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

合集下载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B.SASC.SSAD.ASA3、若x=9 ,则x的取值范围是()A.2<x<3B.3<x<4C.4<x<5D.5<x<64、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③对顶角相等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A.1个B.2个C.3个D.4个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13cmB.6cmC.5cmD.4cm6、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cmB.12cmC.15cmD.12cm或15cm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于点F,且DE=DG,S△ADG=24,S△AED=18,则△DEF的面积为()A.2B.3C.4D.68、若a是(-8)2的平方根,则等于( )A.-8B.2C.2或-2D.8或-89、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A.30°B.35°C.40°D.45°10、如图,a∥b,∠1=∠2,∠3=40°,则∠4等于()A.40°B.50°C.60°D.70°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6,﹣5)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2、如图,为平分线上一点,,的面积为12,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A.3B.4C.5D.61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4=∠6;③∠4+∠5=180°;④∠3+∠8=180°.其中能判定a∥b的条件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N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P是正方形四边上的任意一点,且AB=4,MN=2,设AM=x,在下列关于△PMN是等腰三角形和对应P点个数的说法中,①当x=0(即M、A两点重合)时,P点有6个;②当P点有8个时,x=2 ﹣2;③当△PMN是等边三角形时,P点有4个;④当0<x<4 ﹣2时,P点最多有9个.其中结论正确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5、如图,某个函数的图象由线段AB和BC组成,其中点A(0,),B (1,),C(2,),由此函数的最小值()A.0B.C.1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推理填空:完成下列证明: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试说明:AC∥DF解:∵∠1=∠2,(已知)∠1=∠3(________)∴∠2=∠3,(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BD,(________)又∵∠C=∠D,(已知)∴∠D=∠ABD,(________)∴AC∥DF.(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AB=BC=2,AO=BO,P 是射线 CO 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PAB为直角三角形时,AP 的长为________.18、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结BB′,若∠1=2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19、如果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20、已知△ABC的三边为则=________.21、比较大小:3- ________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F过EC的中点G并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BE与DF交于点O.若△ADE的面积为S,则四边形B0GC的面积=________.23、在△ABC中,已知AD是角平分线,∠B=50°,∠C=70°,∠BAD=________°2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2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按键顺序的结果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若∠B=28°,∠C=22°,∠A=60°,求∠BDC.27、如图,在中,,,,,垂足为D,求BC,AD的长.28、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C=DF,BF=CE,AC∥DF.求证:△ABC≌△DEF.29、用24cm长的绳子围成一边长为10cm的等腰三角形,求底边长.30、已知:如图,CE⊥AB,BF⊥AC,CE与BF相交于D,且BD=CD.求证:D点在∠BAC的平分线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D3、A4、A5、B6、C7、B8、C9、B10、D11、D12、D13、D14、B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8、30、。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2,2),点Q在y轴上,△PQO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Q共有()A.5个B.4个C.3个D.2个2、如图,与交于点,,则的度数为()A. B. C. D.3、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4B.5,5,10C.2,4,7D.4,6,124、点P的横坐标是﹣3,且到x轴的距离为5,则P点的坐标是()A.(5,﹣3)或(﹣5,﹣3)B.(﹣3,5)或(﹣3,﹣5)C.(﹣3,5)D.(﹣3,﹣5)5、如图,DE∥AB,AB、CD相交于点O,如果∠AOC=144°,那么∠D的度数为()A.144°B.26°C.36°D.54°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7,6C.2,3,6D.6,8,107、如图,已知△ABC≌△A DE,∠D=59°,∠AED=78°,则∠C的大小是()A.43°B.53°C.59°D.78°8、如图,已知∠1=∠2,其中能判定AB∥CD的是()A. B. C. D.9、如右图,下列条件中:⑴∠B+∠BCD=180°;⑵∠1=∠2;⑶∠3=∠4;⑷ ∠B=∠5;能判定AB∥CD的条件个数有()A.1B.2C.3D.410、4的算术平方根是( )A. B. C.±2 D.211、如图,在不等边中, ,垂足为M, ,垂足为N,且,点Q在AC上, ,下列结论:, , 平分, 平分, ≌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5个B.4个C.3个D.2个12、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B.∠A:∠B:∠C=3:4:5C.(b+c)(b﹣c)=a2 D.a=7,b=24,c=2513、下列各数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1,3,5B.3,4,5C.2,2,4D.1,2,14、如图,直线AB∥CD,EF分别与AB、CD交于G、H,若∠1=∠CHG,则∠GOH的度数为()A.60°B.90°C.120°D.150°15、如图,∠A+∠B+∠C+∠D+∠E+∠F的度数是()A.360°B.480°C.540°D.72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EFD,请写出一组图中平行的线段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根据如图所示的尺规作图痕迹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DAE=∠ BB.∠ C=∠ EACC.∠ DAE=∠ EACD. AE∥ BC2、9的平方根为()A. 3B.﹣3C.±3D.±3、在实数0、﹣、|﹣3|、﹣π中,最小的是()A.﹣πB.﹣C.|﹣3|D.04、在Rt△ABC中,∠C=90°,CD⊥AB于点D,AB=13,CD=6,则AC+BC=()A.5B.5C.13D.9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一边等于9,则它的周长为()A.17B.17或22C.22D.20或226、如图,△ABC≌△ADE,点E在BC边上,∠AED=80°,则∠CAE的度数为()A.80°B.60°C.40°D.20°7、在△ABC与△DEF中,如果∠A=∠D,∠B=∠E,要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可以是()A.AB=EFB.BC=EFC.AB=ACD.∠C=∠D8、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9B.6C.4D.39、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B,C两点,连结AC,BC.