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理论基础和政策法规
第二讲: 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
+ 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儿童的教育需求,适
应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特殊儿童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 志为转移的,是人类物种存在的一种形式。 + 特殊教育从学生生理上有残疾、心理发展 受到影响的实际出发,根据残疾儿童的世 纪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 1.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有基本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
+ 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考
证,我国在周代出现了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源起 于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 并训练聋哑、盲及肢体残疾者为有用之人。 + 我国自古代就不泛有对残疾人一视同仁的例子,周代 就有盲人担任乐师和相应官职,孙膑和司马迁受刑后 成了肢体残疾者,后来仍被重用,都是明证。 + 我国古代很早对各类残疾现象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解 释 +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 传),记载有对盲、聋哑、克汀病、言语障碍、侏儒 等残疾现象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的描述。
+ 医学、心理、教育、社会、生物工程电子科技等多学科人
员的研究 + 双流向多层次的安置方式,又称“瀑布式纡服务体系。 + 一体化运动兴起 + 主要标志:必须经过科学的检查、鉴定和确诊后,方可决 定一个残疾儿童需要哪种教育;各类残疾儿童教育自成体 系;特教体系和普教体系相对应衔接,便于特教学生将来 走向社会;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重视师资培养和科研
+
+
+ + +
1 2 3
4 5 6
每个数字的盲文前面都有“3456”点符形,是数号,便是后面的读作 阿拉伯数字
英语盲文a-j都只是用了1245点位即上半截,和数字的一样;k-t 是a-j下面加上了3号点位。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内容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识记:1学前特殊儿童: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3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4补偿性发展:是给各种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是成人负责而认真的对儿童的各种特殊需要和行为做出的反应。
5支持性教育环境: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
6早期干预:针对6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
7回归主流:从传统的将特殊教育隔离于普通教育之外,到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从摒弃漠视救济残疾儿童,到尊重残疾儿童的权利,改变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从单纯的肯定盲聋哑残疾儿童为特殊教育对象,到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各类需要在教育上给予特别扶助的轻度障碍儿童。
8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用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概念。
领会:1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与分类角度?答:(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障碍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
(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
(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
(5)超常儿童,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儿童成为超常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
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大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教学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特殊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有关理论,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学习运用所学理论帮助具体的特殊儿童实现个别化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修读本门课程之前,学员应先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等专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 思想观念引导学员全面辨证地认识差异,纠正各种偏见和误解,认识到对特殊儿童发展问题进行教育是实施教育民主化(有教无类)、教育科学化(因材施教)的必由之路;使其了解到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明确其性质、意义和任务,树立个体间是有差异的、儿童是无辜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教育是缩小差异的唯一途径等正确观念和正确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观、儿童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二) 知识方面使学员掌握各类特殊儿童问题的生理、病理及导致原因、分类等,懂得各类特殊儿童问题的早期训练、康复途径与措施。
(三) 理论方面1使学员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干预策略以及各类问题儿童教育的理论。
(四) 技能方面教给学员一些简单可行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手段,培养学员与各类“特殊儿童”交往的能力,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的方法及儿童发展问题的教育教学处理技巧,学会如何在普通班级中照顾到各种存在发展问题儿童的特殊需要;侧重培养学员查阅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寻找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备今后在工作中可更深入地了解与介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2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学前专业的学生学会如何为不同的儿童在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中实施的特殊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儿童,为他们在早期提供一个良好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该课程的前置课程为《学前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心理学》,后置课程为《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课程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具体实际,介绍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教育,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和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方法。
二、课程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基本理论、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教育的方法,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1.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正确看待与认识普通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树立全体儿童共同发展的新教育观念;2.学习和掌握正确评估儿童特殊需要的方法,树立个别化教育的观念,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3.学会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帮助特殊儿童实现个别化教育,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主要采用自编讲义。
