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函数的内容特点及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本章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现实世界存在各种函数以及如何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 一、本章特点1.突出反比例函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二、本章要求 1.知识结构框图2.课程学习目标⑴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xky =(k 为常数,k≠0),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⑵ 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⑶ 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xky =(k 为常数,k≠0)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⑷ 再次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⑸ 使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课时安排本章共安排了2小节以及2个选学内容,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大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17.1 反比例函数 3课时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4课时小结 1课时三、对教学的几点建议1.注意做好与已学内容的衔接.2.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对比.3.把突出函数中蕴涵的重要数学思想作为本章的主要线索. 4.密切反比例函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5.注意突破知识的难点和重点. 四、具体知识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⑴ xk y =(k ≠0)可以写成1kx y -= (k ≠0)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 的指数为-1,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k ≠0这一限制条件;⑵ xky = (k ≠0)也可以写成xy=k 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 ,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⑶ 反比例函数xky =的自变量x≠0,故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无交点.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 的取值不能为0,故x 应从1和-1开始对称取点.3当0k k 21<⋅当0k k 21>⋅ ⑶ 4.反比例函数x ky =⑴ 过双曲线xky =(k ≠0) 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 .⑵ 过双曲线xky =(k ≠0) 5.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⑴ ⑵ 6五、例题 [例1]⑴ 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3xB. y -3=2xC. 3xy=1D. y=x 2⑵ 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x 41y =B.2x 1y -=C.2x 1y -=D. x 11y +=[例2]⑴ k = 时,函数1k 2k 2x )2k (y -++=是反比例函数.⑵ 如果函数1k 2k2x )2k (y -++=的图象是双曲线,那么k=________.⑶ 如果函数3k k2x )1k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 . ⑷ 如果函数3k k 2x )1k (y -++=是反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 .[例3]⑴ 已知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xaby =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⑵ 已知反比例函数()0k xky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k kx y -= 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⑶ 若反比例函数xky =经过点(-1,2),则一次函数y= -kx+2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 ⑷ 已知a·b <0,点P (a ,b )在反比例函数xay =的图象上,则直线b ax y +=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⑸ 若P (2,2)和Q (m ,-m 2)是反比例函数xky =图象上的两点,则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⑹ 已知函数y=k (x -1)和xky -= (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例4]⑴ 在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0x x 21>>,则21y y -的值为( )A. 正数B. 负数C. 非正数D. 非负数⑵ 在函数x 1a y 2--=(a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y ,1(1-,)y ,41(2-,)y ,21(3,则函数值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A.2y <3y <1yB.3y <2y <1yC.1y <2y <3yD.3y <1y <2y⑶ 在函数xky =(k>0)的图象上有三点A 1 (x 1,y 1),A 2 (x 2,y 2),A 3 ( x 3,y 3),已知 x 1 < x 2 < 0 < 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y 1 < y 2 < y 3B. y 3 < y 2 < y 1C. y 2 < y 1< y 3D. y 3 < y 1 < y 2⑷ 下列四个函数中:①x 5y =;②x 5y -=;③x 5y =;④x5y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⑸ 已知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与直线y=2x 和y=x+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当x >0时,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例5]y O x A y O x B y O x C y O x D⑴ 若成正比例与成反比例,与z1x x 1y ,则y 是z 的( )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不能确定⑵ 若正比例函数y=2x 与反比例函数xky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 (2,m),则m=_____,k=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为 .⑶ 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的图象经过点()8,2--,反比例函数xm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 的值.⑷ 已知一次函数y=x+m 与反比例函数x1m y +=(m ≠-1)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 (x 0,3). (1) 求x 0的值;(2) 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例6] ⑴ 将32x =代入反比例函数x 1y -=得函数值记为y 2,再将x = y 2+1y 2005=_________. ⑵ 两个反比例函数x 3y =,x 6y =在第一象限内 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1,P 2,P 3,…,P 2005在反比例函数x6y =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 分别是x 1,x 2,x 3,…,x 2005,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005个连续奇数,过点P 1,P 2,P 3,…,P 2005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与x 3y =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 1(x 1,y 1), Q 2Q [例7]⑴ x A. C. ⑵ 如图,A ,B 是函数x1y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 AC ∥y 轴,BC ∥x 轴,△ABC 的面积S A.S=1 B.1<S <2 C.S=2⑶ 如图,Rt △AOB 的顶点A 在双曲线xm y =, 且S △AOB =3,求m 的值.⑷ 已知函数x4y =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x ,y=2x 在第一象限内分别相交于P 1和P 2两点,过P 1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P 1Q 1,P 1R 1,垂足分别为Q 1,R 1,过P 2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P 2Q 2,P 2R 2,垂足分别为Q 2,R 2,求矩形OQ 1P 1R 1和OQ 2P 2R 2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⑸ 如图,正比例函数y=kx (k >0)和反比例函数1y =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垂线交x 轴于B ⑹ 如图在Rt △ABO 中,顶点A AB ⊥x 轴于B 且S △ABO =23.①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②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例7⑷ ⑺ 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 点B 在函数x k y =(k >0,x >上任意一点,过P 分别作x 设矩形OEPF 在正方形OABC ① 求B 点坐标和k 的值;② 当29S =时,求点P ③ 写出S 关于m [例8]⑴ 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0.25米,则眼镜度数y⑵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求汽车离开甲地所用的时间y (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x (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出图象的草图. 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那么它的底与高的函数关系是( )A. 正比例函数B. 反比例函数C. 一次函数D. 二次函数 ⑷ 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的气压P (千帕)是气球的体积V(米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 象如图所示 (千帕是一种压强单位). ① 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② 当气球的体积为0.8立方米时,气球内的气压是多少 千帕?③ 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4千帕时,气球将爆炸,为了 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立方米?