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舟夜书所见》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诵读舟夜书所见教案2鄂教版word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诵读舟夜书所见教案2鄂教版word版本

《舟夜书所见》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经过阅读和想象,感情诗的境界、背诵古诗。

教课要点:朗读、感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形。

教课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知作者1、今日,余老师和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相信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取进步和提升。

2、这首诗就是——(板书:舟夜书所见)请同学们齐读诗题,感谢同学们嘹亮的嗓童,请看看余老师的手势再读一遍诗题。

(手势突出“舟夜“和”书“,以及”书“和”所见“之间的逗留。

)3、读了诗题,聪慧的小朋友能不可以从中认识到一些诗的内容呢?(在教师的手势提示下,学生回答:一夜晚,诗人在船上把看到的景色写了下来。

只有可能学生对“书”的意思产生联系,教师以“书写”一词指引学生理解。

)突出“所见”一词,并在课题下的“所见”一词下划横线。

4 、那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请大家把书翻到89 页,谁来告诉大家?(可以由常常读课外书,识字多的同学说出“棵”、“慎”、“行”的字音。

实在不会就查字典)(教师板书:查慎行)诗人棵慎行,同学们认识吗?这样吧,我们这儿有一段关于诗人查慎行的介绍,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你知道了什么?)[ 谈论:导题快慢,运用激励性谈论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依照读题状况,用手势点拨,意会了题意,丰富了语感,从而自主认识作者。

]二、整体感知,读正确读流利。

1、在学习古诗前,让我们回忆一下从前是如何学习古诗的?(对学生学情地及时掌握)2、那我们就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流利,自由读,开始吧!3、(出示课件)指名读。

(谈论:感谢学生们地英勇朗读)4、正音:1)见: xian 。

回忆《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an )牛羊。

“读字。

再读一读这行诗,(指名:多读,再齐读。

)2)萤:( ying )后鼻音,保( cu)平舌音,读字,再分读一读这两行诗。

(渗透节奏感。

)5、邀上你的好伙伴读。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舟夜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理解舟夜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3.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舟夜书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舟夜书中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舟夜书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2. 如何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并引出舟夜书这本经典文学作品。

第二步:讲解背景知识1. 舟夜书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所著,全名为《警世通言·舟夜语》。

2.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在《警世通言》中写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

3. 舟夜书是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个晚上发生在船上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

第三步:阅读理解1. 学生自主阅读舟夜书,并根据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总结等)进行阅读理解。

2.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隐喻和象征意义。

第四步:文化内涵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舟夜书中的文化内涵,如江南水乡文化、爱情观念、人性探索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探究这些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五步: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对舟夜书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如何展开思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第六步:课堂展示1.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化内涵分析的能力;2. 学生写作表达的能力;3.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能正确背诵、默写《舟夜书的见》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中描绘的美丽景色。

2.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要绚丽的鲜花。

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

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舟夜书所见》这首古诗。

(三)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见。

2.解诗题。

(1)逐字理解。

舟:船。

书:记。

所见:见到的东西。

(2)请学生补上诗的抒情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作者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四)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

3.指导学生学习诗中的生字。

“孤”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

“萤”字是上中下结构,下部分是“虫”,不要写成“火”。

4.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5.解词连句知大意。

(1)指名读第一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见——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火虫。

(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漆黑的夜无,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洒面上。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舟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1学目标:1、读通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通过诗句展开想角。

3、背诵、默写诗文。

教学重点:根据诗句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几首古诗及所表现的画面并伴随舒缓的音乐。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古诗。

大家知道,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历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人常常用短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就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处处迷人的景致生动地再现于我们的眼前。

随着诗人的笔,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呢?让我们来学习《舟夜书所见》。

请把课本翻开到79页。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二、解题,简介作者。

1、你知道“舟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理解?(根据学生答强调“书”在这里是写、记的意思。

