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件447955355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8/4/2020
2
第一章 概述
其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定义
• 鲁森斯: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 为的解释、预测和管理。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与以及结构对内部组 织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 织的有效性。
8/4/2020
3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跨学科性 • 层次性 • 适应性(权变性)
一、技术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
技术促使工作性质的变化
▪ 工作中技术和人性成份不可分的混在一起 ▪ 工作不再被那么严格地定义和设计 ▪ 客户影响到组织内的工作以及用于评价工作
的标准 ▪ 组织结构不再能够完全体现工作场所的特性
8/4/2020
12
第一章 概述
二、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影响
1、普遍主义与个别主义
普遍主义强调常规(美欧);个别主义更关注 个体间的关系与信任(亚洲)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3、中性与感性
中性文化中,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轻易外露; 感性文化则相反
4、精确(Specific)与弥漫(Diffuse)
8/4/2020
16
第一章 概述
四、“临时性”的影响
稳定的群体被临时的群体所替代,团队包 括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成员也在不断变 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质量
8/4/2020
8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现场研究法。包括现场实验、调查和观察 • 实验室实验 • 经验总结法 • 案例比较分析法
8/4/2020
9
二、研究内容
1、微观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概论课件(PPT54张)

组织行为学概论课件(PPT54张)
组织行为学概论
1.何谓组织行为? 2.管理思想运动 3.西方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 古典管理 4. 古典管理原理 管理功能 管理角色 管理通病 5.e-时代的管理
组织行为
组织是个体,群体所组成的,所以组织 行为 便是其中个体的行为,群体的行为 与个体, 群体,组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工作动机,学习,小组行为,人际沟通 ,领 导,权力运作,组织文化,组织发 展等等。
布莱克 穆顿 管理方格(Blake & Mouton,1978, The Managerial Grid)
卡斯特 罗森兹韦克 (Kast & Rosenzweig, 1979, Systems and Contingency Approach)
明兹伯格 经理工作的性质 (Mintzberg, 1980,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大内 Z理论 (Ouchi,1981, Theory Z)
彼德斯 华特曼 追求卓越 (Peters & Watman, 1980,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个体行为
1.自知之明 价值观 认知风格 对变化的态度 人际关系
2.性格的分析 (Transactional Analysis) 3.自我管理/自我领导
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 ,政 治学
组织行为学
个人行为:价值,态度,认知,个性,需要,激励 互动行为:领导,沟通,冲突,权力,差异 群体行为:会议,团队,小组 组织行为:组织形态,结构,设计 组织动态:组织文化,决策 组织发展:改革,转型
管理思想运动
工业革命 泰勒氏(Federick Taylor) - 科学管理 亨利费尧氏 (Henry Fayor) - 管理原则 霍桑研究 (The Hawthorne Studies)- 人群关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包括预防、缓解、解决和利用等策略 。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一、期望理论
• (2)感情调整 •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 对目标失去了兴趣,同时难度又比原先想 象的要大,此时V值和E值都发生了变化, V→V’,E →E’,M →M’。新的M’如果小于 M,则△M=M’-M等于负值,称之为感情挫 折。 △M=M’-M等于正值,称之为感情增 值。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集中研究室什么因 素激起人们的行为?它着重于对激励的原 因和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 度研究了心理过程的诸多要素,认定需要 是引发行为的源泉。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3.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也就是说, 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由于工作本身 就有报酬,所以在进行工作时也就有可能调动内 在的积极因素。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三、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奥德佛的 ERG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的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成就需要的高 低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美国迪尔在1981年提出了以数学公式 表达的综合激励模式,弥补了期望理论之 不足。 • (一)理论要点 • 综合激励模式: • 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 激励+任务结果激励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二)理论特色 • 1.任务内在激励是赫兹伯格所提出的与工作 本身有关的多样化.丰富性.成就.发展.责任 感……员工由工作任务中存在着这些内激因素而 感到欢乐,即乐在其中。 • 2.再以任务完成激励而言,它是努力导致的 第一级结果绩效,不通之处期望理论认为绩效只 是换取报酬的工具,而综合激励理论认为绩效本 身也有效价。 • 3.由报酬产生的外激励力量,它是以完成认 为前提。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 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 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 手段。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 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 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 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 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 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影响组织中入内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仅就组织的个体层次来看,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就是 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看,有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和客观 外在环境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心理 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中,又有组织内部 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在主观诸因素的内部仍有 更细的因素。