⑸ 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x (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 与x 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 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 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 下列问题:① 药物燃烧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 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___;药物燃 烧后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③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例9]⑴ 若函数y=k 1x (k 1≠0)和函数xk y 2=(k 2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k 1和k 2( )A. 互为倒数B. 符号相同C. 绝对值相等D. 符号相反 ⑵ 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数xm y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A (-2,1),B (1,n). ① 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 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⑶ 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y=kx+b (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xmy = (m ≠0)yyO xBA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 点,CD 垂直于x若OA=OB=OD=1.① 求点A 、B 、D 的坐标;② 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⑷ 如图,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 ,D 两点,坐标轴交于A 、B 点,连结OC ,OD (O 是坐标原点).① 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 ② 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OC 和△POD 面积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⑸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解的个数. ① 0x 4x 1=+ ②0x 4x1=-。
反比例函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反比例函数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y = k/x (k为常数,k≠0) 的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曲线,称为双曲线。
当k>0时,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双曲线在第二、四象限。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速度、浓度等。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反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亮点:(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3 改进措施:(1) 在实践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简介
重点难点
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
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本质特征;掌 握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 题。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回顾和讨论学生已经 学过的相关概念和技能, 为学习反比例函数打下基 础。
教学策略多样化
02
03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通过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对称性、取值范围等性质,进一 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04
02
知识结构与特点
知识结构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01
包括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单调性等基本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02
涉及实际问题中反比例关系的建立、模型的构建和问题的解决
。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 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 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 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等,使教 学更加直观、生动。
小组合作与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 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 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
材分析简介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录
• 教材背景与目标 • 知识结构与特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情分析与应对策略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
01
教材背景与目标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现实世界存在各种函数以及如何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
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二教科书内容分析(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二)教科书内容分析26.1 反比例函数3课时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课时数学活动小结 1课时 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教科书从几个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引进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使学生逐步从对具体函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抽象的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性认识。
第17.1节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分布在两个象限,当时,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随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当时,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随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第17.2节的内容是如何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用反比例函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
本章主要涉及到如下的4个现实世界中的反比例函数模型:当圆柱体的体积V一定时,圆柱的底面积是高(深度)的反比例函数:;当工程总量一定时,做工时间是做工速度的反比例函数:;在使用杠杆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动力是动力臂的反比例函数:;电压一定,输出功率是电路中电阻的反比例函数:。
此外,本章还安排了两个选学内容:第17.1节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安排了“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第17.1节的“阅读与思考”中安排了“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正反比例函数的内容特点及教材分析
正、反比例函数的内容特点及教材分析第一部分:初中函数内容的知识框架结构1.函数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刻画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工具。
函数知识渗透在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中,它又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相关。
同时函数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运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加深对一些代数问题的理解。
2.初中学习函数的意义和要求初中学习函数的意义是初步感受现实世界中除了确定的一些量——常量外,还有不少的量——变量,初步知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能利用这些关系来研究它们之间的一些基本性质。
初中学习函数的要求是理解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它们的图像,并根据图像知道它们的一些基本性质。
3.教材内容安排的方式及要求所体现的思想函数内容在初中教材中主要分布在八年级和九年级中,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函数的概念,研究两个最简单的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有关图像和性质;八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一次函数的有关图像和性质;九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图像和性质,九年级第二学期在拓展II中进一步对二次函数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样首先出示基本概念,然后由易到难研究一些特殊函数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的基本思想。
4.高中函数教学的介绍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初中学习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函数是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反映;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再从直观到解析、从具体到抽象,研究函数的性质,并能从解析的角度理解有关性质。
函数的基本知识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函数的思想和方法贯穿于高中数学。
第二部分:函数知识内容的教学研究(一)函数内容的知识体系初中学习函数主要是让学生对函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能用函数的思想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因此初中函数内容的知识体系是,先介绍函数的概念,然后以两个最简单的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作为载体,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图像与一些性质,再介绍函数常用的三种表示方法,最后再分别研究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另外两个简单而常用的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使学生对函数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课堂PPT)
y1>. y2
20
2.已知点A(-2,y1),B(-1,y2)
都在反比例函数
y
y
k x
4 x
(的k<图0)象上,则y1
与y2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为
.
