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课件
勾股定理数学优秀ppt课件
![勾股定理数学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953d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0.png)
在建筑、工程等领域,经常需要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问题,如计算梯子抵墙 时的长度等。
判断三角形类型问题
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01
若三角形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公式,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判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02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一边,通过勾股定理可以判断
哪条边是斜边,哪条边是直角边。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表达式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²+b²=c²。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通过多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梯形等)的面积关系来证明勾股定 理。
勾股定理的应用场景
在几何、三角学、物理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如求解三角形边长、 角度、面积等问题。
勾股定理与其他数学定理关系探讨
与三角函数关系
勾股定理是三角函数的基础,通 过勾股定理可以推导出正弦、余 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与向量关系
在向量空间中,勾股定理可以表示 为两个向量的点积等于它们模长的 平方和,这进一步揭示了勾股定理 与向量的紧密联系。
与几何图形关系
勾股定理在几何图形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求解直角三角形、矩形、 菱形等图形的边长、面积等问题。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 也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理 解三角形、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具 有重要意义。
历史发展及应用
历史发展
勾股定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但最为著名的证明是由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给出的。在中国,商高在周朝时 期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
应用
勾股定理在几何、三角、代数、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如求解三角形边长、角度、面积等问题,以及力学、光学等领 域的计算。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完整版课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5a483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f.png)
一、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实验探究: (1)画一画:下列各组数中的两数平方和等于第三数的平方,分别以这些数 为边长画出三角形(单位:cm),它们是直角三角形吗? ① 2.5,6,6.5; ② 6,8,10. (2)量一量: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上述各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 (3)想一想:请判断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并提出猜想.
PQ=16×1.5=24,PR=12×1.5=18,QR=30. ∵24²+18²=30², 即PQ²+PR²=QR², ∴△PQR为直角三角形,即∠QPR=90°. ∵∠1=45°, ∴∠2=45°,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
练习4、如图,如图,南北向MN为我国领域,即MN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 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反走私A艇发现正东方向有一走私艇C以13海里/时的 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已知 A、C两艇的距离是13海里,A、B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B测得离C艇 的距离是12海里.若走私艇C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间进入我国领海?
2
2
∴BE= AB•BC60.
B
AC 13
.
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
N
∴CE= BC 2BE 2 12 2(60 )2144
13 13
∴最早进入时间≈0.85小时=51分钟.
.
9时50分+51分=10时41分.
答:走私艇最早在10时41分进入我国领海.
五、课堂小结:
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最大边长c; ②计算a2+b2和c2的值,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若a2+b2>c2,则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互逆命题表明两个命题在形式上的关系,将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 即可得到它的逆命题,当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即互逆 的两个命题不一定同真或同假. 3、已知一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时,首先应对该三角形进行判断,判断最长 边的平方是否等于其余两边的平方和,如何满足这一条件则此三角形为直 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PPT精品课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560b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2.png)
∵32+42=52,∴满足.
猜想:
命题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
角三角形。
这个命题和前面学的命题1(勾股定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1.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2.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了解逆命题的概念,知道原命题为真命题,它的逆命题不一
定为真命题。
3、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过程。
2.能简单的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命题2是正确的吗?你能试着证明吗?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
下面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a=15 ,b=8 ,c=17
2)a=13 ,b=14 ,c=15
解:∵152+82=289,172=289,
∴152+82=172,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QPR=90°。
P
由“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可知,∠QPS=45°。 ∴∠RPS=45°,
即“海天”号沿西北方向航行。
E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
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BC=1,AC=2,AB=
C.BC:AC:AB=3:4:5
)
B.BC=1,AC=2,AB=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8ffac983c4bb4cf6ecd119.png)
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a,b,斜边为c,那么__________ . 2.勾股定理各种表达式: 在Rt△ABC中,∠C=90°,∠A,∠B,∠C的对 边也分别为a,b,c,则c=_________, b=_________,a=_________.
