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

合集下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2020年10月目录一、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发展“生态农文旅”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1)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美经济”案例 (7)三、河南省淅川县生态产业发展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13)四、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 (19)五、江苏省江阴市“三进三退”护长江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23六、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 30七、山东省邹城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35)八、河北省唐山市南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41)九、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案例 (45)十、英国基于自然资本的成本效益分析案例 (50)一、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发展“生态农文旅”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一)案例背景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地处太湖中心区域,距离苏州主城区约40公里,拥有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西山岛,以及84.22平方公里的太湖风景名胜区、148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和100多处历史文化古迹,是全国唯一的整岛风景名胜保护区,拥有长三角经济圈中极为稀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

近年来,金庭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环太湖生态文旅带”的全域定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资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全面提升。

(二)具体做法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建设“减法”和生态“加法”。

金庭镇融合了生态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景区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提升生产能力、扩展生活空间、孕育生态效应”的理念,规划到2024年全镇生产空间规模为128公顷,占总面积的1.52%;生活空间规模为1190公顷,占比14.14%;生态空间规模为7104公顷,占比84.34%,系统优化全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生态产品的内涵阐释及其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的内涵阐释及其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的内涵阐释及其价值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产品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深入阐释生态产品的内涵,分析其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以期为推动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明确了生态产品的定义和特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生态产品相较于传统产品的优势和价值所在。

接着,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包括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生态产品市场的培育、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等。

文章结合国内外生态产品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生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生态产品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产品的内涵阐释生态产品,顾名思义,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和处置等全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

其内涵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环境友好性、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环境友好性是生态产品的核心特征。

这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生态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也应考虑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资源高效利用是生态产品的重要内涵。

这包括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以及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产品的最终目标。

生态产品不仅要在当前满足人类的需求,更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这要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生态产品的内涵不仅涉及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高效利用,更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底层逻辑、现实困境与关键路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底层逻辑、现实困境与关键路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底层逻辑、现实困境与关键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要 (1)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1)三、底层逻辑 (2)四、现实困境 (3)4.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挑战 (4)4.2 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5)4.3 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 (7)五、关键路径 (8)5.1 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 (10)5.2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策略部署 (11)5.3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机制 (12)5.4 政策建议与制度保障 (13)六、案例研究与实践探索 (15)6.1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与比较 (16)6.2 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18)七、结论与展望 (19)7.1 研究结论与主要发现 (21)7.2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22)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概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阐述了底层逻辑,包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分析其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内在机制。

指出了现实困境,如生态产品市场不完善、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因素。

提出了解决这些现实困境的关键路径,包括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等方面,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文档还强调了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保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生态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方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微妙的联系。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为新时代下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生态种养殖业典型案例

生态种养殖业典型案例

生态种养殖业典型案例生态种养殖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下面是十个生态种养殖业典型案例:1. 水稻-鱼共生种养殖水稻-鱼共生种养殖是将水稻田与养殖池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水稻田的底部空间,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鱼类。

水稻的秧苗提供了鱼类的栖息和觅食场所,而鱼类的粪便则为水稻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和养殖的互利共生。

2. 蚕桑联合养殖蚕桑联合养殖是将蚕桑养殖与其他畜禽养殖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蚕桑养殖的副产品,如蚕蛹和蚕茧残余物,作为其他畜禽的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蚕桑养殖也能提供畜禽养殖的阴凉和遮阳场所,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果树-养蜂共生种养殖果树-养蜂共生种养殖是将果树种植与养蜂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蜜蜂的授粉作用,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果树的花蜜也为蜜蜂提供了优质的食源,提高了蜜蜂的养殖效益。

4. 鱼-豆草联合养殖鱼-豆草联合养殖是将养殖鱼类与种植豆草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鱼类的粪便为豆草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同时利用豆草的根系为鱼类提供氧气和水体净化,实现了鱼类和豆草的互利共生。

5. 水稻-鸭共生种养殖水稻-鸭共生种养殖是将水稻田与养殖鸭类相结合,通过鸭类的觅食行为,有效控制水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水稻田也为鸭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食源。

6. 猪-菜园联合养殖猪-菜园联合养殖是将猪养殖与蔬菜种植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猪粪为菜园提供有机肥料,同时菜园为猪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实现了猪养殖和蔬菜种植的互利共生。

7. 水果-草莓联合种植水果-草莓联合种植是将果树种植与草莓种植相结合,通过充分利用果树的遮阳作用,为草莓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草莓的矮生长形态也为果树提供了更好的光照条件,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8. 养殖-生态旅游结合养殖-生态旅游结合是将养殖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打造生态农庄或农家乐,将养殖场打造成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典型案例

《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典型案例

《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典型案例守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生态产业成为重要的选择。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典型案例来探讨如何守护绿水青山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某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项目一、背景介绍某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湿地生态系统已经面临严重破坏。

为了逆转这种局面,当地政府决定开展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项目,力图恢复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为了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该项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湿地区域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和规划,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

