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批评
批评史七课品
《毛诗大序》全文及翻译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 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叹的是后妃之德,为《国风》 的开篇,是有关劝告天下之民而端正男女之事的诗 篇,所以用之于人民,用之于国家,(供劝告教化 之用)。风,就是“讽”,就是“教”。“讽”是 委婉劝告以打动人,“教”是光明正大以化育人。
两汉经学时代的特点是强调文学和政治教化 的关系、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侧重于探讨 文学的外部规律。其基本纲领就是“文学— 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于阐述 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并明确提 出了美刺讽谏说。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 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 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视文学 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文学的艺术 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 律。
《毛诗大序》全文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 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 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 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 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 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 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在《史记·太史公 自序》中亦反复申说,贯穿于全部史传创作 与文学批评之中。司马迁有感于屈原的人格 力量而评论《离骚》等诗篇,正反映汉代文 学批评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尺度。
《毛诗序》的诗学思想
《毛诗序》又称《毛诗大序》,其作者问题前人考 证纷纭,郑玄《诗谱序》说:“《大序》是子夏作, 《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范晔的《后汉书》 则认为是东汉时人卫宏所作,等等。从《毛诗序》 的内容来看,恐非成于一人之手,可能是毛公传诗 时已有,后人又作过修订补充。大体上说应是西汉 时期的著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这篇文字的理论 内容较为丰富,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很 高,几乎可以说是后世两千年封建社会正统文学的 理论纲领。
第四章、两汉文论
先看"老".老,就是老子,以老子为其主要代 表的道家学派,在先秦诸子中,是以其 本体论 思想而见长的.道家最高的哲学概念,既不是天, 也不是上帝,鬼神,而是其哲学理 念上的 "道",在老子的学说中, "道"既是"万物 之母",同时又是宇宙的最高原则,形成了一套 系统的本体论思想. "老子的最大发明便是消除了殷周以来人格精神 天之至上的权威,而建立了一个超绝 时空的形 而上学的本体,这个本体,他勉强给它一个名字 叫"道",又叫"太一". 老子发明了本体的 观念,是中国思想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老子对于 殷周传统思想的确是起了一个天大的革命." ——郭沫若《青铜时代》
"独尊儒学",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得到发展, 但"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政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需要.出于政权巩固和经济的原因,在思想上必 须树立适合专制统治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氏的文学 理论思想皆源于此. 谶纬神学,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 又称 谶语 , 以之预测吉凶 ,因通常配有图 ,故又叫 图谶 .古人多 用於政治斗争中 ,如秦始皇晚年 , 卢生奏 《录图书 》 说 :"亡 秦 者 胡 ".又 有 " 始皇帝死而地分 " ,"今年祖 龙死 " 等 谶语.纬是相对於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 意解释儒家经典 ,又称为 "纬 书 ",如纬书 《孝经援神 契 》 说孔子即已预言刘邦当皇帝. 实际上,谶纬神学 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学色彩 的政治宣传心理学 ,以此 为谋求权力者或 登上 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 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人),汉景帝时博士, 主要著作有《举贤良对策》,《春秋繁露》 等.董氏在政治上以"春秋大一统"思想为 本,提倡"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此儒 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对儒学 进行神学化改造,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化 的神,"君权神受"等等.他的文论思想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天人感应说;论诗歌的 内容和功用;诗无达诂.