教材主要是针对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针对性强。
针对性强主要表现符合学生的水平和符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
自编讲义充分考虑到了大专学生所具有的理论水平和高职学生在技能要求,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要求。
(2)实践性强。
实践性强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中。
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件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特点。
2. 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方法及教育策略。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特殊儿童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特殊儿童的分类及其发展特点,以及针对不同特殊儿童的教育策略。
2. 教学重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特殊儿童教育案例视频、各类特殊儿童教育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特殊儿童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现状。
2. 理论知识讲解:(1)特殊儿童的概念与分类。
(2)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
(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特殊儿童教育原则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针对各类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教育策略进行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不同特殊儿童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的概念与分类2. 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4. 针对不同特殊儿童的教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一名特殊儿童制定教育方案。
答案要求:(1)明确特殊儿童的类型、发展特点。
(2)阐述教育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3)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
2.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上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特殊儿童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2.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3. 针对不同特殊儿童的教育策略4. 作业设计一、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社交等多方面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制定教育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生理特点:不同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各异,如脑瘫儿童可能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听障儿童可能有听力损失等。
自学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学前特殊儿童: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个别差异: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特儿分类角度:立足于儿童发展的角度,试图将身心特质相近的特殊需要儿童合并介绍。
特儿类别: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5.超长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一.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二.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三.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问:如何有效预防学特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答:早期教育的适宜性,将有利于预防特殊需要儿童第二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出现。
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
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不仅可以帮助障碍儿童克服和减轻由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可以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支持性教育环境。
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1.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界兴起的教育运动)它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这标志着当代人特殊教育观念的演变。
2.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人们发现在回归主流的一体化状态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轨制仍然存在。
而全纳性的一体化教育成为为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提供帮助的教育。
整合教育的趋势更多地反映到课程改革过程中。
研究者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整合课程观念:1.经验的整合2.社会的整合3.知识的整合4.课程的整合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教育课程改革也涉及了特殊教育,导致了已经或者尚未处于一体化状态的特殊教育机构的课程改革。
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向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方式,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第一章第二章
(三)人本理论 --强调学习就是学习者以自我为中心,学习自己喜欢且
觉得有意义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的积 累,是人生成长的历程; --婴幼儿的障碍是因为迷失了自我,不能依赖个人的经 验来积累知识,发展技能,形成人格;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自主探索的能力;
第二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概念与理念
一.学前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学前特殊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的概念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
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具有特殊需要的0-6,7岁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 --生理发展障碍儿童:视觉,听觉,肢体和身体病弱; --智力异常儿童: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儿童; --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
第二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生态学基础
一.发生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认为婴幼儿处在多元的生态环境中,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因
素必然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必须考虑社区及家庭 结构问题,贫穷,教育体制,家庭成员的互动等因素对婴 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发展的复杂性 婴幼儿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二)发展的关联性 婴幼儿所处的环境危险因素越多,则发展的结果越差; (三)发展的互动性 婴幼儿身心发展是其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 的必然结果; (四)发展的规约性 环境即社会构造在规约人类适应其社会的方式,正如基因在 规约每一个体的身体发展结果一样;
业培训中心,康复中心); 3.教育部门主办的残障儿童幼儿园(中小学盲校,聋校,弱
