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医学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肾肿瘤PPT
![肾肿瘤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17a8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d.png)
图a: 左肾下极错够瘤,CT平扫
期间肿瘤内部含有负值(脂肪成
分),肾癌中不包含脂肪成分
图b: 左肾下极错够瘤,除平扫
期表现为负值部分无强化外肿瘤
a
b
其余部分不均匀强化
MRI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脂肪组织在T1WI、T2WI上表现出中、高信号灶,T2WI抑脂像呈现 低信号或信号明显下降,这是与肾癌鉴别最具特征性的征象
索拉非尼
卡博替尼 阿西替尼 依维莫斯
二、肾母细胞瘤
1. 流行病学特点
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儿童期恶性肿瘤的6%~7% 80%以上在5岁以前发病,发病年龄平均3.5岁。偶见于成人与新生儿。男∶女比例相 当。双侧者约占5% 2. 病理特征
肾母细胞瘤常常有假包膜,切面均匀呈灰白色,常有出血与梗死
B超
• CT
Ca案及预后 治疗方案
• 综合治疗:应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经腹根治性肾切除应作为大多数病人的起始治疗 • 术前辅助化疗:计划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病人、无法行一期切除的肿瘤病人以及癌栓达肝静
脉上的肿瘤病人 • 术前辅助放疗:适用于曾用化疗而肿瘤缩小不明显的巨大肾母细胞瘤。术后放疗应不晚于
5.诊断及鉴别诊断
CT A.平扫,右肾背侧可见实性肿块 B.增强,右肾背侧肿块明显强化
MRI A.平扫,T2加权像右肾单纯囊肿(8.5cm),左肾肿瘤 B.增强,T1加权像左肾肿瘤,左肾静脉内癌栓(箭头)
肾癌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CT,MRI检查。 肾癌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肾盂癌;2.肾错构瘤;3.肾腺瘤;4.肾囊肿
4. 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表现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较小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如突发局部疼痛 可能因肿瘤内部出血;大体积的肿瘤突发破裂可能引起腹腔大出血,出现急性腰腹痛、低 血容量性休克、血尿、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
肿瘤相关性肾脏病PPT课件
![肿瘤相关性肾脏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ad1eac01f69e314232948d.png)
肾实质
1.浸润细胞分布局限;2.肿瘤细胞种类单一;3.细胞形 态不规则;血4液.虽挤压肾小管,但肾小管肾本间身质无破坏;5.
肿瘤细胞
肾肿小瘤球转内移未至见肾阳门性,的肾淋门巴淋细巴胞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压 原迫腹发肾膜或动后继脉淋发,巴淋性导结巴慢致转性肾移肾缺或脏血淋病或巴的继结肾发肿间性大质高可浸血压润压迫肾常。输血散尿管在管分引布起、尿灶路 性胞盆增梗聚成腔生阻集分肿和。,,瘤累浸“特及直润小别膀接细管是胱蔓胞炎宫三延的”颈角成十、区分分直的也常肠膀很见或胱混。乙癌杂状,,结可浆肠能输细的压尿胞肿迫管是瘤输常、尿见前管的列,细腺导
3
发—病—机—制
4
肾—脏—病—理
5
治—————疗
1、血液系统肿瘤:
是伴发肾脏病的最常见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肉瘤
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何杰金氏病
2、躯体和脏器肿瘤以肺癌多见
一组报道265例肺癌中,临床发现肾转移者占13.2%;
Olsson在尸检中:1/5肺癌有肾转移,其中60%为双侧
其它: 乳腺 胃肠道 泌尿生殖器 皮肤
• 肿瘤:可通过代谢紊乱间接造成肾脏损害。肿瘤代谢异常引起 肾损害,常见有副球蛋白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低钾 血症。
直接 转移
导致体内激素失衡
1)高钙血症
• PTH增高:甲状旁腺癌、肺癌、胰腺癌 • PTH不高: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何杰金等
可能因 1、肿瘤细胞溶骨性转移 2、异位分泌维生素D样物质 3、破骨细胞激活因子 4、激素治疗 高钙血症损伤肾脏
儿茶酚胺↑
间
刺激
肾血管收缩
质
高
肾血管
肾血流量减少
性
肾
肾肿瘤课件(课堂PPT)
![肾肿瘤课件(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a4b5fc168884868662d646.png)
定义
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几乎均伴镰状细胞性血液病。
临床特点
见于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龄介于10--40岁之间(平均 年龄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常见症状是肉眼血尿,季肋部或腹部疼痛。 体重下降和可触及的包块。癌转移形成的颈部和脑的肿物可能是最早发现的 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
肿瘤位于肾脏中央,浸润性生长,侵及肾窦。可出现肾盏扩张,而肾盂 被肿瘤包绕。
65
临床表现
90%在7岁以前发病,诊断时 年龄1~5岁占75%,
腹部肿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 状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无压痛, 有一定活动度。
2020/4/7
66
诊断
小儿发现上腹部较光滑肿块, 即应想到肾母细胞瘤的可能。B超、 X线检查、CT及MRI对诊断有决定 意义。
肾母细胞瘤须与巨大肾积水、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鉴别。
1. 早期肾癌无症状,出现症状至少1/3伴转移 2. 早期肾癌治愈率80%,甚至可以保留患侧肾脏;晚期
肾癌生存期1年左右,且无治愈药物
80%以上体检发现 诊断流程:B超-强化CT-MRI、B超造影、PET-CT 3CM以上肾癌CT诊断率90%以上 常见症状:血尿、肿块、腰痛、消瘦
2020/4/7
2020/4/7
5
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 生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乳腺 癌 甲状腺癌 脂肪瘤 皮下纤维瘤
2020/4/7
6
肾透明细胞癌
2020/4/7
7
肾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
定义 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由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
肾脏肿瘤 ppt课件
![肾脏肿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ca3befee06eff9aef807e1.png)
3
4
