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品质方法策略

合集下载

小麦中营销策划方案

小麦中营销策划方案

小麦中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现状分析小麦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生产。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小麦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小麦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品质要求的提高、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

1. 小麦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小麦是全球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需求量逐年增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小麦消费量增长较快。

同时,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也在增加。

2. 品质要求的提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对小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更加关注小麦的产地、加工工艺、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等问题。

因此,小麦生产和销售企业需要增加投入,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小麦的质量和安全性。

3. 价格波动的影响小麦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供需关系、天气条件、政策变化等。

这些因素导致小麦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生产和销售企业带来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通过合作和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来降低市场风险。

4. 市场需求变化的挑战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小麦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

现代消费者对方便、快捷、多样化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

二、市场定位与目标根据市场现状的分析,我们将小麦中的营销目标定位为“提供高品质、安全、可持续的小麦产品,满足现代消费者对营养和便捷的需求”。

1. 市场定位我们将小麦定位为高品质、安全、可持续的产品。

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把控、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供不同种类和加工方式的小麦产品,我们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

2. 营销目标(1)市场份额目标:在目标市场中占据20%的市场份额;(2)品牌知名度目标:提高品牌知名度,在目标市场中达到80%的知名度;(3)销售目标:实现年销售额增长15%。

三、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的选择我们将目标市场选择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稻麦两熟制种植结构下的小麦栽培易受适播期和生长周期适应性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栽培的难点在于精准把握播期、播量,合理密植,科学化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绿色化防治,尽可能的减少干预小麦生长发育因素及制约产量、质量的因素,创建适宜稻茬小麦生长的环境,保证小麦充足的生长周期,以提高小麦栽培的产量。

本文以安徽凤阳县为例,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旨在为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安徽凤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0.9℃;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发量1609.7毫米。

其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三种类型。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比较合适小麦的种植。

此外,安徽省是小麦种植的主要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均有所上升。

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对小麦种植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管理,为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更加合适的环境,促进小麦生长速度的加快,可以改善传统栽培技术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小麦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出现减产的问题,在现代化小麦管理过程中开始重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预防病虫害的出现,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投入。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要点,并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稻麦两熟制是在传统的稻麦轮作生产制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耕作方式,也是我国历史上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制形式。

随着早稻品种出现,水稻种植范围逐渐向北扩展到黄淮河流域,黄淮河流域也开始了稻麦轮作的耕作方式,农作物熟制从一年一熟转为一年两熟。

黄淮河流域纬度偏高,日照时间要比我国南方地区断,稻茬小麦栽培的时间紧,播种期易受高温影响,后期易受冻害影响,加之受病虫害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多因素的限制表现较低。

我国安徽、江苏、山东南部等地采用周年稻麦两熟制的地区较多,产量低影响着稻麦两熟地区小麦栽培的效益。

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一、引言在农业生产中,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传统的化学合成肥料逐渐受到质疑,而生物有机肥料因其对土壤环境的保护和作物长势的改善而备受关注。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生物有机肥料能够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本文将对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二、生物有机肥料的特点1. 营养丰富:生物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能够为作物提供全面的养分。

2. 微生物活性高:生物有机肥料中富含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养分供作物吸收。

3. 提高土壤肥力:生物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4. 环境友好:生物有机肥料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非常环保。

三、生物有机肥料的种类生物有机肥料主要包括发酵有机肥、腐熟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1. 发酵有机肥:通过将有机物质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常见的有胡麻饼、菜籽饼等。

发酵有机肥中微生物数量多、活性高,能对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群进行调控。

2. 腐熟有机肥:通过将有机物质进行腐熟处理得到,常见的有堆肥、腐熟鸡粪等。

腐熟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为作物提供氮、磷、钾等养分。

3. 生物有机肥:由动、植物残体经过深加工处理得到,常见的有骨粉、有机氮肥等。

生物有机肥中富含各种有机酸和氨基酸,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养分利用率。

四、生物有机肥料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策略1. 合理选择生物有机肥料:根据土壤环境和小麦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生物有机肥料。