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时“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 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 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探索人在 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有很多群体结合而成 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 组织。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 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只有 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54页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54页
其中主要相关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31
第一讲 导 论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 1、 工业革命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
思想的萌芽阶段,由于没有完全脱离君主 统治的观念和工业革命的冲击,管理还处于传 统的巢臼之中,一切以工作为主,忽视人性的 存在 。 2、 科学管理与工业心理学
33
第一讲 导 论
4、 行为科学: 二次大战——80年代
主张运用科学事实来研究人的行为、社会现象及
心理现象等。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组织行为的特征;
3、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
4、薪资制度的合理化;
5、工会地位的强调;
6、员工参与;
7、劳资关系的和谐。
34
第一讲 导 论
19
第一讲 导 论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具
体讲就是研究一定组织情景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 管理的行为,以理解、解释、预测这些行为变化的 一般规律,以改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着重探察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 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以及研究影响个体、群 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
(1)个体水平的自变量:个人背景特征、性格、 能力、动机、价值观及态度、知觉、决策、学 习。
27
第一讲 导 论
(2)群体水平的自变量: 领导风格、群体结构与过程、群体间的关
系与冲突。
28
第一讲 导 论
(3)组织水平的自变量: 组织设计、组织文化、技术与工作压力、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
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焦点就是研究二者之间 相互关系。
11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部完整版)

概念界定: 本:与生俱来 善恶标准:个体、社会行为、社会化 从心理学角度,”本”讲的是无条件反射,” 善恶”是社会化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 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
(三)管理学上的人性与管理
以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经济 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经济人”假设 《国富论》中的一段名言:“我们每天所需 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和烙 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 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 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福利实验 群体实验
管理方式 访谈
管理措施(行为主义管理理论) ①管理人员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 满足人的需要上。 ②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 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 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应在职 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忠义关云长[1].flv 讨论:面包?爱情?
心理测验 工作条件 心理条件
2、管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霍桑实验使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理论发展为 行为主义理论,管理思想和方法由以工作为 中心转为职工为中心。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 论证经济人 效率与疲劳单调 实控 增 福利与效率 支付 休息 增 ?参与 关系 政策 态度 条件 工人脱纲 访谈不预设 半时增至2 大增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略) 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 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人的心 理的方法。
听观 发外 身体 表情 表现行为 脚尖所指 守株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共 40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共 40张)

• 斯米斯(C.A.Smith)、奥尔干和尼尔(Near)确认了两个 维度的组织公民行为:利他主义(Altruism)和一般化的顺 从(Generalized Compliance),前者表现出对特别的人 (例如一个同事)提供帮助后,后者则主要是一种具有更多
公民责任心的非个人形式,它包括对关于工作过程和产品规
• 梅耶和艾伦: • 情感承诺 • 连续承诺 • 规范承诺
三、组织承诺的测量
• 默德:OCQ • /bbs/index.php
• 梅耶和艾伦:组织承诺三因素测量表
• 量表的本土化问题 • /p-1036497.html • 共154题
尊重和理解;运动员精神含有一种对偶尔和暂时的个人不便
与强制性安排不发牢骚、申诉和抗议的态度,愿意毫无抱怨
的忍受;公民美德则是一种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具有责任心
和建设性的投入,积极参加和自觉关心组织各种活动。尽管
后来许多学者又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作了探
讨,但就目前来说,采纳得较多的还是主要由奥尔干等人提 出的五维度组织公民行为结构观点。
• OCB 至少由七个维度构成: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 ,