肾细胞癌的TNM分期 T-原发肿瘤 T3a:侵及肾上腺、肾周 Tx:不能确定 T3b:侵及肾V、膈下V T0:无原发肿瘤 T3c:侵及肾V、膈上V T1:肾内,≤7cm T4:超越筋膜 T1a: ≤4cm T1b:4-7cm T2:肾内,>7cm T3:侵及肾周、V,筋膜内
5
1,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癌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角形,胞浆宽广而透明,含有
t(x;1)(p11.2;q21, t(x;17)(p11.2;q25)
48
TFE3
49
8,家族性遗传性肾细胞癌 许多遗传性癌综合征可累及肾脏,多
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突变参与。 累及肾脏时,可出现各类型的肾细胞癌; 发病年龄较轻;易双肾和多灶状发生。
50
51
52
53
54
HereditaryPa5R5 Can
95
NephRest
96
间叶性肿瘤
儿童
成年
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横纹肌样瘤(Rhabdoid tumour) 血管瘤、淋巴管瘤和血管肉瘤
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Congeni- 横纹肌肉瘤
tal mesoblastic nephroma)
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
弥漫分布者预后最差,称间变性肾母细胞瘤。
86
NephBT
87
88
89
90
91
92
93
CystPDNepBT 94
15,肾源性残余 肾内出现灶状胚性肾组织成分,具有发 展为肾母细胞瘤的潜能。所谓肾母细胞 瘤病是指浸润性肾源性残余和不成熟的 肾胚芽组织弥漫性或多灶状分布于肾实 质内时肾母细胞瘤。
4
肾细胞癌的TNM分期 T-原发肿瘤 T3a:侵及肾上腺、肾周 Tx:不能确定 T3b:侵及肾V、膈下V T0:无原发肿瘤 T3c:侵及肾V、膈上V T1:肾内,≤7cm T4:超越筋膜 T1a: ≤4cm T1b:4-7cm T2:肾内,>7cm T3:侵及肾周、V,筋膜内
5
1,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癌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角形,胞浆宽广而透明,含有
t(x;1)(p11.2;q21, t(x;17)(p11.2;q25)
48
TFE3
49
8,家族性遗传性肾细胞癌 许多遗传性癌综合征可累及肾脏,多
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突变参与。 累及肾脏时,可出现各类型的肾细胞癌; 发病年龄较轻;易双肾和多灶状发生。
50
51
52
53
54
HereditaryPa5R5 Can
95
NephRest
96
间叶性肿瘤
儿童
成年
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横纹肌样瘤(Rhabdoid tumour) 血管瘤、淋巴管瘤和血管肉瘤
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Congeni- 横纹肌肉瘤
tal mesoblastic nephroma)
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
弥漫分布者预后最差,称间变性肾母细胞瘤。
86
NephBT
87
88
89
90
91
92
93
CystPDNepBT 94
15,肾源性残余 肾内出现灶状胚性肾组织成分,具有发 展为肾母细胞瘤的潜能。所谓肾母细胞 瘤病是指浸润性肾源性残余和不成熟的 肾胚芽组织弥漫性或多灶状分布于肾实 质内时肾母细胞瘤。
(医学课件)肾肿瘤
![(医学课件)肾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0fcbf1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4.png)
感谢观看
如肾错构瘤、肾血管瘤等,其中肾错构瘤较为常见,多数为良性。
恶性肾肿瘤
包括肾细胞癌、肾盂癌、肾母细胞瘤等,其中肾细胞癌最为常见。
肾肿瘤的发病原因
1 2
遗传因素
肾肿瘤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部分患者有家 族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肾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 吸烟、职业暴露、慢性炎症等。
3
其他因素
受了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术后 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已得到控制,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良 好,目前病情稳定,预后良好。
病例三:转移性肾癌
的免疫治疗
• 总结词:有效治疗 • 详细描述:转移性肾癌患者接受
了免疫治疗,包括使用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和细胞免疫治疗等手段 ,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得到有效 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目前 仍在接受治疗,病情稳定。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患肾肿瘤 的风险。
02
病理生理
肾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生长速度
01
肾肿瘤的生长速度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肿瘤可能生长迅速,
而有些可能生长缓慢。
局部扩散
02
肾肿瘤可以局部扩散到周围的肾脏组织和其他器官,如肾盂、
肾静脉和腔静脉。
转移
03
肾肿瘤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肺、肝、骨和淋巴结。
病例展示
病例展示
病例一:早期肾透明 细胞癌的治疗
• 总结词:成功治愈 • 详细描述:早期肾透明细胞癌患
者在经过手术切除后,接受了全 面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显示肿瘤被完全切除,术后 恢复良好,患者已成功治愈。
病例二:局部晚期肾
癌的手术和放化疗
• 总结词:良好预后 • 详细描述:局部晚期肾癌患者接
如肾错构瘤、肾血管瘤等,其中肾错构瘤较为常见,多数为良性。
恶性肾肿瘤
包括肾细胞癌、肾盂癌、肾母细胞瘤等,其中肾细胞癌最为常见。
肾肿瘤的发病原因
1 2
遗传因素
肾肿瘤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部分患者有家 族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肾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 吸烟、职业暴露、慢性炎症等。
3
其他因素
受了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术后 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已得到控制,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良 好,目前病情稳定,预后良好。
病例三:转移性肾癌
的免疫治疗
• 总结词:有效治疗 • 详细描述:转移性肾癌患者接受
了免疫治疗,包括使用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和细胞免疫治疗等手段 ,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得到有效 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目前 仍在接受治疗,病情稳定。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患肾肿瘤 的风险。
