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问答题
马说复习题及答案
答案:B
4.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千里马很多,伯乐很少
B. 有才能的人很多,但发现他们的人很少
C. 马很多,但好马二、填空题
1. 马说中提到“______”,说明有才能的人很多,但能够发现并重用他们的人很少。
答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什么看法?
答案: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指出那些不识才、不重才的人,他们不懂得如何发现和利用人才,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被埋没。
四、论述题
1. 结合马说全文,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社会中,有才能的人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像伯乐这样的人去发现和培养他们,这些人才就无法得到发挥。因此,社会需要更多的伯乐,去发现和培养那些有潜力的人才,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也提醒我们,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不仅要注重自身的才能发展,还要注重对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马说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马说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马
B. 有才能的人
C. 跑得快的马
D. 马的品种
答案:B
2. “伯乐”在文中比喻什么?
A. 马贩子
B.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C. 马的主人
D. 马的饲养员
答案:B
3. 文中“食马者”指的是谁?
A. 马的饲养员
B. 马的主人
C. 马的骑手
2. 文中“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识才、不重才的人的批评。
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______”这句话,强调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马说》 问答题 礼节性默写
《马说》世上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可是)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别千里马啊!《马说》世上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可是)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别千里马啊!《马说》世上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可是)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别千里马啊!《马说》世上有了伯乐,这样之后才会有千里马。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2)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哪种动物是马的近亲?a.骡子b.狗c.猫d.鸟2.马属于哪一类动物?a.食肉动物b.食草动物c.食虫动物d.杂食动物3.马在睡觉时会站立吗?a.会b.不会4.马的怀孕周期一般是多久?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5.下面哪种运动可以让马身体得到锻炼?a.蹦床b.游泳c.跑步机d.躲避球二、填空题1.马通常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答案:通过姿态、行为和声音交流。
2.马一般每天需要多少小时的休息时间?答案:马每天需要大约 2-3 小时的休息时间。
3.马的身体有多少种基本颜色?答案:马的身体有大约 17 种基本颜色。
4.马的体重一般在多少千克左右?答案:马的体重一般在 400 到 1000 千克之间。
5.马的嗅觉和听觉相对来说较为发达,但它们的视力相对较差,通常只能看到多远的物体?答案:马通常只能看到大约 25 米远的物体。
三、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马的特点和习性。
答:马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拥有强健的四肢和敏捷的奔跑能力。
它们是食草动物,以青草和植物为主要食物。
马的社交结构比较复杂,通常以群体生活为主,有明确的社交等级和领导者。
除了奔跑速度快外,马还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适应力,能在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生存和工作。
马的嗅觉和听觉相对发达,可以通过呼吸、鼻子的摩擦声和尾巴的摆动来进行交流。
然而,马的视力相对较差,主要依赖听觉和嗅觉来感知周围环境。
2.马在人类社会中有哪些用途?答:马在人类社会中有多种用途。
在古代,马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被用于拉车和骑行。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在交通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小,但仍然在一些地方被用于旅游观光或农业劳动。
此外,马还被用于运动竞技。
马术是一项古老而广泛的运动,包括马的驯服、驾驭和驾车比赛等。
马匹在一些赛马场地上进行比赛,吸引了许多观众。
此外,马还被用于警察和军队等部门。
警察常常骑马巡逻,增加警力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在军队中,马被用于运输和作战等方面。
马说练习题与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
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4.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点明文章主旨。
“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5.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
请写出其中的两人及他们发出的感慨。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
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于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
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马说考题及答案
韩愈马说考题及答案马说【作者】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问题与答案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策之不以其道()(4)安求其能千里也()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实词的掌握情况。
答案:(1)有时(2)等同,一样(3)方法(4)怎么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________(人名),字_________。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________,因官吏部侍郎,又称________。
文学主张上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________;苏轼称他________。
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与课文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可根据书中注释完成。
