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感悟心得体会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感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d651e80482fb4daa58d4be7.png)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感悟心得体会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它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何为“天问”?查阅资料我们可知,“天问”出自屈原的一篇长诗《天问》,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屈原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奋进新时代,开创新未来。
当前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是属于年轻一代努力奋斗的大好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应从“天问一号”起航中深悟求知求真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带头狠抓落实、作表率,正面困难,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勇立潮头,回应好这个时代对年轻一代的强烈呼唤。
一问:“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年轻干部如何实现从“要我落实”向“我要落实”转变?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应大力弘扬“狠抓落实”的务实精神,要在各级干部中作表率,讲党性,带头提高抓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做到重视、敢于、善于落实,在真抓实干中争当为民服务优秀标兵。
清醒地认识自身肩负的职责,切实找准自身工作在服务全局中的定位,以崇高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激励自己,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要提高抓落实的自觉性,坚持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不讲条件的观念,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抓工作落实上。
善于用全局思维、战略眼光来认识、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做到令必行、行必果,努力提高整体驾驭能力,以想干事作为激励自己的手段,以能干事作为锻炼自己的途径,以干成事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敢于破难、勇挑重担,接受磨砺、锻炼毅力,提升能力、完善自我。
二问:“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年轻干部如何实现从“踉跄的被动而行”向“大步的主动而驰”转变?年轻干部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应带头改进作风、自觉改进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要把恪守党性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作为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正确看待手中权力,不拿原则做交易,不拿职责当儿戏。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意义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最新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意义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bab4fb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8.png)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意义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最新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意义1具体说来,“天问一号”的发射具有3个重要意义:一是中国科技的自主突破火星探测远比探测月球要难得多,随便举些例子。
比如月球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通讯延时只有1秒多,即使探测器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手动指挥与操作,以实现相应结果。
但火星离地球少则5500万公里,多达4亿公里,通讯延时有十多分钟,这就意味着探测器不可能人工干预,只能自主决定,这难度就大得多。
正因为如此,目前能去火星的国家很少,即使去了的,多半也只有轨道飞行器,真正实现着陆了的只有美苏两国,一次性实现“绕、落、巡”的,只有中国的这次尝试,由此可见难度之大。
中国“天问一号”已经发射成功,如果再成功抵达火星,并顺利实现着陆与巡视,那将是中国深空探测的巨大进步,是中国科技的一次重大突破,目前法国、欧洲宇航局、俄罗斯等国都表达了与中国的合作意愿。
二是为未来移民、资源获得开辟新大陆欧洲早前的那帮航海家,在他们出发的那一刻,他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但是他们勇敢的去做了,并且最后收获满满,其中的代表便是哥伦布找到了美洲大陆。
欧洲航海家的努力,让整个欧洲实现了对全世界的殖民与巨额财富的获得,也让欧美国家数百来年一直强盛至今。
如今,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其实是类似的,人类未来的“新大陆”也许不是火星,但至少要不断的寻找探测。
火星上的大气多是二氧化碳,这是可以人为改造出氧气的;火星上也已经证明有大量的水,2018年欧洲航天局就发现了在火星南极的冰盖下,存在一个深度至少数米、直径达20公里的湖,存在大量液态水,或许在火星其它区域还有更多的水。
火星上有没有生命是人类一直好奇的事情,但这应该不是关心的最重点,人类重点关心的是火星能否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须知其大气能被改造,也有大量液态水的存在,人类需要进一步考察火星的其它因素如电磁场、土壤等等是否适合人类生存。
尽管如此,美国一些科技大佬,如马斯克已经雄心勃勃的宣布,计划在2050年以前,向火星移民100万人。
给“天问一号”的一封信(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
![给“天问一号”的一封信(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d3fee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6.png)
给“天问一号”的一封信(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亲爱的天问一号,首先,让我对你们在火星上成功着陆的壮举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
你们的勇敢和坚持让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还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当你们宣布成功着陆时,我感到自己像是在火星上和你们一起分享这一刻。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祝融号火星车从天问一号上分离,稳稳地落在红色的火星土地上,然后它开始探索这个神秘星球的表面。
这个时刻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我也亲临火星上。
作为人类,我们一直对宇宙中的奥秘充满好奇。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去探索更多的星球,希望能够揭开它们的面纱。
而今天,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的成功着陆,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你们的探险中学到更多关于火星的知识,解开其中的谜团,更好地了解宇宙。