同时,加强对湿地的日常管理,加大巡护力度,禁止一切破坏行为,并建立了制度保障。

其次,通过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修复了部分受损湿地。

该项目引入了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湿地植被和修复土壤,协助湿地自然恢复,促进生态系统稳定。

此外,项目还重点保护湿地珍稀濒危物种。

通过制定相关保护计划,加强保护区的巡查和监测工作,禁止乱捕滥猎等破坏行为,有效提升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湿地保护的基础上,该项目还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首先,通过培训与指导,引导当地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该项目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其次,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该项目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通过生态旅游吸引外地游客,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取得的成果与启示通过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项目的实施,该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湿地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湿地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一、诺贝瑞无污染农业技术体系诺贝瑞无污染农业技术体系是指集多种生态技术于一体,以提高蔬菜品质、增加农产品价值,降低农业污染的一种技术体系。

诺贝瑞的这一技术体系通过在土壤修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灌溉技术、生物科技、先进计算机技术等,实现了无污染农业生产。

该体系中采取了以下技术:(1)土壤修复理论该理论首先利用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腐熟土来改善土壤质量,然后结合测定、分析土壤质量的方法,利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提高土质的肥力和生命力,有效减少土壤污染。

(2)灌溉技术采用适宜的灌溉方式,减少灌溉耗水,改善水分利用效率,使土地湿度恒定,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稳定农作物品质,减少农药投入,避免农药残留。

(3)生物科技采用微生物菌剂、生物分解工艺、微生物昆虫灭治等有机方式,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取代化学农药,降低对农作物环境的污染,使产品可以卖到更贵的价格。

(4)先进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分析大量数据,通过智能化的软件来帮助农民及时有效地管理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生态产品的价值。

二、芒特湖湿地科学保护与城市景观绿化芒特湖湿地位于德国西南部,是德国西南部重要的天然湿地景观。

芒特湖湿地体系被誉为“湿地科学博物馆”,其生态环境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为了保护芒特湖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地政府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流域景观构图重建通过整合湖泊、河流、沼泽、森林、农田等要素,重新规划湿地里的景观构图,保护湿地的自然形态。

(2)野生动物保护根据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通过安置栅栏和森林红线等措施,禁止过度采伐、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确保野生动物的自然增殖和保护。

(3)植被恢复通过对植被进行恢复,提高湿地的水土质量,改善环境,确保湿地的水质、水量、水文等稳定,从而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

(4)城市景观绿化在城市景观的外观设计、植被种植、园林设施的安置等方面,结合芒特湖湿地的特色,利用芒特湖湿地的自然美景,开发城市文化和园林景观,为城市带来美丽的视觉环境。

