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的运输血液与血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物质的运输——血液与血管

时间:11月13日地点:317室班级:初一(1)班执教老师:梅陇中学翁方波一.教学设计思想:

初一学生在预备年级学习了人类的呼吸系统。初一年级教材《健康的身体》这一单元安排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后,学习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由于特殊的情况,这节《营养物质的运输》是先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开展教学,这样教学设计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过程尽量避免营养物质的吸收知识点的应用,而是从生活中事例导入,并在教学结束时能指向《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废物的出处》两个课题。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只停留在表象,甚至有些学生对“血液”还有一点的恐惧感,希望经过本课学习,尤其是学习了血液成分的作用后,能够对血液有正确的认识。本节课设计时比较侧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血液的成分及其作用和毛细血管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其中毛细血管的作用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开展观察活动进行突破。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的进行了一些血液和献血知识的介绍,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二.教学目标:

1.观察血液循环系统图片,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感受生物体器官之间神奇的联系。

2.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及血细胞的图片,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初步具有正确的血液观。

3.观察比较不同种类血管图片,知道各血管的名称及其功能,初步感受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如何相适应。

4.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内的毛细血管血液流动状态,理解毛细血管的功能,感受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如何相适应。

5.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瓣膜的作用。

6.(能力较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循环器官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及与其它系统器官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毛细血管的功能。

难点:

1.毛细血管的功能。

2.瓣膜的作用。

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如何相适应。

四.教学器材:

新鲜的血液抗凝剂试管小金鱼培养皿 0.65%生理盐水滴管纸巾显微镜载玻片血液循环系统浸制标本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 教学过程 ]

《血液》一课的最大亮点是:将一节比较侧重知识性的内容的课上出了“科学课”的特点。

1、综观以往有关《血液》的教学,大都是以学习知识为主的,而翁方波老师的设计的课“科学性”含金量高,她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究“血液的成分”。在课的引入部分,让学生根据展示的血液图片,交流自己了解有关血液知识及背景,提出自己还想了解的有关血液的知识。在学生的交流中,翁老师在了解了学生的需求的同时,通过“观察新鲜鸡血——猜测血液中可能的成分——设计验证方法——交流方法”等教学策略,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血液的成分和作用。从现场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思维是有一定的质量的。翁老师用教具具体直观地显示血液在人体中的总量和失血量,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和理解。

2、课堂上,翁老师巧妙地三用鸡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学生在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得到了训练。一用新鲜的鸡血,观察血液的特点,猜测血液的成分;二用分层的鸡血,验证自己的猜测,学习血液的成分;三用鸡血快,观察血块接触空气面的颜色,掌握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3、翁老师不仅将“生命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更可贵的是结合学生

的问题巧妙地将生命教学的内容整合在教学中。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人失血多少会有危险时,翁老师不单单用直观的教具演示人体血液的总量和失血量来解决学科知识问题,而且很自然地结合了有关“献血”是一根公民的义务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