【精品】笔记整理(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
先秦时期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无明确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前,文章主要指学术。
战国中期后,文学与学术逐渐分离的趋势。
)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保留在《国语》、《左传》等,献诗讽谏说,观诗知政说。
)三: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先秦时,“诗言志”的“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战国中期后,百家争鸣,“志”的含义逐渐扩大。
“诗言志”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与西方的模仿说差异大。
)第二章: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克己复礼之“礼”是融入“仁”的新“礼”。
)文学观:以“诗教”为核心,政治伦理观念浓厚。
文学理论批评:对《诗经》的评论为主。
1 文艺与道德修养:修身必先学诗、学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文艺与政治、外交:借助赋诗(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3文学批评的标准:中和之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5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内容为主导,形式与内容并重(辞达而已矣)6雅乐与郑声: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斥郑声对后世戏曲、小说等地位不高有影响)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文艺美学思想:与民同乐(在“仁政”与“民本”的思想前提下提出来的,以人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文学批评方法:(针对“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而提出)以意逆志(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解决“以意逆志”的方法。
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遭遇等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另:“知言养气”说,对后世“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天行有常自然观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人定胜天,重视文艺可以产生积极社会效果,主张文艺创作从现实出发,要创新)2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之形式(“道”乃社会政治之道和哲学自然规律之道;重先王、后王之道;重言志中的抒情)3文艺与政治:《乐论》:音乐→人心→治道;“礼别异、乐合同”;“以道治欲”(影响汉儒“发乎情,止乎礼”及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第三章: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对“象”的论述,对创作客体的论述;对“虚静”的论述,对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君子人南面之术的政治观,以“清静”、“无为”为旨趣,对文学采取否定态度。
两汉文学批评
《诗大序》㈣
“主文而谲谏” ——对诗歌形式特点的要求 “主文”即注重文采,讲究形式; “谲谏”即“刺上”的方式应委婉含 蓄, 不可直露急切。
《诗大序》㈤
“变风变雅” ——诗歌创作与时代发展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国异政,家 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即“伤人伦之废,哀刑 政之苛”的诗
董仲舒
董仲舒的经学家文论 ㈠
屈 原
附:王逸对屈原的评论
• 高度肯定屈原的人格精神,批评班固对屈 原的指责 • 分析屈原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作品功用 • 高度肯定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认为屈原 的作品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㈠
音乐艺术的创作发生
音乐的创作发生是 “人心”活动的结果 情之产生是人心对 外物感应的结果
《乐记》的文艺思想 ㈢
论艺术本质
乐者,心之动也。 ……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 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诗乐舞同出一源,其源即情 音乐的本质在于人 的内在情品的内容与形式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 中,而英华外发: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 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 象,然后治其饰。”
二、鉴赏论
1、无载之虚 2、师旷之耳 3、听有音之音者聋, 听无音之音者聪。
司马迁与“发愤著书”
• 司马迁在前人的 思想基础上,结 合自身经验,明 确提出了“发愤 著书”说,对后 世的文学创作和 文论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 在《史记》中专 门为文学家设传, 并对作家们的生 平事迹及作品展 开评论,推动了 古代作家论和作 品评论的发展。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 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 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 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 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课件2
黄老思想。文学思想主要反映了道家的观点, 但已有儒道合流的倾向。 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以骚体赋为主,所 以文学批评也较多地表现为对屈原与楚辞的 评论。
刘安《离骚传》1
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一部论文集,称作《淮南 鸿烈》,又称《淮南子》。该书在继承先秦道 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 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刘安《离骚传》:1.突出“怨刺”观点,强调 《离骚》是通过回顾历史“以刺世事”,继承 了《诗经》的传统:“《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 之。”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 《礼记· 乐记》到《毛诗大序》
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纲领性著作。《乐记》的 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完全相通: 1.音乐的本源在人心感物。“凡音之起,由人 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谓之乐。”这里提出了“物 -心-声-音-乐”的音乐本源论。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 著书”说 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礼记· 乐记》 到《毛诗大序》 第三节 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 学理论 第四节 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第五节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 论批评的发展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说
班固的文学思想2