基于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基于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作者简介:许孝岩(1995-),男,汉,山东德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人口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㊂是被网友戏称为 蜀中仙子 的李子柒,还是 人间小太阳 房琪,在他们的作品中,传统美食和山河美景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主体,生动又充满活力,故事化的呈现,可以让受众更能体会到 打猴鼓舞 背后蕴含的情感和价值㊂4.3.2㊀内容呈现 视觉化在以新技术推动生态化的场景传播的新时代,视频㊁动画等具备视觉冲击性㊁趣味性的内容形态比刻板的文字㊁静态的图片更容易得到受众的关注, 打猴鼓舞 内容的 视觉化 呈现可以参考以下两种形态:第一,打造线上虚拟沉浸式体验馆,即采用3D 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在微信公众号㊁微博等平台的线上沉浸式体验馆中展示 打猴鼓舞 的服饰㊁音乐㊁现场表演等,打破传统线下场景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限制,24小时永不落幕,实现随时随地在线体验,为毛南族 打猴鼓舞 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让参观者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 打猴鼓舞 的魅力;第二,跨界场景植入,即依托于植入平台的流量和本身的休闲娱乐性增加用户黏性和互动性,比如说:将毛南族 打猴鼓舞 的一些特有元素例如:服饰㊁装扮㊁道具与游戏中人物的衣着㊁建筑物等相融合㊂让玩家在玩游戏的状态下切身体验产品的特性,把传播和游戏文化深度结合,利用网络游戏把虚拟文化传播转化为真实的传播,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年轻人逐渐对毛南族 打猴鼓舞 有所了解,在这种条件的作用下逐渐提升传播效果㊂5㊀结论打猴鼓舞 作为毛南族人民独有的文化习俗,是毛南族特色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㊂原始的 打猴鼓舞 被赋予深邃㊁沉重㊁肃穆的文化内涵,服装㊁所嚎之歌㊁所击之乐诉说的民族故事表达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传承㊂ 打猴鼓舞 作为卡蒲毛南族独有的文化遗产,围绕它所展开的各种活动,不仅是民族文化在地方传承的重要依托,更是向外宣传贵州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㊂关于毛南族 打猴鼓舞 的自媒体传播,不能只追求传播与发展,忽略了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的继承,要以 打猴鼓舞 传承人为主角,结合新媒体技术,讲述 打猴鼓舞 传承故事,让受众更加全面的了解毛南族 打猴鼓舞 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使传承保护工作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下去㊂参考文献[1]雷远方.神秘的贵州毛南族民俗文化[J ].中国民族,2009,(9):54-56.[2]C.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 ].(2022-07-14)http :// /hlwfzyj /hlwxzbg /hlwtjbg /202202/P020220311493378715650.pdf.[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49.[4]孙定福,危小焰,王丹霞,等.毛南族打猴鼓舞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3):113-116.[5]赵学义,关凯.政策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283.[6]艾瑞网.2022年中国品牌营销及消费行为监测报告[EB /OL ].(2022-11-08).https :// /c400/85392.html.基于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许孝岩(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摘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在各地进行的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相关的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广西探索成功案例进行相关研究,有利于推动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设,文章从案例启示㊁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等进行讨论研究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启示,有利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利于促进政策对生态产品实现的支撑力度㊂关键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核算中图分类号:F27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0.0291㊀研究背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㊁相互促进的,但现实中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公共产品的免费利用造成极大的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优质的生态产品不仅有利于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更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㊃28㊃极大助力㊂十八大以来,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出台一系列生态产品相关的政策,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顶层设计基础,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供地方学习参考㊂广西壮族自治区也相应地出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关政策和一批典型案例,为广西区内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转化提供了案例参考和实践经验,本文结合广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从案例分析㊁启示和建议方面进行研究,推动广西生态文明的建设㊂2㊀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先后推出广西南宁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三江桑蚕全产业链示范基地㊁广西北海市冯家江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等成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研究不同环境下的生态产品识别㊁核算评价及应用,生态产品供需对接等从而有助于推动广西生态产品价值机制的研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㊂2.1㊀冯家江生态环境修复案例广西北海市冯家江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是生态环境保护条件下的生态产品实现典型案例㊂广西北海市冯家江生态产品在涵养水源㊁水土保持㊁渔业养殖㊁旅游观光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㊂冯家流域长度16公里左右,入海口最宽处不足百米,这样的河流在别的区域来说或许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但对北海人而言,却极为重要㊂冯家江入海口的东边,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是广西第一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入海口的西边,则是 天下第一滩 银滩㊂当地政府识别和发现冯家江生态产品价值,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冯家江生态修复,通过治污㊁河岸海库一体化修复,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自然,选用不破坏当地生态的植物,再通过常规的公园建设,成功实现了冯家江流域的生态修复,在生态功能方面,冯家江项目区除了水体已达到或优于准IV类地表水的标准外,冯家江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提升㊂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冯家江也提供了旅游休闲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当地旅游休闲价值和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㊂设经初步测算,仅土地增值将达到200亿元以上,而且通过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㊂ 生态+旅游 是广西当地传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之一,通过生态保护创造当地的旅游价值,进而通过旅游价值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循环往复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产品循环案例㊂2.2㊀三江桑蚕产业链典型案例广西南宁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三江桑蚕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是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条件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㊂种桑养蚕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带动当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㊂广西南宁的一个村庄就实现种蚕养蚕从而增收和发展旅游业的全产业链示范基地㊂那楼镇是南宁重要的桑蚕基地,其中三江村更是创新地形成了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 的种桑养蚕的新模式,不仅能够自产自销,更是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提高,三江村桑蚕养殖通过桑树种植到桑蚕育种和养殖,再从蚕茧抽丝到蚕丝被纺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桑蚕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进而打造旅游休闲品牌,更是发展出适合当地的产业,依托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营等方法,提升当地的生态旅游价值,打通 两山论 转化的难点,这种种蚕养蚕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生态农产品,也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㊂桑蚕产业链是广西区内成功的 生态+农业 实现的典型案例,生态农业产品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次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急需的优质生态农产品,但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㊂3㊀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3.1㊀自然资源和生态状况识别和监测机制不完善第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状况底数不明,不能明确识别区内自然资源状况,对于资源的监测机制和识别机制建立不完善,第二自然资源产权归属不清晰,开发保护权责不明确,自然资源管理者缺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状况识别和监测机制,容易产生自然资源产权纠纷,第三,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标准,不能准确识别和核算广西区内的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㊂3.2㊀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单一广西目前的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分为传统的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等方式,缺少企业主体的参与,企业不能融入到生态产品实现循环路径中来,其次,生态保护补偿历史欠账多㊁资金缺口大㊂生态产品价值增值能力薄弱,生态产品附加值不强,缺少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品牌,虽然打造 秀甲天下,壮美广西 刘三姐民族文化 等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但多而不强,其次,除了传统的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等方式,还应该创新更多的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可以学习先进地区和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 湿地银行 森林银行 等成功经验,实现 政府+企㊃38㊃业+经营主体 的新路径,政府在生态产品实现路径中扮演重要角色,做好对生态产品经营主体的政策倾斜工作㊂3.3㊀生态产品价值循环体系薄弱,变现能力弱首先,广西三产融合发展力度不够,广西是农业大省,但是工业和服务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不足以发展充分的生态产业,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发挥不足,导致广西生态产品价值进入市场的循环体系薄弱,很多优秀的生态产品变现能力弱或者不能变现且融入国家生态产品实现的路径单一㊂其次,缺乏一定的金融扶持,生态产品价值循环体系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是生态产品循环体系主体中一部分农村居民多为资金缺乏者,所以需要当地政府发展绿色金融体系,给予当地居民金融扶持,投入资金进入生态产品价值循环体系中来,促进生态产品经营主体更好地融入到循环体系中来㊂4㊀政策建议4.1㊀完善生态产品监测机制首先要完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制定,完善生态产品的识别机制,识别区域内的自然生态资源,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开展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㊂其次,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确资源产权边界㊂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统一登记确权,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健全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㊂最后,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科学合理地核算当地生态产品价值量,自然资源的有偿出让制度依赖于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完善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之间的转化标准,做到按数据依照㊂4.2㊀完善生态产品核算评价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科学核算评价体系要根据各地资源特点进行特色化评价,探索生态产品经济价值核算,深入探索森林地区㊁碳汇㊁流域生物多样性等不同领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开展生态产品的实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相互转化研究㊂其次,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评价技术,开展重点区域对比评价,评价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价值实现程度,最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定期发布,可以将生态产品总值及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并给予达标地区相应奖励等㊂4.3㊀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首先,可以开展生态产业化经营,广西拥有丰富的森林㊁湿地㊁水域㊁海洋等优质自然资源,可以开展生态旅游㊁养殖㊁航运㊁海洋生态等特色生态产业,将企业融入到生态产业化经营中来,引进相关企业进入生态产品市场中,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开展绿色生态产业经营活动㊂其次,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结合,广西可以借助区内优秀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丰富的古村落㊁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发展生态旅游与康养结合的产业㊂最后,除了 生态+旅游 生态+农业 等方式外,也可以鼓励农民入股分红模式,不仅可以保证在生态区内参与生态产品产业化的村民利益,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来㊂4.4㊀金融扶持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首先要做好农业经营主体的筛选机制,将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分类评价,第一类为缺乏资金的农业经营主体,这类经营主体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第二类为资金充足的农业经营主体,不需要再给予资金的倾斜㊂其次,完善金融政策的覆盖范围,要做到金融政策能够覆盖大部分生态产品经营主体,提高这些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㊂其次,要完善金融政策与生态产品实现的融合机制,目前广西区内金融与生态产品融合的相关政策较少,可以学习具有成功经验的先进地区,比如 森林银行 两山银行 等,要做到金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助力㊂参考文献[1]黄如良.生态产品价值评估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5,(03):26-33.[2]陈清,张文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0,(12):133-141.[3]张兴,姚震.新时代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01):62-69.[4]周一虹,元庆洁.基于甘肃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J].会计之友,2022,(06):151-154.[5]张文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基于福建森林生态银行的调研[J].宏观经济管理,2020,(03):73-79. [6]王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一般途径[J].太平洋学报,2019,(10):78-91.㊃48㊃。

