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扩展》3-4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2023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解析版)
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考点目录考点103 俄国的改革考点104 美国内战考点105 日本明治维新考点103 俄国的改革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下图取材于某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
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A.共同分享土地、权力和财富B.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解读漫画可知,农奴仅仅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但是象征财富、土地和权力的蛋糕,他们却无权分享,D项正确;从漫画可以看出,分割象征土地、权力和财富蛋糕的没有获得自由的农奴,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解放的,获得自由的农奴不会反对,“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既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漫画中看出,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
俄国只能用帆船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只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
”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的严重阻碍B.沙皇政府腐败软弱C.俄国工业比较落后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答案】A【详解】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根据材料“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
俄国只能用帆船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又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导致俄国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的严重阻碍,A项正确;沙皇政府腐败软弱、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BD项;俄国工业比较落后,不是材料表述的主旨,排除C项。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地位平等,在民主的氛围中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探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扩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2.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够提高师生信息交流的效率,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专注于知识的讲述,容易忽视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时间。
3.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些技巧和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初步懂得掌握一件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初步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还不了解,对一历史事件往往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研究。
另外,由于学生课外知识较少,对于资料收集等有时较难开展,不过经过尝试,将会不断完善和改进。
只要我们教师心系学生,就一定能把学生教好,学生也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1。
中考历史专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中考历史专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本讲知识脉络一条主线:资产阶级统治的逐步巩固和扩大两种方式:改革与革命三大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三大人物:亚历山大二世、林肯、明治天皇中考备考攻略19世纪60年代,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全方位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出现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使之缓慢地走上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美国也进行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资产阶级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俄国的改革考纲要求: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背景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时间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全面推行改革内容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彼得一世改革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他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意义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扩张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废除农奴制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意义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美国内战考纲要求: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南北矛盾的加剧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矛盾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根本矛盾).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内战爆发借口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叛乱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战局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北方的胜利法令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部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结局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评价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人奴隶.日本明治维新考纲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德川幕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危机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近代工业;而最具有可持续发展,值得别国借鉴的是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2)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锁国——对外开放——侵略扩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1)背景:都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俄国是农奴制危机,日本则是幕府统治危机以及民族危机.(2)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3)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作用:都废除了旧制度,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废除了封建制度.(5)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命题点强化练1.(张家界中考)综观世界近代历史,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革命,二是改革.而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事件是C A.独立战争 B.明治维新C.废除农奴制改革 D.孝文帝改革2.(潜江中考)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D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3.(福建中考)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DA.独立战争爆发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4.(乐山中考)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如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D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5.(随州中考)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正确的是C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6.(温州中考)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英国·领航】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 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6 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 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 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1)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答: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或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工场,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②蒸汽机或机器生产被运用于煤炭开采领域,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美国·追赶】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2)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有何关联?答:美国在生产领域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下降.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东方·竞渡】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3)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根据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答:进行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废除封建制度;鼓励、支持包括私人工商业在内的近代工业发展;重视普通群众的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针对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进行设计。
该教材讲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对全球化、市场经济等课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现代经济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趋势,了解全球化、市场经济等现代经济课题。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当下经济现象,理解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现代经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对世界的认知。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黑板,展示资本主义国家的地图,引入资本主义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哪些国家是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2 学习环节(30分钟)1.让学生自主或分组阅读教材P21-P24的内容,重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定义、碳酸饮料的例子以及全球化与市场化的概念。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以下问题: -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3.3 总结复习(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 全球化与市场化是什么概念?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3.4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分组方式,让学生选择以下有趣的题目进行讨论: -为什么开放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有好处? - 全球化和城市化是什么关系? - 自由市场经济是否真的可以公平竞争?拓展应用环节,以启发性的问题为主导,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案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之中。
