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影像学
肠梗阻肠套叠X线表现医学影像学精品PPT课件

No Image
No Image
麻痹性梗阻
常见病因:急性腹膜炎、腹部术后、低钾症等 X线平片及CT平扫可见:腹部肠腔普遍性中等
度积气。立位平片见阶梯状气液面(透视下静止 液面) 鉴别诊断:由腹膜炎症所致的反射性肠郁张可 伴有
腹壁脂肪线模糊或消失 肠壁水肿增厚 透视下见液平为静止性 横膈运动减3天禁服影响胃肠道功能药物 2、禁服含金属药物 3、禁食十小时以上 4、有幽门梗阻者先抽胃液
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1、形态改变 a 位置 b 轮廓改变 c 黏膜皱襞改变 d 充盈缺损 e 龛影
2、功能改变
a 张力改变 b 蠕动改变 c 分泌
肠梗阻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梗阻端见杯口状充盈缺损 套叠鞘之肠壁可呈弹簧弓样征象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绞窄性肠梗阻
常见病因:扭转、内疝、粘连等 扭转肠段>70cm时可出现下列征象:
“假肿瘤”征 “咖啡豆”征 空回肠扭转征 肠段排列异常
结肠梗阻
梗阻近侧结肠胀气扩大并积液,可见腹部 固有结肠袋所致肠间隔
最常见为乙状结肠扭转
立位平片见“天平征”(即闭袢扩大伸长气 液面)
肠套叠ct诊断标准

肠套叠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通常发生在婴儿和幼儿身上,但也有可能在成人中发生。
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肠套叠可能导致肠壁组织坏死、出血甚至穿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诊断肠套叠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CT图像上,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肠道的形态、位置以及可能存在的套叠部位,从而帮助确定诊断。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肠套叠CT诊断的标准,以便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效率。
一、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1. 肠管肥厚:在CT图像上,肠管呈现肥厚、增粗,这是肠套叠的直接表现之一。
通常,肥厚的肠管与套叠部位相连,形成明显的肠壁厚实的“环形征”。
2. 肠套叠部位的闭塞征象:肠套叠引起的梗阻会导致套叠部位局部的闭塞,CT图像上可见该部位的肠管扩张,并出现积液或积气,形成“套叠征”。
3. 肠道血供减少:在CT血管造影后的图像上,套叠部位的肠壁会显示出血供减少的表现,表现为肠壁强化程度减弱,呈现为“充血性肠套叠”征象。
以上是肠套叠CT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通过观察这些征象,医生可以在图像上明确地看到肠套叠的存在,有助于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除了直接征象外,肠套叠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一些间接征象来进行综合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肠套叠CT间接征象的诊断标准:1. 肠管内积气:受到套叠部位阻塞的影响,患者肠道内的气体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在CT图像上显示为肠管内积气,呈现为“积气征”。
2. 肠系膜肿块:肠套叠引起的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附近肠系膜的肿胀和增厚,CT图像上呈现为肠系膜的肿块,有助于诊断肠套叠的可能性。
3. 肠周积液:在肠套叠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肠管积液,这是肠套叠造成的肠内液体滞留的表现之一。
CT图像上可以看到肠周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液体密度影像。
犬肠套叠的影像诊断与手术治疗