天津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

天津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

天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天津:绿色转型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范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废弃矿山如何变身“金山银山”

废弃矿山如何变身“金山银山”

废弃矿山如何变身“金山银山”作者:张伟卜晓朴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22年第01期在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區,有一处被誉为“京西百草园”的“网红打卡地”。

这就是位于百花山东麓,有“孕得百花成水后,一口山泉笑百年”之称的百瑞谷旅游景区。

看着如今的绿水青山,听着潺潺流水声,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处废弃矿山,有过一段从“黑”到“绿”再成“金”的精彩蜕变故事。

壮士断腕——去黑“以前,我们这里空气里都是难闻的煤土味,树叶都是黑色的,就连河水也断流了……”提起以前的曹家坊矿区,村民们苦不堪言。

曹家坊村属房山区史家营乡,位于百花山脚下,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很多村民曾通过开采煤炭增收致富。

由于煤炭过度开采,矿区内森林植被损毁,水土严重流失,采空塌陷等问题日益突出,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为了守护首都绿水青山,北京市出台关井压产政策,要求关闭煤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了煤矿,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当时,曹家坊村民在煤矿里都占有部分股份,煤矿关闭,不仅会影响矿主的收入,还会影响村民的利益。

因此,村民上访现象日益增多,村内不稳定因素剧增。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石明军找到村里颇有威望的煤矿主张进宝做思想工作,对他说:“进宝,关煤矿对我们村有长远好处。

你在村里有威望,群众基础也好,你能不能带个头,先把煤矿关了?”张进宝经营着一家年产量10万余吨的煤矿。

要想说服别人关闭煤矿,就得带头先关自己的煤矿。

经过一番思索,张进宝对石明军表示:“书记,你放心,我第一个关!”张进宝的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村里让我带这个头,就是信得过咱,咱不能辜负。

