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四章微粒分散系理论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基础理论

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基础理论
V-微粒沉降速度;r-微粒半径; ρ1、ρ2-分别为微粒和分散介 质密度;-分散介质粘度; g-重力加速度常数。
三、微粒分散系的光学性质
当一束光照射到微粒分散系时,可以出现光的吸
(二)沉降——Stokes’定律
• 粒径 较 大 的 微 粒 受 重力作 用 ,静 置 时 会 自 然 沉降 , 其沉降速度服从 Stokes ’ 定律: (4-11)
r愈大,微粒和分散介 质的密度差愈大,分散 介质的粘度愈小,粒子 的沉降速度愈大。
2r 2 ( 1 2 ) g V 9
– 小分子真溶液(<10-9m;<1nm) – 胶体分散体系(10-7~10-9m;1~100nm) – 粗分散体系(>10-7m;>100nm) • 微粒:直径在10-9~10-4m的微粒,其构成的分散体系统称为 微粒分散体系。如微米与纳米级大小的各种给药载体/系统。
微粒分散体系的特殊性能:
①多相体系:
微球表面形态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y of ADM-GMS(阿霉素明胶微球)

微球橙红色,形态圆整、均匀,微球表面可见孔 隙,部分微球表面有药物或载体材料结晶。
2.激光散射法——动态光散射法
• 对于溶液,散射光强度、散射角大小与溶液的性质、溶质 分子量、分子尺寸及分子形态、入射光的波长等有关,对 于直径很小的微粒,雷利(瑞利)散射公式:
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
< 50nm 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皮, 通过毛细血管末梢或
淋巴传递进入骨髓组织。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3.0m的微粒能很快被单核吞噬 细胞系统吞噬,浓集于巨噬细胞丰富的肝脏和脾脏等部位。 人肺毛细血管直径为2m,>2m的粒子被肺毛细血管滞 留下来,<2m的微粒则通过肺而到达肝、脾等部位。 。 注射> 50m 的微粒,可使微粒分别被 截留在肠、肾等相 应部位。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11-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11-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2.高分子聚合物在固体微粒表面上的吸附构型 高分子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一定数量 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能吸附在固体微粒 表面上而使吸附的高分子具有一定形状。 其吸附的高分子构型取决于固体微粒和高分子 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固 体微粒表面吸附点的数目、高分子聚合物的链 长与活性基团的数目和位置、高分子聚合物在 溶剂中的溶解度等都是影响其吸附构型的重要 因素。 这样可将吸附高分子聚合物的构型分成六种形 式。
当微粒的半径大于1μm后,微粒的平均 位移只有0.656μm/s,已不显著,在分散 介质中受重力场作用而匀速运动,此时 应按Stoke′s定律,其沉降或上浮的速 度u以下式表示:
2a (ρ − ρ ) g u= 9η
2 0
式中,a——微粒的半径;g——重力加 速度;η——分散介质的粘度;ρ和 ρ0——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
吸附高分子的构型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稳定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对微粒分散系的稳定作用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分子吸附层存在,产生一 种 新 的 斥 力 势 能 ─ 空 间 斥 力 势 能 (Steric Repulsive Energy);高分子的存在减小微粒 间的Hamaker常数,因而也就减少了范德华引 力势能;带电高分子被吸附会增加微粒间的静 电斥力势能。 总的势能VT: VT= VA + VR + VS 中, VA—— 吸 引 势 能 , VR—— 静 电 斥 力 势 能 , VS——空间斥力势能。
当微粒半径a>1μm后,则微粒就要沉降 或上浮,动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减 小微粒沉降或上浮的速度,则通过增加 分散介质的粘度,加入增稠剂,调节微 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使ρ≈ρ0。这 样可提高此微粒分散制剂的稳定性。 但最主要的是减小微粒的半径,当微粒 半径a从 10μm减小为 1μm时,其沉降 速度从4.36×102μm/s降低为 4.36μm/s,相差100倍。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分析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分析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精华)

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精华)

微粒分散体系的性质包括其热⼒学性质、动⼒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

这⾥主要介绍与其粒径⼤⼩和物理稳定性有关的基本性质。

1.微粒⼤⼩:微粒⼤⼩是微粒分散体系的重要参数,对其体内外的性能有⼗分重要的影响。

微粒⼤⼩完全均⼀的体系称为单分散体系;微粒⼤⼩不均⼀的体系称为多分散体系。

微粒⼤⼩的测定⽅法有光学显微镜法、电⼦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库尔特计数法、Stokes沉降法、吸附法等。

