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乳腺癌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本文将对一名乳腺癌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临床路径分析,探讨其相关治疗方案。
病例详情:患者信息:女性,年龄45岁。
初步诊断:经过临床检查和乳腺X线照片,患者被确诊为左侧乳腺癌。
病例分析:1. 临床症状:患者主要症状为左乳肿块,体积较大且质地较硬,表面皮肤局部有皮肤凹陷明显。
此外,患者还出现了左腋窝淋巴结肿大和疼痛的症状。
2. 影像学检查:乳腺放射学方面,患者接受了乳腺X线照片、乳腺超声以及乳腺磁共振(MRI)等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乳腺内有一个直径约为3.5厘米的肿块,并且该肿块在左乳腺的2点钟位置。
3. 组织学检查:患者接受了乳腺穿刺活检术,检查结果表明乳腺癌属于浸润性小叶癌,并发现癌细胞具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
临床路径分析:1. 确诊及分期:通过病理学检查,患者确诊为浸润性小叶癌。
根据乳腺癌TNM分期系统,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划分为T2N1M0期。
2. 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和病理结果,设计如下治疗方案:a) 手术治疗:对于这个病例,首先需要进行左乳全切除手术,确保彻底切除肿瘤组织。
b) 辅助化疗:术后患者需要接受辅助化疗,以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化疗方案包括腹腔注射多西他赛和顺铂。
c) 放疗: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乳腺区域的放射治疗,以杀灭残余癌细胞。
d) 内分泌治疗:鉴于ER和PR阳性,患者还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例如服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3. 随访管理:根据乳腺癌的随访规范,患者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及CT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MRI,并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骨密度检测。
结论: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准确的病例分析和临床路径分析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和制定随访管理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一名乳腺癌病例进行细致分析,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并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随访管理建议,希望对相关临床工作者和病患有所帮助。
乳腺癌外科路径(2021年版)

乳腺外科临床路径一、乳腺外科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CD9CM-3:85.2/85.4);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保乳术(ICD9CM-3:85.2/85.4)。
(二)诊断依据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乳腺癌诊疗规范(2021年版)》。
1.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多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大。
2.乳腺X线摄影乳腺疾病的最基本检查方法,在检出钙化方面,具有其他影像学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
3.乳腺超声超声检查因其简便易行、灵活直观、无创无辐射等特点,适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
可同时进行乳腺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
乳腺超声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
4.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乳腺MRI检查的优势在于敏感度高,能显示多病灶、多中心或双侧乳腺癌病灶,并能同时显示肿瘤与胸壁的关系、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5.组织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确诊和治疗的依据。
规范化的乳腺癌病理诊断不仅需要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还需要提供正确、可靠的与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疗效预测和预后判断相关的标志物检测结果。
进行病理学诊断时,临床医师需提供完整、确切的临床情况,以及合格、足量、完整的组织标本。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乳腺癌诊疗规范(2021年版)》。
1.治疗原则:早期乳腺癌首选手术,中晚期乳腺癌可以选择先化疗后手术。
2.手术方案:肿瘤大者可以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较小、单灶、可耐受放疗者可考虑乳腺癌保乳术,(四)标准住院日7~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CD9CM-3:85.2/85.4);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保乳术(ICD9CM-3:85.2/85.4)。
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

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
一、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
临床症状:乳腺肿块
辅助检查:乳腺X线摄影、彩超、乳腺MRI;
病理: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
(三)临床路径标准治疗日为1-5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伴Z51.002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
(3)胸部CT、心电图、乳腺、浅表淋巴结、腹部和妇科超声。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ECT骨扫描、痰培养、血培养等。
(六)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查评估病情变化须调整治疗方案。
二、乳腺癌复查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0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结束。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手术)临床路径

