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精)

合集下载

CADASIL诊断治疗医学知识讲解

CADASIL诊断治疗医学知识讲解
• 皮层和小脑一般不受累
MRI所见损害旳严重程度随年龄而增长,无性别差别
诊疗措施
• 神经影像学:
Peters等和Viswanathan等对CADASIL患者旳MRI变化和临床体现旳有关性进
行研究发觉: 腔隙性梗死是一种独立旳原因,其发生旳部位与患者认知功能
下降及残疾程度有关; Chrbriat 等经过MR灌注加权成像(PWI) 检测发觉CADASIL患者异常白质内脑血 流量(CBF)、 脑血容量(CBV)明显低于正常人,相对于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旳
诊疗措施
Notch3基因:
Notch3基因位于,由33个外显子构成,编码 2321个氨基酸,只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体现 跨膜受体,该受体兼有信号转导功能。
诊疗措施
Notch3基因 • Notch3基因
突变影响
– 血管平滑肌 细胞
– 血管内皮细 胞和周细胞
– 免疫细胞 – 肌纤维
诊疗措施
Notch3基因: 基因突变致病3种假说 •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 细胞外受体蛋白异常堆积; • 受体蛋白细胞内转运和成熟障碍;
• 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家族性脂蛋白血症、家族性血小板 疾病、多出现静脉窦血栓,具有各自旳生化变化, 这些疾病 旳外周血管平滑肌细胞也无明显病理变化。
临床体现
认知功能下降或痴呆
CADASIL患者第二常见症状; • 早期常体现为执行功能减退及处理
速度降低,可经过威斯康星卡片分 类测验(WCST ) 和连线测验(TMT ) 早期诊疗
• 认知功能障碍呈渐进性阶、梯样进 展,与年龄及皮质下缺血性卒中关 系亲密,平均于40-70岁出现,35 岁此前可出现,50-60岁为高发时 段,据统计约有2/3 旳患者在65岁 前罹患痴呆症,主要体现为血管性 痴呆或严重旳认知功能减退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完整版)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完整版)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完整版)中国目前约有高血压患者2.7亿,糖尿病患者1.1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而且这些卒中高风险人群的数量还在继续攀升。

大量研究证明,减少脑血管病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重视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管理。

1 卒中危险因素控制1.1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推荐意见:·询问家族史可有助于识别卒中风险高的个体(IIa类推荐,A级证据)。

·患者有罕见的卒中遗传病因(如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Fabry病、COL4A1基因相关的脑出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关节松弛皮肤脆弱综合征Ⅳ型等)时,可考虑转诊去做遗传咨询(IIb类推荐,C级证据)。

不建议在人群中为预防首次卒中进行常规遗传筛查(III类推荐,C级证据)。

·对于一级亲属中有≥2例患SAH或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考虑应用CTA 或MRA等非侵袭性筛查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能是合理的(IIb类推荐,C级证据)。

·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SAH,或≥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可考虑应用CTA或MRA等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Ib类推荐,C级证据);对肌纤维发育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CTA或MRA等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Ib类推荐,C级证据)。

1.2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2.1 证据充分的可干预危险因素1.2.1.1 高血压推荐意见:·建议常规进行人群血压筛查,并对高血压患者予以适当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I类推荐,A级证据)。

·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建议每年进行血压复查和高血压相关的健康体检(I类推荐,A级证据)。

·高血压患者需要规律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140/90mmHg的目标值(I类推荐,A级证据);伴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依据其耐受性还可进一步降低(I类推荐,B级证据)。