• 运动家道德(sportsmanship) , • 组织忠诚(organizational loyalty) , • 组织遵从(organizational compliance) , • 个人首创性(individual initiative) , • 公民道德(civicvirture) • 和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 。
• 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接受; • 渴望为组织发挥作用; • 维持组织成员资格的欲望。
• 夏兰希克: • 个人对某一特定组织的依赖,一些相应的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激励的观点看,这种理论认为,虽然不存在完全获 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 有激励作用。所以你要激励某个人,根据马斯洛的需 要理论,你需要知道他现在处于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 上,然后去满足这些需要及更高层次的需要。
中南大学商学院
11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 马斯洛把5种需要分为高层次和低层次的。生理需 要和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lower-order needs);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 较高层次的需要(higher-order needs)。区分 这两个层次需要的前提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从内部 使人得到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从外部使人得到满 足(例如,通过报酬、工会合同、任职期得到满 足)。
中南大学商学院
6
什么是激励(motivation)
• 我们把激励定义为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 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 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这个定义中的3个 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 我们还把激励看作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 一种未满足的需要会带来紧张,进而在躯 体内部产生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产生寻 求行为,去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特定目标, 如果目标达到,需要就会满足,并进而降 低紧张程度。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小故事:不懂激励的主管
•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该员工寻求主 管激励时,不仅没有得到主管的任何表扬, 反而只因该员工偶尔迟到之事,就主观、武 断地严加训斥这名本该受到表扬的职工。结 果致使这名员工的积极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挫 伤,没有获得肯定和认可的心理需求满足。 实际上,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并非是一件难事。 对员工进行话语的认可,或通过表情的传递 都可以满足员工的被重视、被认可的需求, 从而收到激励的效果。
外部重要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
• 自我实现需要——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 包括成长、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我实现。
中南大学商学院
10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 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成 为主导需要,个体顺着需要层次的阶梯前进。
中南大学商学院
9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 可以说最著名的激励理论当数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假设每个人 内部都存在着以下5种需要层次:
• 生理需要-包括饥饿、干渴、栖身和其他身体需要;
• 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要; • 社会需要——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 • 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如自尊、自主和成就;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由生理层次的需 要开始,然后沿着这个需要层次的顺序前进:生理、 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
中南大学商学院
4
小故事:麦当劳的全明星大赛
• 竞赛期间,员工们都是早到晚走,积极训练, 因为如果能够通过全明星大赛脱颖而出,那 么他的个人成长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也奠 定了他今后职业发展的基础。
• 到发奖那一天,公司中最重量级的人物都要 参加颁奖大会,所有的店长都期盼奇迹能出 现在自己的店中。很多员工在得到这个奖励 后,非常激动,其实奖金也就相当于一个月 的工资,但由此而获得的荣誉非常大。
• 据该公司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表示,这种被大家鼓掌欢呼的场面,是 多么有面子的一件事,当然,谁都希望自己是下一个敲锣者,也接 受大家的欢呼,不过,想要敲响它,首先是把业绩给做到,这正是 该公司装置这个大铜锣的目的。
• 企业的激励手法,是没有一定的标准模式可寻的,只要它能发挥鼓 舞士气的作用,就是一种好的激励手法,像台湾这家公司的这种敲 锣作法,是不是很有创意呢?
第六章 个体行为与激励
学时:6学时
1
小故事:不懂激励的主管
• 有一个员工出色地完成任务,兴高采烈地对主管说:“我有一个 好消息,我跟了两个月的那个客户今天终于同意签约了,而且订 单金额会比我们预期的多20%,这将是我们这个季度价值最大的订 单。”但是这位主管对那名员工的优秀业绩的反应却很冷淡, “是吗?你今天地说:“迟到还找理由,都像你这样公司的 业务还怎么做!”员工垂头丧气的回答:“那我今后注意。”一 脸沮丧的员工有气无力地离开了主管的办公室。心里却想着我这 么努力地苦干并取得了本季度最大的业绩,可是我那位毫无领导 水平的主管却对此不仅不做任何表扬,反而因为客观原因所造成 的我的迟到就官僚主义大发作地对我严加训斥,真没心思再像以 前那样积极努力的工作了,反正我干出的业绩再大也都是白费力 气听不到领导半点表扬。
中南大学商学院
3
小故事:麦当劳的全明星大赛
• 麦当劳公司每年都要在最繁忙的季节进行全 明星大赛。
• 首先每个店要选出自己店中的第一名,每个 店的第一名将参加区域比赛,区域中的第一 名再参加公司的比赛。整个比赛都是严格按 照麦当劳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来评定的,公 司中最资深的管理层成员作为裁判,他们秉 公执法,代表整个公司站在前景的角度进行 评估。
中南大学商学院
7
激励过程基本模式
未满足 的需求
引 起
心理紧张 和生理紧张
的动机
产 寻求消除 达到 生 紧张的行为 未达

目 得到 标 受到
满足
产生 新的 需求
挫折
积极 行为
消极 行为
反馈
中南大学商学院
8
早期的激励理论
• 上个世纪50年代是激励理论发展卓有 成效的阶段,这一时期形成了3种理论:
• 需要层次理论 • X理论和Y理论 • 激励-保健理论。
中南大学商学院
5
小故事:让员工敲锣
• 台湾有一家公司,在公司的大厅里,装置了一个大铜锣,只要业绩 突破新台币100万的人,就可以去敲它一响,突破200万则敲它两响, 依次类推上去该公司的办公室,就是紧临着大厅,所以,只要这个 铜锣被敲,它的声音马上会传入办公室内,也等于是告知全办公室 内的人,有人的业绩突破了百万大关了,当这位敲锣的同仁步入办 公室的同时,所有的人又都会起立鼓掌,给予他英雄式的欢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