答案:《昌黎先生集杂说》,唐,文学,哲学韩愈,退之,韩昌黎,韩吏部,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惟陈言之务去”。
“辞必己出”、杜诗韩笔,“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3、“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但都是为了说明________。
比如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说”这个古文体。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是指什么?A. 一种名贵的马种B. 一种比喻,指有才能的人C. 一匹跑得很快的马D. 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2. “伯乐”在文中象征着什么?A. 一位善于相马的人B. 一位有眼光的领导者C. 一种古代的官职D. 一种马的品种3. 文中“食马者”指的是什么?A. 饲养马的人B. 那些不识才的人C. 马的主人D. 马的敌人4. “马之千里者”在文中的意义是什么?A. 马跑得快B. 马的价值C. 马的品种D. 马的寿命5.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是什么意思?A. 马鞭B. 马鞍C. 马的饲料D. 驾驭马的方法二、填空题6.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7.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句话表达的是_________。
8. “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9.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
10.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和“伯乐”分别代表什么含义?12. 如何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句话?13. 文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4. 马说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四、论述题15. 结合马说,谈谈你对“人才”和“识才”的理解。
答案:1. B2. B3. B4. B5. D6. 有才能的人很多,但能够识别并重用这些人才的人很少。
7. 那些不识才的人,不知道马有远行的能力,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喂养马。
8. 如何能够要求马跑得远呢?9. 正确的方法或途径。
10. 马发出叫声,但人们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简答题答案:11. “千里马”代表有才能的人,“伯乐”代表能够识别并重用这些人才的人。
12.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识才的人不能认识到马的真正价值,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喂养马,导致马的才能不能得到发挥。
八下语文马说测试题及答案
八下语文马说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一文中,作者通过马的比喻,表达了对哪种人的赞美?A. 有才能的人B. 有地位的人C. 有财富的人D. 有权力的人答案:A2. 在《马说》中,作者认为真正的伯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A. 善于发现马的潜力B. 善于驾驭马C. 善于训练马D. 善于买卖马答案:A3. 根据《马说》的描述,马的哪些特质是作者所赞赏的?A. 外表华丽B. 速度极快C. 忍耐力强D. 能负重远行答案:C4. 《马说》中,作者提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千里马很常见,伯乐很少见B. 有才能的人很多,但能发现这些才能的人很少C. 马很多,但能跑千里的马很少D. 伯乐很多,但千里马很少答案:B二、填空题5. 《马说》是一篇______文,通过马的比喻,作者表达了对______的赞美。
答案:寓言;有才能的人6. 在《马说》中,作者提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答案:喂养马的人不知道马能跑千里的能力7. 作者在《马说》中提到“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答案:怎么能要求马跑千里呢?三、简答题8. 请简述《马说》一文中,作者对“千里马”的描述。
答案:在《马说》中,作者将“千里马”比喻为有才能的人。
千里马不是靠外表华丽或速度极快来定义的,而是靠其内在的忍耐力和能负重远行的能力。
作者通过这种比喻,强调了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被忽视,而那些能够发现并利用这些才能的人(伯乐)更是难得。
9. 《马说》一文中,作者对“伯乐”的描述是什么?答案:在《马说》中,作者提到“伯乐不常有”,意指能够发现并欣赏有才能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伯乐不仅需要有眼光,还需要有智慧和胸怀,才能识别并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千里马”。
四、论述题10. 根据《马说》的内容,谈谈你对“千里马”和“伯乐”的理解。
答案:《马说》通过马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有才能的人往往被忽视的现象。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马说》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两段文章,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_(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2.翻译选文中划“ ”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见,通“现”,表现。
马说 问答题
《马说》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
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曾发起古文运动,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按原文回答问题:1、本文的论点(本文的论证前提:本文点出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的一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有位名人说过“世上不是没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写千里马因饥饿而无法发挥自己才能的痛苦的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写出“食马者”平庸浅薄(“食马者”“不知马”的愚妄表现)的一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主要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8、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具有怎样的素质?答: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丰厚的专业知识,有毛遂自荐的勇气。
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你打算怎么做?答:毛遂自荐、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一味等待伯乐发现。
10、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示才华需要什么?答: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统治者的知人善任,给人才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
11、你如何理解本文托物的寓意?答: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的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
