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电子和材料等相关行业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微电子器件与材料、功能材料与应用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及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道德和身心素质,掌握扎实的应用物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在应用物理学科、相关学科领域和企业进行产品工艺设计、应用开发、设备维护等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1. 较为系统地掌握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一定化学、计算机知识,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要求2. 掌握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实验技能,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3. 系统掌握应用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应用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4. 了解应用物理学专业所需的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及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等方面广泛的工作领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要求5. 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运用物理理论对多门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的基本技能,了解应用物理各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学习和岗位迁移的能力。

要求6. 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要求7. 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要求8.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要求9. 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相关知识。

赴俄人才培养专项资助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及流程

赴俄人才培养专项资助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及流程

赴俄人才培养专项资助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及流程一、项目背景随着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日益密切。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俄人才交流,加强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双方决定实施“赴俄人才培养专项资助计划”项目。

二、项目目标1.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赴俄优秀人才。

2. 加强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3. 提高赴俄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水平,为中俄合作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三、项目内容1. 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期限为24-60个月(可含一年语言预科学习)。

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留学期限为12-36个月(可含一年语言预科学习)。

2. 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俄乌白三国优势学科专业,包括精密科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新材料、石油工程、医学、物理、化学、核能、船舶等理工类专业以及法律、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新闻等人文社科类专业。

艺术类、语言类专业除外。

3. 资助内容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助期限内的学费、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4. 申请条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国内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应具有硕士学位);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正式注册的国家公派或自费留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国外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离校不超过一年的人员(不包括毕业离校已回国人员)、自费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年的学生。

四、项目实施步骤及流程1. 确定选派计划: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结合赴俄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选派计划。

2. 确定选拔标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选拔标准,明确选拔程序和要求。

3. 发布选拔通知:通过官方网站、高校和相关机构发布选拔通知,告知选拔标准和程序。

4. 受理申请材料:受理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并进行审核。

5. 组织评审: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入选名单。

赴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赴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赴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赴俄乌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一、简介为深化中俄、中乌、中白在各领域的合作,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对方国家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优秀青年学生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学习。

二、选派计划 1.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4-60 个月(可含一年语言预科学习)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36 个月(可含一年语言预科学习) 2.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俄乌白三国优势学科专业,包括精密科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新材料、石油工程、医学、物理、化学、核能、船舶等理工类专业以及法律、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新闻、文学创作等人文社科类专业。

艺术类、语言类专业除外(优秀高中毕业生支持计划留学人员申请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位,不受专业限制)。

3.资助内容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助期限内的学费、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三、申请条件 1.符合《2021 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

申请时年龄满 18 周岁(2021 年 1 月 1 日前出生); 5.身体健康,心理健康;6.类别条件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高校或科研机构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在读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

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博士学位入学通知书(邀请信),且申请时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1984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俄乌白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

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科大物理学类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科学研究人才。

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物理学的核心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等。

2.实验能力:具备设计并开展物理实验的能力,包括仪器使用、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3.理论研究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和方法进行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数学建模与计算能力:掌握数学方法与工具,能在物理问题中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5.学术素养与科学精神: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学会阅读、理解和批判科学文献,具备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

6.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备与他人有效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

7.学科发展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关注物理学前沿领域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物理学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具备与国际同行竞争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学生在前两年将学习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近代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系统学习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

2.选修课程:学生在后两年将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拓宽和深化自己的物理学知识,如《粒子物理学导论》、《凝聚态物理学导论》、《天体物理学导论》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其他学科的交叉课程,如数学、计算机科学等。

3.实验训练:学生将进行一定数量的实验训练,以掌握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积累实验和研究经验。

4.科研训练:学生将在后两年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学生将学会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和计算模拟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和发表学术论文。

三、实践环节1.实习实训:学生将在学习期间参与物理学相关的实习实训,例如科研实习、教育实习等。

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设计、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
3.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技术;
4.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物理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基础物理Ⅰ、基础物理Ⅱ、基础物理Ⅲ、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Ⅰ、量子力学Ⅰ、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暑期)、生产实习(分散)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电子线路实验Ⅰ等。
量子力学Ⅱ
2
2
合计
48
5.5
3
4
10
3
21
17
8
注:1.带*课程为本专业学位课程,学生必须修读;2.带**课程为必选课程;3.以上课程至少选修30.5学分。
院级公共选修课
072400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2
0724002
线性代数
2
2
0724004
专业英语
2
2
0724005
现代物理与高科技
2
2
0724006
2.5
0.5
3
1221002
C及C++语言与程序设计
3.5
0.5
4
合计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202)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材料、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光电子及光伏等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应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应用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训练以及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程技术能力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应用物理学光电技术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数理方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及光电器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3)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的使用、程序设计等微机应用能力、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4)熟悉光电技术行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应用物理及光电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物理相关专业发展状况;(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Condensed Matter Physics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关联起来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性专业人才。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能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4)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结果。