对汉大赋的评价与扬雄班有所不同。班固作为东汉重要的 词赋作家,着重强调汉赋在反映封建帝国大一统的繁荣昌 盛以及维护礼教方面的重要作用。《两都赋序》谓“赋者, 古诗之流也 ” 班固对《诗经》和汉乐府诗歌的评论,着重强调文学与现 实的关系,强调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汉书· 艺文志》: “《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 声发。……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 自考正也。”《汉书· 礼乐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 起。”《汉书· 食货志》:“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 歌咏,各言其伤。” 《汉书· 艺文志· 诗赋略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 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4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4.1复习笔记一、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1.最早对屈原和《楚辞》作出评价的是贾谊。
他在《吊屈原赋》中充分肯定了屈原的为人,赞扬了他不向黑暗现实妥协、不与谗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但是他并不赞成屈原的过于执著与“自沉”的选择。
2.淮南王刘安从儒道结合的角度,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全面评论并给予了极高地位(1)他对屈原作品的评论,突出了“怨刺”的观点,强调《离骚》是通过回顾历史,“以刺世事”,继承了《诗经》的传统。
(2)他赞扬了屈原与统治者不合作、寻求超脱现实的朴素纯真的美好理想世界,这也是合乎道家的人生处世态度的。
(3)他对《楚辞》的艺术成就也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其特点是运用了寄托深远的比兴手法,说明《离骚》虽然写的是花草鸟兽、神话传说,但都包含有重大的社会现实内容,这就接触到了它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同时也可看出《离骚》对《诗经》艺术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在刘安评价的基础上又作了重要的发挥,更加突出了《离骚》的“怨”的特点。
(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实录精神1.“发愤著书”说(1)他的“发愤著书”说是在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2)“发愤著书”,在司马迁看来,主要是为了达意通道。
①作者的崇高志向与抱负不能施之于事业,没有在实际上实现,这才借“述往事,思来者”的著作作为寄托。
②作者的志向就是要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系统的理论观点,写“成一家言”的著作。
(3)司马迁强调《离骚》“盖自怨生”和“发愤著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符合道家对黑暗现实极其愤激的特点,表现了儒道结合的倾向。
(4)他提倡“怨”和“发愤著书”不受儒家那种不能过分的“中和”思想的局限,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
第四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介绍
· 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礼记· 乐记》到《毛诗大序》
一、汉代儒家文艺观的特点
1.批评性减弱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 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疏: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 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 柔敦厚,是诗教也。
2.对先秦儒家文艺观的补充 《毛诗大序》:诗者,志之 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 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论》:(乐府)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 何休《公羊传解诂》:饥者 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4.情志统一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 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 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
孔颖达《正义》:在己为情,情动 为志,情、志一也。
· 第三节 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 评
一、扬雄的文艺思想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著有《法 言》《太玄》《方言》等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汉兴, 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 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
《汉书·司马相如传赞》:相如虽多虚 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 诗之讽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 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奏雅, 不已戏乎! 重视汉赋润色鸿业和讽谏功能
3.对《诗经》和汉乐府的评论
怨愤激情
三、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报任少卿书》:盖西伯拘 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 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 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思来者。
《两汉文学批评》课件
晚期
汉末时期,随着儒学的衰落和玄 学的兴起,文学批评逐渐转向对 个体情感和艺术形式的关注。
两汉文学批评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
两汉文学批评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来的文 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思路,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家和读者提供了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钟嵘及其《诗品》
总结词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杰出 之作,对两汉诗歌进行了精辟的评价和分析 。
详细描述
钟嵘,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他的《诗品》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著作,对两汉诗歌进 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他提出了“物感说 ”的诗歌创作理论,认为诗歌是作者对自然 和社会现象的感受和表达。同时,他还对两 汉时期的诗歌风格、意象运用、语言技巧等
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01
两汉文学批评强调作品的文采、风格和情感,对现代文学创作 在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02
两汉文学批评注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有助于现代作
家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和创作灵感。
两汉文学批评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和研究方法,为现代作家提供
03
了作品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参考依据。
对现代文化研究的价值
详细描述
审美批评关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形式,强调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 在两汉文学批评中,审美批评开始逐渐兴起,并成为后来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方向。
比较批评
总结词
比较批评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 的异同点,来评价其价值和意义的一种 方法。