偏头痛与CADASIL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

偏头痛与CADASIL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
何 跃 李 小梅
( 北京军 区总 医院干部三科 , 北京 10 0 0 7 0)
摘要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性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 与 白质脑病 (e ba atsma d miat r r p ty cr rl u o l o nn a ei a e o t o h w t sb ot aifrtad1 k e cp ao a y C A I) NO C i crclna s n u on e h1 t , AD SL 是 hu i c e ph T H3基 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动脉
管, 而是全 身 的动 脉系统 。C D SL 明显 的神经 A A I有
放射 学特征 , 重要 的特 征是有或 无腔 隙性 脑梗死 最 的白质高密度 (htmae yei e si , Hs w i t r pr tnie WM ) e t h n ts 、
症状性 微 出血 和成年人无 症状 突变携 带者 ( uao m ti tn
部分 , 如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 性动脉 病伴皮质 下梗死 及 白质 脑 病 ( rba a t o a dm nn r r pty c e r uo m l o iat t i a e l s a eo h
wih s b o t a na csa d lu o n e h lp n e k e c p ao ah , c
患者 有偏头 痛发作 , 大多数 具有先 兆 , 常为 C D — A A
SL I 最早 出现 的临床表现 , 甚至在其它症状 出现前几 年 即 已存 在 。C D SL 由 N T H 基 因 突变 ( A A I是 OC 3 位 于染 色体 1P 3 一 1. 引起 的微血 管病 , O C 3 9 1 . P 31 2 ) N T H 基 因仅 在人类 血管平 滑肌细胞 上表达 , A A I 的 C D SL 组 织病 理 学发 现颗 粒 嗜锇 物质 f aua s i hl g n l om o ic r r p i m t i , O ) 毗邻 的血管平 滑肌细胞沉积变性和 a r lG M 在 ea 动 脉 壁纤 维 增 厚 , 微 血 管 的改 变不 局 限 在脑 血 其

12例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

12例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 Cent South Univ (Med Sci)2019, 44(5) 54912例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易芳1,唐海云2,许宏伟1,周琳1,胡雅岑1,孙启英1,姚凌雁1,杨欢3,周亚芳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 老年病科;2. 放射科;3. 神经内科,长沙 410008)[摘要] 目的:分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the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通过基因确诊的CADASIL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MRI影像学特征和Notch3基因突变。

结果:12例患者年龄为(47.25±9.49)岁,临床表现以认知障碍(75%)和脑卒中事件(58.3%)最常见,2例表现为脑出血。

合并偏头痛少见(25%)。

MRI均存在累及脑室旁和深部白质的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和腔隙及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扩大。

WMH主要累及额顶叶(100%)、颞叶(83.3%)、外囊(66.7%)、枕叶(41.6%)、胼胝体(41.6%)和颞极(33.3%);腔隙主要累及额叶(91.6%)、顶叶(83.3%)、颞叶(66.7%)、基底节区(66.7%)、脑干(41.6%)、枕叶(33.3%)、小脑(8.3%);扩大的PVS均位于基底节区(100%),部分累及皮层下(45.4%)。

脑出血患者WMH程度较轻(Fezakas评分为1~2分),且外囊无受累。

16.7%患者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T平扫特点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T平扫特点
z ou UP. . i a 0 2, R Ch n
[ sr c] Obetv : n etg t h e t rsi ee rl u o o l o n n re ip t ywi u c ria frt Abta t jcie To iv siaet efau e c rb a ts ma mia tatro ah t s b o t ln acs n a d h c i
Fe t r so a u e fCT ai c n n e e a t s m a m i nta t ro t t s bc te i nf r t nd luk e e a o a hy pl n s a i c r br lau o o ldo na r e i pahy wih u oria i a cs a e o nc ph i p t
a e ko nc phaop t nd l u e e l a hy ( CAD ASI L) b u i CT p an c n.M eho s: y sng l i s a t d CT an c wa pe f m e n p i t w ih pli s an s ror d i 8 atne s t CAD ASI c I onfr e l c M RI pa h og nd ge tc l nv s i ton, nd t e e a i ton d t r nay e e r — im d by ci s, ni , t ol y a ne ia i e tga i a h x m na i a a we e a lz d r t o s e tv l .Reuls: p c ie y s t CT a n s a r v a e e yei a i n i h t a t ro e p a ol n r nt ll ih m uli e lc pli c n e e l d d m ln to n w iem t e ft m or lp e a d f o a obew t tpl a — ulri f r t whih i r a e ih t e pa int ge Co c u i n: a n a cs, c nc e s d w t h te a . n l so CT a n s a i o it ntwih t a holgia ha ge s pli c n sc nss e t he p t o c lc n sof w h t ie mate n a r m p t tr l n s r e ng C ADA SI c s s t ra d plysa ve y i oran o e i c e ni L a e .