再说,现在不关,违反政策不说,长期下去,村里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差。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家人终于同意后,张进宝关闭了自家的煤矿。

张进宝还跟着村“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

他们先从矿主中觉悟较高的党员开始做工作,动员大家关闭煤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五维立体融合与路径——基于多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五维立体融合与路径——基于多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五维立体融合与路径———基于多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张二进摘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近年来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实践。

基于自然资源部颁布的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11个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多级编码与模型构建,试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一个系统性的理论解释,借以解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

结果显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个立体融合模式,由“政府-嵌入性主导”“市场-基础性行动”“社会-协同性参与”“民众-主动性加入”“思想-根本性转变”五个范畴构成。

基于五个范畴,在未来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应以政府嵌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原生动力,以市场基础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决定力量,以社会协同巩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外部支撑,以民众加入稳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依托,以思想转变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核心。

关键词:立体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23)10-0105-12收稿日期:2023-07-18作者简介:张二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 22ZDA106。

员园缘引言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为了贯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不断探索,在理论基础、内涵界定、试点模式以及实现途径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截至2023年7月,在生态环境部成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87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6批共468个。

自然资源部推出3批共32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批准6个省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

湿地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典型案例

湿地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典型案例

湿地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典型案例
一个典型的湿地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案例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农业试点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发展湿地公园内的生态农业,实现湿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协调发展,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该项目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和中草药等农产品,养殖有机蛋鸭和水生动物,建设农家乐和农产品销售中心等。

这些农业活动都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湿地公园不仅增加了景观和观赏价值,还形成了一条湿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链路。

游客可以在湿地公园内购买当地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农产品。

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还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发展。

此外,该项目还通过建设湿地生态展示区和开展生态农业培训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湿地保护和生态农业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了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这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湿地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和农业资源,实现湿地公园的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

这种模式不
仅对于湿地保护和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个地方水果产业成为全国地理标志_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19个地方水果产业成为全国地理标志_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3年第40卷第12期19个地方水果产业成为全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80个案例为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其中包括19个地方水果产业,分别为:北京的《推进地理标志富农兴农,打造平谷大桃金字招牌》《特色品质是基础,品牌创新是动力———保护“昌平草莓”,实现“名利”双收》,河北的《小核桃大文化,盘出富民产业》《以栗兴业促发展,香飘四海富农家》《固本强基谋发展,晋州鸭梨展新姿》,海南的《以果为媒,海口火山荔枝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上海的《强保护,提质量,树品牌,“小桃子”登上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舞台”》,浙江的《护好临安“金果果”(山核桃),敲开共富“幸福门”》《擦亮“仙居杨梅”地理标志金名片,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象山红美人”(柑桔)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乡村发展有机融合》,宁夏的《地理标志赋能,助力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贵州的《保护水城猕猴桃地标品牌,助推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四川的《杧果花香飘山野,乡村振兴入梦来》《凝心“桔”力,精“橙”所至,“井研柑桔”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的《烟台苹果香飘园,产业丰收正当时》,新疆的《擦亮地理标志名片(香梨、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干等),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安徽的《小小山核桃,开启致富门》《独秀故里,地标蓝莓促进乡村发展》,重庆的《着力打造“奉节脐橙”品牌营销体系,坚决打赢市场攻坚》等。

据悉,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评选,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及时总结宣传地理标志兴农的先进经验和生动实践,进一步探索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典型案例评定后,相关部门将对其经验做法加以宣传推广,加速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和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

4个地方水果产业被评为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11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推介了第二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4个地方水果产业入选,分别是河北省威县的《聚焦“三品三化”建设,沙荒滩涂实现梨果飘香绿色发展》,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的《坚持生产生态协同,助推樱桃产业绿色升级》,重庆市璧山区的《推动果蔬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夯实都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地位》,四川省蒲江县的《全域实施“两个替代”,促进水果产业量质齐增》。

生态产业化典型案例

生态产业化典型案例

生态产业化典型案例
生态产业化是指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产
业化手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
生态产业化案例:
1. 太阳能产业,随着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太阳能产业
成为生态产业化的典型案例。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
创新,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的
双重目标。

2.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中,通过有
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和产量。

例如,中国的有机茶园、有机蔬菜基地等生态农业示范项目,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成功经验。

3. 可持续旅游业,可持续旅游业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例如,世界各
地的生态旅游景区、生态度假村等项目,通过生态产业化实现了旅
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绿色建筑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中,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实现建
筑物的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

例如,世界各地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为生态产业化树立了榜样。

这些典型案例表明,生态产业化在多个领域都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和模式。

随着全
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态产业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
要的作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
案例》(第二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0.10.27
•【文号】自然资办函〔2020〕1920号
•【施行日期】2020.10.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第二批)的通知
自然资办函〔2020〕19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贯彻落实2020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部组织开展了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根据各地案例报送情况和实践探索成效,组织编写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现予以印发。