VS
详细描述
比较批评注重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作品在主题、风格、语言 等方面的异同点,来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 价值和意义。在两汉文学批评中,比较批 评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江苏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教材大纲
江苏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教材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一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作品选读课程,其性质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生、发展和演进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这门课的基本内容就是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各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各个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概貌和走向。
文论作品是了解文论发展的基础,还应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把握理论批评的“史”的发展脉络,把“作品”与“史”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文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价值。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学习目的(一)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本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
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古代文论与创作实践和审美鉴赏结合得更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不了解中国古代文论,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
(二)学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也是我们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特点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三)对于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经验、更好地推动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来说,我们学习古代文论尤其是作为它最有价值的审美理论部分,显然又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性意义。
(四)就我们今天的文艺科学的建设而言,要建设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科学,立足点一定要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土壤上,否则,想用总结别人创作经验和规律的文艺理论来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文学发展和文学运动,就会事与愿违。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重点和学习方法(一)由于中国古代文论遗产十分丰富,理论批评资料十分分散且形式多样,更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多缺少明确的界定,这些都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困难。
正由于内容的丰富与我们有限的学习时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我们只能要求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内容。
在各章的“概述”部分,我们把学习的重点,必须重点掌握的部分突出出来,对各个时期理论发展的基本特点作出简要明确的介绍。
两汉文学批评
• 史学世家。 • 父亲司马谈。 • 48岁时“李陵之祸”。 • 出狱后任中书令。 • 生命精神与人格精神的互动。
一 人生遭遇与发愤著书思想
• 道家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巨大。 • 儒家在根本的人生追求上影响深远。 • 受荀子思想影响“人性恶”。 •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是自然的趋势。 • 物欲的天然合理性。
• 儒家文论:诗人要代民立言。
• 3、文章意义何在的问题。
• 儒家如《左传》
•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之 谓三不朽。”
• 司马迁将文章写作归结为个体化的写作。 与儒家功用论不同。
• 曹丕《典论 论文》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 有时而尽,荣乐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 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 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故西伯幽而演易, 周旦显而礼,自传于后。不以隐约而弗务, 不以康乐而加思。
•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 之邦国焉。……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 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 基。
司马迁与文学批评
• 两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 • 发愤著书说
•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 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思想家、 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 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 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 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共 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 范。
• 汉代文学主要围绕诗、赋这两种文体的讨 论而展开。
• 诗:主要见于《毛诗序》和郑玄等经学家 的经书注释中。儒家用于教学的《诗》, 本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有不少优秀的民 歌民谣,但在汉代,“依经立意”,《诗》 的内容被曲解,把它作为体现统治阶级意 图的一部经典。体现了“依经立意”的批 评观。
汉代文学理论批评
汉代文学理论批评汉代的文学批评比先秦有了较大的发展。
这时随着学术文化的繁荣,文史哲等部门进一步划分而成为独立的领域,对文学的认识也有所提高。
汉人称学术为“文学”,称词章为“文章”;“文章”的概念已较接近今天“文学”的概念。
汉代的文学创作有诗、赋、散文等形式。
擅长辞赋还是文人仕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对文学批评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西汉中期以前学者对《楚辞》的批评汉代文学批评中所反映的文学思想,与汉代哲学、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西汉前期,统治阶级奉行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儒家的地位不高,在文学批评中道家思想的影响较多。
如贾谊《吊屈原赋》中,在对屈原及其作品高度赞扬的同时,又认为屈原自沉是不必要的,他可以“远去”、“自藏”,避离“浊世”;他既有才能,到处可以施展,“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稍后,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
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又说读了贾谊《口鸟赋》后,“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显然是从道家清净无为、任其自然的观点出发去评论作家和作品的。
