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对联》教学设计
教师们必备的奇妙对联语文教案
教师们必备的奇妙对联语文教案在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联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教学方法。
教师们如何采用对联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奇妙对联语文教案。
一、对联概述对联源于唐代的“对子”,常用于各种文化活动中。
对联的对仗方式通常是对称式、反义式、顺序式、比喻式等多种方式。
对联的用语有广泛的范畴,比如祝福、寓意、劝慰、嘲笑等等。
二、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对联初中语文课程中,对联被运用得非常广泛。
比如在古诗文鉴赏方面,以对联形式呈现出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息。
还有,在学习古文时,对联形式的语句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文言文语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语文论述中,对联也可以作为辅助点睛的手段,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理解和记忆。
2、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对联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对联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在学习汉字方面,尤其是易混淆的汉字,对联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在学习古诗文时,通过对联的形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诗文的主题、内涵和格律。
对联还可以在小学生活中的表演、演讲、朗读等方面被广泛应用,这也为他们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对联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联教学可以采用课前布置作业,提前让学生读一些人物形象深刻的对联,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于对联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联教学可以适当增加游戏的形式,比如让学生们在背诵对联的同时尝试编写自己的绝妙对联,并在班级中比赛、展示。
四、对联教学的优势使用对联教学的优势很多,可以整合语言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强化文化传承教育、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对联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对联专题教案《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专题教案《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2.了解拟写对联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1.提问法。
通过互动提问了解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白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
本文拟写对联,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小组达成共识,推出佳对。
3.竞赛法。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编拟对联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相关对联的照片、图片、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幻灯片1)课题《对联》一.导入:(幻灯片2)花絮:对联与高考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
“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
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
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
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
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
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
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
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
“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幻灯片3)第一副对联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2.(幻灯片4)对联欣赏:(幻灯片5)①岂无志者能成事,惟有福人能读书。
(居士提供)(幻灯片6)②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居士提供)(幻灯片7)③山静松声远,秋清泉气香。
(幻灯片8)④楼观沧海日,月映清淮流。
二、提问,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教案
美。
形式与内容的异同
对联与诗词歌赋在形式上有所不 同,但在内容上都注重意境的营 造和情感的表达。对联言简意赅
,诗词歌赋则更加细腻丰富。
互相影响与借鉴
对联与诗词歌赋在发展过程中互 相影响、互相借鉴,共同丰富了
中华文化的内涵。
艺术形式。
发展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 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
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的分类与内容
分类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 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按字数分类,可分为短联和长联 ;按对仗分类,可分为工对、宽对、流水对、正对、反对和 串对等。
《对联》教案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5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对联基础知识 • 对联赏析与创作 • 对联与传统文化 • 对联实践活动 •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对联的定义与特点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由上 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对 称、意义相关的诗句组成 。
。
创作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实践,从选 题、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指导 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 力和创新思维。
技巧点拨
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和困难,进行及时的技巧点拨和指 导,帮助学生掌握对联创作的要领 和方法。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将自 己的作品呈现出来,供其他同学欣赏 和学习。
对联教案幼儿园
对联教案幼儿园【篇一: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能够仿写对联,领略对联的无穷魅力。
2、过程方法目标:在对联欣赏和拟写活动中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通过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对联常识,学习欣赏对联。
2、把握对句要领,学习拟写对联。
【教学难点】1、拟写对联2、养成关注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安排】 1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古老的文明,有唐诗宋词,有诗经离骚,我们作为一个龙的传人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我们更要好好的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就是奇妙的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1、出示几幅有名气的对联,并分析对联的特点(1)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2)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4)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5)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6)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7)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2、教师和学生根据以上给出的对联来共同探讨对联的特点(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总结出对联特点:①、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②、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③、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设计意在使朗读成为学生进修和商量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立、平易近主的氛围中进修。
经由过程读读、想想、猜猜、接洽生活实际等情势多样的方法识字、学词,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说话文字,受到中汉文化的陶冶。
教授教化目标1初步熟悉春联这种文学情势,诵读春联,积聚词语,丰富说话。
2在诵读春联中熟悉13个生字;会精确、规范书写10个生字。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明白得汉字的间架构造,经由过程书写表达汉字的形体美。
教授教化重点读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授教化难点初步明白得春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授教化预备师长教师:在黑板张贴一副完全的春联,课件一套,红纸,黑色彩色笔若干。
学生:课前聚拢春联。
教授教化时刻1~2课时。
教授教化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请学生不雅看课件,感触感染过春节的烈火氛围。