若∠ABC=54°,则∠1的大小为()A.36°B.54°C.72°D.73°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8的立方根是2B.-8的立方根是-2C.0的立方根是0 D.125的立方根是±511、在等边△ABC中,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5,BD=4,有下列结论:①AE∥BC;②∠ADE=∠BDC;③△BDE是等边三角形;④△ADE的周长是9.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B.3C.2D.112、的平方根是()A. B. C. D.13、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 B. C.D.14、如图,,,.则的度数为( )A. B. C. D.15、若﹣2x m﹣n y2与3x4y2m+n是同类项,则m﹣3n的立方根是()A.2B.±2C.﹣2D.2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D,CE平分∠ACD,若∠A=110°,则∠AEC=________°.17、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DC边上的点,AF与DE相交于点P,BF与CE相交于点Q,若S△APD =16cm2, S△BQC=25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cm2.18、如图,在扇形AOB 中,∠AOB=90°,正方形CDEF 的顶点C 是弧AB 的中点,点D 在OB 上,点E 在OB 的延长线上,当正方形CDEF 的边长为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19、如图,正五角星的每个角都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则∠ 等于________.20、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5、x、9,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1、如图,在△ABC中,AB=12,BC=10,A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在AB上截取AE= AC,则△ BDE的周长为________.22、已知直线l1、l2、l3互相平行,直线l1与l2的距离是4cm,直线l2与l3的距离是6cm,那么直线l1与l3的距离是________.23、已知△ABC中,∠B=30°,AD为高, ∠CAD=30°,CD=3,则BC=________24、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AO的延长线交⊙O于点C,连接BC,若∠ABC=120°,OC=3,则弧BC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25、如图,已知的面积是24,点D是BC的中点,AC=3AE,那么的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点D在等边的边上,作,交于点G,点F 在边上,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E,且 .求证:.28、古城黄州以其名胜古迹吸引了不少游客.从地图上看,较有名的六外景点在黄州城内的分布是∶东坡赤壁在市政府以西2km再往南3km处,黄冈中学在市政府以东1 km处,宝塔公园在市政府以东3km处,鄂黄长江桥在市政府以东7 km再往北8 km处,遗爱湖在市政府以东4km再往北4km处,博物馆在市政府以北2 km再往西1 km处。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l∥m,等边△ABC的顶点B在直线m上,∠1=20°,则∠2的度数为()A.60°B.45°C.40°D.30°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A.120°B.75°C.60°D.30°3、如图,在△ABC中,∠C=90°,若BD∥AE,∠DBC=20°,则∠CAE的度数是()A.40°B.60°C.70°D.80°4、小红把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测得∠1=48°,则∠2的度数为()A.38°B.42°C.48°D.52°5、如图,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CD=3,AB=10,则△ABD的面积等于()A.30B.24C.15D.106、如图,是的中线,,,的周长和的周长差为A.6B.3C.2D.不确定7、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80°,则∠2=( )A.130°B.120°C.110°D.100°8、如图,AB=DB,∠1=∠2,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BE的是()A.BC=BEB.∠A=∠DC.∠ACB=∠DEBD.AC=DE9、与无理数最接近的整数是()A.5B.6C.7D.810、如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如果EF∥GH,那么∠4+∠3=180°B.如果AB∥CD,那么∠1+∠4=180°C.如果AB∥CD,那么∠1=∠2D.如果AB∥CD,那么∠2=∠311、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有三边分别对应相等B.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C.有两角和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12、如图,点A,B,C在⊙O上,AC∥OB,∠BAO=25°,则∠BOC的度数为()A.25°B.50°C.60°D.80°13、下列判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是分数 C.0的倒数是0 D. 的值是14、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一角的两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相交,一角与其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③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1或0;④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⑤如果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它们的横坐标相同.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B.3C.2D.115、如图,△ABC中,∠A=36°,AB=AC,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A.1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为AB、AC上的点,∠BDE、∠CED 的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F、G,EG∥AB.若∠A=38°,则∠BFD的度数为________.17、如图,,,.点,为线段上两点.现存在以下条件:①;②;③;④.请在以上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使得一定和全等,则这个条件可以为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的答案)18、已知点,点的坐标为,直线轴,则a的值是________.19、计算:|1﹣|﹣=________.20、如果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那么称点P为和谐点.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________.21、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相交于点,于,,,则的长是________.22、将一张矩形纸片按图中方式折叠,若∠1=42°,则∠2=________度.23、如果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钝角,过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直线将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24、计算:________.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轴上的点到轴的距离为3,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sin60°+(﹣π)0﹣()﹣1.27、如图,⊙O的半径为1,A,P,B,C是⊙O上的四个点,∠APC=∠CPB=60°.