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课题§1.1 等腰三角形(1)
教学目标 1.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了解分析的思考方法,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认识事物的途径.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过程
复备
一.【预习指导】
1.用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证明. 经过________________称为定理.
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步骤有哪些?
3. 我们初中数学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
4.什么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曾经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这些性质都是真命题吗?你能否用从基本事实出发,对它们进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效果检测】
1.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点拨:要证明两个角相等,可以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图中的∠B、∠C,AB、AC要分别是这两个三角形的角与边.如果用“SAS”证明,如何作辅助线?讨论:还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吗?
2. “等边对等角”用符号语言如何表示?
三.【布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
思考与探索
问题1.证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点拨:上面的证明你作的辅助性是等腰三角形的什么线?接着刚才的证明,你一定能发现“三线合一”的真相。请按照证明题的三个步骤,进行证明.
思考:“三线合一”用符号语言如何表示?
问题2.如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正确的?
①写出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证明.
思考:“等角对等边”一符号语言如何表示?
问题3.已知:如图∠EAC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
求证:AB=AC
四.【小组交流】学生展示
已知: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MN过点O,且MN∥BC,交AB、AC于点M、N.
(1)求证:MN=BM+CN.
(2)如果AB=20,BC=12,AC=18,求△AMN的周长.
五.【课堂训练】拓展延伸
1. 在问题3中,如果AB=AC,AD∥BC,那么AD平分∠EAC吗?如果结论成立,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2.在问题3中,如果AB=AC,AD平分∠EAC,那么AD∥BC吗?如果结论成立,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学习方法方面有何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课堂反思
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所选择的例习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