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安全:确保爆破作业过程安全可靠,人员财产免受损害。
2.高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爆破效果最优,达到工程要求。
3.环保:尽量减少爆破对环境的影响,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
4.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爆破材料的浪费。
二、工程条件和现状分析1.工程地点:详细说明爆破地的地质特征,包括岩性、结构、裂隙情况等。
2.目标:明确爆破的目标物体,如岩体、土层等。
3.约束条件:考虑爆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建筑物、人员安全等。
三、设计方案1.爆破参数的确定:-准备工作:对爆破现场进行测量、勘察,确定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选取适当的测点位置和测量方法。
-动态力学参数测定:通过实验和监测,获取岩石的爆破速度、爆破压力、爆破能量等数据。
-设计爆破参数:根据岩体的物理性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包括装药量、孔深、孔径、装药方式、孔距等。
2.孔道设计:-孔道位置:选择合适的爆破孔点,通过岩体的裂缝系统和结构特征,寻找最佳的孔道位置。
-孔道布置:根据爆破参数和孔道性质,合理布置爆破孔道,包括孔距、孔径、孔深等的确定。
-孔道钻探:采用合适的钻孔设备进行钻探,保证孔道的精度和质量。
3.装药设计:-装药方式:根据爆破参数和孔道布置,选择合适的装药方式,如直排、不等间距装药等。
-装药量控制:根据爆破需求和岩体的特性,确定合适的装药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装药现象。
-装药材料:选择合适的装药材料,如炸药、起爆药、推进药等。
4.引爆方式:-爆破网路:根据孔道布置和爆破需求,设计合理的爆破网路系统,确保爆破的同时不引发安全事故。
-引爆方式:选择合适的引爆方式,如电雷管、导线、雷管串联等。
5.安全措施:-爆破现场的警戒和封锁:设置警戒线,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爆破区域。
确保现场的安全封锁,避免事故发生。
-爆破作业人员的防护:爆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安全帽、防爆眼镜等。
-爆破作业的时间和天气限制: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爆破作业,如大风、雷雨等。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在现代建筑和矿山工程中,爆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头、岩石和土壤的拆除和开采过程中。
其中,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在提高效率和保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的原理、方法及其对项目的影响。
一、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的原理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一次性爆破方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其原理在于通过连续进行多次小规模爆破,逐渐破碎岩石或土壤,以达到最终的挖掘或爆破目标。
这种设计方案可以减少爆破过程中的冲击力和振动,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环境和结构物的安全。
二、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的方法1. 爆破孔的布置在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中,爆破孔的布置是关键一步。
爆破孔的位置、间距和角度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一般来说,孔的间距应根据岩石或土壤的性质和强度来决定,孔的角度应使爆破效果最大化。