y2> y1
21
3都.已在知反点比A例A((函-x21数,,yy11)),,yBBy((x-21xk,4xy,y(2的k)2<且)图0x)象1<上0<,则x2y1
3
本章知识框架:
(数学问题)
现实世界中的 抽象
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函数
解 释
实际应用
应用 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和性质
(数学问题自身的特点)
4
二、本章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下册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学习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第14章“一次函数”---形成研究函数的模式
• 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 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 结合的思想方法。
10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反比例函数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 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图象和表达式
y k k 0
变化x情况。
xy=k(k≠0的常数)的形式
运算的需要 判断的需要
14
xy=k(k≠0的常数)的形式
例1: 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经过(2,-1),则k
的值为
;x
例2: 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经过点(2,5),若
点(1,n)在反比例函数图x 象上,则n(
)
A.10
B.5
C.2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说课稿(精选5篇)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说课稿(精选5篇)《反比例函数》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到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
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上,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会画出它们的图象,以及根据图象指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情况。
4、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去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2、使学生体会事物是有规律地变化着的观点。
(四)美育目标:通过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研究,渗透反映其性质的图象的直观形象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反比例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性。
(二)教学难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三)解决方法(1)由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发现结论。
(2)训练,研究,总结。
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的变化趋势又不同,学生初次接触,一定会感到困难。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Leabharlann 单元名称《反比例函数》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反比例函数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最后一类函数,他描述现实世界中具有反比例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性质,而且在实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单元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丰富函数、函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1)(2)
(3)xy=21(4)(5)(6)(7)y=x-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活动六、运用新识
补充)例3、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活动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情境(课件展示)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它们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说明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研究,效果比较好。我觉得特别是由问题情境中的三个函数引导得出反比例函数是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学生感触比较深刻,从完成练习来看掌握也比较牢固;通过例题的讲解和学习实践,对定义的掌握也比较好,随堂测试结果:全班共44人,100分(全对)15人,80分(对4题)18人,60分(对3题)8人,40分(对2题2人),觉得相当不错的结果;本节课唯一不足就是内容较多,时间有点紧,有拖堂的情况,下次可作调整。
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总结正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函数形式。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正反比例关系。
掌握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其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导致因变量的减少(或增加),且二者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正反比例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 y = k / x 表示,其中 k 是常数。
二、正反比例函数的特点1. 零点:当 x = 0 时,正反比例函数的值不存在,即 y 无定义。
这是因为分母不能为零。
2. 定义域: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一切非零实数。
即x ≠ 0。
3. 值域:正反比例函数的值域为一切非零实数。
即y ≠ 0。
4. 斜率:正反比例函数的斜率为常数 k。
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函数的增减速度越快。
三、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反比例曲线。
当自变量x 增加时,因变量 y 线性减少;当自变量 x 减少时,因变量y 线性增加。
当 x = 1 时,因变量 y 的值等于常数 k,即 y = k。
因此,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 y 轴交于一点。
四、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点积性质:对于正反比例函数 y = k / x,任意两个点(x1, y1) 和 (x2, y2) 满足 x1 * y1 = x2 * y2。
2. 乘法性质:对于正反比例函数 y = k / x,若 x 的具体值为 a,y 的具体值为 b,则 a * b = k。
五、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正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 第一类应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当时间增加时,速度减小;当时间减小时,速度增加。
2. 第二类应用:面积和边长的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当边长增加时,面积增加;当边长减小时,面积减小。
3. 第三类应用:工作时间和工作人数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采用学生自主类比学习、双主互动教学方法:运用几何画板及多媒体技术做好动态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通过知识的探究感知反比例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2.通过反比例函数的研究,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变化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单元目标
1.认识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具有反比例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能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k>0和k<0是图象的变化情况。
4.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反比例函数》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反比例函数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其学习的主题内容是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其应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进一步掌握类比学习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加强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图象性质
第四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说明
初中数学_《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5.1反比例函数课型新授课章节第五章年级九年级(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策略1、根据材料,从聚类辨析中回忆函数特点2、对函数关系式进行分类,从中找出反比例函数3、对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进行聚类分析,归纳本质特点,进行命名4、能够从生活中的实例寻找反比例函数,感受其本质属性。