智学校,孤独症儿童幼儿园和训练机构等); 4.普通教育中开办的特殊教育班(智力落后儿童班,行为训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与掌握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基本概念与代表性心理理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解和掌握各类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诊断、产生的原因、身心特征和教育训练的基本方法等。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训练各类特殊儿童的能力。
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科学地总结和表达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的观点,能就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儿童教育观,能够形成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科学的态度。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5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杨广学张巧明王芳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雷江华刘慧丽.学前融合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主要参考资料
[1]周兢.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华职教育自学考试研究院组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同步辅导同步练习.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雷江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何侃等著.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5]华国栋主编.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制订人:
审核人:
2020年7月。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加以分类,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具有的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
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
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特殊儿童教育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
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
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
第二章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差,反之,若所处环境越好,则发展的结果越好。 3、发展的互动性:婴幼儿身心发展是婴幼儿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持续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婴幼儿发展的结果是他们与环境经历交互作 用的复杂结果。 4、发展的规约性:每一个人的“环境型”正是规约其发展的根源。
美国学者Sameroff(1987)研究发现:
缺点:可能导致家长形成重医轻教的观念,让家长长期停留在孩子的残障状况 中不能自拔,从而贻误了特殊婴幼儿在关键期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现代学前特殊教育领域强调医教结合,以便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特殊婴幼 儿进行早期干预。
第二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生态学基础
一、发展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发展生态学者认为,婴幼儿处于多元的生态环境中,影响其身心发展的
是器官异常的结果,神经组织、生物因素或基因因素的异常是残疾的主 因,环境与特殊婴幼儿自身影响发展结果的作用不大。 早期干预的成效如何,要看神经系统被经验改变的程度而定。 生物学:强物因素对婴幼儿发展的决定作用,因此着力于医疗模式。 医疗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再到循证医
最近,Sackett教授本人修正了循证医学的定义,使之更为全面,更令人信服。
学前教育基本政策法规解读
案例:浙江女教师虐童事件
幼儿园教师劳动合同
订立原则: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 致原则;诚实守信原则
合同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完 成某一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教师要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三十日 以书面形式通知学前教育机构,还在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 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形:
1 行政机关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关系;
2 学前教育机构与幼儿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3 学前教育机构与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关系;
4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
案例:没收的游戏机,丢了也得赔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设置与执行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公益性原则:学前教育活动必须符合 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学前教育机构必 须坚持价平质优;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接受 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和管理;教育与宗教相 分离,
我国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 1 教育教学权 2 科研权 3 指导评价权 4 参与管理权 5 培训进修权 6 获得报酬待遇权 7 其他合法权益
幼儿园教师选聘
1 教师任职条件: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遵守宪法 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 师表,教书育人;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术 水平,具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全面的、熟 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具备学历、学位要求;身 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程中发生的关系,实质是国家如何领导、组织和管 理教育活动,教育行政关系与一般的行政关系相比, 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具体来说,学前教育机构中 的教育行政关系体现在如下方面: 1 行政机关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关系; 2 行政机关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职工的关系; 3 学前教育机构与教职工的关系,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学时:64适用专业:学前特殊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门研究从0—6、7岁间,即婴幼儿阶段具有特殊需要,属于特殊教育范畴的儿童的一门学科,属于理论课程,同时又兼具较强的应用性。
本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要紧密结合不同残疾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行为表现、认知能力、残疾特点等方面进行实际的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评估。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学前特殊教育方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的发生、发展,政策法规、相关理论基础,熟悉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方法、内容、手段,教育与康复方法的实际运用。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游戏理论与实践》以及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如学前语言教育等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因此,本课程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开展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基本思路是:梳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原则,以及方法体系;融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领域前沿;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实践运用。
