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组站

合集下载

编组站

编组站

编组站
编组站一般设有专用的到达场、发车场和调车场,以及驼峰调车设备、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设备。

通常设在有3条及以上的铁路交汇点,或有大量车流集散的工矿企业、港口,大城市所在地区。

驼峰是编组站的主要特征,就是将一部分的铁路路基抬高三—五米,与常规路基形成一个像驼峰一样的高差并设计成合适的坡度,利用车辆的重力和高差产生的位能,将需要编组的车辆用机车推送到驼峰峰顶,在驼峰上将车辆摘钩,车列就向驼峰下方溜放下去达到编组场。

一般大型编组站驼峰下的编组线有十几股轨道,利用道岔将车辆导入不同的轨道上去。

南翔编组站的驼峰溜放作业已实现自动化。

驼峰自动化的主要内容有:1、车辆溜放速度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2、车辆溜放进路的自动选排和自动控制;
3、驼峰机车推送速度的自动控制。

根据溜放车组同已有车组的允许连挂速度,以及车组的溜行阻力、溜行进路的线路坡度和弯度、编组线空闲长度等,计算出车组在进路上应具有的溜放速度。

当测出车组速度与计算速度不符时,由车辆调速设备进行调整。

轨道旁的这种装置叫做压力式钳形减速器。

是根据车辆的走行性能、重量、预定的停车地点以及溜放速度等条件,由自动化装置控制减速器的制动能力。

1)通过对南翔编组站、北郊站、昆山南站等站的认识实习工作,将书本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交通运输设备的认识和亲身体验,加深现在所了解的知识。

2)通过实习,对铁路行车编组计划以及日常的行车调配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初等调研。

通过对技术站、货运站、客运站的认识实习,使我们对车站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类型和运用、车站的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机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三章 第四节编组站

高速铁路运输设备第三章 第四节编组站

如图3-4-1 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 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型一般适用于上、下行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在3200~4700 辆左右,或站坪长度受到限制及远期无大发展的中、小型编组站。也可作为远期大型编组站的初期过渡布 置图。 (1)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如图3-4-2所示)
图3-4-4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由于设有两套调车设备,车场又都是纵向排列,进路交叉少,因而 能力大。一般情况能够解编14000~16000辆/日。
如图3-4-2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二级式编组站的驼峰解体能力较大,它适用于编解作业量较大,或解编作业量大而地形困难的大、 中型编组站。
(1)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如图编组站布置图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所有衔接方向到达的改编列车都接入一个共同的到达场,车列的解编作 业集中在一个共同的调车场,发往各个方向的列车,也是在一个共用的出发场上办理。到达场、调车 场和出发场是顺序配置的。 (1)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如图3-4-4所示)
调车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调车设备的数量与规模及各车场的相互位置就构成了编组站不同形式的 布置图。 1. 按调车设备的套数及调车驼峰方向分类 (1)单向编组站 只有一个调车场,上、下行只有一套调车设备(包括驼峰、调车场、牵出线),其驼峰溜车方向一般顺主 要改编车流运行方向(也称顺向)。 (2)双向编组站 有两个调车场,上、下行各有一套调车设备,一般情况下,两系统的调车驼峰应朝向各自的上行和下行调 车方向。 2. 按每一套系统内车场的相互位置和数目分类 (1)横列式编组站 上下行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置。 (2)纵列式编组站 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等主要车场顺序纵向排列。 (3)混合式编组站 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出发场与调车场并(横)列。 我国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类型归纳有六种:单向横列式、单向纵列式、单向混合式、双向横列式、双向纵 列式、双向混合式。其他类型都是在这些布置图基础上派生的,并且数量很少。 此外,我国铁路现场对编组站布置的图习惯上称为“几级几场”。“级”是指同一调车系统中到达场、调 车场、发车场纵向排列的场间关系。一级式就是指车场横列,二级式就是指到达场、调车场纵列,而三级 式是指到达场、调车场、发车场顺序纵列;“场”是指车场,车站有几个车场就叫做几场。 3. 常见编组站布置图 (1) 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如图3-4-1所示)