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来判断土壤中缺乏的养分种类,选择相应的生物有机肥料进行补充。

2. 控制施肥量:施用生物有机肥料时,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量来控制施肥量。

早期的生长阶段可以适量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促进根系生长;中期的生长阶段可以适量增加磷、钾的施用量,促进株高和籽粒充实;后期的生长阶段可以适量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促进籽粒灌浆。

农产品营销的八大策略

农产品营销的八大策略

农产品营销的八大策略农产品营销,作为农产品商品生产的继续和消费的先导,其模式和方法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商品属性密切相关。

农产品难以标准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决定了和其他工业产品的营销方式具有很大的区别。

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产品或服务成功的营销过程中,农产品营销和策划人员可以获得启迪和思路。

策略一:优化完善产品品质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新疆和田大枣,东北五常大米、陕西的XXX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比如XXX,一般的果农都知道,需要喷洒26种以上的农药,才能保证苹果不受虫害的侵扰,而这样的苹果对特别注重健康的高收入阶层,能够接受吗?内行人都知道,一个苹果出口需要147项检测,而内销的苹果几乎没有,现在国内外都对食品安全产生了强烈的关注,尤其媒体纷纷报道因为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产生的各种事件,作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来说,要想让自己的有更大的收益,决不能吃祖宗和当地特殊环境的老本,加强对品种的改良,包括外观、口感、营养成分、安全性、加工工艺等,这是基本的农产品营销策略,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基础所在。

比如我公司石泉的散养土鸡和高品质的土鸡蛋,严格按照有机标准,采用树林放养,母鸡吃的是山野间的昆虫,喝的是山泉水,由于生产环节中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环境,使我们的土鸡和土鸡蛋无论从品质、色泽、口感、营养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和市售其他的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回头客很多,逐渐成为了高端人群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要跳出低端杀价的红海,就要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策略二:体现特色的产品包装研究发现,一个产品的价值60%来自于包装,产品包装实际比产品本身具有1优先性。

对于首次购买特别是网购的消费者来说,不克不及先尝后买,只能凭包装等判别产品的价值。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应用策略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应用策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相应的增加,通过种植小麦可以满足百姓对粮食的需求,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小麦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在多年的小麦种植实践中,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对粮食种植技术、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当前仍然有一些地区的小麦种植效益不高,种植成本却在持续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一、选用良种具有稳产、高产、高品质等优势的良种,是获得良好种植效益的基础。

在选用小麦品种时,一是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品种;二是选择既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又适应当地市场需要的品种。

应按照小麦生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市场营销方面业内人士的推荐意见进行选择,防止盲目选种。

三是在考虑到品种丰产性和优质性的基础上,还应注重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的品种,尽量减少种植过程中的灾害损失。

二、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将小麦摊放在晾晒场上晒种2-3天,晾晒过程中要定时翻动,确保晒种均匀。

晒种后用种子包衣或用药剂拌种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小麦苗期部分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控制越冬病虫害的基数,为小麦高产和稳产打好基础。

常用的拌种和包衣方法为:一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等根茎部病害,每100千克种子可用每升30克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0.3千克包衣,或用2%戊唑醇0.1千克拌种;500千克种子可用4.8%苯醚·咯菌腈1千克拌种;二是防治黑穗病,每500千克种子可用1千克立克锈,或速保特别利拌种;三是防治地下害虫,每500千克种子,可用40%辛硫磷乳油1千克拌种,或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千克,与40千克细土均匀掺混后,结合整地与20厘米以上的土层充分混合,或每100千克种子用30%噻虫嗪0.23千克拌种,也可以将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施用,对病虫害有兼治效果。

三、深耕细耙整地整地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为出全苗、培育壮苗及植株良好生长提供条件。

加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

加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及途径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随着我国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产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小麦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要想不断的提高小麦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人员应该大力推广小麦种植技术,因此研究人员应该不断的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推广小麦种植技术,提高我国小麦的粮食产量,促进小麦产业的不断发展。

