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学设计
3.教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计算并验证这些公式的正确性。
4.针对难点问题,如面积单位换算,设计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主题,如:“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应用面积知识?”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到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占据平面空间大小的量。
2.掌握基本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学会使用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等)测量简单图形的面积。
4.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房间面积的计算、土地面积的估算等。
5.采用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7.教学评价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多种途径,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面积的理解,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明确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占据平面空间大小的量。
3.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面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面积是用来描述平面图形大小的。
2.介绍基本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面积的定义以及其单位;2.通过实例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面积;3.理解面积和图形之间的关系;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面积的定义及其单位;2.面积的测量和比较;3.面积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具体问题中面积的含义;2.完成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在黑板上写下“面积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开展一次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到面积是二维图形内部所包含的空间大小。

然后,在黑板上设计一张小房子,让学生测量其地板的面积。

讲解面积的概念和单位1.定义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测算黑板上小房子的地板面积,引导学生思考地板面积的含义。

告诉学生,面积是二维图形内部所有点到图形边缘的距离之积。

例如矩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

2.讲解面积的单位。

告诉学生,不同的图形所使用的面积单位不同。

例如,矩形的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米,而三角形的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

提醒学生注意当参考面积单位转换单位时,要有对应的单位转换方法。

讲解面积的测量和比较1.讲解如何测量面积。

先用黑板上的小房子图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房子地面的长和宽,记录数值,并进行乘积运算。

提醒学生,测量时要注意尺子的放置方法以及读数准确度,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点。

2.讲解如何比较面积。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判断大小。

重点让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时采用这个公式。

讲解面积和图形的关系1.讲解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用黑板上的圆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面积如何计算。

告诉学生,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2.讲解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用黑板上的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

提醒学生,计算时可以通过拆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计算的方法,求得其面积。

实际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房子的面积问题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明确面积与长度的区别;2.学会测量简单平面图形面积。

二、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2.测量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1.区分面积和长度;2.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四、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表面覆盖的区域;2.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边长和面积;3.撕下同等大小的纸张分别覆盖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上,引导学生体会面积的概念;4.通过图形对比,引导学生明确面积与长度的区别。

2. 测量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1.教师出示简单的图形,如直角三角形、梯形等;2.结合具体的实物教学,在图形上画出网格,并标记边长和单位;3.引导学生用勾画法或套路法计算面积;4.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图形可以划分成多个简单图形计算面积。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先演示如何计算面积,再让学生自己尝试;2.讨论法: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方法;3.实验法: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铺在桌子上的白纸,问学生这张纸的大小是怎样计量的?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米、厘米、分米等;3.求助学生在这张纸上标上一个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形;4.让学生尝试估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2. 讲解面积的概念1.教师用标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出它的面积;2.引导学生比对得出两个结论:面积包含长度和长度的平方;3.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尝试覆盖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理解它们的面积是不同的。

3. 讲解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1.教师出示各种简单图形,并用图形上的网格标记边长和单位;2.教师讲解勾画法和套路法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尝试计算图形的面积;4.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图形可以划分成多个简单图形计算面积。

4. 讲解区分面积和长度1.教师出示条状图形,并让学生标上长度和面积;2.引导学生体会长度和面积的区别;3.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授课《面积的含义》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作为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面积的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如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4. 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面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面积的增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2. 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面积的换算。

3. 学会计算面积,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表面的大小。

2. 讲解面积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 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让学生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并进行换算练习。

4. 计算面积:教授计算面积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面积的计算练习。

5.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面积的增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3. 面积的计算方法4. 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答案: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解释什么是面积。

2. 能通过比较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感受单位的重要性。

3. 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4. 能够正确使用平方厘米测量简单物体的面积。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及单位。

2. 平方厘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面积的具体测量。

2. 面积单位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板书、毛巾、盆、面积卡片、尺子、米纸、学生作业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感受一下某件物品有多大。

2. 请学生伸手向前估算出教室的面积,看谁接近。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准确测算出这个面积?)二、讲授1. 面积概念让学生看板书上的六张照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哪一张图形最大?(2)哪一张图形最小?(3)你能感觉出长方形1和长方形2的面积不同吗?(4)怎样才能量出尖尖图形、圆形的面积呢?学生思考后,老师可依次为学生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图形的面积。