02
病理生理
肾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生长速度
01
肾肿瘤的生长速度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肿瘤可能生长迅速,
而有些可能生长缓慢。
局部扩散
02
肾肿瘤可以局部扩散到周围的肾脏组织和其他器官,如肾盂、
肾静脉和腔静脉。
转移
03
肾肿瘤可以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肺、肝、骨和淋巴结。
病例展示
病例展示
病例一:早期肾透明 细胞癌的治疗
• 总结词:成功治愈 • 详细描述:早期肾透明细胞癌患
者在经过手术切除后,接受了全 面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显示肿瘤被完全切除,术后 恢复良好,患者已成功治愈。
病例二:局部晚期肾
癌的手术和放化疗
• 总结词:良好预后 • 详细描述:局部晚期肾癌患者接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https://img.taocdn.com/s3/m/7c42c1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9.png)
左肾中下极占位。病理:左肾乳头状腺癌。
左肾癌 的IVP
左肾癌 的IVP
左肺腺癌伴右肾转移、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肾癌-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 T0 无原发肿瘤 T1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1a 最大直径≤4cm; T1b 最大直径≥4cm,≤7cm T2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或侵及肾上腺或肾周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肿瘤直接侵犯肾上腺或肾周组织未超出肾周筋膜; T3b 肾静脉或分支肉眼见瘤栓或膈下的下腔静脉瘤栓 T3c 膈上下腔静脉瘤栓或侵及腔静脉壁 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Gerota)
早期症状
转移症状
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最常见的症状是肉眼可见 的血尿或显微镜下的血尿
侧腹部疼痛和(或)扪及肿块
血尿、肿块、疼痛称为肾癌三联症 具备三联症者仅占10%
副瘤综合征:10%-40%患者出现 高血压、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
有些病例以转移灶的 症状和体征为起始表现 如骨痛、咳嗽、胸痛等
肾癌-诊断要点
2006年NCCN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贝伐单 抗联合干扰素-α)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主要一二线治疗用药。
肾癌-小结
1、早期肾癌,通过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
2、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生存期极少超过5年。 3、对放疗、化疗不敏感,但对免疫生物治疗疗效显著。
肾癌-流行病学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
肾肿瘤常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2 ~3:1,发病高峰年龄50- 7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瑞典及冰岛发病率较高。 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
肾肿瘤-PPT课件
![肾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00a0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a.png)
2.准确记录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和出入液量,尽可能缓解进食困难,按 医嘱给予支持治疗,如静脉补充液体、血浆、全血和白蛋白等。每周测量 体重1次,监测血清白蛋白、血常规,以了解患者营养失调的纠正情况。
3.严密观察并记录尿量、血尿出现的先后、排尿异常的程度,根据症 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做好各种检查的准备工作,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 人的合作;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每日测量脉搏和血压。
• 临床表现: • 不同种类的肾肿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见症状包括: • 1 肿瘤本身引起的腰背部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等; • 2 肿瘤增大引起的压迫症状:肿瘤压迫胃、十二指肠时
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 3 全身症状: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发热、红细胞 增多症、高血糖、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
• 4 其他:当外伤等因素导致肿瘤破裂时可出现腹腔内大 出血、休克、急性腹痛等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
• (三)如何预防肾肿瘤】 • (1)戒烟,不酗酒。 • (2)患有肾囊肿等肾脏疾病应积极治疗。 • (3)慎用解热剂,如非那西汀等药物。 • (4)经常食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 •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平衡饮食,增加营养,
保持心情愉快,增加机体免疫力 。
•
• 谢谢
h测一次,注意引流液有增加及脉搏,血压的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内出
血和休克,及时治疗。
•
2.2.2 监测肾功 右侧肾癌有癌栓时,如果结扎下腔静脉,术后可能出
现蛋白尿,术后24 h监测尿量,监测肾功能。
•
2.2.3 体位 术后6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给予半卧位,以利于患者的
呼吸,并促进充分引流。
•
2.2.4 饮食 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期间给予禁食,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排气,
• MRI • 静脉肾盂造影 • 肾动脉造影 • 核医学检查 • 组织学检查
3.严密观察并记录尿量、血尿出现的先后、排尿异常的程度,根据症 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做好各种检查的准备工作,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 人的合作;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每日测量脉搏和血压。
