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学案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课《窦娥冤》导学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课《窦娥冤》导学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课《窦娥冤》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课标要求能够概括出情节,包括显在情节和潜在情节;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剧本的结构;分析品味人物的语言;把握和欣赏人物形象。

考纲要求1.识记杂剧特点2.理解人物形象3.能够概括情节,梳理矛盾冲突【学习目标】1.介绍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背诵认知,把握住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4.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5.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轻、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品酒第三折,把握住人物情感,分析体会语言特色。

3.体会结尾浪漫主义手法。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元杂剧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市)人,()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一同被称作“元曲四大家”,并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卒年无考。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等。

其中《》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予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就是用北曲献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就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出来的,特点显著,体制严苛,就是一种歌唱、白苞、舞蹈等有机融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且存有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备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苛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优化方案]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方案]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方案]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1 窦娥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窦娥冤唱一曲《窦娥冤》动地感天,屈死的窦娥无人不怜。

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而被毁灭呢?雷雨红颜已逝,韶华不在,鲁侍萍三十年后声声控诉,一切恍然如梦,她咬牙切齿宣称是不公平的命指使她又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

周朴园变得冷酷无情,但对侍萍,他却是表面保留记忆,爱情早已成空谈,只剩下鲁侍萍的苦苦悲叹。

那个惊心动魄的雷雨之夜呵,爱与恨的厮杀渗透出的血腥之气,让人们不寒而栗。

当一切又回归平静,我们早应该明白,爱与恨终究不能长久,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断肠伤心……*哈姆莱特“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曾经拷问了人类千年:庄子垂钓于濮水时,曾用“曳尾于涂”的乌龟作过透彻的比喻。

司马迁遭遇腐刑时,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铁生残疾了双腿后,终于明白了“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于是他在有限的日子里活得阳光灿烂。

而当这个问题摆在了忍受着国恨家仇煎熬的延宕忧郁的王子――哈姆莱特面前时,哈姆莱特也终于举起了复仇之剑!1 窦娥冤诗海拾贝[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②③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注】①四块玉:曲牌名。

②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③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赏析] 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

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相思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景,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

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重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奠定了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

语文1.1《窦娥冤》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语文1.1《窦娥冤》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知识链接】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元代大都人,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十三世纪末,比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世纪。

他一生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

比莎士比亚多出将近一倍。

关汉卿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悲剧,写得一腔怨气喷如火,感天动地惊鬼神;他的喜剧,写得嘻笑怒骂多辛辣,妙趣横生满屋春;他的历史剧,写得历史人物如再现,豪气逼人真雄健。

郭沫若说过,关汉卿能够“爱人民之所爱,憎人民之所憎”。

他的杂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又关于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赋予他所肯定的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表达出人民的美好愿望。

元杂剧知识1、构成要素:唱词:①宫调、曲牌。

②韵文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

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3、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

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

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净(大花脸。

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

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学习过程】一. 知识积累字音字形寒喧罪愆倾刻披枷戴锁分辩诀别造蘖望帝啼鹃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怜悯枷纽白练负屈衔冤二整体感知概括情节(一)绑赴刑场──指天斥地┏1、绕过后街怕见婆婆(二)婆媳告别┃2、婆媳见面补叙原委┗3、婆媳离别悲声动地┏血浅白练┏1、指天发誓┃六月飞雪(三)刑场受戮┃┗亢旱三年┗2、誓愿应验三文本探究第一部分(疏通一段文意,分析一段)重点段落【滚绣球】一段反映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窦娥被绑赴刑场,无情的事实轰垮了她的幻想,她从自己的奇冤大屈中认清了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

