偿板与两个反射镜均成45°且相互平行,分束镜P1的一个面镀有半透半反膜,它能将入射光等强度的分为两束;补偿板是一个与分束镜厚度和折射率完全相同的玻璃板。
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如下图所示,镜M1、M2的背面各有三个螺丝,调节M1、M2镜面的倾斜度,M1的下端还附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微动拉簧螺丝,用以精确的调整M1的倾斜度。
M2镜所在的导轨拖板由精密丝杠带动,可沿着导轨前后移动。
M2镜的位置由三个读数尺所读出的数值的和来确定,主尺、粗调手轮和微调手轮。
如图所示,躲光束激光器提供的每条光纤的输出端是一个短焦距凸透镜,经其汇聚后的激光束,可以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点光源S发出的球面光波。
S1’为S经M1以及G1反射后所成的像,S2’为S经G1以及M2反射后所成的像。
S2’和S1’为两相干光源。
发出的球面波在其相遇的空间处处相干。
为非定域干涉,在相遇处都能产生干涉条纹。
空间任一点P的干涉明暗由S2’和S1’到该点的光程差Δ=r2-r1决定,其中r2和r1分别为S2’和S1’到P点的光程。
P点的光强分布的极大和极小的条件是:Δ=kλ(k=0,1,2…)为亮条纹Δ=(2k+1)λ(k=0,1,2…)为暗条纹2.He-Ne激光波长的测定当M1’与M2平行时,将观察屏放在与S2’,S1’连线相垂直的位置上,可看到一组同心干涉圆条纹,如图所示。
设M1’与M2之间的距离为d,S2‘和S1‘之间的距离为2d,S2’和S1‘在屏上任一点P的光程差为Δ=2dcosφφ为S2’到P点的光线与M2法线的夹角。
当改变d,光程差也相应发生改变,这时在干涉条纹中心会出现“冒进”和“缩进”的现象,当d增加λ/2,相应的光程差增加λ,这样就会“冒出”一个条纹;当d减少λ/2,相应的光程差减少λ,这样就会“缩进”一个条纹;因此,根据“冒出”和“缩进”条纹的个数可以确定d的该变量,它可以用来进行长度测量,其精度是波长量级,当“冒出”或“缩进”了N个条纹,d的改变两δd为:Δd=Nλ/2二.实验内容1.调节干涉仪,观察非定域干涉(1)水平调节,调节干涉仪底角螺丝,使仪器导轨水平,然后用锁圈锁住。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迈克⽿孙⼲涉仪的调节和使⽤迈克⽿孙⼲涉仪的调节和使⽤实验⽬的1、掌握迈克尔逊⼲涉仪的调节和使⽤⽅法;2、调节和观察迈克尔逊⼲涉仪产⽣的⼲涉图,加深对各种⼲涉条纹特点的理解;3、应⽤迈克尔逊⼲涉仪测定钠光和He-Na 激光的波长。
实验仪器迈克尔逊⼲涉仪钠光源激光源实验原理迈克⽿孙⼲涉仪主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全反射镜M 1、M 2和⼀个放置的半反射镜p 1组成,如图1所⽰,从光源S 来的光在p 1的半反射⾯上被分成反射光(1)和透射光(2),两束光的强度近似相等。
光束(1)射向M 1镜,反射折回通过p 1;光束(2)通过p 2射向M 2镜,反射后再通过p 2射⾄p 1的半反射⾯处再次反射。
最后这两束相⼲光在空间相遇产⽣⼲涉。
⽤屏或眼睛在E 处可以观察到它们的⼲涉条纹。
p 2是为了消除光束(1)和光束(2)的光程不对称⽽设置的,它与p 1有相同的厚度和折射率,它补偿了(1)、(2)两光束的附加光程图1差,称为“补偿板”。
由于从M 2返回的光线在分光板p 1第⼆⾯上反射,使M 1附近形成⼀平⾏于M 1的虚像,因⽽光在迈克尔逊⼲涉仪中⾃M 1和M 2的反射,相当于⾃M 1和的反射。
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涉仪中所产⽣的⼲涉与厚度为d 的空⽓膜所产⽣的⼲涉是等效的。
实验中采⽤不同的光源会形成不同的⼲涉情况,即有“定域⼲涉”和“⾮定域⼲涉”。
1.当光源为单⾊点光源时,它发出的光被p 1分为光强⼤致相同的两45'2M '2M图2束光(1)和(2),如图2所⽰。
其中光束(1)相当于从虚像发出,再经过M 1反射,成像于;光束(2)相当于从虚像发出,再经过反射成像于(是M 2关于p 1所成的像)。
因此,单⾊点光源经过迈克⽿孙⼲涉仪中两反射光,可看作是从和发出的两束相⼲光。
在观察屏上,于的连线所通过的程差为2d ,⽽在观察屏上其他点P 的程差为2dcosi (其中d 是与的距离,i 是光线对或的⼊射⾓)。
因⽽⼲涉条纹是以为圆⼼的⼀组同⼼圆,中⼼级次⾼,周围级次低。
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典型的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倾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厚条纹和非定域条纹,还可以用来研究普通光源的时间相干性.相干光源的获取除用激光外,在实验室中一般是将普通钠光源采用分振幅法使其在空间经不同路径会合后产生干涉.·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及特点、学会调节和使用方法;2.调出面光源的等倾条纹,观察其特点,掌握条纹随动臂的变化规律;测量钠D双线的平均波长及波长差,加深对时间相干性的理解;3.调出点光源非定域条纹,并测量激光源的波长;了解观察复色白光的零级等厚条纹和面光源的等厚干涉条纹.(选做)·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钠灯,毛玻璃屏,扩束镜,孔屏,激光光源等.图8-1为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图.