• 临床表现: • 不同种类的肾肿瘤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见症状包括: • 1 肿瘤本身引起的腰背部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等; • 2 肿瘤增大引起的压迫症状:肿瘤压迫胃、十二指肠时
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 3 全身症状: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发热、红细胞 增多症、高血糖、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
• 4 其他:当外伤等因素导致肿瘤破裂时可出现腹腔内大 出血、休克、急性腹痛等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
• (三)如何预防肾肿瘤】 • (1)戒烟,不酗酒。 • (2)患有肾囊肿等肾脏疾病应积极治疗。 • (3)慎用解热剂,如非那西汀等药物。 • (4)经常食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 •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平衡饮食,增加营养,
保持心情愉快,增加机体免疫力 。
•
• 谢谢
h测一次,注意引流液有增加及脉搏,血压的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内出
血和休克,及时治疗。
•
2.2.2 监测肾功 右侧肾癌有癌栓时,如果结扎下腔静脉,术后可能出
现蛋白尿,术后24 h监测尿量,监测肾功能。
•
2.2.3 体位 术后6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给予半卧位,以利于患者的
呼吸,并促进充分引流。
•
2.2.4 饮食 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期间给予禁食,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排气,
• MRI • 静脉肾盂造影 • 肾动脉造影 • 核医学检查 • 组织学检查
肾肿瘤讲课PPT课件
![肾肿瘤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6d39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2.png)
检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肾脏疾病
进行鉴别
疾病进展:肾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但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预后:肾肿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早期发现并进行治 疗的患者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生存率:肾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患者 五年生存率较低。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发:研究更准确、无创的检测手段,提高肾肿瘤的早期 发现率。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生活方式的研究:探讨肾肿瘤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 科学依据。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肾肿瘤的定义: 肾肿瘤是指发生 在肾脏部位的肿 瘤,可以分为良 性和恶性两类。
肾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 肾肿瘤可以分为 肾细胞癌、肾盂 癌、肾母细胞瘤 等类型。其中, 肾细胞癌是最常 见的肾恶性肿瘤, 占所有肾肿瘤的 80%以上。
肾肿瘤的病因: 肾肿瘤的病因尚 未完全明确,但 与遗传、吸烟、 肥胖、高血压等 危险因素有关。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肿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降低肾肿瘤发生风险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 肿瘤
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医生建 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肾肿瘤的症状: 肾肿瘤早期症状 不明显,常见的 症状包括血尿、 腰痛、腹部肿块 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肾脏疾病
进行鉴别
疾病进展:肾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但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预后:肾肿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早期发现并进行治 疗的患者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
生存率:肾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患者 五年生存率较低。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发:研究更准确、无创的检测手段,提高肾肿瘤的早期 发现率。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生活方式的研究:探讨肾肿瘤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 科学依据。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肾肿瘤的定义: 肾肿瘤是指发生 在肾脏部位的肿 瘤,可以分为良 性和恶性两类。
肾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 肾肿瘤可以分为 肾细胞癌、肾盂 癌、肾母细胞瘤 等类型。其中, 肾细胞癌是最常 见的肾恶性肿瘤, 占所有肾肿瘤的 80%以上。
肾肿瘤的病因: 肾肿瘤的病因尚 未完全明确,但 与遗传、吸烟、 肥胖、高血压等 危险因素有关。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肿瘤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降低肾肿瘤发生风险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 肿瘤
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医生建 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肾肿瘤的症状: 肾肿瘤早期症状 不明显,常见的 症状包括血尿、 腰痛、腹部肿块 等。
肾脏肿瘤(医学课件)
![肾脏肿瘤(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0949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6.png)
戒烟可降低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限制酒精摄入可降低肝脏肿瘤和口腔肿瘤的风险。