人教版-语文-高一-《窦娥冤》同步学案

人教版-语文-高一-《窦娥冤》同步学案
2.试分析窦娥与婆婆的一段对白,体会关剧的语言艺术。
3.讨论: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不替婆婆认罪,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课外延伸:把讨论内容写成一段小文字,阐明自己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研读第三层
1.窦娥临刑时发出了哪三桩誓愿?为什么要发这三桩誓愿?
2.这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什么性格?
3.作者设计三桩誓愿,并写两桩誓愿当场应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3.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有的还加一个,剧本由、、三部分组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或一人独唱至终。
4.正音
刽子手()、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前合后偃()、
尸骸()、冤枉()、荒阡()、亢旱()、鲍老儿()、瀽()、
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4第1课《窦娥冤》同步学案
学生动脑
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2.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3.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4.品味戏曲的语言
5.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
学生动笔、动嘴、动脑、动情
一、知识储备
1.关汉卿,号,戏曲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代表作品有、、、等。《窦娥冤》全名,共,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的和王实甫的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2.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白”。其代表作是关汉卿的,马致远的,白朴的,郑光祖的。
5.课文出现个曲牌,都属于宫调。
二、理清结构(本折戏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1.主题及其进步意义剧中的主要人物是窦娥,她善良,本分,相信天理和官府,她的含冤被斩,是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流氓犯罪行径,尤其是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控诉;她被斩前质疑、责骂天地,为申明自己的冤屈又许下三桩誓愿,则表现了她不屈的反抗精神。

剧作强调了官府的反动本质: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的百姓于死地。

剧中楚州太守桃杌是造成窦娥冤案的关键人物,他是地方官员的代表。

他说自己是“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并且一见到告状的就下跪,说什么“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对窦娥动用大刑,因为他相信:“人是贱虫,不打不招。

”贪图钱财,而百姓的性命在他眼里如虫豸一般,他哪愿意动心思查清楚案件呢!窦娥在临刑前唱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就表现了对官吏们反动本质的深刻认识。

2.情节和结构本剧是元杂剧中情节和结构最讲究的作品之一。

剧作里,窦娥和张驴儿、桃杌的冲突与斗争是主要情节,那些和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却是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的情节往往由人物台词交代出来,而没有直接加以描述。

比如楔子和第一折之间剧情的时间跨度是十三年,这期间在女主角窦娥身上发生了不少事情:随蔡婆搬到山阳县住,十七岁时和丈夫圆房,两年后丈夫病逝,服孝将近三年。

在引入主要矛盾上,作者也显示出非凡的功力。

第一折里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赛卢医,他的说白告诉我们他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蔡婆马上要来讨账,他打算杀掉她。

这样从一开始人们就被带入紧张的戏剧氛围中。

3.人物形象窦娥基本的性格特征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她的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善良,安分守己: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

新版高中语文《窦娥冤》教学案含答案

新版高中语文《窦娥冤》教学案含答案

窦娥冤(一)作者简介关汉卿,一颗响珰珰的铜豌豆关汉卿博学多才,风流倜傥,吟诗、吹箫、弹琴、舞蹈、下棋、打猎无所不通,本应求取功名,造福苍生。

但那是一个穷兵黩武的马上民族,歧视汉人,仇视文化,废黜科举,撤走了社会底层优秀文人步向理想的天梯,断送了多少读书人、尤其是汉族文人寒窗苦读的梦想。

关汉卿曾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他悬壶济世,走街串巷,敏感忧伤的眼睛,目睹了官府的草菅人命。

蒙受不白之冤的朱晓兰,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押往刑场。

那凄惨的“冤枉”声,一声高过一声……关汉卿的心在流血,他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齿,反复地扪心自问:“难道我当真只能救得人家的伤风咳嗽吗?”“贤的不一定是他,愚的也不一定是我,我们就是要争,就是要把贤愚是非争个明白。

”从“争什么”到“争个明白”,关汉卿觉醒了!在庙堂之外的天地里觅得知音,在戏台粉墨中如鱼得水,在文字里“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市井小民、红粉歌女树碑立传、描言写心,用情写尽世态炎凉,向酷虐的黑暗现实开战,为无辜百姓们鼓与呼……“一管笔在手,敢与孙吴斗”,关汉卿用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