2. 面积单位(1) 平方厘米试做一下这个实验:将一条长方形毛巾对折,再对折,按照图示所示,直到折几次后比较难继续折叠。

问题:若折叠了5次后的面积是多少?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并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米纸测量物体的面积,并让学生独立测量。

三、巩固练习用还原图做两道题目的练习(如:学习镇市场的院坝分别有什么形状的院子?每个院子的面积又是多少?……);四、拓展延伸1. 在学生认识面积的基础上,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

如:让学生算一下教室、球场、草坪等的面积;2. 在对面积的掌握上,可以与现实日常生活学科搭边,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去认知周围。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你觉得哪一环节比较困难?六、课后作业选择题:(1) █,请选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单位。

A 平方毫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厘米(2) █,请选出下列物品的面积单位。

A 平方厘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米(3) █,请选出下列物品与自己错开一些的物品面积的大小,___________的面积更大一些。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情境图及例1、例2。

面积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教材中例1是通过学生身边的教室的情景引入,很自然地展开两个量的比较。

通过观察、动手感知、语言描述的方式,理解面积的含义。

例2是由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引入,用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出大小,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拼摆和选择的过程,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为进一步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二)核心能力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事例进一步认识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丰富的实例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过程,在对比中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

3.通过描一描、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区分周长与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四)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感知物体“面”及“面的大小”,建立“面积”的概念。

(五)学习难点通过描一描、涂一涂的活动,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面积的含义》名师教学课件、多种图形卡片。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先用铅笔在纸上描画出树叶、三角尺、一元硬币的一周,然后用彩笔对所画出的图形进行涂色。

(2)思考:铅笔画出的一周长度是它们的什么,涂色的部分呢?(二)课堂设计1.游戏引入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1)指名上台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学生挑选所涂图形。

为什么选正方形的纸?(2)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从生活实际问题中感受面积的作用;3.运用面积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1.2 能力目标1.发现生活实际问题中的面积概念;2.运用面积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运用面积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1.发现生活实际问题中的面积概念;2.运用面积概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与流程3.1 教学内容1.面积的概念;2.面积的计算方法;3.面积的作用和应用。

3.2 教学流程3.2.1 导入(5分钟)•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和作用;•小组活动,发现生活中的面积概念。

3.2.2 提升(25分钟)•讲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作用和应用,讲解园艺等生活实际问题。

3.2.3 拓展(15分钟)•展示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解决;•提供数学实验和项目,拓展面积相关知识。

3.2.4 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梳理面积相关知识;•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总结。

4. 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评价学生掌握面积相关知识的程度;2.评价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收集学生课堂作业和小组活动结果,评价学生掌握面积相关知识的能力;3.通过展示生活实际问题和数学实验等方式,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资源和评价标准5.1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生活实际问题;3.数学实验和项目。

5.2 评价标准1.掌握面积相关知识;2.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图形卡片、面积计算器等。

2.准备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游戏中的图形特征,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向学生解释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面积计算器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面积的方法和心得,巩固对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详细解释“面积”的含义。

•能够利用自身的身体尺寸与数量关系,感受面积大小的概念。

•能够按照给出的图形,计算出其面积大小。

•能够使用现有的量具、工具,量取一般图形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控制。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谈论“面积”的含义。

•使用身体感受面积的大小以及使用具体图形计算其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尚未学习到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整合班级或学生小组的意见,引导学生谈论什么是“面积”。

2. 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实测,在讲台或课桌上用身体留下他们的形状,并理解和比较不同形状之间的“面积大小”差异。

3. 讲授•提供范例,并使用黑板或教师PPT说明如何测量并计算面积。

•通过实际测量、探索和计算,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矩形等形状的面积测量工具的作用。

4. 练习•出示一张图形,让学生利用测量工具计算其面积,并在黑板上进行说明,以检验他们对上述内容的掌握情况。

5. 拓展•提供更复杂的图形,要求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之间应用自己所学的技能,计算其面积,并将结果对比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能力评估•能够解释“面积”的含义。

•能够使用自己的身体感受面积的大小以及计算具体图形的面积。

•能够使用测量工具的帮助量度不同形状物体的面积。

知识评估•直接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面积?•径规、面积计和量角器都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吗?如果不是,那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五、作业布置•完成与本课有关的练习题。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面积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步骤:1. 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

2. 讲解面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3. 介绍面积的单位,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能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面积的计算公式: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公式或割补法等方法计算面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4 教学步骤:1. 复习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回顾面积的含义。

