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合理治疗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过程与急性肾炎相似,但除急性肾炎综合征外, 多早期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重症的 急性肾炎呈现急性肾衰竭者与本病鉴别困难时,应 及时作肾活检明确诊断。

3.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细菌性心 内膜炎肾损害、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小血 管炎肾损害等,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部分患 者也可有低补体血症,需要根据原发病结合实验室 检查加以鉴别。



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的发生。 1.消肿利尿:一般通过限制水钠的摄入即可达到 消肿的目的,对于明显的浮肿,可考虑应用利尿 药物。 (1)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厚壁 段和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 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常用有氢氯噻嗪 12.5mg~25mg 每日三次口服。常见的副作用 有低钾、低钠血症。长期使用可致电解质紊乱、 高血糖、高尿酸等。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除有肾炎综合 征外,还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呈持续状态,无自 愈倾向,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8周 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及非IgA系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部分病人有前驱感染,可 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血清补体C3一般正常,病 情无自愈倾向。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多于 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 浮肿、高血压不常见,血清IgA可以升高。确诊靠 肾活检免疫病理诊断。


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其两端分别和入 球小动脉及出球小动脉相连,即是入球小动脉和出 球小动脉之间的一团彼此之间分支又再吻合的毛细 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间有系膜组织,包括系膜细胞和基 质。



肾小球的包囊称为肾小囊,它有两层上皮细胞,即 脏层和壁层,两层之间的腔隙为囊腔。 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基底膜和肾小球毛细血 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具有半透膜性质的滤过膜,当 血浆中某些成分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向囊腔滤出 时,必须通过滤过膜。 壁层则延续至肾小管,与肾小管壁相连。 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远端小管 经连接小管与集合管相连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 冬春季发病多见。通常在前驱感染后1~3周(平 均10天左右)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 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要的时间,呼 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的短。

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 (仅有尿常规及血清补体C3异常),典型者呈急 性肾炎综合征表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和肾功能受损),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此病大 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部分患者也 可遗留慢性肾脏疾病。



尿常规: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Cr降低,血尿素氮BUN、血 肌酐Cr增高。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ASO):2~3周 出现升高,3~5周滴度达到高峰。 血补体C3:初期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 高血压,甚至少尿及肾功不全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 现,尿检查有红细胞、蛋白和管型,伴有血清补体 C3下降,病情在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到完全恢复正 常者,伴或不伴有ASO升高,即可临床诊断为急性 肾炎。当少尿一周以上或进行性尿量减少伴肾功恶 化,出现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者,及病程超过 2月无好转趋势者,或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病综合 征者,应及时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本病常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百度文库菌株”感染 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 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病和病变轻重并不 完全一致,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目前认为链球菌的致病抗原主要为胞质成分(内链 素)或分泌蛋白(外毒素B及其酶原前体),诱发 免疫反应后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致 病,或种植于肾小球的抗原与循环中的特异抗体相 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王日 林彬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 管、神经等组成,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泄尿液,并 以此排泄人体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其中肾脏还具有重要的 内分泌功能,能够合成、调节和分泌多种激素,参 与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骨骼生长等。



肾脏由肾单位、肾小球旁器、肾间质、血管和神经 组成。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每个肾脏由大 约80~100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与集合管共同 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



(1)无症状性急性肾炎:为亚临床病例,仅有镜 下血尿或仅有血补体C3下降,而无其他症状。 (2)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尿改变少或无,有水 肿和(或)高血压,甚至有严重循环充血及高血压 脑病,ASO增高,血补体C3下降。 (3)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 起病,但临床表现似肾病综合征(高度浮肿,大量 蛋白尿,伴轻度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 活检为急性肾炎病理改变。
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
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大多数, 也是目前在我国引起终末期肾衰竭 最主要的原因。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的独立疾病,病变主 要累及肾脏。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肾病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或 肾病变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如红斑狼疮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为遗传变异基因所致的肾小球疾 病,如Alport综合征等。