03
健康生活方式
02
01
减少职业暴露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环境保护
环境因素控制
对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评估发病风险,制定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致病基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基因检测
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肾脏肿瘤。
筛查
遗传筛查与预防
社会支持
社会应加强对肾脏肿瘤患者的支持和帮助,提供医疗保障和经济援助。
心理干预
对患者和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05
肾脏肿瘤的预后与康复
康复期的治疗选择
要点三
观察与随访
对于部分早期肾脏肿瘤,尤其是低风险患者,可以采取观察和定期随访的方式,观察肿瘤是否有进展。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从事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的人群,肾脏肿瘤的发病率较高。
职业因素
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
诊断
通过尿常规、超声波、CT等检查手段,可以明确诊断。
症状
肾脏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为腰痛、血尿、腹部肿块等。
分期
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可以将肾脏肿瘤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影像学诊断
检测患者血液中与肾脏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如肌酐、尿素氮等,以辅助诊断。
血液检查
观察患者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细胞,有助于肾脏肿瘤的诊断。
尿液检查
实验室诊断
与肾囊肿的鉴别
肾囊肿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临床表现与肾脏肿瘤相似,但病情发展及预后截然不同。
03
健康生活方式
02
01
减少职业暴露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环境保护
环境因素控制
对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评估发病风险,制定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致病基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基因检测
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肾脏肿瘤。
筛查
遗传筛查与预防
社会支持
社会应加强对肾脏肿瘤患者的支持和帮助,提供医疗保障和经济援助。
心理干预
对患者和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应对能力和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
05
肾脏肿瘤的预后与康复
康复期的治疗选择
要点三
观察与随访
对于部分早期肾脏肿瘤,尤其是低风险患者,可以采取观察和定期随访的方式,观察肿瘤是否有进展。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从事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的人群,肾脏肿瘤的发病率较高。
职业因素
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
诊断
通过尿常规、超声波、CT等检查手段,可以明确诊断。
症状
肾脏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为腰痛、血尿、腹部肿块等。
分期
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可以将肾脏肿瘤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影像学诊断
检测患者血液中与肾脏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如肌酐、尿素氮等,以辅助诊断。
血液检查
观察患者尿液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细胞,有助于肾脏肿瘤的诊断。
尿液检查
实验室诊断
与肾囊肿的鉴别
肾囊肿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临床表现与肾脏肿瘤相似,但病情发展及预后截然不同。
肾脏肿瘤(医学课件)
![肾脏肿瘤(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c92d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d.png)
肾动脉栓塞术
通过栓塞肾动脉,减少肿 瘤血供,使肿瘤缩小并控 制出血。
放疗与化疗
放疗
通过放射线照射肿瘤,破坏肿瘤细胞DNA,达到杀灭肿瘤细 胞的目的。
化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干扰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达到控制肿 瘤生长的目的。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其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达到 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心理关怀的方法
包括倾听、理解、支持、鼓励、提供信息等,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都可以提供心理关怀,同时家 庭、朋友、社区等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支持体系的概念
社会支持体系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家庭、社区等各方面共同参与,为肾脏肿瘤患者 提供全方位支持的体系。
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靶向治疗
通过使用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的药 物,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达 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04
肾脏肿瘤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与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降低患肾脏肿 瘤的风险,同时应限制
酒精摄入。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 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
和抗氧化剂。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 肥胖和过度减肥。
肾盂癌
起源于肾盂或肾盏的肿瘤,占 肾脏肿瘤的5%-10%。
肾母细胞瘤
