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一)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发行改革三十年回望与思考

中国电影发行改革三十年回望与思考

中国电影发行改革三十年回望与沉思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影市场被外国电影所占据,国内电影产业难以进步。

1989年,中国开始了电影发行制度的改革,实行了“电影放映许可制”。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对电影放映进行许可,推动了国内电影市场的进步。

1994年,中国电影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电影放映许可制的意见》,进一步放宽了电影发行的审批权限,为电影发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电影发行领域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电影发行改革迎来了更大的开放度,为国内电影产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

国内影片数量快速增加,电影市场日益茂盛。

同时,国际电影也可以通过进口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电影观影阅历的多样化。

然而,在发行改革的道路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起首,市场准入门槛不合理,导致了部分优质电影难以进入市场。

虽然国内电影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观众体验不佳。

其次,电影发行机制依旧不够市场化,片方和院线的利益冲突依旧存在,抑止了产业的健康进步。

此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挑战,盗版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沉思将来进步方向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的合理性和严格性。

要鼓舞优质电影的制作和发行,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向高质量进步。

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电影发行机制的改革,缩减片方和院线的利益冲突,实现市场与行业的良性互动。

此外,要加大对盗版问题的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版权保卫机制,保障电影产业的持续健康进步。

另外,要大力进步国内电影市场,提高观众选择电影的乐观性。

通过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鼓舞优秀创作,引导观浩繁样化观影,不息提升观众的电影鉴赏水平宁文化素养。

同时,还要加强对电影院线的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宁观影体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

总之,中国电影发行改革三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标成就,但依旧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回望与沉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熟识到改革的价值与意义,提出更加详尽、可行的建议。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与其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与其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与其发展趋势(一)电影的简介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成功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吸取着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摄影等各种艺术的成就与经验。

电影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

高度的综合性和生产上的高度技术要求,规定着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许多特点。

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

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成为了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

电影的历史发展,虽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归根结底,它也仍然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脱离这个一般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都不断地证明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断的正确。

(二)中国电影的发展史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

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

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

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

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军事电影在创作发展和审美变迁方面经历了丰富多样的过程。

从最早的纪实记录片到后来的大片化、商业化,再到今天追求内容创新和艺术表达的多元化,军事电影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变革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电影主要以宣传为主导,作为国家的形象工程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

这一时期的军事电影以纪实记录片的形式为主,力图真实地记录和再现革命战争的英勇斗争和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

电影作品大多侧重于讲述战争的时代背景和人民英雄的事迹,如《中国解放战争》、《八百壮士》等,具有很强的政治宣传色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的需求变化,军事电影开始向着大片化和商业化方向发展。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电影市场逐渐开放,电影工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军事电影也开始出现商业元素的注入,更加注重影片的制作水准和商业利益。

经典代表作如《建军大业》、《红色娘子军》等,这些作品在表达革命情怀的也具备了商业化的因素,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实现了影片的商业价值。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和观众对电影品质要求的提高,军事电影在创作发展和审美变迁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军事电影的主题内容更加多元化,风格更加多样化,有更多的力量去表达和探讨人性、和平、战争等更深层次的主题。

在这个时期,军事电影不再是单纯的宣传兵戈,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法进行艺术表达和文化交流。

电影《战狼》以其独特的动作场面和情节设计,成功地在国际上产生了影响,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精神和中国电影的制作实力。

在审美变迁方面,观众对军事电影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观众不再满足于片中的大场面和特技效果,更加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

现代观众更加倾向于关注影片中的人性和内心世界,希望通过电影作品能引起自己的思考和共鸣。

现代军事电影在创作上更注重人物情感的描写和心理的刻画,通过对人物的细腻表达来达到影片的审美效果。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电影事业日益腾飞。

由于国情的不同, 中国电影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与世界保持一致, 但也有着自身独特之处。

一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的电影人辛勤耕耘, 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崭新又充满困难的事业中, 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

从简陋的技术到精准的设备, 从银幕上的黑白人影到彩色灵动的人物展现, 中国近现代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和奋斗历程。

本文将阐述这百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长过程, 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与腾飞。

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探究。

一、发展初期1896年, 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还不到八个月, 上海的“又一村”便开始了最初的影像放映,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放映记录。

之后, “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虽然电影首先在上海登陆, 但真正开启中国电影事业的是北京人。

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买了一套法国手摇摄影设备, 后成功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了数个拿手片段, 由此电影《定军山》诞生。

在此之后, 片子在人民群众中放映, 深受大家的喜爱。

《定军山》的出现也产生了北京城的第一批影迷, 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由原来去茶馆戏园听戏发展成去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影的需求, 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 电影票价为一角或两角。

