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合集下载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一:1、言必有中: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5、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出处:《论语。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8、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0、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和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大量的成语和格言。

以下是一些出自《论语》的成语及其出处:1. 温故而知新 - 来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知之为知之 - 来自《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见贤思齐 - 来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君子不器 - 来自《论语·为政》:“君子不器。

”5. 君子求诸己 - 来自《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 不以规矩 - 来自《论语·子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来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有教无类 - 来自《论语·雍也》:“有教无类。

”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来自《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来自《论语·学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 过犹不及 - 来自《论语·子路》:“过犹不及。

”12. 子不语怪 - 来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13.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来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14. 不患寡而患不均 - 来自《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1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来自《论语·子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 君子坦荡荡 - 来自《论语·阳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7. 君子慎独 - 来自《论语·述而》:“君子慎独。

”18. 克己复礼 - 来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1.温故知新 2.三省吾身
3. 三十而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择善而从
6.博学笃志
7.一息尚存 8.任重道远
9.巧言令色 10.众星拱月
11.一言以蔽之 12.言而有信
13.见义勇为 14.是可忍孰不可忍
15.既往不咎 16.尽善尽美
17.朽木不可雕 18.愚不可及
19.举一反三 20.不耻下问
21.后生可畏 22.当仁不让
23.三思而行 24.欲罢不能
2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6.登堂入室
27.过犹不及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0.察言观色
31.名正言顺 32.欲速则不达
33.杀身成仁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6.道不同不相为谋
37.分崩离析38.祸起萧墙39.血气方刚40.色厉内荏 41.道听途说 42.患得患失43.心安理得 44.文过饰非 45.待价而沽。

论语演变成的成语

论语演变成的成语

论语演变成的成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思想和言论,其中一些被演变成了成语。

以下是一些源自《论语》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1. 哀而不伤:出自《论语·子罕篇》。

意思是在悲痛之中却能保持适度,不让情绪失控。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悲伤或痛苦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至于过度悲伤或失控。

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出自《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每天都吃饱了饭,却没有什么追求或目标。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人。

3. 北辰星拱:出自《论语·子张篇》。

北辰指北极星,拱指环绕。

比喻领导者的威望如北极星高高在上,周围的人都要向他看齐。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的地位非常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威望。

4. 比而不周:出自《论语·子路篇》。

意思是比较而不全面考虑。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做决策或比较事物时,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5. 察言观色:出自《论语·公冶长篇》。

意思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交际或交往中,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态度。

6. 不耻下问:出自《论语·述而篇》。

意思是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学习或求知时,能够虚心向他人请教,不以身份或学问的高低为耻。

......以上是一些源自《论语》的成语及其详细解释,这些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广泛使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

论语:(1)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

”(《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7)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一、《学而》篇(1)不亦乐乎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乎: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即“不是”,表示反问的副词,解释时不要加上“也”字)也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2)犯上作乱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释义: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3)巧言令色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其实这个成语最早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释义: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4)行有余力原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指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

(5)贤贤易色原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释义: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

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6)言而有信原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7)慎终追远或追远慎终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现多采用宋儒释义即: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8)温良恭俭让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9)小大由之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释义:指用途可大可小。

(10)食无求饱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11)敏于事,慎于言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而好礼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释义:贫而无谄: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而无骄: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富而好礼:虽很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大全

盘点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大家多多少少都读过一部分《论语》,对于其中奥妙又领会了多少呢?相对于晦涩的文言文字来说,理解成语倒更容易一些。

为此,学而思小编整理了一些出自《论语》中的成语,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哦!《学而篇第一》【犯上作乱】——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原句:《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原句:《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原句:《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原句:《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原句:《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原句:《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原句:《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原句:《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原句:《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

原句:《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原句:《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有关论语的成语有意思和出处

有关论语的成语有意思和出处

有关论语的成语有意思和出处1. 心灵手巧(语出《论语·学而篇》):意思是指人具有聪明灵活的才智和巧妙的技艺。

原文中,“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有注解“则身其生未有不明而且工于心者也”。

2. 乐天知命(语出《论语·颜回篇》):意思是指乐观豁达、知道顺应命运。

原文中有“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 敬业乐群(语出《论语·为政篇》):意思是指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向上。

原文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表明了对于求新求进的态度。

4. 克己奉公(语出《论语·子路篇》):意思是指能够克制自己,奉献公益。

原文中“子路问强。

子曰:‘谓夫成者,事成之谓强。

’”5. 无欲则刚(语出《论语·卫灵公篇》):意思是指一个人如果不贪欲,就能更加刚毅坚定。

原文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蓏,其何以行之哉?’”6. 不患寡而患不均(语出《论语·子罕篇》):意思是指一个人不担心贫富贵贱的少与多,而担心不公平、不均等。