本课程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重点使学生形成专业的教师观念,并具有从事学前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能力和素质。
本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面对的学前儿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教育教学工作与将来的实际岗位工作连成一体,做到活用(创造性开展学前儿童的早期干预工作)、实用(能尽快适应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好用(专业思想牢固,职业操守过硬),更能适应学前教育机构对特教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法规ppt课件
25
五、其他相关理论
(一)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的先
天禀赋能力与外在环境交互影响而产生的。
早期儿童的智力、听力等有很大的可塑性,环境 好坏对其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服务的学前机构,国家为各类残疾儿童制定了专门的学前教学计划 和教学大纲。
学前特殊教育的任务是:更准确诊断缺陷;矫正第 一缺陷;预防第二缺陷;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做好 入学准备。
37
四、英国的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法规
2001年通过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残疾人法》
英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几种模式: 1.部门间合作模式 2.多学科工作模式。
识别自动思维 识别认知错误 真实性检验 去中心化 检测紧张或焦虑水平
18
三、人本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学习者
中心 特殊儿童的障碍在于迷失了自我,不能
依赖个人经验积累知识、发展技能,形成 人格;培养自主学习探索能力。
19
人本疗法(Humanistic Therepy)
为求助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使患者能 够深化自我认识、发现自我潜能并且回归本我, 患者通过改善“自知”或自我意识来充分发挥积 极向上的、自我肯定地、无限地成长和自我实现 的潜力,以改变自我的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自身 的心理问题。
23
差异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承认差异是特殊教育的前提 儿童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两个方
面
1.群体差异 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 听力障碍儿童与视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与肢体障碍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周红云每个人身上,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都有太阳❖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
出生19个月就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不但如此,她还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广筹善款,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
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
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还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课程介绍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儿童与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课程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选做题:1.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有效果的。
通过医学检查,量表评定和调差和行为观察来断定这个学生是不是属于孤独症。
通过对儿童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培养语言沟通能力、感知觉统合训练、体验性认知学习、以儿童为中心、保护儿童安全等各方面来进行干预,有利于儿童长大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的融入社会。
2.对智力障碍的儿童的鉴定只需要做智力测验就行了。
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定不知要智力测验还要加上适应行为的评估。
必做题:4.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1)符合儿童实际的原则,一方面要满足超常儿童的求知欲,但是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儿童的身心特征,你爱年龄特点,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2)全面发展的原则,要做好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的累计,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3)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必须三者相结合,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材的过程中是启蒙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是儿童成才中的定向作用,随着儿童的长大,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的成长。
在家庭中,家长们要早起发现超常儿童,为超常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充足而适宜的材料和活动,并且尊重儿童的特点,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创造求知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幼儿园中,老师要及时的发现超常儿童,要与超常儿童的研究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儿童的教学方式内容召开一定的深入。
5.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
病弱儿童的基本特征:病弱儿童由于长期患有疾病、体质虚弱,会因治疗或体力不支耽误学业,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可能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略受影响;在个性方面,由于身患疾病,家长过度保护和迁就,会使儿童过于依赖,缺乏自信,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等不良人格特征.幼儿园常见的病弱儿童是患有脑瘫、癫痫和哮喘的儿童,对这些儿童的帮助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特殊教育措施。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述与原则
学前特殊儿 童
学前特殊儿童
• 一般是指身心发展上与 普通儿童有显著差异, 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学 龄前儿童。
狭义的学前特殊儿童
广义的学前特殊儿童
学前特殊儿童的分类
• 发育迟缓 • 智力障碍 • 言语和语言障碍 • 视觉障碍 • 听觉障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自闭症谱系障碍 • 肢体和其他障碍等类型。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概述与原则
学习目标
• 1.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 本概念;
• 2.了解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 本原则;
• 3.了解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公 共政策。
学前特殊儿童 教育概述
案例1-1
• 二胎宝宝智智,孕期35周25天,剖宫产,出生体重3200克。 妈妈主诉,小儿喂养困难,表现在进食差,睡眠质量差, 常入睡后两小时左右就醒,哭闹且不易安抚。智智主要由 妈妈照顾,由于孩子不好带,晚上睡眠不足,身心俱疲, 导致智智的妈妈精神状态不好,常常表示很后悔要二胎, 在与宝宝互动时也常有怨气。目前智智已经3岁2个月了, 虽然奔走于各大医院,但是他仍无法站立,不会说话,发 展评估结果显示各能区的指标滞后。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就是指为有特殊教 育需要的学前儿童提供保教服务。
