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分散体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溶液剂
溶胶 乳剂、 混悬剂
<1nm 1~100nm之间 >100nm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一、溶胶与溶胶的形成
▪ 溶胶剂的应用
• 例:胶体硫 – 结晶型硫不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和乙醚, 溶与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 有杀虫、杀螨和杀菌等作用,常作为无 机杀菌剂; – 但其水溶性差,且接触角大,不易润湿, 因此限制了其的应用; – 胶体硫能均匀悬浮在水中,克服了结晶 硫的上述缺点。
隐形、长循环、水溶性,并能增加载药量。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3.纳米粒的表面修饰
• 用PEG对纳米粒修饰
PEG修饰后,巨噬细 胞难易识别,减少了 非靶部位的摄取;
PEG的链越长,抗细 胞摄取能力越好。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系指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 体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1~5000µm封闭的微 小胶囊;
• 原 理: – 调节体系pH值,使囊材达到等电点,由 于其溶解度下降而包裹药物。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三、微囊
▪ 单凝聚法制备微囊
将囊心物均匀分散至囊材溶液中;
调节pH值,导致囊材的溶解度降低; 囊材析出,包裹囊心物,并交联固化。
• 系指治疗药物专一性地导向所需发挥作用的 部位(靶区),而对非靶组织没有或几乎没 有相互作用制剂的统称。 细胞群级靶向-组织靶向
按作用部位 细胞级靶向-癌细胞靶向
亚细胞级靶向-癌因子靶向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溶胶Sol ▪ 乳剂Emulsion
• 多层乳、亚微乳及微乳
概述
❖粉体学的特性
▪ 3.药效学特性--靶向性
•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作为给药系统在体内分布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或靶向性,具有可降低药 物剂量、减小毒副作用、减小刺激性、延长 药效、提高生物利用度等特点。 – 靶向制剂
概述
❖靶向制剂
▪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
• ⑤其它添加剂 双其分可子反层锥映聚形磷集、脂,反的提锥组高形成稳不和定易比性成例;膜。
常加入胆固醇,PI改T↓善,膜膜的流通动透性性好与,流但动体性系。不稳定;
PIT↑,体系稳定,但膜流动性差.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四、脂质体
▪ 4.脂质体的应用
• 热敏脂质体 – 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碳链的磷脂,并按一定 比例混合,得到相变温度稍高于体温 (40~42℃)的脂质体。 – 通过体外加热的方法,使体系导向“热部 位”,膜被吸收并释放出药物,减少药物 的毒副作用。
❖三、微囊
▪ 微囊的应用
• 如:维生素C微囊
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Vit.C微囊化后 可隔离氧气 使产品稳定性提高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四、脂质体
▪ 1.脂质体的形态
形成磷脂双分子层,分子层约为4~5nm.
亲水基团 亲油基团 脂溶性药物 水溶性药物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四、脂质体
▪ 1.脂质体的形态
单室
多室
SUV:直径在25nm左右;
单室脂质体 IUV:直径在100~1000nm;


LUV:直径>1000nm;