)2、你能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吗?你怎样了解到的?三、学习《舟夜书所见》。

过渡:诗人能将他在黑夜里见到景色写成一首小诗,这景色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1、读通全诗。

(将读落到实处,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帮助。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请同学之间互相听读,指出对方的错误并帮助他(或她)改正。

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如果有,看看这幅图能帮帮你吗?3、小组研读,品味词句,感悟诗情。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调控,指导读懂诗意,读好诗句。

重点扣住渔灯从“一点萤”到“满河星”的变化让学生领略诗中情境的美妙与神奇,体会诗人比喻之精妙。

4、美读诗文。

过渡:看到这样一幅绝妙的水上夜景图,我情不自禁地跟着诗人一起吟诵(1)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义。

(2)学会通过诗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诗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3.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新。

3. 将诗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诗文的内涵。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叶绍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舟夜书所见”吗?请大家谈谈对这首诗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翻译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舟夜书所见》。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写在日记中。

3. 思考:如何将《舟夜书所见》的意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巩固程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舟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舟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学校三班级语文《舟夜书所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学校三班级语文《舟夜书所见》原文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舟夜书所见:夜晚在船上记住所看见的景象。

书,记、写。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萤:萤火虫,比方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蜂拥。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很多的星星。

【篇二】学校三班级语文《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同学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育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1、引导同学回忆古诗《所见》说明“所见”的意思。

2、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观测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测。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同学思考。

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2、同学自学,老师巡察指导。

四、师生沟通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2、同学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6、同学质疑你最酷爱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相互说说你脑海中涌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篇三】学校三班级语文《舟夜书所见》教学反思《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描写的一首夜景诗,诗人把夜晚河面上由静到动,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奇异、美好的画面浓缩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赞美。

如何让同学体味语言文字之美,感悟精神之美,体验诗人表达的艺术匠心,猎取诗人呈现美的那些形象、情感?如何让同学经受知识学习的过程,并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我尝试了“以画为媒、激发想象、读中悟情”的特色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教课方案【学习目标】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畅地读古诗,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3、联合画面和说明,认识古诗粗心,能用自己的话描述透过诗句看到的漂亮夜景。

4、象诗人同样发现生活中渺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教课重难点】在朗诵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感情,说出体悟。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解读诗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清朝诗人查慎行常常畅游于山川之间。

他饱览过无数奇景奇观。

一个安静的夜晚,游乐了一天的他单独坐在船上歇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

他不由诗兴大发,提笔写下: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风景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

来,一起读读诗题!3、齐读课题师:诗人看到的如何的夜景呢?让我为大家吟一吟(音乐)二、读准读顺,读出韵律师:很多同学都已摩拳擦掌,请翻开书 60 页,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

(生自读)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

(同位互读)师:谁愿意第一个试一试读给我们听听。

(指一世读诗)师:重申“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只谨小慎微地读,并且有声有色地读。

师:谁来评论他的朗诵!你的朗诵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师:读诗,不单要读出节奏、读出滋味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来情绪来。

三、创建气氛,体验静之美师:在这个安静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诗人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此刻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河上的美景,你必定能看到一番特其他景致。

(她真会读诗,闭着眼睛想;还有他,边读边做动作帮助自己想象)师:大家都沉醉此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谈谈你忧如看到了什么?师:哦,诗中写“月黑”,本来是一个乌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 !(生读)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沉寂呢。

行船忆往——《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行船忆往——《舟夜书所见》教案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是一篇讲述作者在夜航时,所见所闻所想的文章,文字简洁优美,语言深邃饱满,堪称一篇优秀的散文。

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这篇文章进行讲授呢?以下是本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 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能够深入思考,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并掌握写作技巧。

2. 感受自然之美,领悟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 阅读《舟夜书所见》,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分析《舟夜书所见》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3. 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

4. 独立思考与感悟,写一篇自己的散文。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教师呈现一张夜航的图片,让同学们先想象自己乘着小船,在水面上漂流,闻着湖泊的气息,听着船变的声音,看着星月交辉。