编组站概述

编组站概述
第八章 编组站
第一节 编组站概述
所谓编组站,就是在铁路网上 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并 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 站。
一、编组站的作业
1. 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2. 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3.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4. 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5. 机务作业 6. 车辆检修作业 7. 其它作业
二、编组站的设备
1. 调车设备 2. 运转设备 3. 机务设备 4. 车辆设备 5. 货运设备 6. 其它设备
三、编组站分类
㈠、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 作业量,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 性编组站。
各类编组站比较
编 组 位于地点
任务 衔接方向或或编 有 调 站型
性编 的重要地点 流改编作业, 方向或编组3个 辆以 合 式 、 或自动
组站
编组较多的 及以上方向列车 上 纵 列 式 控制
直通和技术
和双向
直达列车
混合式
地 方 铁路干支线交 性 编 会点、铁路枢 组站 纽地区或大宗
车流集散的港
口、工业区,
中转、地方 车流改编作 业
编组两个及以上 2,500 单 向 混 半 自 动 去向的直通和技 辆 左 合 式 、 或 其 他 术直达列车 右 横列式 控 制 设
谓“级”是指在车站中轴线上纵向排列的车场数。所 谓“场”是指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站类
组去向数
中转

车数
路网 路网、枢纽地 大量中转车 衔接业, 或编组3个及以 辆 以 向纵列
组站
编组大量技 上方向列车,编 上 式或混
术直达和直 组技术直达列车
合式
通列车
和直通列车去向
之和达到6个

编组站

编组站

编组站编组站是指在铁路网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吊车设备的车站。

它是铁路运输的主要基本生产单位,在完成铁路货物运输任务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编组站的分类1.路网性编组站路网性编组站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衔接3个以上方向;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6 000辆;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的大型编组站,编组3个以上方向,编组2个及以上去向技术直达列车,编组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去向不少于6个;设有单向纵列式或双向纵列式和混合式的站场;驼峰设有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设备。

2.区域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衔接3个及以上方向;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4 000辆;编组较多直通列车和技术直达列车的大中型编组站,编组3个以上方向,编组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去向不少于3个;设有单向横列式、纵列式或双向混合式的站场;驼峰设有半自动或自动控制设备。

3.地方性编组站地方性编组站位于铁路干支线交会点、铁路枢纽地区或大宗车流集散的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业,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2 500辆;设有中小型编组站,编组直通列车和技术直达列车去向不少于2个;设有单向横列式、混合式的站场;驼峰设有半自动或其他控制设备。

2、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1.编组站的作业从技术作业上看,编组站和区段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机车的供应或换挂,列车的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检修,等等。

但是,区段站主要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解编作业量很少,而且大多是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

编组站的主要作业是大量办理列车的解体和编组,而且多数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

(1)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包括解体列车的到达作业和解体作业,始发列车的集结、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

这些作业是在车站的不同车场,利用不同的设备办理的。

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是编组站最主要的作业,作业时间比较长,占用设备比较多,作业难度也比较大。

铁路编组站

铁路编组站
(4)车辆设备。车辆设备包括列检所、站 修所和车辆段。
编组站
(5)货运设备。编组站一般不设专门的货运设备, 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零担中转站台、冷藏车加冰设备 及牲畜车的上水设备等。
(6)其他设备。 ①客运设备。编组站的客运业务很少,当旅客列车 较多时,也可以设置1~2条到发线及1~2个旅客站台。 ②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如进出站线路、站内联络 线和机车走行线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组站
1. 路网性编组站
路网性编组站是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承担 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 的大型编组站。路网性编组站一般衔接3个及其以上方向或 编组3个及其以上去向列车;编组2个及其以上去向的技术 直达列车或技术直达与直通列车去向之和达到6个;日均出、 入有调中转车达6 000辆;设有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或 混合式的站场,其驼峰设有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设备。
编组站
1.3 编组站图型
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列车的解编作业,而 列车的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和出发等一系列 作业过程,又是在编组站的各个车场上完成的, 因此,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就称为列车改编 作业的主要场地。调车设备的数量与规模及各车 场的相互位置,构成了编组站不同形式的图型。
编组站
凡以一套调车设备为核心,配合到、发车 场组成的车站图型,称为一个改编设备系统的 图型。由于它的驼峰调车方向与主要改编车流 运行方向一致,所以也简称为单向图型。当设 有两个改编设备系统时,在一般情况下,两个 系统的主要驼峰应顺着各自的主要改编车流运 行方向,故这种布置方式称为双向图型。
编组站
1.2 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
1. 编组站的作业
编组站和区段站同属技术站。从技术作业上看,编 组站和区段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机车的供应 或换挂,列车的技术检查及车辆的检修,等等。但是, 区段站主要是办理中转列车的作业,解体和编组的列车 数量少,而且大多数是区段列车或摘挂列车;而编组站 的主要作业是大量办理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且其中多数 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概述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概述