2. 炸药选择和装药方式在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中,炸药的选择和装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炸药的选择应根据岩石或土壤的性质、强度和颗粒大小来确定。
装药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排装药、无排装药或倒排装药等不同的方式。
3. 连续爆破的设计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中,连续爆破的设计是保证爆破效果的关键。
连续爆破的设计应根据岩石或土壤的性质、爆破孔的布置和装药方式来确定。
通过逐渐增加药量和爆破孔数目,以及控制爆破时间和间隔,可以使爆破过程更加平稳和可控。
三、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对项目的影响1. 提高工程效率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通过控制爆破过程,提高爆破效果和工程运输效率。
相对于传统一次性爆破,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达到工程目标,减少不必要的爆破次数和材料浪费,从而提高整体工程效率。
2. 保证安全性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爆破过程中的冲击力和振动,降低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的破坏风险。
通过合理的爆破孔布置、炸药选择和装药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减少环境污染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一次性爆破,减少了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颗粒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更小。
井下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1

一、编制说明严格遵守与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组织,认真、充分研究施工周边环境条件,妥善解决施工现场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
应用新技术制定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方案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根据对施工现场情况的考察和爆破周边环境的要求进行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三、工程概况小汪沟铁矿井下上部采区开采已结束,中下位采区开始生产。
矿区中下部矿体由竖井和斜坡道联合开拓的方式,通过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井下矿石。
为保证新设备作业效率,同时降低炸药单耗,减少大块产出,对凿岩设备参数、爆破参数进行优化。
四、作业区工程地质条件矿体由磁铁石英岩组成,稳定性较好。
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为云母石英岩、黑云石英岩、绿泥石英岩,稳定性较好。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表五、爆破参数确定1、炮孔布置方式由于扇形布孔采准工程量小,炮孔布置灵活,钻机移动次数少,因此采用扇形布置方式。
采用YGZ-90钻机、Simba157、Simba1254、K102凿岩台车在回采进路顶板向上钻凿扇形孔。
2、炮孔直径YGZ-90凿岩机钻头直径为Φ59mm;Simba-H157与K102凿岩台车钻头直径为Φ64mm;Simba-H1254凿岩台车钻头直径为Φ76mm。
3、最小抵抗线对于坚硬岩石,最小抵抗线由公式W=(25~35)d确定。
最小抵抗线:YGZ-90凿岩机为1.475~2.065m,Simba-H157与K102凿岩台车为1.6~2.24m,Simba-H1254凿岩台车为1.9~2.66m。
同时参照大多数矿山采用的最小抵抗线对应的孔径,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进行修正,YGZ-90凿岩机的W取值约为 1.5m,Simba-H157与K102凿岩台车的W取值约为 1.6m,Simba-H1254凿岩台车的W取值约为1.8m。