罕见病诊疗规范-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罕见病诊疗规范-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一、诊疗规范(一)概述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 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由19号染色体上NOTCH3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病。

以前描述的“遗传性多发梗死性痴呆”、“慢性家族性血管性脑病”和“家族性皮质下痴呆”家族是CADASIL的早期报道。

(二)病因和流行病学CADASIL由NOTCH3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导致,这种突变会引起血管病改变,主要累及小穿通支动脉、微动脉和脑部毛细血管。

CADASIL的基础血管病变是一种特异性的、累及小动脉(直径100400μm)和毛细血管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非淀粉样血管病变。

世界各地均有CADASIL 的报道。

突变的携带率估计为0.85/100,000人。

(三)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症状性CADASIL常发生在成期。

青少年也有病例报告。

2.常见表现(1)缺血性发作: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见于约85%的有症状患者。

脑卒中常反复发作。

(2)认知缺陷是本病第二常见的特征,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出现缺陷。

进展缓慢,伴有额外阶梯式恶化。

神经心学测试通常显示患者的执功能、认知处速度和言语流畅性有明显缺陷。

(3)有先兆偏头痛:204常为该病的初始表现,少数患者中,有先兆偏头痛是唯一症状。

平均发生龄约为30岁。

先兆症状包括视觉和感觉系统及非典型先兆表现,如运动症状(偏瘫型偏头痛)、意识模糊、意识改变、幻觉、基底动脉症状(脑干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先兆或持续时间长的先兆。

(4)精神障碍:包括适应障碍,中度或重度抑郁,情感淡漠。

其他表现包括双相障碍、惊恐障碍、幻觉综合征和妄想发作。

CADASIL的临床进展及探讨

CADASIL的临床进展及探讨

4 常规影像 学 表现
() 1 典型表现为 MR 弥漫对称性 大脑半球 长 T1 T I 长 2信号 ,
尤其是脑室旁 白质 以及半卵圆中心 , 早期为斑片状 , 晚期 可以融
合成大片状。其 中颞极 的损害具有特征性1 2 1 。多发性梗塞灶多位 于深部 , 如基底节区。( ) 2 由于 C D SL多累及小 动脉 , MR AAI 故 A 多显示大血管完好。( ) S 3 D A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 因其可 以增

综 述 ・
20 年 l 月第 4 卷第 2 期 08 0 6 8
C D S 的 进 探讨 A A I 临床 展及 L
徐 隋意 李 光来 李 东 芳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 内科 , 太原 0 0 0 ) 30 1
[ 摘要】 A A  ̄即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N T H 基因第 4 CD S 为 OC 3 外显子突变引起发
加 造 影 并 发 症 的危 险 , 常 被 列 为 禁忌 。 常
继 报道 了l 表现 相似 的病 例 ,但 命名 各异 。直到 19 晦床 93年
T u e Lsee 2 omi - asv 在 个法 国家系分析 中将此病的基因定位于 1 r 9 号染色体短臂 , 并将此病命名为 “ 伴有 皮质下梗 死和白质脑病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A A I )。 9 6 C D SL ” 19 年进一步确定 C D SL为 N T H A AI O C 3基因第 4外显子突变 , C D SL提供了 为 AAI
泛 推 广
2 临床 表现
( )据统计 3% 4 %的 C D SL患者 以偏头痛发作为首 1 0 0 AAI

CADASIL的影像学改变

CADASIL的影像学改变

CADASIL的影像学改变张巍;刘旸n;袁云【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09(004)005【摘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微小动脉肌病,由位于19号染色体的Notch3基因突变引起。

病理改变特点是微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变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脑缺血陛改变。

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发现颗粒性嗜锇物质以及基因检查发现Notch3基因突变是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

【总页数】4页(P396-399)【作者】张巍;刘旸n;袁云【作者单位】100054,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00054,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00054,北京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CADASIL的临床特点、磁共振特征及NOTCH3基因突变分析 [J], 王倩; 黄莹; 徐铅辉; 韩晶; 杨苗娟; 付学军2.CADASIL患者脑微出血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 [J], 姚明; 周立新; 朱以诚; 彭斌; 倪俊3.CADASIL患者语言记忆和视空间记忆损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 [J], 石玉芝; 张晨; 郭立营; 周雪梅; 李伟; 李少武; 张在强4.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动脉病(CADASIL)的MRI表现[J], 项华;刘含秋5.以情绪障碍为首发症状的CADASIL 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王咏纯;程莹莹;沈延鑫;孙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白质病的诊断