XXX人民医院大病专项救治乳腺癌(手术)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ICD10 : C50 ) 行乳腺癌切除术( ICD9CM-3 : 85.2/85.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 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 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 MRI 、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 Core needle 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 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 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 1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 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5 天,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 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 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 、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 X 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 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 CT 、 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 285 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2. 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3 .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 天。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 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 :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 :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 、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 -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X 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2. 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4.术后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6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 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 法检查;6. 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肝胆乳腺甲状腺外科乳腺癌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如无特殊情况,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特殊情况下需应用抗生素者: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青霉素、头孢唑啉;对前两者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3)如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切缘钛夹标志等;4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5.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湖北省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 C50)拟行乳腺癌手术(保乳、改良根治、根治术等)(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质硬、边界不清、与皮肤和或(胸壁)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酒窝征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专目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空心针穿刺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W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C50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等)、传染病疾病筛查、血型、心肌酶、性激素等;2.胸部X光片或胸部CT、心电图;3.乳腺彩超、肝胆彩超、甲状腺彩超、腹盆腔彩超、心脏彩超、专目靶摄片,必要时行乳腺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头颅CT/MRI、ECT 等;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5.术前定位(包括体表定位,彩超引导下金属导丝定位,术中彩超定位,车目靶引导定位,前哨淋巴结彩超定位等);6.可选择细针穿刺活检或粗针穿刺活检。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 43号);5.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乳腺癌临床路径解读

乳腺癌临床路径(2015年版)A路径一、乳腺癌标准临床路径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性;影像学发现的隐匿性病灶。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
1.活检+根治性切除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有条件单位结合病人病情主观愿望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免疫八项;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3.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性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以及术后病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1. CMF方案---------28天为1周期环磷酰胺 100 mg/m2 PO 第1-14天或环磷酰胺 600 mg/m2 IV 第1,8天甲氨喋呤 40 mg/m2 IV 第1,8天氟尿嘧啶 500 mg/m2 IV 第1,8天2. AC方案 : 21天重复,共6疗程阿霉素 60 mg/m2 IV 第1天环磷酰胺 600 mg/m2 IV 第1天3. FAC或FEC方案-------21天为1周期氟尿嘧啶 500mg/m2 IV 第1天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 600 mg/m2 IV 第1天4. AT方案----------21天重复多西紫杉醇(泰索帝) 75 mg/m2 IV 第1天阿霉素 50 mg/m2 IV 第1天5. DOX----CMF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 d1q21d*4紧接4个周期后输环磷酰胺 600 mg/m2 iv 1甲氨蝶呤 40 mg/m2 iv 1氟尿嘧啶 600 mg/m2 iv 1 q21d*86. TAC方案泰素帝 75 mg/m2 iv 1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 1环磷酰胺 500 mg/m2 iv 1 q21d*67. AC-T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 600 mg/m2 iv 1紧接4个周期后输泰素 175 mg/m2 iv 3h 1 q21d*48. AC-D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 600 mg/m2 iv 1紧接着泰素帝 75 mg/m2 iv 1 q21d*49. NFL方案米托蒽醌 12 mg/m2 iv 1氟尿嘧啶 350mg/(m2.d iv 1-3环磷酰胺 300mg/d在5-Fu前用 iv 1-3 q21d*6或以上10. PA方案 q21d*6泰素 175 mg/m2 iv3h输注 d1(需用地塞米松、甲氰咪呱、本海拉明与处理)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111. DA方案泰素帝 75 mg/m2 iv 1h输注(需用地塞米松与处理)1阿霉素 50 mg/m2 iv 1q21d*612. XD 方案希罗达 1250mg/(m2.d PO Bid 1~14泰素帝 75 mg/m2 iv 1 q21d13. GC方案健择 1000 mg/m2 iv 1,8顺铂 75 mg/m2 iv 2 q21-28d*(4~614. NP方案每21天重复长春瑞宾 25mg/m2 IV 第1,8天顺铂 75mg/m2 ivgtt 第1天或卡铂 AUG 5-6 ivgtt 3h 第2天15. NX方案每21天重复长春瑞宾 25mg/m2 IV 第1,8天希罗达 1250 mg/m2 PO Bid 1~14 q21d16. Xeloda(希罗达)希罗达 1250 mg/m2 PO Bid 1~14 q21d17. DN方案--------21天重复多西紫杉醇60-75 mg/m2 IV 第1天(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长春瑞宾 25 mg/m2 IV 第1,8天18. AC*+Trastuzumab(Herceptin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 600 mg/m2iv 1 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 iv Weekly,至PD2mg/kg(维持量 iv 19. T *+Trastuzumab(Herceptin泰素 175 mg/m2 iv 3h输注1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 iv Weekly, 至PDmg/kg(维持量 iv 20. TPC方案泰素 175 mg/m2 iv 3h输注1q21d*6卡铂AUC 5-6iv 1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iv Weekly, 至PD2mg/kg(维持量 iv21. 