有的地区甚至会在电影结束后为人们提供电车方便回家, 慢慢看电影成为了生活的时尚。

《定军山》一问世便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将最初西方的电影艺术和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 它不仅让谭鑫培先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发展电影事业的表演艺术家, 也将京剧更大范围地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 任庆泰的这部手摇摄像机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国电影此时还在发展初期, 虽并未构成完整的体系, 但中国电影人一直走在探索的创作道路上, 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影片到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方法, 在制片拍摄中加以运用。

浅谈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浅谈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浅谈改革开放后xx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成功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吸取着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摄影等各种艺术的成就与经验。

电影又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

高度的综合性和生产上的高度技术要求,规定着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许多特点。

电影是一种最年轻的艺术,也是一种成长得最迅速的艺术。

在一个短短的发展时期里,它不仅巩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宁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成为了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

电影的历史发展,虽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但是归根结底,它也仍然是社会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脱离这个一般的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世界电影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都不断地证明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断的正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业迎来第二个春天,《小花》《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牧马人》《人到中年》《黄土地》《红高粱》……一大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影片登上中国银屏,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赢得荣誉。

中国电影观众年平均达200亿人次。

气象一新的中国电影极大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进入全面复苏和繁荣阶段。

30年来,我国电影业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大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极大地解放了电影艺术生产力,使中国电影呈现出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在全国推进以发行环节竞争机制、影视合流、精品工程、国有制片业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革、探索院线雏形、放开农村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改革。

影片统一发行的计划管理模式被打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开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及上影、长影等各电影集团公司相继成立,电影院线公司组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进入新世纪,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下,电影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化、数字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农村电影院线制改革积极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军事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初的战争史诗片到今天的现代军事题材影片,中国军事电影创作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审美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迁。

以下将从创作发展和审美变迁两个方面来探讨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创作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题材电影以战争史诗片为主。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政治宣传为主导,军事电影也是为了表现新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渡江侦察记》、《志愿军》等影片,它们在史诗般的叙事形式中,展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电影技术的发展,军事电影的创作逐渐多元化。

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军事电影的创作逐渐开始关注战争背后的人性与情感。

著名导演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冯小刚的《集结号》等影片,通过战争中普通士兵和指挥官的命运和情感变化,展现了更加细腻和真实的军事题材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开放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2000年代以后,军事题材电影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影片《战狼》和《战狼2》等一系列军事动作大片,以其高超的制作水准和视觉冲击力,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佼佼者,也激发了更多军事题材影片的创作热情。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经历了从史诗片到人性化再到商业化的变迁,呈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绩。

二、审美变迁随着时代变迁和观众审美的不断更新,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叙事方式的变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军事电影叙事方式以宣传为主,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往往强调军队英勇作战的壮丽场面,情节发展也较为单一和固定。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军事电影逐渐注重情感细腻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多样,战争背后的普通人和家庭成为影片的重要创作元素。

近年来,随着商业化趋势的加剧,军事电影的叙事方式更加追求视觉冲击力和制作水准,动作场面和特效效果成为影片的亮点。

新中国电影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电影文化的变迁

第四,在电影美学效果上,中国电影显示了从思 想启蒙性主导到感性娱乐型主导的转变。 前30年的电影在美学效果上主要承担了启蒙群众 的任务,统一群众思想,教育群众,整合群众。新中 国电影可以说顺利的完成了这样一个任务,作为一个 国家电影,它要承担的任务。 后30年,我们的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语境变了, 社会对电影的要求也变了。后30年的电影有了一个新 的任务,主要满足公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在休闲娱乐 需求中获得启蒙,获得思想的启迪,获得情操的感染, 提升等等。
第二,在影片文化取向上,中国电影出现了从 线性发展的事件性元素主导到事件性中的民族性元 素的再度确认的转变。 过去我们认定中国要消除或者是克服自己过去 腐朽的,封建的传统,要面向世界的先进性转变。 事件是先进的,过去的传统的就是落后的,展示了 这样一个发展趋势。《红色娘子军》《女篮5号》 都显示出了新的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取代旧时代的 必然趋势,促使了新中国电影确立了它独立自主的 品格。
第五,在电影的范式上,中国电影发生了从模块 位移到类型互生的转变。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再也没有固定的电影模块, 而是有了类型化的转变。中国电影越来越向类型化前 进,像爱情片、喜剧片、惊险片、动作片、歌舞片、 战争片等等,按照这样的类型划分。 同时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类型:主旋律 影片、商业片、艺术片。这三个类型最近几年出现了 很有特色的类型互生的趋势,在一部影片里这三种影 片相互渗透,就是在一部影片里三种类型相互渗透, 相互拥有。
第三,在影片人物塑造上,中国电影发生了从 艺术典型化到艺术类型化的转变。也就是说,前30 年的影片无一例外的总是致力于塑造具有艺术典型 性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过去我们的文学概论教科 书,艺术概论教科书都对典型性做了高度的概括, 那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的电影奉献了红色娘子军、 何翠姑等形象,何翠姑是《小花》里面刘晓庆扮演 的角色,这些艺术典型在今天也代表了新中国电影 的突出贡献。

