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
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材中安排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
就应用程度而言,略读比精读更为广泛。
XXX曾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以达到这个目的呢?一、立足提示,课堂结构求简课堂结构求简已成为教学的趋势。
略读课文的“略”要求略读课堂结构简约,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研究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研究要求和方法,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的迁移功能。
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略读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前面的提示是这样的:“从上面的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白叟和海鸥之间的深情;读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松鼠在XXX我XXX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甚么。
”这段承上启下的提示为教师提供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默读——思考——交换。
根据提示我们能够简化教学流程:一是默读自悟阶段。
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读中自悟,办理问题;二是交换点拔阶段。
学生在交换中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揭晓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拔,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
教育论文:小学四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教育论文:小学四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略读课文,尽管这些课文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有部分教师对略读课文重视力度不足, 导致阅读教学很难发挥出理想效果,所以需要认真对当前阅读课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准确把握问题的前提下,探讨优化和改进教学活动的策略。
随着年级的提升,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才能开展好略读课文教学活动,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对阅读课文应该怎样教学并没有正确认识,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认真对略读课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一、小学四年级略读课文教学实施现状(一)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都是小学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
也有部分教师认为略读课文属于自学的范畴,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有的教师甚至将略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由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存在误区,因此小学四年级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二)缺乏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引导教师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引导,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很多教师长期以来已形成以自我为主的教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技巧缺乏有针对性地引导。
这导致阅读教学很难发挥出理想效果,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快速提升,这一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
(三)教学定位存在问题也有部分教师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未区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将两种课文按照相同的标准对学生开展课程教学。
由于教学定位并不精准,也给学生学习增加很多负担,这对小学语文教学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认真反思这一问题。
在目前所开展的阅读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还习惯于参考各类教辅资料来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教材中的单元提示以及课后问题等内容,并没有充分融入阅读教学活动中。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思考和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思考和对策教研文章略其所略重其所重----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思考和对策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第五册开始,在保持精读、选读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类型----略读课文,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大略读课文的数量,相对减少精读课文。
统计显示,第五至十二册教材中,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分别为98、111篇,基本是平分秋色。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略读课文的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和可借鉴的经验也微乎其微。
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
1.便有了2.3.主次,”的重要途径。
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教学得法,它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实在不容轻视。
面对教材中数量众多的略读课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特点,找准教学定位:1.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而教材是目标定位。
以专题组织单元的,单元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共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
在这个整体中,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文有着一致的目标,但功能与分工各不相同: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1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
因此略读课文自成一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2.方法定位。
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方法定位。
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
教学中,我们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
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应由幕前转到幕后。
不过,“放手”绝不是“放羊”,特别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善于点拨。
3.方向定位。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方向定位。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近年来,小学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略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略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
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和警惕。
一些教师过分关注速度,忽视了理解的重要性。
略读并不仅仅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要点。
如果仅仅强调速度,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读完了文章,但对于其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得并不深入。
在略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略读的方法抓住文章的重点,并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
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来进行略读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应该采用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略读中感到快乐与成就。
一些教师在略读教学中偏重表面的技巧和方法,忽视了语言的真实运用。
略读是培养学生整体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一种被孤立出来的技巧。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就需要在略读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真实运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略读尝试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测出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些教师在略读教学中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