原文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7. 入则无法家拂士(语出《论语·卫灵公篇》):意思是指一个人在进入官场、从政时,就不能受到家族势力和贵族子弟的影响。

原文中“太宰问于孔子曰:‘夫子圣者与?’子闻之曰:‘请问其目?’曰:‘夫子何为?’子曰:‘拂过街而偶未瞥也。

’”8. 言必信,行必果(语出《论语·颜渊篇》):意思是指说话要诚实可信,行动要果断有力。

原文中“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且,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A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初中语文 30个源自《论语》的经典成语

初中语文 30个源自《论语》的经典成语

学而不厌、名正言顺、见贤思齐、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

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1.教育方面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

如:(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2.为政方面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

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

如:(1)【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所有成语论语中的成语一:《学而》篇(16个)1. 学而时习之2. 不亦乐乎《成》3. 犯上作乱《成》4. 巧言令色1.4.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 (朱熹批注) 1.6.6 行有余力《新成》1.7.7 言而有信《成》 P727 1.8.8 知过必改《新成》P591 1.9.9 慎终追远《新成》P380 1.10.10 过化存神《成》 P241 1.10.11 温良谦恭让《新成》P4571.12.12 小大由之《成》 P695 1.14.13 贫而乐道《新成》P3061.15.14 切磋琢磨《成》 P479 (原句出于<诗经.卫风.淇澳>)1.15.15 精益求精《成》 P3271.15.16 告往知来《新成》P148二:《为政》篇(15个)2.1.1 北辰星拱《新成》P182.1.2 众星拱北《新成》P602 2.2.3 一言以蔽之《成》 P768 2.4.4 而立之年《新成》P115 2.4.5 不惑之年《成》 P51 2.4.6 知命之年《成》 P838 2.4.7 从心所欲《成》 P117 2.5.8 因材施教《成》 P7892.11.9 温故知新《成》 P654 2.14.10 周而不比《成》 P854 2.11.11 比而不周《成》 P30 2.16.12 异端邪说《新成》P5482.19.13 举直错枉《成》 P335 (与<颜渊>篇12.22中同出)2.22.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新成》P3442,24.15 见义勇为《成》 P304三:《八佾》篇(9个)3.1.1 是可忍,孰不可忍《新成》P3963.9.2 杞宋无征《成》 P462 3.11.3 了如指掌《新成》P2543.16.4 力不同科《成》 P365 3.17.5 告朔饩羊《成》 P228 3.20.6 乐而不淫《成》 P336 3.21.7 成事不说《成》 P95 3.21.8 既往不咎《成》 P292 3.25.9 尽善尽美《成》 P322四:《里仁》篇(13个)4.5.1 颠沛流离《成》 P146 (也作流离颠4.6.2 心有余而力不足《新成》P4924.7.3 观过知仁《成》 P2324.8.4 朝闻夕死《成》 P831 4.9.5 恶衣恶食《成》 P1674.15.6 一以贯之《成》 P769 4.17.7 见贤思齐《成》 P303 4.17.8 反躬自省《新成》P1214.18.9 劳而不怨《成》 P357 (参后<尧曰>篇-2,相同,以后不再出)4.19.10 父母在,不远游《新成》P1314.19.11 游必有方《新成》P5604.20.12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成》 P7704.24.13 讷言敏行《新成》P291五:《公治长》篇(8个)5.10.1 朽木不雕《成》 P714 5.10.2 朽木粪土《成》 P714 5.15.3 不耻下问《成》 P47 5.17.4 善与人交《新成》P3725.20.5 三思而行《成》 P531 5.21.6 愚不可及《成》 P809 5.23.7 不念旧恶《成》 P58 5.24.8 掠美市恩《成》 P391六:《雍也》篇(16个)6.3.1 迁怒与人《新成》P321 6.4.2 裘马轻肥《新成》P337 6.11.3 一箪一瓢《成》 P747 6.11.4 箪食瓢饮《成》 P133 6.11.5 泰然处之《新成》P4166.11.6 处之泰然《成》 P106 6.12.7 中道而废《新成》P5996.14.8 行不由径《新成》P4956.18.9 文质彬彬《成》 P656 6.22.10 敬而远之《成》 P329 6.22.