脑白质病的诊断

COL4A1卒中综合征
COL4A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3q34,编码IV型胶原蛋白的 α1链 神经系统表现:脑出血,智能 发育迟滞,儿童期癫痫,肌张 力障碍,婴儿偏瘫,偏头痛 神经影像学:白质脑病,腔隙 性卒中,微出血,大出血,动 脉瘤,脑室穿通畸形 眼科表现:视网膜微动脉扭曲 ,视网膜出血,AxenfeldRieger异常,白内障 其他:血尿,肾囊肿,肌肉痉 挛,雷诺氏现象,室上性心律 失常
血管基底膜增厚,胶原纤维粗大紊乱、变性,肾脏肾 小球基底膜增厚
COL4A2基因突变综合征
伴皮质下梗死和脑白质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 脉病(CARASIL)
发病年龄为20~45岁,男女比例为3∶1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0号染色体HTRA1基因突变 半数患者卒中发作,主要表现为基底节或脑干腔 隙性梗死;余下的约半数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脑功 能损害,如假性球麻痹,锥体束征和锥体外系征 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健忘,逐渐表现为计算和定 向力下降,人格改变,情绪失控,严重记忆力丧 失 80%病例20-40岁急性腰痛,各种各样的骨性结 构异常,如驼背、肘关节畸形和椎间盘变性等 秃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大脑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动脉病伴有皮层下缺血卒中和白质 脑病 (CARASIL) ADA2突变相关的早发卒中和血管病 伴有钙化和囊变的脑视网膜微血管病(CRMCC)
性连锁隐性遗传
Fabry病
母系遗传
线粒体脑病
诊断措施
病史:临床综合征 遗传方式 组织活检,病理学(常规,组化,电镜) 基因检查:二代基因测序,验证
神经影像学:散在深部脑白质高信号病灶,不规则强化,占位效应,脑水 肿,进展为多发性病灶
眼科表现:主要为黄斑受累,微动脉瘤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中断脱失 ,进行性视力损害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分析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分析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分析高翔1,卜维婷2,唐吉友1,张霄1,张小雨1,刘小民1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济南250014;2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摘要:目的 分析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

结果 13例CADASIL患者中,男6例、女7例,发病年龄34~56岁,病程2~11年,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4例;先证者7例,在家系调查时经基因检测确诊6例。

临床表现:缺血性卒中11例,痴呆3例,抑郁3例,偏头痛3例。

颅脑MRI检查显示,脑白质高信号主要累及额叶、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其次为顶叶、颞叶、脑室周围白质;脑梗死主要累及基底节区,其次为脑桥、半卵圆中心、额叶;微出血灶主要累及基底节区和脑干,其次为额叶、顶叶、丘脑、半卵圆中心和小脑半球。

颅脑MRA检查发现,颅内血管狭窄2例。

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发现,NOTCH3基因第11外显子c.1630C>T(p.Arg544Cys)错义突变4例,NOTCH3基因第3外显子c.328C>T(p.Arg110Cys)错义突变7例,NOTCH3基因第25外显子c.4588G>C(p.Asp1530His)错义突变1例,NOTCH3基因第28外显子c.5171_5172del (p.Thr1724fs)移码突变1例。

其中,NOTCH3基因第25外显子c.4588G>C(p.Asp1530His)错义突变和第28外显子c.5171_5172del(p.Thr1724fs)移码突变为首次报道的致病性突变。