一、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1、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小麦种植技术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可以使我国小麦产量不断的提高,使我国的小麦产量逐渐提升,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

所以研究人员应该加大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范围,可以提高小麦种植的品质,使小麦的生命力和对土地的适应了不断地提高,保重小麦在种植过后能够茁壮成长,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有效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连接科学研究部门和农民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该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通过积极的推广小麦种植技术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学意识,从而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的实际作用,有效的增加小麦的产量,提高小麦的生产能力,使农业科技能够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发挥重要的作用。

3、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储备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储备问题,与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推广小麦种植技术的力度,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能够有所提升,充实我国的粮食储备,有效地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4、扩大经济产业链我国目前的食品丰富,主要是依赖于小麦产品的种类众多,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面粉,麦片等,而且小麦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的衍生行业当中,比如制酒行业,如果想要酿出高品质的酒,那么小麦的质量就应该有所保证,小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酿酒行业的发展。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在选择适宜品种方面,应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

在科学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污染。

在合理灌溉上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水分过盛或不足。

采用有机栽培技术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保证小麦品质安全。

病虫害防治策略要科学精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是关键的,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保证小麦高产高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有机栽培、病虫害防治、策略、结论。

1. 引言1.1 引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经济收入。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无公害优质小麦的种植需求逐渐增加。

如何科学地栽培无公害优质小麦,提高产量和质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选择适宜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有机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分析和总结,为小麦种植户提供一些实用的栽培对策,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无公害优质小麦的生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公害优质小麦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探讨,无公害优质小麦的种植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小麦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选择适宜品种选择适宜品种是无公害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可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选择适宜品种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要选择生长期适中、耐病虫害、抗逆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

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技术ppt课件

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技术ppt课件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 的播种时期,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和正 常成熟。
推广使用精量播种技术,控制播种量 ,避免浪费种子和造成田间郁闭。
合理密植与群体调控技术
根据地力、品种特性和产量目标,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构建高产群体 结构。
通过肥水调控和化学调控等措施,控制小麦旺长,防止倒伏和贪青晚熟 。
营养元素缺乏症状识别
01
02
03
氮素缺乏
小麦叶片发黄,生长缓慢 ,分蘖减少,穗小粒少。
磷素缺乏
小麦叶片暗绿无光泽,根 系发育不良,分蘖减少, 成熟期推迟。
钾素缺乏
小麦叶片边缘干枯,茎秆 细弱易倒伏,根系生长不 良,抗旱能力下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
土壤测试
通过对土壤养分含量、质 地、酸碱度等指标进行测 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
小麦产量受气候、土壤、品种和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同 地区和年份间差异较大。
当前我国小麦单产水平仍有提升空间,需要通过改进管 理技术来提高产量。
品种选择与布局问题
小麦品种繁多,不同品种适应 不同的生态区域和耕作制度。
品种选择不当会导致产量下降 、品质变差和抗逆性减弱等问 题。
在品种布局上,需要充分考虑 品种的适应性、产量潜力和市 场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种植 结构。
收获与贮藏管理规范
收获时机
小麦成熟后应及时收获,避免遇雨受 潮导致籽粒发芽或霉变。收获时应选 择晴朗天气进行,确保小麦质量。
贮藏管理
收获后的小麦应晾晒至安全水分以下 ,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鼠的仓 库中。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温度和湿 度变化,防止霉变和虫害发生。
04
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
Chapter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高产、 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小麦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小麦品质方法策略
如何能提高小麦的品质使其比现在产量更高?要想获得高品质、优质的小麦,除了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外,栽培方面的技术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下面笔者就对有关小麦生长期的施肥、灌溉和播种期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一、施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氮肥是小麦粒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影响肥料,在众多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中,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最为活跃。

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期直接影响到了小麦蛋白质的含量以及组分等指标。

如果施氮肥量比较适当,那么小麦蛋白质的含量会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如果施氮量过多,则会起到反作用,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呈下降趋势。