1 典 型 病 例 介 绍
德牧犬 , 3月 龄 ,k , 8 g 发病 已 4 。主诉 该犬 突 然 d
用无 菌生理盐 水纱 布 隔离术 部 , 保护 健康 肠段 . 经检 查 为 空 肠套 入 回肠 , 套叠 部 分肿 胀 , 暗红 色 , 度约 长
收 稿 日期 :0 1叭 一 5 2 1- O 作 者 简 介 : 志 兰 (9 9 )女 , 苏 盐 城 人 , 医师 , 要 从事 药 品研 发 与 技 术 服务 工 作 ,电 话 )5 3 8 82 8 ( 姚 17 一 , 江 兽 主 ( O 2 — 6 4 2 8 电子 信 箱 ) yl9 8 2 . r。 t z19 @16Cn z O
后不 见改 变 . 本确定 套 叠部肠 管 已发 生坏 死 。 得 基 征
到类 似香肠 样 的肠段 . 1c 左右长 。 有 0m
2 影 像 诊 断
根据该 犬 的临 床症状 及触 诊 到类似 香肠 样 的肠 段 可作 出初步 诊断 了进一 步确诊 , 为 对该 犬进行 了 B超诊 断 。 法为 : 方 仰卧保 定患 犬 , 部剃 毛 , 腹 暴露 皮
诊与 影像学 结合 的方 法诊 断 出肠道 套叠 患犬 l 2只 . 其 中 1 采取整 复 治疗获 得康 复 . 0例 另外 2例 由于套 叠 段肠 管坏 死 采 取 肠 切 除 与端 端 吻 合手 术 获 得 康 复
术 部 常 规剃 毛 、 毒 , 创 巾 , 脐 孔下 腹 白线 消 盖 在 上 作 5 m长 的切 口 , c 切开各 层组 织 , 打开腹 腔 。术者
3 2
湖 北
畜 牧
兽
医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件】肠套叠影像诊断技术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五、病例解析
德牧,2月龄,雌性, 患细小病毒5天时出现 腹痛,触诊肠道有香 肠样物,触诊时敏感 疼痛,初诊肠套叠。
《小动物影像技术》
思与练
1. 肠套叠影像学表现?
《小动物影像技术》
谢谢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 1.检查方法 ❖ 需拍摄X线正位与侧位两个方位X线片,并配合造影检
查。 ❖ B超检查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 2.X线特点 ❖ ①完全性阻塞的x线征象明显。可见套叠处前段肠袢充
盈气体和液体并扩张,后段肠管排空。 ❖ ②套叠处的包块密度增高,可在中腹部呈现软组织阴
和坏死,迅速死亡。 ❖ 犬的肠套叠较多见,尤其幼犬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小
肠下部套入结肠。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二、发病原因
❖ 多因肠蠕动过度或逆蠕动而引起,如受惊、饮冰冷的 水、肠炎、肠梗阻,以及寄生虫和异物的刺激等。此 外,受惊、剧烈运动而使腹内压突然增高也会导致本 病。患犬细小病毒感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 3.影像表现 ❖ X线造影表现:造影剂
停留于套叠部位,或 套叠后部只有少量细 条状造影剂通过。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 4.B超影像 ❖ 套入部常肿胀水肿,表现
为低回声的边缘。横截面 的典型征象是低回声与强 回声相间的同心环,这是 由内陷的强回声鞘部和低 回声的套入部造成的。
《小动物影像技术》
肠套叠影像诊断技术
《小动物影像技术》
教学 目标
1.掌握肠套叠概念、 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 2.会判读影像表现
教学 重点
肠套叠影像表现
教学 难点
影像表现分析
小儿慢性肠套叠影像学分析

本 组男 性 6例 , 性 2例 , 龄 2 女 年 1个 月一 7岁 , 均 45 平 . 岁 ; 程 3周一 病 2年 , 平均 3个 月 。所 有病 例 均 有不 同程 度腹
痛 。 中呕 吐 3例 ; 均无 明显 血便 史 , 中间断 性 腹 泻 3 其 8例 其 例 。 秘 2 。人 院查 体 : 便 例 8例均 有 不 同程度 纳 差 、 消瘦 , 6例 腹 部压 痛 , 触 及 肿块 , 5例 肿块 呈椭 圆形 , 小 、 态 及 位 置 大 形 不 固定 。人 院 时仅 2例 诊 断正 确 , 6例分 别误 诊 为先 天 性 巨 结肠 2例 , 旋 转 不 良 2例 , 炎 1例 , 肠 肠 神经 母 细胞 瘤 r 。 例 全部病 例均拍摄 腹部平 片 , 钡剂 灌肠造 影 7例 , 检查 7例 , B超
一
据。@ CC套人肠管早期常无 明显坏死而使套叠较松弛 , )I 钡
剂 逆行 注 入 时 。 叠部 容 易 退 出 复位 , 套 此外 套 叠 部 肠 管 为不
21影像 学表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例均 摄腹 部平 片 。 肠 管积 气扩 张 , 位时 可 见小 液 5例 立 气平面。 3例正 常 。7例行 钡剂 灌 肠造 影 检 查 , 钡剂 逆 行 4例
完全 性 梗阻 。 灌肠 时 钡剂 逆行 亦 可 通过 套 叠部 而无 明显 梗 阻 征象 , 有时 仅显 示 套叠 部肠 管稍狭 窄 。因此 灌 肠造 影 时 应在
注 人 套 叠部 肠 管时 受 阻 呈 杯 口 和 “ 簧 ” 而 明确 诊 断 , 形 弹 征 2 例 分别 误诊 为先 天 性 巨结肠 和肠 旋 转不 良 , 例 漏诊翻 1 。B超 检 查 7例 。 5例发 现高 低 平 行 相 间 回声 肿 块 , 即呈 “ 环 ” 靶 样 征象 。 2例未探 及 肿块 而 漏诊 。4例腹部 触 及 肿块 而行 C T扫 描。 3例发 现环 状 低等 密度 相 间 的肿块 而 确诊 , 例 阴 性 。 1
小儿肠套叠影像学诊治进展