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并组织市县积极探索创新,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各地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请及时总结报部,部将不定期向各地推荐成功案例。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2020年10月27日
附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随着人们对环保与健康的认识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作为管理与生态的结合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仅仅拥有生态产品并不能创造有意义的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则成为了保证生态产品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下面,我们以化妆品行业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为例,具体介绍该机制的构成和作用。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成1.1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核心。

优秀的产品设计能满足人们对环境友好、健康保障、舒适便利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综合价值。

在化妆品行业中,优秀的产品设计应从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容器设计等方面考虑,力求达到高品质、低污染、可持续的目标。

1.2 市场推广市场推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一环。

生态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质,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在具体实现上,消费者并不一定认同生态产品的价值。

在化妆品行业中,企业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活动营销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生态产品的优势和价值,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保持较高的竞争力。

1.3 生态品牌管理生态品牌管理是企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生态品牌管理意味着企业需要从品牌的角度对生态产品进行运营和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运营机制与标准化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品牌形象,也能进一步提高生态产品的竞争力。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用2.1 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主要作用之一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

通过优良的产品设计、生态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等手段,引导消费者转变为更环保、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消费观念,逐渐形成新的消费文化和消费态度。

2.2 提升产品品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另一个作用为提升产品品质。

优秀的产品设计、生态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等环节形成的有机结合体,可以不断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使其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新场景新业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新场景新业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新场景新业态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生态产品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担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和组织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典型案例,并创造了新的场景和业态,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1.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生态产品在我国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者。

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推出了一系列生态产品,如保护区纪念品、生态旅游线路等,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实现了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生态产品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民族文化融合的生态产品在我国西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当地企业和组织通过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融合了民族文化元素的生态产品,如手工艺品、民族音乐会等,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热捧。

这些生态产品成功地传承和发扬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3.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态产品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健康和环保的需求越来越高。

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一些企业和组织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耕作方式,生产出了一系列有机食品和绿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生态产品成功地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新场景新业态1.生态小镇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大力发展生态小镇。

生态小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出了清新宜居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些生态小镇通过规划和建设,成功地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列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列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列
结合政府标准及企业实际情况,本文对林草牧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进行梳理,以期为广大企业从事林草牧草生态改造的参考。

(一)国家新工程改造标准:
1.要求使用自然友好型绿色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类型;
2.保护当地野生动植物,培育本地物种,加强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3.有效防止水和土壤污染,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4.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减少人工线路障碍;
5.利用工程成果提高林地生态商品价值。

(二)广东林业公司在林草牧草生态改造实践:
1.绿化植被改造:设置水体混凝土砌筑,设置灌木花卉植物,促进地表水、土壤水分循环;
2.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珍稀动植物保护专区,释放原住野生动物,减少围栏人工障碍,促进整个林草牧草生态功能完整;
3.增添商品价值:加强实物与全景配图的记录,编制全景生态地图,让游客敢于增加访问林地的安全性,更进一步提高林地的商品价值。

(三)山东明堂镇林草牧草生态改造:
1.开展生态化建设:科学规划植物布局,加强水分循环恢复,在植物植被实行工程维护,增加植被完整性;
2.野生动物保护:建立稀缺动物栖息地,设立小动物食物气候区域,架设天然飞杨,成立林草牧草研究组,推动中小植物完整保护;
3.高新技术应用:进行森林防护,对线索视频进行分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合理运用智能物联设备,加强旅游设施设置等。

以上就是林草牧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列的介绍,在林草牧草生态改造实践中,应该科学规划植物布局,加强水分循环恢复,保护当地野生动植物,增加林地的商品价值,并建立珍稀动植物保护专区,减少人工线路障碍,促进整个林草牧草生态功能完整,运用新技术完善整个工程,为企业林草牧草生态改造提供参
考。

202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2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23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热点背景2022年9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围绕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爱护补偿和生态资源指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出首批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和示范推广作用,进一步厚植广西生态环境优势。

模拟试题近年来,广西大力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爱护补偿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出首批10个典型案例。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1.表明观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既要制造更多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以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要,也要供应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丽生态环境需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逐步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载体和重要抓手。

此次广西在生态价值实现方面探究的模式是全国生态领域进展的模范,值得各地政府深化讨论和乐观借鉴。

2.分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义。

(1)展现生态优势与进展优势之间的胜利转化。

始终以来,生态产品都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爱护生态成为各地政府的财政负担。

以山东为例,2022年在污染防治方面支出达209亿,仅国土绿化行动统筹资金9亿,完全靠财政支持植树造林的乐观性不是长期之计。

但广西国有六万林场通过研学教育基地,农业试验基地,经济作物种植等一方面实现了生态爱护,另一方面也借助生态制造源源不断的经济价值,这样的胜利案例让我们看到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可操作性。

(2)有效提高各地政府爱护生态的乐观性。

十九大以来,我们在生态爱护领域的确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很难贯穿于各地政府的进展理念中,除了生态爱护投入高、收效慢的问题以外,就是生态爱护成果很难量化体现在地方干部的政绩中。