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8、如图,,,,求证:.29、在等腰△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5,若关于x的方程x2+(b ﹣2)x+b﹣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BC的周长.30、如图,已知AB=AE,∠B=∠E,BC=ED,AF⊥CD.求证:F是CD的中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B3、C4、B5、C6、C7、D8、D9、C10、C11、B12、B13、A14、C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7、28、29、30、。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BOE=37°,则∠DOF =( )A.37°B.43°C.53°D.74°2、以下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若a=b,则a 2=b2D.若a>0,b>0,则a2+ b2>03、如图所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长方形ABCD,其中AB和BC分别在两直角边上,设AB=x m,长方形的面积为y m2,要使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其边长x应为( )A. mB.6 mC.15 mD. m4、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7,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5、如图,在菱形中,,,、分别是边、中点,则周长等于()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B.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可能在三角形外部C.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必在三角形内部 D.以上说法都错7、如图,直线a∥b,∠1=75°,∠2=35°,则∠3的度数是()A.75°B.55°C.40°D.35°8、如图是一个由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拉动其中两根木条后,它的形状将会改变,若固定其形状,下列有四种加固木条的方法,不能固定形状的是钉在()两点上的木条.A.A、FB.C、EC.C、AD.E、F9、的立方根是()A.-1B.0C.1D.±110、若点M(m+3,m﹣2)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A.(0,﹣5)B.(0,5)C.(﹣5,0)D.(5,0)11、如图,直线l1∥l2,∠1=55°,∠2=65°,则∠3为()A.50°B.55°C.60°D.65°12、如图,用尺规作斜边的垂直平分线,其中,现有以下结论:① ;② ;③ ;④.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2是8的立方根;②±4是64的立方根;③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A.1个B.2个C.3个D.4个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底边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0=0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9或12B.9C.12D.2115、如图,△ABC的顶点均在⊙O上,若∠A=36°,则∠OBC的度数为( )A.18°B.36°C.60°D.54°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有一个长方形纸片,减去相邻的两个角,使∠ABC=90°,如果∠1=152°,那么∠2=________°.17、如图,中,,,点在边上运动(不与点,重合),以为边作正方形,使点在正方形内,连接,则下列结论:① ;②当时,;③点到直线的距离为;④ 面积的最大值是.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8、乐乐观察“抖空竹”时发现,可以将某一时刻的情形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________°.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边长分别为4,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20、如图,∠A=30°,∠C'=60°,△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________.21、比较大小:________5(填“ ”或“ ”).22、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M为边BC上的点,连接AM.如果将△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那么点M到AC的距离是________.23、如图,Rt△ABC中,∠ACB=90°,AC=BC,在以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点A旋转至y轴的正半轴上的点A'处,若AO=OB=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24、下列算式中:(1)-22=4(2)- <- = (4)- =-4,其中计算正确的有________个.25、在中,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的延长线于点,若,,则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所示,直线AB∥CD,∠1=75°,求∠2的度数。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典型题)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典型题)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平面内有两两不重合的直线和,已知,则的位置关系是()A.互相平行B.可能平行,可能不平行C.互相垂直D.可能垂直,可能不垂直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和2,则其周长为()A.4B.5C.4或5D.无法确定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一边及一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下列四个数:3,,,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A.3B.C.D.5、如图为张晓亮的答卷,每个小题判断符合题意得20分,他的得分应是()A.100分B.80分C.60分D.40分6、若点M的坐标是(a,b),且a>0,b<0,则点M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在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在平面上,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B.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 的边长为()A.2B.4C.4D.89、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有()个.①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在直线y=﹣x上,②直线y=﹣x+2不经过第三象限,③除了用有序实数对,我们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④若点P的坐标为(a,b),且ab=0,则P点是坐标原点,⑤函数中y 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⑥已知点P(x,y)在函数的图象上,那么点P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象限.A.2B.3C.4D.510、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A.5cm,7cm,10cmB.5cm,7cm,13cmC.7cm,10cm,13cm D.5cm,10cm,13cm11、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AB∥DE,则∠1的度数为()A.105°B.120°C.135°D.150°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A.16B.20C.16或20D.1213、等腰三角形中,,一边上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和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7或11C.11D.7或1014、如图,⊙O的半径为1,△ABC是⊙O的内接等边三角形,点D,E在圆上,四边形BCDE为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是()A.2B.C.D.15、如图,AB∥CD,BC∥AD,AB=CD,BE=DF,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A.3B.4C.5D.6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a与b平行,∠2=58°,则∠1的度数为________°.17、计算:(﹣1)2016sin60°﹣+|1﹣|=________.1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19、如图,在中,,点、分别是和延长线上的点,且,,则的度数为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AB=AC,∠A=60°,BE⊥AC于E,延长BC到D,使CD=CE,连接DE,若△ABC的周长是24,BE=a,则△BDE的周长是________ .21、如图,在棋盘中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三颗棋子A,O,B的位置分别是,和如果在其它格点位置添加一颗棋子C,使A,O,B,C四颗棋子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棋子C的位置的坐标:________22、如图,在△ABC中,AM是中线,AN是高。