7例先证者经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

至少随访1年,除1例先证者死亡外,其余病例暂未出现其他症状。

1例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患者的护理

1例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患者的护理
性脑 动脉 病是 一种 特殊 的脑 血 管病 , 它很 可 能是 一 种
生 活要规 律 , 持 情绪 稳 定 , 免 食 用 刺 激 性 的食 物 保 避
如浓 茶 、 咖啡 等 , 以免 引起 兴奋 , 使头 痛 加剧 。患 者 出 现 头痛 时 , 助其 卧床 休 息 , 持 病 房安 静 , 项 护理 协 保 各 操作 应 轻 、 、 , 其 要 注 意 观 察 其 头 痛 的部 位 、 柔 慢 尤 持 续 时问 、 频率 等 , 要 时使 用 镇 痛 剂 。本 例 患 者 每 日 必 口服凯 尔胶 囊 以改 善微 循 环 , 疗 偏 头 痛 , / , 治 1粒 d 当 其 头痛剧 烈 无法 忍受 时 临时加 服 1粒百 服 宁 , 因百 但 服 宁偶 有降 低 白细胞 的不 良反 应 , 药 期 间应 定 期监 服
自觉 双 下肢 无 力症 状 减 轻 , 缓 慢 自行 行 走 , 痛 稍 好 转 , 利 出 院 。提 出加 强 心 理 疏 导 和 生 活 护 理 , 强肢 体 功 能锻 炼 , 好 记 能 头 顺 加 做
忆 力 训 练 ; 强 安 全 护 理 , 障 患者 安 全 , 加 保 可减 轻 患者 痛苦 , 高其 生 活质 量 。 提
通 经活 络 的功能 , 以改善 脑 血管 病 引起 的 四肢 无力 可
出现记 忆力 差 , 应 迟 钝 , 反 时有 迷 路 、 忘 事 等 , 人 易 于 院前 1 突然 出现 四肢无 力 , 周 持物 不稳 , 不能 行走 , 且
言语 欠 清 , 水 吞 咽 呛 咳 , 时有 小 便 失 禁 。既 往 有 饮 并
小血 管 内皮下 出现 嗜锇 酸颗 粒 。脑 电 图示 : 泛重 度 广 异 常 脑 电 图 ( 导 慢 波 及 尖 慢 波 背 景 ) g I G、 各 。IE、g IA 及 C P增 高 , 铁蛋 白 、 体 C 、 体 C g R 转 补 3补 4降 低 。 糖化 血红 蛋 白 、 同型 半 胱 氨 酸 及 生 化 全 套 正 常 ; 血 凝 功能 检查示 : T、NR、 P I TT增 高 ; 未做 Noc 3基 因分 th 析检 测 。诊 断 : 伴皮 质下 梗死 和脑 白质病 的常染 色 体 显性 遗传 性脑 动脉病 。入 院后 给予 营养 神 经 、 血 小 抗 板 聚集等 治疗 , 配合 心理 护理 和 功能 锻炼 等 。9月 1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脑动脉疾病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脑动脉疾病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12年 序号 1 2 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脑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血栓形成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药物抵抗 突变 痴呆,血管性 病因病机 新策略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事件 心脑血管疾病 大脑梗死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 丝氨酸内肽酶类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科研热词 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血管成形术 血流动力学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抑制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 脑白质疏松 脑梗死 脑动脉疾病 老年病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发生 磁共振成像 硬化狭窄 氯吡格雷抵抗 梗死,大脑中动脉 时程变化 无创 支架内再狭窄 手术规划 患病率 影像诊断 医疗仪器 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wnt信号通路 cta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2014年 科研热词 颅内外血管狭窄 脑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推荐指数 1 1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2009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序号 部分各向异性 1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1 2 nihss 1 3 mmse 1 4 5 6 7
科研热词 超选择造影 血管内皮损伤 脑血管 糖毒性 兔 乳胶灌注 2型糖尿病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一例分析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一例分析
activated platelets and platelet hyper-responsiveness in pre—eclampsia
and pregnancy.Clin Sci(Lond),1994,86:731-739. [7] Kappelmayer J,Nagy B Jr,Miszti—Blasius K. et a1. The emerging
1997,17:1331-1336.
(2008—05—20收稿 )
论 著 ●