各类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各类中深孔爆破设计⽅案各类中深孔爆破设计⽅案2.1 矿区概述2.1.1 矿区地理和交通矿区地处⼭坡斜坡部位,所处地势总体为东部低,西部⾼;⼯作区内最低为矿区南西部冲沟⼝处,海拔标⾼1920⽶;最⾼为矿区北西部的⼭坡处,海拔标⾼2278⽶,相对⾼差358⽶,地形坡度⼀般15~40°之间。
属低中⼭浅切割地貌区。
隆阳区板桥镇秋⼭村宝⽯⼭⽯场位于保⼭市隆阳区(市区)42°⽅向,平距约19千⽶处。
矿区地理坐标(极值):东经99°15′28″~99°15′31″,北纬25°14′53″~25°15′01″。
矿区由四个拐点圈定(详见地形地质图),矿区⾯积0.019Km2,开采标⾼2060-2100⽶,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4-1。
⾏政区划⾪属隆阳区板桥镇秋⼭村宝⽯⼭村民⼩组管辖。
320国道经过矿区西部,有⼀条约6千⽶的简易矿⼭公路与西部国道相联通;矿区⾄隆阳区(保⼭市区)运距为23千⽶。
交通较为⽅便,详见交通图(图1)。
4.10凿岩爆破本采⽯场以机械开采为作业⽅式,台阶⾼度10m,凿岩采⽤VF-9/7型空压机驱动与之匹配的KQD-70型潜孔钻机,钻孔直径为70mm。
爆破采⽤中深孔微差爆破技术,炸药选⽤2#露天岩⽯炸药。
在爆破作业中需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采点之间签订统⼀爆破协议,并派遣专⼈在300m爆破警戒范围上站岗放哨,发出明确的爆破信号和解除爆破信号。
4.10.1钻孔形式和炮孔布孔⽅式(1)、钻孔⽅式:采⽤中深孔潜孔钻机钻孔,多排炮孔时炮孔倾⾓取80°,最后⼀排炮孔取75°;采⽤单排炮孔时,倾⾓取75°。
(2)、布孔⽅式:⼀次爆破量较少时⽤单排孔,⼀次爆破量较⼤时,则采⽤V型孔布置⽅式。
4.10.2爆破参数的选择(1)、炮孔直径d炮孔直径取决于选定的钻机类型,采⽤KQD-70型潜孔钻机,钻孔直径取70mm。
(2)、底盘抵抗线Wp(a)、矿区内的台阶为斜坡⾯,其坡⾓在750。
中深孔爆破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说明书部分1.1 工程概况1.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3 采场的地质概况1.4 采准工程1.5 回采方法1.6 采场各水平暴露面积及矿量:1.7 中深孔爆破设计(二)图纸部分2.1 爆破区环境平面图2.2 爆破区地形、地质图及爆破体结构图2.3 药包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2.4 药室和导硐平面图、断面图2.5 装药和填塞结构图2.6 起爆网路敷设图2.7 爆破安全范围图2.8 防护工程设计图二、劳动组织及安全注意事项2.1 人员施工组织安排2.2工程责任人2.3 安全注意事项2.4 中深孔爆破安全技术措施三、安全警戒方案四、应急救援预案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说明书部分1.1 工程概况****矿房采场位于-430m水平4#矿体一盘区(1#盘间柱与2#盘间柱之间)。
该矿房采场落矿高度为70m(-430m~-360m),宽度12m,长度52m;矿量148680T。
相应各分层采准工程切割巷道已施工完毕。
-430m中段4#矿体设计采用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盘间柱,盘间柱内布置运输主运巷与矿石溜井,垂直盘间柱布置运输巷,运输巷内布置出矿川脉。
4#矿体设计回采顺序是先回采矿柱,隔一采一,进行胶结充填,达到设计时间和强度后,再回采矿房。
****采场东临4344矿柱采场西邻4342矿柱采场,矿柱采场均已回采并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施工结束。
采场全尾砂胶结充填的时间已达到三个月以上设计要求时间。
****采场的掏槽、拉槽、落矿均采用中深孔爆破施工,中深孔凿岩已施工完毕。
中深孔掏槽深孔凿岩,采用T-100型潜孔钻机施工完毕,孔径76mm,炮孔共布设51个;中深孔炮排深孔凿岩,采用YGN-90型凿岩机,孔径57mm,炮孔最小抵抗线1.5m,排间距1.4m。
采场底部出矿采用1.5m3电动铲运机出矿。
该采场采准工作已结束。
根据生产需要,经领导和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对****采场进行分层中深孔切割槽、回采施工。