第一章 编组站与调车驼峰概述编组站的主要任务是货物列车的解体与编组。

为保证改编能力,我国各编组站均设有调车驼峰设备。

作为编组站调车控制技术的研究、设计和应用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编组站的分类,调车驼峰的基本知识,驼峰调车场的平、纵断面结构,车辆溜放的受力分析和能高线原理等。

第一节 编组站概述在铁路网中,凡办理数量较大的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而设有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都称为编组站。

编组站一般由到达场、发车场(或到发场)、编组场等多个车场组成。

编组站的作业主要是车流的组织工作,按运行图不间断地接、解、编、发列车,最大限度地压缩机车车辆在本站以及有关车站的停留时间,以加速机车车辆的周转。

接车、发车的技术作业分别在到达场和发车场进行。

解体和编组作业在编组场进行。

所谓解体作业,就是根据改编的货物列车中每节车辆(或几节车辆)的去向将它们分开,即去往同方向的车辆分在同一条编组线上。

所谓编组作业,就是将去往同一方向或同一地点的车辆进行选编,连接在一起,组成新的列车。

不难看出,编组站是列车“消逝”和“产生”的地方,因此,编组站也被称为“货物列车制造工厂”。

一、编组站的分类编组站一般设在有大宗车流集中或消逝的地方,或在铁路网上大量车流集散的地方,如大工业企业和矿山地区、大城市、河海港湾、铁路干线交叉地等。

编组站按在整个铁路网上或枢纽内所起作用不同,可分为:(1)主要编组站——也称为路网性编组站。

它的主要任务是解体和编组技术直达列车,具有较强的调车设备。

这种编组站一般设在几条具有强大货流的线路汇合或分歧的地点及有大量地方作业的地点。

这种编组站在铁路网上的分布,应尽量保证车辆改编时所耗费的车辆小时及车辆公里最少,并保证整个铁路网作业的机动性。

(2)地区编组站——它主要用于对本地区及附近的大工业企业或大厂矿的列车进行编组及解体,也可编组技术直达列车及始发直达列车。

这类编组站一般设在枢纽内或网点上或一个联合企业附近,也可设在如港口等附近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地点。

编组站作业流程

编组站作业流程
作业安全监管
加强对编组站作业过程的监管,确保 作业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防止违规操作和危险行为。
效率提升措施
设备维护与更新
定期对编组站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作业效率。
A 作业流程优化
对编组站的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减 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等待时间,提高
作业效率。
B
C
D
列车按照预定的计划,从其他 车站或编组站到达编组站。
列车解体
列车在解体场的指定位置停稳 后,通过驼峰或牵出线进行解 体,将车列拆分成单独的车厢 。
车辆检查
对解体后的车厢进行技术检查 ,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车辆送至货场
将检查合格的车厢送至相应的 货场或车辆段,以备装车或检
修。
出发编组车列作业流程
车厢集结
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 置。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 识。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 动应急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谢谢观看
装车质量检查
对装载好的车厢进行质量检查, 确保货物安全、稳固。
空车调配
根据装车计划,从货场或车辆 段调配合适的空车。
货物装载
按照货物的性质和运输要求, 使用适当的装载机械将货物装 入车厢。
车辆送至编组站
将装载好的车厢送至附近的编 组站,以备后续的编组作业。
卸车作业流程
列车到达卸车线
列车按照预定的计划 到达卸车线的指定位 置。
编组站作业流程
目录
• 编组站概述 • 编组站作业内容 • 编组站作业流程 • 编组站设备与设施 • 编组站作业安义

简述编组站的分类

简述编组站的分类

简述编组站的分类
编组站的分类主要根据编组站用途来划分,主要分为交换型编组站、控制型编组站、调度型编组站、维护型编组站等几类。

1、交换型编组站:它是指可以将来自多个节点的信号进行转换,以达到节点间通信的目的。

一般用于各类系统内部的通信,它们可以让系统内部的每一个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2、控制型编组站:它的作用是控制不同的节点,它可以控制不同类型的信号,比如电梯的控制信号等,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节点的动作。