我深知这一次火星探险任务是困难重重的。
火星作为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被誉为“地球的邻居”,但这个邻居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火星的气候恶劣,表面地形复杂,给探测器的着陆和行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你们的团队却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我衷心希望天问一号和祝融号能够尽快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任务目标。
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火星的地质结构、大气环境、水资源等等。
这样的研究对于人类未来的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你们的努力,找到人类未来移居的新家园。
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下我对火星的想象。
我想像着火星上可能有着不同于地球的风景,有蔚蓝的天空和草原,有水流淌在山谷中,有奇形怪状的岩石和美丽的火星傍晚。
或许,火星上的生命形式也与地球上的不同,我们将从你们带回来的样本中发现一些神秘的生物和植被。
最后,我想对天问一号的全体成员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和祝福。
你们是我们的英雄,你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请记住,在你们的背后,有亿万人民在默默支持着你们。
天问一号取得成功降落火花感受范例五篇
![天问一号取得成功降落火花感受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04bcf9c281e53a5902ff3f.png)
天问一号取得成功降落火花感受范例五篇新时代青年必须走艰苦奋斗精神的“追星族路”、走敢于行动的“追星族路”、走开拓进取的“追星族路”、走甘于奉献的“追星族路”。
面是我为大伙儿搜集整理的天问一号取得成功降落火花感受范例,热烈欢迎大伙儿参照!天问一号取得成功降落火花感受【1】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信息称,在5月15日,火花北半球地图的乌邦托平原区上天问一号登陆器取得成功降落在这里,登陆器中载着我国第一辆火星探测器周泰号。
周泰号的取得成功登录让我国变成第三个在火花上开展软登录的我国,也是第二个布署火星探测车的我国。
主席说过:“新时期是劳模精神的时期。
新时期是在拼搏中造就盛业、造就人才的时期。
”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做为完成“强国梦”的中坚力量,理应学习培训、承继和弘扬好“航天精神”,在自身的职位上守初心、强当担、展做为,走稳自身的青春年少“追星族路”。
走艰苦奋斗精神的“追星族路”。
航天工程的实践告知大家,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大家击败一切艰难、夺得工作获胜的关键宝物。
年轻干部要可以俯下身子学本事,挑动重担干工作,在工作上勇于开拓、敢于实践活动,持续选准左右契合点、工作中发力点、难点切入点,要弘扬打钉精神实质,敢吃苦耐劳、能吃苦耐劳、会吃苦耐劳,敢于担当,勇于超过,要变成那“乍起的风”,激话真抓实干的“一池春水”。
走敢于行动的“追星族路”。
青年人兴则兴华,青年人强则国强。
年轻干部在应对急难艰险、分歧难题时,要承继和弘扬航空航天人探寻不仅、克难攻坚的精神实质,不畏艰难,在艰难险阻前决不会胆怯;奋力拼搏,在道道困难前锲而不舍。
在克难攻坚的全过程中持续磨炼自身的风格,用自身的恒心和信心摆脱千难万险,用自身的行動突显年轻干部的青春活力和魅力,进一步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善事、排忧解难事。
走开拓进取的“追星族路”。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年轻干部要将航空航天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实质充分运用到本身工作中之中,将基础知识转换为身体力行的工作能力,勇于创新、擅于自主创新。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9ffeae469eae009591bec92.png)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0年7月23日,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加入到火星探测的“俱乐部”,中国航天探索计划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天问”问天,将带着中华民族的无限遐想与好奇,飞向火星,寻找答案。
一问:宇宙苍穹。
众所周知,宇宙浩瀚拥有无数星辰,地球甚至太阳系只是偌大宇宙之中的犄角旮旯,昂首展望渺渺星空,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谭嗣同先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之游,渺渺宇宙,生之不知所之,逝之不知所往,飘飘乎一缕幽魂。
”宇宙无垠,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神秘与未知,人类现在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但我们从未放弃,中华民族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我们从哪来又要去到哪?我们在这苍茫宇宙之中有没有同伴,他们对我们是否友好?我们生活的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它又有多大?”我们一直在追问,从万户飞天到东方红一号,从神舟五号到嫦娥计划,我们从未停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苍穹,也将在渺渺宇宙中找到我们的答案。
二问:科技进步。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与创新的民族,中国古代有“旧”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当代有“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只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冰山一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发展现状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这句话表达了我国对于科技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发展的“火车头”。
“天问”问天,既是对中国科技进步的鼓励,也是给中国科技的一点压力,做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在未来不仅会有中国空间站、嫦娥五号、登月计划等航天探索计划,还会其他领域的科技跃进:国产发动机技术、光刻机技术……中国科技将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问:民族复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国家,几千年前的大秦帝国、唐朝开元盛世等等是多么的强大,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天朝上国”曾被多少外藩羡慕的所在。
2024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感想心得体会
![2024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感想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bc7f8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7.png)
2024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感想心得体会2024年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作为一个对太空探索充满好奇和热爱的人,我对这个消息感到无比激动。
我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我内心的激动和震撼,所以我决定将自己的感想、心得和体会写下来,以此来记录这历史性的时刻。