中深孔爆破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说明书部分1.1 工程概况1.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3 采场的地质概况1.4 采准工程1.5 回采方法1.6 采场各水平暴露面积及矿量:1.7 中深孔爆破设计(二)图纸部分2.1 爆破区环境平面图2.2 爆破区地形、地质图及爆破体结构图2.3 药包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2.4 药室和导硐平面图、断面图2.5 装药和填塞结构图2.6 起爆网路敷设图2.7 爆破安全范围图2.8 防护工程设计图二、劳动组织及安全注意事项2.1 人员施工组织安排2.2工程责任人2.3 安全注意事项2.4 中深孔爆破安全技术措施三、安全警戒方案四、应急救援预案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说明书部分1.1 工程概况****矿房采场位于-430m水平4#矿体一盘区(1#盘间柱与2#盘间柱之间)。
该矿房采场落矿高度为70m(-430m~-360m),宽度12m,长度52m;矿量148680T。
相应各分层采准工程切割巷道已施工完毕。
-430m中段4#矿体设计采用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盘间柱,盘间柱内布置运输主运巷与矿石溜井,垂直盘间柱布置运输巷,运输巷内布置出矿川脉。
4#矿体设计回采顺序是先回采矿柱,隔一采一,进行胶结充填,达到设计时间和强度后,再回采矿房。
****采场东临4344矿柱采场西邻4342矿柱采场,矿柱采场均已回采并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施工结束。
采场全尾砂胶结充填的时间已达到三个月以上设计要求时间。
****采场的掏槽、拉槽、落矿均采用中深孔爆破施工,中深孔凿岩已施工完毕。
中深孔掏槽深孔凿岩,采用T-100型潜孔钻机施工完毕,孔径76mm,炮孔共布设51个;中深孔炮排深孔凿岩,采用YGN-90型凿岩机,孔径57mm,炮孔最小抵抗线1.5m,排间距1.4m。
采场底部出矿采用1.5m3电动铲运机出矿。
该采场采准工作已结束。
根据生产需要,经领导和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对****采场进行分层中深孔切割槽、回采施工。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2)针对周围保护对象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即:直接防护(受体覆盖),重点被保护对象的覆盖,搭设防护屏障,防护材料须符合强度要求;
(3)爆破安全降震措施
(4)爆破空气冲击波的控制措施
(5)爆破安全警戒
爆破安全警戒距离的合理性、可行性;
(6)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因爆破施工导致的有害效应等,需采取的预防措施;
K、a—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
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145㎏。
中深孔爆破时,K值取150;a值取1.5,最大段起爆药量控制在145kg(2孔一段)
各主要控制点的爆破震动速度V值见下表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R
1.2.1工程环境条件
矿山爆破石料场位于某乡村,矿区周围环境,东侧300m处有一乡村,西侧40外是空地,400m外有工厂和民房,南侧为丘陵地,北侧离山脚60m处有农田和果树。矿区交通较便利,有一条普通公路从东侧山脚下通过,离某市镇约1.2km(见平面图)
1.2.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矿山岩石为凝灰岩,上部强风化层0.5m~1.0m,山上植被不发育,有很多岩石露头,大部分为中风化到微风化,岩石硬度系数为f=8~10,东侧山体较陡,倾角在45度~60度之间,其他方向坡度在30度~45度,;
7.3
堵塞爆破,形成空气冲击波的可能性极小,且空气冲击波的形成需具备音速条件,加之空气冲击波大多情况下表现为单孔作用。故在此对其不做具体验算。
8
8.1
8.1.1石方开挖爆破,必须按国家《爆破安全规程》及浙江省民用爆破物品管理实施细则》执行,设立爆破安全小组,负责爆破作业安全工作。
中深孔台阶爆破设计方案

中深孔台阶爆破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某矿山绝对高程32 m,长度300 m,平均宽度50 m。