5. 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有:高等量子力学,群论,计算物理,高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维物理与薄膜技术,专业英语等课程,另外还要参加教学实习,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

硕士生毕业可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在相关企事业任职。

二、学习年限1. 培养方式采用课堂教授、讨论、专题发言与课后自学、写读书笔记;社会调研与教学实习;参与科研与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生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1.光电子物理。

导师主要有石旺舟教授、赵祥永研究员、刘锋教授、林方婷副教授、唐艳学副教授、王飞飞副教授等。

2.材料物理。

导师主要有潘裕柏研究员、陈之战研究员、胡古今研究员,王涛副教授、秦晓梅副教授、刘爱云副教授等。

3.信息光学。

导师主要有冯勋立研究员、闫爱民副研究员、胡志娟副教授、赵振宇副研究员、何晓勇副研究员等。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目标本专业的基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物理理论和实验基础,培养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素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将来能胜任教学、科研和技术工作的物理学人才。

二、培养任务1.掌握基本物理学理论与基础知识学习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具备深厚的物理学基础和方法论。

2.熟悉物理学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验室实践,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学实验技能,如实验设备的使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

3.发展物理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采用物理学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学术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增强外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口语、阅读、写作及听力等能力,以更好地阅读和编写外文资料,加强与国际物理界的交流。

5.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程和实习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物理学的应用,为将来从事物理学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等基本理论。

2.量子力学主要讲述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3.物理实验主要包括物理实验设计、仪器操作及数据处理等内容。

4.理论物理主要讲解量子力学、相对论、统计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5.计算物理主要讲解数值计算方法和应用。

6.应用物理主要包括物理学在工程、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四、专业特色和拓展2.物理工程方向增设物理工程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物理学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的物理学人才,适应科技创新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3.工业实践项目增加工业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拓宽实践性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五、毕业要求1.掌握深度和广度适合本科教育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学知识体系。

2.熟悉物理学实验技能,具备组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3.掌握物理学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培养方案

理论物理培养方案理论物理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在理论物理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计算能力,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成为受欢迎的教学、科研人才。

5、本专业的主要内容是:(二)研究方向1、引力与宇宙学(李新洲教授、周昺路副教授)2、数学物理(何向楠教授、童若轩教授)3、量子物理的宏观效应(翟向华教授、谢东珠副教授)4、分子光谱计算(严宗朝教授、朱炯明教授、刘世建副教授)(三)学制三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公共必修课 (中英文课程名称):外语(English)(2学分)政治(Politics)(4学分)2、公共选修课(中英文课程名称):英语口语课(Oral English)(2学分)3、学位基础课(中英文课程名称):高等量子力学(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3学分)群论(Group Theory)(3学分)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3学分)量子统计物理学(Quantum Statistical Physics)(3学分)4、学位专业课(中英文课程名称):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5、专业选修课(中英文课程名称):宇宙学(Cosmology)(3学分)天体粒子物理(Astroparticle Physics) (3学分)引力与微分几何(Gravitation and Differential Geometry) (3学分)黑洞物理(Black Hole Physics)(3学分)理论物理计算方法(Computing Method in Theoretical Physics)(2学分)(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按照课程教学、科研实践、撰写论文的相应要求进行培养。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是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项目,旨在推动两国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该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在两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获得全方位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下是该计划的相关参考内容。

1. 项目背景:中俄两国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教育交流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要方向。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为两国青年学子提供了互访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两国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

2. 项目目标:该计划旨在通过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本科生,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

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和文化体验活动,增进两国青年学子的友谊和了解。

3. 项目内容: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术交流、文化体验和实践实习。

学术交流部分涵盖了两国高校的讲座、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考察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文化体验部分包括参观名胜古迹、欣赏艺术表演和交流文化传统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两国文化的魅力。

实践实习部分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两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