首先,我要感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是他们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才使得天问一号能够实现火星探测,为人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们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工作,面对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退缩,坚持不懈地奋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为人类探索未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观看着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画面时,我感触最深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火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星球,距离地球数千万公里,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但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科学的手段,成功地将一台探测器送到了火星上,并且顺利地完成了着陆任务。
这真是人类智慧和技术的巅峰之作。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还是火星着陆的控制和导航,都需要极高的技术能力和人员配合。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的勇气和团结合作的力量。
除了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感到敬佩外,我还对火星本身的神秘和美丽感到着迷。
从天问一号传回的照片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火星表面的红色沙漠、陡峭的山脉和广袤的平原。
这些景象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世界,让我对太空探索更加充满兴趣和好奇。
我想,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够登上火星,探索这个神秘的星球,那将是多么壮丽和震撼的场景啊!然而,除了对火星的美丽和神秘感到着迷外,我们也要认识到火星探测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从人类历史上的太空探索经验来看,每一次的探索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代价。
从最早的月球探索到现在的火星探索,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牺牲。
火星探测也不例外,我们不仅要面对着技术上的挑战,还要面对着太空环境的威胁和人员的安全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每一次的探索机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确保每一次探索的成功和安全。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六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六](https://img.taocdn.com/s3/m/0d30922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c.png)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六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5月15日,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
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精准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奔火之路殊为不易。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自发射以来,天问一号经历了地火转移段、制动捕获段、环火飞行段等飞行过程,成功完成火星制动捕获,完成了“绕、着、巡”三大目标中环绕探测目标。
在地火转移期间,天问一号完成了地月成像、四次中途修正、深空自拍、深空机动等一系列操作,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深情回望,拍摄地月合影。
2020年7月27日,环绕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清晰地月合影。
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交相辉映。
——轨道修正,让天问飞得更稳。
天问一号先后完成了四次中途轨道修正,对3000N发动机及120N、25N推力器的在轨性能、工作模式进行了全面验证。
——深空自拍,五星红旗闪耀太空。
2020年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这是我国探测器采用分离测量传感器完成首次深空自拍。
——首拍火星,成功获取中国首幅近火图像。
2021年2月5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的首幅火星图像。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55533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a.png)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年轻干部追“星”的正确姿势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完成了长达九个月的追“星”之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对我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为了今天最后的结果,千军万马为之奋斗了6年”,总设计师张桥荣含泪说道。
可见,这辉煌的背后是永垂不朽的航天精神、是夜以继日的奋斗精神,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年轻干部应以此为典范,深入解读追“星”的正确姿势。
追“星”应秉持“信仰之姿”。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过去,火星被古人称作“荧惑”,因其颜色独特、行踪轨迹不定,被赋予了迷信色彩。
当今,一代代航天人坚定理想信念、逐梦星空、攻坚克难,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让火星从“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从“难以捉摸”变得“清晰可见”。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
”青年朋友们要立足实际,把自身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之中,坚定目标不放松,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
用理想信念之火,点亮逐梦之“星”,照亮前进的方向。
追“星”应保持“奋斗之姿”。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不难发现,无论是嫦娥探月,还是北斗导航系统,亦或是天问一号,都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其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团队是一支充满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研发队伍平均年龄35岁,这预示着“90后”甚至“00后”正成长为我国科研力量的主力军,他们用青春奋斗、青春力量,演绎了一部部航天奋斗史,是当之无愧的正确“追星”的活教材。
当下,年轻干部向优秀青年看齐、点赞的同时,要加强自主学习努力奋斗,以过硬的本领突破层层壁垒,以昂扬奋斗的姿态去实现远大理想。