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 P606.22.12 先难后获《成》 P685 6.22.13 乐山乐水《成》 P740 6.26.14 从井救人《成》 P116 6.29.15 中庸之道《新成》P5996.30.16 能近取譬《成》 P429七:《述而》篇(19个)7.1.1 述而不作《成》 P580 7.1.2 信而好古《新成》P494 7.2.3 学而不厌《成》 P719 7.2.4 诲人不倦《成》 P2777.8.5 举一反三《成》 P335 7.8.6 一偶三反《成》 P769 7.11.7 用行舍藏《成》 P799 7.11.8 暴虎冯河《成》 P25 (原出<诗经.小雅.小旻>)7.11.9 死而无悔《新成》P4087.11.10 临事而惧《新成》P2547.14.11 不知肉味《新成》P477.15.12 求仁得仁《成》 P495 7.16.13 富贵浮云《成》 P203 7.19.14 发奋忘食《成》 P171 7.19.15 乐以忘忧《新成》P2467.20.16 生而知之《新成》P3817.20.17 怪力乱神《新成》P1597.22.18 三人行必有我师《成》 P5307.22.19 择善而从《成》 P824八:《泰伯》篇(12个)8.3.1 战战兢兢《成》 P827 (原出<诗经.小雅.小旻>)8.3.2 临深履薄《成》 P375 (原出<诗经.小雅.小旻>)8.5.3 犯而不校《成》 P176 8.6.4 六尺之孤《成》 P380 8.6.5 大节不夺《新成》P878.7.6 任重道远《成》 P513 8.7.7 身体力行《成》 P548 8.7.8 一息尚存《新成》P534 8.7.9 死而后以《成》 P5858.9.10 家喻户晓《成》 P295 8.13.11 守死善道《成》 P575 8.14.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成》 P68 (另参14.26,同出)九:《子罕》篇(17个)9.5.1 斯文扫地《新成》P407 9.8.2 空空如也《成》 P346 9.11.3 循循善诱《成》 P722 9.11.4 欲罢不能《成》 P813 9.13.5 善贾(价)而沽《成》 P5409.14.6 待价而沽《成》 P131 9.17.7 逝者如斯《新成》P3969.17.8 川流不息《成》 P108 9.17.9 不舍昼夜《新成》P419.19.10 积少成多《成》 P285 (朱熹批注,原出<尚书>)9.22.11 苗而不秀《成》 P407 9.22.12 秀而不食《成》 P715 9.23.13 后生可畏《成》 P260 9.23.14 年富力强《成》 P431 (朱熹批注)9.26.15 匹夫不可夺志《成》 P4469.28.16 岁寒松柏《成》 P597 9.29.17 勇者不惧《新成》P558十:《乡党》篇(4个)10.0.1 待人接物《成》 P131 (朱熹对<乡党>篇的评价批注,故编为10.0.1)10.2.2 侃侃而谈《成》 P341 10.8.3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新成》P39010.8.4 适可而止《成》 P572十一:《先进》篇(9个)11.14.1 一仍旧贯《成》 P760 11.14.2 言必有中《成》 P727 11.15.3 升堂入室《成》 P552 (另参“登堂入室”〈成〉P142)11.16.4 有过之而无不及《新成》P56111.16.5 过犹不及《成》 P242 11.17.6 鸣鼓而攻之《成》 P416 (也作“群起而攻之”,<成>P502)11.25.7 理屈词穷《成》 P364 (朱熹批注)11.26.8 一日之长《新成》P53111.26.9 舍己为人《成》 P545 (朱熹批注)十二:《颜渊》篇(16个)12.1.1 克己复礼《成》 P344 12.2.2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成》 P29112.4.3 内省不疚《成》 P42912.5.4 死生有命《成》 P589 12.5.5 四海之内皆兄弟《成》 P59012.7.6 足食足兵《新成》P61612.7.7 必不得已《成》 P31 12.8.8 驷不及舌《成》 P592 12.8.9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新成》P53512.9.10 通力合作《成》 P621 (朱熹批注) 12.12.11 片言折狱《成》 P448 12.16.12 成人之美《成》 P9212.19.13 