略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逐步掌握略读的技巧和方法。
有些教师过于急于求成,期望学生一次性就能够达到较高的阅读水平,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
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他们的略读计划,并在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调整。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略读是指对文本的快速审读和理解,通过略读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开展略读课文教学的第一步。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的课文材料,或者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略读课文教学中来。
二、培养学生略读技能略读是快速阅读的一种方式,通过快速审读和理解,帮助学生获取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培养学生的略读技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示范和操练等形式,指导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快速阅读文章的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等部分,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要点,培养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略读练习,提高他们的略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引导学生审读课文略读课文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浏览文章,而是在快速审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审读,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辅助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素养。
四、开展略读课文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略读课文教学:1. 培养提问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和含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思维。
2. 点拨学生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点拨学生略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小学主文略读课文教学要“略”而不“略”
小学主文略读课文教学要“略”而不“略”作者:王薇薇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第02期【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把课文分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
我们许多教师往往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而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
其实,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同样重要。
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关键就是正确认识略读教学中的“略”与不“略”。
什么可略,什么不可略?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略读课文;略;不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下文简称人教版)从小学第五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而到了第七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占总数的43.8%;到现在的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
略读比例一年年的增加,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编者们的良苦用心:从关注教师的教,变成更关注学生的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贯彻了课程标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精神。
而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却常产生一些疑惑:略读课文怎么教?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略,什么不可略?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能…粗知文章大意‟,有兴趣的地方可以再读一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一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做要求。
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教参中又指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
”略读课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正确认识略读教学中的“略”与不“略”。
一、略读教学中的“略”1.教学环节上的“略”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减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略读是指在阅读文本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以较快的速度获取主要信息,了解文本大意的阅读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的误区。
一、强调速度而忽视理解在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有些老师过分强调学生的阅读速度,而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他们可能会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课文,而忽略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可能只是简单地读完了课文,但却没有真正领会到课文中的意义和信息,达不到略读的真正目的。
解决这一误区的办法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强调速度。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题、中心思想和关键信息,达到快速获取主要信息的目的。
二、忽视课文选择的关键性另一个误区是忽视了课文选择的关键性。
有些老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并没有对所选课文进行认真的筛选和把关,而是随意选择一篇课文进行快速阅读。
这样做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师在进行略读课文的选择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内容丰富、信息清晰、语言简洁的课文。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快速获取信息的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三、考点导向而非学习导向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有些老师过分强调考点,而忽视了学习导向。
他们可能会将略读课文教学当做是对考点的训练,局限于对学生快速获取某些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对整个课文的理解能力。
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在教学中从学习导向出发,通过略读课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对信息的敏感性、对逻辑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略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认识误区,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和误区。
下面就浅谈一下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有些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片面追求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而忽视了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训练。
他们只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是否能够回答出课文中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较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要兼顾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有些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过分强调速度,追求快速阅读而忽视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他们只注重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和探究。
实际上,略读课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大意,更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些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他们将略读课文教学视为一种任务,只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实际上,略读课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包括过于强调内容理解而忽视语言表达,过分追求速度而忽视深入理解,过于强调记忆和背诵而忽视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过分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这些误区,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纠正,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紧扣四点“略教”不“略学”