知识要点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在△ABC中,若a、b、c三边满足___________, 则△ABC为___________. 4.勾股数: 满足________的三个________,称为勾股数. 5.几何体上的最短路程是将立体图形的 ________展开,转化为_________上的路程问 题,再利用___________两点之间, ___________,解决最短线路问题.
2.已知△ABC的三边为a,b,c,有下列各
组条件,判定△ABC的形状.
(1)a 4 1 , b 4 0 , c 9 (2)a m 2 n 2 , b m 2 n 2 , c 2 m ( n m n 0 )
合作探究
探究四: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
B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 偏东60o方向以每小时8 n mile的速度前进, 乙船沿南偏东某个角度以每小时15 n mile的速度前进,2 h后,甲船到M岛,乙 船到P岛,两岛相距34 n mile,你知道乙 船是沿哪个方向航行的吗?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回顾与思考
情境引入
勾股定理,我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定理. 首先,勾股定理是数形结合的最典型的代 表; 其次,正是由于勾股定理得发现,导致无 理数的发现,引发了数学的第一次危机,这一 点,我们将在《实数》一章里讲到; 第三,勾股定理中的公式是第一个不定方 程,有许许多多的数满足这个方程,也是有完 整的解答的最早的不定方程,最为著名的就是 费马大定理,直到1995年,数学家怀尔斯才将 它证明.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b54a9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b.png)
田的面积为( A )
A.7.5平方千米
B.15平方千米
C.75平方千米
D.750平方千米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B
1.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 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摆放方法正确的是 ( D )
A.
B.
B
C.
D.
课堂检测
2.如图是医院、公园和超市的平面示意图,超市在医院的南偏东 25°的方向,且到医院的距离为300 m,公园到医院的距离为 400 m,若公园到超市的距离为500 m,则公园在医院的 ( B ) A.北偏东75°的方向上 B.北偏东65°的方向上 C.北偏东55°的方向上 D.无法确定
课堂检测
3.如图,某探险队的A组由驻地O点出发,以12km/h的速度前进,
同时,B组也由驻地O出发,以9km/h的速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
2h后同时停下来,这时A,B两组相距30km.此时,A,B两组
行进的方向成直角吗?请说明理由.
解:∵出发2小时,A组行了12×2=24(km),
A
B组行了9×2=18(k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巩固练习
解:由题意得,OB=12×1.5=18海里, OA=16×1.5=24海里, 又∵AB=30海里, ∴182+242=302,即OB2+OA2=AB2, ∴∠AOB=90°. ∵∠DOA=40°, ∴∠BOD=50°. 则另一艘舰艇的航行方向是北偏西50°.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面积问题
应用 方法
航海问题
与勾股定理结合解决不规 则图形等问题
认真审题,画出符合题意的图 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 定理来解决问题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课件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8476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5.png)
通过学习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学生可 以培养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为后续的数学、物理、工程等学科的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紧密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对实际应用的展望和期待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复杂化,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前景 将更加广阔。
度。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中,勾股定理可以用来解 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力和运动问 题,例如单摆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航海学
在航海学中,勾股定理可以用来计 算船只的航行距离和方向,以确保 航行安全。
02
逆定理的的逆定理是指,如果一 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的 条件,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 角三角形。
条件限制不同
勾股定理适用于所有直角 三角形,而逆定理只适用 于已知一边和与之相对的 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证明方法不同
勾股定理可以通过相似三 角形或面积法证明,而逆 定理通常通过反证法证明 。
定理与逆定理的互补之处
勾股定理是逆定理的前提
01
只有当满足勾股定理的条件时,一个三角形才可能是直角三角
形。
逆定理是勾股定理的延伸
0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勾股定理的 一个重要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 形。
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通过反证法进 行证明。
然后通过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三角 形ABC全等,并利用勾股定理证明假 设不成立,从而得出三角形ABC是直 角三角形的结论。
首先假设一个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 a²+b²=c²,但角C不是直角。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ppt课件
目录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学PPT课件(5篇)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学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dba0f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3.png)
证明:画一个△A′B′C′,
使∠
C′=900,
B′C′= a,
A'
A
B
b
b
a
C
B'
a
C'
在△ ABC和△ A′B′C′中
BC = a = B′C′,
CA = b = C′A′,
AB = c = A ′B′
C′A′=b
∵ ∠ C′=900
∴ A′B′ 2= a2+b2
∵ a2+b2=c2
c
b
C
作用: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判断
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a
B
,
自主学习
例1:注意归纳例题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已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1,
,
(2)2,3,4;
(3)3n,4n,5n(n > 0), 它们是否分别构成直角三角形?