论中国电影的发展

论中国电影的发展

论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现在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渐渐的发展起来了,可是对于我们传媒人而言,未来依然需要我们的努力。

在社科课上,有许多次都是在谈中国电影的发展,就像其中有次播放的影片中的一样,张铁林说:“你们美国的电影我都看过,连续剧我也是买碟看的,可是我们中国的电影,你们有看过吗?”。

当时两位外国导演都不停的像张铁林致敬,这说明些什么,中国的电影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可是大家更愿意看到的还是好莱坞的电影,面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来努力,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纵观中国过去,有的人认为,建国以来,中国的电影分两个阶段:谢晋前三十年,张艺谋后三十年;有的人评价:中国电影可以分几代人来看,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软弱妥协的改良者――第四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风口浪尖上创作的人――第五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边缘形象的代言人――第六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有的人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三个阶段,艺术电影时期,独立电影时期,跨国制作时期。

下面就这三种观点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人们把电影事业分为了两个时期,谢晋前三十年,张艺谋后三十年。

这话一点也不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女篮五号》、《舞台姐妹》这都是当时那个年代所反映的东西,谢晋作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导演,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前三十年的文化。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

在二十世纪,电影是无可置疑的文化强者。

文化的层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实现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群体性投入。

一部优秀的电影上演,常常成为一种全民的节日,谢晋和其他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就是这种节日的执掌者。

张艺谋后三十年,《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又一部的大片不断的上演,从最开始的《红高粱》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风格由最初的平民化到了国际化。

新中国电影发展与经典片段解析

新中国电影发展与经典片段解析

新中国电影发展与经典片段解析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从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到今天的大规模制作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及其中的经典片段。

新中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

在当时,电影被视为一种强大的宣传和教育工具,被用来普及党和政府的思想。

大量的电影院被建立起来,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在此期间,一些经典的片段产生了,这些片段既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又展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实力和潜力。

其中一个经典片段来自1961年上映的电影《大桥》,由曾经四次获得金鸡奖的著名导演郑裕国执导。

这部电影讲述了建设悍勇岛大桥的故事,其中的经典片段表现了无数建设者不畏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

片段中,工人们冒着巨大的风雪,在寒冷的环境中奋力工作,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不屈意志感动了观众们,成为电影历史上的经典片段之一。

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改革开放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电影制作技术和理念,并与国外合作制作电影。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国内外合拍的电影,并且许多经典的片段诞生于这个时期。

1991年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参展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重要作品。

该片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化和生活的艰辛。

电影中有一个经典的片段是彩排红高粱节庆典的场景,美丽的彩旗与农民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力量。

这个片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不屈的奋斗精神。

经典的片段不仅仅来自于剧情电影,还有动画电影。

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由田晓鹏导演,根据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改编。

这部电影展现了大闹天宫的精彩故事,其中经典的片段是孙悟空在天宫与诸神作战的画面。

片段中展示了孙悟空的英勇和聪明才智,以及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总的来说,新中国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创造了无数经典的片段。

中国电影发展状况

中国电影发展状况
一:中国电影院线制如何诞生 1993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是“计划”色彩无比鲜明的统购统销(新中国成立后照搬的前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印记非常清晰)。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由中影公司独家垄断发行,但中影公司独家垄断发行,统购包销。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无论每部影片的制作成本是多少,中影收购价都保持一致(在八九十年代,收购价逐渐由七八十万上涨到最高峰的120万)。然后中影将购入的影片按照一定的“收入留成”比例交由各地省一级电影公司安排放映,无论影片票房好坏,是赚是赔,遵循“多退少不补”的原则,都跟制片厂没有关系——尽管那个票价只是三五毛钱的年代也产生过《少林寺》、《神秘的大佛》、《周恩来》等多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1993年,中影公司的独家经营权被中央中止,制片厂可以直接和代表了全国影院的各省级电影公司接触,但各省级电影公司的国营经营思路在地方上依然独家垄断着播映权,其利益分配体制也依然畸形,并且,在作为社会主要文娱形式的中国电影业受到电视、盗版音像等“新形式”的极大冲击而日趋萎靡的前提下,各地国营影院普遍偷漏瞒报票房收入的“行业行为”更促成了恶性循环。甚至到21世纪时,中国电影市场市场彻底跌入谷底,甚至几乎已经萎缩到了崩溃的边缘,票房总额从80年代末的约30亿下跌到了2001年的不足9亿元。中央在2002年明确规定了院线制改革,启动院线制改革,是当时中国电影业触底反弹的根本动力。 2002年院线制改革,就是在原有的各省级市级电影公司的基础之上,创办了旨在打破地域垄断的市场化运作的电影放映院线。电影院线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中国现有的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而片方需要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多条跨省院线的陆续建立,逐渐让门可罗雀的旧式礼堂型单厅影院恢复

