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存在对运算顺序的混淆和对运算规则的不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5小时后,因故障停下修理了15分钟,然后继续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问汽车共行驶了多少公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总结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混合运算的更复杂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二)知识结构(三)教法建议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
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
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
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浙教版12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包括两部分:理论巩固与实操练习。
1. 理论巩固:复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如加减法、乘除法及括号的使用等。
理解运算的优先级顺序,如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等。
2. 实操练习:完成一定量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习题,包括但不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含有括号的复杂运算。
设计实际问题,将有理数混合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理论巩固部分,并做好笔记,以便于复习和查阅。
2. 实操练习部分要求学生认真计算,注意运算的顺序和符号的正确性。
3. 在完成实操练习时,学生应注重理解题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小组合作部分,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
5. 作业需按时提交,迟交或未交作业的学生需说明原因并补交。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理论巩固的掌握程度、实操练习的正确性、小组合作的表现等。
评价将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计算准确性、解题思路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纠正。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增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四则运算法则。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主要介绍有理数的运算,而2.3节则是有理数的乘法。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环节,也是有理数除法的基础。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实质,能够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有理数乘法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练习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乘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长度的计算,引入有理数乘法。
2.探究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有理数乘法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讲解讲解:教师讲解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给出相关例题。
5.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并强调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浙教版
三、课内练习
1 2 2 (1) (2) 2 3
3 2 (2)8 8 ( ) 2 3 3 2 2 (3) ( ) ( ) 21 2 4 7
例2:半径是10cm,高为30cm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满水。小明 先将桶中的水倒满2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形杯 子,再把剩下的水倒入长、宽、高分别是50cm,30cm和 20cm的长方形容器内。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是多少cm? (∏取3,容器厚度不计)
(1)74 22 70 70 70 1
1 (2)2 6 3 6 6 1 0 3
3
仔细找一找
1 2 1 3 3 (3)(1 ) 2 1 6 4 2 4 4
(1)运算顺序错。
(2)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都错。
(3)乘方计算错误。
1 2 3 2 9 23 3 订正为: (1 ) 2 ( ) 8 8 2 2 4 4
底面半径:3cm
3 6 2
2
高:6cm 30cm
30cm
10cm
50 30 ?
50cm
20cm
10 30
2
?
四、深化巩固
根据右图所给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计算,把 得数分别填入B栏相应的方格内。你能列出 算式么?
开 始
A -3 B
5
-4
从A中取一个数
3 8
2
输出B
2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慈吉中学
郑雪娟
一、引例:我们学校将建一圆形花坛,半径为
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m的正方形(如 图),你能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吗? 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 ( 取3.14) 是多少?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简化运算过程,合并同类项。
3.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举例说明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求解。
参考教材: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有理数,第6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异号相加的特殊情况,以及加减运算的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运算符号的理解与运用:理解正负号在不同运算中的意义,掌握运算符号的优先级。
-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
举例解释:
-能够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求解,提高数学应用素养。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二课时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在对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能主动发现、探究一些数学活动.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应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问题,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1. 能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2. 能将加法运算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3. 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及省略加号和括号.【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计算:(1)(-12)+25 = 13 ;(2)17+(-21)= -4 ;(3)(-4)-16 = -20 ;(4)33-(-27)= 60 ;(5)(-37)-(-12)+(-13)+28 = -10 ;(6)(-12)+(-8)+(-6)+5 = -21 .