伴 皮 质下 梗 死 和 白质脑 病 的 常染 色 体显 性 遗 传性
脑 动 脉病 的 临床 、影像 和病 理 学 一 例 分 析
蔡桂 兰 许春 伶 王佳 伟 王长英 王得新
【摘要 】 目的 探讨伴皮质下梗 死和 白质 脑病 的常染 色体显性 遗传 性脑 动脉病 (CADASIL)的临床特
recognition about it.M ethods One case of CADASIL was diagnosised after biopsy of skin,family history,clinical menifestations and brain MRI data were recorded and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patient was a 29一year-old fema le who had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during her late trim ester of pregnancy.The brain MRI displayed prom inent abnor- m al signals in the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s and lacunar infarct lesions.The skin biopsy showed the deposition of typi—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面 G M 的沉 积被认为是 C D SL的金标准 [, A A I O A AI 5 C D SL实 】 际上是一个 系统性小 血管病 , 改变 还见于皮肤 、 此 骨骼肌 、 视
网膜及其他器官 的小 血管 。外周皮肤 、 肉及腓肠神经 活检 肌
目前被应用 于临床 , 作为确诊此病 的首选方法 。皮肤肌 肉活
1 发 病 机 制
该 病与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血脂 等血管危 险因素无 关 . 高
龄是影响疾 病进 展的重要 因素 。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成年早 期发病 , 以缺血性脑 卒 中发 作或偏 头痛为首 发症状 , 复发 反
近年来 经研究证实 C D SL是一种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 A AI 性脑 动脉病 , 而不是 由动脉粥样硬化或 淀粉样变性所致 的缺
遗 传 性 脑动 脉 病 的磁 共 振 成像 研 究 进 展
景巧珍 贺战科 张 崇杰 薛晋峰
伴有皮 质下梗死 及 白质脑病 的常染色 体显性 遗传性 脑 动脉病( A A I) C D SL 为临床罕见的遗传性微小动脉疾病 , 、 青 中 年发病 , 以反复发作 的皮层下 缺血性卒中 、 性球 麻痹 、 假 进行 性血管性 痴呆 、精神紊乱和先兆发作 的偏头痛为临床表现的
机制 。然而 , 对于 C D SL中脑深穿支小动脉损伤的确 切机 A AI 制 尚有争议 , 多数学 者认为 是 由于小 动脉壁增 厚 , 造成血 流
动力 学改变所 致。近来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深穿支小动脉纤 维性增厚是 C D SL发病机制的关键 。 A AI
2 ・ 理 表 现 病
C D SL病 理特 征为非动脉硬 化性 、非淀粉性血管病 , A AI 主要侵及 软脑膜 和脑 内的长穿支 动脉 。导致其 狭窄甚至 闭

CADASIL病 (简介)

CADASIL病 (简介)

CADASIL病(简介)孙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100853 北京CADASIL病,又称之为遗传性多发梗死痴呆病,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或血管性痴呆病。

一.概要CADASIL 为英文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缩写CADASIL。

主要为成年发病的一种遗传性脑血管病,发病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卒中和后期进行性痴呆。

1993年Tournier-Lasserve提出了CADASIL病的概念,次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CADASIL 病会议。

从此,CADASIL病得到了广泛承认。

CADASIL病的家系已被世界多个国家发现,追踪报道,先后报道了二十余个家系数百名患者。

该病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分布。

目前的研究认为,CADASIL由Notch3基因突变引起。

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由33个外显子组成,其编码的Notch3受体有2 321个氨基酸残基。

70%~80%的Notch3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3和4,以外显子4突变最多见。

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化、病理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临床表现本病的首发症状各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脑卒中发作(85%):脑缺血发作,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表现,见于85%的有症状CADASIL患者。

发病年龄30~70岁,平均46岁。

缺血发作表现为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或感觉运动性卒中)。

反复发生脑缺血发作常导致步态障碍、尿失禁和假性球麻痹。

一些无症状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脑MRI可发现梗死灶。

多数学者认为这些病变最终将导致肢体残障和认知功能下降。

一表了解CADASIL,CARASIL和CARASAL

一表了解CADASIL,CARASIL和CARASAL

一表了解CADASIL,CARASIL和CARASAL
脑小血管(CSVD)占所有卒中的20%-25%,少数和遗传有关。

其中最常见的是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另外还有两种罕见的遗传相关脑小血管病,分别是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RASIL)和伴卒中和白质脑病的组织蛋白酶A相关性动脉病(CARASAL)。

它们相似的临床表现,冗长的中文病名和几乎一模一样的英文名字常让同学们困惑不已,到底谁是谁,今天一张表格让大家弄清楚,从此不迷茫!
下面是一些CADASIL,CARASIL,CARASAL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CADASIL
累及双侧颞叶前部
CARASIL
典型的融合性脑白质病累及外囊和丘脑,脑桥线性高信号(特征性“弓形征”),C3-4椎间盘突出
CARASAL
脑桥、中脑红核可见高信号灶
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在临床中对这三种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进行鉴别,如何区分它们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CADASIL(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

CADASIL(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

CADASIL(伴有⽪质下梗死和⽩质脑病的常染⾊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同义词伴有⽪质下梗死和⽩质脑病的常染⾊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遗传性多梗死性痴呆,家族性Binswanger宾斯万格⽒病病因学、遗传学和组织病理学1977年,Stevens等⼈描述了⼀种遗传性疾病,伴有复发性⽪层下梗死和进⾏性神经功能缺损所致痴呆、假性延髓⿇痹和严重残疾。