图8-2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图中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粗读和细读两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仪器前方粗动手轮最小分格为10-2mm,右侧微动手轮的最小分格为10-4mm,可估读至10-5mm.在两臂轴线相交处,有一与两轴成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G1,它的后表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接近相等的反射光1和透射光2,故G1又称为分光板.G2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G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G1相同.由于它补偿了光线1和2因穿越G1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在G1处分成两部分,反射光1经G1反射后向着M1前进,透射光2透过G1向着M2前进,这两束光分别在M1、M2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达到E处.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因而在E处的观察者就能够看到干涉条纹.由M 2反射回来的光在分光板G 1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同平面镜反射一样,使M 2在M 1附近形成M 2的虚像M 2′,因而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M 1和M 2的反射相当于自M 1和M 2′的反射.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与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等效的.当M 1和M 2′平行时(此时M 2和M 1严格互相垂直),将观察到环形的等倾干涉条纹.一般情况下,M 2和M 1形成一空气劈尖,因此将观察到近似平行的干涉条纹(等厚干涉条纹).图8-1 实物照片 图8-2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实验原理一、单色光波长的测定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明时,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环形等倾干涉圆条纹的位置取决于相干光束间的光程差,而由M 1和M 2反射的两列相干光波的光程差为:(8-1)i d cos 2=Δ其中i 为反射光1在平面镜M 2上的入射角.对于第k 条纹,则有λj i d j =cos 2 (8-2)当M 1和M 2′ 的间距逐渐增大时,对任一级干涉条纹,例如d j 级,必定是以减少的值来满足(8-2)式的,故该干涉条纹间距向变大(值变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外扩展.这时,观察者将看到条纹好像从中心向外“涌出”,且每当间距增加j i cos j i j i cos d 2/λ时,就有一个条纹涌出.反之,当间距由大逐渐变小时,最靠近中心的条纹将一个一个地“陷入”中心,且每向中心陷入一个条纹,间距d 的改变必为d2/λ.因此,当 M 1镜移动时,若有N 个条纹陷入中心,则表明M 1相对于M 2移近了2λNd =Δ (8-3)反之,若有N 个条纹从中心涌出来时,则表明M 1相对于M 2移远了同样的距离.如果精确地测出M 2移动的距离d Δ,则可由(8-3)式计算出入射光波的波长. 二、测量钠光的双线波长差钠光D 线两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0.5891=λnm 和6.5892=λnm ,移动M 1,当光程差满足两列光波1和2的光程差恰为1λ的整数倍,而同时又为2λ的半整数倍,即:2211)21(λλ+=j j (8-4)这时1λ光波生成亮环的地方,恰好是2λ光波生成暗环的地方.如果两列光波的强度相等,则在此处干涉条纹的视见度应为零(即条纹消失).那么干涉场中相邻的2次视见度为零时,光程差的变化应为:21)1(λλ+==Δj j L (j 为较大整数) (8-5)由此得LjΔ==−21221λλλλλ (8-6)于是LLΔ=Δ=−=Δ22121λλλλλλ (8-7)式中为1λ、2λ的平均波长.对于视场中心来说,设M 1镜在相继2次视见度为零时移动距离为,则光程差的变化d ΔL Δ应等于2,所以d ΔdΔ=Δ22λλ (8-8)对钠光λ=589.3 nm ,如果测出在相继2次视见度最小时,M 1镜移动的距离Δd ,就可以由(8-8)式求得钠光D 双线的波长差.三、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图8-3 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激光器发出的光,经短焦距凸透镜L会聚于S点.S点可看做一点光源,经G1(G1未画)、M1、M2′的反射,也等效于沿轴向分布的2个虚光源S1′、S2′所产生的干涉.因S1′、S2′发出的球面波在相遇空间处处相干,所以观察屏E放在不同位置上,则可看到不同形状的干涉条纹,故称为非定域干涉.当E垂直于轴线时(见图8-3),屏上出现同心圆形条纹,光程差的改变依赖倾角和膜厚两个因素,在圆环中心处,光程差最大,条纹级次最高,中心环的变化规律与等倾条纹计算公式(8-3)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等倾干涉现象的观察及钠光D双线平均波长的测定1.