5、能够辨析反比例函数并求出k值。
【教学重点】通过聚类-分类-聚类的过程,感受反比例函数的本质属性,进行命名。
【教学难点】发现反比例函数的本质属性的过程【教学策略】上下位概念的迁移教学。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起始课。
对上承接函数概念,对下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做好准备。
在研究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体系中,它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具有长程两段教结构用结构的特点,是一种连续性教学过程。
学生分析学生在七下和八上分别学习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等内容,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积累了一些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运用函数观念处理问题的经验。
学习函数概念时已经通过聚类辨析,感受过函数的三条特点。
也在概念课中学过分类辨析的方法,学习这节课有函数概念的引领,和聚类分类的方法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根据材料,聚类辨析,回忆函数特点:1.学生用关系式表示变量关系(一放)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函数,老师给出情境不同材料,这里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函数?有的话能写出表达式吗?请同学们写下来并回忆函数的表现形式以及它的特点。
(学生写在活动单上)1.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小明去批发铅笔,铅笔单价为0.3元,下面是购买铅笔的记录单:总价w=单价×购买数量n问总价w和n之间关系3.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矩形a与b关系4.青岛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T与t预设资源:(1)1262=v·t或vt1262=或tv1262=(2)w=0.3·n(3)12=a·b或ab12=或ba12=(4)图像(5)P=0.6·n(6)C=4·n(7)y=180-2x(8)表格(9)40=v·n或nv40=或vn40=将问题前置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上位概念函数时的例子,回忆两个变量之间确定与不确定的关系。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对反比例函数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估。
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被广泛教授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反比例函数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教材内容概述反比例函数教材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 定义和基本概念教材会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与另一个变量的倒数成反比。
同时,教材会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如比例常数和比例关系。
2. 反比例函数图像教材会解释如何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介绍图像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图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材会给出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如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资源分配等。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中。
教材评估反比例函数教材在以下方面表现出色:1. 清晰易懂的解释教材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进行了清晰易懂的解释,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例演示和应用案例教材通过实例演示和应用案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图像辅助教学教材通过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图像的性质更容易记忆。
结论反比例函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清晰易懂的解释、实例演示和图像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我们建议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应用反比例函数相关的知识。
注: 以上内容为个人分析和观点,仅供参考。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第1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根据《数学课程课标》(实验稿),与原教材相比本章内容要求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1)性质的探索过程——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2)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是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总的来说是探讨知识发生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同时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原浙江版相比,降低的地方是删去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图象的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但永远达不到x轴和y轴.因为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对此不易理解,这条性质实际应用意义也不大.假如学生程度较好,老师在这方面也可以适当拓展.从编排顺序来看,原来浙江版中,本章内容放在初二下的“函数及其图象”一章中,编排顺序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本套教科书采用分步到位、穿插编排的方式.在八年级上册安排了“图形与坐标”、“一次函数”.到九年级上册一开始就学习“反比例函数”.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因为反比例函数思维要求比较高,图象分两支,且又是曲线,学生理解相对困难,略放后面与学生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当,为学生探索理解反比例函数创造条件.缺点是与前面知识连贯性较差.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已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后续学习各类函数的基础.二、重点难点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之后又一重要的基本函数,它为今后学习图象和曲线的关系(如二次函数)提供了研究方法.反比例函数本身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有着许多直接应用,这对学生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形成,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反比例函数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给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带来复杂性,学生不易理解,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一;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建模,利用图象以及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及其他数学模型,所以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是本章教学又一主要难点.三、课时安排1.1 反比例函数2课时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课时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课时复习、评价2课时,机动使用2课时,合计9课时.四、教学建议(1)反比例函数概念和形成过程,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两个量成反比例的概念,建立反比例函数离不开反比例关系这个基础;背景知识是八年级上册的“图形与坐标”及“一次函数”.所以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可先与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以上已学内容,对扫清障碍,理解接受新概念很有益处.(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从数学自身发展过程看,正是由于变量与函数概念的引入,标志着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迈进,尽管本章讲述的反比例函数仅是一种最基本、最初步的函数,但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诸如变化与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等.(3)本章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内容,联系“科学”的知识特别多.这一方面体现教材的横向联系,又体现本章内容的实用价值.如密度、压强与体积、杠杆原理、欧姆定理、电功率计算等.若学生在这方面有缺陷,则直接影响到本章的学习.建议老师在教前在同学中广泛了解学生的基础,若有问题应给予补充说明.