追“星”应坚持“探索之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中国第一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号”,寓意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跨时空融合。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范文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6815a4be23482fb5da4caa.png)
下面是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想象图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体会【1】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消息称,在5月15日,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上天问一号登陆器成功着陆在此,登陆器中载着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
祝融号的成功登陆让中国成为第三个在火星上进行软登陆的国家,也是第二个部署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
〞新时代青年干部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好“航天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初心、强担当、展作为,走好自己的青春“追星路〞。
走艰苦奋斗的“追星路〞。
航天事业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青年干部要能够俯下身子学本领,挑起担子干事业,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找准上下结合点、工作着力点、难题突破点,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敢吃苦、能吃苦、会吃苦,勇于担当,敢于超越,要成为那“乍起的风〞,激活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走勇于攻坚的“追星路〞。
青年兴那么国兴,青年强那么国强。
青年干部在面对急难险阻、矛盾问题时,要继承和发扬航天人探索不止、攻坚克难的精神,知难而进,在重重困难前决不退缩;顽强拼搏,在道道难关前坚持不懈。
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作风,用自己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万难,用自己的行动彰显青年干部的朝气和活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走开拓创新的“追星路〞。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青年干部要将航天人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到自身工作当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青年干部要在实践中创新,以优秀创新管理制度作为基底,党的政策方针作为导向,将创新应用于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锤炼本领、拓展视野,积极开创工作新局面。
走无私奉献的“追星路〞。
在人生价值的天秤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
天宫一号心得体会
![天宫一号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6c1cec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0.png)
天宫一号心得体会天宫一心得体会1天宫1号发射2011年,是一个崭新时代,更是一个科学进步的世纪.“神舟”,“嫦娥二号”相继踏入了浩瀚的太空,而“天宫一号”,则翻开了新的篇章天宫一号,它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八月中下旬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天宫一号”建筑、设计得十分周到.所以,现在航天员就可以到这个空间实验室里工作,为我们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天宫一号》发射后感想昨晚21时16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全部过程.天宫一号顺利地奔向太空,这是中国迈出意义非凡的一大步,同时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天宫一号成功的发射给明天国庆节带来双喜临门.又给祖国妈妈献上了最珍贵的62岁生日大礼.举国欢腾、普天同庆!这“礼物”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62年的变化,是多么的大啊!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我为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祖国说:祖国,我永远祝福你!我是中华的少年!记得62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开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走过六十二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也有过豪情壮志,经历了无数次的悲伤和喜悦,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祖国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这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啊.周恩来爷爷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梁启超爷爷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吗?难道不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吗?是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发展需要靠我们的努力.我们要像海燕一样在海浪中搏击,超越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奋力拼搏,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接过老一辈的火炬,开始新的征途,为我们的祖国谱写新的篇章!的科学资料.“天宫一号”不光是在建筑上十分完美,而且在这“天宫一号”的名字上都含有特殊的由来呢!在2011至2012年之间,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多艘神舟飞船,进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实验,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可是“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非常大,由于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庞大,所以,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载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运送上去的.人要是想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在高速运行的,时速高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科学家要是计算不够精确,有一点误差的话,就很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造成“船毁人亡“,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也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一项工程.但是,为了探索太空的梦想,科学家们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中国的航天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得牢记美国“挑战者”号那样的悲剧,在一次次进步的同时,在这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发生,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失败黑暗.这黑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有许多人都在这中放弃了希望,在这黑暗中永远的死去,永远也见不到那冉冉升起的,充满希望的太阳.“天宫一号”将载着人们的梦想,带着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究,飞向了那遥远又神秘的太空.那将是我们放飞理想的那一刻!天宫一心得体会29月29日,伴随着倒计时声,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即将发射。