沪教数学七年级下期末试卷

沪教数学七年级下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1B. πC. √9D. 无理数2. 若a、b是方程2x+3=5的解,则a+b的值是()A. 1B. 2C. 3D. 4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2,3)B.(2,-3)C.(-2,-3)D.(2,3)4. 下列代数式中,同类项是()A. 3a^2和2a^3B. 4xy和-4xyC. 5ab和-5abD. 6mn和3mn^25. 若a=2,b=-3,则代数式a^2-b^2的值是()A. 1B. 5C. -5D. 06.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的是()A. y=x^2B. y=√xC. y=1/xD. y=2x+17. 若x+y=5,x-y=1,则x的值是()A. 3B. 2C. 4D. 18. 在△ABC中,若∠A=60°,∠B=45°,则∠C的度数是()A. 60°B. 75°C. 90°D. 120°9.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等腰三角形B. 长方形C. 正方形D. 以上都是10.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是()A. 2B. -2C. ±2D. ±1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若a=3,b=-2,则a^2+b^2的值是______。

1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M(-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______。

13.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______。

14. 若x=5,则代数式2x-3的值是______。

15. 若一个数的倒数是-3,则这个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6. 解方程:3x-2=5。

17. 简化下列各式:(1)2a^2b - 3ab^2 + 4a^2b - 5ab^2(2)5xy^2 - 3x^2y + 2xy^2 - 4x^2y18.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1,3),点B(4,1),求点A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A'的坐标。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中,,,,则的面积是( )A. B. C. D.2、下列说法:①10的平方根是± ;②-2是4的一个平方根;③ 的平方根是;④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⑤ .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在△ABC中,∠B=90°,MN∥AC,∠1=55°,则∠C的度数是()A.25°B.35°C.45°D.55°4、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OA⊥OB, cosA=,则k的值为()A.-12B.-16C.-6D.-185、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A.(﹣,1)B.(﹣1,)C.(,1)D.(﹣,﹣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B.(-2,0)C.(1,3)D.(-5,3)8、已知∠BOP与OP上点C,点A(在点C的右边),李玲现进行如下操作:①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D,连接CD;②以点A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MN,交OA于点M;③以点M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弧MN于点E,连接ME,操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能由上述操作结果得出的是()A.CD∥MEB.OB∥AEC.∠ODC=∠AEMD.∠ACD=∠EAP9、下列四个命题:①顶点相对的角是对顶角;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角定相等或互补;④若,则,其中真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已知点A(m,2)与点B(4,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分别是()A.4,﹣2B.0,4C.4,2D.4,0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50个点的坐标为()A.(10,-5)B.(10,-1)C.(10,0)D.(10,1)1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DE∥BC,∠ADE=35°,∠C=120°,则∠A为()A.60°B.45°C.35°D.25°13、若,,则下列关系正确的为( )A. B. C. D.14、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平分,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15、给出下列说法:①-6是36的平方根:②6的平方根是4;③ =2:④ 是无理数:⑤一个无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①③⑤B.②④C.①③D.①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6°,则∠C的度数为________度.17、某正数的平方根是a和a-16,则这个数为________。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中, BP平分∠ABC,AP⊥BP于P,连接PC,若的面积为3.5cm2,的面积为4.5cm2,则的面积为( ).A.0.25cm 2B.0.5 cm 2C.1cm 2D.1.5cm 22、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是()A.(3,4)B.(﹣3,﹣4)C.(﹣3,4)D.(﹣4,3)3、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1=50°,则∠2的度数为()A.50°B.120°C.130°D.150°4、如图,在△ABC中,AB=10,AC=6,过点A的直线DE∥CB,∠ABC与∠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则DE的长为()A.14B.16C.10D.12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A.(2,1)B.(2,0)C.(3,3)D.(3,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的立方根是2B.-8的立方根是-2C.0的立方根是0 D.125的立方根是±58、如图,△APB与△CDP均为等边三角形,且PA⊥PD,PA=PD.有下列三个结论:①∠PBC=15°;②AD∥BC;③直线PC与AB垂直.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40°,则∠2等于()A.30°B.40°C.50°D.60°1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D,则∠1=∠2B.若AD//BC,则∠B+∠BCD=180ºC.若∠1=∠2,则AD//BC D.