小儿肠套叠影像学诊治进展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肠梗阻。
依赖着影像学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迅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应用数字化影像学能早期诊断,还可以及时用于治疗,使绝大多数患儿在影像学监视下通过灌肠法整复成功,免受剖腹手术的创伤。
本文就影像学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Abstract]Intussuscep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children.Depending on imaging equipment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digital imaging can improv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st of the children can have successful taxis under imaging surveillance by enema method.The imaging in children intussuscep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Children intussusception;Imaging;diagnosis and treatment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婴幼儿急腹症之一,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1]。
由于肠套叠起病急,进展快,又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如延误治疗常引起肠坏死,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危及生命[2]。
依赖着影像学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的迅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绝大多数患儿免受了剖腹手术治疗之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患儿恢复顺利。
急腹症-影像学诊断

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摘要急腹症是指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且需要紧急治疗的腹部疾病。
在诊断急腹症中,影像学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急腹症,以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引言急腹症是一类常见的急诊情况。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患者出现急腹症的情况,此时需要快速诊断病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急腹症的常见类型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引起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
在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腹部X线、腹部超声和CT扫描。
腹部X线检查能够显示阑尾区域的炎症,但其敏感性较低。
腹部超声和CT扫描更为敏感,可以准确显示阑尾的位置、大小和炎症程度。
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腹腔内淋巴结的感染和炎症。
常见的原因包括阑尾炎、胃肠道感染等。
在影像学诊断中,可以使用腹部超声和CT扫描来观察淋巴结的增大和炎症的程度。
超声检查是一种低创伤的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淋巴结的病变。
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是急腹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常常需要紧急手术。
在影像学诊断中,腹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但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较低。
腹部CT扫描是更为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以显示肠管梗阻的部位、原因和程度,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合并症。
肠套叠肠套叠是儿童和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在影像学诊断中,腹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肠套叠的典型表现,包括局部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
腹部超声和腹部CT扫描可以进一步确定诊断,观察套叠肠段的位置和程度。
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在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中,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腹部X线是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了解腹部器官的大致情况。
腹部超声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对腹部脏器和淋巴结进行观察。
腹部CT扫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可以显示腹部器官的细微变化,对于复杂病例有很好的诊断效果。
肠套叠的鉴别诊断