解
(1)在 1, ,,
中,
)2 ,所以,边长为1,
(
∴S四边形ABCD=S△ABD+S△BCD
B
1
= -AB×AD+
2
1
= -×3×4+
2
1
-BD×CD
2
1
-×5×12
2
= 36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
为36.
C
知识升华
满足
a b的三个正整数,
c
2
称为勾股数组.
2
2
自主检测
1、满足________
勾股数组。
的三个____
__
正整数
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7.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7.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a15bb8f7ec4afe05a1df5f.png)
过了2秒后行驶了50米,此时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
间的距离为40米. 问:2秒后小汽车在车速检测仪的哪
个方向?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
小汽车在车 速检测仪的2秒后
你觉的此题解对了吗?
50米
小汽车
北偏西60° 方向 25米/秒=90千米/时 40米 >70千米/时∴小汽车超速了
30米 北 30°
60°
车速检测仪
∠B=90°
B
答:C在B地的正北方向.
13cm
A 12cm
2、有一电子跳蚤从坐标原点O出发向正东方向跳1cm,
又向南跳2cm,再向西跳3cm,然后又跳回原点,问电
子跳蚤跳回原点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所跳距离是多
少厘米?
y
电子跳蚤跳回原点 的运动方向是
东北方向;
所跳距离是 2 2 厘
米.
O1 x
22 2 2 2
(1)类似这样的关系6,8,10;9,12,15是否 也是勾股数?如何验证?
(2)通过对以上勾股数的研究,你有什么样的 猜想?
结论:若a,b,c是一组勾股数,那么ak,bk,ck (k为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
北
Q
30
R S 东 12×1.5=1485° 16×1.5=24 P
港口
解:根据题意画图,如图所示:
N
PQ=16×1.5=24
Q
PR=12×1.5=18
30
S
QR=30 ∵242+182=302,
R
16×1.5=24
12×1.5=18 45°45°
即 PQ2+PR2=QR2 ∴∠QPR=900
P
E
3
3、小明向东走80m后,又向某一方向走60m后,再沿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5de117f18583d049645975.png)
例题解析
例1 判断由a、b、c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 a=15 , b =8 , c=17 (2) a=13 , b =15 , c=14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 不是直角三角形,只要看两条较小边的平方 和是否等于最大边的平方。 解:∵152+82=225+64=289 172=289 ∴ 152+82=172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一:复习与巩固
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那么a +b =c
0
2
2
2
2,在Rt ABC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
为a, b, c, C 90 , 求下列式中未知边的长度。
a =3,b =4,c= 5 a 5, c 13, b 12
(2)最大边为15
解:(1)最大边为17
∵152+82=225+64 =289
172 =289
∵132+142=169+196=365
152 =225
∴152+82 =172
∴以15, 8, 17为边长的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32+ 142 ≠ 152 ∴以13, 15, 14为边长的
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当第一个数是偶数(大于2)时,则第二个数 是第一个数除以2再平方后减1,第三个数 是第一个数除以2平方后加1
新课标教学网 /
例 3.在△ABC中,a=15, b=17, c=8,求 C 此三角形的面积。
解152 82 172 a c b
2 2 2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7.2.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7.2.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d928452af90242a995e545.png)
8.(2018·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
A.3,4,5
B.2,3,4
C.4,6,7
D.5,11,12
9.(2019·益阳)已知 M,N 是线段 AB 上的两点,AM=MN=2, NB=1,以点 A 为圆心,AN 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 B 为圆 心,BM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C,连接 AC,BC,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显示
1.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刚好相反,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 叫做__互__逆___命__题___,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 另一个叫做它的__逆__命__题____.