2谈话揭示课题。
小孩们,过年了,师长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专门的礼品——春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春联),学生齐读课题。
3以形象的春联入手,初识春联。
(1)抽学生读:“春回大年夜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
读了春联,你看起来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答复)(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熟悉春联。
(师: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春联,一副完全的春联包含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春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
3检查识字、学词情形。
(1)将生字放在五光十色的气球中一一让学生熟悉。
“联”、“家畜”、“财”、“旺盛”、“风调雨顺”,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字音。
“爆”、“财”:指导学生接洽生活实际扩词。
(当学生说到“爆炸”时,师长教师相机教诲学生留意安稳,远离爆炸,渗入渗出安稳教诲。
)“稻米”、“家畜”,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猜猜进行明白得:“稻米”还能够叫什么?“家畜”指农平易近伯伯豢养的六种牲畜,请小孩们猜一猜有哪些。
《春联》教学教案
《春联》教学教案《春联》教学教案龙街小学李艳萍第一课时: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理解的词读出意思,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3、通过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熟悉四幅春联,了解春联的内容,感受春联的声律美和对仗美。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初步了解春联内容,感受春联的声律美和对仗美。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鞭炮声乐和《恭喜恭喜》歌曲师:同学们,听着轻松欢快熟悉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像过年)。
是啊,春节的脚步起来起近了,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因为它意味着万物复苏、草木更新的春天将要来临。
在我国,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2、出示一副春联,教师告诉学生读春联的方法。
3、揭题。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欢天喜地地张贴大红——春联。
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可见春联具有非凡的魅力。
到底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指题)春联,学习——春联,欣赏——春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板书)春联,去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4、读题。
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一读课题,再高兴一些。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疏通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多读两遍,没见过的词语多读两遍,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张贴、浏览、揣摩、声律、言辞、奥妙、增添、歌颂、和睦)指名读,再齐读。
要求读出意思,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3、学习临摹四个生字(律、辞、增、添)要求:看(间架结构排布均匀);想(长短避让笔画协调);临(点顿分明笔锋清晰)。
教师范写,学生临摹。
4、出示第二组词,通过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节奏。
5、将学习过的所有词语带进课文,逐句逐个朗读。
6、按提示给课文划分段落。
(内容和特点)三、精读第一段1、出示第一句话,伴音乐指读。
师:那么人们喜欢选择什么样的春联张贴在自家门上呢?1、默读课文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春联,用波浪线画出春联的内容。
《对联》教学设计
课题:《对联》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一课时提供者:王守亮单位:阳泉市实验中学一、教材分析对联在初中课本中只占很小的篇幅,简单了解即可。
但纵观往年的中考题,就会发现,对联的知识会间接的运用到综合性学习或者仿句的题目中去。
为了学生遇到题目不至于无从下手,也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对联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起源、种类、特点等。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2、过程与方法:积累一些名联,学会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还只是处于八年级这个阶段,对于对联可能有印象,但是相关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并且不成系统。
能在短时间之内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常识、学会简单的鉴赏对联就很好了。
所以我这节课设计时侧重讲解对联知识,并且链接到中考题中对联题的解答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至于让学生拟写对子,并不做为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利用白板课前分组准备,课上展示,教师补充和点评相结合。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难点:学习并掌握中考对联题的题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基础知识梳理:1、对联是对偶,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对句,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的分类: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名胜联、格言题赠联和杂联等。
3、对联的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二、预习检测、导入从对偶的修辞手法、诗歌中的对仗引出对联。
三、学生来讲解1、对联是对偶,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对句。
对联的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2、利用传统的对联口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声律启蒙》(学生笔录)3、那么属于对联中的一种——春联产生于何时呢?北宋人张唐英《蜀祷杌》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土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对联教学设计PPT
对联教学设计PPT对联教学设计PPT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尝试拟写对联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二课时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
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
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
便曰: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瑜大怒,欲反目。
鲁肃忙劝曰: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对联的含义: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
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春联》教学设计教案
春联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联的定义和起源,了解春联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春联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通过练习写春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春联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理解春联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教材:春联相关的文化资料、春联写作范例;2.教具:黑板、彩纸、毛笔、墨汁、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学生已有的对春联的了解,对春联的定义和起源进行简单讨论,并呈现一些春联的范例。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春联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春联的定义和起源;•春联的特点和要求;•春联的基本结构;•春联的常见形式和格式。
3.写作练习(25分钟)教师提供彩纸、毛笔、墨汁等写作工具,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自由创作春联。
学生在彩纸上按照春联的基本结构进行写作,并注意用字工整、笔画饱满。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
4.交流展示(20分钟)学生完成创作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春联。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春联的内涵和意义,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赞赏。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概括春联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思考自己写春联的过程和体会,以及收获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春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春联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可以延伸写作能力,尝试创作其他形式的对联或诗词作品。