基于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基于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

基于广西典型案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摘要:生态产品是指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维护、可持续利用等特点的产品。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研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是我国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以广西典型案例为例,通过对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研究,探讨如何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生态产品的概念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生态产品是指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维护、可持续利用等特点的产品。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研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是我国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以广西典型案例为例,通过对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研究,探讨如何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二、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方式生态产品是生态环境与经济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多重价值。

其中,生态资源价值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的生态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开发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生态旅游是广西生态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

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可以实现旅游收入的增加,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生态旅游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

绿色农业是广西生态产品开发的另一种方式。

广西的农业产业以茶叶、水果、中草药等为主,这些农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通过推行有机农业、绿色种植等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

同时,绿色农业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

生物医药是广西生态产品开发的又一重要方向。

广西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中草药产区之一。

甘肃康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研究

甘肃康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研究

甘肃康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研究作者:张明晶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5期作者简介:张明晶(1993-),女,甘肃靖远人,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审计、环境审计。

摘要: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路径,可有效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这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在于通过采取适当的路径使生态产品价值得以识别并实现。

本文以甘肃康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从康县生态产品与服务、发展历程和主要实践以及经验总结三大方面讨论康县生态产品价值识别与实现的过程。

首先描述了康县的生态环境特征,发现其在发展生态产品和服务也具有优势;其次分析梳理了政府、技术人员、金融机构、企业和农户在其價值实现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得出康县生态价值是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产品市场化得以实现。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康县生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1.15.0160 引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的绿水青山指良好的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指经济社会发展,二者的结合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在不断地吸取教训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下,人类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可以同时实现。

在“两山论”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将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贫扶贫共赢的局面。

由此,本文在深刻理解“两山论”的基础上,研究康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发现康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特产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得出康县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模式为原生态模式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结论,即人类对此区域生态系统的开发程度还没有突破极限。

本文分析梳理了各要素在康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出康县生态(产品)价值通过特产销售和生态旅游实现。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模式分析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指明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2020年10月目录一、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发展“生态农文旅”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1)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美经济”案例 (7)三、河南省淅川县生态产业发展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13)四、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 (19)五、江苏省江阴市“三进三退”护长江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23六、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 30七、山东省邹城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35)八、河北省唐山市南湖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 (41)九、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案例 (45)十、英国基于自然资本的成本效益分析案例 (50)一、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发展“生态农文旅”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一)案例背景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地处太湖中心区域,距离苏州主城区约40公里,拥有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西山岛,以及84.22平方公里的太湖风景名胜区、148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和100多处历史文化古迹,是全国唯一的整岛风景名胜保护区,拥有长三角经济圈中极为稀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

近年来,金庭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环太湖生态文旅带”的全域定位,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资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全面提升。

(二)具体做法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建设“减法”和生态“加法”。

金庭镇融合了生态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景区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提升生产能力、扩展生活空间、孕育生态效应”的理念,规划到2024年全镇生产空间规模为128公顷,占总面积的1.52%;生活空间规模为1190公顷,占比14.14%;生态空间规模为7104公顷,占比84.34%,系统优化全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通过以“优化农用地结构保护耕地、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障权益”为核心的“三优三保”行动,按照“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通过拆旧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等方式,整治各类低效用地798.2亩,增加了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发展、生态用地比例增加,获得的空间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等指标用于全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吴中区重点开发区域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收益用于金庭镇生态保护、修复和补齐民生短板。

此外,在规划编制和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金庭镇预留了后续发展生态产业所需要的建设用地指标,夯实了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是聚焦“水陆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水”方面,防治与保护“双管齐下”,促进水环境提升。

对127条流入太湖的小河实行“河长制”,严格落实主体监管责任,从源头上保护太湖;对太湖沿岸三公里范围内所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落实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防止水源污染;对宕口底部进行清淤和平整,修建生态驳岸和滚水坝,修复水生态。

“陆”方面,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治理。

完成消夏湾近3000亩鱼塘整治和农田复垦,建设高标准农田用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对镇区西南部的废弃工矿用地开展生态修复,打造景色怡人的“花海”生态园;系统治理受损的矿坑塌陷区,就近引入水系,加强植被抚育,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空”方面,开展大气环境整治,关停镇区“散乱污”企业,控制畜禽养殖,减少空气污染源;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

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10年,苏州市制定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014年,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制定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性生态产品,实现“谁保护、谁受益”。

2010年至今,通过三次调整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政策,实现了镇、村等不同产权主体的权益,金庭镇每年的风景名胜区补偿资金和四分之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拨付到镇,用于风景名胜区改造和保护修复、公益林管护、森林防火等支出;水稻田、重要湿地、水源地补偿资金和四分之一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拨付到村民委员会,主要用于村民的森林、农田等股权固定分红、生态产业发展等,极大地激发了镇、村和村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2019年,苏州市选择金庭、东山地区开展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将其定位为环太湖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市、区两级财政在原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2019-2023年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0亿元,重点用于上述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基本公共服务。