观“天宫一号”发射有感
![观“天宫一号”发射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2a7092bb4daa58da0114a8d.png)
观“天宫一号”发射有感
——读书刊,争做好少年2011年9月29日,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而注定要被无数人所铭记。
从电视上,我们看到的是,最后发射时的璀璨和光芒,但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这背后每一寸技术研发的进步,每一处细节的精密准备,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幻想。
发扬“天宫一号”精神,争做好少年。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争当好少年,首先要好好学习,努力把各门功课学好。
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好好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考出一个好成绩。
其次,要争当少年,还要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放学后要多帮妈妈作些家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平时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
然后,要把身体锻炼好,我们长大了,难题增多了,主要靠自己努力去学去想,没有好身体是不行的。
另外,我们要多去参加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为学校争光。
最后,我们要争当好少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小学生守则,牢记八荣八耻,用我们的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少年。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感悟心得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感悟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1fa40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1.png)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感悟心得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的成功是人类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感悟
和心得。
首先,天问一号的火星着陆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科技水平的巨大进步。
从地球到火星
的距离非常遥远,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才能成功着陆。
这次着陆的成功表明人类已经
掌握了先进的航天技术,能够实现对更远星球的探测和研究。
其次,火星着陆也展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探索未知,勇往直前是人类一直以
来的追求。
天问一号的任务非常艰巨,但是我们不畏困难,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最
终取得了成功。
这种勇气和探索精神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因素。
此外,火星着陆还给我们带来了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火星是地球之外最接近的行星,
它与地球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通过对火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行星的形
成和演化,进一步探寻宇宙的奥秘。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和人类的起源。
最后,火星着陆也给我们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
人类通过对火星的探索,有望找到适
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实现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的定居。
这将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也为人类面临的地球资源有限的挑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感悟和心得,让我们更加深
刻地认识到人类的科技水平和探索精神的伟大。
它也为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无限可能性,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希望和机遇。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ed0d50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0 年 7 月 23 日,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加入到火星探测的俱乐部,中国航天探索计划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天问问天,将带着中华民族的无限遐想与好奇,飞向火星,寻找答案。
一问:宇宙苍穹。
众所周知,宇宙浩瀚拥有无数星辰,地球甚至太阳系只是偌大宇宙之中的犄角旮旯,昂首展望渺渺星空,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谭嗣同先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之游,渺渺宇宙,生之不知所之,逝之不知所往,飘飘乎一缕幽魂。
宇宙无垠,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神秘与未知,人类现在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但我们从未放弃,中华民族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我们从哪来又要去到哪?我们在这苍茫宇宙之中有没有同伴,他们对我们是否友好?我们生活的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它又有多大? 我们一直在追问,从万户飞天到东方红一号,从神舟五号到嫦娥计划,我们从未停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苍穹,也将在渺渺宇宙中找到我们的答案。
二问:科技进步。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与创新的民族,中国古代有旧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当代有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只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冰山一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发展现状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这句话表达了我国对于科技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发展的火车头。