紧扣四点“略教”不“略学”略读课应该“略教”,这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界的一种共识。
但略读课的教学中却出现了“畸形”的怪象:有些公开课上,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将略读课上成精读课;家常课中,却把重心放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把略读课文当成“陪衬”和“补充”。
“略着教”的同时,也“略着学”了。
对于略读课教学这个问题,小学语文专家沈大安先生曾提出,略读课在教学上,就是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
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先生也认为,‘课标’对略读有明确的要求,即‘粗知大意’。
但她也说,怎样才叫“粗知大意”,这需要老师们很好的琢磨。
从中我们至少能读出这么几层意思:首先,略读课“略着教”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非学生的学习。
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求全面,但并非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甚至是含糊不清。
其次,老师们需要琢磨的是略读课怎么样“略教”。
略读课“略着教”不仅仅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更需要教学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
因此,我认为“略着教”着力体现的是教的艺术,而“不略学”体现的则是教与学的最终价值。
我试图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探讨,具体阐述如何“略教”而不“略学”。
第一,找准关注点,“略”中找“精”。
如果说,精读课文主要重在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语文基本功,那么略读课就应该重在让学生在运用语文基本功中学习语文知识。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修订版教材教师用书指出:“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
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应该发现略读课教学的关注点在于“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
六上第八单元中有两篇精读课文《伯牙绝弦》和《月光曲》,从内容讲前者讲述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后者讲述了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产生心灵共鸣的故事;从情感上讲,两篇文章引领学生感受艺术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从方法学习的角度上来讲,通过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了在叙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我感受的方法。
最新小学语文: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精编版
2020年小学语文: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精编版“淡妆”“浓抹”要相宜——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摘要】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略读教学的定位,把握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的度,依托提示,借助单元专题,取舍得当,突显课文学习的重点,把学生自读自悟和教师的精彩点拨相互融合;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简约之美。
【关键词】略读教学“略”“不略”有效简约小学课本中,略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它是教师培养和检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能力的重要材料。
而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可在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阅读教学的今天,在我们积极探寻文本细读的今天,略读教学虽被提上了日程,但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或被忽略地一带而过,或被以精读继续精读着。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叶老极其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又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两者互为联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两者同样重要。
我们该如何正视略读教学的现状,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使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有个度,探寻一条有效的略读教学之路呢?一、“提示”引领,手段求“简”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
它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
“阅读提示”首先是给学生看的,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提示语”也启发我们教师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景阳冈》一文前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的:“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课文。
略而不简,略读课文也要“精”教学——对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
2019.1·学术杨丽霞(新昌县拔茅小学,浙江绍兴312521)———对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略而不简,略读课文也要“精”教学摘要:略读课文是一个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它简单地处理成了“略教”。
从一堂略读课引出对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着重论述略读课文教学必须“略而不简,略读课文也要‘精’教学”的观点,并提出“精”处理的几个建议———重“干”轻“蔓”,精在重点;重“导”轻“教”,精在点拨;重“读”轻“写”,精在拓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精教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9)01-0051-03DOI:10.13525/ki.bclt.201901015作者简介:杨丽霞(1978—),女,浙江绍兴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拔茅小学语文教师。
研究方向:略读课文教学。
◆教艺频道2019年1月语文教学通讯Jan.,2019第1030卷第1期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l.1030No.1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略读课和精读课作为两种课程类型,各有各的具体目标和承载要义,但两者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推进语文素养的落地生根。
但,在具体的教学现场,略读课呈现的教学现象以及预期目标的达成等问题,带给一线教师很大的困惑,这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大胆实践!一、困惑:略读课文=简略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
但阅读能力是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习得并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养成的,所以说,如果没有略读课文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就缺少了延伸和运用的阵地。
一方面,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是学生在经历了精读课文的系统学习之后,习得方法、学以致用、自学自悟的一个过程。
所以,教材中安排的略读课文数量是比较可观的。
小学语文论文略读课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论文略读课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摘要】新课标下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有:以主题拓展阅读方式进行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要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用寻找式阅读法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和重视课前提示的利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新课标教学方法新课标教材编排略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略读方法,提高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内容上“粗知文章大意”即可,不必探求其他方面;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搞好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以主题拓展阅读方式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大都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即每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围绕同一主题思想来组成。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互相补充,互相充实。
根据这样的教材编排特点,我们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尝试进行主题阅读,让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大量文章,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专题,教师可在学习略读课文《刷子李》时,推荐学生同时阅读《泥人张》、《快手刘》等文章。
发给学生一张表格,让学生填写知识表格。
二、略读课文教学要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略读课文教学更应突出阅读能力取向,阅读能力是阅读素养的一个方面。