3、调度型编组站:它的作用是将某一特定的系统的信号转发到另外一个节点,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调度。

编组站不仅可以传输控制信号,还可以传输调度信号,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调度。

4、维护型编组站:它的作用是进行系统的维护工作,可以检测系统中的故障,并可以控制系统的维护工作,可以实现节点间的故障检测,进行设备的精细化维护等。

编组站

编组站

编组站一、编组站的作业改变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本站作业车的作业(调机取送和枢纽内开小运转车);机务作业;车辆检修作业;其他二、编组站的编组站的设备调车设备----调车设备是编组站的核心设备,包括调车驼峰、调车场(线)、牵出线、调车机车等几部分。

行车设备 -----行车设备即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

机务设备 -----编组站一般均设机务段,而且规模较大。

车辆设备-----车辆设备是指供到发的车辆进行检查和修理的设备。

有列检所、站修所、车辆段货运设备-----整倒装设备、加冰设备、牲畜、鱼苗车的上水换水设备、货场其它设备-----客运设备、站内外连接线路设备。

三、编组站的分类1)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分类:①路网性编组站----是位于路网、枢纽地区的重要地点,承担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大量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的大型编组站。

一般衔接3 个及以上方向,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6000辆,设有单向或双向纵列式和混合式的站场,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的驼峰。

②区域性编组站 ----是位于铁路干线交会的重要地点,承担较多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较多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的大中型编组站。

一般衔接3 个及以上方向上方向列车,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40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纵列式和双向混合式的站场,半自动或自动控制设备的驼峰。

③地方性编组站----是位于铁路干支线交会点和铁路枢纽地区港口、工业区,承担中转、地方车流改编作业的中小型编组站。

一般为编组两个及以上去向的直通和技术直达列车,日均出、入有调中转车达2500辆,设有单向混合式、横列式布置的站场,半自动驼峰。

2)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若设有两个或以上的编组站时,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分类:①主要编组站主要担当路网上中转车流的改编任务,以解编直达、直通列车为主的车站。

②辅助编组站协助主要编组站作业,以解编地区小运转车流为主。

编组站

编组站

编组站是铁路网上集中办理大量货物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直通和其它列车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作业的车站。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大量办理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

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工作,并且按照运行图规定的时刻,正点接发列车。

所以,人们往往称编组站为编组列车的工厂。

成都北编组站、郑州北站、武汉。

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由装运站运到目的地站所需要的时间和两站的距离相除,叫做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

解放初期,我国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很低,制约旅行速度的因素很多,有机车车辆、线路、通信信号设备以及编组站的作业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任务日益繁重,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各部门在不同时期不断采用新技术,对原有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作业方式、管理模式不断适应新装备,逐步进行改善。

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改造,无疑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线路通过能力以及列车牵引重量创造了条件。

五十年代末我国已建复线自闭塞、设计通过能力为144对列车/日。

九十年代末在繁重干线上开行了5000吨级列车,大秦线可以开行6千吨和l万吨单元列车。

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除此外,编组站的技术改造是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的重要因素。

我国编组站技术改造大约经历了简易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以及综合自动化驼峰编组站几个阶段。

编组站平面调车作业方式解放初期我国编组站的作业方式是平面调车作业。

一列货物列车编组站解体时,由机车将该列车牵引至牵出线上,按照车辆去向,由机车分别推送到不同的编组线路上去。

当某一条编组线路存放的车辆满足了一列车规定的车辆数量时,才可能由该编组站驶出。

这样的调车作业方式效率十分低下,分解一个列车大约需要1.5—2小时,一条编组线存放的车辆满足一列车数量要求大约在10个小时以上,因此满载货物的车辆由装运站运到目的地站的时间,几乎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价停留在各个编组站。