点燃钠光灯,使之经过装有叉丝的毛玻璃屏照射分光板G1,且叉丝与分光板G1、平面镜M2等高共轴.转动粗调手轮,使M2镜距分光板G1的中心与M1镜距分光板G1的中心大致相等.2. 眼睛透过G1直视M1镜,可看到3个叉丝像.细心调节M1镜后面的 3 个调节螺钉,使两个叉丝像重合,如果难以重合,可略微调节一下M2镜后的3个螺钉.当两个叉丝像完全重合时,将看到有明暗相间的干涉环,再细调平面镜后的螺钉,使条纹成圆形.若干涉环模糊,可轻轻转动前方粗调手轮,使M1镜移动一下位置,干涉环就会出现.3.再仔细调节M2镜的2个拉簧螺丝,直到把干涉环中心调到视场中央,并且使干涉环中心随观察者的眼睛左右、上下移动而移动,但干涉环不发生“涌出”或“陷入”现象,这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才是严格的等倾干涉.4.测钠光D双线的平均波长λ.先调仪器零点,方法是:将微调手轮沿某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旋至零,同时注意观察读数窗刻度轮旋转方向;保持刻度轮旋向不变,转动粗调手轮,让读数窗口基准线对准某一刻度,使读数窗中的刻度轮与微调手轮的刻度轮相互配合.5.始终沿原调零方向,细心转动微调手轮,观察并记录每“涌出”或“陷入”50个干涉环时,M1镜位置,连续记录6次.6.用逐差法求出钠光D双线的平均波长,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二、测定钠光D双线的波长差1.以钠光为光源调出等倾干涉条纹.2.用粗调手轮移动M1镜,使视场中心的视见度最小,记录M1镜的位置;沿原方向继续移动M1镜,使视场中心的视见度由最小到最大直至又为最小,再记录M1镜位置.3.实际实验中因为视见度模糊区很宽,难以准确测得,故可利用拓展量程法去减小单次测量的随机误差.读出连续共6个视见度最小时M1镜的位置差,求出这5个间隔的平均值为Δd,代入(8-8)式计算D双线的波长差.三、选做内容1.点光源非定域干涉现象观察方法步骤仿照等倾条纹自拟.2.观察等厚干涉和白光干涉条纹在等倾干涉基础上,移动M1镜,使干涉环由细密变粗疏,直到整个视场条纹变成等轴双曲线形状时,说明M2与M2′接近重合.细心调节水平式垂直拉簧螺丝,使M1与M2′有一很小夹角,视场中便出现等厚干涉条纹,观察和记录条纹的形状、特点.用白炽灯照明毛玻璃(钠光灯不熄灭),缓慢地旋转微动手轮,M1与M2′达到“零光程”时,在M1与M2′的交线附近就会出现彩色条纹.此时可挡住钠光,再极小心地旋转微调手轮找到中央条纹,记录观察到的条纹形状和颜色分布.·实验数据测量1.钠黄光平均波长测量数据表条纹计数n10 50 100 150 200 250 动镜位置d1 (mm)条纹计数n2300 350 400 450 500 550 动镜位置d2 (mm)Δd=| d2- d1| (mm)2.钠黄双线波长差测量数据记录表条纹消失次数 1 2 3 4 5 6 动镜位置d (mm)·实验注意事项1.迈克尔逊干涉仪系精密光学仪器,使用时应注意防尘、防震;不能触摸光学元件光学表面;不要对着仪器说话、咳嗽等;测量时动作要轻、要缓,尽量使身体部位离开实验台面,以防震动.2.实验前和实验中调节旋转手轮时,应密切关注M1的位置,不能顶靠前端的仪器主体,以免挤压损伤仪器.3.测量时微动手轮要保持单方向转动,不要中途反转,以免引起回程误差. ·历史渊源与应用前景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1年由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的精密光学仪器.历史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迈克尔逊和莫雷因在这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了18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谱线精细结构的研究和用光波标定标准米尺等实验都首先在这台干涉仪上完成.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典干涉仪,其基本原理已经被推广到许多方面,以它为基础研制成各种形式的精密仪器,广泛地应用于计量技术和科学研究中.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以后,良好的光源拓展了它的应用领域.用它不仅可以观察光的等厚、等倾干涉现象,精密地测定光波波长、微小长度、光源的相干长度等,还可以测量气体、液体的折射率.·与中学物理的衔接见实验七牛顿环干涉·自主学习因为分振幅薄膜干涉一般难以将二束相干光的光路分开,使真正的光学测量无法实现.本实验的构思亮点:首次将相干光引向两条相互垂直的光路通过,为待测物加入一侧光路去改变光程差创造了良好条件,是高精度不接触无损检测的经典仪器模型.操作难点:叉丝像重合的判断;等倾条纹视场的消除,白光等厚条纹的获得.1.实验中毛玻璃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观察钠光等倾干涉条纹时要用通过毛玻璃的光束照明?2.光源毛玻璃屏上的叉丝经M1M2成的像为什么是3个?3.干涉仪中的G1G2各起什么作用?用激光源照明时,没有G2能否产生干涉条纹?4.观察钠灯的等倾干涉现象时,上下左右动眼睛,发现已没有泡冒出或陷进去,且圆心在视野中央,但改变M1、M2之间的距离时,发现圆环的中心偏离视野中心,试分析原因?5.用钠光做光源时,干涉条纹为什么会出现视见度为零的现象?6.当M1、M2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可观察到中心条纹“陷入”还是“冒出”?7.已知什么量?哪个是待测量?如何控制变量?关注仪器的分度值及单位,按要求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8.