若∠3=∠4,则AD//BC1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ABC,得到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如图),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ASB.ASAC.SSSD.HL12、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若点的坐标是,则点和点的坐标分别为( )A. B. C.D.1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F为BC边上的动点,FD⊥AB于D,FE⊥AC 于E,则DE的长为()A.随F点运动,其值不变B.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大值为C.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小值为D.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小值为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D是AB上一动点,过点D作DE⊥AC于点E,DF⊥BC于点F,连接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是()A.5B.4.8C.4.6D.4.415、若a2=(-5)2, b3=(-5)3,则a+b的值是()A.0或-10或10B.0或-10C.-10D.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已知l1//l2,直线l与l1, l2相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________°.17、如图,等腰△ABC中,AB=AC,∠BAC=5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18、如图,AB∥CD,BE平分∠ABD,DE平分∠BDC,且BE与DE相交于点E,求证∠E=90°证明:∵AB∥CD(________)∴∠ABD+∠BDC=180°(________)∵BE平分∠ABD(________)∴∠EBD= ________(________)又∵DE平分∠BDC∴∠BDE= ________(________)∴∠EBD+∠EDB= ∠ABD+ ∠BDC(________)= (∠ABD+∠BDC)=90°∴∠E=90°.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圆心坐标是________.20、已知点P的坐标为(-3,4),作出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称为第1次变换;再作出点P1关于y轴对称的点P2,称为第2次变换;再作点P2关于x轴对称的点P3,称为第3次变换,…,依次类推,则第2019次变换得到的点P2019的坐标为 ________.21、如图,BD平分∠ABC,DE∥BC,∠2=35°,则∠1= ________.22、如图,OP平分∠M ON,PE⊥OM于E,PF⊥ON于F,OA=OB,则图中有________ 对全等三角形.23、取=1.4142135623731…的近似值,若要求精确到0.01,则=________.24、如图,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边DC于E,若∠DAE=30°,则∠B =________°.25、比较大小:﹣________﹣(填“>”“<”或“=”).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C=∠COA,∠D=∠BOD,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8、如图,AD=8,CD=6,∠ADC=90°,AB=26,BC=24,求该图形的面积。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条件,能判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C.D. ,,2、点P(2,﹣3)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A.(2,3)B.(﹣2,﹣3)C.(2,﹣3)D.(﹣2,3)3、如图,OP平分∠AOB,PC⊥OA于点C,点D在OB上,PC=3,则PD的取值范围是()A.PD≥3B.PD>3C.PD≤3D.不能确定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的平方根是B.﹣1的立方根是﹣1C.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D.算术平方根是本身的数只有0和15、如图,下列不能判定∥的条件是( ).A. B. C. D.6、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从这点到这条直线的()A.垂线B.垂线段C.垂线的长度D.垂线段的长度7、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3,﹣2)B.(3,﹣2)C.(3,2)D.(﹣3,2)8、如图,线段AB为⊙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点P 是⊙O上一动点,连接CP,以CP为斜边在PC的上方作Rt△PCD,且使∠DCP=60°,连接OD,则OD长的最大值为 ( )A. B. C. D.49、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5米B.10米C.15米D.20米10、估计的运算结果应在()A.3到4之间B.4到5之间C.5到6之间D.6到7之间11、有下列命题: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当a≥0时,|a|=a;④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其中是真命题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4B.10C.14或10D.以上都不对13、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1=∠2+∠3B.∠1=∠2+∠4C.∠1=∠3+∠4+∠5D.∠2=∠4+∠514、如图,AB∥CD,∠B=23°,∠D=42°,则∠BED为( ).A.25ºB.37ºC.65ºD.12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中,垂线最短B.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C.若,则D.若,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17、法国艾菲尔铁塔的塔身是由许多三角形构成的,设计师这样做是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__性.18、已知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19、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共有_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20、如图,在△ACD. AD=BD=BC,若∠C=25°,则∠ADB=________.21、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个.22、在中,已知,点分别是边上的点,且.则________.23、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对称轴,点E、F是AD上的两点,若BD=2,AD=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与B.﹣2与C.﹣2与D.2与|﹣2|2、如图,若AB=AD,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 B. C. 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要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得△PAO 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点有几个()A.9B.8C.7D.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矩形的四条边一定相等C.一个图形和它旋转后所得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D.随机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后一定是正面朝上5、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B.EC=BFC.∠A=∠DD.AB=BC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其底角是()A.40°B.100°C.80°D.100°或4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等角的余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⑤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O,B在y轴上,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上,顶点C在反比例函数y=上,则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是( )A.8B.10C.12D.9、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以下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若a 2=(b+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C.