天问问天,既是对中国科技进步的鼓励,也是给中国科技的一点压力,做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在未来不仅会有中国空间站、嫦娥五号、登月计划等航天探索计划,还会其他领域的科技跃进:国产发动机技术、光刻机技术中国科技将不断学习和进步。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三篇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afa09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4.png)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三篇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三篇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一素材角度一:勇于挑战、追求卓越此次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有两个关键词“勇于挑战、追求卓越”,无疑是中国“探火”精神的集中体现。
所谓壮举,皆因奋斗。
所谓奋斗,重在传承。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在建党百年之际,到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上去,这是一种科技实力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只能止于至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注定勇往直前。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二全民科技创新“天问一号”火星着陆更激发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到载人飞船,从“嫦娥”探月到“北斗”组网,中国航天每一次的重大突破,都会唤起公众仰望星空的无限热情,激发国人奋斗自强的信心。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承载着更多更大的期待,所引爆“火星热”,得到了国民全力支持与高度认同,由此将唤起全民科技创新意识,建设航天强国需要这样科技创新的精神力量。
“火星热”引发全民科技创新意识,将转化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强大力量。
对此,我们要立足当下,不懈努力,奋发图强,赢得未来。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个人感想三1、中国,不容易!因为,我们的起步太晚了。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就已经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已经成功登陆火星。
我们,现在才第一次尝试。
这中间的差距,并不仅仅只是晚了60年这样简单!我们作为追赶者,每向前迈出一步,每缩小一点差距,所付出的艰辛都是无法想象的。
今年2月18日,毅力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们的天问一号还在环火星轨道上继续运行。
当时,就有声音开始冷嘲热讽,大意就是美国的毅力号发射晚,却比我们早登陆火星,美国就是厉害,中国就是不行。
当我们国家开始公开征集火星车名字时,嘲讽的声音又大了,甚至,编起了段子。
那段时间,在很多相关新闻的下面,都有类似的留言:美国都登陆了,我们还在想名字呢;美国的直升机都在火星起飞了,我们还在想名字呢;美国都在火星上制氧了,我们还在想名字呢......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在抵达当天直接着陆,这确实是我们与美国之间存在差距,没有什么可逃避的,没有什么不能直接面对的。
探月任务天问一号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观后感
![探月任务天问一号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bc46f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d.png)
探月任务天问一号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观后感中国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近日,嫦娥五号归来之际,我国探月任务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天问一号成功在月球上着陆。
这一壮举不仅让我们为自己国家的科技实力感到自豪,更让我们对未来的空间探索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漫长而不断努力的历程。
自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起,我国航天事业就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我们陆续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一系列载人和无人任务。
这些成就使得中国航天事业赢得了国际舞台上的赞誉和尊重。
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是我国探月任务的首次尝试,并且一次就成功地实现了探测器的着陆任务。
这不仅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完美展示,更是展示了中国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优秀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
天问一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航天员的辛勤付出和刻苦努力。
他们对航天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和创新,为这项任务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天员们冒着巨大的风险,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们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对中国航天事业更加有信心。
天问一号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探索太空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和使命,各国纷纷加大了航天事业的投入力度。
而中国正是一个在这方面崭露头角的新兴力量。
我们的成功不仅源自于技术的进步,更源自于中国航天工作者的团结和努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够迈向新的台阶,让航天事业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光芒。
天问一号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自信心的展示。
我们有自己独立的航天系统,拥有自主的科研能力,不再对其他国家依赖。
这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使我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崭露头角。
未来的航天事业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们有了更好的科学仪器和装备,也有了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天问一号的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心得作文三篇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心得作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7de5b4ad02de80d5d8401e.png)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心得作文三篇重因佳句思樊,一纸家书百镒轻。