本实验还有哪些操作难点?针对操作难点,摸索并掌握正确的调节的方法.·实验探究与设计1.调节钠光的干涉条纹时,如确认两个叉丝像已重合,但条纹并未出现,试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写出解决方案.2.尝试设计测量透明薄膜厚度或折射率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仪器简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发明的分振幅法双光束干涉仪,其主要特点是两相干光束分得很开,且它们的光程差可通过移动一个反射镜(本实验采用此方法)或在一光路中加入一种介质来方便地改变,利用它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及其变化,随着应用的需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如图,一个机械台面5固定在较重的铸铁底座2上,底座上有三个调节螺丝钉1,用来调节台面的水平。
在台面上装有螺距为1毫米的精密丝杆6,丝杆的一端与齿轮系统12相连接,转动手轮13或微调鼓轮15,都可使丝杆转动,从而使卡在丝杠上的平面镜M 2沿着导轨7移动。
M 2镜的位置及移动的距离可从装在台面左侧的毫米标尺(未画出)、读数窗11及微调鼓轮15上读出。
手轮和微调鼓轮圆周均被分成100小格,微调鼓轮每转一周,手轮就转过1格;手轮每转过一周(由读数窗读出),M 2镜就平移1毫米。
由此可见,三个位置读数时,最小刻度有如下关系:毫米标尺(直线)∶手轮(读数窗)∶微调鼓轮(刻度圆周)=104∶102∶1根据有效数字的特点,在微调鼓轮圆周上还可估读一位,即以毫米为单位记录M 2镜的位置时,应保留到10-5。
M 1镜是固定在镜台上的,M 1 、M 2两镜的后面各有三个螺丝钉4,可改变镜面倾斜度(实验中只调节M 1镜后的螺丝),M 1镜台下面还有一个水平微调螺丝和一个垂直微调螺丝,其松紧使镜台产生一极小的形变,从而可以对M 1镜的倾斜度作更精细的调节,G 1和G 2分别为分光板和补偿板。
M 1 、M 2和G 1的内表面都镀了银(便于反射光线,其中G 1的内表面为半反射面)。
在操作及测量读数时要注意:(1)分光板G 1、补偿板G 2和平面镜M 1(M 2)均成45°角,且已固定在基座上,调节时动作要轻,不得强扳。
(2)分光板G 1、补偿板G 2、平面镜M 1和平面镜M 2均为精密光学元件,必须保持清洁,切忌6精密丝杆(附标尺)11 读数窗 12 13 15 14 16触摸或拆卸,也不要擦拭光学表面。
实验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或者光速的仪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通过对干涉条纹的观察来确定光波长或光速。
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调节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成迈克尔逊干涉仪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光源、分束器、反射镜和接收屏。
其中,光源产生光线,分束器将光线分成两束,反射镜将光线反射并重新合并,接收屏上观察条纹以得到测量结果。
(一)调节分束器1、端口对准:将分束器的两个端口(输入端和输出端)对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两个端口。
2、校正透镜:将透镜与分束器固定并利用透镜校正分束器的输出光斑。
3、调节分束比:通过微调分束器的输入端镜片的位置来调节分束比。
4、校准光路:检查光路是否正确,包括分束后光线是否平行、目标反射镜是否正对着分束器等等。
(二)调节反射镜1、调整反射镜位置:将反射镜置于正确的位置并垂直于光路。
2、确定反射面度数:通过原理图和求解器确定反射面的度数,比如60度。
3、调节反射镜倾斜度:利用半反射膜来调节反射镜的倾斜度,并通过角度计来检查反射镜是否平行于接收屏。
(三)调节光源1、选择光源:选择一款适合的光源。
2、调整灯丝位置:将灯丝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使其照亮整个系统。
3、调节灯丝亮度:通过增减电压来调节灯丝的亮度。
(四)调节接收屏1、确定焦距:通过调节接收屏的距离和位置,找出最合适的焦距。
2、校准位置:将接收屏和反射镜垂直,通过调节位置校准光路。
1、准备工作:确保所有部件都已经开始预热,光线已经稳定。
2、测量方法:打开光源,观察条纹的规律性,通过实验得到测量结果。
3、数据处理:将观察到的条纹照片拍摄下来,进行后续处理,包括调整对比度和亮度以及增加标尺等等。
四、注意事项1、留意温度:因为干涉仪精度较高,所以需要注意外部温度的影响。
2、留意光线:因为干涉仪只能使用单色光线,因此需要注意室内环境的影响。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物理实验中心
干涉条纹
`
主尺
粗动手轮 读数窗口
微动手轮
3 3. 5 2 2 4 6
读数为
3 3 . 5 2 2 4 6 mm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
1.转动粗动手轮,移动反射镜M1 位于大约45毫米到50毫米之间, 将反射镜M2背后的两个螺钉放松,两个拉簧调节螺丝旋至调节范围 中间,即不很松又不很紧。
2.将激光器放在干涉仪左侧,调节激光管垂直于导轨,激光束射 向分光板G1的中心部位,这时在毛玻璃观察屏上就会出现两排光点。 转动激光管聚焦调节轮,使毛玻璃观察屏上呈现最细小的光点。 3.调节M2镜背后的两个螺钉,使两排光点中最亮的两个重合,此 时两个反射镜M1和M2大致互相垂直。 4.将透镜放在激光器与干涉仪之间,使激光束通过透镜照射到分 光板上,这时在毛玻璃观察屏上就会出现干涉条纹。否则,重新进 行步骤2、3的调节。