若∠A:∠B:∠C=1: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D.若a=3 2, b=4 2, c=5 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10、如图,将矩形ABCD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矩形A′B′CD′的位置时,若AB=2,A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 B. C. D.11、如图,三角形内的线段相交于点,已知,.若的面积=2,则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A.4B.5C.6D.71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13、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上有两个测点,,从处测得船在北偏东的方向,从处得船在北偏东的方向,则船离海岸线的距离北的长为()A. B. C. D.1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A.30°B.20°C.120°D.20°或120°15、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2∠A,则此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有一个内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是一块直角三角板,∠BAC=90°,∠B=30°,现将三角板叠放在一把直尺上,使得点A落在直尺的一边上,AB与直尺的另一边交于点D,BC与直尺的两边分别交于点E,F.若∠CAF=20°,则∠BED的度数为________°.17、若,则的立方根为________.18、点P(4,-3)关于x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为 ________19、如图,若∠A = 15°,AB = BC = CD = DE = EF ,则∠DEF 等于________.20、如图,AE∥BD,C是BD上的点,且AB=BC,∠ACD=110°,则∠EAB=________度.21、若P(2﹣a, 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P点坐标为________.22、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5°时,∠BOD的度数为________.23、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且∠A=55°,∠E=30°,则∠F=________.24、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0,AB=8,点P在AD上,且BP=BC,点M在线段BP上,点N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MP=NC,连接MN交线段PC于点F,过点M作ME⊥PC于点E,则EF= ________.25、比较大小: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已知BE=CF,AB∥CD,AB=CD.求证:AF∥DE.28、推理计算:已知AB∥CD,∠B=100°,EF平分∠BEC,EG⊥EF,求∠BEG 和∠DEG的度数.2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P,请添加一个条件,使= AC•BD,并说明理由.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四边形ABCD解:添加的条件:理由:30、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D-∠B,求证:AD∥BC.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A2、B3、B4、C5、A6、A8、C9、D10、D11、D12、B13、B14、D15、A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8、30、。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完整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完整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a﹥-1B.a﹥2C.a﹥5D.无法确定2、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3,4B.3,6,11C.4,6,10D.5,8,144、一根直尺和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已知直尺的两条长边互相平行,若∠1=25°,则∠2等于()A.25°B.35°C.45°D.65°5、在△ABC中,∠C=90°,周长为6+2 ,斜边上的中线为2,则△ABC的面积为()A.4B.2C.D.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A.(2,4)B.(1,5)C.(1,-3)D.(-5,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算术平方根是3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内角8、如图,一把直尺的边缘AB 经过一块三角板 DCB 的直角顶点B,交斜边CD 于点A,直尺的边缘EF 分别交CD、BD 于点E、F,若∠D=60°,∠ABC=20°,则∠1 的度数为()A.25°B.40°C.50°D.80°9、如图,直线a∥b,∠1=125°,则∠2的度数为()A.75°B.65°C.55°D.45°10、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两条平行线a、b中的直线b上,如果∠1=40°,则∠2的度数是()A.50°B.45°C.40°D.30°11、如图,在中,是的中点,,则().A.108°B.72°C.54°D.36°12、如图,已知一个矩形纸片OACB,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0,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将△OBP沿OP折叠得到△OPD,连接CD、AD.则下列结论中:①当∠BOP=45°时,四边形OBPD为正方形;②当∠BOP=30°时,△OAD的面积为15;③当P在运动过程中,CD的最小值为2 ﹣6;④当OD⊥AD时,BP=2.其中结论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A. B. C. D.14、△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D,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15、如图,点E在DA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A.∠B=∠BAEB.∠BCA=∠CADC.∠BCA+∠CAE=180°D.∠D=∠BAE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 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17、如图,在中,,,,点D是斜边的中点,则________;18、如图,已知平分则________19、如图,正三角形ABC内接于⊙O,其边长为2 ,则⊙O面积为________.20、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2,4,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的坐标为________.22、如图,在中,,过点作,,连接,则的周长为________.23、如图,将Rt△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与原点重合,CB在x轴上,若AB=2,点B的坐标为(4,0),则点A的坐标为________.24、在△ABC中,∠A=45°,AB=,∠ABC=75°.则BC长为________.25、点A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1,若AB=,则点B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4×+(﹣1).27、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ADE.求∠AEB的度数.28、已知:△ABC中,AE平分∠BAC。