多室脂质体 MLV:直径100~1000nm ;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四、脂质体
▪ 2.脂质体的主要成份
• 磷脂是构成脂质体的主要成份; – 磷脂属于混合物,其中主要成份为磷脂酰 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 »豆磷脂中含PC在54~60%之间; »卵磷脂中含PC在70~80%之间.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3.纳米粒的表面修饰
• 修饰的原因
– ①毒性:合成高分子材料降解产生的毒性物质, 造成机体的损伤;
– ②被动靶向:肝、脾及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识别 并吞噬,妨碍对其他器官靶向;
– ③抗药性:异源粒子被免疫系统识别,2周左右 产生抗药抗体,药物失效或被清除;
– ④溶解性:药物与载体材料结合后,体系的溶解 度有时并得不到改善,药物的吸收与转运困难。
▪ 4.纳米微粒给药系统的应用
• ①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吸收; 纳米钙 • ②靶向作用; 紫杉醇纳米制剂 • ③增强药效活呈现新的药效; 灵芝破壁粉 • ④使药物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 “长循环” • ⑤增加药物对血脑屏障或生物膜的穿透性。
跨膜时通过细胞间隙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碳链↑,CMC↓,容易形 成缔合胶体;
• ②表面活性剂支链结构 支链↑,空间位阻↑,妨碍
• ③亲水基团的亲水性 亲缔水合基;的亲水性↑, • ④温度 离子型:℃↑,不CM利C缔↑合,;不利缔合;
• ⑤混合表面非活离性子剂型:非℃离↑子,型有:利缔合 ;
• ⑥添加物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机盐能使CMC↓,有利于缔合 ;
交联固化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三、微囊
▪ 复凝聚法
明胶
阿拉伯胶
分子中含有
-NH3+和 -COO-.
1.体系pH为4~4.5; 2.明胶-NH3+含量;
分子中仅含 有-COO-.
3.明胶中的-NH3+与阿拉伯胶的COO-结合,生成不溶性复合物。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三、微囊
第八章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概述
❖粉体学基础
▪粉 体
• 也称“微粉”,是粒径在0.1µm~数mm的固体 细小粒子的集合体。
• 由于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粉体表面积急剧 增大,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于单个固体粒子的 特性--粉体学。
概述
❖粉体学的特性
▪ 1.比表面积与表面能
• 比表面积:质量比表面积和体积比表面积。 • 粉体--比表面积大大提高了--表面能也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二、缔合胶体
▪ 1.缔合胶体及其形成
• Organized assembles--分子有序组合体 – 大小在30~80nm之间的胶束或反胶束。
胶束
O/W型
W/O型
反胶束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二、缔合胶束
▪ 2.影响缔合胶束形成的因素
• ①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1.纳米微粒制剂的分类
• 固体脂质纳米粒 SLN – 以类脂材料(如脂肪酸、脂肪醇、三酰甘 油及磷脂等),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制成 粒径为50~100nm的固体胶粒给药体系; – 适合包裹亲脂性药物; – 用于静脉注射时,只要是靶向或控释作用。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目前应用多为
按作用细胞部位
细胞群级靶向 细胞级靶向 亚细胞级靶向
第二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粒径
❖一、微粒的粒径大小与体内分布
▪ 体内分布情况
• ①>12µm,动脉栓塞; • ②7~12µm,肺机械滤阻; • ③0.1~0.2µm,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 • ④50~100nm,肝实质细胞; • ⑤<10nm,沉积于骨髓.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1.纳米微粒制剂的分类
• 纳米囊和纳米球 – 球:骨架实体型;囊:膜壳药库型. – 常用材料有聚乳糖、聚丙交酯-乙交酯、 壳多糖、明胶等; – 即包裹于亲水性药物,也可疏水药物。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1.纳米微粒制剂的分类
• 聚合物胶束和溶胶 – 主要以聚乳酸PLA与聚乙二醇PEG的嵌段 共聚物、壳多糖及其衍生物为材料; – 形成亲水性外壳及疏水性内核的胶束,适 合于携带不同性质的药物; – 亲水性的外壳还具备“隐形”的特点。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纳米技术