3.为避免螺旋空转引入误差,在测量前必须调整 零点:使微动手轮和粗动手轮转动方向保持一致,将 微动手轮转至零刻线,并转动粗动手轮对齐读数窗口 中的某一刻度线。调整好零点后,应将微动手轮按调 整零点的方向转动,直到干涉条纹开始均匀变化时, 再沿同一方向转动微动手轮进行单向测量。 4.眼睛不能对着激光束直视。
5.在毛玻璃观察屏上出现干涉条纹的基础上,再仔细调节两个拉 簧螺丝,直到能看到位置适中、清晰的圆环状的干涉条纹。轻轻转 动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可观察到干涉圆环的“吞进”和“吐出”。
注意事项
1.迈克尔逊干涉仪是非常精密的光学仪器,操作 时不能急躁;绝对不许用手触摸各光学元件,也不许 用任何东西擦拭。 2.可在导轨上移动的反射镜M1背后的两个螺钉不 能动。
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迈克尔逊⼲涉仪的调节和使⽤实验15 迈克⽿孙⼲涉仪的调节与使⽤19世纪末,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A.A.Michelson )为测量光速,依据分振幅产⽣双光束实现⼲涉的原理,设计制造了迈克尔孙⼲涉仪这⼀精密光学仪器。
迈克尔孙与其合作者⽤这仪器完成了相对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以太”漂移实验,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建⽴狭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迈克尔孙⼲涉仪不仅可以观察光的等厚、等倾⼲涉现象,精密地测定光波波长、微⼩长度、光源的相⼲长度等,还可以测量⽓体、液体的折射率等。
迈克尔孙190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克尔孙⼲涉仪的基本原理已经被推⼴到许多⽅⾯,研制成各种形式的精密仪器,⼴泛地应⽤于⽣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正在⽤40m×40m 的迈克尔孙⼲涉仪探测引⼒波。
1 [实验⽬的]1.1了解迈克⽿孙⼲涉仪的基本结构,学习其调节和使⽤⽅法。
1.2观察各种⼲涉条纹,加深对薄膜⼲涉原理的理解。
1.3测定激光的波长。
2 [实验仪器]迈克⽿孙⼲涉仪(WSM-100型),多束光纤激光器,钠光灯。
3 [仪器介绍]WSM-100型迈克⽿孙⼲涉仪的主体结构如图16-1所⽰,主要由底座、导轨、拖板、定镜、读数及传动系统、附件等六个部分组成。
3.1底座底座由⽣铁铸成,较重,确保证了仪器的稳定性。
由三个调平螺丝9⽀撑,调平后可以拧紧锁紧圈10以保持座架稳定。
3.2导轨导轨7由两根平⾏的长约280毫⽶的框架和精密丝杆6组成,被固定在底座上精密丝杆穿过框架正中,丝杆螺距为1毫⽶,如图16-2所⽰。
3.3拖板部分拖板是⼀块平板,反⾯做成与导轨吻合的凹槽,装在导轨上,下⽅是精密螺母,丝杆穿过螺母,当丝杆旋转时,拖板能前后移动,带动固定在其上的移动镜11(即M 1)在导轨⾯上滑动,实现粗动。
M 1是⼀块很精密的平⾯镜,表⾯镀有⾦属膜,具有较⾼的反射率,垂直地固定在拖板上,它的法线严格地与丝杆平⾏。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doc
1、仪器的准备:迈克尔逊干涉仪,钠光灯,扩束透镜2、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A.打开钠光灯电源开关,使钠光照射在毛玻璃屏上,形成均匀的扩展光源。
B.调节等高共轴:将钠光灯和扩束透镜放于干涉仪的左侧(扩束透镜在中间),使得钠光灯,扩束透镜与干涉仪上的分光板和补偿板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并在同一直线上。
仔细调节扩束透镜与钠光灯的位置,使得观察者可以看到整个M1视野使亮的。
C.调节M1和M2之间的距离:旋转粗动手轮,使得M1和M2至P1镀膜面的距离大致相等D.调出干涉条纹:将笔尖(或者其他易于辨别的物体)至于钠光灯与扩束透镜之间,观察到镜中又三个笔尖的影子(其中2个对应与动镜M1的反射像,另外一个对应于M2的反射像),仔细调节M1和M2背面的三个螺丝,以改变M1和M2的相对方位,直至看到笔尖由三影变成双影。
重复调节,直至观察到干涉条纹。
E.调节干涉条纹:慢慢的细致的调节三个螺丝,直至干涉条纹呈现圆形且涉条纹的中心在视野中央。
仔细调节M2下方的两个微调拉簧螺丝,直至干涉条纹的中心仅随观察者眼睛的上下左右的移动而移动,但不发生条纹的“涌出”或者“陷入”现象。
F.若干涉条纹不明显,慢慢旋转粗动手轮,改变M1和M2之间的距离,使得视野范围内的干涉条纹较为清晰明显。
3、钠光波长的测定:A、慢慢的转动微动首轮,直至视场中出现清晰的,对比度较好的干涉圆环。
B、记录下此时M1镜的位置d1,继续转动微动手轮,说道条纹向内陷入(或者向外涌出)50个条纹时,停止转动微动手轮,再记录下此时M1镜的位置。
重复实验,共测450个条纹的移动。
C、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还未测完450个,干涉条纹变得不明显,则说明在调节过程中,M1和M2之间的距离处于临界状态,因此要重新寻找另外一个明显的干涉条纹进行测量。
D、。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
【实验内容】