2.一般地,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 也是一个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互为_逆__定___理__.
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正确的是( A ) A.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若两个实数相等,则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D.若两个实数相等,则它们的平方也相等
17.(2019·河北)已知:整式 A=(n2-1)2+(2n)2,整式 B>0. 尝试 化简整式 A. 解:A=(n2-1)2+(2n)2=n4-2n2+1+4n2=n4+2n2+1 =(n2+1)2.
发现 A=B2,求整式 B. 解:∵A=B2,B>0,∴B=n2+1.
联想 由上可知,B2=(n2-1)2+(2n)2,当 n>1 时,n2-1,2n,
(30°,60°,45°)的和的形式; (2)用旋转法将△CPB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90°到△CP′A 的位置.
解:如图,将△CPB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90°得△CP′A,则 P′C =PC=2,P′A=PB=1,∠BPC=∠AP′C,连接 PP′. 因为∠PCP′=90°,所以 PP′2=22+22=8. 又因为 P′A=1,PA=3, 所以 PP′2+P′A2=8+1=9,PA2=9. 所以 PP′2+P′A2=PA2. 所以∠AP′P=90°. 易知∠CP′P=45°, 所以∠BPC=∠AP′C=∠AP′P+∠CP′P=90°+45°=135°.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PPT课件(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PPT课件(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116e78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d.png)
13
4
12
┐
3
探究新知
解:连接BD 在Rt△ABD中
∵AB=3,AD=4 ∴BD= AB 2 AD 2 =5
在△BCD中 ∵CD=13 , BC=12
∴CD2=BC2+BD2
13
45
12
┐
3
∴△BCD是直角三角形 ∴∠DBC=90°
∴S四边形ABCD=S△ABD+S△BCD = 1×3×4+ 1×5×12=36
此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多少?
5、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 满足 a2+b2+c2+338=10a+24b+26c. 试判断△ABC的形状.
思维训练
6、△ABC三边a,b,c为边向外作 正方形,正三角形,以三边为 直则径作是半直圆角,三若角S形1+吗S2=?S3成立,
C
S2
A
b
ca
能替工人师傅想办法完成任务吗?
9.三个半圆的面积分别为S1=3π, S2=4π,S3=7π,把三个半圆拼成如 右图所示的图形,则△ABC一定是
直角三角形吗?
B
C
D
B'
A'
A
B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 斜边长为c ,那么a2+b2=c2.
B
反过来,如果一个 a
c
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1:2:4; (D)1:3:5.
3. 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a、b、c, 且满足
(a+b)2-c2=2ab, 则此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是锐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学PPT课件(5篇)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学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ca08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8.png)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角:
边: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再 见
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2.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古埃及人曾用下面的方法得到直角
按照这种做法真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 ∠C= 900
已知:在△ABC中,AB=c BC=a CA=b 且a2+b2=c2
求证:△ ABC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画一个△A’B’C’,使∠ C’=900,B’C’=a, C’A’=b
在△ ABC和△ A’B’C’中
∴ △ 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证明
例1 判断由a、b、c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1) a=15 , b =8 , c=17
是
是
不是
是
∠ A=900
∠ B=900
∠ C=900
像25,20,15,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例1: “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相距30海里。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例题3:
如图,是一块四边形绿地示意图,其中AB长24米,BC长20米,CD长15米,DA长7米,∠ C=90度求:绿地ABCD的面积。
C
B
A
D
24
20
15
7
25
例2:如图,有一块地,已知,AD=4m,CD=3m,∠ADC=90°,AB=13m,BC=12m。求这块地的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
【知识点介绍】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 222c b a =+。
2、勾股数
满足22b a +=2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如(1)3,4,5; (2)5,12,13; (3)6,8,10; (4)8,15,17 (5)7,24,25 (6)9, 40, 41 【考点解析】
考点一: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
例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三边一定为10 B.三角形的周长为24 C.三角形的面积为24 D.第三边有可能为10
例2.如图,由Rt △ABC 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若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cm , 则正方形M 与正方形N 的面积之和为2_____cm
例3. 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 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20分钟到家, 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 )。
A 、6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 、不能确定
考点二:求第三条边的长
例1.若Rt ABC 中,90C ︒∠=且c=37,a=12,则b=( ) A 、50 B 、35 C 、34 D 、26
例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22144,25a b ==,则2c =( ) A 、169 B 、119 C 、169或119 D 、13或25