2.微粒⼤⼩与体内分布:不同⼤⼩的微粒分散体系在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于50nm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通过⽑细⾎管末梢或通过淋巴传递进⼊⾻髓组织。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3.0µm的微粒分散体系医`学教育搜集整理能很快被状内⽪系统(RES)的巨嗜细胞所吞噬,最终多数药物微粒浓集于巨噬细胞丰富的肝脏和脾脏等部位,⾎液中的微粒逐渐被清除。

若注射⼤于50µm的微粒⾄肠系膜动脉、门静脉、肝动脉或肾动脉,可使微粒分别被截留在肠、肝、肾等相应部位。

3.微粒的动⼒学性质:表现为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扩散现象⼜是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

正是由于布朗运动使很⼩的微粒具有了动⼒学的稳定性。

4.微粒的光学性质:当微粒⼤⼩适当时,光的散射现象⼗分明显。

丁铎尔现象正是微粒散射光的宏观表现。

如果有⼀束光线在暗室内通过微粒分散体系,在其侧⾯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乳光,这就是Tyndall现象。

在纳⽶级⼤⼩医`学教育搜集整理的微粒分散体系中,即使在正常的室内光线下,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乳光,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判断纳⽶体系的⼀个简单的⽅法。

同样条件下,粗分散体系由于反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低分⼦的真溶液则是透射光为主,同样也观察不到乳光。

可见,微粒⼤⼩不同,光学性质相差很⼤。

5.微粒的电学性质:微粒的表⾯可因电离、吸附或摩擦等⽽带上电荷。

第4章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第4章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一) 微粒间的Vander Waals吸引能
任何两个粒子之间都存在范德华引力,它是多个 分子的色散力、极性力和诱导偶极力之和,其大小与 粒子间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称为六次律。
(二) 双电层的排斥作用能
静电斥力是由于微粒荷电,在微粒表面形成双电 层。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三) 微粒间总相互作用能 微粒间的势能为吸引势能VA 与相斥势能VR 之和 若令总势能为V,则 V = VA +VR
RTt 3rN A
t-时间;T-热力学温度;η -介质粘度;r-微粒半径;NA-介质微粒数目
r愈小,介质粘度愈小,温度愈高,粒子的平均位
移愈大,布朗运动愈明显。
(二)Stoke’s定律
粒径较大的微粒受重力作用,静置时会自然沉降 ,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
2r ( 1 2 ) g V 9
第二节
微粒分散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微粒的动力学性质 <10-7m布朗运动明显 二、微粒的光学性质 低分子---光透射 粗分散体系---光反射 交体分散体系---光散射---丁铎尔现象---粒径 四、微粒分散系的电学性质 电泳\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一)Brown运动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撞击微粒的结果。 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而扩散现象又是 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 布朗运动使很小的微粒具有了动力学稳定性。 微粒运动的平均位移Δ可用布朗运动方程表示:
势能曲线的最高点恰好为零,势垒消失,体系由
稳定转为聚沉,这就是临界聚沉状态,这时的电
解质浓度即为该微粒分散体系的聚沉值。 将在第一极小处发生的聚结称为聚沉 (coagulation),将在第二极小处发生的聚结叫絮 凝(flocculation)。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与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得填A,错误得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得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得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得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得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得布朗运动与重力产生得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得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得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得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得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得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得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得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间得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表面得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表面得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间得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得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6.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设计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设计

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设计一、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1.概述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小分子真溶液(直径<10-9m )微粒分散体系分类胶体分散体系(直径在10-7 ~10-9m 范围):主要包括纳米微乳、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等,他们的粒径全都小于1000nm粗分散体系(直径>10-7m ):主要包括混悬剂、乳剂、微囊、微球,他们的微粒在500~100μm 范围内微粒:10-9 ~10-4m 范围的分散相统称微粒多相体系,出现大量的表面现象微粒分散体系特殊的性能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粒径更小的分散体系还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电泳现象性质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药物微粒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体内分布上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具有缓释作用2.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多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微粒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粒径、有效粒径测定方法: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库尔特计数法、Stokes 沉降法、吸附法小于50nm 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皮,通过毛细血管末梢通过淋巴传递进入骨髓组织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0.3μm 的微粒分散体系能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最终多数药物微粒浓集于肝脏和脾脏等部位7~12μm 的微粒,由于大部分不能通过肺的毛细血管,结果被肺部机械性的滤取,肺是静脉注射给药后的第一个能贮留的靶位若注射大于50μm 的微粒指肠系膜动脉、门静脉、肝动脉或肾动脉,可使微粒分别被截留在肠、肝、肾等相应部位微粒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而扩散现象又是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纳米体系:丁铎尔现象微粒的光学性质粗分散体系:反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低分子的真溶液:透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电泳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微粒的电学性质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吸附层、扩散层布朗运动重力产生的沉降:服从Stokes 定律V= 絮凝与反絮凝二、流变学基础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流动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 与剪切速度D 成正比。