类似的案例可能也由van Bogaert在1955年描述过。

⾸字母缩写CADASIL是由ElizabethTournierLasserve等⼈在1993年创造的。

CADASIL是由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

NOTCH3编码动脉周围平滑肌细胞表⾯的跨膜受体蛋⽩。

中⼩脑动脉中病理NOTCH3受体蛋⽩的积累导致中⼩脑动脉壁增厚和纤维化,导致脑梗死。

CADASAL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管疾病。

下图显⽰CADASAL病理损伤。

(a)左半球尾状核⽔平的冠状切⾯。

在颞叶和岛叶的⽪质下交界处发现多发性⽪层下梗死(⼩梗死),与扩张的⾎管周围间隙相对应(红⾊箭头)。

半卵圆中⼼(绿⾊箭头)同样见到⼩梗死病灶。

(b)纹状体和丘脑的宏观切⽚显⽰明显的梗死病灶(箭头)(c)显微镜检查(苏⽊精和伊红,40X)证实扩张的⾎管周围空间的积累(箭头)。

(d)右半球冠状切⾯,位于枕核⽔平(丘脑外侧核位置)。

Kluver-Barrera染⾊(luxol cresylviolet)显⽰半软圆中⼼髓鞘减少,⽩质中有⼩梗死(箭头)。

值得注意的是缺⾎性病变对⽪质的相对保留。

(e)枕叶⽪层第三层神经元凋亡(TUNEL技术)。

数个神经元呈阳性染⾊,其中⼀些有固缩核(400x;箭头)( from Lancet Neurology2009;8:643–653–and with thanks to Françoise Gray, Department ofPathology,Hôpital Lariboisière, Paris, France)临床表现、流⾏病学和管理临床表现以复发性⽪层下缺⾎性梗死和认知能⼒下降为主,⼀般始于40~60岁左右。

CADASIL病

CADASIL病

CADASIL病
刘建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02(013)003
【摘要】CADASIL(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研究是近年来证实遗传因素参与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进展之一,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家族遗传方式起病、中年发病、逐渐进展的缺血性脑卒中样病程、假性球麻痹、进行性血管性痴呆、先兆症状的偏头痛发作和精神症状.脑内广泛多发的白质灶、明确的MRI白质异常信号以及病理学明确的小动脉病变是本病的基本特征.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19号染色体Notch3基因突变与本病有关.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刘建辉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2医院神经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9
【相关文献】
1.CADASIL病临床观察研究 [J], 李小红;王瑞生
2.CADASIL病的超微病理研究 [J], 孙异临;马惠姿;张翠萍;张在强;金良韵;曲宝清
3.伴有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脑动脉病(CADASIL)临床分析 [J], 姜玉莲;赵晓丽
4.CADASIL病临床观察研究 [J], 李小红;王瑞生
5.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动脉病(CADASIL)的MRI表现[J], 项华;刘含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头痛
可作为本病首发症状,易被误诊
先兆性偏头痛发作是最早的临床表现(约
占20%-30%患者) 平均发病年龄<30岁,多见于20岁前 先兆症状——多为视觉、感觉等,基底动 脉型、偏瘫型、延迟性先兆型发生率亦很 高
情绪障碍
20%患者有情绪障碍
多表现为严重抑郁或抑郁-躁狂
对治疗反应不佳
病理及发病机制
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小动脉内膜、基底层正常, 中层明显增厚,沉积物中含有胶原、弹性碎片, 存在特征的颗粒性电子致密嗜饿物质 (granular electron dense osmiophilic material,GOM)特征性血 管病理改变 约半数患者此种GOM 在脑外血管和皮肤活检 中也可见到,外周活检对诊断本病具有较肯定 价值

病理及发病机制
小动脉病变是本病主要致病机制 脑白质、基底节、丘脑的穿通支小动脉
广泛变性,表现为小动脉内膜下纤维增 生和透明样变性,小动脉壁向心性增厚 伴动脉中层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壁 间水肿,可累及血管周围间隙
病理及发病机制
小动脉中层可见periodic
acidSchiff(PAS)阳性物质沉积及有抗弹力 蛋白单抗阳性反应 这些改变干扰BBB完整性,使血管受损
脑缺血发作
反复发作脑卒中或TIAs
从TIA到完全性中风
主要为皮质下梗死
2/3患者表现为纯运动、轻偏瘫、共济失
调、纯感觉、感觉运动等典型腔隙梗死 40%患者临床只表现为单一的脑缺血
痴 呆
见于2/3患者 发病年龄较晚,平均40-70岁,至65岁时,
80%患者有痴呆表现,90%患者同时合并 有反复中风发作致使认知功能障碍呈阶 梯式进展恶化 痴呆诊断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 认知功能障碍呈皮层下型,以额叶症状 和记忆障碍突出
双侧丘脑、基底节、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 腔隙性脑梗死



