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译文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译文人间训作者:刘安及门客撰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
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
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管,谓之心。
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
居知所为,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智所由,谓之道。
道者,置之前而不{执车},错之后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是故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
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
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尧戒》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人莫蹪于山,而蹪于蛭。
” 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
患至而多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
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
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
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
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
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
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途矣。
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
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
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
女必让肥铙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宀侵>丘者。
其地确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
”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铙之地。
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宀侵>之丘。
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惟孙叔敖独存。
此所谓损之而益也。
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诸侯于嘉陵。
《淮南子》览冥训原文及译文
《淮南子》览冥训原文及译文览冥训作者:刘安及门客撰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
平公癃病,晋国赤地。
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
夫瞽师、庶女,位贱尚,权轻飞羽,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
由此观之,上天之诛也,虽在圹虚幽间,辽远隐匿,重袭石室,界障险阻,其无所逃之,亦明矣。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
于是武王左操黄钺,右秉白旄,目而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
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
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
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为而不成!夫死生同域,不可胁陵,勇武一人,为三军雄。
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犹若此,又况夫宫天地,怀万物,而友造化,含至和,直偶于人形,观九钻一,知之所不知,而心未尝死者乎!昔雍门子以哭见于孟尝君,已而陈辞通意,抚心发声。
孟尝君为之增欷乌邑,流涕狼戾不可止。
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此不传之道。
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
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骛鱼于大渊之中,此皆得清净之道,太浩之和也。
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辩不能解,故东风至而酒湛溢,蚕耳丝而商弦绝,或感之也。
画随灰而月运阙,鲸鱼死而彗星出,或动之也。
故圣人在位,怀道而不言,泽及万民。
君臣乖心,则背谲见于天,神气相应徵矣。
故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涔云波水,各象其形类,所以感之。
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手徵忽,不能览其光。
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同气相动也。
此傅说之所以骑辰尾也。
故至阴<风><风>,至阳赫赫,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
众雄而无雌,又何化之所能造乎?所谓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也。
故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使无事焉,惟夜行者为能有之。
故却走马以粪,而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沈,昼冥宵明,以冬铄胶,以夏造冰。
淮南子.人间训
人间训(上)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
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
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筦谓之心。
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
居智所为,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动智所由,谓之道。
道者,置之前而不挚,错之后而不轩,内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是故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
夫言出于口者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者,不可禁于远。
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者,难立而易废也。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尧戒》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蛭。
”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
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倦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附之巧,犹不能生也。
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
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
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
其或利或害,此愚智之所以异也。
晓自然以为智,知存亡之枢机,祸福之门户,举而用之,陷溺于难者,不可胜计也。
使知所为是者,事必可行,则天下无不达之涂矣。
是故知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百事之变化,国家之治乱,待而后成。
是故不溺于难者成,是故不可不慎也。
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
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寝丘者,其地确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横,人莫之利也。
”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
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惟孙叔敖独存。
此所谓损之而益也。
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历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
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淮南子 人间训》原文及翻译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原文: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
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
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