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论赋的创作,强调“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其传”。
这段记载如果可信的话,那就是庄子轮扁斫轮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运用。
至于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中,如“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
无不乐,则至极乐矣”(《原道训》);“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精神训》)等语,也阐发了老庄“大音希声”和“至乐无乐”的文艺和美学观点。
西汉中期以前的文学批评,主要是对屈原和《楚辞》的评论。
汉武帝曾命刘安作《离骚传》,刘安对屈原的评价很高,他说:“《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口然泥而不滓。
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班固《离骚序》弓I)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不仅引用了刘安的话,而且发挥了屈原《九章•惜诵》中所反映的“发愤以抒情”的文学思想,明确指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60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进行介绍。
2、本课程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批评家及批评论著为主要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使学生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了解它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特点,并可以为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3、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总计36学时,一学期授完,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
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分,总计学分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先秦时期文学批评的萌芽儒家的文学观道家的文学观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玄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X勰与《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的批评价值钟嵘与《诗品》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唐代后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明代的复古与反复古文学思想明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清代中前期的诗文词理论晚清时期与西方文学思想的交汇2222222222222222220 合计92 0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知识,熟悉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出现的重要批评家、著作和重要批评观点,并能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主要的文学批评思潮与现象。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对于特别有影响的批评家、论著及理论批评及思潮能建立起正确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批评观点与思潮,对重要批评著作具备较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内容提要:第一节: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中国“文”的概念的演变;学术与文章的逐渐分离;先秦时期诗乐舞合一,文史哲不分的特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汉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学思想
“风、赋、比、兴、雅、颂”的范畴
“六义”中的第一、第五、第六义,亦即 “风、雅、颂”,是《诗经》中的诗在体裁上的 分类,即《诗》之三体;而第二、第三、第四义, 即“赋、比、兴”,则是《诗经》中所采用的不 同的表现手法,即《诗》之三用。唐人孔颖达说 “赋比兴者,乃诗之所用;风雅颂者,乃诗之成 形。”
伟大作品皆生于对现实的抗争。这一观点的 提出,是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的,它实际上为那 些批判社会黑暗的进步作品打起了理论旗帜。司 马迁的“盖自怨生”“发愤著书”的理论,对后 世的影响很大,李白的“哀怨起骚人”,韩愈的 “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李贽 的“不愤不作”等等,都是对司马迁的观点的继 续和发展。
“赋、比、兴”的含义
其二是六朝时钟嵘的说法:“文已尽而意有 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他对比兴的论述 也是从韵味说出发的。第三种有特色的说法,是 唐僧皎然的,他在《诗式》中说:“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他认为比和兴都是比喻,所不同的 是,“比”是取事物的外在形象来比喻。而“兴” 是取内在精神来比喻。
“赋、比、兴”的含义
赋是直接铺陈描写的意思,比是比喻的意思, 兴是影射暗指的意思。对“赋”的意见基本统一, 分歧主要集中于“比兴”。对于“比兴”,历史 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阐释:其一是汉代郑众的阐释, “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兴, 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劝誉之”诗人之 所以用比兴,是出于政治讽喻的需要。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
《毛诗序》把《诗经》中的诗分成六个范畴: “《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 四曰兴,五曰雅,六月颂。”这就是著名的“六 义”说。“六义”之说并不始于《毛诗序》,成 书于《毛诗序》之前的《周礼‧春官‧大师》中就 提到过古代以“风、赋、比、兴、雅、颂”这 “六诗”来教学。《礼记‧乐记》和《荀子‧儒效》 也都有同样的说法。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两汉文学批评_2022年学习资料
《乐记》的文艺思想(四-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唯乐不可以 伪。-9》-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乐本 乐象、乐饰-三要素
《乐记》的文艺思想(五)-音乐活动中的以类相动-“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 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乐本》-创作和欣赏中都存在着主-客体之间的“以类相动”
《乐记》的文艺思想(仁)-音乐的作用-·政治功用-·审美功用-①声音之道与政通-夫乐者乐也,人-②审乐以知 -情之所不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也-③致乐以治心-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乐记》的文艺思想(三)-论艺术本质-音乐的本质在于人-的内在情感-乐者,心之动也。-●●●-诗言其志也, 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乐舞同出一源,其源即情
两汉文学批矫-l il
本章导航-·经学时代-《准南子》-●-《史记》-《诗大序》-《论衡》
两汉思想文化的基本状况-黄老之学-↓-“独尊儒术”-儒学与讖纬神学合流-反谶纬思想兴起,谶纬儒学式微
经学时代-诸不在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从西汉中到东汉中二 余年,是经学的全-盛时代,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二、鉴赏论-1、无载之虚-2、师旷之耳-3、听有音之音者聋,-听无音之音者聪。