设计意图: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据,本环节通过帮学生复习回顾,巩固学生基础,减小新课学习难度.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教师提问:对于题中的“高度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通过列式计算此时飞机的高度吗?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展示PPT.关于这个问题,国国和粒粒有着不同的解法.国国的解法:粒粒的解法:-- 4.5+(-)+1.1+(-)-= 1.3+1.1+(-)--= 1(km). = 1(km).师: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发现:4.5+(-)+1.1+(-)=--当左边省略加号和括号变成了右边的式子,因此--可以看作4.5、-3.2、1.1、-1.4 这 4 个数的和.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何将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呢?例如:(-13)-(-7)+(-8)-(+5)=(-13)+(+7)+(-8)+(-5)在和式中,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即(-13)-(-7)+(-8)-(+5)= -13+7-8-5.师: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有理数减法法则.师:-13+7-8-5按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的读法.①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来读:可读作“负13、正7、负8、负 5 的和”;②按算式来读:可读作“负13 加7 减8 减5”.--1.4 可以读作?选取一名学生代表回答:“正 4.5、负 3.2、正1.1、负1.4 的和”或“4.5 减3.2 加1.1 减1.4”.师:4.5+(-)+1.1+(-)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学生猜测是否可以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师生共同进行运算.4.5+(-)+1.1+(-)= 4.5+1.1+[(-)+(-)]= 5.6+(-)= 1.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课统一成加法,理解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做铺垫.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将下列式子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用两种读法将它读出来.(1)(-12)-(+8)+(-6)-(-5);(2)(-13)-(-7)+(-21)-(+9)+(+32).例2.计算:(1)(-8)-(-15)+(-9)-(-12);(2)5.8432143++⎪⎭⎫ ⎝⎛--⎪⎭⎫ ⎝⎛-; (3)()5.273165.12743--⎪⎭⎫ ⎝⎛-++⎪⎭⎫ ⎝⎛-; (4)⎪⎭⎫ ⎝⎛-+-⎪⎭⎫ ⎝⎛-341531; (5)()()10785612--+⎪⎭⎫ ⎝⎛---; (6)⎪⎭⎫ ⎝⎛+-⎪⎭⎫ ⎝⎛-+⎪⎭⎫ ⎝⎛--⎪⎭⎫ ⎝⎛-813414215874.例3.下表是某年某市汽油价格的调整情况:注:正号表示比前一次上涨,负号表示比前一次下降.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 月 9 日汽油价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变化了多少元?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解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答案】例1.解:(1)(-12)-(+8)+(-6)-(-5)=(-12)+(-8)+(-6)+(+5)= -12-8-6+5;读作负 12 减 8 减 6 加 5 或负 12,负 8,负 6,正 5 的和.(2)(-13)-(-7)+(-21)-(+9)+(+32)=(-13)+(+7) +(-21)+(-9)+(+32)= -13+7-21-9+32.读作负13 加 7 减 21 减 9 加 32 或负 13,正 7,负 21,负 9,正 32 的和.例2.解:(1)原式 =(-8)+15+(-9)+12= 15 +12+[(-8)+(-9)] = 27+(-17)= 10;(2)原式 =5.8432143+++⎪⎭⎫ ⎝⎛- =⎪⎭⎫ ⎝⎛++⎥⎦⎤⎢⎣⎡+⎪⎭⎫ ⎝⎛-5.8214343 =0+9=9;(3)原式 =5.273165.12743+⎪⎭⎫ ⎝⎛-++⎪⎭⎫ ⎝⎛- =()5.25.127316743++⎥⎦⎤⎢⎣⎡⎪⎭⎫ ⎝⎛-+⎪⎭⎫ ⎝⎛- =-20+15=-5;(4)原式 =()⎪⎭⎫ ⎝⎛-+-+⎪⎭⎫ ⎝⎛-341531 =()153431-+⎪⎭⎫ ⎝⎛-+⎪⎭⎫ ⎝⎛- =()1535-+⎪⎭⎫ ⎝⎛- =3216-;(5)原式 =10785612--+- =⎪⎭⎫ ⎝⎛-+--10756812 =2120+- =239-;(6)原式 =813414215874--+⎪⎭⎫ ⎝⎛- =813414215874----++--=()⎪⎭⎫ ⎝⎛--+-+--+-814121873454 =436-- =436-.例3.解:由题意得:-140+290+400+600-220+300-190+480 = 1520,所以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 月 9 日汽油价格上升了,上升了 1520 元/吨.第四环节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1.(2022秋•新乐市期末)把算式:(-5)-(-4)+(-7)-(+2)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结果正确的是( )A .-5-4+7-2B .5+4-7-2C .-5+4-7-2D .-5+4+7-22.(2022秋•桥西区校级期中)下列式子可读作:“负 1,负 3,正 6,负 8的和”的是( )A .-1+(-3)+(+6)-(-8)B .-1-3+6-8C .-1-(-3)-(-6)-(-8)D .-1-(-3)-6-(-8)3.(2022秋•福田区校级月考)计算:()⎪⎭⎫ ⎝⎛--⎪⎭⎫ ⎝⎛-++85443125.0=( ) A .415 B .4 C .853-D .-44.(2022秋•当涂县期末)8-(+11)-(-20)+(-19)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是 .5.(2022秋•潍城区期中)一只蜗牛从地面开始爬高为 6 米的墙,向上爬 3 米,然后向下滑 1 米,接着又向上爬 3 米,然后又向下滑1 米,则此时蜗牛离地面的距离为 米.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基础练习,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的写法,加强学生的运算技能.【答案】2.B3.B4.8-11+20-19.5.4.第五环节 【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32-23 中把省略的“+”号填上应得到( )A .1.17+32+23B .-1.17+(-32)+(-23)C .1.17+(-32)+(-23)-(+32)-(+23)2.(2022秋•点军区期中)a ,b ,c 为三个有理数,下列各式可写成a -b +c 的是(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3.(2022秋•沙河市期末)为计算简便,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正确的是( )A .---3.5B .--3.5C .----3.5D .---0.5+3.54.(2022秋•金堂县校级月考)计算1+(-2)+3+(-4)+5+(-6)+…+19+(-20)得( )A .10B .-10C .20D .-20a = 41-,b = -2,c = 432-,那么|a |+|b |-|c |等于( )A .21-B .211C .21D .211-6.(2022秋•淅川县期中)某件商品原价 18 元,后来又跌 1.5 元,下午又涨价 0.3 元,则这一商品最终价格是( )A .0.3 元B .16.2 元C .16.8 元D .18 元7.(2022秋•海曙区期中)和式431121132+--中第 3 个加数是 ,该和式的运算结果是 .8.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和b ,有a ☆b = a -b +1,则[2☆(-3)]☆(-2)的值为 .9.计算:--|-2.32|+(-);(2)⎪⎭⎫ ⎝⎛+++⎪⎭⎫ ⎝⎛-+-21775.24335.0;(3)2134317329655-+--.10.