多数肾小球疾病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一般认为, 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疾病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炎 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的参与, 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在慢性进展 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另外遗传因 素在肾小球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和治疗反应上也 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选取学习的内容是急性肾 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




(1)急性期常有全身症状 周身不适,乏力;发热,头晕,头痛;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咳嗽,气急;腹痛等症。 (2)尿异常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大约30%患 者可有肉眼血尿,且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及就诊原 因。可伴有轻、中度的蛋白尿,少数患者 (<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 尿。尿沉渣除有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 上皮细胞稍有增多,并可见红细胞管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以作
临床及病理分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以往也称为隐匿 性肾小球肾炎 5.肾病综合征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5年制定的肾小球 疾病病理分类标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可分为 以下几型 1.轻微肾小球病变 2.局灶节段性病变,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肾炎: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③系膜毛细血管性 肾小球肾炎,又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④新月 体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2)袢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对钠、氯 和钾的重吸收具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当肌酐清除率 <30ml/min时,噻嗪类利尿药无效时应改用袢利 尿剂,但一般不宜使用过多和过久。常用有呋塞米 (速尿)20~120 mg/日,分3~4次口服,或 20~40mg/日肌注或静脉注射;布美他尼(丁尿 胺)1~5mg/日,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副作用 常见有低钾、低钠、低氯血症。

4.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主要以蛋白尿为主,有低比重尿或固定低比重尿, 有贫血、肾功能异常。

治疗原则:主要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纠正其钠 水潴留、血容量过大、循环充血等病理生理过程, 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对急性肾衰竭病 例给予透析治疗,待其自然恢复。本病为自限性疾 病,无需特殊治疗,一般也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及 细胞毒药物治疗。

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周,待肉眼血尿消 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血沉正常才考虑复学。尿沉渣细胞计数正常才可以 考虑适当体力活动。

2.饮食:急性期予以低盐饮食,每日3克以下。对 肾功能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对肾功 能不全患者应考虑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摄入以优 质动物蛋白质为主,0.5g/kg/d。有明显少尿者, 应控制液体入量。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急 性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以急 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比较常见的疾病。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 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链球菌感染 之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由于本病主要为链球菌感染后造成的免疫反应所致, 当急性肾炎发作时感染灶多数已经得到控制,因此, 对以往主张的在疾病之初,注射10~14天青霉素 (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必要性目前尚 有争议,故需根据病情合理应用。对于反复发作的 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 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HP)可考虑做扁桃体摘除, 术前、术后两周应注射青霉素。

另外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了发病机制。 此外,补体异常活化也参与了致病机制,导致肾小 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并可吸引中性粒细胞及单 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出现病变。

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 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 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 细胞增生为主,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 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 迫毛细血管袢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管病变多 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 免疫病理检查可见IgG及补体C3呈粗颗粒状沿肾 小球毛细血管壁和(或)系膜区沉积。电镜检查 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大块电子致密物 沉积。


(3)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 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4)高血压 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水、 钠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 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5)肾功能异常 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 而出现尿量减少,(常在每天400~700ml),少 数患者甚至出现少尿(<400ml/日)。肾功能可 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血肌酐轻度升高。大多在1~ 2周后尿量逐渐增加,于利尿后数日,肾功能也可 逐渐恢复正常。仅有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 的蛋白质分子外,其他物质均可以滤过进入肾小球囊 内形成原尿,原尿中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大部 分的电解质及碳酸氢根等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回 血液,最后形成的就是终尿。
肾小球疾病是指一组有相似临床表现,
如血尿和(或)蛋白尿,但病因、发 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 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 病。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的急性肾炎:病原体可为 细菌、病毒、寄生虫,较常见的有多种病毒如:水 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感 染极期或感染后3~5天发病,临床症状轻,常不伴 有血清补体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 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6)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发生在急性肾炎综合征期,严重水、钠潴留为重 要的诱发因素。患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奔马律和 肺水肿,需要紧急处理。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可达40%),儿童患者少见(<5%)。

(7)免疫学检查异常 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逐渐恢 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 溶血素“O”滴度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 染。另外部分患者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 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