继续讲述夜晚的水乡,带领学生了解散文。

2. 阅读理解(边读边思考,边写边记忆)整段朗读一遍。

让学生自己分别标出文章的段落和标点,再讲解生词,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看点说出来。

3. 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体结构和基本特征)文章开头情景描写,中间为作者的慨叹,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散文的结构模式。

学生例如自己思考这篇散文为什么这样写,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4. 写作技巧(明了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有三要素:心理,对象和语言。

教师讲述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何处理对象的结构与情节的关系,如何运用语言来让文章显得有生命力。

5. 体验写作(想象,表达自己)每名学生写一篇散文《我与夜梦船》或其他自选写作,要求情感真,文字美。

可事先教师准备素材,如照片、音乐、影像等等。

六、教学评价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1. 是否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 是否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3. 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够感悟自然之美。

4. 作文中文字的使用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连贯。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教案一:舟夜书所见教案(主题:诗歌鉴赏)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欣赏舟夜书所见的诗歌作品。

2. 能够学会运用基本的诗歌鉴赏技巧,如用诗意互补、形象意象等方法解读诗歌。

3. 能够自我表达,通过创作一首以“舟夜书所见”为题的诗歌来展示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1. 介绍舟夜书所见的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按照时间顺序,从舟夜书所见的第一首诗开始,逐一进行诗歌鉴赏。

3.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并分析其深层意义。

4. 带领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思考,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5.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创作一首以“舟夜书所见”为题的诗歌,并在班内进行分享。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展示与舟夜书所见相关的图片或诗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2. 介绍舟夜书所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3. 阅读第一首诗歌,导读、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核心意思和诗意互补的手法。

4.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

5. 整理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帮助他们发现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诗歌的多重含义。

6. 继续阅读下一首诗歌,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诗歌鉴赏,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7.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要求他们结合之前的诗歌鉴赏经验,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并进行班内分享。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风采,同时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的能力等。

2. 书面作业评价:收集学生的诗歌创作,并对其内容、表达、诗意互补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舟夜书所见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或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诗歌才华和理解能力。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散作满河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当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重点词语的意思。

3. 诗文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意象转换。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内容、背景及重点词语。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欣赏法:品味诗文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诗文文本:《舟夜书所见》。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

3. 教学课件:包含诗文内容、重点词语、意境分析等。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夜晚的江面,渔船上的灯光。

2. 引导学生欣赏图片,谈谈自己对夜晚江面的印象。

3. 教师简介诗人及其背景。

二、学习诗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诗文内容,解释重点词语。

3. 学生跟读,体会诗文节奏。

三、背诵诗文(10分钟)1. 学生自主背诵。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背诵心得。

3. 集体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背诵心得。

二、深入学习诗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意境。

2.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教师总结,点拨诗文意境。

三、欣赏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欣赏其他描写夜晚江面的古诗。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表现手法。

《舟夜书所见》的优秀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的优秀教学设计

《舟夜书所见》的优秀教学设计《舟夜书所见》的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情感,说出体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

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

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

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

来,一起读读诗题!3、齐读课题。

师:诗人看到的怎样的夜景呢?让我为大家吟一吟(音乐)二、读准读顺,读出韵律师:好多同学都已跃跃欲试,请打开书60页,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

(生自读)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

(同位互读)师:谁愿意第一个试试读给我们听听。

(指一生读诗)师:强调“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但一丝不苟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来情绪来。

三、营造氛围,体验静之美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诗人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现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河上的美景,你一定能看到一番特别的景致。

(她真会读诗,闭着眼睛想;还有他,边读边做动作帮助自己想象)师: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生读)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寂静呢。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舟夜书所见》教案三篇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舟夜书所见》教案三篇

篇一 五、放飞想象,领悟意境美 指导第二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看看这幅画,你还想说什么 2、生描述画面生读第二句 师:你们说的景象小朋友没有画出来啊,怎么办呢?他没有画,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啊。