(2022秋•槐荫区期中)上海世博会第一天(5 月 1 日)的进园人数为 20.3 万人,以后的 6 天里每天的进园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单位:万人)①5 月 2 日的进园人数是多少?② 5 月 1 日- 5 月 7 日这 7 天内的进园人数最多的是哪天?最少的是哪天?它们相差多少?③求出这 7 天进园的总人数.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练习,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 C2.B3.A4.A5.7.311-,611. 8.9.---=(-)-()= 10-20= -10;(2)原式=21743243321++--=⎪⎭⎫⎝⎛--⎥⎦⎤⎢⎣⎡+⎪⎭⎫ ⎝⎛-43243321721=7-1=6;(3)原式 =2134317329655--++----=()⎪⎭⎫⎝⎛-+--+-+--2143326531795 =450- =45-.(万人),则 5 月 2 日进园人数为 21.5 万人;②根据题意得:这 7 天的人数分别为:20.3,21.5,13.1,14.5,8.2,10.9,14.8,则 5 月 2 日人数最多,5 日人数最少,-(万人);(万人),则这7 天进园总人数为103.3 万人.第六环节【拓展延伸能力提升】1.若|a|= 3,|b|= 1,|c|= 5,且|a+b|= a+b,|a+c|= -(a+c),求a-b+c的值.2.(1)有1,2,3,…,11,12 共12 个数字,请在每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使它们的和为0;(2)若有1,2,3,…,2007,2008 共2008 个数字,请在每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使它们的和为0;(3)根据(1)(2)的规律,试判断能否在1,2,3,…,2022,2022,共2022 个数字的每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使它们的和为0?若能,请说明添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拔高练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展现有梯度的教学理念.【答案】1.解:因为|a|= 3,|b|= 1,|c|= 5,且|a+b|= a+b,|a+c|= -(a+c),所以a = 3,b = ±1,c = -5,当a = 3,b = 1,c = -5 时,a-b+c = 3-1+(-5)= -3;当a = 3,b = -1,c = -5 时,a-b+c = 3-(-1)+(-5)= -1;综上所述,a-b+c的值为-3 或-1.2.解:(1)1-2+3-4+5-6-7+8-9+10-11+12 = 0;(2)1-2+3-4+...+1003-1004-1005+1006+ (2007)2008 = 0;(3)不能.因为 1 到2022 的总个数为奇数,每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不能使它们的为和0.第七环节【总结反思知识内化】课堂小结:1.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依据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在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的算式中,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从而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3.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1)同号结合法;(2)凑整法;(3)相反数结合法;(4)同分母结合法;(5)同形结合法;(6)拆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八环节【布置作业夯实基础】。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比较简单且多为单纯的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而少有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整数加法、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运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利用游戏来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熟练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2.熟练运用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问题引入活动内容:通过游戏来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前每人准备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共20X,在每X卡片上写上任意数字).游戏规则如下: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X卡片中,抽取4X,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活动目的: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新的知识.活动的实际效果:熟练写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利用各小组写出的算式引导学生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该怎么算. 活动目的:既然是混合运算,自然联想到小学学习的运算顺序,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就要抛弃小学的知识和方法.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运算顺序的回忆,学生尝试混合运算,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初小衔接,领悟知识的连贯和延续.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例1、计算: (1)5451)53(-+- (2)377)21()5(-+--- 随堂练习: 1.计算: (1)21)43(41--+; (2); (3)3)5.4(5.11----;(4))52()352(71---+-.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例1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的同时,训练学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四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 通过游戏来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游戏规则如下:(1)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X 卡片中,抽取4X ,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每组四人都计算,然后看结果的正确与否,再看一看谁用的计算方法最简便,交流经验.活动目的:利用游戏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熟练进行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 2.7四、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共两个课时.这一课时的重点一是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在运算顺序的指引下巩固加法和减法的法则;二是熟练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数据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对本节两个课时内容调整的用意应该也在于此,先按部就班计算;再考虑灵活简便.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初步接触了含有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运算,但还不够熟练,同时对在混合运算中如何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还不了解.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就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可以适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通过对一架特技飞机起飞的高度变化这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减法法则与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两种算法的关系.