微粒分散体系

微粒分散体系

I

I0
24 3V 2 ( n 2 n02 ) 2
n 2n 4
2
2
I

I0
24 3V 4
2
( n2 n02 n2 2n02
)2
0
I—散射光强度;I0_ —入射光强度;n —分散相的折射率; n0 — 分散介质的折射率;—入射光波长;V —单个粒子的 体积;ν —单位体积中粒子数目。
17
五、微粒的电学性质
• 微粒带电原因:电离、吸附、摩擦。
(一)电泳(electro phoresis)
• 定义:微粒分散系中的微粒在电场作用 下,向阴极、阳极做定向的移动。
• 微粒受力:静电力、摩擦力
E / 6r
粒子越小,移动越快
18
(二)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微粒表面带同种电荷,通过静电引力,使反离
• 1980年已制得热力学稳定的氢氧化铝 溶胶,说明制备热力学稳定的微粒分散系 是可能的。
23
二、动力学稳定性
• 动力稳定性表现在: 布朗运动 沉降 • 粒子的沉降(上浮)速度符合Stokes方程:
V 2r 2 ( 1 2 ) g 9
防止沉降方法 1. 减少粒度(增加均匀性) 2. 增加粘度 3. 降低密度差 4. 防止晶型转变 5. 控制温度变化
力学、光学、电学性质) • 微粒分散系的物理稳定性(动力学、
热力学)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1
第一节 概述
• *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 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 按分散相粒子大小分类: • 微粒分散体系:1nm~100µm • 微粒给药系统: • 微粒分散体系的特点:多相、热力学不稳定、

(完整版)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完整版)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第四章微粒分散体系PPT课件

第四章微粒分散体系PPT课件

h 第二级小

第一级小
--
35
(四)临界聚沉浓度
• 总势能曲线上的势垒的高度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加 大而降低,当电解质浓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势能曲线 的最高点恰好为零,势垒消失,体系由稳定转为聚沉,
这就是临界聚沉状态,这时的电解质浓度即为该微粒
分散体系的聚沉值。 • 将在第一极小处发生的聚结称为聚沉(coagulation),
小,移动越快。
ζ=σε/r
(二)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在相同的条件下,微 粒越小, ζ电位越
• 在微粒分散系溶液中,微粒表面的离高子。与近表面的反离
子构成吸附层;同时由于扩散作用,反离子在微粒周围
呈现渐远渐稀的梯度分布扩散层,吸附层与扩散层所带
电荷相反,共同构成双电层结构。
--
23
斯特恩吸附扩散双电层
吸附层:微粒表面→切动面
2.重力产生的沉降 使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下降
--
27
• 絮凝与反絮凝 • DLVO理论 • 空间稳定理论 • 空缺稳定理论 • 微粒聚结动力学
(了解即可)
--
28
一、絮凝与反絮凝
• 微粒表面的电学特性也会影响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 定性。
• 扩散双电层的存在,使微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在一 定条件下因互相排斥而稳定。双电层厚度越大,微粒 越稳定。
--
18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撞击微粒的结果。 • 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而扩散现象又是
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 • 布朗运动使很小的微粒具有了动力学稳定性。 • 微粒运动的平均位移Δ可用布朗运动方程表示:
D
RTt
L3 h r
Δ-在t时间内粒子在x轴方向的平均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相 分散介质 真溶液 直径<10-9m
胶体分散体系 直径 10-7-10-9m 纳米乳、纳米 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
粗分散体系 直径>10-7m 微囊、微球、混悬 剂、乳剂
二、微粒分散体系特性
1. 多相性,相界面 2. 粒径小,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热
Tyndall现象
散射与反射
1。散射光强和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2。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大,
散射光越强
3.散射光强和分散体系的浓度成正比 4.散射光强和质点的体积成正比
四、微粒分散体系的电学性质
(一) 电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泳速度与粒径大小成反比
(二) 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反离子、吸附层、扩散层 动电位 ζ 微粒越小,动电位ζ越高
第二节微粒分散系的性质与特点
一、分散体系热力学性质 表面自由能 ΔG = σΔA
表面积增加 ΔA ,热力学不稳定 σ降低;表面活性剂
二、分散体系、微粒的动力学性质
(一)Brown运动 布朗运动
(二)Stok’s 定律
重力沉降
沉降速度符合斯托克斯(Stokes)定律:
2 r 2(ρ1 –ρ2 ) g V= -----------------------------------
一、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与反絮凝 微粒分散度大,有聚集趋势 ,微粒荷电,阻碍聚集, ζ电位在20— 25mV,效果最好。
絮凝剂,反絮凝剂
絮凝(flocculation)
系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 解质称絮凝剂。
反絮凝
系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 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 反絮凝剂。 絮凝剂和反絮凝剂。量的多少
常用的有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洒石酸盐、 洒石酸氢盐、磷酸盐及氯化物等。
第三节 二、DLVO理论
(一) 微粒间的Vander Waals吸引 能 (二) 双电层的排斥作用能 (三) 微粒间总相互作用能 (四) 临界聚沉浓度
势垒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 降低,当电解质浓度达到某一值时,势能曲线为 零,体系由稳定转为聚沉。
高分子,阻碍微粒接近 与溶剂、微粒的亲和力 分子量大,效果好 溶剂影响
自学
四、空缺稳定理论
五、微粒聚结动力学
自学
粒度
动力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热力学稳定性
溶液剂
分子分散