为了提高车辆周转率,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就必须对编组站进行技术改造。

编组站级场的划分课件

编组站级场的划分课件
方便管理原则
编组场的划分应方便管理,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合理划分 各作业区域的管理范围和职责,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编组场划分方案
按作业性质划分
根据车站的作业性质和作业量,可以将编组场划分为到达场、出发场、编组场、解体场等 不同的作业区域,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作业任务。
按车流特点划分
根据车流的特点和车流走向,可以将编组场划分为直通场、直达场、零担场、集装箱场等 不同的车流走向区域,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车流作业任务。
的安全性。
作业流程
XX编组站的作业流程一般包 括列车到达、解体、编组、 出发等环节,通过优化作业 流程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 现了高效运输。
XX编组场划分方案及与其他场站关系分析
编组场划分
XX编组站根据作业需要划分为多个场区,每个场区承担不同的作业任务,如到达场、出发场、编组场等。
场站关系
XX编组站与其他车站、货场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合理的场站布局和高效的作业流程,实现了货物的快速集 散和中转。
功能差异
编组站的主要功能是解体和编组列车,对列车进行重新组 合以满足运输需求;而区段站则主要负责列车的中继和会 让作业,保障列车正常运行。
协作关系
编组站与区段站之间存在紧密的协作关系,编组好的列车 需经由区段站发送至目的地。
编组站与中间站关系
地理位置
编组站通常位于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或运输网络的枢纽位置,而中间 站则主要位于铁路沿线,为列车提供中途停靠和会让作业。
按设备类型划分
根据设备的类型和用途,可以将编组场划分为调机运用区、驼峰解体区、峰尾调车区、机 械化或半自动化驼峰解体区等不同的设备运用区域,每个区域承担不同的设备作业任务。
编组场划分影响因素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

优化建议一:提高作业效率
总结词:通过合理的布置图型设计,降低编组站的运营成本。
01
优化建议二:降低运营成本
详细描述
02
优化编组站的设备配置,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降低设备购置成本。
03
合理规划站场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土地占用和建筑物的建设成本。
04
加强编组站的管理,提高设备的维护保养水平,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05
加强编组站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通过合理的布置图型设计,提高编组站的运营安全性。
确保编组站内的各项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减少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优化建议三:提高运营安全性
01
03
02
04
05
05
未来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展望
03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案例分析
总结词
高效、紧凑
详细描述
该大型编组站采用先进的布置图型,实现了高效的车流组织。站场布局紧凑,减少了空闲土地占用,同时保证了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该案例展示了大型编组站在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优势。Βιβλιοθήκη 案例一:某大型编组站的布置图型
灵活、便捷
总结词
该中型编组站在布置图型设计上注重灵活性和便捷性。通过合理的车场规划和线路配置,实现了不同车流的高效处理。同时,该站还配备了先进的调度系统,提高了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该案例突出了中型编组站在提高运输效率和满足运输需求方面的优势。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
编组站概述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原则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案例分析 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优化建议 未来编组站布置图型布置展望

编组站

编组站

任务
任务
编组站是指在铁路上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编组直达、直通和其他列车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 调车设备的车站。它在完成铁路货物运输任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组站和区段站办理的技术作业种类大致相同,都办理列车的接发、编解、机车乘务组的更换、机车整备及 车辆检修等作业。但二者又有区别,区段站以办理无调中转车流为主,改编车流较小,办理少量区段列车和摘挂 列车的改编作业;而编组站按照编组计划要求,除办理通过车流外,主要是解体和编组直达、直通、区段、摘挂 及小运转等各种货物列车。以办理改编车流为主,所以编组站又叫“货物列车制造工厂”。
谢谢观看
编组站
交通运输领域铁路运输方面术语
01 任务
03 设备 05 布置图型
目录
02 作业 04 分类Fra bibliotek基本信息
编组站是指担当大量列车解编作业,编组直达、直通和其它列车的车站。还担负更换货运机车和乘务人员, 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工作,一般设有专用的接车、发车和调车场,驼峰调车设备, 以及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按其在铁路干线和枢纽的位置,所担当的作业任务,分为路编组站和地区编组 站。
作业
作业
根据编组站在路和枢纽内的作用和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其作业对象,编组站主要办理以下几项作业: 1.改编货物列车作业 这是编组站最主要作业,包括解体列车的到达作业和解体作业、始发列车的集结、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这 几项作业的数量既多而又复杂,是分别在相应不同地点和车场办理的。 2.无调中转列车作业 这种列车作业比较简单,其主要作业是换挂机车和列车的技术检查,时间短,办理地点只限于在到发场(或 专门的通过车场)。 3.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除进行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的作业外,有时还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或 进行成组甩挂等少量调车作业,一般在到发场或通过车场进行。 4.本站作业车的作业 本站作业车是指到达本站及工业企业线或段管线内进行货物装卸或倒装的车辆。

