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统的制备技术-(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ternal Magnetic fields Tissue
例:放线菌素D磁性亚微球
(1)先制备磁流体,
(2)在磁流体中加入药物与氰基 丙烯酸异丁酯单体,超声3h,通 过磁场分离得磁性亚微球,粒径 约220nm.
小鼠体内试验表明,肾旁加磁 场时肾浓度提高3倍,肝浓度降 至1/3。
15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修饰
引发剂
单体
PACA
9
(三)液中干燥法
液中干燥法: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 备亚微粒的方法。
粒径取决于形成乳滴的粒径。
PLGA/drug/DCM
10
(四)自乳化法
基本原理:在特定条件下,乳状液中的乳滴由于 界面能降低和界面骚动,而形成更小的纳米级乳滴。 接着再固化、分离,即得纳米球或亚微球。
• 制备方法: (熔融分散,冷却固化)
• 熔融 匀化法(熔融后,70℃以上高压均质)
• 冷却 匀化法(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13
固体脂质纳米球的特点
• 物理稳定性高 • 药物泄漏少 • 缓释性好 • 毒性低 • 易于大规模生产
14
磁性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
• 先制备磁流体 • 再制备含药磁性纳米粒或
亚微粒
纳米囊 纳米球 粒径范围: 10~100 nm
亚微囊 亚微球 粒径范围: 100~1000 nm
5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特点:
对肝、脾或骨髓等部位具有靶向性,可作为抗癌药的 载体。
提高抗生素和抗真菌、抗病毒药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 的功效。
作为口服制剂,可防止多肽、疫苗类和一些药物在消 化道失活,提高药物口服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第十八章 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1
内容提要
• 微粒分散系的特点为小粒径,大比表面积。高度 分散有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小粒径可改变药物的体 内分布,达到靶向递送药物的作用。
2
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聚合物胶束 纳米乳与亚微乳 微囊与微球 纳米粒与亚微粒 脂质体与类脂囊泡
20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工艺研究—稳定性
灭菌
高温可引起纳米粒与亚微粒注射剂的
不稳定。
Biblioteka Baidu
煮沸灭菌、辐射灭菌、过滤灭菌、无
菌操作等。
冷冻干燥
水溶液中不稳定:降解、聚集、药物
泄漏等,
冷冻干燥后可提高其稳定性。
21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质量评价
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形态:电子显微镜法,应为球形或类球形, 粒无径粘测连定。法:
3
内容要求(5-6节)
• 掌握纳米粒、亚微粒定义和特点; • 掌握脂质体、类脂囊泡定义、分类和质量评价; • 掌握纳米粒、亚微粒的修饰; • 熟悉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 熟悉脂质体分离方法; • 了解纳米粒、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4
第五节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技术
纳米粒(nanoparticles):粒径在10-100 nm范围, 药物可溶解、分散或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载 药亚纳微米粒粒(su。bmicroparticles) :粒径在100- 1000nm范围,药物可溶解、分散或包裹在高分 子材料中形成载药亚微粒。
11
(五)聚合物胶束法
聚合物胶束法:由两亲性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 米粒或亚微粒的制备方法。
PEG-PLGA
Drug
12
固体脂质纳米球
• 固体脂质纳米球(solid lipid nanospheres,SLN): 指以生物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成的 纳米球。
• 脂质材料: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硬脂酸、混合 脂质等
100%
包封率=
纳米粒内含药量 纳米粒内含药量 + 未包封的药量
100%
23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质量评价
药物释放速率 按药典“释放度测定”要求,也可用薄膜透析 管进行 突释:要求0.5 h内释放量低于40%
动态光散射法。 粒径分布:(1)粒径分布图
(2)跨距=(D90-D10)/ D50 (3)多分散指数 PDI(<0.3)
zeta电位 静电排斥稳定作用、空间稳定作用
22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质量评价
再分散性 冻干产品加液体介质振摇,应立即均匀分散 成几乎澄清的均匀胶体溶液。
载药量与包封率
载药量 =
纳米粒内含药量 纳米粒的总重量
先制备W/O型乳液,再滴加至热油中,使白蛋白变性、固化,形成亚微粒。
方法2: 白蛋白在高于等点pH时带负电,加丙酮凝聚成球,经交联后得 带负电的纳米球。再浸吸米托蒽醌溶液(MTO带正电)得含药亚微粒。
8
(二)乳化聚合法
将单体分散于水相中的胶束内,遇引发剂分子或经高 能辐射引发聚合,聚合反应终止后,经分离呈固态。一 个固态纳米粒通常由103~105个聚合物分子组成。 举例:聚氰基丙烯酸烷酯亚微粒
作为粘膜给药的载体,延长作用时间或提高疗效。
6
纳米粒与亚微粒的制备方法
天然高分子法 乳化聚合法 液中干燥法 自乳化法 聚合物胶束法
7
(一)天然高分子法
天然高分子分散后采用化学交联、加热变性或盐析 脱水等方法凝聚成亚微粒。 举例:白蛋白纳米球
方法1: 水相:白蛋白和药物 油相:液体石蜡或棉籽油等
长循环纳米粒与亚微粒 表面电荷修饰 免疫纳米粒与亚微粒 温度敏感纳米粒与亚微粒 pH敏感纳米粒与亚微粒
16
长循环纳米粒与亚微粒
未经修饰的纳米粒与亚微粒易被网状内皮细胞系统 (RES)清除,从而浓集于肝、脾等器官。 长循环纳米粒与亚微粒:用PEG修饰的纳米粒与亚微 粒表面,降低被调理素识别,减少网状内皮细胞系统 快速摄取清除,延长在血循环中的滞留时间。
17
RES摄取微粒过程
(1)调理素调理微粒(opsonin: Ig-Fc片段、补体C3b)
(2)吞噬细胞趋向并 粘附微粒
(3)识别、吞入微粒, 形成吞噬小体
18
长循环纳米粒与亚微粒
19
举例:紫杉醇长循环纳米粒
紫杉醇抗肿瘤药,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 难溶于水。 紫杉醇长循环纳米粒:增溶;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肿瘤。
举例:那法瑞林/PLGA纳米球
120mg PLGA、3mg NA混悬于1.5ml水中,加混合溶剂(15ml丙酮、 0.5ml二氯甲烷),倒入抽气减压、中等速度搅拌的50ml PVA水溶液 (20g/L)中,形成O/W型乳状液,丙酮迅速扩散进入水相,使水相 及有机相间的界面张力明显降低;同时,界面的骚动增大了界面积 ,使有机相乳滴粒径进一步减小,形成纳米球大小的乳滴。丙酮进 一步扩散入水相中,而水扩散入乳滴内,使聚合物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