又称Wilms瘤,是儿童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在5岁前
发病。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又称错构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
构成。
组织学特点与分级
肾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
分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嫌 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等。
肾脏的肿瘤分类(共15张PPT)
![肾脏的肿瘤分类(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dfa4b42e3f5727a4e962e7.png)
根治性手术 一般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应常规作 根治性手术
姑息手术如果患者已有远处转移,因梗阻 、感染或严重血尿时,可考虑作单纯肾切 除术或肾动脉栓塞术,以缓解症状。
第十一页,共15页。
肾母细胞 癌
肾母细胞癌
• 临床表现 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男女、左右侧发 病数相近。偶见于成年人。早期无症状。“虚弱婴幼儿腹部有 巨大包块”是本病的特点,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洗澡、穿衣时 发现。肿块增长迅速,肿瘤很少侵入肾盂、肾盏,故血尿也不 明显。常见发热和高血压,血中肾素活性和红细胞生成素可高 于正常。 治疗 早期经腹行肾切除术。手术配合放射及化学治 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生存率。术前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准备,可代 替术前照射。术后放射治疗并配合更生霉素每公斤体重15μg自 手术日起每日静脉点滴共5日,以后每3个月一疗程共5次。亦有用 长春新碱~2mg/m2表面积,每周一次,12次为一疗程。两药同时 应用疗效更好。局限在肾的2岁以内婴儿可不作放射治疗。综合 治疗肾母细胞瘤2年生存率可达60~94%,2~3年无复发应认为已 治愈。双侧肾母细胞癌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行双侧肿瘤切除。
• Ⅲb期 区域性淋巴结受累; • Ⅲc期 同时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淋马结。
• Ⅳa期 肿瘤侵犯除肾上腺外的邻近器官; • Ⅳb期 肿瘤远处转移。
第七页,共15页。Fra bibliotek肾癌肾癌化疗方案
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亦较易发现。
肾癌单个或两个转移癌有切除后长期生存者。
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亦较易发现。
• 长春花碱+氨甲喋呤+博菜霉素+tamoxifem ; 长春花碱+氨甲喋呤+博菜霉素+tamoxifem睾丸;
输尿管肾镜以及超声、CT检查对诊断肾盂癌亦有重要价值。
姑息手术如果患者已有远处转移,因梗阻 、感染或严重血尿时,可考虑作单纯肾切 除术或肾动脉栓塞术,以缓解症状。
第十一页,共15页。
肾母细胞 癌
肾母细胞癌
• 临床表现 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男女、左右侧发 病数相近。偶见于成年人。早期无症状。“虚弱婴幼儿腹部有 巨大包块”是本病的特点,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洗澡、穿衣时 发现。肿块增长迅速,肿瘤很少侵入肾盂、肾盏,故血尿也不 明显。常见发热和高血压,血中肾素活性和红细胞生成素可高 于正常。 治疗 早期经腹行肾切除术。手术配合放射及化学治 疗可显著提高手术生存率。术前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准备,可代 替术前照射。术后放射治疗并配合更生霉素每公斤体重15μg自 手术日起每日静脉点滴共5日,以后每3个月一疗程共5次。亦有用 长春新碱~2mg/m2表面积,每周一次,12次为一疗程。两药同时 应用疗效更好。局限在肾的2岁以内婴儿可不作放射治疗。综合 治疗肾母细胞瘤2年生存率可达60~94%,2~3年无复发应认为已 治愈。双侧肾母细胞癌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行双侧肿瘤切除。
• Ⅲb期 区域性淋巴结受累; • Ⅲc期 同时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淋马结。
• Ⅳa期 肿瘤侵犯除肾上腺外的邻近器官; • Ⅳb期 肿瘤远处转移。
第七页,共15页。Fra bibliotek肾癌肾癌化疗方案
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亦较易发现。
肾癌单个或两个转移癌有切除后长期生存者。
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亦较易发现。
• 长春花碱+氨甲喋呤+博菜霉素+tamoxifem ; 长春花碱+氨甲喋呤+博菜霉素+tamoxifem睾丸;
输尿管肾镜以及超声、CT检查对诊断肾盂癌亦有重要价值。
制肾肿瘤教学课件ppt
![制肾肿瘤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0e14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a.png)
克服耐药性
目前,许多制肾肿瘤患者经历耐药性问题,这限制了现有治 疗方法的疗效。因此,研究制肾肿瘤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寻找 克服耐药性的新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临床医生在研究中的角色和责任
提供临床样本
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收集患者的肿瘤样本,为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研究 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探索制肾肿瘤的发病机制。
参与临床试验
临床医生参与组织并实施临床试验,为评价新药物或新疗法的效果提供依据 。在试验过程中,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THANKS
早期发现与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以便及早发 现肾肿瘤。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当运 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肾肿瘤的发生。
控制慢性病
避免职业暴露
积极控制和管理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等,可以降低患肾肿瘤的风险。
减少职业暴露,如化学品、油漆等有害物质 的接触,有助于预防肾肿瘤的发生。
手术适应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尚无远处转移的局限性肾肿瘤 ,如肾癌、肾盂癌等。
3
手术效果
通过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一定的 复发率。
放化疗及免疫治疗
放化疗的有效性
01
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癌患者,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