12、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开展论述,关键是“难”字,请概括文中的“三难”,并理解作者的一种心理。
答:发现难,饲养难,使用难。
对人才遭遇埋没的一种惋惜。
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愤世嫉俗,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不能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抑,被埋没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杯才不遇的心情。
马说》注释、翻译、简答习题
马说》注释、翻译、简答习题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祗】10、【策之】策:2、【奴隶人】3、【骈死】骈:4、【不以千里称也】5、【一食】6、【或】7、【食(sì)】8、【外见(xiàn)】见:9、【且】二、重点句子翻译: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故虽有名马,辱于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不以其道】1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4、【临】15、【其真无马邪】其: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7、且欲与XXX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8、策之不以其道9、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课内简答题:1、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原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它们的比喻义分别是什么?2、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XXX的感慨,试举两例。
5、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祗】只,紧。
2、【奴隶人】奴仆。
3、【骈死】(和通俗马)一同死。
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5、【一食】吃一次。
6、【或】有时。
7、【食(sì)】同“饲”,喂。
8、【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
见:同“现”。
9、【且】犹,尚且。
二、重点句子翻译: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千里马是常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常常有。
马说试题及答案
马说试题及答案# 马说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指的是具有______的马。
2. 韩愈在《马说》中提到,伯乐之所以能识别千里马,是因为他具有______的眼光。
3. 韩愈认为,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伯乐,那么即使有千里马,也会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的特点?A. 食量惊人B. 行千里C. 速度极快D. 耐力持久2. 韩愈在《马说》中提到,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将会如何?A. 被埋没B. 被当作普通的马使用C. 被当作赛马D. 被当作战马三、简答题1. 请简述《马说》中韩愈对“千里马”和“伯乐”的看法。
2. 根据《马说》,分析韩愈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四、论述题1. 结合《马说》的内容,论述韩愈对人才的重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马说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指的是具有非凡才能的马。
2. 韩愈在《马说》中提到,伯乐之所以能识别千里马,是因为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3. 韩愈认为,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伯乐,那么即使有千里马,也会被埋没。
二、选择题1. A. 食量惊人(《马说》中并未提及千里马食量的特点)2. B. 被当作普通的马使用三、简答题1. 韩愈在《马说》中认为千里马是具有非凡才能的马,而伯乐则是能够识别并珍惜这种才能的人。
他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的批判。
2. 根据《马说》,韩愈批判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认为只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才能识别并培养人才,而没有伯乐,人才就会被埋没,这反映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四、论述题1. 韩愈在《马说》中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正的伯乐才能发现并培养人才。
他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同时也批判了那些忽视人才的社会现象。
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要有发现和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胸怀。
中考试题《马说》及答案
中考试题《马说》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一文中,作者通过“千里马”这一形象,比喻了什么?A. 有才能的人B.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C. 有才能的人和善于发现人才的人D. 马匹答案:A2. 下列关于《马说》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散文B. 文章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C. 作者认为只有伯乐才能识别千里马D. 文章强调了人才的自我展示的重要性答案:D二、填空题3. 《马说》中,作者用“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来说明即使是千里马,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对待,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才能。
答案:千里马常有4. 文中“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和惋惜。
答案:策之不以其道三、简答题5. 《马说》中,韩愈是如何通过“马”来比喻人才的?答案:在《马说》中,韩愈通过“马”来比喻人才,特别是那些有才能但未被发掘的人。
他指出,即使是千里马,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和伯乐的赏识,也无法展现其才能。
这比喻了有才能的人在没有得到适当机会和认可的情况下,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6. 根据《马说》的内容,你认为作者对人才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作者对人才的态度是重视和尊重的。
他通过《马说》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认为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适当的培养和使用。
同时,他也对那些被埋没的人才表示了同情和惋惜,强调了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重要性。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排版和格式,我们可以看出《马说》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马说中考试题及答案