#肠套叠的鉴别诊断
肠套叠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也可见于成人。
它是一种疾病过程中出现一段肠管滑入另一段肠管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小肠和大肠交界处。
肠套叠的诊断需要仔细的鉴别,以便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案。
以下是肠套叠的鉴别诊断要点:
##1. 体格检查腹部触诊: - 肠套叠时可出现压痛、脓性分泌物和腹围增大等症状。
- 注意检查腹壁是否紧张,有无腹部包块或腹部扭转等体征。
其他部位触诊: - 注意检查肛门直肠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
- 注意检查腹股沟区域是否有明显疼痛或包块。
##2.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 - 肠套叠常表现为空气水平肠管内可见“鱼饼样”或“浓缩咖啡样”病灶。
- 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肠套叠引起的胆气扩张和液平面。
超声检查: - 腹部超声可以明确观察到肠套叠的情况,并帮助鉴别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 - 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炎症可能存在。
- 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检查有助于评估体内炎症水平。
尿液检查: - 尿液分析可排除泌尿系统问题对腹痛的影响。
##4. 其他检查胃镜检查: - 对于怀疑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的患者,胃镜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胃肠问题。
CT扫描: - 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肠套叠诊断信息。
综上所述,对于疑似肠套叠的患者,医生应该综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确保做出准确的诊断。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肠套叠引起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件
3
一、原发型: 占95% 婴幼儿为主,小儿肠蠕动活跃,
在添加辅食的年龄,可因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肠套叠。
二、继发型:占5% 成人多见,多发生在有病变的肠
管,如良性或恶性肿瘤、息肉、结核、粘连以及梅克 尔氏憩室,可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成为肠套叠的诱 发因素。
24h。 3. 腹部异常膨隆,透视下腹腔内有多个巨大液平
面,腹肌紧张疑有腹膜炎时。 4. 有高热脱水精神萎靡不振及休克等中毒症状。 5. 试用空气灌肠时逐步加压,而肠套叠阴影仍不
移动、形态不变者。
精选课件
28
常见并发症:
1. 误吸引起窒息 2. 肠穿孔产生大量气腹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3. 迟发性肠穿孔
5. 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
钝、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 。
精选课件
14
临床表现
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呈亚急性肠梗 阻的症状: 肠梗阻是多为不完全性,肠坏死发生较迟。 症状常不典型,有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能 明显触及,常无便血或发病数天后出现便血 ,约占40%,呕吐亦不多见。
排便时出现。
空气灌肠复位率可达90%以上。
精选课件
38
空气灌肠终止指征:
1. 注气后见肿物巨大,套入部呈分叶状,提示 复套存在,复位可能性较小。
2. 注气过程中套入部退缩不明显,或见套入部 退而复进,表示套叠颈部过紧,复位困难。
精选课件
17
辅助检查:
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造影:
用50-60mmHg(6.6-8.0kPa)压力灌肠,气柱 前端形成“杯口影”、“钳状阴影”或“葫 芦状”、“哑铃状”、: “球形”等。
注:100mmhg=13.3kp
精选课件
18
球形阴影
精选课件
19
辅助检查:
CT检查:
①靶型或肾型肿物。 ②彗星尾征。 ③肠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环型征象很重要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肠套叠的类型:
约50一60% 特点:回盲瓣是头部 盲肠、阑尾套入结肠内
约30% 特点:回肠是头部 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
约10% 特点:复套,回肠套入回肠
后再套入结肠内
精选课件
9
较少见 很少见精选课件
极少见
10
精选课件
11
临床表现
1. 阵发性腹痛:
腹痛(小儿表现哭闹不止):因肠系膜被牵 拉,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 其它疼痛表现: 神萎 、面色发白 、痉挛
促发因素:肠蠕动正常而节律紊乱所致,如饮食改变、
肠炎、腹泻、高热等。
精选课件
4
肠套叠的方向:
一般肠套叠是顺行的 与肠蠕动方向一致 近端套入远端内 极少数可逆行
精选课件
5
肠套叠的构成
头部 套入部 颈部 鞘部
被套入的肠段进入鞘部后,其顶点可继 续沿肠管推进,肠系膜也被牵入,肠系 膜血管受压迫,造成局部循环障碍,逐 渐发生肠管水肿,肠腔阻塞,套入的肠 段被绞窄而坏死,鞘部则扩张呈缺血性 坏死,甚至穿孔而导致腹膜炎。
。 ④环行征。 ⑤偏心或外周气泡:偏心气泡是套入部与鞘部肠
壁间的气体,对诊断肠套叠有较大帮助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女性患者,22岁,反复上腹痛3天
精选课件
23
精选课件
24
男,43岁,结肠癌(结肠肝曲段);病变累及浆膜层,并附近淋巴结增大。 回结型慢性肠套叠,肿瘤沿壁侵犯。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29
操作前注意事项:
1. 小儿哭闹可用阿托品和镇静药。 2. 事先应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告之治疗性灌
肠的优缺点和相关并发症,以及出现并发症 时的处理方案, 取得家长同意后, 签署知 情同意书,才能开展治疗性空气灌肠术 3. 对于严重脱水、电解质失衡患儿术前应有效 纠正后再行治疗性灌肠 4. 检查机器的性能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前先透视后加压,以免将小的肠套叠瞬 间灌通后误认为没有肠套叠
先停灌后停透视。检查完后一定要照个立位 片,证明离开科室时没有气腹表现。
精选课件
37
复位的判定:
✓ 拔管后排出大量臭气和粘液便。 ✓ 病儿安静,不再阵发性哭闹。 ✓ 腹部原有肿块不能再触及。 ✓ 碳剂试验:口服0.5~1g活性碳,于6~8小时后
精选课件
12
临床表现
2. 呕吐: 早期症状之一, 发生率>90%。 3. 便血: 果酱色血便,发生率>80%,
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肛门指检对 早期发现和帮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精选课件
13
临床表现
4. 腹部肿块: 腊肠样包块,约70~80%,
随疾病不同时期肿块位置发生改变,早期多 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 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
柳州市人民医院 影像教研组
精选课件
1
定义(Definition)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进 入 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
精选课件
2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小儿:低于2岁,尤其是4~10个月为高峰期。随年 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 ~20%。
成人: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居多。
25
精选课件
26
(一) 空气灌肠复位法(非手术疗法)
适应症:
1. 年龄<6个月,发病时间<24 h 2. 年龄>6个月,发病时间<48 h 3. 年龄在1 岁以上,发病时间>48 h的慢性肠套叠
患儿。 4. 全身情况好的病例。
精选课件
27
禁忌症:
1. 新生儿、小于2月婴儿 2. 发病>48小时而全身情况不良者,便血超过
精选课件
15
肠套叠四大主要症状:
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肠样肿块。
✓ 有以上1-2个症状均要考虑该病,3个可确诊。
对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尤其 对婴儿哭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期便血尚未发生时可作直肠指检,观察指套上有 无血便。
精选课件
16
辅助检查:
B超: “同心圆”或“假肾”征。
精选课件
30
准备器材: 气囊肛管(Foley氏管) 注射器 针头(备用)
精选课件
31
精选课件
32
实施方法:
术前常规拍摄腹部立位片(证实无气腹) 经肛门插管注入空气,灌气压力从60mmHg(8KPa)开始, 逐渐加压,最高可达100mmHg( 13.3KPa );透视下见肿 块阴影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大量气体进入小肠。 (爆破样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