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化疗方式
02
放疗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化疗常用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
根据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可以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
病理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病理学特征
肾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细胞核染色质等。
目前,许多制肾肿瘤患者经历耐药性问题,这限制了现有治 疗方法的疗效。因此,研究制肾肿瘤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寻找 克服耐药性的新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临床医生在研究中的角色和责任
提供临床样本
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收集患者的肿瘤样本,为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源。研究 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探索制肾肿瘤的发病机制。
参与临床试验
临床医生参与组织并实施临床试验,为评价新药物或新疗法的效果提供依据 。在试验过程中,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THANKS
早期发现与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以便及早发 现肾肿瘤。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当运 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肾肿瘤的发生。
控制慢性病
避免职业暴露
积极控制和管理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等,可以降低患肾肿瘤的风险。
减少职业暴露,如化学品、油漆等有害物质 的接触,有助于预防肾肿瘤的发生。
手术适应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尚无远处转移的局限性肾肿瘤 ,如肾癌、肾盂癌等。
3
手术效果
通过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一定的 复发率。
放化疗及免疫治疗
放化疗的有效性
01
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癌患者,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
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化疗方式
02
放疗包括外照射、内照射,化疗常用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
根据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可以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
病理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病理学特征
肾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细胞核染色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速升速降型时 间密度曲线
3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脉期
实质期
排泄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增强扫描
• 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 有助于肾盂、肾盏的显示 • 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显示 • 肿瘤性病变都应当增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后处理
• MPR • MIP • CTU • 3D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增强的价值
平扫
炎性假瘤
增强
多平面重组的重要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理:嗜铬细胞瘤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renal angiomyolipoma)
• 最常见的肾良性肿瘤,可同时有结节性硬 化症。
嗜酸细胞腺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男,54岁,腹疼就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三、肾 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renal adenocarcinoma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嗜酸细胞腺瘤
• 少见的肾实质良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 发病率仅次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约占全部肾肿瘤的4%~5%,
肾 实 性 病 变
肾细胞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盂癌
淋巴瘤
恶性肿瘤 —
肾母细胞瘤 转移瘤
原发性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良性肿瘤 — 假性肿瘤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嗜酸细胞腺瘤 乳头状腺瘤 后肾腺瘤 血管瘤
肾柱肥大 驼峰肥大 分叶状肾
三期扫描
动脉期
实质期
排泄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TU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双肾盂双输尿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增强扫描的重要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囊肿
平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肥大的肾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合并出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合并出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
• 占肾恶性肿瘤的80-85% • 好发年龄40-60岁 • 常并钙化、出血和坏死, 转移。 • 无痛性血尿 、肾区痛和肿块是主要症