纸短情长,给你的信也就快收尾了,惟愿我们的天问一号朝着火星的方向,一往无前、矢志不渝,期待你着陆的好消息。
下面是我为您推荐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心得作文三篇。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心得作文1目标火星向着浩瀚苍穹勇敢出征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火星,这颗赤色星球,古往今来都充盈着迷人色彩。
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
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向着浩瀚苍穹出征,向世界和宇宙宣示着:火星,中国来了!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华夏祖先就曾提出有关火星的猜想,而后,几乎历代王朝都设有专司天象的官方机构。
先秦时期,著名诗人屈原写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谁传道之?何由考之?何以识之?孰营度之?的《天问》长诗,体现了古时可贵科学精神的萌芽,也给予了今时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以命名的灵感。
而今,天问一号奔向火星,肩负了祖先的重托,接续着科学的求索。
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极其遥远、充满挑战的征程。
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即轨道器环绕火星、着陆器登陆火星、火星车巡视表面。
这是其他国家通过两三次任务才能实现的目标。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同时完成这三项项目。
如果我国天问一号项目能够成功,就刷新了人类探索行星的历史。
2024中国航天精神心得体会
![2024中国航天精神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8ab94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png)
2024中国航天精神心得体会中国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支撑力量,一直以来都备受国人关注和瞩目。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无数次辉煌的成就,也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汗水。
而在2024年,中国航天再次取得了不可磨灭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更体现了中国航天精神的可歌可泣。
本文将从2024年中国航天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成就出发,探讨中国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并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中国航天在2024年取得的成就堪称举世瞩目。
首先是中国在火星上成功着陆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回的首张火星全景图片让全球震惊,这不仅是中国航天首次探测器登陆火星,也是全球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次是中国在我国北京时间2024年6月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十一号”空间站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任务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雄心壮志,也展示了中国航天人的执着和坚韧。
一直以来,中国航天人都以“坚韧不拔,追求卓越”为工作信念,这正是中国航天精神的核心所在。
坚韧不拔是中国航天人在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所展现的精神品质,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始终保持着对航天事业的信念和热情。
在航天事业中,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中国航天人从不气馁,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执着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才有了一次次辉煌的成就。
追求卓越是中国航天精神中另一个重要的内涵。
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技术立身,创新为魂”的发展理念,不断在航天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力争做到最好,争创一流。
他们不仅在航天技术领域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同时也在航天科研领域不断开展新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让中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让我们深受敬仰和感动。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中国航天精神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心得体会。
2021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作文素材
![2021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f99e92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f.png)
2021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作文素材2021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观后感1天问一号发射成功的意义非常重大。
当然天问一号彻底成功,还需要到2021年的2月份,其环绕器稳定围绕火星飞行;着陆器突破火星大气层成功软着陆,然后展开释放巡视器,传回第一批火星表面和一定深度土层的考察资料之后才能算彻底圆满的成功。
不过发射成功,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的引力,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是后面一系列成功的基础。
因此同样值得祝贺。
那么天问一号成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可以分为远期意义的近期意义两大方面。
从长远来说,人类肯定要探索地球系统以外的外星,月球只能算是“本系统的内部合同工”。
星辰大海首先把星辰排在前面。
如果最近1000年内没有屏蔽重力场或者突破曲率引擎等技术,人类的活动仍然要局限在太阳系之内。
那么未来随着太阳本体持续的燃烧,太阳终究会从稳定的黄矮星变为红巨星。
发生猛烈的氦闪并且扩大体积。
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和金星都会被吞没。
而地球正在被吞没和不被吞没的边缘线上。
即使侥幸不被吞没,那么也会比现在的水星表面还热,海洋会被全部蒸发,最终根本无法生存。
让地球整个脱离太阳的轨道去流浪,也是不现实的。
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地球往外逐步的移民,火星以及木星和土星的个别卫星都是可以考虑的候选移民目的地。
但是最近200年内能够有去有回的,唯一的全球移民可考察目的地还是火星。
因为从火星返回的脱离速度只有5.8公里每秒,比脱离地球引力还容易。
而一旦进入木星或者土星的强大引力圈,脱离速度就会高达30到50公里每秒,比第3宇宙速度还大得多。
一旦被其引力捕获就超过了人类任何火箭的加速能力,要么被其引力加速飞出太阳系回不来,要么就是进入木星或者土星引力系统永远回不来。
因此行星际移民的唯一考察对象现实的只有火星。
即使最近太阳还比较稳定,但是人类准备2个篮子,总比只有地球一个篮子要好。
