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本文言文全复习:重要语句翻译
部编语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附文言文翻译小技巧)

部编语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附文言文翻译小技巧)【第一册】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壹2013-4-17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
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初一必背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翻译: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追求的;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就不去追求。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摆脱,就不去摆脱。
”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六、《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我要加以改正。
”七、《论语·泰伯》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翻译: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道德最高尚的人了。
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人民都无法称赞他。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论语》中的一些重要思想。
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这些经典篇章,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部编版语文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文句翻译七年级上册1.《世说新语》二则(1)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大雪纷纷飘落像什么。
(2)散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飞舞。
2.《论语》十二章(1)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上天的旨意,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顺从心愿但不会越过法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广泛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由才得的人吗?(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改变自己的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9)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痛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3.《诫子书》(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操守品德,他们摒除内心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修养身心,节俭用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内心恬淡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的目标。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岳阳楼记》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摘录(56句)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摘录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仪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的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情理(来审理)。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1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1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宫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
1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初三需背文言文翻译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翻译:孔子说:“政治,就是端正。
你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器具。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仁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选择不住在仁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通过背诵这些文言文,初三学生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同时,这些文言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此外,背诵文言文还有以下益处: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背诵文言文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长期坚持,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背诵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文化底蕴。
背诵文言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4. 锻炼思维能力。
文言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背诵文言文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背诵文言文对初三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背诵这些经典文言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收获丰富的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大全

1.世人盛爱牡丹。
译: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也一定是根据实情判断。
4.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5.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6.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译:这种小恩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1.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义固不杀人。
译:我坚持道义,一定不会杀人。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译:楚国有的是土地,却缺少民众,如今去杀自己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4.胡不见我于王? 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他。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我知道用来抵抗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7.我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我知道你用来抵抗我的方法了,我不说。
七八九年级全册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世说新语》二则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与什么相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二)《论语》十二章7.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旁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8.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9.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J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10.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n.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12.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13.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14.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件事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自己贫穷而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自己地位低下而担心社会不安定。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最后凋谢。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
”这些文言文及翻译都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学习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同时,这些语句也富含哲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启示。
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文言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咏雪》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得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得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得白雪像什么呢?”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她哥哥得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她哥哥得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丘与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得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就是人啊!与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对子骂父,则就是无礼。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得面骂她得父亲,这就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得大门。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得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就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就是不就是尽心尽力呢?与朋友交往就是不就是诚实呢?老师传授得知识就是不就是复习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得知识就会得到新得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初中语文丨文言文重点句子及其释义

初中语文丨文言文重点句子及其释义《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于说:“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初中主要文言文语句翻译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翻译:对于荣耀和屈辱都不感到惊讶,看着庭院前花开花落;对于去留都不刻意追求,望着天上云卷云舒。
4.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翻译: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空与湖水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垠。
5.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辱皆忘,端着酒杯面对微风,那喜悦之情真是洋洋得意。
6.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被贬谪的官员和游子,多在这里聚会,观赏景物的心情,难道会有所不同吗?
7.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唉!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志,或许与这两种心情不同,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在偏远的地方就担忧君主。
8. 微斯人,吾谁与归?\n时不利,运不齐,命途多舛,知交满天下,尚欲穷达以自慰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时运不利,命运不佳,人生道路多坎坷,虽然知己遍布天下,仍然想通过仕途的通达来安慰自己。
这些文言文语句反映了范仲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通过翻译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初中文言文常考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二、《为政》篇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三、《八佾》篇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却不稳固。
要以忠诚和诚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四、《里仁》篇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只顾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只顾私利。
”五、《公冶长》篇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遵循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六、《雍也》篇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学问的人不如喜欢学问的人,喜欢学问的人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通过以上文言文常考翻译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的句子简练而富有哲理。
学习这些句子,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多读、多背、多思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翻译练习,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常考文言文初中句子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2. 随师北征,至于中山,舍于郭门外。
翻译:跟随老师北征,到达中山,住在城外。
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无可置者。
翻译:项脊轩,是以前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
这是一座百年的老屋,尘土和泥水渗透、下滴;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放置的地方。
4.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闻之,肃然起立。
翻译:到了考试的时候,官吏叫到史公的名字,史公听到后,严肃地站起来。
5. 乃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于是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6.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7.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死,室人哀苦,绝食丧志,遂成废疾。
翻译:我写下这篇志向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去世,家中的仆人悲伤痛苦,绝食丧志,最终成为废人。
8.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翻译:父母对子女的爱,就会为他们考虑得长远。
9.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外;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成为大江大海。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文句子,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文言文必背句子翻译

1. 狐假虎威,狼吞虎咽。
翻译: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狼吞虎咽地吃东西。
解析:这句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形容吃东西的样子狼吞虎咽。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某个事物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事物的了解程度并不代表对它的喜爱程度,喜爱程度也不代表以此为乐。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翻译:读书读破万卷,下笔时仿佛有神助。
解析:这句话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解析:这句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5. 知足者常乐。
翻译:知足的人总是快乐。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珍惜所拥有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6.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翻译:世界上没有难事,只怕有决心的人。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7.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翻译:水滴可以穿透石头,绳子可以锯断木头。
解析:这句话比喻只要有恒心,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8.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翻译:学习道理有先后,从事技艺有专长。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计划,要有专攻的方向。
9. 谦受益,满招损。
翻译:谦虚会受益,骄傲会受损。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0.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翻译:有仁德的人看到就思考,有智慧的人看到就行动。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仁德和智慧,既要思考问题,又要付诸行动。
总结:以上是初中文言文必背句子的翻译,这些句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
初中语文重要文言语段翻译精选

初中语文重要文言语段翻译精选—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ﻭ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ﻭ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ﻭ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ﻭ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ﻭ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ﻭ第二册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10。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ﻭ1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府公文劳累身心。
ﻭ1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本文言文全复习:重要语句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
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第五册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第六册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
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的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采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