4. 项目亮点:该计划的一个亮点是在学习和实习期间,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中文或俄语,并参与双语授课,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另外,该计划还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奖学金和资助机会,鼓励他们在学术和社会实践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5. 项目成果:多年来,该计划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互访学习和交流,学生在学术、文化和社会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两国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同时,该计划也促进了两国高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为两国教育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6. 展望与推广: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的成功经验对于中俄两国教育交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未来,该计划可以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增加项目的种类和领域,丰富计划的内容和形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中俄合作办学中俄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俄罗斯班为例

中俄合作办学中俄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俄罗斯班为例

校, 其核物 理、 电子 、 化学机械 、 地质学等专 业在 俄罗斯乃至独 教学方法 与手段等 ) 与俄罗斯班的教学 目标结合起来 , 经 过几 联体 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 合作 办学采取 2 + 2 本科 培养模 式 , 即 年的教学实践和分 析总结 ,我们探索 出一 套符合 自身办学特 学生前两年在吉林大学物理学 院学 习基础理论 ,后两年去 托 色的俄语教学模式。 姆斯克理工大学继续学业 , 根据兴趣 、 爱好以及今后 的就业趋 俄罗斯班 的招生人数大致在 3 O ~ 4 O之间 ,分成两个小班 势学生可 以重新选择专业 , 如 电子 、 机械 、 计算机 、 石油 开采 等 授课。分别由托姆斯克理工 大学 国际教育与语言交际学 院俄
由俄方教师主讲 , 选用 的教材为{  ̄ o p o r a B P o c c r u o ) ) , 这套 教材共分四册 ,是 莫斯科国立大学 国际教育 中心 专门为中国 学生学 习俄 语而编写 , 题材 广泛 , 内容 丰富 , 在关注听说读 写
的基础 , 它 起着 至关重要 的作 用 , 直接关 系到合作办学 的质量
出版社《 俄语》 。 这本教材的语 法 内容简单明 了 , 其特色在于大
量而多样 的练 习 , 初 学者在教师 的引领 下 , 通 过反复训练 , 能 够尽 快掌握复杂的俄语语法 。
2 基 础俄 语

的专业课学习 ,还必须在学时有限 的两 年内通过俄罗斯高校
针对外 国留学生 的俄语一级水平测试 , 此外 , 在托姆斯克理 工 大学学习期间是和俄罗斯大学生一起 随班听课 ,这对学生 的 言语水平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 以俄语 教学是 中俄合作办 学
同于俄语专业教学 。 与前者相 比, 它更 注重 培养 学生 实际运用 简单 写作 的“ 哑 巴俄语” 。 与后者相 比, 学生 不是 以研 究语 言为 目的 , 俄语仅是一 门使用工具 , 所以, 不要求他们对语音 、 语法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中英文实用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在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教育领域,一项富有意义的合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那就是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一计划的优势、特点、申请流程以及发展前景。

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在教育领域,双方也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便是其中之一,旨在为两国优秀青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二、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概述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由我国与俄罗斯高校共同实施,学生在中俄两国高校分别学习一段时间,毕业后获得双方高校的学位。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还能够深入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社会,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项目优势与特点1.双学位优势:项目毕业生将获得中俄两国高校的学位,增加就业竞争力。

2.国际化视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在两国高校学习,拓宽国际视野。

3.优质教育资源:项目整合了两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4.跨文化交流: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5.较低留学成本:与单独赴国外留学相比,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的留学成本较低。

四、申请与选拔流程1.报名:每年规定时间内,考生需按照项目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2.选拔:报名材料审核通过后,考生需参加选拔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3.公布结果:选拔考试结束后,项目委员会根据成绩公布录取名单。

4.入学:录取考生按照项目规定时间入学,开始学习。

五、项目发展前景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紧密,中俄联合委培本科生计划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项目毕业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许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等领域取得了优异业绩。

同时,项目也为两国高校间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有望拓展至更多领域。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许多高等教育机构间重要的国际交流方式。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的教育项目,旨在提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背景的教育机会。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是这种合作的核心部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计划。

本文将介绍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重要性、目标及实施方法,并探讨该方案在促进教育国际化和学生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

二、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重要性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性:1. 丰富学生国际视野: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在国际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机会。

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加对全球事务的了解。

2. 提高学生学术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通常依托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3.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异,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在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具备更好的跨国企业适应能力和跨文化合作能力,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目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优秀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培养方案应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相关领域中独立工作和研究。