1. 调节干涉仪 1)先粗调底座上三只调平螺丝⑨,使仪器大致水平,并拧紧锁紧圈⑩,以保持座架稳定。 2)置光源于透镜前,调整光路,使光源、透镜光心、分光板中心、全反射镜 M1 的中心在一 直线上。 3)转动粗动手轮②使 M2 和 M1 与 G1 的距离大致相等, 并使 G1 镜面与 M2 的垂线 M2G2 成 45°角, G2 镜面与 G1 镜面平行 CG1 与 G2 镜出厂时巳调好,不要动) 。 4)打开光源,使其正常发光,然后细心调节 M1 后的三只螺丝,使屏⑫上由两个反射镜照射 形成的亮斑重合(注意:调节必须十分小心,动作要轻缓) ,一旦调到重合,放上透镜立即会 出现等倾干涉条纹, 此时再微调 M1 后的三只螺丝及粗动手轮②和微动手轮①,使条纹疏密适中, 亮暗分明,并尽扯使圆环落在视域中心处。 5)用眼睛观察干涉条纹,当眼睛上下移动时,若条纹“冒出”或“内缩” ,则应调节矶旁的 垂直弹簧螺丝;当眼睛左右移动时,若条纹“冒出”或“内缩” ,则应调节水平弹簧螺丝,直 到使眼睛移动时的条纹稳定为止。经过以上几步调节,干涉仪基本调好,此时应能看见稳定 的干涉条纹。 2. 测 He-Ne 激光波长λ 轻微调节粗动手轮,以减小 h(或增大 h),观察光圈的“内缩” (或“冒出")现象。然后确定
光源 S 出射的光线,经过透镜 L 射入 G1, 一部分经薄银层反射向 M2 传播,如图中的光线 2; 经 M2 反射后,再穿过 G1 向 E 处传播,如图中光线 2';另一部分穿过薄银层和玻璃片 G2,向 M1 传播,如图中的光线 l;经 M1 反射后,再穿过 G2,经薄银层反射,也向 E 处传播,如图中的光 线 1'。显然 1'和 2'是两条相干光线,在 E 处可以看到干涉条纹,玻璃片 G2 起补偿光程的作 用,由于光线 2 前后共通过玻璃片 G1 三次,而光线 1 只通过一次,有了玻璃片 G2,使光线 1 和光线 2 分别穿过等厚的玻璃三次, 从而避免了光线因所经路程不相等而引起的较大光程差, 因此称 G2 为补偿玻璃。 设想镀银层所形成的 M1 的虚像是 M1'因为虚像 M1'和实像 M1 相对于锁银层的位置是对称的, 所以虚像 M1'应在 M2 附近。 M1 的反射光线 1'可以看成是从 M1'处反射的。 如果 M2 和 M1 严格垂直, 那么 M1'与也就严格地平行。这样,在 M2 和 M1'两个平面之间就形成了“空气薄膜” ,与玻璃薄 膜的干涉情况完全相似。 设扩展光源中任一束光以入射角 i 射到薄膜表面上,在 上表面反射的一束光①和在下表面反射的一束光②为两束 平行的相干光,它们在无限远处相遇产生干涉,利用眼睛 观察,可以看到干涉图像。在图中,光线①和光线②两束 相干光间的光程差为。 ������ = 2������ℎ������������������������ ′ = 2ℎ ������2 − ������������������2 ������ 当介质的折射率 n 一定,且薄膜厚度一定时,光程差只决定于入射角 i 。随着入射角 i 的改变,光程差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入射角相同的光线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后,若用透 镜会聚光束,则将在透镜焦平面上发生干涉。干涉花纹将是一个以透镜光轴为圆心的一组明 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即等倾干涉。
实验六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五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原理,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2.学会调节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白光干涉条纹,研究这几种干涉条纹形成的条件和条纹特点,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区别;3.学会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光波波长。
二、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氦氖激光器、扩束透镜、毛玻璃等。
三、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图中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M1是固定的;M2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由粗读和细读2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
在两臂轴线相交处,有一与两轴成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p1,它的第二个平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接近相等的反射光⑴和透射光⑵,故p1又称为分光板。
p2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p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p1相同。
由于它补偿了光线⑴和⑵因穿越p1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在p1处分成两部分,反射光⑴经p1反射后向着M2前进,透射光⑵透过p1向着p1前进,这两束光分别在p2、p1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达到E处。
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因而在E处的观察者就能够看到干涉条纹。