马说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一文中,作者韩愈通过马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A. 马是忠诚的象征B. 马是力量的代表C. 马是智慧的化身D. 马是人才的象征答案:D2. 在《马说》中,韩愈认为“千里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被发现?A. 需要有伯乐B. 需要有好的食物C. 需要有好的环境D. 需要有好的速度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的特点?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 马不扬鞭自奋蹄D. 马之千里者,其真不知马也答案:C二、填空题4. 《马说》中提到“________”,意指只有真正懂得马的人才能识别出千里马。
答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 韩愈在《马说》中用“________”来比喻那些有才华但未被发现的人。
答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简答题6. 请简述《马说》中韩愈提出的关于人才的观点。
答案:在《马说》中,韩愈通过马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人才识别的见解。
他认为,人才就像千里马一样,需要有识才之人(伯乐)来发现和培养。
同时,他批评了那些不识才、不重视人才的现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发掘人才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7. 结合《马说》的内容,谈谈你对“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理解。
答案:《马说》通过“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韩愈认为,优秀的人才(千里马)需要有眼光独到的识才者(伯乐)来发现和培养。
没有伯乐,千里马可能永远无法展现其才华。
反之,伯乐也需要千里马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种关系强调了人才识别和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
五、作文题8. 以“我心目中的千里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围绕“千里马”的象征意义,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撰写一篇有深度的作文。
)【注】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中考试题及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题一:1. 马是哺乳动物吗?为什么?2. 马的科学分类是什么?3. 马的寿命通常有多长?4. 马有几种基本毛色?5. 马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多少?6. 马的主要食物是什么?7. 马的智商是否较高?8. 马匹在运动中如何呼吸?9. 马的眼睛长在哪个位置?10. 马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参考答案:1. 是,马是哺乳动物。
它属于哺乳纲、奇蹄目动物,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如分娩产仔和哺乳的习性。
2. 马的科学分类是马科(Equidae)。
3. 马的寿命通常在20到30年左右。
4. 马的基本毛色有黑色、棕色、白色、灰色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毛色,如杂色、花斑等。
5. 马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70公里。
6. 马主要以草类为食,如青草、干草等。
有时也会吃一些植物的叶子和树皮。
7. 马的智商相对较高,它们能够通过学习和记忆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8. 马匹在运动中通过鼻孔呼吸。
它们的鼻孔十分灵活,可以有效地调节呼吸频率和供氧量。
9. 马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位于头部顶部的两侧,可以俯视和正视。
10. 马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曾用于农耕、战争、交通工具和体育竞技等方面。
马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练习题二:1. 马怎样进行交流?2. 马的鬃毛有什么作用?3. 马的牙齿特点是什么?4. 马的前肢和后肢有什么区别?5. 马在睡眠中是怎样的状态?6. 马的社交结构是什么样的?7. 马是怎样繁殖的?8. 马的嗅觉和听觉如何?9. 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怎样的文化象征?10. 马目前的保护状况如何?参考答案:1. 马通过声音、姿势和表情进行交流。
它们会发出特定的叫声、耳朵的位置和躯体的姿势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2. 马的鬃毛主要用于保护颈部和背部的皮肤,同时还具有降低身体温度和驱赶昆虫的作用。
3. 马的牙齿特点是持续生长和磨损。
它们的牙齿会不断地生长,并通过咀嚼食物来磨损,以保持适宜的长度和形状。
马说复习题
马说复习题一、选择题1. 马说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A. 千里马很稀有B. 伯乐很稀有C. 千里马需要伯乐来发现D. 伯乐比千里马更重要2. 下列哪一项不是马说中提到的马的用途?A. 驾车B. 负重C. 耕田D. 赛马二、填空题1. 在《马说》中,作者通过“______”来比喻那些有才能但未被发现的人。
2. 马说中提到,马在“______”时,才能展现出它的真正价值。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马说》中“马之千里者”和“食马者”之间的关系。
2. 根据《马说》,分析作者对“伯乐”这一角色的看法。
四、论述题1. 结合《马说》全文,论述作者对“伯乐”和“千里马”的看法,并阐述其对当代社会人才选拔的启示。
2. 《马说》中提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五、翻译题1. 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翻译成英文。
2. 翻译“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为现代汉语。
六、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马说》节选,回答问题:“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 作者通过这段话想要表达什么?2. “食马者”在这段话中扮演了什么角色?3. 这段话对理解全文有何重要意义?请根据上述题目要求,认真复习《马说》全文,准备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问答题及填空题(含答案)(1)
《马说》相关习题:一,重点词解释:二,重点句翻译: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中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够,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达不到,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真的是他们不认识千里马啊!问答题二,根据提示写句子:《马说》问答题1,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2,《马说》通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3,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5,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6,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主旨句是?(1)中心论点句:,。