历史与社会人教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资本主义的扩展》教案4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第四课时明治维新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倒幕前日本封建统治阶级;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内容、性质、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文字资料,加深对明治维新各项措施的理解;思考相关问题,提高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分析明治维新措施和观看分析情景剧等活动,认识到只有发奋图强和锐意改革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树立改革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
难点: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化改新后,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此后,幕府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那么幕府统治为什么被推翻?之后明治天皇进行了哪些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讲授新课:(一)幕府的封建统治思考:倒幕前日本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师生分析1、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什么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仍是一个什么的国家?(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哪些人(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却掌握在谁?(将军)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商人、高利贷者、新兴地主等要求取得政治上的地位,一些大名、武士也对幕府统治不满,要求改变现状。
3、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
4、武装倒幕倒幕派的形成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等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组成了倒幕派,积极开展武装推翻幕府的活动。
幕府统治被推翻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倒幕派以他的名义对幕府宣战,1868年,倒幕军队在哪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伏见、鸟羽战役),一举推翻了幕府统治。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就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
(二)明治维新提问:①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性质是什么?②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③如何评价明治维新?学生看书回答后,教师分析强调:1、时间:1868年。
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1期)(解析版)
专题24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选择题1.(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一般来说,政治变革包括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革命与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改革两部分。
下列符合材料所描述的政治改革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D【详解】由于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力山大二世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符合题意;ABC项都属于政治革命,排除。
故选择D。
2.(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展的是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英国“光荣革命”D.日本“文明开化”【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中时间信息“19世纪中期”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或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实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大力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的扩展,D正确;但丁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A排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5世纪末期,B排除;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属于17世纪后期,C排除。
故选D。
3.(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故A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B错误;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故C错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错误。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考点精讲、解读
突破22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考点精讲本考点的考查趋向于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考点解读考点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1、租地农场(1)背景:①垦殖运动的出现: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垦殖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②庄园的衰落和瓦解: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或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导致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③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他们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2)建立: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3)特点:富裕农民(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
农场主与农民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农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
2、手工工场(1)背景:①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②为了缴纳封建租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③商人介入生产领域,与手工工人形成雇佣关系。
(2)建立: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3)特点: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工场主与工人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剥削关系。
(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场主就是后来的工业资本家)。
①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劳动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简答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简答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是指哪些地区?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哪两个殖民国家的殖民统治下?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独立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运动的性质是什么?4.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哪两位独立运动领袖?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在19世纪中期已沦为哪个国家的的殖民地?2.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于哪一年?在这场起义中哪位女王英勇牺牲?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及目的是什么?改革的特点是什么?2.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3.改革的作用或影响?4.改革的局限性:5.改革后的扩张及营建新都:二、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俄国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2.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是在何时颁布的?农奴制改革包括哪些内容?3.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4.1861年改革有哪些不足或局限性?5.通过内容的学习,你认为这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性质是什么?第3课美国内战1.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存在的两种制度的矛盾是什么?2.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3.内战的爆发时间及标志是什么?4.联邦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什么会使使战争出现了转机?5.内战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6.林肯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7.内战的性质及影响是什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2.幕府统治时期日本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危机?二、倒幕运动1.幕府统治是怎样被推翻的?2.明治维新开始在何时?3.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明治维新的性质?5.明治维新有哪些影响?6.明治维新的不足?附:参考答案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是指哪些地区?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哪两个殖民国家的殖民统治下?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基础知识归纳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指在资产阶级纲领、口号下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
其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背景:16~17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通过,“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影响:以和平手段,把英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国家,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
(2)过程:1775年4月,来克星顿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促进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
3.法国大革命(1789)(1)原因:18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的影响。
(2)过程: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②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③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⑤1804年建立拿破仑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本主义秩序;⑥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①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②完成: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