3、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 师:你们看到什么了?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4、师CAI: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

你们能把看到的景象读出来吗?同桌之间试着读读这句。

5、同位互读 6、指导朗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

(板书:散作---满河星) 7、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六、悦纳语言,倾吐心语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

来,请一个同学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过程)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七、拓展实践,发现创造美 1、师:现在老师还要给大家推荐一首描写夜景的诗,看看这首《枫桥夜泊》 2、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特别美,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很有意思的作业:(音乐)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诗,那你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说一说,甚至为它谱上曲子唱一唱。

咱们武汉的夜晚越来越美了,看看江滩,看看长江大桥,尝试着去写写武汉的夜景,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像小诗人一样写首小诗。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

《舟夜书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舟夜书所见》。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一些常用的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记忆。

2.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和表达。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舟夜书所见》的原文和注释,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舟夜书所见》,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舟夜书所见》的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舟夜书所见》,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朗读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的问题。

(3)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内容理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文学鉴赏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诗中的景色、情感和意境。

(2)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舟夜书所见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舟夜书所见

三年级上册舟夜书所见创作背景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了解作者学法指导1.自由读:字音正确,句子通顺。

2.小组读:组内互读,检查读音。

3.合作读:个性朗读,合作展示。

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学习古诗萤火流萤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学法指导1.小组内交流词语、诗句的意思。

2.提出还不能组内解决的问题。

学习古诗月黑见渔灯,1.孤光一点萤。

微微2.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风簇浪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