可开采方量48万方,开采工期4年。
1.2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矿区交通较为便利,有一条普通公路从东侧山脚下通过,离某市镇给1.2公里。
1.3矿区地质概况及周围环境:矿山岩石为凝灰岩,上部强风化层0.5m~1.0m,山上植被不发育,有很多岩石露头,大部份岩石为中风化到微风化凝灰岩,岩石硬度系数f=8~10,东侧山体较陡,坡度在45º到60º之间,其它方向坡度在30º到45º之间,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没有地下水。
矿区东侧300 m处有一乡村,西侧40 m外是空地,400 m外有工厂和民房。
南侧为丘陵地,北侧离山脚60 m处有农田地和果树。
二、设计依据1.矿区地形简易平面图及有关文件资料。
2.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及安全规范文件。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
4.《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46号令)。
5、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
三、设计方案选择该矿山山体不高,开采山体高度约32m,开采石料约48万方,工期4年。
矿层岩石坚硬,稳固性较好,有利于实施台阶式的规模化开采。
地表覆盖层约0.5~1.0m。
1.1 开采规模与方式开采规模:日平均400 m3。
按25天计,月产量10000m3。
总产量约48万方。
开采方式:中深孔台阶式爆破、单斗挖掘机装料方式。
1.2矿床开拓根据矿区山体结构的特点,采用临时上山坡道开拓运输系统:主干线道路为宽6~8m,最大纵坡为10%的露天矿山道路加斜坡便道直接进入各采场工作面平盘,以进行各开采平台的开采施工。
为有利于采掘设备的移动调度,该矿拟按15m一个开采台阶施工和16m一个开采台阶施工,共分成二个台阶。
即开采高程+0.0m~+15.0m作业台阶及+15.0m~+31.0m作业台阶。
+31.0m高程以上部位采用小风钻处理,整平地形作为潜孔钻机工作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2.1 矿区概述2.1.1 矿区地理和交通矿区地处山坡斜坡部位,所处地势总体为东部低,西部高;工作区最低为矿区南西部冲沟口处,海拔标高1920米;最高为矿区北西部的山坡处,海拔标高2278米,相对高差358米,地形坡度一般15~40°之间。
属低浅切割地貌区。
隆阳区板桥镇秋山村宝石山石场位于市隆阳区(市区)42°方向,平距约19千米处。
矿区地理坐标(极值):东经99°15′28″~99°15′31″,北纬25°14′53″~25°15′01″。
矿区由四个拐点圈定(详见地形地质图),矿区面积0.019Km2,开采标高2060-2100米,矿区围拐点坐标见表4-1。
行政区划隶属隆阳区板桥镇秋山村宝石山村民小组管辖。
320国道经过矿区西部,有一条约6千米的简易矿山公路与西部国道相联通;矿区至隆阳区(市区)运距为23千米。
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图(图1)。
4.10凿岩爆破本采石场以机械开采为作业方式,台阶高度10m,凿岩采用VF-9/7型空压机驱动与之匹配的KQD-70型潜孔钻机,钻孔直径为70mm。
爆破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技术,炸药选用2#露天岩石炸药。
在爆破作业中需要做好各种防措施,采点之间签订统一爆破协议,并派遣专人在300m爆破警戒围上站岗放哨,发出明确的爆破信号和解除爆破信号。
4.10.1钻孔形式和炮孔布孔方式(1)、钻孔方式:采用中深孔潜孔钻机钻孔,多排炮孔时炮孔倾角取80°,最后一排炮孔取75°;采用单排炮孔时,倾角取75°。
(2)、布孔方式:一次爆破量较少时用单排孔,一次爆破量较大时,则采用V型孔布置方式。
4.10.2爆破参数的选择(1)、炮孔直径d炮孔直径取决于选定的钻机类型,采用KQD-70型潜孔钻机,钻孔直径取70mm。
(2)、底盘抵抗线Wp(a)、矿区的台阶为斜坡面,其坡角在750。
为了克服台阶底部的阻力,避免出现“根底”现象,一般都采用底盘抵抗线作为爆破参数设计的依据。
根据爆破实践经验,底盘抵抗线与钻孔直径之间存在如下关系:W p=Hcotα+c式中:H——台阶高度;α——台阶坡面角,80°,cotα=0.176;c——从深孔中止心到坡顶线的安全距离,B≥2.5~3.0m。
(b)、 w p=(0.4~1.0)H;在坚硬难爆的岩石中,或台阶高度较高时,计算时应取较小系数。
