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感受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教学设想:
1.紧扣文体,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2.以读促解,通过诵读理解文本。

3.初步体会文本艺术魅力,感受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

课前预习:
一、预习积累
1、加点注音
赂(lù)暴( p ù )霜露反间(jiàn)计洎(jì)
2、通假字
暴(曝)霜露暴秦之欲无厌(餍)当(倘)与秦相交
3、词语解释。

实词:弊在赂秦(弊端)赂秦而力亏(亏损)破灭之道也(原因)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运数)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终继五国迁灭(灭亡)始速(招致)祸焉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
虚词:然则诸侯之地有限(助词,的)
率赂秦耶(语气助词,表反问兼设问)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
盖失强援(副词,表推测,大概)至于(古今异义,至,到;于,介词,引出对象)
五战于秦(介词,和)
4、词类活用
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
义不赂秦(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作动词,礼遇)
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5、特殊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铺垫。

问题设置:读过的书中,有没有一部经典作品对你的人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呢?产生了什么影响?能给大家谈谈吗?
师生交流。

教师略谈:对老师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他让老师懂得,努力追求,改变自我,改变命运。

二、导语。

富有永恒生命力的经典不仅能告诉我们真理,更能启迪我们思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苏洵的经典作品《六国论》(课件展示课题),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能让我们思索什么。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本。

㈠文言文贵在诵读,诵读时应注意以下要求(课件展示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情感。

㈡感知、疏通(1-2段)文本。

⒈学生齐诵,学生点评。

⒉教师点拨(重点:字音、句读、语气。


⒊学生齐读,教师略点。

⒋教师提出重点文言知识和问题,学生边读边疏通文意,教师巡视。

注意:①道、完、率、以、盖。

②本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⒌学生疏通、质疑,学生合作学习、自主解答问题。

教师明确、板书。

⒍学生翻译重点文句,教师结合翻译情况略点翻译要求。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㈢感知、疏通(第3段)文本。

⒈学生自荐诵读,学生点评。

⒉教师点拨(重点:字音、句读、语气。

注意本段排比句),学生再读。

⒊学生齐读“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

”教师略点此节,让学生略品味描写之妙。

⒋教师提出重点文言知识和问题,学生边读边疏通文意,教师巡视。

注意:①举、判、理、其实、至于、以。

②本部分是扣住前文的哪个分论点来论证的?
⒌学生自主疏通、质疑,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板书。

⒍检查学生掌握本段文言知识的情况,教师结合情况略加点拨。

①学生解释重点实虚词。

②文句翻译: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㈣小组合作学习第4段文本。

⒈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①小组内诵读,注意合作,力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情感。

每组选出诵读最好的一位同学。

②合作找出本部分中的重点语言现象并加以解释。

③本部分是扣住前文的哪个分论点来论证的?
⒉小组内诵读,合作解决问题。

⒊小组质疑、展示。

(教师选择两组展示诵读,一组做评委,加以评点)
⒋小组展示本部分中的重点语言现象并加以解释,其他小组加以补充。

⒌小组归结本段。

㈤感知、疏通(第5-6段)文本。

⒈教师范读,学生齐诵。

⒉教师提出重点文言知识和问题,学生边读边疏通文意,教师巡视。

注意:①礼、日、月、故事、可以、以。

②“为……所”的句式
③本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⒊学生自主疏通、质疑,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板书。

⒋检查学生掌握本段文言知识的情况,教师结合情况略加点拨。

①学生解释重点实虚词。

②文句翻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刧哉
㈥深入探究文本。

⒈问题设置:作者写作本文是否仅仅为了总结六国教训呢?(教师课件展示有关宋朝和西夏、辽关系资料),从文本找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合作探讨并结合文本加以解释。

(文章第6段,告诫宋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覆辙。


⒊问题设置:①本文结尾采用了什么手法?(借古讽今)
②何为借古讽今?(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解释。

教师明确,借古讽今就是借前朝故事讽喻今朝。


⒋小结:本文不仅总结了六国灭亡的教训,告诫宋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覆辙,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心忧天下,以兴亡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⒌师生梳理全文结构。

赂秦而力亏(分论点)
中心论点北宋王朝
(弊在赂秦)(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不赂者以赂者丧(分论点)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㈦活用拓展:
经典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更在于它能启迪我们思考什么,学习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呢?认真思考,动笔写一写,告诉大家。

㈧结语:
经典如花,让我们欣赏到她迷人的魅力!
经典如智者,引导我们思索社会万象,思考人生、未来!
让经典与你我此生永相随!
㈨课后作业。

1、巩固积累本课文言知识。

2、比较阅读其他三篇同题文章
㈩教学反思:
经过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揣摩,在几位老师的殷切指导下,抓住学生和文本,贯彻新课程理念和“精读、细品、深究、活用”的课堂教学思想,本课整体比较成功。

通过这节课,自身业务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尽管期间经历了痛苦的思考,但自己认为还是值得的。

很感谢几位老师的殷殷指导,他们对中博的成长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今后的教学中,应更注重打造日常的课堂教学,汲取精华,博采众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