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方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由来:

薛定谔有广泛的兴趣和多面手的能力,但在量子理论的研究上,他起步很晚,行进也缓慢而曲折。1925 年,他完成了“关于爱因斯坦气体理论的研究”的论文。这篇论文以量子论为基础,利用德布罗意关于物质粒子的波动性理论,推导出爱因斯坦玻色气体统计规律,成为薛定谔创立波动力学前夕闪亮登场的一笔。

同年11 月,薛定谔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举办了关于德布罗意论文的讲座,第一次讲座并不太令人满意,第二次讲座他拿出了波动方程,他的波动力学就此亮相。随后,薛定谔继续研究,终于完成了波动力学论文。他分两次寄出,第一篇投寄到《物理年鉴》杂志。杂志编辑部收到该论文的时间是1926年1月26日,论文题目是“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4 周之后,他以同样的题目发表了第二篇,接着在未来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一连发表了6 篇论文。

薛定谔通过力学和光学之间的哈密顿类比,不仅推出了波动方程,还进一步分析了波动力学与几何学的关系,讨论了波动方程在单电子谐振动和双原子分子理论中的应用,得到了与实验数据一致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薛定谔以非常优雅的数学形式在力学和光学中做出类比,从中表述了量子的波动规律。这6 篇论文创立了波动力学的完整框架,系统地回答了当时已知的各种量子现象。薛定谔的成果令整个物理界为之震惊,并引发了与矩阵力学派之争。1933 年,薛定谔与他的对手海森堡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