试析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演变

试析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演变

试析新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演变作者:曹荣荣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14期[摘要] 电影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发行网建设的完成,使新中国电影业逐步发展起来。

“文革”后恢复发展的电影发行放映业,虽强调了企业性质和管理归属,但在管理上没有走出计划思维。

随着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既有的发行模式被打破。

院线制的推行与电影发行放映业投资限制的放开,促进了电影发行放映业的合理发展。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一、机构设置与发行网的建设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成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在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这一管理体制的建立以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简称中央电影局)的设置为肇始。

1949年3月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建立,统管新中国的电影事业。

中央电影局内设有负责全国电影发行业务的发行处,同时,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六大行政区设立了影片经理公司,负责各区域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

为规范电影放映活动,1950年10月国务院颁布《电影业登记暂行办法》、《电影新片颁发上映执照暂行办法》、《电影旧片清理暂行办法》、《国产影片输出暂行办法》和《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等五项规定。

为了加强专业化领导,1951年2月中央电影局在北京建立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并将各行政区的影片经理公司改名为区公司,同时在各省、市、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以此建立起全国电影发行网。

在建立发行网的同时,中央电影局开始对作为电影发行终端的电影院进行改造,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具体负责对旧中国留下的646个城市电影院进行改造,明确了电影院的管理归属和管理制度。

为使放映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中央电影局已于1950年8月在南京举办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集中培训了1886名放映人员,建立了第一批放映队伍。

[1]1951年,这支队伍成为各地电影放映骨干力量,他们在各自所属电影公司的有效管理下,维系了全国电影放映网正常而有序的运转。

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_翁立

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_翁立

056个意义上说,“活着”的少女楚楚所受到的伤害,甚至比战场上那些倒在枪弹下的士兵要更甚得多。

影片的残酷同样表现在罗小蛮的这条故事线中,一个少年,因为仇恨,与本不应该遭到生命威胁的战俘一起同归于尽。

一个年少的生命就这样在本不该消失的地方和时间消失了。

创作者正是以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过两个中国少年的遭遇,来引起人们对于那场已经过去了的战争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战争片在总体格局上基本延续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走向。

首先,革命军事历史题材仍然表现相当活跃,《张思德》、《太行山上》、《我的长征》、《革命到底》是其中的代表。

尤其是《张思德》,这部源于“《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的纪念之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其创作观念、方式和态度,均值得以后因同样原因进行命题创作的电影创作者和制片机构借鉴。

其次,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电影产业的提出,战争片继续成为投资者和创作者青睐的片种之一,《紫日》、《血性山谷》、《平原枪声》、《冲出亚马逊》、《集结号》、《南京!南京!》等影片,就是部分机构和创作者努力探索的结果。

尤其是《集结号》的成功,不仅显示了战争片作为一种独特类型电影的广阔前景,更重要的是,它显示了中国电影在由事业转向产业后,在不得不面对的全球化进程中,得以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进入新世纪后,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仍然是中国战争片非常重要的创作趋向。

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姜文的《鬼子来了》和陆川的《南京!南京!》,两部影片以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战争中人的关系和战争中人的心理变化,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当然,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这种对战争的思考,现在已经很少再以个案的方式出现,它更多地是以一种思想、观念甚至创作方式,渗透在前两种战争片之中,成为这两种战争片的价值基础,并促使第一类战争片向第二类战争片靠拢,或者(最终)融合。

实际上,经过60年的发展,新中国战争片在银幕硝烟的背后,其创作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谈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特点

谈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特点

谈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特点(1976年——1989年)一、“恢复时期”:1976年10月——1978年,伤痕电影现象1977年生产故事片约18部,1978年就生产故事片40多部,产量很快赶上了文革前60年代初的水平。

对“文化大革命”的体验,揭露和反思成为当代电影创作的最初的出发点。

这一个时期的电影创作有几个特点:首先,创作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揭批“四人帮”,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两个中心展开。