三苯氧胺方案三苯氧胺 10mg PO Bid或20mg Qd 每日口服连续5年22. MA或MPA单药方案甲地孕酮 160mg PO或500mg PO 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甲孕酮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23. 瑞宁得(Anastrozole)1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4. 依西美坦25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5. 来曲唑(Letrozole)2.5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6. 诺雷德(Goserelin depot)3.6mg SC 每月1次27. 芙仕德 500mg SC 每月1次(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乳腺癌临床路径资料

乳腺癌临床路径(一五七医院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患者评估与筛查(1)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a:家族史评估b:基因突变筛查c: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2)乳腺癌患者初步评估a: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b:影像学检查c:组织学诊断二、分子分型与分级(1)ER/PR/HER2状态评估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基因检测(2)乳腺癌TNM分期a: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评估b:淋巴结转移评估c:远处器官转移评估(3)乳腺癌分子分型a: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b: HER2阳性乳腺癌c:三阴性乳腺癌三、化疗适应症评估(1)术前化疗适应症评估a:初治肿瘤体积大或肿瘤浸润深b:远处转移的不可切除乳腺癌c:锁骨上组淋巴结转移d:临床症状明显且无法耐受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2)术后化疗适应症评估a:预期高复发风险患者b:预期高转移风险患者四、化疗药物选择及剂量(1)常用化疗药物a:舒尼替尼b:索拉非尼c:帕妥珠单抗d:卡培他滨(2)化疗药物剂量选择a:不同分子分型的剂量选择 b:副作用考虑与剂量调整五、化疗方案选择(1)术前化疗方案a: FEC方案b: AC-T方案c: TCH方案(2)术后化疗方案a: CMF方案b: EC方案c: TAC方案六、化疗监测与评估(1)化疗药物毒性监测a:实验室指标监测b:临床症状监测(2)疗效评估a:影像学评估b:病理学评估七、化疗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1)常见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b:骨髓抑制c:心脏毒性d:神经系统毒性(2)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措施附件:乳腺癌化疗药物副作用处理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指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
2、P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指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孕激素受体。
3、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指乳腺癌细胞中HER2基因的扩增。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102)Ⅰ期-III 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二)选择放射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2011年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等。
(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伴Z51.102乳腺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若接受化疗患者受益可能大于风险,可行术后辅助化疗。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入院后常规检查需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2)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病理检查,明确肿瘤ER、PR和HER2状况。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ECT全身骨扫描;(2)双乳MRI、超声心动图、血或尿妊娠试验;(3)检查结果提示肿瘤有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 或MRI检查;(5)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谱、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肺功能检查等。
(六)化疗前准备。
1.确认ER、PR、HER2状态。
2.评估心脏、肝肾功能、骨髓储备等。
3.无化疗禁忌。
(七)化疗方案。
根据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结合患者的疾病状态选择化疗方案。
1.CMF方案。
药物剂量mg/(m2.d)及途径时间(天)及周期环磷酰胺500mg iv 1,8 q28d*6甲氨蝶呤40mg iv 1,8 q28d*6氟尿嘧啶500mg iv 1,8 q28d*62.AC方案。
药物剂量mg/(m2)及途径时间(天)及周期阿霉素60mg iv 1 q21d*4环磷酰胺600 mg iv 1 q21d*43.EC方案。
最新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乳腺癌的住院患者。
一、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癌病(TCD编码:BW A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50.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乳癌病〔乳腺癌〕临床常见证候:气滞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毒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毒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癌病(TCD编码:BW A040)和乳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50.902)的患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 生化全项(包括肝功能、肾功能);(3) 凝血指标;(4) 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5) 心电图;(6) 胸部正侧位X线片;(7) 腹部彩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T细胞亚群分析,超声心动图,乳腺及引流区彩超,CT,核磁共振,骨扫描等。