3.学生可以参观春节期间的春联展览,进一步感受春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六、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字迹工整程度、创作主题和内容的合理性、春联的韵律和内涵等。
2.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七、教后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春联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对联》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二、了解对联的特点三、掌握对联的写作教学设想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2004年高考试题中出现,在此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含义、起源和特点。
学会对联的写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联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画,说出门上贴有什么?二、对联的起源最早人们在门上贴的并不是对联,而是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这两个门神。
远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
桃符本来是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方三寸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画上这两位门神的像为符。
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换上新符。
说明神荼、郁垒在此,妖魔鬼怪胆敢前来,就抓起来去喂虎,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北宋王安石曾在诗中描写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歌剧中喜儿唱道:“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可见,这种风俗流传久远。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叫,以告群臣。
秦琼和尉迟恭戎装立于门外,夜果无事。
于是令画工画两人像,悬挂宫门左右。
后世沿用此习,秦琼和尉迟恭就成了门神。
后来,因为用桃符的人多,而画像又不易,所以就干脆把秦琼、尉迟恭甚至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板上,悬挂在大门两旁,这就将桃符上的画变成了文字,也就产生了对联的基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认为写上几个人的名字还不如写上一些押韵上口的喜庆吉利的诗句,这样就出现了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寿——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在明太祖的倡导下,对联蓬勃发展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晋、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例如解晋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引用来给具有主观主义态度的人画像)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
有一次,乾隆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
纪晓岚请乾隆猜,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
《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
《对联》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联》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一、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
二、了解对联的特点。
三、掌握对联的写作。
[学习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了解对联的起源中华第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二、了解对联的特点杨升庵是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
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受到相亲们的夸奖。
有一回,他在家乡始康县(今四川新都县)一个堰塘洗澡。
始康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是杨升庵拒不上岸。
县令美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幅对子——‘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杨升庵不等县令话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对出了下联。
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还给杨升庵,并请他到县衙作客。
从此,杨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农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1.试一试:为这个对联拟出下联。
千年古树为衣架2.想一想:你所对的对联有什么特点?三、牛刀小试(一)评改对联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3.上联: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下联: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上联改为:(二)改改高考卷1.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对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类型,了解对联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对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对联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对联的常见形式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联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2. 对联的审美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对联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特点和用途。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对联的定义:对联是汉字文化的瑰宝,是两句相呼应的诗句,具有对仗、押韵和平仄等特点。
(2)对联的构成要素: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
(3)对联的基本结构: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3. 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呈现几组对联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对联的美感和创作技巧。
4. 创作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自由创作对联。
教师提供一些主题,如新年祝福、友谊、家庭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5. 对联欣赏(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如楹联、春联等,让学生欣赏并评论,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审美能力。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对联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联的魅力和传承价值。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继续创作对联,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对联:上下联、对仗、长度相等、押韵、平行对仗、交叉对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对联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而且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实践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对联的魅力。
同时,也通过对对联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难点: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10 分钟)
- 介绍对联的定义、组成部分(上联、下联、横批)和特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相承等)。
- 通过一些典型的对联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联的特点。
3. 学习创作对联的方法(15 分钟)
- 讲解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等。
- 提供一些对联创作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学生分组创作对联(15 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对联。
-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联,并解释其意义和创作思路。
-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6.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总结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以及创作对联的方法。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对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创作对联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对联》教案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对联创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形式和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对联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示范新课:教师示范对联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4. 实践新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联的创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联的形式和创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趣味对联》