其次,来自生活的基层的文艺新人开始了控诉着“文革”带来的苦难,形成一股来势不小的“伤痕文艺”的高潮。

四人帮作斗争的影片《十月的风云》;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河奔流》;惊险式影片《黑三角》等。

总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2月三中全会之前,全国处在新旧交替、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电影创作也收到政治的制约,处在徘徊状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突破。

二、第一次创新浪潮(1979年—1980年),纪实美学的追求1979年转折的一年,开始创新的一年。

从理论上展开了电影本质的讨论、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的引进和比较,推动了我国当时电影美学的发展。

1979年影片从风格样式上看,有正剧、有悲剧、有轻喜剧、有故事片、有惊险式的影片。

在电影的视听语言方面,都利用画面造型、画面构图、光线处理、声画结合来创造气氛。

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主题意识得到强化,创作自由得到较大发挥,风格呈现多样化倾向。

在叙事美学中融入新的电影观念,运用电影手段创造自然朴素的纪实风格,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尤其重视长镜头的拍摄和实景拍摄,是纪实美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79年以后出现的电影作品,都不再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而带有艺术家个人的色彩,体现了创作者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体现了创作个性。

三、1981——1983,影像美学的崛起1981年是大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很多著名导演都完成他们电影生涯的得意之作。

如成荫导演的《西安事变》、汤晓丹导演的《渡江侦察记》、王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等。

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电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西方电影技术和文化进入中国,给中国电影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然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动荡使得中国电影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电影才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被视为政治宣传与教育的重要工具,而电影制作也开始纳入国家计划和统一管理。

1950年,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武则天》上映,迈入了彩色电影时代。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电影创作遵循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大力宣传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并通过电影展示中国人民的奋斗和胜利。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批判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电影界一度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停滞。

大量的优秀电影人被迫辞职、下放或者遭到迫害,电影制作几乎停滞了十年之久。

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电影才开始逐渐复苏。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代,一系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作品出现,如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张艺谋的《红高粱》。

这些电影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历史。

到了9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多样化和商业化发展。

国内电影市场逐渐恢复活力,并吸引了外资和合作。

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电影合作也逐渐增多,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王家卫、周星驰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超过了美国。

大量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战狼2》、《流浪地球》等。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电影制作和交流活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然而,中国电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商业化和票房追求导致了一些电影内容的低劣和浅薄,缺乏原创性和艺术性。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

新中国70年军事电影的创作发展及审美变迁1. 引言1.1 战争主题在中国电影中的重要性在中国电影史上,不论是早期的抗战片、解放战争片,还是后来的抗美援朝题材、南海保卫战题材等,战争主题的影片一直受到热烈欢迎。

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更通过情节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与忠诚。

战争主题的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通过观看这些电影,观众能够加深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2 军事电影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军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中的重要类型之一,经历了较为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渡江侦察记》到当代的现代军事题材影片如《战狼》等,中国军事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提升。

军事电影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再现,更是中国军事实力和民族精神的展示,体现了中国电影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和成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新中国70年的军事电影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题材和表现手法。

军事电影不再局限于战争场面的展现,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体现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需求。

军事电影也在传达和弘扬国家精神、强国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形象和民众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军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篇章,凝聚了一代代电影人的心血和智慧,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

军事电影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70年的军事电影发展,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文化自信和国家发展进步的见证。

2. 正文2.1 军事电影的创作初期军事电影的创作初期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1949年以后的几年里,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以抗战主题为背景的军事电影,如《龙凤呈祥》、《旧都春秋》等作品。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分析一、前言中国电影产业自20世纪初起步至今已有百年,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呈现出多个阶段性特征,最终发展成为如今的巨大产业。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电影产业也在逐步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和市场三位一体的重要产业。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简史1.前段发展时期(1896-1949)中国电影产业起源于1896年,清朝末年,伴随着早期电影技术在中国的传入,引起短暂的追捧,后随着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电影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才经历了多次探索,逐步形成多种类型的电影,如武侠片、言情片等,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

2.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政治和文化的稳定,电影的生产和发行也享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电影制作公司和院线不断发展。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限制,电影风格上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以宣传和教育为主,呈现一种较为单一、受限的电影话语形式。

3.改革开放以后(1978-200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进口电影的逐步增加,中国电影逐步接受到来自世界电影的挑战,影片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

19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运作开始起步。

电影公司也开始逐发长成为一种具备相对独立制片、发行和推广能力的市场实体。

4.新世纪以后(2000年至今)从1990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中国电影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电影产业逐步由国家统一主管转为市场自主配给,电影院数目与分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同时,电影技术的革新,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中国电影市场解放以来,年均票房收入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2018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仅次于印度电影市场,市值逐年递增。