以上项目根据患者病情加以选择。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 气滞痰凝证:化痰解郁。
(2) 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
(3) 毒热蕴结证:解毒散结。
(4) 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
(5)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性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以及术后病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 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1.CMF方案---------28天为1周期环磷酰胺100 mg/m2 PO 第1-14天或环磷酰胺600 mg/m2IV 第1,8天甲氨喋呤40 mg/m2 IV 第1,8天氟尿嘧啶500 mg/m2 IV 第1,8天2.AC方案: 21天重复,共6疗程阿霉素60 mg/m2 IV 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第1天3.FAC或FEC方案-------21天为1周期氟尿嘧啶500mg/m2 IV 第1天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第1天4.AT方案----------21天重复多西紫杉醇(泰索帝)75 mg/m2 IV 第1天阿霉素50 mg/m2 IV 第1天5.DOX----CMF方案阿霉素40-50 mg/m2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 d1 q21d*4紧接4个周期后输环磷酰胺600 mg/m2 iv 1甲氨蝶呤40 mg/m2 iv 1氟尿嘧啶600 mg/m2 iv 1 q21d*86.TAC方案泰素帝75 mg/m2 iv 1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 1环磷酰胺500 mg/m2 iv 1 q21d*67.AC-T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1紧接4个周期后输泰素175 mg/m2 iv 3h 1 q21d*48.AC-D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1紧接着泰素帝75 mg/m2iv 1 q21d*49.NFL方案米托蒽醌12 mg/m2iv 1氟尿嘧啶350mg/(m2.d)iv 1-3环磷酰胺300mg/d在5-Fu前用iv 1-3 q21d*6或以上10.PA方案q21d*6泰素175 mg/m2 iv3h输注d1(需用地塞米松、甲氰咪呱、本海拉明与处理)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111.DA方案泰素帝75 mg/m2 iv 1h输注(需用地塞米松与处理)1阿霉素50 mg/m2 iv 1q21d*612.XD 方案希罗达1250mg/(m2.d) PO Bid 1~14泰素帝75 mg/m2 iv 1 q21d13.GC方案健择1000 mg/m2 iv 1,8顺铂75 mg/m2 iv 2 q21-28d*(4~6)14.NP方案每21天重复长春瑞宾25mg/m2 IV 第1,8天顺铂75mg/m2 ivgtt 第1天或卡铂AUG 5-6 ivgtt 3h 第2天15.NX方案每21天重复长春瑞宾25mg/m2 IV 第1,8天希罗达1250 mg/m2 PO Bid 1~14 q21d16.Xeloda(希罗达)希罗达1250 mg/m2 PO Bid 1~14 q21d17.DN方案--------21天重复多西紫杉醇60-75 mg/m2IV 第1天(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长春瑞宾25 mg/m2 IV 第1,8天18.AC*+Trastuzumab(Herceptin)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iv 1 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 iv Weekly,至PD2mg/kg(维持量) iv 19.T *+Trastuzumab(Herceptin)泰素175 mg/m2iv 3h输注1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 iv Weekly, 至PDmg/kg(维持量) iv 20.TPC方案泰素175 mg/m2iv 3h输注1q21d*6卡铂AUC 5-6iv 1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iv Weekly, 至PD2mg/kg(维持量) iv21.三苯氧胺方案三苯氧胺10mg PO Bid或20mg Qd 每日口服连续5年22.MA或MPA单药方案甲地孕酮160mg PO或500mg PO 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甲孕酮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23.瑞宁得(Anastrozole)1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4.依西美坦25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5.来曲唑(Letrozole)2.5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6.诺雷德(Goserelin depot)3.6mg SC 每月1次27.芙仕德500mg SC 每月1次(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它通常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乳腺癌的临床路径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最佳管理策略。
本文将对乳腺癌临床路径进行介绍,并讨论其在指导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
一、乳腺癌临床路径的定义和目的乳腺癌临床路径是一个有组织的临床决策支持工具,旨在协调和标准化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化的管理模式,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通过制定明确的治疗步骤和时间表,乳腺癌临床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乳腺癌临床路径的内容乳腺癌临床路径包括以下关键内容:1. 乳腺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乳腺超声、乳房X线摄影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并进一步鉴别乳腺癌与其他乳腺疾病。
2. 乳腺癌分期和确定治疗方案: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3. 乳腺癌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案,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乳房重建手术。
4. 乳腺癌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放疗用于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则用于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
5. 乳腺癌患者的康复管理:包括乳腺癌康复护理、心理支持和康复锻炼等。
康复管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乳腺癌临床路径的优势和挑战乳腺癌临床路径具有以下优势:1. 提供个体化的治疗:乳腺癌临床路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乳腺癌临床路径通过协调和标准化医疗流程,减少冗余和浪费,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3. 促进多学科合作:乳腺癌临床路径强调团队合作,鼓励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2024)