(3)、炮孔排距b根据经验公式,炮孔排距:b=(25~40)d。
其中d是炮孔直径。
(4)、炮孔间距a根据有关经验公式,炮孔间距:a=(0.5~1.0)L,为控制爆块大小,可根据灰岩的实际硬度确定炮孔间距。
(5)、超深h超深是为了增加深孔底部装药量,增加对深孔底部岩石的爆破作用,以克服底盘抵抗线的阻力,避免爆破后在台阶底部留下“根底”,超深值与岩石坚固性系数、炮孔直径、底盘抵抗线有关,其值可按下式计算:h=(0.10~0.15)H(6)、填塞高度L2填塞材料用粘土的混合物。
填塞高度是一个重要的爆破参数,合理的填塞高度应保证爆破气体不过早从孔口喷泄,同时又使台阶上部岩石能得到充分破碎。
根据经验,按炮孔直径大小,填塞高度可取: L 2=(0.7~1.0)w 1垂直深孔取(0.7~0.8)w 1 ;倾斜深孔取(0.9~1.0)w 1 或 L 2=(20~30)d ; (7)、孔深孔深:垂直孔时L=H+h 倾斜孔时L=H/sina+h式中L :钻孔深度;H :台阶高度;α:为台阶坡面角;h:超深 (8)、负担面积单孔负担面积:S=ab ;单孔负担体积:V=abH,钻孔倾斜角:与台阶坡面角α一致,钻孔为倾斜孔; (9)、炸药单耗q单位炸药消耗量q 值表(kg/m 3)根据石英砂岩的硬度系数f=5~7和所选2号露天硝铵炸药,炸药单耗q 取0.46 kg/m ³。
(10)、每个炮孔装药量Q当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时,为了改善爆破质量,应加大后排炮孔的装药量,因此,实际爆破设计中炮孔装药量的计算公式为:H a W q Q p ⋅⋅⋅=1式中:Q −炮孔装药量,kg;q −设计选用的炸药单耗,kg/m³;Wp −炮孔底盘抵抗线,m;a −孔间距, m;H −台阶高度,m。
当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时,为了改善爆破质量,应加大后排炮孔的装药量,因此,实际爆破设计中炮孔装药量的计算公式为:前排孔:Q1=q·w1·a·H后排孔:Q n= k·q·a·b·H式中:Q1−第一排炮孔的装药量,kg/m³;Wp −第一排炮孔的底盘抵抗线,m;Q −后排炮孔的装药量,kg/m³;b −炮孔的排间距,m;k −后排炮孔的装药量增加系数1.1~1.2。
(11)、台阶爆破参数计算结果表表4-3 各台阶爆破参数计算结果表10 炮孔间距a 2.2m11 单孔面积S 3.96㎡12 单孔体积V 39.6m³13 炸药单耗q 0.46kg/ m³14 第一排孔装药量Q120.2kg15 第二排孔装药量Q222.3kg16 第三排孔装药量Q324.5kg17 炮孔倾角α80°18 单次最大起爆药量500千克19 起爆方法非电起爆20 炸药2#露天岩石炸药说明本设计爆破参数仅供参考,各项参数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变化,爆破作业时应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特别是岩石硬度、完整性和节理裂隙情况重新进行爆破设计。
爆破必须采用中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非电起爆,严禁多个炮孔同时起爆,并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要求才能确保爆破安全。
4.10.3起爆方法(1)、起爆方法:非电导爆管起爆法。
(2)、爆破网络:并串并联法、孔外微差爆破。
起爆顺序4.10.4爆破器材(1)、炸药:选用2号露天岩石炸药。
(2)、雷管:选用塑料导爆管雷管。
4.10.5爆破作业施工程序和盲炮检查爆破作业施工程序:钻孔—装药—填塞—联线—起爆—爆后检查等。
①、钻孔钻孔设备选用KQD-70型,钻孔直径70mm。
②、装药爆破的装药工作要在清理完炮孔杂物以后进行,装药前应检查炮孔有无堵塞物和孔深、最小抵抗线与原设计的抵抗线有无变化,以确保最后调整核实药量的准确程度。
装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雷管聚能穴朝向起爆药包,采用正向起爆方法时向下,采用反向起爆方法时向上,雷管角线与连接线用绝缘胶布包裹。
二、要防止药包与雷管脱离而引起拒爆,孔装入起爆药包后严禁用力捣压起爆药包,以免发生意外。
三、要保证炸药的连续性,以免影响爆轰波的传递。
四、装药密度要适中,一定的炸药密度可增加爆破威力,密度过大会影响炸药感度,甚至会出现拒爆。
五、水孔装药要注意作好防水处理,或采用抗水炸药。
③、起爆雷管安装雷管检查合格后,应使脚线短路,最好用工业胶布包好露线头。
按电雷管段数分别挂上标记牌,放入专用箱,根据设计要求运送到爆破现场,然后现场布置分发到各炮孔位置。
装药时应严防捣断雷管脚线,脚线应沿孔壁顺直。