编组站的名词解释

编组站的名词解释

编组站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编组站不?编组站啊,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的货物
换乘中心!你想想看啊,就像我们人坐火车,到了换乘站就得下车换
另一趟车去目的地,货物也是一样的呀!编组站就是货物们换乘的地方。

在那里,各种货物列车开进来,然后被解体,就像是把一个大拼图
拆成小块。

接着呢,这些小块又会被重新组合,组成新的列车,再开
向不同的地方。

这不就跟我们拼拼图一样嘛,把不同的部分拼成我们
想要的样子。

比如说,一列装着煤炭的火车开进来了,它可能要把煤炭卸下来,
再和其他装着煤炭要去同一个地方的车厢编组在一起。

哎呀呀,那场
面可热闹了!工作人员跑来跑去,各种机器轰鸣着,就像一场盛大的
交响乐演出!
“嘿,把那几节车厢拉到那边去!”“注意啦,这边要对接好!”大家
都忙得不亦乐乎。

编组站里的铁轨就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但每
个工作人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啥。

你再想想,如果没有编组站,那货物运输得多混乱呀!可能你的快
递就不知道啥时候能到你手里啦,哈哈!所以说,编组站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货物运输的指挥中心,让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编组站就是这样一个神奇又重要的地方,它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保障,让我们能及时地收到各种各样的物品。

它就是货物世界里的魔法之地呀!。

编组站概念

编组站概念

编组站解释概念第一套1.编组站:在铁路网中,凡办理数量较大的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而设有专用调车设备的车站称为编组站。

2.驼峰:调车场牵出线部分的纵断面形成凸起,形状类似于骆驼的峰,故称为“调车驼峰”。

3.峰高:峰高即驼峰高度是指峰顶与计算点之间的高度差,亦称驼峰计算高度。

4.驼峰解体能力:驼峰解体能力按每昼夜能通过驼峰解体的车列数或车辆数。

5.峰顶平台:在溜放部分与推送部分之间设的一段平坦地段称为峰顶平台。

第二套6.能高:在溜放过程中车辆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能量或消耗的能量可以用当量高度来表示,这个当量高度叫做能量高度,简称为能高。

7.动能高:车辆在溜放过程中,某点具有的速度V相对应的能高值,称为“动能高”。

8.阻力能高:车辆在溜放过程中,为克服阻力而消耗的能高,称为“阻力能高”。

9.制动能高:减速器消耗被制动车辆的能高值。

10.单位制动能高:减速器单位制动长度(M)上消耗被制动车辆的能高值(或单位能高)。

第三套11.平面溜放调车:调车场所有线路纵断面基本上在同一水平面上,车列的解体,由机车给车列一定的推力,然后挂钩,车辆借助惯性自己溜向股道。

12.单钩溜放:机车推送车列摘钩溜放,一次溜放的车组只有一钩,溜放进路一次排通并锁闭、分段解锁。

13.连续溜放:一次存储多钩溜放命令,机车推送车列连续进行溜放作业。

14.多组溜放:机车推送车列将一个包含多钩车的大车组甩放,可一次甩出两钩或三钩。

第四套15.间隔调速:在整个驼峰头部咽喉区的溜放线路上保持相邻车组之间的必要间隔,以使道岔来得及转换。

为此目的而进行的调速就是所谓的“间隔调速”。

16.目的调速:当车组进入调车线越过警冲标后考虑溜行至停车点停车或与停留车以安全连挂速度连挂的调速称“目的调速”。

17.安全连挂速度:为保证两钩车之间安全连挂的最大速度。

18.测速:测速是只对处于调速位上的溜放车辆速度的测量。

19.测阻:对车辆溜放时的走行阻力的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编组站
一、填空题
1.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可分为_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_地方性编组站。

2.若在一个铁路枢纽内设两个或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辅助编组站。

3.按各车场相互排列位置的不同,编组站布置图形可分为_横列式,_混合式和_纵列式三种。

4.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图形的主要缺点是①解体牵出困难,②_改编车流折返走行距离长,③改编能力不能充分发挥○4改编能力较低。