司马迁与“发愤著书”-司马迁在前人的-·在《史记》中专-思想基础上,结-门为文学家设传-合自身经验,明-并 作家们的生-确提出了“发愤-平事迹及作品展-著书”说,对后-开评论,推动了-世的文学创作和-古代作家论和作 文论发展产生了-品评论的发展-深远影响。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 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 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 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 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 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 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2、音乐的作用: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 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 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 音之道与政通矣。” 声 → 音 → 乐 → 心 → 物(社会政治) a.音乐有“治心”作用 b.音乐有“治道”作用 c.音乐是王道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 ——汉魏六朝时期 第四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批评 一、《礼记· 乐记》的文艺思想 二、《诗大序》的文学理论 三、 关于屈赋的争论 四、王充的文学思想
一、《礼记· 乐记》的文艺思想
1、音乐的本源:人心感物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 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máo),谓之 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 之感于物也。” 音乐本源论:物 → 心 → 声 → 音 → 乐
小结与作业 《毛诗大序》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在汉 代向保守性转化的倾向,是社会秩序混乱时 采取的重要弥补措施,是先秦儒家诗歌理论 适应汉代需要改造后,汉代儒家新文艺观念 形成的标志; 扬雄和班固参与辞赋创作,以儒家思想 指导汉赋创作,曝露出文学作为经学附庸阶 段的局限和不足; 王充《论衡》“疾虚妄,归实诚”,提 倡独创,主张真、善、美统一,但是在偏重 实用上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2.扬雄、班固的评论 (否定)
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 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模, 即是所谓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 在《反离骚》中,批评屈原为人缺乏儒家明哲 保身的态度; 对其创作,认为浪漫主义不符合儒家经典的 特点,认为其作品“过以浮”、“蹈云天”。 “过以浮”指屈原作品文辞华丽,不像儒家经 典那样质朴;“蹈云天”指其作品中上天入 地的夸张描写,以及大量神话、传说内容。 这些均不符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 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言· 吾子》“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 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 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 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其 统一也。”“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 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弃常珍而嗜乎 异馔者,恶睹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乎诸 子者,恶睹其识味也?”
2、对屈原的评价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 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国史 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 吟咏情性,以风其上。” 这种思想是对荀子《乐论》的继承和发展, 荀子已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比不能免 也”“以道制欲”等。
2、讽谏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郑玄《诗谱序》云: “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 所以匡救其恶。”
二、增善消恶,有补世用
《自纪》云:“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 为世用者,一章无补。”《佚文》云: “文岂徒调笔墨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 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 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 恶也。” 《书解》“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 明。大人德扩,其文炳;小人德炽,其文 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积。”
2、对“怨”的理解
班固认为屈原“露才扬己”“怨刺其 上”“强非其人”,而王逸则认为“且诗 人怨主刺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风谏之语,于斯 为切。然仲尼论之,以为大雅。引此比彼, 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 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 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 中矣。”
一、《乐记》的音乐思想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与文学思想是完 全相通的,而且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 了影响。
1、音乐的本源在人心感物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 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 乐。” 这里的“声”与“音”不是一回事,“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也声;声成文,谓 之音。”自然之“声”不同于审美之“音”。声 音也还不是“乐”,“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附录
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离骚》者, 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 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 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 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 也。”
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第四节 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 观
东汉时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文艺思潮, 它以桓谭、王充为最杰出的代表。东汉是 谶纬神学极盛时期,强调君权神授,把儒 学神学化。王充的《论衡》中心就是批判 谶纬神学。
一、提倡真实,反对虚妄
《对作》云:“是故《论衡》之造也,起 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佚 文》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 曰:疾虚妄。”
3、《离骚》的艺术特点
《离骚经序》“《离骚》之文,依《诗》取 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 君;伏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 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二、中国文学的自觉问题