(4)本章1.2节安排“合作学习”.在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充分发挥“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作用.在按课本顺序指导学生画完图后,让学生回顾画图的全过程.体现课标要求“性质的探索过程——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引导学生分清:①两个分支是一个函数的图象,不是函数有两个图象.②画曲线时,必须将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在各个象限里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不能跨象限连结.③在图象所在的每个象限内,当k>0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5)本套教科书在七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图形的变换”,目的是作为今后研究图形的工具.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里就尽量用图形变换的思想叙述性质、用图形变换的角度观察、分析图形之间的联系.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简化画图过程;x y =1的图象与x y 1=-的图象关于坐标轴对称,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变换来作另一函数的图象.(6)本章还渗透了建模的思想.具体过程可概括为:由实验获得数据---用描点法画出图象---根据图象和数据判断或估计函数的类别---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关系式---用实验数据验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学的应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的主流.中学数学建模正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陈旧的数学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的有力冲击.中学数学建模从学生所经历,所接触到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对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都有积极作用.通过数学建模,对数学的广泛应用有了进一步认识,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数学的价值与美.同时数学建模的复杂性,决不是凭个人的力量可以完美解决的,因此强调群体的协作.通过实际考察、实验统计、演义推理、总结提炼,最后又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解决.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体现高度的协作精神.教科书中的渗透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课堂PPT)
(2)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转化为不等
例: 已知点P在函数
y
2
式 (x>0)的图象上,PA⊥x轴、
x
PB⊥y轴,垂足分别为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__________.
实质: k S矩形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本质:转化为解关于k的方程.
5.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列表、描点、连线)
(2012.南通)已知:A(-1,y1),B(2,y2)两点在双曲线
y 32m x
上,且y1>y2 ,m的取值范(D )
A.m>0
B.m<0 C.m>-1.5 D.m<-1.5
19
题组训练:
1.已知点A(-2,y1),B(-1,y2)都在反比例
函数 y 的4x 图象上,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
(从大到小)为
与y2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为
.
y1 >0>y2
y
A
oy1 x2
x
1
y2
B
x
22
17.1反比例函数
y 6 、k 反比例函数与成反比例的区别
例x 已知反比例函数过点(-1,2),求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y与x之间的反比关系 例当x已 =4知时y,与yx的-值2成. 反比y 例x ,k 2当x=1时,y=-2;求
13
17.1反比例函数
【教学建议】
1.学习反比例函数定义时要与正比例函数作对比,把握概念 本质,应知道两者相同点是自变量系数的限制条件为系数 k≠0,不同点是正比例函数的次数是1,而反比例函数次 数是-1.
2.理解掌握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不同呈现方式:
y k (k≠0的常数) x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模板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模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二数学的《反比例函数》部分。
2.教材特点: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与正比例函数相对立,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特征。
通过学习反比例函数,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
2.教学难点:–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问题:小明在买苹果时,发现每个苹果的价格与购买的数量呈现一种特殊的关系,你可以猜测一下这个关系是什么吗?2.概念讲解:–介绍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当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时,可以用一个函数表示,这个函数就是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表示方法:y= k/x(其中k为比例系数)。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零点。
3.性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逐渐减小;随着自变量的减小,函数值逐渐增大。
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时,它们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图像通过y轴正半轴的原点,且在y轴负半轴和x 轴上没有定义。
4.实例演练:–根据给定的实例,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苹果的价格和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
5.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6.课堂练习:–出示几道题目,请同学们上台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后作业。
四、板书设计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模板## 教学内容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 教学目标1.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特征2. 能够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2.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2.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概念讲解、性质讲解、实例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进行巩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象。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反比例函数是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函数形式,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相对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2.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证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反比例函数图象软件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软件,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第一课时“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报告一、教材的基本信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第一课时“反比例函数”。
二、课标分析(一)课程目标分析1.掌握数与式的运算,能够解释运算结果的意义(P14)2.会用反比例函数描述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形成合适的运算思路解决问题;形成抽象能力、模型观念,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P14)3.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P15)4.关注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欣赏并尝试创造数学美;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P15)(二)课程内容标准分析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P57)2.能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0(≠=k xk y 探索并理解0<k 和0>k 时图象的变化情况(P58)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P58)(三)学业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用实例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P61)2.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P61)3.知道当0<k 和0>k 时反比例函数)0(≠=k xk y 图象的整体特征(P61) 4.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P61)三、教材内容分析(一)知识的逻辑结构分析1.知识点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xk y (k 为常数,k ≠0,x ≠0),其中k 叫做反比例系数,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且y 也不能等于0。