对两种算法比较的同时,学生将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问题引入活动内容: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飞行的高度变化由表格给出.对于题中的“高度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通过列式计算此时飞机的高度吗?4.5+(-3. 2)+1.1+(-1.4)=1.3+1.1+(-1.4)=2.4+(-1.4)=1(千米)还可以这样计算:=1(千米)活动目的:通过对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加深对法则的认识,并用以进行有关复杂数据的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于这一实际问题,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很感兴趣,都瞪大眼睛仔细听讲.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算式“4.5-3.2+1.1-1.4”可以看作4.5、-3.2、1.1、-1.4这4个数的和,因此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如4.5+(-3.2)+1.1+(-1.4) =4.5+1.1+[(-3.2)+(-1.4)] =5.6+(-4.6) =1活动目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将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问题).对“代数和”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加以体会,无须出现“代数和”的名称.学生在学会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前提下,理解利用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计算:(1) (8)(15)(9)(12)---+--- (2)12()15()33--+- (3)67(18)()(8)()510---++-+(4)2111()()3642-+---- 活动目的: 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分数在内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本例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四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做一做下表是某年某市汽油价格的调整情况: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月9日汽油价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变化了多少元?活动目的: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本例由教师板演,在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同时,为下一小节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2.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的同时,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 2.8四、教学反思这一课时的重点是继续帮助学生实现减法向加法的转化与加减法互化,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一点对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够综合运用有理数的意义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抽象、计算等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设置了一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一—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并据此资料,提出相关问题,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对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一周中每天河流水位情况,继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方法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判断,并学会用数学工具直观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运算,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本节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复习巩固加减运算,逐步把学生牵引到对较复杂数据的灵活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确实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一一收集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对学生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上课相关的资料(新闻与水文资料).活动目的: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为新一次的挑战作好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丰富学生对背景资料的学习,减少学习的障碍.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普遍掌握得不错,并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和水文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引例1:大湖水库平均水位为62.6米,今年七月,由于久旱无雨,大湖水库水位降到了历史最低水位51.5米,而八月的连续降雨又使水位创历史新高75.3米.若取警戒水位73.4米记作O点,那么最高水位75.3米可记作米,最低水位51.5米可以记作米,平均水位62.6米可以记作米.引例 2:小华是一个理财小能手,上周末他数了数自己的零花钱共有120元,下表是小华本周零花钱记录情况,+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有节余,-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超出预算:(2)本周末小华的零花钱总数比上周末多还是少?活动目的: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与交流组内的同学交流,然后全组内发表看法进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合作学习上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米)流花河的警戒水位记为0点,那么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为什么?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1)本周哪一天流花河的水位最高?哪一某某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流花河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3)请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活动目的: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思维水平及思维方法灵活多样,促进思维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并做汇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积极地动脑筋思考问题,能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第四环节:练习提高1.光明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3)最高和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2. 9.11事故后,美国股市出现狂跌,股市指数一度跌到历史最低点,后经政府宏观调控,稍有反弹,下表是某周的股市指数升跌情况,+号表示指数比头一天上升,-号表示指数比头一天下跌:(2)本周五的股市指数比上周五的股市指数高还是低?(3)若将上周五的股市指数即为O点,请你画出本周的股市指数折线图。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第1章 有理数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1.1数轴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1.2绝对值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1.3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044页 0090页 0145页 0185页 0201页 0203页 0205页 0239页 0282页 0412页 0487页 0571页 0585页 0596页 0649页 0703页