• Nanotechnology – 能操作细小到0.1~100nm物件的一类新 发展的高技术; – 纳米技术不仅是一个空间尺度概念,更 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人类可以按照自己 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具有特定 功能的产品。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2.纳米微粒制剂的制备方法
• 乳化-聚合法--目前最主要方法之一 – ①分散:在乳化剂存在下,药物与材料被 分散成纳米大小; – ②聚合:不同材料的聚合方式不同,如明 胶采用调节pH值与甲醛交联等方式聚合; – ③药物被材料包裹析出,获得产品。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第三节 微粒制剂的包裹率、产率、渗漏与释放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1.纳米微粒制剂的分类
• 纳米药物 – 纳米混悬剂 »①粉碎方法选择有限:气流粉碎 70µm 左右,与1~100nm存在较大距离; »②微粒由于具有加大的表面能,因此 需要加入大量表面活性剂,注射?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短链的有机物,使CMC↑,不利于缔合;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二、缔合胶体
▪ 3.缔合胶体的应用
• 凡是以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的药物溶液,都 属于缔合胶体分散系;
• 表面活性剂除了增溶作用外,还具有乳化、 润湿、杀菌等作用。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三、微囊
▪ 是微型胶囊的简称
▪ 4.纳米微粒给药系统的应用
• 面临的瓶颈 – ①由于纳米粒子的微小,有可能进入人体中 那里大颗粒不能达到的区域,如健康细胞; – ②对比普通粒子,纳米粒子性质可能发生改 变,如C60具有抗氧化的能力。
第二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粒径
❖一、微粒的粒径大小与体内分布
被动靶向
按药物转运方式
主动靶向 物理靶向
❖六、纳米微粒分散药物制剂
▪ 1.纳米制剂的分类
• 纳米脂质体 – 也称隐形脂质体; – 粒径控制在100nm左右,并用亲水材料如 PEG进行表面修饰。此类产品静脉注射后 既“长循环”,又“隐形”。 »减少肝脏巨噬细胞对药物的吞噬,提 高药物的靶向性,又能延长药物体内 循环时间。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提高了。 • 粉体相对于大块的固体:由于表面能的急剧
增加→ →粉体本身的能量得到提高→ →制 剂活性有所增加
概述
❖粉体学的特性
▪ 2.流动性
• 由固体分子间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 化力),因此分子间相对位置固定,不能流 动--非流体;
• 固体粉碎成“粉体”后,部分克服了固体分子 间的作用力,可发生分子间相对位置的移动, 使粉体具有类似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性”。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脂质体
▪ 3.影响脂质体形成的因素
• ①磷脂的种类与组成 • ②磷脂分子形状
磷脂酰胆碱易氧化与水解, 降低体系的稳定性,可选 用氢化磷脂;
• •
③ ④磷 负脂 电相 荷变 磷温脂度酸阳相磷的性离棒变脂温磷子温由度脂(状“度;成特胶氢延入膜别P晶化缓不I时是T”磷药饱:,C脂物和→a荷2“虽释的+负液或稳放豆电晶M定,磷。”g性可脂2此所+好适;时对),当加应,但加入使
▪ 脂质体Liposome ▪ 微囊剂Microcapsule ▪ 微球剂Microsphere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一、溶胶与溶胶的形成
▪ 溶 胶:
• 系指分散相以1~100nm大小分散在分散介质 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多相性、高度分散性和聚 结不稳定性的特殊分散体系。



相 粒


▪ 影响高分子囊材胶凝的主要因素
• 1、囊材浓度:浓度↑,有利于胶凝。但浓度过
高,则所形成的囊厚,不利于药物的释放;
• 2、温度:℃↓,囊材溶解度↓,有利于低浓度的
囊材胶凝。但℃↓时,同样影响囊心物的溶解度;
• 3、电解质: 促进胶凝作用最强, 次之,

则可S阻O42止 胶凝。
Cl
SCN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第二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粒径 ❖二、粒径大小与分布测定方法
筛析法: >45µm的粒子;
普通显微镜: >1µm的粒子;
电子显微镜: 1nm左右的粒子, 但需处理; 激光粒度仪: 测定粒径与形态.
第二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粒径
❖二、粒径大小与分布测定方法
10
50
90
跨 距:
100
跨距越大,说明颗粒 分布越广。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五、亚微乳与微乳
▪ 1.乳剂的分类
普通乳

在0.1-10µm之间,不透明乳白色的液体;
滴 大
亚微乳

在0.1-1.5µm之间,可供静脉注射;
微乳
在10-100nm之间,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五、亚微乳与微乳
第一节 微粒分散药物制剂的种类与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