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医临床路径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性路径,可以提供乳腺癌的整体管理方案,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阶段,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中医理论、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优势、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应用案例和前景展望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乳腺癌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正文内容乳腺癌的中医理论基础1.中医理论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气滞、血瘀、痰湿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形成了乳癌内痰湿外瘀的病理特点。
2.中医强调人体整体的平衡,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畅通,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中医所具有的个体化治疗和调理方案,在乳腺癌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临床路径的概念和优势1.临床路径是一种基于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2.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和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中医调理,增加治疗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能够提供中医药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1.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一大点是诊断阶段,包括中医问诊、望诊、切诊等基本方法,以及辅助检查如中医体质辨识、脉象观察等。
2.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二大点是治疗阶段,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三大点是康复阶段,包括中医调理、食疗指导、运动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四大点是护理阶段,包括术后护理、放疗护理等,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5.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第五大点是远期随访阶段,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远期随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案例1.患者A,48岁,乳腺癌术后,采用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康复,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临床路径
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ICD-9-CM-3:85.45002/85.43001)(含乳癌改良根治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与皮肤粘连;
3.桔皮征、血性乳头溢液等;
4.辅助检查:彩超、钼靶、MRI等;
5.病理: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无保乳意愿,不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2.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
3.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凝血试验、血糖、生化全套、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性激素六项,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甲状腺功能(必要时);
2.肺部CT、肝胆胰脾彩超、妇科彩超、心电图、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
3.乳腺彩超、钼靶,必要时行双乳MRI检查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肿瘤标志物全套、血气分析、心脏彩超、肺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头、胸、上腹部CT、MRI、ECT、PET-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
3.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
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 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
4.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小时;
5.预防应用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选用克林霉素(0.6g,q12h)(1)一代推荐头孢唑啉静脉注射:
①成人:于术前0.5-1h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lg,术后每6-8h 一次,每次0.5-1.0g。
②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5ml/min时,可按正常
剂量给药。
肌酐清除率为35~54ml/min时,每8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11~34ml/min时,每12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时,每18~24小时0.25g。
所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量为0.5g;所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量为0.5g。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二代推荐头孢呋辛钠静脉注射:
①成人:1.5g/次,一日2-3次;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
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 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特殊情况例外。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乳房单纯切除术、乳癌改良根治术、乳癌根治及扩大根治术,必要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乳房重建术;
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银夹标志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必要时行FISH
基因检测;
6.术中所需材料:亚甲蓝、超声刀、负压瓶、止血材料、切口美容材料等;
7.其他:必要时术中使用可吸收缝线、双极电凝、术后应用镇痛泵。
(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
可能需复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乳腺彩超、胸片。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切口愈合好:引流管全部或部分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MRI检查以排除多病灶;
3.术前可行空心针等穿刺活检;
4.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5.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放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十二)费用标准:18000-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