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上学期]浙教版
及时反馈与指导
根据观察结果,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方法和态度。
课后作业批改评价法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完成质量。
错误分析与指导
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和帮助。
于点 $A(-2,1)$ 和 $B(1,n)$,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
对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y = frac{k}{x}$,要求出 $k$ 的值, 通常是通过已知条件(如某点的
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
在判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 标特征时,要注意分析 $x$ 和 $y$ 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 $k$
实例丰富
教材中穿插了大量实例,帮助学生理 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同时增 强了教材的趣味性。
02 知识点梳理与解析
反比例函数定义及性质
定义:形如 $y = frac{k}{x}$ (其中 $k$ 是常数,且 $k neq 0$) 的函数称为反比 例函数。
在每个象限内,随着 $x$ 的增大,$y$ 的值逐渐减小。
案例分析教学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反比例函数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讨论,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04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技巧
典型例题选讲
01
例题1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frac{k}{x}$ 的图象经过点 $A(2,3)$,求 $k$ 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 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特点教案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特点教案。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其表达式为y=k/x,其中k为非零常数。
其定义域x不能取0或使分母为0的值,值域y也是非零实数。
反比例函数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分式函数,表达式中x的次数为-1,代表了x越大,y值就越小,反之亦然。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一条平移后的双曲线,分别经过x轴和y轴的正半轴,通常称为反比例函数图像。
二、反比例函数的特点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对应于自变量不能为0或使分母为0的取值,其值域为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当k>0时,反比例函数y=k/x是单调递减的;当k<0时,反比例函数y=k/x是单调递增的。
3.反比例函数的渐进线:当x趋近于0时,反比例函数的y趋近于无穷大(正无穷或负无穷)。
这个趋势可以表示为y=0在x=0处的水平渐近线,及y=kx的斜率为k的直线作为x=0的垂直渐进线。
4.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具有轴对称性,即图像与y轴和x轴关于直线y=x的对称轴对称。
当y=k/x的图像被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80度时,曲线不会发生改变。
5.反比例函数的保号性:当自变量x在定义域内取值时,y=k/x的符号和k同号,即当k>0时y>0,当k<0时y<0。
三、教学策略及教案设计1.引入阶段在开始学习反比例函数之前,首先要了解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函数图像、单调性等。
2.探究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把一些数值代入反比例函数的公式,探索函数的特点,使用数学软件制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尝试根据自己的图像来描述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3.实践阶段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例如,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每件产品的成本成反比例关系,可以通过反比例函数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能够加强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4.总结阶段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过程中,总结学生要牢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特点,例如定义域、值域、渐进线、单调性、对称性、保号性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简介预览二、编写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 强调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具有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数学模型反比例函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类函数,函数是描述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现实世界和数学中具有反比例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描述.章引言中从路程一定的前提下,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出反比例函数的内容.“26.1 反比例函数”通过“思考”中的三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发现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询问这两个变量具有什么关系,得出变量之间的表达式,指出它们的表达式具有相同形式,具有这类相同表达式的函数,我们称为反比例函数.“26. 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是现实世界中四个典型的实例,我们先把它们抽象为数学模型——反比例函数,它刻画了问题中的反比例关系,然后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它们.在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学习中,我们再次经历了概念学习的几个过程:(1)概念的引入——通过三个具体实例,反比例关系和函数的概念,引出反比例函数;(2)概念属性的归纳——对教科书中的三个实例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三个实例的共同特征的形式;(3)概念的明确与表示——指出形如(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并给出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的准确表示;(4)概念的辨析——在练习中,以实例为载体分析概念,并恰当使用反例,如“26.1.1 反比例函数”中的练习2和练习3;(5)概念的巩固应用——用概念解决简单问题,形成用概念作判断的具体步骤,如“26.1.1 反比例函数”的例1;(6)概念的“精致”——通过概念的综合应用,如“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2. 类比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预览二、编写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 强调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具有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数学模型反比例函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类函数,函数是描述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现实世界和数学中具有反比例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描述.章引言中从路程一定的前提下,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出反比例函数的内容.“26.1 反比例函数”通过“思考”中的三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发现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询问这两个变量具有什么关系,得出变量之间的表达式,指出它们的表达式具有相同形式,具有这类相同表达式的函数,我们称为反比例函数.“26. 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是现实世界中四个典型的实例,我们先把它们抽象为数学模型——反比例函数,它刻画了问题中的反比例关系,然后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它们.