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
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
”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
”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
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
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
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
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
此不知足之祸也。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
”此之谓也。
(《淮南子•人间训》)译文: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
怎么证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王的命令。
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表示庆贺。
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表示庆贺。
楚庄王就问申叔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暴乱,惩处了罪人,群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
牵牛人的罪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的惩处也太重了。
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
《淮南子。人间训》1
振动翅翼,挥动羽毛,穿过浮云,背负青天, 胸抚赤宵,翱翔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徜徉在 彩虹之间,这即使有强弩、利箭、细缴长丝、 再加上蒲且子射箭的技巧,也不能加害它。 长江刚刚从岷山流出的时候,可以提着衣襟 涉水趟过。但等到它流到洞庭湖、奔驰向石 头城、流经丹徒,就形成了汹涌波涛,乘船 航行一天也不能渡过去。所以圣人总是在事 物尚未形成之前便想方设法处理它,而不是 等到事物已形成之势后才去挖空心思对的损坏一 定是从缝隙开始;剑的折断一定是原先它有缺 损。圣人能及早发现祸患的苗头,所以万物不 能伤害他。楚国的太宰子朱陪侍令尹子国用餐, 令尹子国尝了一口羹汤后感到汤太烫,就拿杯 子里的凉水浇在羹里。第二天,太宰子朱便辞 去了太宰的职务。他的仆人就问:“楚国太宰 的职务不易谋得,辞官离去,为什么呢?”子 朱解释说:“令尹子国的行为轻浮,礼节简慢, 他要想侮辱人是非常容易的”第二年,令尹子 国果然制服了郎尹,还鞭笞郎尹三百下。太宰 子朱可以说善于从细微苗头中预料到结果的了。 鸿鹄还没从卵中孵化出来的时候,一根手 指头就可以毁灭它,它就变得无影无踪了,但 等到它筋骨已经生成,羽毛翅膀丰满,它就会
人都致力于挽救祸患的准备工作,却没有 谁懂得怎样使祸患不发生。使祸患不发生,比 挽救祸患容易,却没有谁在这方面下功夫,这 样的人就无法与他们谈论道术(做事的道理)。 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经过曹国,曹国国君 想看看重耳天生的骈生肋骨,就让重耳裸露着 上身去捕鱼。(这时)釐负羁阻止说道:“公子 重耳不是常人,他的三位随从也都是霸王的辅 佐之才。如果对待他们无礼,一定会成为国家 的忧患。”曹国国君不听。后来重耳返回晋国 (取得了君位),果然兴兵攻曹,灭亡了曹国。 曹君身死人手,曹国变为废墟,祸患正是产生 于
由当初让重耳裸露着上身去捕鱼。齐、楚两大 国想救曹国,也不能使它保存。如果当初听了 釐负羁的劝告,曹国也许就不会有灭亡的灾祸 了。如果不致力于使祸患不发生,而是等到祸 患发生了才挽救,即使有圣明的智慧,也是无 计可施的。 祸患的由来,各种各样,没有规律。所以 圣明的人深居简出来躲避侮辱,宁静安闲来等 待时机。小人不知道祸患的出入口,轻率行动 而被罗网绊住(陷入祸患之中)。即使周密地 为灾祸发生做好准备,又怎能保全自己?这就 好像失了火再去开凿池塘取水,穿着皮衣摇扇 取凉一样(不合时宜)。况且,池塘堤坝有一 万只洞,你塞着其中一个,鱼就怎么就没有地 方逃出去?房屋有一百处门,你关闭其中一
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_淮南子·人间训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_淮南子·人间训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塞翁失马全文阅读:出处或: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全文翻译: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马对照翻译: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淮南子原文:物类之相摩①,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
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
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
”何谓也?曰:虞氏,梁之大富人也。
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
升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
游侠相随而行楼下,飞鸢适堕其腐鼠而中游侠。
游侠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
吾不敢侵犯,而乃辱我以腐鼠。
如此不报,无以立务于天下。
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
”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曰:“白公胜将为乱。
”石乞曰:“不然。
白公胜卑身下士,不敢骄贤。
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
而乃论之以不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反也。
”居三年,白公胜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
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
何谓若然而不然?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
狱断论定,决于令尹前,子发喟然有凄怆之心。
罪人已刑而不忘其恩。
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而出奔,刑者遂袭②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之庐。
追者至,踹足而怒,曰:“子发视决吾罪而被吾刑,使我得其肉而食之,其知厌乎!”追者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子发。
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
何谓不然而若然者?昔越王勾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
礼甚卑,辞甚服,其离叛之心远矣。
然而甲卒三千人,以禽夫差于姑胥。
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
若使人之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节,则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
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禽也。
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
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
物类相似若然,而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
是故不可不察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注】①相摩:相互联系。
②袭:掩藏。
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
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塞翁失马是一个成语,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塞翁失马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塞翁失马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全文翻译: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马对照翻译: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淮南子人间训原文及翻译【原文】或无功而先举,或有功而后赏。
何以明之?昔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曰:“为之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君其诈之而已矣。
一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
君其正之而已矣。
”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
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
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
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