2.内容形式多元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影片类型已经的越来越多元化,互联网科技不断演进,除了商业大片外,喜剧片、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片、网络电影等类型影片也在不断涌现。

说说发行方式的变迁(上)

说说发行方式的变迁(上)

说说发行方式的变迁(上)作者:韩小凌来源:《综艺报》2020年第16期任何一种发行方式的产生和应用,都有其原因和目的,不能简单定性。

8月14日,管虎导演的《八佰》开始点映,令疫情之后许久没进电影院的观众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同时,《八佰》在部分影院实行买断发行的方式,引起争议。

我不禁回忆起在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发行专业就读期间,学习计划经济时期的发行方式;以及毕业后进入中影发行公司,亲历发行方式的演进过程。

任何一种发行方式的产生和应用,都有其原因和目的,不能简单定性。

一、单拷贝发行——计划经济时期国产片发行方式文革结束后,中国电影从八部样板戏逐步走向创作的多样化,当时的发行结算方式是单拷贝定价——在1993年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拷贝定价10500元。

这并非只是拷贝的洗印制作费,而是含有一定的版权费。

一部电影被订购的拷贝数量越大,意味着制片厂收入越高。

因此,历次订购拷贝数量多的省份,如江苏、山东等,被各制片厂视为“金主”,礼遇有加。

与这种定价方式配套的是计划经济式的统购统销,结算不能签约即付,制片厂的片款收入先由中影公司垫付,再按实际订购量结算。

当时,中影公司每部影片垫付一百万元;换言之,如果一部影片订购的拷贝少于95个,需退款给中影。

这种奇特的三角利益关系,也为后来的款项拖欠埋下了隐患,进而萌发变革的种子。

现在观众习以为常的引进大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变革之举。

中影一方面同意国营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由各厂自办发行;一方面着手引进海外电影发行;同时清理之前的三角债难题。

二、地区版权卖断——分账发行之前的进口片发行计划经济时期,中影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进口影片的引进译制和发行。

《望乡》《生死恋》《佐罗》等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

由于当时购买进口片版权的资金有限,引进的进口影片总体较旧、价格低,当年的新片大片几乎不可能被引进。

不过,刚刚能看到进口影片的中国观众,仍然对这些影片喜爱有加,大家往往看一遍还不够,会收听广播电台播放的“电影录音剪辑”,甚至阅读小人书。

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

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

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提要:从新中国建立到2009年这60年来,中国电影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作为连接电影制作和放映两大环节的电影发行业也日渐成熟,在经历了打破“统购包销”、引入进口分账大片、推行电影院线制、吸引多种资本主体、迎来数字发行新时代等这一系列发展变迁后,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之势。

虽然在我国电影发行市场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并正在出现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市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可能.关键词:电影发行;变迁;启示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取得的43.41亿元(不含农村市场)的票房佳绩较2007年增长30.48%(增幅为全球之首),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更是首次跻身全球市场前十强之列。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作为电影产业链之腰的中国电影发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中,中国电影发行业也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计划走向市场,经历着深刻的变迁与蜕变。

1993、1994、2002、2003年和2005年……这些在中国电影发行体制改革进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年头,更是一路见证着中国电影发行业改革变迁中的艰辛、曲折与反复。

而在建国60年之际,分析和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电影发行主体和发行体制之变迁,无疑可以更加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电影发行业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电影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沿袭“统购包销”中国电影市场举步维艰我国电影业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从各方面全面模仿“苏联模式”,而电影发行环节自然也不会例外。

具体来说,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都在沿袭着一种“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发行模式,即大小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一次性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入输出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公司)买断,且价格固定不变. 然后再由中影公司分别按照省、市、县这样的行政层级的发行公司发行到各家电影院.一部影片制作完成、通过审查、被中影公司一次性买断发行权后,就与片方断绝了一切经济上的联系,由影片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在制片与发行(放映)方之间形成了倒挂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2011年是中国电影辉煌璀璨的年份,刚刚过去的2010年作为中国电影大年,涌现出《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风格鲜明、成绩斐然的电影巨作,中国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首次强势突破百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创作队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挥着各自的传统与优势,为繁荣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而共同奋斗,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谱写了新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辉煌的篇章。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各种类型电影制作经验的丰富,中国电影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电影虽然经历了几个起落,但仍然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出现,《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早春二月》等等。

这些影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现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影片。

很少有去关注小人物的电影。

这一时期的电影一般赞美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表现出激情昂扬的基调和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