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窦娥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真是凄凄惨惨戚戚,令人扼腕叹息!关汉卿有一位红颜知己——朱帘秀,一位当红的歌伎。

姿色虽说不是倾城倾国,但风姿绰约、能诗善曲、歌喉清婉。

一个是砚田笔耕,佳作频出的戏曲巨匠;一个是技压群芳,独步舞台的表演明星,情投意合,志趣相同。

“只要你敢写,我就敢演!”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当《窦娥冤》公演时,当窦娥的冤魂唱道:“将那些贪官污吏都杀坏,与一人分忧,为万民除害!”当唱到这句台词时,观众高声呼应,要“为万民除害”。

这出戏激励着台下的观众,也激怒了阿合马这样的贪官酷吏。

阿合马下令:“不改不能演,演,要你们的脑袋!”威胁利诱,软硬兼施,关汉卿与朱帘秀互相鼓舞,“不要脑袋就都不要吧!”《窦娥冤》一字未改,仍旧上演,阿合马恼羞成怒,立即禁演,关汉卿与朱帘秀双双锒铛入狱……一道亮丽的血色,映照天地,存留人间。

高一语文下期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期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窦娥冤》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学法指导:比较阅读能力提升(D)一、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滚绣球]是()A词牌B宫调C曲目D曲牌2.解释文中加点词A合B糊突C错勘D怎生3.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二、《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三、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

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四、关汉卿[南宫·一枝花]不伏老[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鞠。

会打圈,会插秧,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从这"自叙"中,可以看出关汉卿是怎样一个人?熟悉当时市井的多种技艺,性格坚强,追究人性的解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代盛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2、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3、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2、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语设计]同学们相信不相信六月能下大雪?咱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京剧《窦娥冤》就是讲的与此有关的事。

《窦娥冤》是关汉卿创作的著名悲剧,它属于京剧。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这实际上是由地方戏曲演变出来的,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

今天我们共同赏析的《窦娥冤》就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简介]关汉卿,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

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侯,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新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上走![元曲简介]1、元曲的分类:①、散曲:a、套数(散套)b、小令②、剧曲(杂剧)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

“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案设计

窦娥冤(必修四)关汉卿鱼嘴高中陶正会撰写基本构想真正本色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思考权真正交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诵读、品析、积累,允许学生提问,允许课堂争辩,允许异样的声音,注重方法指导、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

学习中国古代戏曲之代表力作《窦娥冤》,采用目标式和问题式教学,这样能让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

目标一:积累中国古代戏曲有关常识和元杂剧的体裁特点;目标二:读懂剧本。

标题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问题:窦娥的“冤”是什么?“冤”是如何造成的?冤”是如何感天动地的?“冤”揭示了什么?通过提问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注意力和思考力。

目标三:评价戏剧人物。

主要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目标四:品析戏剧语言,鉴赏艺术手法。

主要品析曲词,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领略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

目标五:人生启迪。

启发学生学习关汉卿和窦娥的坚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直面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积极向上。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2、把握剧情结构,弄清杂剧内容,分析人物形象3、鉴赏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4、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梳理,把握剧情,品读精彩段落,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理解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窦娥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体会其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

【教学重点】把握剧情,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探究戏剧主题。

【教学难点】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常识。

2、把握剧情,探究戏剧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王国维推崇《窦娥冤》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考》)称赞关汉卿为“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宋元戏曲考》)。

这么高的评价,凭什么?从本堂课开始我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窦娥冤》,去感受戏剧大师关汉卿的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窦娥冤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窦娥冤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

窦娥冤教学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

4、分析窦娥悲剧的原因教学重点、难点: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赏读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2课型:教读课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前,我们学过《祝福》,其中那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依然历历在目,而今,我们要学习另外一位美好的女性:窦娥,看看她到底犯了什么过错,要被毁灭。

二.元杂剧与关汉卿:(一)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1)元杂剧: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2)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如《窦娥冤》。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

①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②有的杂剧还有“楔xiē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