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也哉!”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囤晋阳,决晋水而灌之。
城下缘木而处,悬釜而炊。
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
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
赵亡,则君为之次矣。
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
”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
我谋而泄,事必败。
为之奈何?”张孟谈回:“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
张孟谈乃报襄子。
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
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
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
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
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
故君子曰:“关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淮南子人间训翻译_《淮南子-人间训》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淮南子人间训翻译_《淮南子|人间训》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淮南子|人间训》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
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
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
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
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亡而齿寒。
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
赵亡则君为之次矣。
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
君其图之。
”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
张孟谈乃报襄子。
至其日之夜,赵氏杀其守提之吏,决水灌智伯。
智伯军救水而乱。
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
襄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
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
而赫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
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吾是以先之。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
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7.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下缘木而处缘:沿着B.无为贵智士贵:尊重C.不如行义之隆隆:高尚D.美行可以加人加:超过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B.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C.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D.有战胜存亡之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B.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C.吾是以先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D.赵亡则君为之次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孟谈胆识谋略的一组是()①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②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③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④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⑤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11.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圣王布德施惠,非求其报于百姓也;郊望褅尝,非求福于鬼神也。
山致其高,而云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福禄归焉。
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
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
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
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
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
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世。
其后继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也。
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智伯侵地而灭,商鞅支解,李斯车裂。
三代种德而王,齐桓继绝而霸。
故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
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
以问先生。
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
"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牛又复生白犊。
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
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
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
"其子又复问先生。
先生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
"归致命其父。
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
"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
其后楚攻宋,围其城。
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
楚王大怒。
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
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
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夫祸富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
《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淮南子原文:夫爝火①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
及至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
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憎也。
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
”简公不听。
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
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②。
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
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
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
”公以告子家驹。
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
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
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
”遂兴兵以救之。
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
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
两人构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
两家斗鸡,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
祸生而不早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
故蠹蝝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