(3)成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①《权利法案》,1689年,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王位继承法》1701年,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13块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独立的呼声高涨。
(2)历程(3)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8世纪,资产阶级壮大;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的影响。
(2)进程①爆发: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
②《人权宣言》:8月,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③颁布宪法:1791年,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拿破仑军事独裁:1799年—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3)意义: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基础: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
2、实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3、背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4、政体形式(1)英国①政体:君主立宪制。
②特点: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2)美国①政体:共和制。
②1787年宪法。
A内容a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堂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b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14世纪——20世纪初)详细考点
第33题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14世纪——20世纪初)经济上:全球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一、全球航路的开辟(14、15世纪)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2)社会根源:黄金热,《马可·波罗行记》的诱导。
(3)思想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人文主义思潮鼓励冒险精神(4)商业危机:陆路贸易被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不畅导致商业危机(直接原因)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航海经验;②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③地理知识的丰富(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二、早期殖民扩张1.概况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英法崛起18世纪中后期英国(“日不落帝国”)2.早期殖民扩张影响(1)对非洲、美洲、亚洲的影响:①殖民扩张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③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
(2)对欧洲的影响: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①商业革命:商品种类、流通量——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商业帝国——崛起。
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的经营方式(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出现;②价格革命:表现货币(黄金)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影响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导致社会阶层分化三、总结:新航路开辟影响(多角度阐释)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推动全球物种大交换,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史观)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出现。
(整体史观)(世界史观)3.欧洲殖民掠夺之路:掠夺性贸易、种族灭绝政策、奴隶贸易导致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革命史观)4.欧洲社会转型之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人类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说课《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导入课程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导入正课。
7
5·教学过程
(二) 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轴,单元导学,课标要求 ,思维导图构建本单元知识框架,将单元线 索理清。通过基础框架的构建来掌握基础知 识。
8
(三)主线知识过关
教师展示表格,归纳对比本单元两条主线的基本知识,提问 学生重点知识,并进行题目练习。重点知识后设置任务,限 时5分钟,完成学历案任务二材料题,请一名同学上台讲解。 通过史料研读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
10
(四)论述题练习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实施 美国内战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9世纪60—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阅读表格,提取两个历 史事件,确定观点,并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 知识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 明确,史论结合,条理 清晰,语句通顺,表述 完整)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废除农奴制,很快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发生内战,林肯领导联邦政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清除了最大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 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本单元有两条线索,即“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 课是第一条线索的体现,第2、3、4课是第二条线索的体现。
教师设置一道论述题,学生课堂完成,限时8分钟。学生完成论述题练习 并上台展示。通过论述题练习巩固本单元重点考察的知识。
11
(五)课堂小结
展示关键词,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总结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树立单元结构框 架。
设计意图:简洁直观,方便学生区分对比和理解记忆。
资本主义的扩张 俄国改革
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国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内容及影响;2、了解1861年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3、探究俄国废除农奴制对俄国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点了解1861年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探究俄国废除农奴制对俄国发展的作用。
课前预习(一)彼得一世改革1、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是一个的国家。
2、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3、1689年,沙皇掌握实权,他大力推行加强、扩大、发展和推广的改革。
改革推动,增强俄国的、实力。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4、19世纪中期,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主张。
5、1853年,沙皇俄国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被称为。
6、1861年,在经过与贵族的多次讨论之后,颁布法令,宣布废除。
7、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的发展。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但是,它使俄国从此走上了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自主学习资料1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但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资料2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资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当堂检测1、与俄国1861年改革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B、“新和谐公社”成立C、美国南北战争D、法国巴黎公社起义2、17世纪,在俄国的手工场里劳动的是()A、工人B、农奴C、机器D、农民3、下列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实行的措施的有( )①加强中央集权②扩大军事力量③发展经济④推广学校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1853年,沙皇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对象是()A、法国B、土耳其C、中国D、印度5、下列对农奴制的废除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完全清除了封建残余③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④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资本主义的扩张明治维新学习目标1、了解幕前日本外忧内患的社会背景2、了解倒幕运动3、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内容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理解俄、日 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并完成表格填空。
.
1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
2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农奴:依附于地
1861年 主受剥削,没有
人身自由。
1)彼得一世改革使俄 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但 未改变封建农奴制 2)农奴制严重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 3)与土耳其克里米亚 战争惨败
改革的导火线
.
3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
废除农奴制:农 奴获得自由,可 得到一块份地但 要赎买
对农民的剥夺,极力
维护地主贵族利益
.
4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
1868年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推动俄现代 化进程(转折点)
.
5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农奴:依附于地
1861年 主受剥削,没有1868年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8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
(1)所处时代相同: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2)性质相同: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结果相同(进步性):
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4)局限性:
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9
日本历史是的两次改革:
大化改新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
——从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10
人身自由。
1)彼得一世改革使俄 1)闭关锁国落后的封
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但 建国家
未改变封建农奴制
2)幕府统治
2)农奴制严重阻碍资 3)推翻幕府统治,还来自本主义发展政明治天皇。
3)与土耳其克里米亚
战争惨败
改革的导火线
.
6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
1868年
废 除 农 奴 制 : 农 政治:废除藩国,加强
奴获得自由,可
中央集权
得 到 一 块 份 地 但 经济:允许土地买卖,
要赎买
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文明开
对农民的剥夺,极力 维护地主贵族利益
化”,发展教育 军事:征兵制 建立皇军
.
7
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
1868年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推动俄现代 化进程(转折点)
君主立宪制 亚洲第一个迈上工 业化道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