由M1反射回来的光波在分光板p1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同平面镜反射一样,使M1在M2附近形成M1的虚像M1′,因而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M2和M1的反图1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射相当于自M 2和M 1′的反射。
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与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等效的。
当M 2和M 1′平行时(此时M 1和M 2严格互相垂直),将观察到环形的等倾干涉条纹。
一般情况下,M 1和M 2形成一空气劈尖,因此将观察到近似平行的干涉条纹(等厚干涉条纹)。
2.单色光波长的测定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明时,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环形等倾干涉圆条纹的位置取决于相干光束间的光程差,而由M 2和M 1反射的两列相干光波的光程差为•2cos d i ∆=(1)其中i 为反射光⑴在平面镜M 2上的入射角。
实验八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八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调节和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加深对各种干涉条纹特点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设备】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扩束镜、小孔光阑、白炽灯、毛玻璃显示屏。
【实验原理】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简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百多年前,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为了要测量“以太风”而设计出来的一种精密测长仪器,它是用“光的分振幅法”,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相干光,经过分得很开的路径以后重新相遇而干涉的原理制成的。
由于仪器设计得巧妙,用途广泛,测量长度精密准确,为当时空前启后的发明,从而迈克尔逊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
实验室最常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其原理图和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底座[2]水平调节螺钉脚[3]导轨架[4]丝杆[5]拖板[6]动镜M1[7]调节螺钉(3只)[8]定镜M2[9]调节螺钉[10]水平拉簧螺钉[11]垂直拉簧螺钉[12]分光板P1[13]补偿板P2[14]粗调手轮[15]读数窗口[16]微调手轮[17]米尺[18]支架杆和夹紧螺丝[19]显示屏M1和M2是在互相垂直的两臂上旋转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背面各有三个调节螺旋,用来调节镜面的方位;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控制,可向臂轴前后移动,其移动距离由转盘读出。
仪器前方粗动手轮值为10-2mm,右侧微动手轮的分度值为10-4mm,可估读至10-5mm,两个读数手轮属于蜗轮蜗杆传动系统。
在两臂轴相交处,有一与两臂轴各成45°的平行平面玻璃板P1 ,且在P1的第二平面是镀以半透(半反射)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近似相等的反射光1和透射光2,故P1板又称为分光板。
P2也是一平行平面玻璃板,与P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P1相同。
由于它补偿了1和2之间附加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从扩展光源S 射来的光,到达分光板P 1后被分成两部分,反射光1在P 1处反射后向着M 1前进;透射光2透过P 1后向着M 2前进,这两列光波分别在M 1、M 2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到达E 处,既然这两列光波来自光源上同一点,因而是相干光,在E 处的观察者都能看到干涉图样。
实验十五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
实验五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结构及干涉原理,学习其调节和使用方法;(2)学习一种测定光波波长的方法,加深对等倾、等厚干涉的理解。
【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白炽灯等。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是l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和莫雷(E.W.Morley)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实验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