《窦娥冤》属旦本。

(3)角色:①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②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③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④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⑤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窦娥冤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窦娥冤(第三折)教学目标1.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2.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3.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课时:1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在我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情的结局都让人觉得凄凉悲惨,但人们都会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加在他们的身上,比如梁山泊与祝英台,虽生不能在一起,但人们让他们死后双双化蝶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刘兰芝和焦仲卿虽被逼而死,但两坟相依,两树相连,也是人们对他们的美好祝福吧!今天我们又将看到一个凄惨悲痛的富有浪漫气息的古冤案——《窦娥冤》。

二、理清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

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

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启发: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课文可分为几场?赴法场怨天(窦娥指斥天地)见蔡婆遗嘱(窦娥告别婆婆)在刑场誓愿(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三、研究阅读,分析课文1.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

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

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提示】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2.窦娥为什么要指责天地鬼神?【提示】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

高中语文窦娥冤学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语文窦娥冤学案新人教必修

《窦娥冤》【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及元杂剧的有关知识2.能力目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知识链接】背景介绍: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写于他的晚年。

的确如“正名”所标,这个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大悲剧。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提防埋怨嗟怨杳无音信前合后偃亢旱羊肚儿连累尸骸应验罪愆负屈衔冤邹衍错勘斟酌难堪桑椹戡乱湛湛青天2、解释词语:(1)亲眷:(2)负屈衔冤:(3)杳无音信:(4)古陌荒阡:(5)昏聩:【合作探究】1、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又是如何造成的?2、曲词中,除了叙述窦娥的冤情外,还表露出了窦娥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典故?4、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呢?为什么?【拓展练习】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

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

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

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

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

窦娥冤(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这部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窦娥冤的背景和历史背景,了解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分析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的故事梗概,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熟悉主要人物的角色设定和性格特点,分析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的讲解:介绍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人物介绍:窦娥、蔡婆、张驴儿等重要人物的角色设定和性格特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看法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三章: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窦娥冤》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分析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讲解:介绍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冤案现象和司法制度。

分析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社会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第四章: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4.2 教学内容文学鉴赏的讲解:分析《窦娥冤》中的文学手法、形象塑造和情节安排。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窦娥冤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窦娥冤[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戏曲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劳动人民中间,多才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他著有杂剧六十余部,现仅存十八部,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窦娥冤》是其杂剧代表作,另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他于195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

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知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

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汉卿借鉴“东海孝妇”的故事框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创作,完成了这部著名悲剧的创作。

[知常识]元杂剧元杂剧作为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1)末、旦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

《窦娥冤》(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探究《窦娥冤》的矛盾冲突把握本课的思想主旨。

【自主学习】1.字词注音桃杌()前合后偃()盗跖()哥哥行()角徵()罪愆()湛湛()苌()弘暑气暄()当垆()埋怨()应验()绣闼()尸骸()错勘()嗟怨()鳏寡()恓惶()恁的() ()2.成语速记苌弘化碧:苌弘,周朝时期的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其血化为碧玉。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六月飞霜:旧时比喻有冤狱。

东海孝妇: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

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上吊自缢。

而孝妇却由此入狱,最终被太守杀死。

孝妇被斩时,许下三宗愿,如系冤杀,血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孝妇被杀后三年,郡中果然大旱,直至新太守亲自祭奠孝妇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天才下起雨来。

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孝妇死时青黄色的鲜血沿着长竹竿向上流,到了竿顶才沿着幡而流下。

东海孝妇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关汉卿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

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3、文学常识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合作探究】1.在了解全剧基本情节基础上思考:第三折是分几个场面写的?给每个场面加个小标题。

2.课文中有哪些冲突?冲突双方是谁?冲突的焦点何在?3. 你认为《窦娥冤》深刻的思想主旨是什么?【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磨.(摇)旗只合.(应该)错勘.(判断)定罪愆.(罪过)B.糊突..(混淆)则.(只)被亢.(极)旱餐.(吃,挨)刀C.枷纽.(拘束)天道.(规律)生.埋怨(深深地)D.笑科.(动作)哥哥行.(行走)着.做公的(语助词)2.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窦娥冤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