状。 • 可多发 •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类: 1. 肾透明细胞癌(60-85%) 2. 乳头状肾细胞癌(7-14%) 3. 肾嫌色细胞癌(4-10%) 4.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5. 肾集合管癌(1-2%) 6. 肾髓质癌 7.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8.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9.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肾癌的CT分期
• Ⅰ期:病灶局限于包膜内,边缘光滑完整 • Ⅱ期:侵犯包膜并侵犯肾周间隙,未侵犯周围
血管和淋巴结 • Ⅲ期:肾静脉、下腔静脉及邻近淋巴结受侵
Ⅳ:侵犯邻近器官并发生远处转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80% 肾癌血供丰富
动脉期
老年人,动脉期强化的肿 块,80%的几率是肾癌
感染或肉芽肿 —
肾脓肿早期 炎性假瘤 肾结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动脉期:30秒 • 实质期:50-60秒 • 排泄期:20-30分 肾动脉、静脉、肾盂输尿管的显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我国患者约40-80%伴有结节性硬化, • 80%为女性,出现症状在20~50岁,40岁
以后占多数。
• 定性诊断在于脂肪成份的检出,否则难与 其他病变鉴别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年也认为少部分可能起源远曲小管或集合管上皮; • 多数都为偶发性发现,约20%有腰痛、血尿或腹部包块,
以老年男性多见; • CT: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中央星状疤痕延
迟强化以及“轮辐状”强化 ,动脉期强化程度不及肾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速升速降型时 间密度曲线
3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脉期
实质期
排泄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增强扫描
• 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 有助于肾盂、肾盏的显示 • 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显示 • 肿瘤性病变都应当增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后处理
• MPR • MIP • CTU • 3D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增强的价值
平扫
炎性假瘤
增强
多平面重组的重要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理:嗜铬细胞瘤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renal angiomyolipoma)
• 最常见的肾良性肿瘤,可同时有结节性硬 化症。
嗜酸细胞腺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男,54岁,腹疼就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三、肾 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renal adenocarcinoma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嗜酸细胞腺瘤
• 少见的肾实质良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 发病率仅次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约占全部肾肿瘤的4%~5%,
肾 实 性 病 变
肾细胞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盂癌
淋巴瘤
恶性肿瘤 —
肾母细胞瘤 转移瘤
原发性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良性肿瘤 — 假性肿瘤 —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嗜酸细胞腺瘤 乳头状腺瘤 后肾腺瘤 血管瘤
肾柱肥大 驼峰肥大 分叶状肾
三期扫描
动脉期
实质期
排泄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TU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双肾盂双输尿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增强扫描的重要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囊肿
平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肥大的肾柱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合并出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合并出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
• 占肾恶性肿瘤的80-85% • 好发年龄40-60岁 • 常并钙化、出血和坏死, 转移。 • 无痛性血尿 、肾区痛和肿块是主要症
状。 • 可多发 •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类: 1. 肾透明细胞癌(60-85%) 2. 乳头状肾细胞癌(7-14%) 3. 肾嫌色细胞癌(4-10%) 4.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5. 肾集合管癌(1-2%) 6. 肾髓质癌 7.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8.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9.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肾癌的CT分期
• Ⅰ期:病灶局限于包膜内,边缘光滑完整 • Ⅱ期:侵犯包膜并侵犯肾周间隙,未侵犯周围
血管和淋巴结 • Ⅲ期:肾静脉、下腔静脉及邻近淋巴结受侵
Ⅳ:侵犯邻近器官并发生远处转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80% 肾癌血供丰富
动脉期
老年人,动脉期强化的肿 块,80%的几率是肾癌
感染或肉芽肿 —
肾脓肿早期 炎性假瘤 肾结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动脉期:30秒 • 实质期:50-60秒 • 排泄期:20-30分 肾动脉、静脉、肾盂输尿管的显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我国患者约40-80%伴有结节性硬化, • 80%为女性,出现症状在20~50岁,40岁
以后占多数。
• 定性诊断在于脂肪成份的检出,否则难与 其他病变鉴别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近年也认为少部分可能起源远曲小管或集合管上皮; • 多数都为偶发性发现,约20%有腰痛、血尿或腹部包块,
以老年男性多见; • CT: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中央星状疤痕延
迟强化以及“轮辐状”强化 ,动脉期强化程度不及肾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