考点三:与高、面积有关
例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 A .4 B .3
10 C.25 D .
5
12 例2.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10cm ,周长为36cm ,则它的面积是2_____cm
【变式练习】
1.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 、a=1.5,b=2, c=3
B 、a=7,b=24,c=25
C 、a=6, b=8, c=10
D 、a=3,b=4,c=5
3.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2=c 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4.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5、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为5cm ,周长为12cm ,则它的面积为( )。
A .122
cm B .62
cm C .8 2
cm D .92
cm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6,周长为36,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56
B 、48
C 、40
D 、32
7.Rt △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Rt △的周长为( )
A 、121
B 、120
C 、90
D 、不能确定
8.已知,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 、25海里
B 、30海里
C 、35海里
D 、40海里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知识点介绍】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先确定最大边(如c )
(2)验证2c 与22b a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3)若2c =22b a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若2c ≠22b a +,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例题精讲】
例1.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 ,宽为60cm ,对角线为100cm ,则这个桌面 。
(填“合格”或“不合格” )
例2.试判断:三边长分别是)(2,,2222b a ab b a b a >+-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变式练习】
1.在△ABC 中,∠C=90°,AB=m+2,BC=m-2,AC=m ,求△ABC 三边的长。
2.直角三角形中,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62cm ,642cm ,则以斜边为边长的
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2
cm .
3. 在△ABC 中,∠C=90°,若AB =5,则2AB +2AC +2BC =__________.
4.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6、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这三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
7. 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__________米.
8. 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m ,那么15m 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____m.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有: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
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例题精讲】
题型一: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1、 如图1,︒=∠90ACB ,BC=8,
AB=10,CD 是斜边的高,求CD 的长? (面积法应用)
例2、有一块土地形状如图3所示,︒
=
∠
=
∠90
D
B,AB=20米,BC=15米,CD=7米,请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
(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3、如图,求该四边形的面积
题型二:折叠问题(图形与方程的综合)
例1、如图4,矩形纸片ABCD的边AB=10cm,BC=6cm,E
为BC上一点,将矩形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
落在DC边上的点G处,求BE的长。
图4
E
G C
D
B
A
D
C
B
A
图3
例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的长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AD对折,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求CD的长?
题型三: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1、如图7,铁路上A、B两站相距25千米,C、D为两村庄,DA⊥AB于A点,CB⊥AB 于点B,DA=15千米,CB=10千米,现在要在铁路上建设一个土特产收购站E,使得
C、D两村庄到收购站的距离相等,则收购站E应建在距离A站多远的距离?
例2、一架长为5米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B距离底C为3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1米到D处,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沿一条直线也将下滑动1米到E处吗?请给出证明。
E
B
C
D
A
例3、在一棵树的10m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m处的池塘A处,另一只猴子爬到树顶D处后直接跃到A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求这棵树的高度。
例4、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BC上一点,且EC= BC,猜想AF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1:6,8,11 D :5,12,23
2、有长度为9cm 、12cm 、15cm 、36cm 、39cm 的五根木棒,可搭成(首尾连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10cm 、24cm ,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17cm
C .24013cm
D .120
13cm
4.有下面的判断:
①△ABC 中,222
a b c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②△ABC 是直角三角形,∠C=90°,则222
a b c +=。
③若△ABC 中,222
a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④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
2a b a b c (+)(-)=。
以上判断正确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5.若△ABC 中,∠A=2∠B=3∠C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
1、在△ABC 中,已知AB=10,BD=6,AD=8,AC=17,求CD 的长?
2.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8m,CD=6m,∠D=90°,AB=26m,BC=24m,求这块地的面积。
3.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若AB=4,BC=3,求AG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