2.品味戏剧语言,领会浪漫主义手法的作用。

3.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阅读全文,自主复述剧情。

2.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影音资料。

二、自练自测1.请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质.朴( ) 刽.子手( ) 桃杌.( ) 桩( )震撼.( ) 盗跖.( ) 错勘.( ) 时辰.( )嗟.怨( ) 杳.( ) 罪愆.( ) 尸骸.( )负屈衔.冤( ) 湛.湛( ) 苌.弘( ) 古陌.荒阡( ) 甘霖.( ) 亢.旱( ) 殡.葬( ) 谗.言( )折.断( ) 折.本( ) 提.防( ) 街巷.( )埋.怨( ) 埋.葬( ) 哥哥行.( )2.课文中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与窦娥的悲惨遭遇有什么关系?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2.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的情节表现出她怎样的思想感情?3.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是什么?4.《窦娥冤》塑造了窦娥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的意义是什么?5.文章在第一部分描写了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控诉,否定了天地对现实社会的主宰,在最后一部分中却又对天发下三桩誓愿,希望天地为她昭雪冤情,这是否有点前后矛盾?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嗟.怨(jiē)罪愆.(yǎn)衔.冤(xián)B.亢.旱(kànɡ)刽.子手(ɡuì)提防(dī)C.湛.湛(zhàn)阡陌.(mò)偃.旗(yàn)D.变徵.(zhènɡ)苌.弘(chánɡ)盗跖.(zh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动地惊天顺水推船错堪贤愚两泪涟涟B.左侧右偏前合后揠孤身只影吞声忍气C.怕硬欺软啼啼哭哭怨气冲天负屈衔冤D.苌弘化璧望帝啼鹃古陌荒阡委实冤枉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刑罚) ③你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D.⑦⑧⑨⑩4.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望帝啼鹃②苌弘化碧③六月飞霜④亢旱三年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④东海孝妇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5.下列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和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

白,有散文,也有韵文。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7题。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6.“【滚绣球】”是( )A.词牌B.宫调C.曲调D.曲牌7.下面是对这支曲子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申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有冤难诉、有口难辩的悲愤之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

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

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

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

8.【梅花酒】曲中“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唱词比第三折中的“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试简析之。

9.【收江南】曲中“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将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造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当时现实更深刻,结合《窦娥冤》简析之。

10.怎样认识关汉卿在【鸳鸯煞尾】一曲中开出的治世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11.【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

要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析之。

四、精彩语言运用12.《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13.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参考答案【自主认知】自练自测1.zhìguìwùzhuāng hàn zhíkān chen jiēyǎo qiān hái xián zhàn cháng mòlín kàng bìn chán zhéshédīxiàng mán mái háng2.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

苌弘化碧: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

飞霜六月因邹衍:邹衍,战国时人。

相传他对燕惠王忠心耿耿,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

他入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表示冤狱。

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作者将这些典故演化为窦娥的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的冤屈之深和反抗之烈。

【合作探究】1.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又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以及当时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妇女们无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生命和财产安全等也得不到保障。

2.在窦娥与婆婆诀别的唱词和说白中,窦娥一面为自己的身世伤心,一面向婆婆“交代后事”。

她反复唱“念窦娥”,表现了她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胜的心情。

她向婆婆“交代后事”:“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这几句唱词看起来平平淡淡,实则意蕴无穷,极为动人。

它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恋,而她临死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温顺。

3.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昭雪,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

“亢旱三年”,楚州自然是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无可搜刮。

这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之真、之大,又能增强悲剧气氛。

同时,三桩誓愿得以实现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4.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到底。

在严酷的封建统治之下,她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作者通过描写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5.表面上看这似乎有点矛盾,但本质上不矛盾。

按当时的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

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

窦娥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

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疾,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愿、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尽管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