在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学习中,我们再次经历了概念学习的几个过程:(1)概念的引入——通过三个具体实例,反比例关系和函数的概念,引出反比例函数;(2)概念属性的归纳——对教科书中的三个实例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三个实例的共同特征的形式;(3)概念的明确与表示——指出形如(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并给出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的准确表示;(4)概念的辨析——在练习中,以实例为载体分析概念,并恰当使用反例,如“26.1.1 反比例函数”中的练习2和练习3;(5)概念的巩固应用——用概念解决简单问题,形成用概念作判断的具体步骤,如“26.1.1 反比例函数”的例1;(6)概念的“精致”——通过概念的综合应用,如“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2. 类比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预览二、编写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 强调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具有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数学模型反比例函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类函数,函数是描述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现实世界和数学中具有反比例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描述.章引言中从路程一定的前提下,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出反比例函数的内容.“26.1 反比例函数”通过“思考”中的三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发现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询问这两个变量具有什么关系,得出变量之间的表达式,指出它们的表达式具有相同形式,具有这类相同表达式的函数,我们称为反比例函数.“26. 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是现实世界中四个典型的实例,我们先把它们抽象为数学模型——反比例函数,它刻画了问题中的反比例关系,然后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它们.在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学习中,我们再次经历了概念学习的几个过程:(1)概念的引入——通过三个具体实例,反比例关系和函数的概念,引出反比例函数;(2)概念属性的归纳——对教科书中的三个实例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三个实例的共同特征的形式;(3)概念的明确与表示——指出形如(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并给出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的准确表示;(4)概念的辨析——在练习中,以实例为载体分析概念,并恰当使用反例,如“26.1.1 反比例函数”中的练习2和练习3;(5)概念的巩固应用——用概念解决简单问题,形成用概念作判断的具体步骤,如“26.1.1 反比例函数”的例1;(6)概念的“精致”——通过概念的综合应用,如“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2. 类比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反比例函数的内容特点及教材分析第一部分:初中函数内容的知识框架结构1.函数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是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刻画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工具。
函数知识渗透在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中,它又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相关。
同时函数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运用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加深对一些代数问题的理解。
2.初中学习函数的意义和要求初中学习函数的意义是初步感受现实世界中除了确定的一些量——常量外,还有不少的量——变量,初步知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能利用这些关系来研究它们之间的一些基本性质。
初中学习函数的要求是理解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它们的图像,并根据图像知道它们的一些基本性质。
3.教材内容安排的方式及要求所体现的思想函数内容在初中教材中主要分布在八年级和九年级中,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函数的概念,研究两个最简单的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有关图像和性质;八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一次函数的有关图像和性质;九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图像和性质,九年级第二学期在拓展II中进一步对二次函数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样首先出示基本概念,然后由易到难研究一些特殊函数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函数的基本思想。
4.高中函数教学的介绍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初中学习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函数是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反映;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再从直观到解析、从具体到抽象,研究函数的性质,并能从解析的角度理解有关性质。
函数的基本知识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函数的思想和方法贯穿于高中数学。
第二部分:函数知识内容的教学研究(一)函数内容的知识体系初中学习函数主要是让学生对函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生活中的变量关系,能用函数的思想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因此初中函数内容的知识体系是,先介绍函数的概念,然后以两个最简单的函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作为载体,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图像与一些性质,再介绍函数常用的三种表示方法,最后再分别研究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另外两个简单而常用的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使学生对函数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函数内容的教材分析及教学注意事项1.函数的相关概念教材分析及教学注意事项(1)函数相关内容的概念框架与知识结构函数的定义域实际问题---变量与常量---函数--- 函数值函数的表示法(2)函数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分析通过身边的事例和生活中的实例,直观地认识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体会函数的意义,以及函数的三种常用的表示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①通过实例认识变量与常量,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能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相关数量问题,能从两个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角度理解函数的意义。
②知道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知道符号“y=f(x)”的意义,会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实际意义求函数的定义域,初步理解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会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
③知道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优势与不足,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能借助函数图像的直观性,用语言描述函数的基本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难点:理解函数的概念,知道符号“y=f(x)”的意义,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能借助图像认识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①变量、常量通过有关长度的数量关系的实例引入,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②变量、常量是相对的,是要结合实际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路程S、速度v和时间t,在匀速运动时存在这样的关系:S=vt,如果假定速度v不变,那么路程S就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S和t就是变量,v就是常量;如果假定路程S不变,那么时间t就随速度v的变化而变化,v和t就是变量,S是常量。
③例题1通过摄氏度与华氏度的转化,揭示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且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能够用等式——函数解析式表示出来,注意“边款语”,3259+=t F 与3259+=t y 的一致性,即它们所表示的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④例题2主要通过图像、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的表示方法做准备。
