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积累文言词汇及文言知识,积累名句。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探究文中的叙议关系。

3.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自主认知】

一、知识链接

1.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18岁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2岁被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后来,他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反击、诬陷。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堕马而死,身为太傅的他自伤失职,哭泣岁余而死。贾谊的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其最为人称道的是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的政论文,代表作《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2.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1)苏轼论贾谊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选自《贾谊论》,有删节)

(2)毛泽东论贾谊

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3)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各主要诸侯国竞相进行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最卓著,使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开始了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最终,秦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苛法,进行专制统治。秦王朝的暴政使人民忍无可忍,天下纷纷反抗,很快灭掉了秦朝。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年,由于战国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特大破坏。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

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峻,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借“过秦”以“规议”,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极力主张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机会,以求发展经济,安定社会。贾谊希望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二、整体感知

1.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

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1)记叙部分( ):

第一层:( ):

第二层:( ):

(2)议论部分( ):

三、自练自测

1.常识填空。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本文是史论。“过秦”意思是,“过”是。“论”是一种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教材选的是上篇。

宣室求贤访逐臣, 。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崤.( )山膏腴.( ) 逡.( )巡箭镞.( )

黔.( )首氓.( )隶隳.( ) 鞭笞.( )

轸.( ) 恬.( ) 藩.( ) 瓮.( )牖.( )

既没.( ) 召.( )滑系.( )颈践华.( )为城

劲.( )弩中.( )人墨翟.( ) 蹑足行.( )伍

朝.( )同列将.( )众度.( )长絜大比权量.( )力

万乘.( ) 一夫作难.(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据肴函之固.( )

(2)务.耕织( )

(3)外.( )连衡而斗.诸侯( )

(4)蒙故业,因.遗策( )

(5)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

(6)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7)秦人开关延.敌( )

(8)追亡逐北.( )

(9)履.至尊而制六合( )

(10)却.匈奴七百余里( )

(11)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

(12)以愚.黔首( )

(13)天下云.( )集响.( )应

(14)谪戍之众,非抗.( )于九国之师也

(15)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何也

4.名句积累。

(1)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

(2)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4)为天下笑者,何也? 。

四、质疑问难

对照课下注释在文本中用蓝笔标画重点字词句,用红笔标画疑难字词句并将疑难问题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因此本文被公认为是古今第一气“盛”的文章。请你结合了课文前两段谈谈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使文章有着充沛的气势的。

2.试找出第四段中写其“攻”“守”的重要句子及重要动词中进行品读,思考其内涵。

3.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4.第五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其他地方还有对比吗?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5.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作者是汉初的政论家和文学家,为何要指责秦朝灭亡的过失?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氓.隶(méng)万乘.之国(shèng)锄櫌.(yōu)棘矜.(qí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