起码未来可能的小行星撞击等现象,不至于把地球和火星一起撞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0年7月23日,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国第一艘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加入到火星探测的"俱乐部",中国航天探索计划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天问"问天,将带着中华民族的无限遐想与好奇,飞向火星,寻找答案。
一问:宇宙苍穹。
众所周知,宇宙浩瀚拥有无数星辰,地球甚至太阳系只是偌大宇宙之中的犄角旮旯,昂首展望渺渺星空,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谭嗣同先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之游,渺渺宇宙,生之不知所之,逝之不知所往,飘飘乎一缕幽魂。
"宇宙无垠,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神秘与未知,人类现在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但我们从未放弃,中华民族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我们从哪来又要去到哪?我们在这苍茫宇宙之中有没有同伴,他们对我们是否友好?我们生活的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它又有多大?"我们一直在追问,从万户飞天到东方红一号,从神舟五号到计划,我们从未停止,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苍穹,也将在渺渺宇宙中找到我们的答案。
二问:科技进步。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与创新的民族,中国古代有"旧"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当代有"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只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冰山一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驱xx根据当时中国发展现状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并结合xx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这句话表达了我国对于科技的
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发展的"火车头"。
"天问"问天,既是对中国科技进步的鼓励,也是给中国科技的一点压力,做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在未来不仅会有中国空间站、五号、登月计划等航天探索计划,还会其他领域的科技跃进:国产发动机技术、光刻机技术中国科技将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问:民族复兴。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国家,几千年前的大秦帝国、唐朝开元盛世等等是多么的强大,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天朝上国"曾被多少外藩羡慕的所在。
但在近代中华民族却饱经磨难:1884年鸦片战争,18xx甲午海战,1937年抗日战争还有各种不平等条约,曾经的"天朝上国"被洋人狠狠地按在地上羞辱,这是多么的悲哀与无能。
某款竞技类网游里有一句台词很好地形容了中华民族从"天朝上国"到近代衰败的过程:我曾踏足山巅,也曾跌入谷底,但现在另一句台词更为适合: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
法国著名军事家、理论家也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
是的,睡狮该醒了!现在的中国,经济快速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这一次不再是踏上山巅,更要冲出宇宙追寻宇宙的奥义。
"天问一号"!带着人类的无限遐想,带着最尖端的科技,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冲出地球,飞向火星。
未来还会有更多后继者飞出地球,飞向浩瀚宇宙的四面八方,去寻找、去探索人类存在的真谛、宇宙的奥义!"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今天在评论区天问一号发射的评论区发了一条"在现场的留言,
收获一千多网友的点赞,还有网友表达了他们的"羡慕嫉妒恨",也很荣幸收到观网的邀请,邀请我写一下现场的情况和我的感受。
那我就我所能,整理我的眼所见,耳所闻,和观网的朋友分享。
我今年刚刚高中毕业,假期充裕,大学的录取也已经收到,正好前段时间换汇汇学费时因为汇率差省下了几千块钱,于是就决定带着我表弟,来海南玩一圈,顺便看天问一号的发射任务。
因为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航天航空方面的工程师,但是我考入的阿尔伯塔大学优势专业是石油与矿业工程,且没有航天航空相关的课程。
所以我大概这辈子是与航天相关的工作无缘了,所以我就希望在出国前亲自看一次火箭发射,来缅怀我逝去的"青春"。
本来行程的计划是海口美兰机场下机后直接去文昌的,去之前央视做过直播的希尔顿酒店看火箭发射,但是很不幸,文昌的希尔顿酒店和其他能够看到火箭发射的酒店/民俗在我做旅行计划时就全部都订光了(或者是只剩单人间)。
于是只能21,22现在海口住两天,23早上8:45火车前往文昌,直接赶往石头公园看发射。
来到文昌,上了网约车,结果因为路上去寄存行李,耽误了时间,一开始看观察者网发布的封路通知是说发射前三个小时有封路,但是后来警察告诉我石头公园那边的停车场满了他们就会开始限流了。
我在航天大道开到一半时便遇上了封路,司机带我在周边找小路,绕了几圈,都是封闭的,其中一个路卡的武警战士告诉我,前面的村庄已经全部疏散了,车辆和人员都不许进入。
就这样,司机最后在村庄里一个视野开阔的茶馆把我丢了下来。
我和同伴在这里边等发射边喝
茶。
我们停留的地方叫做庙村,这里距离发射场只有五公里左右,但是视野不好,周围全被高大的椰树遮蔽着。
村庄中有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建筑,是用来给周围村庄疏散的居民临时休息的,发射前村民都骑着摩托赶到这里,坐在一起打牌或者喝茶。
村庄里各路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待了,数辆消防车和救护车已经停在了路边,消防员在遮阳棚下整齐的坐着。
武警在路边站岗,公安也是。
大家都在等待着发射的时刻。
终于,12:40,发射的时刻到了,我和朋友跑出遮阳棚,来到十字路口,紧张的用肉眼搜素着天空,几十秒后,强烈的发动机声传来了,我的胸腔感受到强烈的共振,和压迫感,甚至有点喘不上气来。
四周椰林环绕,不知火箭会从哪里冒出来。
突然,茶舍那边的人叫喊着,从遮阳棚里面都跑出来了,我朝那边看去,火箭从椰林的顶端缓缓地往上升,太亮了,我带着墨镜都感觉刺眼,那一刻,我好像变成了一只刚刚摸到黑色石碑的猿猴(xx太空漫游),尖叫着,被一种超越认知的力量折服,我的意识告诉我自己,在我面前,活生生的,是人类科技,智慧,所有工程学科和理学科汇聚在一起的顶峰,它将跨越千万公里,代表人类,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去问候红色星球。
我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每当看到火箭发射,如东方红一号和电波,或者卡西尼号的坠落,我的眼角都会湿润。
但是这一次,激动盖过了所有情感,尖叫成为了唯一宣泄的渠道。
太伟大了,太震撼了。
发射之后,道路解除封锁,我们才得以前往石头公园,从这里可以直接看到发射场,视野非常好。
这里我想和将来也想去文昌看火箭发射的朋友讲一下,海南主要城市之间都有高铁,海口东站到文昌,火车大约24分钟。
途经美兰机场。
石头公园是非常好的火箭观景点,打车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大约134元。
发射前四个小时航天大道会封路,只有通行证的车才能进。
石头公园的停车场满了就会限流,所以最好赶早,早上五点钟就到那里,听说有的发烧友前一天就在石头公园搭了帐篷了。
但是如果不想去石头公园人挤人的话,自驾游在去石头公园的路上也有许多能直接看到发射塔的观景台。
希尔顿酒店也可以看发射,但是要提前很多时间预定。
btw,石头公园的附近路很烂,做好心理准备。
海南的民宿很便宜,环境也很好,但饮食方面和交通方面的花费很高。
就是这么多了,发稿时我还在海南游玩,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问我,我尽我所能回答。
发射现场,我已经变成了一个猿猴了,被雄伟壮观的发射场景所震惊了。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