用它可以高度准确地测定微小长度、光的波长、透明体的折射率等。
后人利用该仪器的原理,研究出了多种专用干涉仪,这些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1.干涉仪的光学结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和结构如图1与2所示。
M1、M2是一对精密磨光的平面反射镜,M1的位置是固定的,M2可沿导轨前后移动。
G1、G2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板,与M1、M2均成45°角。
G1的一个表面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A,使射到其上的光线分为光强度差不多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G1称为分光板。
当光照到G1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相互垂直的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M1,经M1反射后,透过G2,在G1的半透膜上反射后射向E;反射光(2)射到M2,经M2反射后,透过G1射向E。
由于光线(2)前后共通过G1三次,而光线(1)只通过G1一次,有了G2,它们在玻璃中的光程便相等了,于是计算这两束光的光程差时,只需计算两束光在空气中的光程差就可以了,所以G2称为补偿板。
当观察者从E处向G1看去时,除直接看到M2外还看到M1的像M1ˊ。
于是(1)、(2)两束光如同从M2与M1ˊ反射来的,因此迈克尔逊干“形成”的空气薄膜的干涉等效。
反射镜M2的移动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系统,转动粗调手轮(2)可以实现粗调。
M2移动距离的毫米数可在机体侧面的毫米刻度尺(5)上读得。
通过读数窗口,在刻度盘(3)上可读到0.01mm;转动微调手轮(1)可实现微调,微调手轮的分度值为1×10-4mm。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正式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正式报告)首先,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源。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激光作为光源,因为激光具有单色性和相干性,这有助于获得更清晰的干涉图案。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光源,只需确保光线的单色性。
接下来,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反射镜。
迈克尔逊干涉仪由两个反射镜组成,一个称为固定镜,另一个称为移动镜。
首先,将干涉仪的移动镜移到极端位置,以确保光线可以正常通过反射镜。
然后,在通过逐渐调节移动镜的位置,使得光线尽量垂直反射镜并回到入射方向。
然后,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分束镜。
分束镜是将一束光线分为两束的关键部分。
在调节分束镜时,我们需要将光线分成两束,并使其传播的路径相等。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将一个探测器放在一个路径上,然后调整分束镜的位置,使得两束光线能够同时到达该探测器。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还需要调节探测器。
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通过干涉仪的光的干涉图案。
我们需要将探测器调整到最佳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
通常,探测器会发出一个高频声音,当干涉图案最清晰时,声音会最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听觉判断探测器是否被正确调节。
最后,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因素。
迈克尔逊干涉仪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应尽量避免振动、温度变化和空气流动等干扰因素。
此外,还需要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度,以防止灰尘等杂质影响干涉图案的清晰度。
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参数来观察不同的干涉效果。
例如,改变移动镜的位置可以改变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宽度。
调整反射镜的角度也可以改变干涉图案的形状。
通过不断调整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信息。
综上所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正确地调节光源、反射镜、分束镜和探测器,以及注意避免干扰因素,我们可以获得准确且清晰的干涉图案,从而得到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有价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