④、填塞炮孔填塞是很重要的工序,填塞质量好可以使炸药爆炸完全,改善爆破效果。
填塞材料用粘土的混合物,事先拌好,做成泥条备用。
⑤、联线电雷管起爆法在装药后进行并联联线,联线人员不得使用带电的照明,无关人员应退出工作面。
整个网络的联线必须从工作面向起爆站方向顺序进行,联好一个单元马上检测一个单元。
脚线、导线之间的接头形式应该符合爆破要求,各裸露接头间相距足够距离,不允许相互接触,避免接头接触矿岩或水,应用绝缘胶布裹好。
⑥起爆一、电力起爆网络为了确保每一个炮孔安全准爆,采用串—并联网路,即每孔装两发雷管,形成两条串联线路,将其并联与母线连接。
接头用绝缘胶布包裹。
也可采用并—串—并联网络。
二、非电导爆管网络当杂散电流大于30毫安的工作面或在高压线射频电源安全允许距离,不应采用普通电雷管起爆,应采用抗杂电雷管或非电导爆管雷管,每匝导爆管束数量不得多于20发,并用绝缘胶布包扎紧。
爆破主线与起爆电源连接前,必须测量全线路的电阻值,总电阻值应与计算值相符(误差±5%),若不符合,禁止连接。
起爆时,必须有明确规定的指令和操作步骤及安全信号。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露天土岩爆破个别飞石对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0m,建、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的安全震动速度为1.0厘米/秒;新建工业设施和民用建筑应在露天境界300m 外布置,爆破时应注意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⑦、爆后检查在爆破起爆10分钟后,爆破员或爆破技术人员进入爆破现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拒爆现象的炮孔,应立即进行处理或报告爆破工作领导人;在进行处理或作出明显标记后,由爆破工作领导人作出是否解除警戒的决定。
如需重复起爆,则执行联线—警戒—起爆—爆后检查的施工工序。
⑧、盲炮处理1、一般规定1)、处理盲炮前应由爆破领导人定出警戒围,并在该区域边界设置警戒,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许进入警戒区。
2)、应派有经验的爆破员处理盲炮,硐定爆破的盲炮处理应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方案并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3)、电力起爆发生盲炮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将盲炮电路短路。
4)、导爆索和导爆管起爆网路发生盲炮时,应首先检查导爆管是否有破损或断裂,发现有破损或断裂的应修复后重新起爆。
5)、不应接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起爆药包。
6)、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将残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来销毁;在不能确认爆堆无残留的爆破器材之前,应采取预防措施。
7)、盲炮处理后应由处理者填写登记卡片或提交报告,说明产生盲炮的原因、处理的方法和结果、预防措施。
2、裸露爆破的盲炮处理1)、处理裸露爆破的盲炮,可去掉部分封泥,安置新的起爆药包,加上封泥起爆;如发现炸药受潮变质,则应将变质炸药取出销毁,重新敷药起爆。
2)、处理水下裸露爆破和破冰爆破的盲炮,可在盲炮附近另投入裸露药包诱爆,也可将药包回收销毁。
3、浅孔爆破的盲炮处理1)、经检查认起爆网路完好时,可重新起爆。
2)、可打平行孔装药爆破,平行孔距盲炮不应小于0.6m,对于浅孔药壶法,平行孔距盲炮药壶边缘不应小于0.5m。
为确定平行炮孔的方向,可以盲炮孔口掏出部分填塞物。
3)、可用木、竹或其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孔填塞物掏出,用药包诱爆。
4)、可在安全地点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应采取措施回收雷管。
5)、处理非抗水硝铵炸药的盲炮,可将填塞物掏出,再向孔注水,使其失效,但应加收雷管。
6)、盲炮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盲炮数目、炮孔方向、装药数量和起爆药包位置,处理方法和处理意见)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