所谓的“阅读素养”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的能力,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社群的活动,由阅读获得乐趣。
略读教学所最应该关注和力求要达到的目标是:理解与运用;从阅读中建构意义;透过阅读学习;参与及兴趣。
阅读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我们的学习力,培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责任,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建构新意义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体验建构的阅读,提升的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略读课文教学在改变“复制”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不必深究字词,不必全方位的指导朗读等。
略读课文教学要走出精读课文教学朗读感悟的模式,必须要关注学生阅读时是否构建了自己的阅读意义。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影响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一、过于注重速度,忽视理解略读的核心是“略”,即不能像详读一样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速度,会在略读教学中加快节奏,忽视对于文本理解的培养。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学生在略读时只是机械化地浏览一遍,却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意思。
对策:在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速度与理解的平衡。
可以通过先简要介绍一下文本背景、主题和内容等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然后设计问题或小任务来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
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对于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要及时指导。
二、死板的教材设计削弱学生兴趣部分小学略读课文教材设计单一、内容过于平淡,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如果教材中所涉及的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太远,那么学生将难以理解、产生思考以及表达。
对策: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挑选有趣、有意义的教材来进行略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选择教材的过程中来,以便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教材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加入互动元素,比如让学生与小组或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或演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满兴趣和活力。
三、文章选材不当,缺少层次感精心挑选适合的略读教材十分重要。
如果挑选的文章缺乏关键信息,无法构建出层次感,学生会无从下手。
对策:教师应该注意文章在内在结构编排以及选择内容、语言的恰当性。
在文章中加入一些转折引起读者好奇心,提高阅读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段落间的关联,形成文本的整体呈现。
四、语音语调过于单调,削弱阅读体验略读课文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领略到文本的信息和感受,并储存下来。
然而,如果老师的语音语调过于单调,学生的阅读体验将受到影响。
对策:教师应该保持语音语调的变化,如设定变调、提高速度、降低音量等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能及时、准确地传达文本信息的目的。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的谋“略”之法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的谋“略”之法
摘要】
教育部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课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从中习得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的教学则注重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实践,重在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和内化巩固。从三上开始到六下,每学期安排了5-9篇不等的略读份量,成为了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略读教学之教师的“略”,探寻略读教学谋教师“略”之法显得颇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应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
略读课文谋略之法
【现状分析】
对于略读课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寥寥几笔,使得老师们把握不住它的特点,不能清晰定位,略读课文或是被处理成精读课文,或是被一带而过,存在着以下误区:
1.粗知大意,,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因为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相比,少了要学写的生字,也没有需要思考的课后问题,就会让人产生走过场的念头。略读课文被视之为闲文而略读。
部编教材里,都是以单元为主题教学的。一个单元里面,略读课文前都有排精读课文,教师在教学精读课文的都花大精力讲授阅读课文的方法。《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个单元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前一课精读课文《赵州桥》中,学生已经体会到课文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也试着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把事情写具体详细。让学生从前一课精读课文教学中初步习得阅读方法,这一课略读课文教学刚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试着运用和练习,进一点步熟练掌握,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为课外自读做好准备。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它是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过程。
本文就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理解小学语文略读的概念我们需要明确略读的概念。
略读是指快速浏览一篇文章,从而迅速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以便抓住重点,找出自己所需的信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学生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略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略读能够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通过略读,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从而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增强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略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通过略读,学生能够迅速获取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文章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1. 注重培养学生的略读技能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略读技能。
可以通过短文训练、课文略读、短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快速浏览的基础上,迅速获取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进行相关的略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略读技能。
2. 引导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
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略读技巧,比如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意;再找出中心句,抓住重点;最后进行适当的推断和总结。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略读的方法。
3. 营造良好的略读氛围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略读氛围。
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
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作者:高玉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年第09期—、调查缘起课改实施以来,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学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为贯彻上述精神,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总量比以前明显增加。
阅读课文分必读和选读两类,三年级开始必读课文中又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
三至六年级233篇必读课文中略读课文共97篇,约占42%。
其中不少是长课文,而且一般只要求每篇用一课时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应怎样把握?略读课应怎样上?二、调查概述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第三学段(5~6年级)中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这种表达,让广大一线教师难以准确把握,科学施教,只好在困惑中见仁见智。