四是建立“生态农文旅”模式,实现生态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价值实现。

金庭镇依托特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立“生态农文旅”模式,推动生态产业化经营。

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特色农品变优质商品”。

重点围绕洞庭山碧螺春、青种枇杷、水晶石榴等特色农产品,打造金庭镇特色“农品名片”,将传统历史文化内涵融入特色农产品的宣传销售中,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拓展“特色农品变优质商品”的转化渠道;与顺丰快递签订战略协议,在各个村主要路口设置快递站点,提高鲜果产品运输效率。

挖掘“农文旅”产业链,实现“农业劳动变体验活动”。

挖掘明月湾、东村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堂里、植里等6个传统历史村落的文化底蕴,鼓励村民在传统村落中以自有宅基地和果园、茶园、鱼塘等生态载体发展特色民宿、家庭采摘园等,实现从传统餐饮住宿向农业文化体验活动拓展,形成“吃采看游住购”全产业链。

提升生态文化内涵,助推“绿色平台变生态品牌”。

积极宣传“消夏渔歌”、“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进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形成了丽舍、香樟小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品牌,通过游客的“进入式消费”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

(三)主要成效一是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产品供给水平“双提升”。

近年来,金庭镇干部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逐渐增强,保护绿水青山、依靠绿水青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金庭人的行动自觉,金庭镇的生态空间显著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江南水乡特色、传统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2019年,金庭镇建设开发强度降低至16.65%,同比降低了13.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增加至71%,全镇地表水水质均达到II类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内优质标准;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区域内植物种类超过500种,动物种类超过200种,拥有银杏、水杉等多个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以及虎纹蛙、鹈鹕、鸳鸯等多种国家、省级保护动物。

二是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双显化”。

一方面,苏州市建立了针对各类自然生态要素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采购”公共性生态产品,彰显其内在价值。

其中,补偿标准为水稻田420元/亩、生态公益林250元/亩、风景名胜区150元/亩、其他生态农产品100元/亩;水源地村根据所在村岸线长度、土地面积、常住人口数等,分别给予每村120万元、140万元、160万元的补偿,生态湿地村也分别给予每村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的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湿等各类自然资源。

近三年,金庭镇年均获得生态补偿资金3000余万元。

另一方面,金庭镇通过“生态农文旅”模式的发展,打通了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显化了物质供给类和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价值。

“特色农品变文化商品”方面,2019年全镇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 4.8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果品收入2.71亿元,水产收入0.21亿元,茶叶收入1.93亿元;“太湖绿”大米及“西山青种”枇杷等已成为网红品牌。

“农业劳动变体验活动”方面,2019年全镇吸引旅游人数421.06万人次,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35%,新增民宿104家,改造民宿103家,精品民宿增加至37家,直接带动了1600余人就业。

“绿色平台变生态品牌”,随着“生态农文旅”模式的建立,港中旅、亚视、南峰等投资集团纷至沓来,2017年“阿里巴巴太极禅苑文化驿栈”正式落户金庭镇,2020年美国汉舍集团投资的“汉舍”项目全面启动,“自然、绿色、生态”成为了金庭镇最响亮的名片。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双推进”。

2019年,金庭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3亿元,同比增长6.10%。

其中,服务业占比近80%,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75亿元,同比增长7%。

全镇2019年新增就业岗位647个,同比增长39.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6573元,同比增长6.2%。

依托“生态农文旅”模式,生态产品价值融入了一二三产业发展中,让农民、政府、投资商三方共赢,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双推进”。

二、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美经济”案例(一)案例背景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闽江上游富屯溪源头,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全县水资源丰富,总量达42.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全省的7倍。

全县有大小溪河111条,高家、霞洋等多座优质水库,具备可开发温泉点2处、地下矿泉水点14处。

光泽县的水资源量大质优,过去仅用于传统的农业灌溉、小水电开发和居民饮用,水生态产品所蕴藏的生态价值和巨大潜力有待挖掘。

为了在守护青山绿水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分散、开发规模小、效益低的制约,光泽县积极发展“水美经济”,通过植树造林、产业调整、污染治理,精心绘制全域水美生态图景,涵养优质水资源;搭建“水生态银行”运营平台,对水资源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引入社会化资本,积极发展包装水、绿色种植和养殖、涉水休闲康养等生态产业;通过创新绿水维护补偿考核等制度保障,将现实的保护效益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二)具体做法一是摸清资源家底,绘制水生态产品“基础地图”。

委托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辖区内水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将全县所有涉水工程、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按功能分类,绘制水资源“一张图”。

通过调查评价,系统掌握全县河流水系、水文气象、水资源、水环境状况、水能资源、水生态系统等情况,形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等5个方面的现状评价,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二是涵养优质水源,提高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积极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主动将37.68万亩国土面积划入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加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力度,使保护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均衡水量、涵养优质水源的“不动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