《趣味对联》教学设计满城区实验小学苑宁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对联知识2运用对联知识填写对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3感受对联音韵相谐之美,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教法方法1.“倾听、诵读、讨论,竞赛”让学生动口动脑,增加挑战性,让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2.小组合作探究,让全部学生都跟着动起来,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学生对联熟悉又陌生,对联知识理解并不十分透彻。
学习对联时,尽量以激趣为手段,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不加难拔高。
其实趣味上来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一样可以达到。
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对子”。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组材料,请大家先看第一组,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晴对雨,暑对寒,天地对山川,鱼虫对草木,旷野对平原;二月柳,九秋莲,露草对霜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课堂上最美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让这美妙的声音在上空回荡,好吗?来,我们再读一读。
(生读)朗读了两遍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对,好多的词语是相对的,谁具体说一说,哪些词是相对的呢?(生答)师:请同学们再读这朗朗上口的对韵歌。
师:(出示第二组材料)再看第二组对韵歌,我们一定能把其中相对的词语找出来。
(生答)师:这遍朗读已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了!通过读这两首对韵歌,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就叫“对子”。
那能不能自己来“对一对”呢?可以小组合做。
组内同如果回答不出来,也可以求助老师。
(分五次出示,老师随机点拨。
)1.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赤日对——。
2.秋月——,晚霞——,水绕对——,雨中山果——,灯下草虫—3.冬对——,暮对——,走兽对——,鱼唇对——,虎爪对——。
4. 金对——,宝对——,玉兔对——,猎户对——,白雪对——。
师:对好了吗?我们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朗读声继续飘荡起来。
(生对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认识并学习运用一些常见的对联
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认识并学习运用一些常见的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不仅在春节期间被广泛运用,还被用于政治宣传、教育教学、婚庆等各个方面。
而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也可以在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认识,并通过学习灵活运用一些常见的对联,让学生在乐趣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对联的定义与特点(100字)对联是一种左右联贴的文学形式,通常是由上下两行字组成,且具有对仗关系,表达着相同或相反的意义。
它的特点是简短、言简意赅、对仗工整,能够借助韵律和节奏增添美感。
二、认识对联的历史渊源(200字)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唐宋时期,对联逐渐发展成为文人雅事,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形式上不拘一格,从内容上多样化。
三、对联的分类及示例(400字)1. 形式上的对联分类:对联根据字数、字体和形状等可以分为横对联、竖对联、悬挂对联、描红对联等。
例如:横对联:和谐共建新时代幸福家园乐无疆竖对联:井然有序万事如意悬挂对联:入夏凉风袭人来,迎春大街花开满园香描红对联:风吹百果香紧临大栈月照千湾碧往事于惊凡2. 内容上的对联分类:对联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祝福对联、感恩对联、哲理对联等。
以下是一些示例:祝福对联:阖家欢乐年年好幸福安康岁岁新感恩对联:父母养育恩情深师长教育启迪心哲理对联:青山常驻人心坦天地广阔志气高四、对联教学设计(600字)1. 目标设定- 理解对联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 认识对联的历史渊源与传统文化内涵。
- 学习并运用一些常见的对联。
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对联的形式,引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认知对联:教师简要介绍对联,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3)历史渊源: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4)对联分类:通过示例和图示,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和内容上的对联分类,并引导学生分辨对应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来历、作用,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
2、对对联产生喜爱的感情,乐于习作。
3、展示自己收集的有趣的对联,交流对联背后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趣的对联及背后的故事。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趣的对联。
教师准备有趣的对联、PPT。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中写到,正月初一这天,人们要放鞭炮,还要干什么?(贴春联)板书:春联
二、对联的来历。
1、对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板书:来历
2、学生交流。
3、幻灯片出示幻灯片的来历。
古代盛传山林里住著“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期能永久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
后来桃符渐渐简化,以方形红纸画个桃形,再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代替。
到五代以后,又在这红纸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联。
五代后蜀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4、有些春联很有趣,如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爆竹鞭儿叭叭紧赶羊儿辞旧岁。
下联:春雷鼓声隆隆恭迎金猴送新禧。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春联,和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5、教师出示有趣的春联。
有一年新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字的人暗地揭走了。
临近除夕,他不得不又写了一副。
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头。
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这招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
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
(出示)
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
下联:祸不单行昨夜行
三、对联的特征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
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
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但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四、有趣的对联故事。
这副对联怎么样?其实有趣的对联不仅仅只有春联,还有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这些我们统称为“对联”板书:对联。
你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对联?你能讲讲对联背后的故事吗?板书:故事学生交流。
预设:
1、寿联。
(写给过生日的老人的对联)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上下联均道出了老“寿星”的年龄:古时,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则是120岁,再加上21岁,当然是141岁;古稀指70岁,古稀双庆无疑是140岁,再添1岁也是141岁。
)
2、装饰联(贴于屋内作装饰)
据说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
渐骄傲起来。
作了副对联贴在中堂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
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
出于尊敬,他为老人让了坐,问:“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书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
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
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
赶忙添了几个字,用以自勉。
这副门联成了: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3、交际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香茶敬香茶
五、小练笔
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用李
绅《悯农》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2、以“读书”为主题写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