5. 为提高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尾部编组能力,可采取①部分调车场线路直接发车,②调车场尾部设置小能力驼峰,③将尾部牵出线与出发场间联络线在出发场前面一段设计成下坡,加速转场作业以节省转线时间_,④增加尾部调车机台数和牵出线数量_,⑤出发场后移,⑥调车场尾部采用“燕尾式”布置_,⑦调车场尾部咽喉区采用对称道岔、线束布置_,⑧调车场尾部采用调车集中控制设备_等项加强措施。

6. 反驼峰到达的改编列车从到达场出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__反接,如果从_到达场入口咽喉处_处接入,则称之为环接。

7. 编发线续溜车的处理,可用借线法和增线法_。

8.适合于单向二级三场混合式编组站图形的车流特点为车流量
大且组号简单_,小运转车流大_。

9.双向编组站最大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单向编组站布置图中,驼峰调车方向的确定应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项原则。

当上述三个条件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主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编组站设计中,确定新线第三方向衔接位置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车流,确定单、双向编组站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车流,确定调车方向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车流。

12. 编组站正线位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当______________车流占总改编车流的比重________时,编组站应采用单向调车系统。

14. 一般情况下,按方向别使用的一级三场编组站,在其机务段对侧的到发场,应增加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场中,应增加一条机车走行线,到达场内增加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向三级三场编组站的到达场应增设一条______________,出发场应增加一条______________,如机务段设在_________旁反向一侧,则到达场还需增加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15. 编组站本站作业车的取送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选择题
1. 编组站设计中,确定新线第三方向衔接位置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A 折角直通车流B折角改编车流 C 转线车流 D主要改编车流
2. 编组站设计中,确定单、双向编组站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A 折角直通车流 B折角改编车流C 转线车流 D主要改编车流
3. 编组站设计中,确定调车方向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A 折角直通车流 B折角改编车流 C 改编车流D主要改编车流
4.当双方向________量大、________量占总改编车流量的比重小(小于15%)且地形条件允许时或单向编组站能力满足不了需要时,可采用双向编组站。

A 主要改编车流B折角改编车流 C 折角直通车流D改编车流
5. 当________车流占总改编车流的比重>15%时,编组站应采用单向调车系统。

A 主要改编车流B折角改编车流 C 折角直通车流D改编车流
三.名词解释
1. 本站作业车
2. 路网性编组站
3. 区域性编组站
4. 地方性编组站
5. 单向编组站
6. 双向编组站
7. 环接
8. 环发9. 反接10. 反发11. 续溜车12. 折角直通车流 13. 折角改编车流 14. 外包式正线15. 中穿式正线 16. 一侧式正线 17. 辅助调车场
18. 子场 19. 单向箭翎线 20. 双向箭翎线 21. 编发线。

四.简答题
1. 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配置上与区段站有何异同点?
2. 试述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

3. 试述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

4. 作为一级三场编组站的改进图形,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形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5. 为什么反驼峰方向一般不设编发线?
6. 试述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减少折角车流的方法。

7. 在单向编组站中布置图中,驼峰调车方向的选择应符合什么原则?
8. 编组站的正线位置分哪几种?简述其优缺点。

9. 根据编组站在路网上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和承担任务大小,分为哪几类?
10. 何谓横列式、纵列式、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11. 编组站的“级”、“场”的概念?
12. 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编组站布置图,各主要设备相对位置。

13. 单向横列式一级三场编组站,各主要作业流程。

14.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单向混合式编组站、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双向三级六场、单向二级三场混合式编组站的布置图特点、各种性质车流在编组站内作业流程、编组站布置图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
1. 试画出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要求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

说明其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哪些缺点,仍然存在哪些缺点?
2.绘出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要求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

分析该种布置图的主要缺点及其解决的途径。

3.绘出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示意图,当驼峰头部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式,峰尾用2台机车进行编组作业时,试从能力的角度分析在这种作业条件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主要措施.
4. 试画出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反接反发),并分析该种布置图的图型特征及主要优缺点.
5. 试述单向和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主要优缺点及采用条件.
6. 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折角车流有哪几种?对其处理方法有何不同?
六.计算题
1.已知:
⑴新线C与AB干线上的K站接轨,示意图如下:
⑵K站的车流资料如下表:
计算确定:
⑴C方向应从K站的哪一端接轨?
⑵采用单向编组站还是双向编组站?
⑶驼峰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