草偃风从《成》 P7912.19.14 风行草偃《成》 P190 12.20.15 察言观色《成》 P8112.24.16 以文会友《成》 P782十三:《子路》篇(10个)13.3.1 名正言顺《成》 P412 13.7.2 鲁卫之政《成》 P384 13.15.3 一言兴邦《成》 P768 13.15.4 一言丧邦《成》 P767 13.16.5 近悦远来《成》 P323 (另同“悦近来远”,<成>P819)13.20.6 行已有耻《新成》P49613.20.7 言必信,行必果《成》 P72613.20.8 斗箾之器《成》 P155 13.23.9 和而不同《成》 P253 13.27.10 刚毅木讷《新成》P145十四:《宪问》篇(18个)14.3.1 危言危行《新成》P45114.7.2 禽犊之爱《成》 P481 (朱熹批注;另参〈成〉P572舐犊情深,舐犊之爱、舐犊之私)14.12.3 见利思义《成》 P302 14.12.4 见危授命《成》 P303 14.16.5 忍心害理《成》 P512 (朱熹批注)14.17.6 匹夫匹妇《成》 P44614.20.7 大言不惭《成》 P129 (朱熹批注)14.26.8 思不出位《成》 P589 14.32.9 栖栖惶惶《成》 P677 14.34.10 以德报怨《成》 P777 14.34.11 以直报怨《成》 P784 14.34.12 以德报德《成》 P777 14.35.13 怨天尤人《成》 P817 14.35.14 循序渐进《成》 P722 (朱熹批注) 14.38.15 知其不可而为之《成》 P83914.39.16 硁硁之愚《新成》P23514.39.17 深厉浅揭《成》 P549 (原出<诗经.邶风.匏有枯叶)?14.42.18 如斯而已《成》 P578十五:《卫灵公》篇(22个)15.2.1 在陈之厄《成》 P82 15.2.2 穷斯滥已《成》 P492 15.5.3 无为而治《成》 P467 15.9.4 成仁取义《成》 P92 15.9.5 杀身成仁《成》 P537 15.9.6 志士仁人《成》 P846 15.10.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 P21715.12.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成》 P50915.17.9 言不及义《成》 P727 15.17.10 好行小惠《成》 P250 15.21.11 求人不如求己《新成》P33715.22.12 群而不党《新成》P34115.23.13 不以人废言《成》 P6615.23.14 以人废言《成》 P780 15.23.15 因人废言《成》 P790 15.25.16 直道而行《成》 P841 15.27.17 小不忍则乱大谋《成》 P69515.34.18 大受小知《成》 P128 15.36.19 当仁不让《成》 P135 15.39.20 有教无类《成》 P503 15.40.21 道不同不相为谋《成》 P13815.40.22 不相为谋《新成》P44十六:《季氏》篇(8个)16.1.1 社稷之臣《新成》P37616.1.2 危而不持《新成》P45116.1.3 虎兕出柙《成》 P265 16.1.4 既来之则安之《成》 P29216.1.5 祸起萧墙《成》 P281 16.1.6 衅起萧墙《成》 P707 16.4.7 和颜悦色《新成》P172 16.7.8 血气方刚《成》 P721十七:《阳货》篇(14个)17.1.1 时不我与《成》 P563 17.4.2 割鸡焉用牛刀《成》 P213 (另参<成>P536“杀鸡焉用牛刀”)17.7.3 涅而不缁《成》 P433 17.7.4 匏瓜悬空《新成》P301 17.10.5 面墙而立《成》 P406 17.12.6 色厉内荏《成》 P535 17.13.7 同流合污《成》 P622 (朱熹批注)17.14.8 道听途说《成》 P139 17.15.9 患得患失《成》 P271 17.15.10 无所不至《新成》P46617.15.11 吮痈舔痔《成》 P584 17.18.12 恶紫夺朱《成》 P676 17.22.13 饱食终日《成》 P22 17.22.14 无所用心《成》 P668十八:《微子》篇(7个)18.2.1 父母之邦《成》 P201 18.2.2 枉道事人《新成》P449 18.5.3 来者可追《新成》P241 18.7.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新成》P59118.8.5 降志辱身《成》 P307 18.8.6 无可无不可《成》 P665 18.10.7 故旧不弃《新成》P157十九:《子张》(5个)19.6.1 博学笃志《成》 P44 19.8.2 文过饰非《新成》P457 19.12.3 有始有终《新成》P56319.13.4 学而优则仕《新成》P50419.25.5 生死荣哀《成》 P554二十:《尧曰》(4个)20.1.1 兴灭继绝《成》 P707 20.2.2 惠而不费《成》 P277 20.2.3 望而畏之《新成》P450 20.2.4 不教而诛《成》 P52。