2.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应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跨文化合作能力等。

3. 国际化视野的形成:培养方案应通过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的视野,增强对全球事务和跨国合作的认识。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物理、计算机等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IT、生物环境、信息管理等方面(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掌握物理、电子、计算机等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应用物理专业相关行业方针、政策和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四)熟悉物理、计算机、电子专业的常用技术和生产过程。

具备应用物理、计算机、电子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有较强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素质,崇尚科学,注重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了解海洋生物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关注海洋科学的发展现状,有为海洋事业做贡献的意识和基本素质。

(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应用物理学专业外文文献获取和阅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环境下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八)掌握获取与处理物理方面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态度和适应物理、计算机方面职业发展的基本能力。

(九)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三、专业特色与服务面向本专业特色为环境生物物理特色,即根据我校特色在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海洋生物、环境领域的知识,同时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能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IT、仪器制造、环境监测、海洋生物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上述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物理学六、核心课程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七、创新创业能力学分修读要求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课、公选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4个模块,学生至少修读6学分。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1.知识结构
(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4)熟悉国家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备物理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4.选修课程:根据专业方向和兴趣,学生可选择物理教学论、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
5.实践教学环节:物理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
四、培养过程
1.第一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英语能力、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技能;
2.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加强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2)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5)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力。
3.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尊重科学,追求真理;
3.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开展教学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改进;
5.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物理学专业毕业证书;
2.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第三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吉林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是为我国培养精通俄语的理工科人才,联合培养学生按照两校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培养,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两年后,第三年整体派出到俄罗斯交流学习一年,第四年继续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学习。

结合两校各自的专业特色,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的教学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宽厚扎实、综合素质优秀、适合在物理学、电子、机械、仪器、计算机等有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物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在重视宽基础的同时,强调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基础理论课与实践应用技术课的相结合,使两校物理学专业优势互补。

二、业务培养要求1. 数学、计算机、物理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2. 掌握系统的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强调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的训练,培养宽基础和纯粹物理人才。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强化俄语训练,保障学生到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后可随班听课;5. 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6. 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7.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物理学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Ⅰ-Ⅱ)、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机数学基础、工程图学A(Ⅰ-Ⅱ)、电工学基础、积分方程与变分法、复变函数、向量与张量分析、俄语(Ⅰ-Ⅴ)、数值法与数学建模、连续介质力学、等离子体与加速器系统真空设备、凝聚态物理、线性与非线性物理方程、固体和薄膜表面分析基础、凝聚态物理研究实验方法(Ⅰ-Ⅱ)、纳米材料的物理基础、辐射和等离子体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物理与等离子体设备四、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中俄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两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科优势,教育互补,在教育过程中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吉林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是为我国培养精通俄语的理工科人才,联合培养学生按照两校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培养,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两年后,第三年整体派出到俄罗斯交流学习一年,第四年继续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学习。

结合两校各自的专业特色,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的教学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宽厚扎实、综合素质优秀、适合在物理学、电子、机械、仪器、计算机等有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物理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在重视宽基础的同时,强调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基础理论课与实践应用技术课的相结合,使两校物理学专业优势互补。

二、业务培养要求
1. 数学、计算机、物理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 掌握系统的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强调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的训练,培养宽基础和纯粹物理人才。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强化俄语训练,保障学生到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后可随班听课;
5. 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6. 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物理学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实验(Ⅰ-Ⅱ)、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机数学基础、工程图学A(Ⅰ-Ⅱ)、电工学基础、积分方程与变分法、复变函数、向量与张量分析、俄语(Ⅰ-Ⅴ)、数值法与数学建模、连续介质力学、等离子体与加速器系统真空设备、凝聚态物理、线性与非线性物理方程、固体和薄膜表面分析基础、凝聚态物理研究实验方法(Ⅰ-Ⅱ)、纳米材料的物理基础、辐射和
等离子体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物理与等离子体设备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中俄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两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科优势,教育互补,在教育过程中突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

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数学、物理知识基础,突出俄语语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培养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方面精通俄语的专门化人才。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所要求的总学分264学分。

其中:理论教学22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6学分。

3. 吉林大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互相承认学生在两校学习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学分,合格学生将同时获得两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没有达到任何一方学校的毕业要求,不能获得任何一方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吉林大学部
分)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托理工部分)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
中俄联合培养物理学专业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表
注:凡同一奖项多次获奖,均按最高级别计学分,不重复计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