• 学前特殊教育应当根据特殊幼儿的身心 特点和教育需要,与保育、康复相结合 实施。
学前特殊教育的意义
• 提升特殊幼儿发展质量,预防出现继 发性障碍
图片资料来源:Heckman J . Skill formation and the economics of investing in disadvantaged children[J]. Science, 2006, 312(5782):p.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教学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特殊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有关理论,初步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学习运用所学理论帮助具体的特殊儿童实现个别化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修读本门课程之前,学员应先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等专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思想观念引导学员全面辨证地认识差异,纠正各种偏见和误解,认识到对特殊儿童发展问题进行教育是实施教育民主化(有教无类)、教育科学化(因材施教)的必由之路;使其了解到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明确其性质、意义和任务,树立个体间是有差异的、儿童是无辜的、差异并非不可逾越、教育是缩小差异的唯一途径等正确观念和正确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观、儿童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二)知识方面使学员掌握各类特殊儿童问题的生理、病理及导致原因、分类等,懂得各类特殊儿童问题的早期训练、康复途径与措施。
(三)理论方面使学员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干预策略以及各类问题儿童教育的理论。
(四)技能方面教给学员一些简单可行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手段,培养学员与各类“特殊儿童”交往的能力,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的方法及儿童发展问题的教育教学处理技巧,学会如何在普通班级中照顾到各种存在发展问题儿童的特殊需要;侧重培养学员查阅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寻找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备今后在工作中可更深入地了解与介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返回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
• 行为学习理论 • 认知学习理论 • 人本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 • 其他理论
Company Logo
• 一、行为学习理论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累积归纳
的过程。
对于婴幼儿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前因后果的控
观念。
残疾和缺陷是遗传 造成的,要避免残 疾,只有避免有残 疾的人再生育后代。
遗传有时很难 改变,预防先 天残疾至关重
要
Company Logo
• (三)优生学
• 高尔顿1983年提出了”优生学“,研究如何改善人的遗传 素质,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
• 优生学的出现使人们致力于改善后代的素质,从而避免了 许多产前、产中残疾的出现
• 2.人种的发展与遗传基因密切相连,不仅影响个 体的生物构造,而且影响个体的智力、人格与行 为。对特殊儿童而言,其早期干预方案的成效如 何,要看神经系统被经验改变的能量而定。
Company Logo
• 3.格赛尔的实验表明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人 的身心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遗传素质未成 熟,企图通过“超前”的训练达到身心发展的某 种水平是徒劳无益的。
• 2.发展的关联性。婴幼儿所处的环境危险因素越多,
则发展的结果越差;反之,则发展的结果越好。
• 3.发展的互动性。婴幼儿身心发展是家庭、学校、社
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
• 4.发展的规约性。基因型、表现型、环境型三者的互
动关系,共同影响婴幼儿的发展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
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 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 特殊儿童问题是人类在藩衍过程中、社会 发展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
• 特殊儿童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Company Logo
• 总结基本观点:
• 1.特殊婴幼儿的学习活动与个体大脑及神经系统 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特殊婴幼儿的身 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生物力量的影响。
各科室 合作
诊断 门诊、社 区治疗
特点:
•流程标准化 •人员专业化 •服务人性化 •效益最大化
循证 处理
Company Log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循证 问题
• 医学模式主要在医院实施,重点对特殊婴幼儿的 身体状况以及发展历程进行监控,有利于特殊婴 幼儿疾病、障碍的减轻。
• 可能导致家长形成“重医轻教”的观念,让家长 长期停留在孩子的残障状况中不能自拔,从而贻 误了特殊婴幼儿在关键期语言、智力、情感等方 面的发展。
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法则,就是“用进费退”和“获
得性遗传”。
“用进费退”法则为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提供了
理论基础。
特殊儿童教育的目的在于找到被损害功能的最
有效补偿途径。
Company Logo
• (二)遗传学
•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的 遗传学解释了遗传规律,从而提出了人种优化的
第二讲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与政策法规
第一节 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
生物学基础 发展生态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生物学基础
• (一)拉马克的进化论
• 19世纪初,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继承 和发展了前人关于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思想,大胆鲜明地提出了生物是从低 级到高级发展进化的学说。
婴幼儿全部的发展环境,采取综合干预的策略。
由学前特殊教 育专业人员在 家庭外实施, 重在改变幼儿 自身、对父母 的行为方式
父母 治 疗 儿童
再界定
重在改变父 母诠释婴幼 儿的行为方 式,父母改 变自身的信 念与期望
父母
再 教 育
儿童
引导父母 如何养育 子女,特 别是改善 家庭法则
• 总之,生物学观点认为婴幼儿的语言、情感、行 为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是器官异常的结果,神 经组织、生物因素或基因因素的异常是残疾的主 因,环境与特殊儿童自身影响发展结果的作用不 大。
Company Logo
• 二、生物学在学前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患儿 入院
应用临床 路径表
•
学习洗手
Company Logo
二、认知发展理论
• 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 特殊儿童的障碍在于认知加工能力而非行为;
增强信息处理加工能力,改进认知过程,完善认 知结构。
•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 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 事情本身。正如贝克(A·T·Beck)所说:“适应 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制,树立榜样行为,强化合适行为,削弱问题行
为。
经典条件理论
操作性条件理论
社会观察学习
Company Logo
教学之初行为分析是基础, 教学过程中行为观察与记录是重点, 教学结果以特殊婴幼儿的行为改善程度 作为衡量的尺度。 • 主要适用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训练
母亲
焦虑
逃避
儿童 出生并发症 性情异常
时间点
1
2
3
语言迟缓
4
5
Company Logo
返回
大规约
社会文 化法则
小规约
日常家 庭法则
微规约
瞬间个 人行为
Company Logo
• 二、发展生态学在学前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生态学的观点预示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关注
返回
Company Logo
第二节 发展生态学基础
• 一、发生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 强调发展的环境与婴幼儿的特质对发展的作用同样 重要,影响婴幼儿发展的环境是多元的。
• 1.发展的复杂性。没有任何单一因素会伤害或促进婴
幼儿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