(2)主旨句:,。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有作么作用?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9,文章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马说》问答题1,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伯乐喻能识别、重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马说试题及答案
马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一文中,作者提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主要强调了什么?A. 千里马非常稀有B. 伯乐的识别能力非常珍贵C. 千里马和伯乐都很常见D. 伯乐的识别能力并不重要答案:B2. 在《马说》中,作者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哪种态度?A. 轻视B. 重视C. 忽视D. 漠视答案:B3.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里的“食马者”指的是什么?A. 饲养马的人B. 骑乘马的人C. 识别马的人D. 利用马的人答案:D4. 根据《马说》的描述,千里马的哪些特点被作者所赞赏?A. 外表华丽B. 速度极快C. 耐力持久D. 容易驯服答案:C5. 《马说》中,作者认为识别千里马的关键在于什么?A. 马的品种B. 马的外貌C. 马的内在品质D. 马的市场价格答案:C二、填空题6. 《马说》是________的作品,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
答案:韩愈7. 在《马说》中,作者用“_______”来比喻那些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答案:千里马8. 韩愈在《马说》中提到“_______”,强调了人才的识别和使用的重要性。
答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9. 作者在文中指出,那些不能识别千里马的人,最终会“_______”。
答案:骈死于槽枥之间10. 《马说》中,韩愈认为真正的伯乐能够“_______”。
答案:识马于槽枥之间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马说》中“千里马”的象征意义。
答案:在《马说》中,“千里马”象征着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潜力的人,他们可能在外表上并不显眼,但内在却拥有巨大的价值和能力。
作者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对这类人才的识别和重视。
12. 韩愈在《马说》中是如何阐述“伯乐”的重要性的?答案:韩愈在《马说》中通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阐述了“伯乐”的重要性。
这里的“伯乐”指的是能够识别和发掘人才的人。
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无法被世人所认识和利用。
这强调了识别和发掘人才的重要性。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一文中,作者韩愈对马的态度是怎样的?A. 欣赏B. 批评C. 漠不关心D. 既欣赏又批评答案:D2. “马说”中提到的“千里马”是指什么?A. 一匹能跑千里的马B. 比喻有才能的人C. 一种特殊的马种D. 一个地名答案:B3. 韩愈在“马说”中提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里的“伯乐”是指什么?A. 一个古代的马贩子B. 一个善于识别马的人C. 一个善于识别人才的人D. 一个地名答案:C二、填空题1.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______文,通过______来表达对人才的重视。
答案:议论;马的比喻2. 韩愈在“马说”中提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饲养马的人不知道马能跑千里而只是单纯地饲养它三、简答题1. 简述“马说”中韩愈对“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理解。
答案:韩愈在“马说”中认为,只有伯乐这样的识才之人才能发现并培养千里马,即只有真正懂得人才价值的人才能识别并利用人才。
2. “马说”中韩愈是如何表达对人才的重视的?答案:韩愈通过比喻,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和利用人才的人,才能使人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四、论述题1. 论述“马说”对当代社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启示。
答案:在当代社会,韩愈的“马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需要被正确地识别、培养和使用。
社会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才得以发挥其潜力,同时也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物,能够发现并培养人才,使他们能够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思考题1. 你认为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千里马”和“伯乐”?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理解和社会现象进行回答。
)通过以上练习题及答案,考生可以对“马说”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从中汲取对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启示。
马说、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是。
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5、概括第二段内容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6、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7、第二段中的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的哪些特点?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9、概括第三段内容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10、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句式?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愚妄。
1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排比句式。
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2、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
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翻译,只起到了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
(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 (马)鸣,而不是鸣(马)。
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 (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称”,著名、著称、出名。