影片所张洋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时代风尚都有转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于重视电影的宣教功能呢过,电影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政治宣传的烙印,简单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经过了70年代的浩劫,知道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才慢慢的从政治的阴影里走出来,并且反思自己的不足,有意识的转向传统挑战。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更新。

与此同时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相继崛起,不仅展现了纪实美学的动人魅力,而且也宣告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艺术改造完成。

中国电影无论在许是手段、影像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都开始想电影本身回归,在重视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他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其次中国电影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给予和发展道路。

随着《红高粱》在西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将等,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电影发行变迁谈(一)提要:从新中国建立到2009年这60年来,中国电影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作为连接电影制作和放映两大环节的电影发行业也日渐成熟,在经历了打破“统购包销”、引入进口分账大片、推行电影院线制、吸引多种资本主体、迎来数字发行新时代等这一系列发展变迁后,中国电影发行市场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之势。

虽然在我国电影发行市场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并正在出现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市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可能.关键词:电影发行;变迁;启示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取得的43.41亿元(不含农村市场)的票房佳绩较2007年增长30.48%(增幅为全球之首),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更是首次跻身全球市场前十强之列。

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作为电影产业链之腰的中国电影发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中,中国电影发行业也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计划走向市场,经历着深刻的变迁与蜕变。

1993、1994、2002、2003年和2005年……这些在中国电影发行体制改革进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年头,更是一路见证着中国电影发行业改革变迁中的艰辛、曲折与反复。

而在建国60年之际,分析和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电影发行主体和发行体制之变迁,无疑可以更加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电影发行业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电影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沿袭“统购包销”中国电影市场举步维艰我国电影业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从各方面全面模仿“苏联模式”,而电影发行环节自然也不会例外。

具体来说,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体制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都在沿袭着一种“统购统销”+“层级发行”的发行模式,即大小制片厂生产的影片都一次性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入输出公司(以下简称中影公司)买断,且价格固定不变.然后再由中影公司分别按照省、市、县这样的行政层级的发行公司发行到各家电影院.一部影片制作完成、通过审查、被中影公司一次性买断发行权后,就与片方断绝了一切经济上的联系,由影片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在制片与发行(放映)方之间形成了倒挂现象。

以1991年为例,当年全国票房收人23.6亿元,但是全国制片总收入仅为1.79亿元.影片由中影公司按照行政区域向下层层发行,在横向上几乎没有交集,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树状管理型模式结构,严重阻碍了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这种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具有高度计划性、强烈行政事业色彩的影片发行模式,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对立矛盾,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状态.出台“3号文件”电影发行奏响改革进行曲1993年1月5日,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终于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即业内通常所称的“3号文件”,该文件的出现改变了在我国沿袭了四十余年的由中影公司定额(1992年是每部影片100万元左右的预付发行权费)收购所有国产故事片,再统一按照中影公司—>省级发行公司—>地市级发行公司—>县级发行公司四级垂直发行的电影发行渠道形态,改由电影制片厂自办发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影片直接销售给各省级发行公司,通过省级发行公司向下发行。

而中影公司的身份也由发行商变化为供片商(但是外国影片的进口和发行仍由中影公司独家经营),并代行全国放映网的行政管理职能.“3号文件”的出台,改变了中影公司一家独大的市场现象,但是随即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因为在当时中国大陆的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各自内部都只有一条发行网络,各级公司间有着明确的上下级管理体系,一部影片要想进人某一个省份,就必须跟该省的省级发行公司谈,谈妥后再由其向下发行。

这就意味着,一部影片要想进人整个中国大陆市场就需要制片公司背着拷贝走遍全国,跟所有大陆内的31家省公司洽谈发行业务。

可见,虽然“3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国产片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等非市场化机制,但是按行政区域层层发行的链条仍然存在,只不过发行的枢纽由中影公司变成了全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公司。

巨大的发行成本消耗和各省地方的进入壁垒问题成为了离开中影公司“怀抱”的制片公司需要独立面对和处理的最头疼问题.正是看到了“3号文件”出台后与市场的错位之处,不久政府又出台了专门旨在打破省级区域发行垄断的“348号文件”,规定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少数不发达地区外,各制片厂可以向其他各省内部各级电影发行机构发行影片,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1993—2002年)电影发行渠道的新型模式。

很明显,这种发行渠道模式的建立意在促成多级竞争,培育健康正常的市场,而其从理论上讲是具有一定先进性、完全可行的,但由于当时存在于我国电影市场中的一些特殊原因,最终却只是一厢情愿,成了一纸空文。

在这一点上当时著名的“江苏突破”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这几次改革有其值得肯定的成功之处。