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计算()2+1的结果是()A.2B.3C.2D.2 +12、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 B. C. D.3、如图,在中,于点平分交于点.则的度数为()A. B. C. D.4、如图,在△ABC中,∠ABC=∠ACB,∠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那么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个数是()A.4个B.5个C.6个D.7个5、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 =-9B.C.D.6、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的是()A. B.C. D.7、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x﹣5和x+1,则x的值为()A.2B.-2C.0D.无法确定8、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DAB=60°,E为BC的中点,在对角线AC上存在一点P,使△PBE的周长最小,则△PBE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B. C. D.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2=a 2﹣4B. =±3C. =﹣3D.a 2•a 4=a 810、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7°,则∠2的度数是()A.53°B.63°C.73°D.27°11、如图,在△ABC中,AB=AC,DE∥BC,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D=AEB.DB=ECC.∠ADE=∠CD.DE= BC12、如图,在5 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的端点在格点上,若画出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BC,使得点C在格点上,则点C的个数是( )A.3个B.4个C.5个D.6个13、如图,AB//CD。

若∠1=40°,∠2=65°,则∠CAD=()A.50°B.65°C.75°D.85°14、已知△ABC中,∠A=2(∠B+∠C),则∠A的度数为( )A.100°B.120°C.140°D.160°15、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Rt△ABC 中,∠ACB = 90°,AC= 3,sin A = ,若 E 为边BC 的中点,则点E到Rt△ABC的中线CD的距离EF为________.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9,一边长为7,则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_______.19、如图,∠1=∠2=45°,∠3=75°,则∠4=________.20、已知: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________.2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和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22、如图,已知在中,,点D在边上,且,.则的度数为________°.2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24、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5,7,8,△DEF的三边长分别为5,2x,3x-5,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x的值为________.25、如图,,,,则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求符合下列各条件中的x的值.27、如图,已知AD,AE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44°,∠C=76°,求∠DAE的度数。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底角可能为()A.80°B.70°C.50°或80°D.50°2、如图,在中,分别是上的点,且,则的度数为()A. B. C. D.3、如图甲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B=90°.动点P从点B出发,沿梯形的边由B→C→D→A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把y看作x的函数,函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BC的面积为()A.10B.16C.18D.324、如图,已知,=,=,那么=()A. B. C. D.5、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和,则这个正数为()A.3B.4C.9D.166、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AEB=70°,那么∠BAC等于()A.65°B.55°C.55° 或125°D.65°或115°7、如图,点,,,顺次在直线上,以为底边向下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为底边向上作等腰三角形,,,记与的面积的差为,当的长度变化时,始终保持不变,则,满足()A. B. C. D.8、如图,某同学把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你帮他想一想,带()片去.A.①B.②C.②和①D.③9、如图,已知a∥b,∠1=50°,则∠2=()A.40°B.50°C.130°D.120°10、一个正方体的水晶砖,体积为100cm3,它的棱长大约在()A.4cm~5cm之间B.5cm~6cm之间C.6cm~7cm之间D.7cm~8cm 之间11、如图,在ABC中,AC=BC,∠ACB=90°,过点C作CD⊥AB交∠CAB的平分线AE于点O,点P是AC延长线上一点,OP=OB,现有下列结论:①∠OCP=∠OEB;②∠POB=90°;③CP=OD;④SCOP =SCOE;⑤PC2+BC2=OP2+OB2.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2、的值是()A.-7B.±7C.7D.13、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DF的是()A.∠ A+∠2=180°B.∠ A=∠3C.∠1=∠4D.∠1=∠ A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B. C. D.15、如图,等边△OAB的边OB在x轴的负半轴上,双曲线过OA的中点,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4,则该双曲线的表达式为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定义运算“ ”的运算法则为:,则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点于,且,以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平行于轴,交直线于点,以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过点作平行于轴,交直线于点,以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的横坐标是________.18、如图,AB∥CD,BE交CD于点D,CE⊥BE于点E,若∠B=34°,则∠C的大小为________度.19、若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b=________.20、点A(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21、如图,线段AB,AC是两条绕点A可以自由旋转的线段(但点A,B,C始终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B=5,AC=7,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四边形BEFD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22、为了比较+1与的大小,可以构造如图所示的图形进行推算,其中∠C=90°,BC=3,D在BC上且BD=AC=1.通过计算可得+1________ .(填“>”或“<”或“=”)23、如图,若AB∥CD,则下面结论中①∠1=∠2;②∠3=∠4;③∠1+∠3+∠D=180;④∠2+∠4+∠B=180°;正确的________(填序号).2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25、如图,在△ABC中BC=13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角的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________cm.