13、第三段中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4、第三段中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第三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16、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第一段。
马说复习题及答案
马说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说》一文中,作者韩愈通过马的比喻,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A. 马是忠诚的象征B. 马是力量的象征C. 马是人才的象征D. 马是自由的象征2. 在《马说》中,韩愈提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的意思是:A. 千里马很稀有B. 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人很稀有C. 伯乐是千里马的主人D. 伯乐是马的驯养者3. 文中提到的“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里的“食马者”指的是:A. 饲养马的人B. 骑乘马的人C. 马的主人D. 不懂得欣赏马的人二、填空题1.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______,通过马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
2. 韩愈在文中提到“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强调了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马说》中韩愈对人才的看法。
2. 《马说》中提到的“伯乐”,在现代语境中通常指什么?四、论述题1. 论述《马说》中韩愈对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的观点,并结合现代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一、选择题1. C. 马是人才的象征2. B. 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人很稀有3. D. 不懂得欣赏马的人二、填空题1. 议论文2. 策之不以其道三、简答题1. 韩愈在《马说》中认为,人才就像千里马一样,是稀有且宝贵的。
他强调了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和培养人才的人,才能使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2. 在现代语境中,“伯乐”通常指的是能够发现并培养人才的人,也就是有眼光和能力识别并培养人才的领导者或导师。
四、论述题1. 韩愈在《马说》中提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至关重要。
他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和培养人才的人,才能使人才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
在现代社会,这一观点同样适用。
一个组织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伯乐的眼光,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培养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
按原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论点(本文的论证前提:本文点出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的一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有位名人说过“世上不是没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一句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写千里马因饥饿而无法发挥自己才能
的痛苦的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写出“食马者”平庸浅薄(“食马者”“不知马”的愚妄表现)的一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主要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8、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具有怎样的素质?
答: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丰厚的专业知识,有毛遂自荐的勇气。
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你打算怎么做?
答:毛遂自荐、展示自己、推销自己,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一味等待伯乐发现。
10、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示才华需要什么?
答: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统治者的知人善任,给人才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
11、你如何理解本文托物的寓意?
答: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的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
12、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开展论述,关键是“难”字,请概括文中的“三难”,并理解作者的一种心理。
答:发现难,饲养难,使用难。
对人才遭遇
埋没的一种惋惜。
1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愤世嫉俗,对统治者埋没人才,不能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抑,被埋没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包含了一个怎样的反题?说明什么?
答: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15、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一致,《马说》认为通过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认为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即应多途
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人才,范围更广泛。
16、韩愈在《马说》中所要表达的正面见解是什么?
答:统治者要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17、本文中“伯乐”和“千里马”有什么喻意?
答:“伯乐”是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是人才,食马者不善于识别人才,却摧残人才,而且是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18、作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种种遭遇,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9、第三段中的四个“不”字有什么作用? 答:增强语势,痛斥统治者的昏庸浅薄,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20、读了此文后,你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食马者”即统治者的昏庸浅薄,不识人才,埋没甚至摧残人才。
2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谈谈你的观点。
答: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的能力,不应一味的等待伯乐的赏识,应主动地寻找机会,展示自己。
22、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