2. 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面积。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面积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实际应用:计算物体的表面积、计算封闭图形的面积等。

面积的比较: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面积的含义,能说出面积的定义。

能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面积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实际例子: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操场的大小。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面积的概念。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物体的面积。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教室和房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大小。

1.4.2 新课导入:介绍面积的定义和单位。

1.4.3 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物体的面积。

1.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1.4.5 总结和练习:总结面积的概念和单位,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教学目标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能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物体的面积。

2.2 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

实际问题:计算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展示面积的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计算的公式和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教室和房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大小。

2.4.2 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4.3 案例分析:让学生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2.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计算的公式和应用。

2.4.5 总结和练习:总结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第三章:面积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能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面积的大小关系。

能解决实际问题,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但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

2.准备计算器、纸张、彩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如“小明家的客厅面积是20平方米,你觉得这个客厅大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同时,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尺测量图形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计算面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进行答案交流和讲解。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块地的面积是1公顷,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面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难点: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计算面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图形和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以及测量工具。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和练习题,以及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花园、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片中的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体的大小呢?”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然后,教师介绍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应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理解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如何计算面积。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面积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和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花园、教室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说说这些图片中的花园和教室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可能会回答:“它们都有边界,不能无限扩大。

”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表面大小的情况?”比如,我们家的房间需要装修,需要知道地板的面积来计算所需的地板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积的含义。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面积概念的理解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能够深入理解面积与图形边界的关系。
举例:在面对面积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如一个房间的面积换算为不同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换算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指导学生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近似为规则图形进行面积计算,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面积知识。
四、教学流程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需要在讨论前给出更明确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上,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对于面积单位换算这一难点,我可以通过设置更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换算方法。同时,对于重点知识,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面积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面积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面积的意义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含义。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含义。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认识面积1、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桌面,它们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都是平平的,像这样的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

面还有大有小。

(板书:课桌面的大小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面。

你能边摸边像这样说说它们的面积,并比比面积的大小吗?可以和同桌互相说说。

3、中国地图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

全国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你能随意找两个省,来比比它们的面积吗?我们常州市属江苏省,江苏省的面积虽然只有全国的1%,但它的农业产出却养活了全国5%的人口。

因此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看来大家的观察力挺强的。

那么江苏省和浙江省哪个面积更大呢?像这样的两个图形用观察法很难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二、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1、有没有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呢?让我们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研究。

活动要求:(1)先独立思考,尝试比较三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2)碰到问题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解决。

(3)边做边思考,你们又找到了哪些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提供三个长方形:长方形1:长9厘米,宽6厘米长方形2:长11厘米,宽5厘米长方形3:长8厘米,宽5厘米每一组还提供了一些材料,需要的话你可以用。

(两组提供剪刀,两组提供小方格,两组提供方格纸。

)2、学生尝试3、我们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还有重叠法、剪拼法、数格子的方法。

4、下面两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数方格的方法真不错。

这个红色的长方形数数有几格,蓝色的呢?12格的长方形为什么没有6格的长方形面积大呢?三、美丽的校园出示图,这是一所新建校园的平面图。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

2.了解平方厘米的含义。

3.能够测量物体的面积。

4.通过生活实例,探究面积的特性和规律。

教学重难点•掌握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发现面积和数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平板电脑•绘图纸•铅笔和尺子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测量面积?•测量物品面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探究教师运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个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同样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吗?•面积和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讲解教师讲解面积的定义,以及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介绍平方厘米的概念,并给出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转换方法。

案例教师展示教具或者生活中的实例(如:书本、教室桌面、黑板等),并通过图示等方式让学生探索它的面积。

教师可以示范如何使用尺子和绘图纸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面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

拓展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有一个正方形面积,我们如何将其分割成更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同?•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面积,我们如何将其分割成更小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和思考,进一步掌握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作业1.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同一个面积。

2.测量一张宣纸的面积,并计算出其面积。

3.完成课堂上的练习。

总结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进一步发现面积和数量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的概念,能够简单描述面积的含义。

2.通过图形展示及计算面积的方法,能够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及含义。

2.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

2.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图片,询问学生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认识面积的概念(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图形,并问学生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2.出示一个梯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大小的差异。

3.推导面积的概念:“图形占据的单位面积的数量就是图形的面积”。

3.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20分钟)1.对于一个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其面积为a × a。