先证者3的头部MRI显示 双侧丘脑、基底节、外囊 和胼胝体体部多发腔隙性 脑梗死 双侧颞极等T1 稍长T2 信 号, 双侧额、顶、枕部以 及脑室旁白质多灶性等T 1和长T2 信号 头部MRA检查未见异常
病理学表现
CADASIL为全身性血管病,但以脑血管受损为主 表现以非动脉硬化性、非淀粉样血管病性血管所 致的皮质下多发性梗死灶和弥漫性脑白质异常为 特征 半球白质出现弥漫性脱髓鞘,在两个半球对称分 布,以额叶、顶叶、枕叶最明显 基底节、丘脑、中脑、脑桥均可见深部多发性小 梗死灶
影像学表现——MRI

MRI其他区域白质 亦可见广泛高信号 特别在侧脑室旁和半 卵圆中心区
影像学表现——MRI

随年龄增长,异常范 围扩大增多 可累及全部脑白质, 双侧颞极 脑干白质亦可受累, 主要局限在脑桥 小脑不受累
影像学表现
5 个CADA S IL 家族的核磁共振改变


先证者1头部MRI 显示双侧颞极呈等T 1长T2 信号改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张巍、袁云等;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年4 月
双侧大脑半球多灶性或弥漫性白质疏松



先证者1头部MRI显示 双侧额、顶、枕以及侧脑 室旁白质出现多灶性等T 1和长T2信号 左侧丘脑、双侧基底节、 外囊和胼胝体体部多发性 腔隙性脑梗死 头部MRA检查无异常
研究历史回顾
本病首先报道发生在欧洲家族 1993年后在美洲、非洲及亚洲亦有家族病例报道 1993年Tournier-Lasserve提出CADASIL病的概念 1994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CADASIL 病会议 我国于2000年报道本病病例, 发现的CADASIL 家系已经达到20多个

微动脉平滑肌细胞表面出现GOM
其它实验室检查
CSF检查:部分病人蛋白含量可轻度升
高,与脑内小血管受损而致BBB坏有关 SPECT检查:可出现与MRI显示病损 区域相同区域低灌注现象
诊 断
病理和基因检查是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
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是疾病诊断的基础 MRI检查发现对称性颞极白质损害对诊断具有 较高的提示意义 病理检查: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GOM,或 Notch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现阳性 未发现典型病理改变需行基因检查:Notch3基 因突变

概述
是一种非动脉硬化性及非淀粉样血管病性脑血管 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微小动脉病,致病基因定位 于19p12的Notch3基因 以中青年起病、反复发作皮质下梗死、偏头痛发 作、血管性痴呆等为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类似Binswanger病,无高血压病史

临床特点
反复发作脑缺血性小卒中 进行性或阶梯样发展的智能减退以及精神异常, 最终进展为——痴呆 疾病早期出现——典型偏头痛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狭窄 头颅MRI检查:中发现脑深部白质和灰质核团 腔隙性脑梗死以及白质脑病,其中颞极的白质损 害最为特征性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 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李淮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coencepha-lopathy (CADASIL)

眼底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弥漫性视网膜动脉狭窄
头颅MR I检查:发现脑深部白质和灰质核团腔隙性脑 梗死以及白质脑病,其中颞极的白质损害最为特征性
临床表现
平均发病年龄45岁 不同家族发病年龄范围变异在 40-68岁,
发病年龄差异较大 病程10-30年 平均死亡年龄65岁,范围可介于30-80岁
发病机制不详,可能和基底节及额叶
皮质病变有关
其他
6%-7%患者有全身和泛化性癫癎发作 耳聋、脑神经麻痹 脊髓和肌肉疾患亦有报道
影像学表现——MRI

类似Binswanger病 表现 脑室周围白质、小脑中 脚、基底节区和丘脑部 位多发性小的线状、点 状病灶、可在皮质下对 称融合成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