胶体分散体系
溶胶剂
1-100nm
布朗运动


粗分散体系
混悬剂
﹥100nm



微粒分散体系 500nm-100μm
力学不稳定 3. 聚结不稳定性
微粒分散系的性能与作用
1. 溶解速度与溶解度高
2. 分散度高、稳定性 3. 体内分布选择性 4. 某些微粒可起缓释作用 5. 改善药物体内稳定性
Ostwald Freundlich方程:
ln S2 2M ( 1 - 1 ) S1 RT r2 r1
S1和S2分别为半径为 r1、r2的药物的溶解度, R 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力学
概念
分散体系
第一节 概述
分散相、分散介质 小分子真溶液 <10 –9 m nm 胶体分散体系 10 –7 ~10 –9 m 1-100nm 粗分散体系 > 10 –7 m 100nm 微粒分散体系 10 –9 ~10 –4 m 1nm-
100μm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定义 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
第四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概述 主要性质与特点
物理稳定性
本章重点
掌握微粒分散系的相关概念及范围,微粒分散系 的特性
熟悉微粒分散系的重要性质与特点 掌握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
性、Stokes定律。 熟悉絮凝与反絮凝的概念及DLVO理论 了解空间稳定理论、空缺稳定理论、微粒聚结动
三、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
粒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 骨髓、肝、脾、肺、肾、肠等 靶向制剂
四、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
单分散体系 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 多分散体系 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 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积径、有效粒径等 测定方法
电子显微镜法 –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 (SEM)
激光散射法
难溶性药物制成混悬剂时,微粒的大小往往不 一致,当大小微粒共存时,微粒的溶解度与其 微粒的直径有关,在体系中微粒的半径相差愈 多,溶解度相差愈大,混悬剂中的小微粒逐渐 溶解变得愈小,大微粒变变得愈来愈大,沉降 速度加快,致使混悬剂的稳定性降低。故制备 混悬剂时,除考虑粒径大小外,还应考虑其大
小的一致性。

(1)微粒的沉淀 微粒沉降速度可按Stockes定律计算:
V为沉降速度,r为微粒半径, ρ1和ρ2分别为 微粒和介质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η 为 分散介质粘度。 Stockes公式的运用条件: ①混悬微粒子均匀的球体; ②粒子间无静电干 拢;③沉降时不发生湍流,各不干拢;④不受 器壁影响。
三、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
吸附层:由吸附的带电离子和反离子构 成。 扩散层:由少数扩散到溶液中的反离构 成。
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亦称扩 散双电层,即带相反电荷的吸附层和扩 散层。 ξ-电势(zeta-potential)即双电层之间
的电位差。
第三节、微粒分散体系稳定性
。 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粒径 的变化,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和 分层。
混悬剂的微粒间有静电斥力,同时也存在着引力,即 范德华力。 V:为位能
VT=VR+VA
VT:微粒之间总位能。 VR:排斥力位能。 VA:吸引力位能。 当VR>VA时,不易聚集。 当VA很小时,可形成疏松的聚集体,振摇易分散。 当VA>VR时,很快聚集在一起,不易再分散。
三、空间稳定理论
空间稳定作用—微粒间大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