本教材认为:“汉代文学观念的发展与先秦相比,有较大 的变化,这就是文学的独立与自觉的逐渐形成。一般人所 说到魏晋方始进入文学的独立与自觉时代之说其实是不确 切的。” 其理由有三:一是汉人把文人分为“文学之士”与“文章 之士”。前者是指学者,后者则指文章家,相当今天所说 的文学家。“文章”观念的确立,是文学独立和自觉的重 要标志。二是汉代出现了以专门写作文章为主的专业文人 队伍。如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枚乘等。三是诗赋已成 为独立的一类,它已从学术文化中分离出来了。如刘歆 《七略》、班固《汉书· 艺文志》等都把“诗赋”单独作 为一类。
三、反对复古,提倡独创
自纪》云:“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 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 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 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 禹目当复重瞳。” 《齐世》云:“俗儒好长古而短今”“好 高古而下今”而“世俗之性,贱所见,贵 所闻也。”
王逸按儒家称诗三百篇为“经”的方法, 把《离骚》也称之为“经”,他从正统儒 家观点出发,认为屈原的为人及其《离骚》 等作品是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离骚》从 思想到艺术都是模仿《诗经》的。
1、对“忠”的不同理解
班固认为屈原“责数怀王”“忿怼沉江” 是对君上不忠,而王逸则认为“危言以存 国,杀身以成仁”是“忠”,故云:“是 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 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认为屈 原“责数怀王”“忿怼沉江”正是忠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 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毛诗序》对前者 有解释,但对后者没有解释。汉儒郑众、郑玄对 后者的解释:“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 事于物”;“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进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一言之。兴, 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法言》:“曰: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原也过 以浮,如也过以虚。过浮者蹈云天,过虚者华无根。然原 上援稽古,下引鸟兽,其著意,子云、长卿亮不可 及。”“过以浮”是指屈原的作品文辞华丽,不像儒家经 典那样质朴;“蹈云天”是指屈原作品中上天入地的夸张 描写,以及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不符合孔子“不语怪、 力、乱、神”的精神。 《法言· 吾子》说屈原“如其智,如其智”,据俞樾《诸 子评议》考释,此即是“未足以为智也”。扬雄从儒家君 臣之道出发,认为遇不遇是命运决定的,臣下不应对君上 表示不满,自恃才高而以死表示抗议,是不符合为臣之道 的。
附录: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中说:“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 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 如近代所说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二、《毛诗序》的诗学思想
《毛诗序》的作者是谁?学界有争议,郑 玄《诗谱序》说:“《大序》是子夏作, 《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范晔的 《后汉书》则认为是东汉时人卫宏所作, 等等。从《毛诗序》的内容来看,恐非成 于一人之手,可能是毛公传诗时已有,后 人又作过修订补充。
1、“发乎情,止乎礼义”
第二节封建正统的文艺观的确立—— 从《礼记· 乐记》到《毛诗序》
两汉儒家的文艺观出现了不同于先秦儒家文艺观 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守 性增强了,批评性减弱了。“温柔敦厚”的“诗 教”成为长期封建社会中文艺发展的桎梏,使文 学变成了儒家经学的附庸。二是汉代儒家文艺思 想也发展了先秦儒家文艺思想中科学的、积极的、 进步的内容,作了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阐述, 并充实了许多新内容,使之更趋成熟、也更完整 了。这主要表现在:“六义”说的提出;“志” 与“情”的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文学与时代的关 系;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的“物感”说等等。
3、对赋的认识
扬雄早年喜爱汉赋,并给予较高的评价, 晚年则多所批评,甚至趋于否定。 《法言· 吾子》:“或曰:赋可以讽乎?曰: 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 也。”“或曰:吾子少而好赋?曰:然。 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二、班固的文学批评理论 1、对屈原的评价
《离骚序》中说:“且君子道穷,命矣。 故潜龙不见是而无闷,《关雎》哀周道而 不伤,蘧瑗持可怀之智,宁武保如愚之性, 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今 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 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 苦思,强非其人,愤怼不容,沉江而死, 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 伏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 载。”
2、音乐对社会政治有重大的反作用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 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 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3、关于音乐创作问题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 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西方论艺术真实注重于艺术作品内容与现 实生活的一致,而中国古代则侧重于强调 作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作品中思想感情的 一致。这种对艺术真实的要求,是中国古 代文学理论中真实论的主要思想。
第四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 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西汉是儒家经学极盛时期,但西汉前期儒 学的地位并不高,而黄老思想则占有统治 地位。文学思想也有所反映,如贾谊、刘 安及其主编的《淮南子》,都比较鲜明地 表现了道家的文学思想。
一、刘安对屈原《离骚》的评价
据班固《离骚序》中引刘安对《离骚》的评价: “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安叙《离骚传》, 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 尘埃之外,皦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 争光可也。” 一是突出“怨刺”;二是“出淤泥而不染”;三 是认为“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 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附录:
《自纪》“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 高士之文雅,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 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 通耳。……夫文由语也,或浅露分别,或 深迂优雅,孰为辩者?故口言以明志,言 恐遗灭,故著之文字。文字与言同趋,何 为犹当隐闭指意。”
第五节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 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一、王逸对《楚辞》的评论
4、情、志统一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 诗。”“吟咏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