2.出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图片,并引导学生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3.让学生自己画出边长为 5cm 的正方形,并计算其面积。

4.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0分钟)1.对于一个长为 a,宽为 b 的长方形,其面积为a × b。

2.出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图片,并引导学生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3.让学生自己画出长为 4cm,宽为 6cm 的长方形,并计算其面积。

5. 实际应用(15分钟)1.出示一张房间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图形计算出房间的面积。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知道了房间的面积和一面墙的长度,如何计算出与其相对应的墙的长度。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房间平面图,并计算其面积。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做一些关于面积计算的练习题,加深对本节课程的理解。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房间平面图,并计算其面积。

六、课堂总结1.认识了面积的概念及含义。

2.熟练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入面积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6.1《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面积的含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含义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

2. 教学难点: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面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面积的含义(1)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

(2)引导学生发现,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用面积来表示。

(3)总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3. 学习面积单位(1)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让学生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面积需要用到一个标准量。

(2)介绍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

(3)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的面积。

5.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2. 课后思考:(1)如何计算一个圆形的面积?(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应用面积知识?七、板书设计6.1 面积的含义1. 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 面积的计算:面积 = 长× 宽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情境图及例1、例2。

面积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教材中例1是通过学生身边的教室的情景引入,很自然地展开两个量的比较。

通过观察、动手感知、语言描述的方式,理解面积的含义。

例2是由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引入,用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出大小,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拼摆和选择的过程,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为进一步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二)核心能力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事例进一步认识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丰富的实例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过程,在对比中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

3.通过描一描、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区分周长与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四)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动手感知物体“面”及“面的大小”,建立“面积”的概念。

(五)学习难点
通过描一描、涂一涂的活动,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面积的含义》名师教学课件、多种图形卡片。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先用铅笔在纸上描画出树叶、三角尺、一元硬币的一周,然后用彩笔对所画出的图形进行涂色。

(2)思考:铅笔画出的一周长度是它们的什么,涂色的部分呢?
(二)课堂设计
1.游戏引入
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
(1)指名上台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学生挑选所涂图形。

为什么选正方形的纸?
(2)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入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了纸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2.问题探究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表面,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②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表面,哪个面比较大?课桌的表面和黑板表面,哪个面比较大?
③教师举例说明: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④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出示手机和电视机,说说它们的面积,谁的面积大?)先指名回答,然后全班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含义,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

通过全班交流,用丰富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2)即时练习,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课件出示)
①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②出示一个苹果,说一说什么是苹果表面的面积?(学生边摸边说)
③观察下图,说一说数学书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实例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各个面都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通过判断,使学生明确同一个物体的面积的大小与所放的位置无关,发展了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3)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①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两个长方形,想一想哪个面积大?(观察无法比较)
追问:有什么方法进行比较?指名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能比较出结果吗?
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②小组合作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生思考,交流。

或者出示小精灵的建议。

小组内确定度量单位,进行度量。

(在展台上展示)
③归纳总结合适的作面积的单位
电脑课件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结合以上方法思考:
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说明: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3.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下面的图形,你能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吗?
(2)P62页的做一做。

(3)如右图,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的面积、周长均相等
B.甲与乙的面积、周长都不相等
C.甲与乙的周长相等
D.甲与乙的面积相等
(4)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中剪去两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剩下图形的面积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体会在正方形中剪去两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还是相等的,与小正方形的位置无关,发展学生初步的面积守恒观念。

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4.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并不是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

曲线和线段围成的图形都有面积。

通过拼摆和对比我们发现用正方形能准确测量出图形的面积,用它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三)课时作业
题号1.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

答案:略
解析:【考察目标1,3】让学生从图形中直观的感受周长与面积,知道周
长是描画一周表示,面积用涂色表示。

题号2.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个()个()个
答案:8个,10个,9个
解析:【考察目标2】数正方形的数量,有几个正方形,然后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题号3. 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然后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如图)。

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案:面积不变。

解析:一个图形进行割补后,面积的大小不会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初步的面积守恒观念,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题号4.在网状图中,涂4个格子,你会有几种不同的涂法?
这几个图形的面积()(相等、不相等)。

你是怎么想的?周长最短的是()号图形。

答案:开放式习题,答案不唯一。

解析:【考查目标3】思维拓展,通过练习,加深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