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 .27、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C与DE相交于点G,∠A=∠D,AC∥DF,求证:∠B=∠DEC.28、如图所示,已知CD平分∠ACB,DE∥BC,∠AED=5O°,求∠EDC的度数.29、如图,在中,,,是内一点,且,求.30、如图,点在的外部,点在上,交于点,,。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设a=-1,a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A.2和3B.3和4C.4和5D.5和6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70°,则底角的度数为()A.110°B.55°C.35°D.不能确定4、如图,AB∥CD,∠1=100°,∠2=120°,则∠α等于()A.100°B.80°C.60°D.40°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y)°,(x-y)°,x°,且x>y>0,则该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A.30°B.45°C.90°D.60°6、如图,D是AB边上的中点,将△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处,若∠B=45°,则∠BDF度数是()A.80°B.90°C.40°D.不确定7、在,﹣1,0,,这四个数中,最小的实数是( )A. B.﹣1 C.0 D.8、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6cm²B.8cm²C.10cm ²D.12cm ²9、已知点A(-4,-6),将点A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A.(0,0)B.(1,1)C.(2,2)D.(5,5)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对顶角相等C.两个直角一定互补D.同位角相等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则点B的坐标是().A.(-2,-8)B.(2,8)C.(-2,8)D.(8,2)12、如图,,CD⊥EF,若∠1=124°,则∠2=( )A.56°B.66°C.24°D.34°13、如图,AB∥EF,∠BCD=135°,∠FDC=85°,则∠B+∠F的度数为()A.38°B.40°C.55°D.60°14、如图,在Rt△ABC中,∠ACB =90°,∠ABC=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角(0°< <180°)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边上,则等于().A.150°B.90°C.60°D.30°15、如图,BA//DE,∠B=30°,∠D=40°,则∠C的度数是()A.10°B.35°C.70°D.8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已知∠1=∠2、AD=AB,若再增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使结论成立,则这个条件是________.17、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且a,b满足+(b﹣7)2=0,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8、将两条邻边长分别为,1的矩形纸片剪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纸片(无余纸片),各种剪法剪出的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可以是下列数中的________(填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3(
=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5
=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
-=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
.点(2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B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
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
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A
B
C
D
(第12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1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 6cm ,BC = 10cm ,那么AC =_________cm .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1的平方根是12
; (B )41的平方根是12-;
(C )18的立方根是12
; (D )18的立方根是12-.
16.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5cm 、7cm 、10cm ; (B )5cm 、7cm 、13cm ; (C )7cm 、10cm 、13cm ; (D )5cm 、10cm 、13cm .
17.下列语句中,错误的语句是………………………………………………………( )
(A )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8.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点E ,DE ∥BC ,
点D 在AB 上,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三、计算题
A
B
(第18题图)
E
D
C
19
.计算:2(+. 662284÷⨯(利用幂的性质进行计算)
21.在△ABC 中,已知∠A ∶∠B ∶∠C = 2∶3∶5,求∠A 、∠B 、∠C 的度数.
四、操作题
22.画图(不要求写画法):
(1)画△ABC ,使∠A=60°,AB=2cm ,AC=3cm ; (2)画出△ABC 边AC 上的高.
23.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是A (-1,5)、B (-5,5)、C (-6,2).
(1)分别写出与点A 、B 、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点
A ' 、
B '、
C '的坐标; 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 ____________;
(2)在坐标平面内画出△C B A ''';(3)△C B A '''的面积的值等于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24.阅读并理解:
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已知AB A B ''=,A A '∠=∠,AC A C ''=,
那么△ABC ≌△A B C '''.
说理过程如下:
把△ABC 放到△A B C '''上,使点A 与点A '重合, 由于AB=__________,因此点B 与点__________重合.
又因为∠A=__________,所以射线AC 能落在射线__________上.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点________与___________重合. 这样△ABC 和△A B C '''重合,即△ABC ≌△A B C '''. 25.阅读并填空:
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AC ,AD BC ⊥,垂足为点D ,点E 在AD 上,点F 在AD 的延长线上,且CE // BF ,试说明DE =DF 的理由. 解:因为AB = AC ,AD BC ⊥(已知),
所以BD = __________ ( ) . 因为CE // BF (已知),
所以∠CED = ( ) . 在△CED 和△BFD 中,
EDC BDF
∠=∠⎧⎪⎨⎪⎩
(对顶角相等), = , = , 所以△CED ≌△BFD ( ) .因此DE =DF ( ) .
A
B
C
A '
B '
C '
A
B
C
D E F
26.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BAD =∠CAE ,点D 、E 在BC 上,试说明△ADE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27.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 2,点A 的坐标是(1,0),点B 、C 在y 轴上.试判断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B 、△PAC 和△PBC 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这样的点P 有几个?写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