晋公子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③使之袒而捕鱼。
厘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
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君弗听。
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
身死人手,社稷为墟,祸生于袒而捕鱼。
听厘负羁之言,则无亡患矣。
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
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夫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啮,圣人见之密,故万物莫能伤也。
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
明日,子朱辞官而归。
其仆曰:“楚太宰,未易得也。
辞官去之,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
”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
夫仕者先避之,见终始微矣。
(选自《淮南子·人间》,有删节)[注]①爝火:小的火焰。
《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译文
《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译文《《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译文《淮南子·人间》原文及翻译淮南子原文:夫爝火①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
及至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
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憎也。
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
”简公不听。
居无几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
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②。
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
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已,其余尽舞于季氏。
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
”公以告子家驹。
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
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
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
”遂兴兵以救之。
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
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
两人构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
两家斗鸡,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
祸生而不早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
故蠹蝝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
晋公子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③使之袒而捕鱼。
厘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
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君弗听。
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
身死人手,社稷为墟,祸生于袒而捕鱼。
听厘负羁之言,则无亡患矣。
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
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夫墙之坏也于隙,剑之折必有啮,圣人见之密,故万物莫能伤也。
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而沃之。
《淮南子 人间训(节选)》注释、翻译及赏析
《淮南子•人间训(节选)》译文【原文】众人皆知利利①而病病②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
夫再实③之木根必伤,掘藏④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
张武教智伯⑤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申叔时⑥教庄王封陈氏之后而霸天下。
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
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⑦,不可不察也。
”阳虎⑧为乱于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
围三匝,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⑨。
门者止之曰:“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
”阳虎因赴围而逐,扬剑提戈而走。
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祛薄腋⑩。
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
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
问所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
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
何谓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与晋人战于鄢陵,战酣,恭王伤而休,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奉酒而进之。
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绝于口,遂醉而卧。
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司马,子反辞以心痛。
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而闻酒臭○11。
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战,不谷○12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
不谷无与复战矣!”于是罢师而去之,斩司马子反为僇○13。
故竖阳谷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也,而适足以杀之。
此所谓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
夫病湿而强之食,病喝而饮之寒,此众人之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
悦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道者之所辟也。
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
【注释】①利利:意思是,利就是利。
②病:意思是,害处就是害处。
③再实:一年结两次果实。
④掘藏:盗掘坟墓。
⑤智伯:荀瑶(?-前453年),又称智瑶、知瑶、知伯瑶,谥号“襄子”,又称智襄子。
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
荀瑶分别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大夫勒索土地,只有赵氏不给,荀瑶大怒,联合韩、魏两氏攻击赵襄子,在即将获胜之际,却因他的一席话导致了韩、魏家倒戈,与赵氏联合反攻知氏阵地,荀瑶被擒并被杀。
淮南子览冥训全文及译文
淮南子览冥训全文及译文
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鷙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原,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人间训文言文翻译
人生于世,如梦如幻。
世间万物,皆为过客。
故当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心无挂碍,则身无所累。
行于天地,犹如闲云野鹤,悠然自得。
是以君子之道,莫大于以道德自持,其次则以仁义为行,再次则以礼法为范,最后则以智慧为用。
然道德仁义礼法智慧,非一日之功,须积年累月,循序渐进,方成大器。
译为文言文:《人间训》译文言:世之人也,生于斯世,如梦似幻。
世间万物,皆为行旅。
是以当怀淡泊之心,明志以宁静致远。
心无羁绊,则身无所拖累。
行于天地之间,若闲云野鹤,悠然自得。
故君子之道,其大者,莫若道德自守;次之,则行仁义;再之,则以礼法为矩;最后,则以智慧为用。
然而道德仁义礼法智慧,非一日之功,必积年累月,循序渐进,乃成大器。
夫道德者,人心之根也;仁义者,行为之准也;礼法者,秩序之纲也;智慧者,事理之明也。
道德之修,在于自省;仁义之行,在于爱人;礼法之立,在于守序;智慧之用,在于达理。
夫自省者,能知己之不足,故能求进;爱人者,能推己及人,故能行善;守序者,能知时宜,故能守正;达理者,能明事理,故能处事。
此四者,君子之修身也。
然修身之外,尚有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者,修身之本;治国者,齐家之扩;平天下者,治国之极。