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土壤特点以及栽培措施来确定施氮量的多少。

另外,施氮时期也对小麦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施氮时期比较晚,则可以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后期施肥,小麦的植株有更强的吸收能力,所吸收的氮肥可以更快速地被运输到粒子中去合成蛋白质。

2.磷肥可以使小麦显著增产,也可以相应地改善小麦的品质,但是一定要在当地土壤含磷较低或已经施用了大量氮肥的情况下使用。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在施用了充足氮肥的基础上,如果还能配合施用适量的磷肥,那么小麦品种会更好;反之,对于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品种而言,应在施用了适量氮肥的基础
上,配合施用充足的磷肥,必须是充足的量才能保证小麦品质的提升。

3.有机肥——不可忽视的肥料
在土地基础肥力不高或较差的时候,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很好地提高小麦的品质,对于提高小麦蛋白质和干面筋含量有直接明显的效果。

对提高小麦品质而言,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料可以使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高,但相比使用氮肥和磷肥的效果,略显逊色。

4.钾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对于增加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品质而言,钾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用钾肥可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并可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另外对于小麦的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可增强对韧性的要求,诸如面包强筋的改善。

5.三元配合施用
既然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提高小麦品质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如果三者同时施用,效果会如何?这三元的配合施用,对提高小麦品质将有明显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且三元配合施用的效果会优于其中任何两元的效果,同理,两元的配合施用效果比施用单一肥料的效果要好。

我们要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及特性,来确定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和使用量。

另外,还要结合不同的小麦品种和不同土壤及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最终确定相应的配比及用量。

二、土壤含水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在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很高。

当然,这其中既包括自然降水,也包含了人工灌溉。

土壤水分丰富,小麦的品质就相应的偏高,也就是说水分可以增加小麦蛋白质的含量;反之,土壤水分不足,天旱少雨,人工灌溉时机不正确,就会降低小麦蛋白质的含量。

一般来讲,施肥和灌溉比较晚,则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特别是孕穗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土壤水分呈反比例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灌溉和施肥的时期不能太晚,否则同样不利于小麦生产及品质改善。

三、播种时期和播种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播种时期对产量的影响远远大于播种时期对品质的影响。

一般来讲,播种时期比较早的,也就是早播和中播,相应的产量就比晚播的产量要高很多,特别是早播,要比晚播产量相差在200kg/亩以上,所以播种时期一定要把握准确,赶早不赶晚。

播种量对小麦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每亩的播种量控制在7.5kg以下时,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也会逐渐提高。

但如果播种密度较大或过低,小麦的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在播种的同时还要考虑小麦群体结构所带来的诸如光合作用、通风等影响。

所以,要想获得高产量的小麦种植,就必须要合理密度种植。

四、栽培技术要点
1.合理调配施肥
(1)小麦的有机肥不可忽视,增加有机肥,可提高土地肥力,改善土地结构。

一般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用量控制在400kg左右。

(2)三元施肥中,氮磷钾三者的总量供应、比例和施肥阶段,是控制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高产田的氮磷钾配比一般为1:0.4~0.5:0.5~0.7:0.7,真正做到“控氮、稳磷、增钾”。

并根据土壤养分,适当补充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中产田氮磷钾的配比可参照1:0.5:0.3~0.4,并根据当地土壤状况补充微量元素;低产田氮磷的配比可为1:1.
(3)要想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实现小麦双重品质的提高,就必须注意适当的晚施氮肥,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氮肥后期技术。

2.把握播种时期。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4度到18度时,为小麦的最佳播种期。

3.合理密植小麦,合理播种量。

4.结合自然降雨,合理灌溉小麦。

与氮肥后施技术同理,适当晚灌溉有利于提高小麦品质。

5.有必要的时候,必须结合化学调控来增加小麦的品质。

化学调控的成本低、效果明显。

后期在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和尿素,都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段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