簇,泛起。

诗句赏析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

月黑见渔灯诗句赏析风阵阵,河水泛层层波浪。

孤光一点萤诗句赏析风阵阵,河水泛层层波浪。

微微风簇浪诗句赏析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散作满河星诗句赏析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I:师操作(隐去月亮)]
6、指导朗读
(二)理解“孤光”
1、师:这么宁静的夜晚,瞧,岸边还有点点灯火呢!是这样的吗?
2、生谈体会。指出“点点灯火”的错误
3、师:你抓住了“孤光”,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板书:孤光)
4、指名读
(三)理解“一点萤”
1、师:那你们还从哪知道是一盏渔灯呢?
师: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谁来试试,指名一生。
师:读得真美,那盏渔灯就像小精灵似的。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从老师的朗读你能听出什么?
师:读出他的“孤零零”。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师:读出他的暗中显亮!还有不一样的感受吗?
师:那就读出诗人的欣喜!
师:小小的渔火虽然微弱,但在诗人看来,真是….(美、显眼、惹人喜爱).
师:让我们用诗句来赞美这小小的渔火,这静静的美!(接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板书:静
四、放飞想象,领悟动态美
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那点微弱的余光变魔术啦!
师:谁给大家读读吧!看看微风这位魔术师变出了怎样的景象?
师:先读一读,再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师: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用诗句里的话就是——风簇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几首古诗及所表现的画面并伴随舒缓的音乐。)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古诗。大家知道,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历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人常常用短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就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处处迷人的景致生动地再现于我们的眼前。随着诗人的笔,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呢?让我们来学习《舟夜书所见》。请把课本翻开到79页。
师:大家都陶醉其中了,来,读一读这两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师:你说的好.就请你来读读这句吧!(生读)
师:瞧,连月亮都不忍心打破这夜的寂静呢。你读得真好,还有谁让我体会这是一个寂静的无月的夜晚。(再指名一生读)
师:诗人看到了几盏渔灯?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舟夜书所见》教案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舟夜书所见》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生谈体会
3、师: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似的。好,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板书:一点萤)
【CAI:隐去岸边灯光】
4、指导朗读
师: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盏渔灯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可是它的光虽然微弱但是在漆黑的夜晚却显得特别明亮。难怪诗人说“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自己试试读读吧!
(1)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请同学之间互相听读,指出对方的错误并帮助他(或她)改正。
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如果有,看看这幅图能帮帮你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看图读诗,体会诗意。(展示诗人笔下的“情境”、形象对照诗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心境”。)
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指名两生吟诵。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些首诗都特别美,同学们在课下还可以继续分享,美美地读,美美地说!还可以像小诗人一样,美美地写,好吗?下课!
教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通过诗句展开想角。
3、背诵、默写诗文。
教学重点:
根据诗句领略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师:想看吗?(出示ppt)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再读一读,这是一种动态的美!(板书)眼中的景越美,读得也就更美。
师:谁试试?指名一生读师:我看到浪了,也感觉到风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谁让我看到多一点的星星。再指名读。
师: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
师:看图,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这就是“孤光”!再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光?
师: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似的。这就是“孤光”!
师:刚才是你说的,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师:我感受到了。那盏渔灯的光太微弱了。
4、师CAI: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你们能把看到的景象读出来吗?同桌之间试着读读这句。
5、同位互读
6、指导朗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板书:散作---满河星)
7、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师:他试图让我看到更多的星星。请你再来读读。
师:风吹起来了,浪涌起来了,满河的星星在跳动。真美!你可以邀请一个小伙伴读!
师:读得真好。谁跟她一起读?我们一起读。全班齐读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
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师:表扬你的想像力。
4、全班齐读
三、营造氛围,体验边读边想象,好吗?
2、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配乐]
3、同位互说诗意
四、以画为媒,感悟语言美
1、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带劲!有位小朋友看到书上为这首诗画了一幅画,他也忍不住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我把画带来了,你们来看看!
3、小组研读,品味词句,感悟诗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调控,指导读懂诗意,读好诗句。重点扣住渔灯从“一点萤”到“满河星”的变化让学生领略诗中情境的美妙与神奇,体会诗人比喻之精妙。(这一环节重点把握在读中悟,在读中品。)
4、美读诗文。(多媒体课件出示动态画面伴随音乐。)
过渡:看到这样一幅绝妙的水上夜景图,我情不自禁地跟着诗人一起吟诵
师:强调“萤”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读得轻而准!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古诗,不但一丝不苟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2、师:昕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一只?两只?是无数只!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如果你们来写,绝对不亚于诗人。来,让我们边想象边吟诵。全班配乐齐读。
四、背诵陶冶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来,请一味小诗人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诗)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先由学生推荐班上读得的学生读,然后鼓励其余学生向他挑战,尽自己所能达到化,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四、开拓思维,发展、积累语言。
过渡:古人尚且能够写出精妙的小诗,我们之中一定也不管文人大家,一定有人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这样一幅水上夜景图描述得更美。
(1)指名说。
【板书设计】
舟夜书所见
月黑
↓见
渔灯
一点萤→满河星
散作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萤”、“微”、“簇”。
2、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3、结合画面和注释,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描绘透过诗句看到的美丽夜景。
4、象诗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能大方地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读出情感,说出体悟。
六、悦纳语言,倾吐心语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来,请一个同学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过程)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七、拓展实践,发现创造美
2、CAI:出示画面
3、师:看!这就是她的画。她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
4、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指导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一)理解“月黑”
1、指名说
2、指导理解诗意
3、生谈体会,指出画出月亮的错误
4、师描述:你真会读书。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5、师相机板书:月黑
五、放飞想象,领悟意境美
指导第二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看看这幅画,你还想说什么
2、生描述画面生读第二句
师:你们说的景象小朋友没有画出来啊,怎么办呢?他没有画,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啊。
3、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
师:你们看到什么了?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2、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二、解题,简介作者。
1、你知道“舟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这样理解?(根据学生答强调“书”在这里是写、记的意思。)
2、你能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吗?你怎样了解到的?
三、学习《舟夜书所见》。
过渡:诗人能将他在黑夜里见到景色写成一首小诗,这景色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
1、读通全诗。(将读落到实处,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