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齐家之道,在于和睦;治国之道,在于公平;平天下之道,在于仁爱。
和睦者,家之兴也;公平者,国之治也;仁爱者,天下之平也。
是以君子,修身以立其德,齐家以立其业,治国以立其功,平天下以立其名。
德立而业兴,功立而名扬,此乃君子之志也。
夫君子之行,非一日之功,必历千辛万苦,经风雨洗礼,始能成就。
故君子之道,贵在坚持,贵在践行。
若人能持之以恒,则必成大器。
《人间训》之意,盖在于此。
夫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故当珍惜时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负此生。
淮南子·人间训(上)(7)全文
淮南子·人间训(上)(7)全文有时候有罪过却得到嘉奖,有时候有功绩却引来责罚。
西门豹治理邺县时,粮仓里没有积蓄的粮食,钱库里没有储备的钱币,兵库里没有兵械存放,官府里没有总计收入的账簿。
这样就有人多次在文侯面前议论过西门豹的这些过失。
于是魏文侯就亲临邺县检查工作,看到的现象果然和人们议论的相一致。
魏文侯于是召见西门豹说:翟璜推荐你来治理邺县,你却将这里治理得如此混乱。
你能说清这些事的原由也就算了,否则就要严加追究。
西门豹解释说:我听说实行王道的君王使人民富足;实施霸道的君王使士富足;只有亡国之君才使各种府库充足。
如今你魏文侯是要实施王霸之道,所以为臣就将粮食、兵器、钱财都积贮在民间。
你如果不信的话,让我登上城楼击鼓,这时铠甲兵器和粮食就会马上齐备。
于是西门豹登上城楼开始击鼓,第一阵鼓声结束,只见百姓纷纷披挂铠甲,带着弓箭,手持兵器从家里出来;第二阵鼓声结束,只见又有许多百姓背着或用车装着粮食纷纷来到。
看到这些后,魏文侯说:行了,行了。
西门豹说:我和百姓守约讲信用,这可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
有一次欺骗他们,以后就别再想调动他们。
燕国曾经侵犯我国,占据我国八座城市;现在让我指挥军民向北攻打燕国,收复失地。
于是西门豹率兵攻打燕国,收复了失地后返回邺城。
这就是有罪过反而得到嘉奖的事例。
还有,解扁担任魏东部边境官员,有一次年终上报账目,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三倍,主管财政的官员提请上级嘉奖解扁。
而魏文侯却质疑说:我的国土没有增扩,人口也没增多,为何解扁的地方财政却增加三倍?主管官员解释说:解扁在当地下令百姓冬天砍伐树木积存起来,到来年春天再从河道运出去卖掉,所以这样积聚了不少钱财。
魏文侯听了说:百姓春天努力耕种,夏天勉力耘耕锄草,秋天又忙着收割敛藏,只有冬天才有空闲,现在要他们冬天伐木积贮树木,又驾车运到河边,这样一来,百姓哪有时间休生养息。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就是收入增加三倍,这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有功绩却反而引招责备的事例。
淮南子:人间训(下)全文,翻译赏析
淮南子:人间训(下)全文,翻译赏析【原文】秦穆公使孟盟举兵袭郑,过周以东。
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
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
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
”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
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
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
”乃还师而反。
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
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
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
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
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
”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
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
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叕。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馅臣者务广君之地。
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
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
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
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
”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
”于是伐范、中行。
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
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
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无功而富贵者勿居也。
夫就人之名者废,仞人之事者败,无功而大利者后将为害。
譬犹缘高木而望四方也。
虽愉乐哉,然而疾风至,未尝不恐也。
患及身,然后忧之,六骥追之,弗能及也。
是故忠臣之事君也,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为苟得;积力而受官,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其所不能者,与之勿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人间训》原文及翻译
原文: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
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
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
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
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
”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
”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
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
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
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
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
此不知足之祸也。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
”此之谓也。
(《淮南子人间训》)译文:
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
怎么证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王的命令。
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表示庆贺。
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表示庆贺。
楚庄王就问申叔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暴乱,惩处了罪人,群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
牵牛人的罪
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的惩处也太重了。
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
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
我听说君子是不抛弃道义来谋取利益的。
”楚庄王说:“你讲得好。
”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
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
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行高尚啊。
张武替智伯出主意,说:“晋国的六大将军中,中行、文子最弱小,而且他们内部又离心离德,现在正好可以讨伐他们来扩展我们的领地。
”智伯于是听从张武的计谋发兵攻打中行、文子氏。
把他们消灭之后,张武又唆使智伯向魏、韩、赵三家索要土地。
韩家和魏家割让了土地给他,而赵家不肯割让。
智伯于是胁迫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并包围晋阳达三年之久。
后来赵、魏、韩三家暗中联合,秘密商议,一同进攻智伯,于是消灭了智伯家族。
这就是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的结果啊。
竭力使君王的品德高尚,君王终于称霸天下;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君王最终被人家消灭。
所以,千辆兵车的诸侯小国,只要实行德政就能称王天下,像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而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喜欢扩展领地,最终还是导致灭亡,像智伯就是这样。
过去智伯骄横,攻打中行文子,并且战胜了他们,又胁迫韩魏的君主,割去了他们的土地。
还认为不满足,于是起兵伐赵,韩魏二君反戈一击,智伯兵败晋阳城下,身死高梁城东,头颅被作为溺器,国家被分为三份,被天下人笑话,这都是不知足所带来的祸患哪。
老子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