对照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不少“不放心”的教师略文精教、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很放心”的教师“略文不教”,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张扬个性,学多少算多少;还有的教师“略文粗教”,以粗知内容大意为满足。
而真正能深入钻研教材,像精读课文那样去探讨教学要求、处理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模式的教师为数不多,教育刊物上或各级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中也鲜有涉及。
略读课文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2.带着困惑与担忧,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3~6年级略读课文做了进一步调查,初步梳理的数据如下:(1)略读课文文体以记事、写人、写景的记叙文为主,97篇中占了65篇;状物为主的说明文15篇;此外还有童话5篇、剧本1篇、长篇小说(节选)4篇、相声1篇、书信1篇。
略读课文教学的“为”与“不为”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1.01文|卢梅英略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阅读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略读能力的培养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对于略读中的“略”字,叶圣陶先生这样解释:“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要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
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要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
”(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04.)可见,“略读”不是简单阅读,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不可以忽略的。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那么,怎样在“为”与“不为”的矛盾中行走,让略读课文教学“略”出实效呢?一、认清价值,准确定位,明确“为”的目标统编本教材构建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之间的一座桥梁。
编者安排略读课文教学的目的有三个:(1)巩固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
略读课文教学,要“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新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生依靠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进行自主阅读,能运用已经习得的读书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进而顺利地进行课外阅读。
(3)围绕单元训练主题,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学生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结束,是另一个崭新阅读活动的开始,略读课文承载着“唤醒后续阅读”的使命。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不准,导致存在着种种不良倾向。
一是讲得太多。
为了应试成绩的提高,过多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训练,将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进行教学。
二是放得太多。
课堂处于“松散放任”状态,认为略读课文就是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不需要教师参与。
三是把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就课论课,忽视了统编本教材的单元整体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紧扣四点“略教”不“略学”
紧扣四点“略教”不“略学”略读课应该“略教”,这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界的一种共识。
但略读课的教学中却出现了“畸形”的怪象:有些公开课上,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将略读课上成精读课;家常课中,却把重心放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把略读课文当成“陪衬”和“补充”。
“略着教”的同时,也“略着学”了。
对于略读课教学这个问题,小学语文专家沈大安先生曾提出,略读课在教学上,就是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
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先生也认为,‘课标’对略读有明确的要求,即‘粗知大意’。
但她也说,怎样才叫“粗知大意”,这需要老师们很好的琢磨。
从中我们至少能读出这么几层意思:首先,略读课“略着教”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非学生的学习。
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求全面,但并非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甚至是含糊不清。
其次,老师们需要琢磨的是略读课怎么样“略教”。
略读课“略着教”不仅仅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更需要教学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
因此,我认为“略着教”着力体现的是教的艺术,而“不略学”体现的则是教与学的最终价值。
我试图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探讨,具体阐述如何“略教”而不“略学”。
第一,找准关注点,“略”中找“精”。
如果说,精读课文主要重在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语文基本功,那么略读课就应该重在让学生在运用语文基本功中学习语文知识。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修订版教材教师用书指出:“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
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应该发现略读课教学的关注点在于“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
六上第八单元中有两篇精读课文《伯牙绝弦》和《月光曲》,从内容讲前者讲述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后者讲述了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产生心灵共鸣的故事;从情感上讲,两篇文章引领学生感受艺术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从方法学习的角度上来讲,通过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了在叙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我感受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妆”“浓抹”要相宜——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摘 要】 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略读教学的定位,把握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的度,依托提示,借助单元专题,取舍得当,突显课文学习的重点,把学生自读自悟和教师的精彩点拨相互融合;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简约之美。
【关键词】 略读教学 “略” “不略” 有效 简约小学课本中,略读课文所占比重大,它是教师培养和检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能力的重要材料。
而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可在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阅读教学的今天,在我们积极探寻文本细读的今天,略读教学虽被提上了日程,但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或被忽略地一带而过,或被以精读继续精读着。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 叶老极其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又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两者互为联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两者同样重要。
我们该如何正视略读教学的现状,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使略读教学的“略”与“不略”有个度,探寻一条有效的略读教学之路呢?一、“提示”引领,手段求“简”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
它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
“阅读提示”首先是给学生看的,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提示语”也启发我们教师从文本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景阳冈》一文前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的:“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课文。
《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
先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再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还可以谈谈武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根据阅读提示,我在教学时这样设计。
首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概括出对武松的印象———“神”,再联系上下文达成共识:酒量惊人、胆量过人、力量超人、机智胜人;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何关系? 学生再次读文,发现武松还给大家另一个印象———“人”:固执、好面子、打完虎后是“一步步挨下冈来”。