随着“3号文件”的出台,针对国内电影市场形势的变化和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国家广电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又一次次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与改革,终究是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吹响了电影发行业的改革进行曲.引入进口大片确立分账发行新模式在1994年以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政策环境、外汇额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进口影片业务一直都是由中影公司统一采用以低价买断外国影片(所购入的影片多是国外一些小公司低成本制作的三四流影片或很旧的老片子)发行权的方式维持着基本运作。

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由于不能与国外电影制片公司实行分账发行,使得我国国内观众在当时根本无缘观看到世界上最新的优秀影片.直到1994年,一方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为了改变上述这种现状,满足改革开放后人们因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对电影文化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自1993年随着电影发行机制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影公司的业务结构发生了重要变革。

中影公司不再对国产影片进行统购包销,其工作重心开始以进口影片为主,于是中影公司在继续以买断方式进口外国影片的同时,开始积极探寻进口影片的新型输入方式.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中影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9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正式提出:中影公司每年可以以分账方式进口发行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这就是后来被新闻媒体和广大观众所俗称的“十部大片”。

1994年11月11日,由中影公司组织分账发行的首部进口影片《亡命天涯》首轮上映就取得了1300万元的票房佳绩。

之后,于1995年的春节贺岁档推出的《红番区》放映后,票房更是直破一亿元.自此之后,中影公司在把握国内实际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实力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通行的电影发行方式,全面担负起了与外商洽谈、选片、签约,统计上报影片票房,开展影片宣传和版权维护,监督管理各地分账影片放映的工作,正式开始以票房收入分账的方式发行此类影片。

至此,进口大片的分账发行模式正式建立起来,并逐渐成为日后影片发行的一种重要方式.而随着进口分账大片发行渠道的搭建完成,自然也就引入了好莱坞电影所惯用的分账制,即中影公司与海外片商和各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按照约定比例实行电影票房的分账发行。

具体来说就是中影公司和海外片商占有净票房收入(即从总票房中先后扣除5%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之后的票房收入)的46%,省级电影公司和影院占54%,而在这54%中,影院一般可以占到45%—50%左右。

另外,当时所有的影片拷贝制作费和发行宣传费均由片方负责。

可以说,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电影市场真正步入了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让中国电影人喜忧参半的“大片时代”.接下来,在经历了七年漫长的“十部大片”时代之后,我国进口影片的发行领域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情况。

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了WTO,并承诺“进口影片在3年内达到50部,其中20部电影将采用分账制”.自此,中影公司每年的进口发行影片数量得以大幅度提升。

在每年众多的进口影片候选片目中,中影公司会依照市场需求情况选择一部分符合国情和市场需求的影片递交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批,然后再就获批后的影片与片商进行进一步协商接洽,最终确定所采用的影片发行方式,即分账发行或买断发行,继而再转向各个省级电影公司或影院发行.而后,随着2002年院线制改革的进行,我国进口影片的发行渠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主要表现在院线公司逐渐取代了原来省级电影公司的地位,同时影片的分账比例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但是无论是2001年底的进口影片数量上的增多还是2002年院线制的实施,中影公司对进口影片发行独家经营的局面一直都未改变。

直到2003年,为了在进口影片发行渠道中加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进口影片发行渠道的建设,在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正式成立,并且开始与中影公司共同完成每年数十部进口影片(包括进口分账大片以及批片)的发行工作,我国进口影片发行主体发生了重大改变。

至今为止,“中影”、“华夏”仍然是我国国内仅有的两家具有进口影片发行权的公司。

每年两家公司都以联合发行或单独发行的方式共同完成进口影片的发行工作。

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进口影片的发行渠道中,“中影”、“华夏”两家发行公司的共存的确给我国电影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两家公司在影片营销宣传、创意推广以及为院线和影院服务等方面都形成了良性竞争态势。

相信,随着两家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进口影片的发行渠道建设将会日益成熟、完善,我国电影市场营销发行运作模式也将加速与国际电影市场实现接轨.推行电影院线制电影发行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2001年,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进一步深化电影改革的意见,电影院线制建设被提上议程。

同年12月18日出台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明确了“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组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院线;鼓励有实力的院线跨省经营”。

《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强行规定实施院线制的时间表:“凡是在2002年6月1日之前没有形成院线的地方,将停止向其供应进口分账影片(经批准的地区除外)。

2002年10月1日之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要率先组建两条院线,否则将停止向其供应进口分账影片。

院线所属影院的改建,可优先受影院改建贷款贴息优惠政策。

”在政府的强力推进下,2002年6月1日,院线制开始运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