论语选读(4) 中的成语 ( 三) 随心所欲 《为政》

论语选读(4) 中的成语 ( 三) 随心所欲 《为政》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三)19 随心所欲《为政》翻译:同上。

成语义: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多含贬义。

20 温故知新《为政》翻译:温习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就会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作老师了。

成语义:温习已学过知识有获得新的体会。

也比喻回顾历史,认识现在。

21 一言以蔽之《为政》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诗经》的内容,用一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内容。

成语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22 异端邪说《为政》原文: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翻译:研读邪说,那是残害自己。

成语义: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被认为有严重危害的思想、言论。

23 周而不比《为政》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君子在道义上团结人,不以私利相互勾结;小人善于因私利而勾结,不能在道义上团结人。

成语义:关系亲密但不相互勾结。

24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孔子谈论季氏,说他在庭院内观赏八佾之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成语义: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

表示绝不容忍。

25 哀而不伤《八佾》原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翻译:《诗经》中的《关雎》篇的内容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成语义: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②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之美。

26 不咎既往《八佾》原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翻译:已经完成的事情就不再说了,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必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追究责备了。

成语义: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

27 尽善尽美《八佾》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翻译:孔子谈到韶乐说:“美极了,又好极了。

”谈到武乐时说:“美极了,还不够好。

”成语义:形容事物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28 了如指掌《八佾》原文:或问之说。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40个出自论语的成语让我们深感振奋。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一流》:“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出任那种职务,就不考量那方面的事情,语出来《论语·泰伯》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备注:“当仁,以仁为之出任也;虽师亦无所逊。

言当奋发而必为也。

”后来人型“当仁不让”则表示碰到必须搞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回去搞,不必须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自学,努力工作,忘掉了喝茶。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和泛用来形容十分刻苦。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去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搞大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去鸡焉用牛刀!’”也并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精明。

原指Navarrenx小聪明。

论语中的三个成语

论语中的三个成语

论语中的三个成语
1、博学多闻:指在学习上勤奋学习,多看多听,多思考,以达到广泛的知识。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忠恕之道: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宽容他人,多心,体谅他人的弱点,并尽量原谅他人的过失。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仁义之行:指一个人要有仁慈的心,以及正直的行为。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A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1【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很多,例如:
1、朝闻夕死:出自《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早晨明白道理,晚上死了也值得。

2、朽木不可雕: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意思是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3、听其言而观其行:出自《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意思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4、中道而废:出自《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意思是中途而废,半途而放弃。

5、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文和质配合适当,才是君子。

6、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看到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效仿;看到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内省自己。

7、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

8、箪食瓢饮:一箪食,一瓢饮。

形容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9、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0、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30个源自《论语》的经典成语

30个源自《论语》的经典成语

学而不厌、名正言顺、见贤思齐、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

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1.教育方面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

如:(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2.为政方面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

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

如:(1)【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出自《论语》的成语(三)《述而篇》【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原句:《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原句:《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原句:《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一举三反】【一隅三反】——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原句:《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原句:《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原句:《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原句:《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原句:《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原句:《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饮水曲肱】【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

出自《论语》的成语(三)《述而篇》【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原句:《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原句:《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原句:《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一举三反】【一隅三反】——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原句:《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原句:《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原句:《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原句:《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原句:《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原句:《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饮水曲肱】【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三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三

出自《论语》的成语大全三《泰伯篇第八》8-13、【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语出《论语·泰伯》(8·19):“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

”8-14、【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

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论语·泰伯》(8·21):“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罕篇第九》9-1、【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论语·子罕》(9·5):“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9-2、【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

现形容一无所有。

《论语·子罕》(9·8):“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3、【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论语·子罕》(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9-4、【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论语·子罕》(9·11):“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9-5、【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

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论语·子罕》(9·11):“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9-6、【韫椟而藏】——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

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论语·子罕》(9·13):“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9-7、【待贾而沽】【待价而沽】——沽: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论语》的成语(三)《述而篇》【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原句:《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原句:《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原句:《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一举三反】【一隅三反】——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原句:《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原句:《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原句:《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原句:《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原句:《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原句:《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饮水曲肱】【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枕:枕着。

枕着弯曲的胳膊睡。

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原句:《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原句:《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快乐。

原句:《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原句:《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原句:《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原句:《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泰伯篇》【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原句:《论语·泰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原句:《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原句:《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六尺之孤】——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也形容某人可以托付抚养自己儿女的重任。

【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

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原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原句:《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

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原句:《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原句:《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原句:《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原句:《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

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原句:《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子罕篇》【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原句:《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

现形容一无所有。

原句:《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原句:《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

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原句:《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韫椟而藏】——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

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原句:《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待贾而沽】【待价而沽】——沽:卖。

贾:通“价”。

等有好价钱才卖。

比喻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

原句:《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不舍昼夜】——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原句:《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为山止篑】——比喻功败垂成。

原句:《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

”【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

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

开花不结果。

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原句:《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原句:《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原句:《论语·子罕》:“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

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原句:《论语·子罕》:“子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原句:《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勇者不惧】——惧:害怕。

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原句:《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古诗词课外拓展古诗词分类大全之传统节令春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宵:南宋.朱淑真(一说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清明前两天):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七夕: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词分类大全之爱情最甜1.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1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