我的这个教学设计整整围绕“阅读提示”开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长文短教,效果很好。
因此,我们教师要是充分利用好“阅读提示”,依据“提示”确定简洁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师生就能更好地体悟略读课文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提示语”进行二度开发,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时效性。
二、单元整合,学习求“全”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加上训练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的需要,它的篇幅往往越来越长,而内容却略微浅显一些。
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安排上的限制,文本感悟不可能条分缕析,能力训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取舍,紧紧依托“单元专题”,体现训练重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彩色的非洲》一文属于“异域风情”专题单元,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其训练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事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作为一篇首次选入教材的略读课文,《彩色的非洲》从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习俗,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非洲、认识非洲。
因此,设计教学时,可以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设计教学,把教学目标确定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和“领会文章表达特点”上,将教学过程板块化为“初步感知、把握内容、自主阅读交流、积累应用”四个部分,以“自主阅读交流”为重点,着力于突出单元阅读主题与训练重点。
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指出:“要把握好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
”可见,我们教师应加强单元整组教学意识,在精读教学时渗透阅读方法,在略读教学时迁移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有效阅读,过程求“精”由于略读课文本身的特点,略读课文教学一般只有一课时,因此略读教学的课堂学习方式更为开放,更尊重学生的选择,力求人文关怀的色彩。
当前关于略读教学的策略、方法、形式林林总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略”的要真略,“精”的要真精。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对于略读教学也很有见解:“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的模式,但要避免模式化。
根据课文特点做到‘常中有变’,让略读课文教学也富有情趣。
”确实如此,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我们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使它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总目标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这就需要教师依托文本、学情,在课堂上取舍得当,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求“精”。
1、有效地提问正所谓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
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
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提问,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这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所取舍,精心设计有效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略读课文中有很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常采用“长文短教”的策略,而“长文短教”最关键的是要善于从课文中选准切入口,设计好话题。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感人的文章。
教学中,我紧抓“文眼”——“小英雄”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雨来为什么被称为是小英雄呢?”这一问题作为起始话题整体呈现出来,成功地拎起一连串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与文本进行对话。
相反,如果话题设计不精巧,长文章的教学内容就会显得繁杂,教师要讲的问题一多,就挤压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以及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浅尝辄止,那就实现不了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2、有效地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
著名作家吴伯萧曾经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
要想避免“肿”的现象,教师必须找出有效途径以达到略读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让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教学“极其简单”时,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因此具备了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的“底气”,在“对话”中发展了阅读能力。
3、有效地朗读叶老先生曾说:“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略;一半系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
”记得王老师在群体结对示范课上教学《慈母情深》时抓住“鼻子一酸”,重点围绕母亲工作条件的艰苦,让学生通过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的理解,又让学生感悟描写母亲的慢、快两个镜头,反复地朗读体会,并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形式在表达意识中的作用,一次次地读,都有不同的提升,在品读中,学生对母亲的那份深情溢于言表。
又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时首先让学生们自读,谈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切入主题“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后,安排了两次完全不同方式的读:通过逐句的品读理解了“我”怎样取得大鸟的信赖;通过换角色读体会到了雏儿对“我”的信任;最后回归中心句,感悟写法,拓展练笔,升华主题。
由此可见,略读教学讲究“简”、“略”,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的部分。
我们教师需要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关键点,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4、有效地感悟略读课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同样也需要处理好朗读与感悟的关系,有所悟才能有所得。
其实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突出,如果深入文字,不难找出几个“感悟点”进行教学。
吴老师执教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就以“悟”为教学之眼,展开了三个层面的“悟”:一让学生从文字中去悟出文本的意义,着重抓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引申等多种途径来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文本意义;二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悟出生活的意趣,加深对“另辟蹊径”的理解;三让学生回归文本看课文是怎样写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道理来的,从中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略读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
不过,教师也绝不能采用“放羊”式教学,要善于点拨,去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催发阅读的消化吸收,这化解的过程也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5、有效地迁移“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比,就课外扩展来说,略读课文将更开放。
”这是叶老所说。
可见,略读教学除了加强、补足精读教学,也为课外导读做好了准备。
我们教师应重视课内外的拓展延伸,拓展阅读空间,迁移内化所领悟的表达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积累语言、感悟写法、文本补白、课外阅读等。
学生在自读自悟和汇报交流中可以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描写的精彩绝妙、感受文本呈现的生动形象、习得写作的基本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比如:《牧场之国》教学后推荐阅读老舍散文《草原》,感受不同地域、文化下的牧场之美;再如《夸父追日》,补充原著中的故事原文,进行古文、现代文的比较阅读……又如:《珍珠鸟》一文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一点睛之笔,卒章显志,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若学生也能在习作中运用上这样的点睛之笔,可为文章增色不少。
我敏锐地抓住这一语言训练点,让学生仿写格言,写的切入点“小”“巧”,学生有“现炒现吃”的鲜活感,文思涌动,写出了不少精彩格言。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不但极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架起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而且还是语文能力的训练场、习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