此处还要让学生理解函数图像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一致性,看得懂函数图表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⑤通过取数字填表操作,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就是函数的定义域,每一个函数都有定义域,对于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如果不加说明,那么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个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一切实数,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
例题3就是说明如何根据解析式来求定义域⑥例题4主要说明如何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此处的定义域由于有实际的背景,因此不能简单地按照解析式来看,更要关注符合实际意义。
⑦为了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方便,引入函数的记号y=f(x),这个对学生来讲相当抽象,也不容易理解,因此一定要用一些实例来说明括号内的字母x 表示自变量,f 表示对应法则,即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另外再配以例题5求函数值的计算,让学生理解。
⑧通过实例引入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并说明各种表示方法的优劣,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充分理解。
⑨本节通过几个例题,进一步说明如何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但此处更要关注的是例题2和例题5,应再一次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函数的图像中获得信息解决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验,从表格中获得有关信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但从图像中获得有关信息,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比例函数教材分析及教学注意事项(1)正比例函数相关内容的概念框架与知识结构正比例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实际问题--- 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比例系数(2)正比例函数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分析正比例、正比例函数是我们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数学概念,正比例函数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函数,通过研究、学习正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初步体会研究函数的方法,以利于继续研究、学习其他一些函数的知识。
教学目标①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具有正比例关系的具体事例,引进正比例函数,从而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初步获得从数量方面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体会。
②能根据条件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从中体会待定系数法。
③通过画图像的操作实践,体验“描点法”,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④借助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直观性,认识正比例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进而掌握这些基本性质。
重点难点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并能根据图像掌握正比例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①通过实例,先引进正比例的概念: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不等于零),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为后面引入正比例函数作准备。
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是采用形式化的定义,即形如y=kx(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教材中的表述略有不同。
定义域是根据解析式,x为一切实数。
③例题1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体认识正比例函数和它的比例系数,体会正比例函数是由它的比例系数完全确定的,同时复习巩固函数值的概念和求法。
④例题2让学生体验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只有一个系数,因此只要有两个变量的一组对应值就可以确定这个函数的解析式的过程,从而体验重要的数学方法——待定系数法:只要数学模型已知,而其中的一些系数未知,那么就可以采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特别在例题后的想一想中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个问题。
⑤通过画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了解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并得到这个函数的图像,再通过画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归纳得到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直线。
教师归纳解释时应从纯粹性和完备性两个方面表述,但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只让他们有所认识、有所体验。
⑥例题3是让学生在已知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的基础上,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此时应该让学生明白: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要画一条直线,只需描出两点就可以了,而且其中的一点是坐标原点。
⑦在学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基础上,来学习正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看图,结合图像理解性质。
思考引入就是这个目的,从而得到图像经过的象限和有关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另外要给学生交代清楚的是,这些性质反之也成立。
⑧例题4就是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字母a,让学生熟悉正比例函数性质,比例系数与它的增减性的关系。
⑨例题5是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正比例函数的应用,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事实。
同时也让学生主要到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定义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本例尽管解析式是正比例函数y=0.2x的形式,但根据实际意义,定义域是0≤x≤10,因此画出的函数图像是一条线段,它是直线y=0.2x上的一部分。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及教学注意事项(1)反比例函数相关内容的概念框架与知识结构反比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实际问题---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例系数(2)反比例函数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分析反比例、反比例函数也是我们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数学概念,它与正比例函数一样,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函数之一,通过研究、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方法,特别是如何画函数的图像,以及如何根据函数的图像掌握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①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具有反比例关系的具体事例,引进反比例函数,从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进一步获得从数量方面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体会。
②能与正比例函数进行类比,根据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体会待定系数法。
③通过画图像的操作实践,进一步体验“描点法”,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④借助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直观性,认识反比例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进而掌握这些基本性质。
重点难点在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时,能与正比例函数进行类比,运用研究正比例函数的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研究它的增减性时注意“在每个象限内”这一关键的条件。
(3)教材分析①通过两个实例引出反比例的概念: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乘积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