第1章 有理数 1.2绝对值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2有理数的减法 2.4有理数的除法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1立方根 3.3立方根 第4章 代数式 4.2代数式 4.4整式 4.6整式的加减 5.1一元一次方程 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6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6.2线段\射线和直线 6.4线段的和差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2.1有理数的加法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2.2有理数的减法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学课件
2.4有理数的除法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学课件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浙教版12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并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的混合运算,旨在巩固学生对基本运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2. 混合运算进阶练习:设计一系列含有加减乘除及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实际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如购物找零、速度与时间等问题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4. 错题分析:选取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常犯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强调易错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代做。
2. 在完成作业时,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运算。
3.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书写规范,步骤齐全,逻辑清晰。
4. 如有遇到疑难问题,可查阅教材或学习资料,或向老师请教。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的正确性、解题思路的清晰性、书写的规范性以及解题步骤的完整性。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老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及时批改作业,并将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
2. 反馈内容包括作业成绩、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改进建议等。
3. 学生应根据老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4.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对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总结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练习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提高其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通过老师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06
作业布置
【必做】3.
(1)根据题意得 58+0.25×(362-150)
=58+0.25×212-58+53
=111(元)
答:朵朵爸爸这个月所需的移动电话费用是111 元.
(2)根据题意得 350+(111-88)÷0.2-362350+23÷0.2362=350+115-362=103(分钟).
的结果最大.故选B.
04
课堂练习
【 例 2 】 计 算 1 5 - 4 × ( - 3 ) + ( − 3 ) 2 × 2 的 结 果 为 _______
原式=15-(-12)+9×2=15+12+18=45.故答案为45.
04
课堂练习
【例3】计算:
3
2
2
3
( 1 ) - 6 2÷ × + 0 . 5 3.
第二级运算,乘方是第三级运算.
运算顺序是先算高级,再算低级;同级运算按从
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对于含有多重括号的运算,一
般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大括
号内的.
03
新知讲解
▶例1 计算:
2
(1)(-6) ×(
2
1
- )
3
2
3
-2 ;
5
6
解:
2
3
=6-8
=-2
2
3
(-9)2+32。
1
3
(2) ÷ - ×(-9)2+32
B
A 选 项 , 2 - 0 ×2 + 4 = 2 + 4 = 6 ;
第10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生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讲义(浙教版)
第10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2.会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会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知识精讲知识点0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 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3.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4.如果有绝对值,要先做绝对值内的运算.能力拓展考点0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典例1】计算(1)﹣165+265﹣78﹣22+65;(2);(3);(4)32÷(﹣2)3+(﹣2)3×﹣22.【即学即练1】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0.25×3.86×40;(2)4÷÷4;(3)49×;(4);(5).2.计算:(1);(2).分层提分题组A 基础过关练1.下列算式计算结果为正数的是()A.2+(﹣3)B.2﹣(﹣3)C.2×(﹣3)D.2÷(﹣3)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0+(﹣2)=2 B.﹣1﹣2=﹣1 C .×(﹣)=﹣1 D.﹣12÷(﹣4)=3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3+(﹣9)=﹣6 B.﹣5﹣(﹣3)=﹣8C .D .4.下列正确的有()A.(﹣8)+(﹣15)=7 B.(﹣3)÷(﹣6)=2C.2﹣2×(﹣8)=0 D.|﹣6|+7=13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8﹣5=﹣3 B.8÷(﹣)=36﹣48=﹣12C.﹣24=﹣16 D.(﹣3)2÷3×=96.在等式“(﹣4)□(﹣2)=2”中,“□”中的运算符号是()A.+ B.﹣C.×D.÷7.计算下列各题:(1)2+(﹣1)=;(2)3﹣10=;(3)(﹣2)×3=;(4)12÷(﹣3)=;(5)=;(6)1÷5×=.8.下列算式中,①﹣(﹣2)2=4,②﹣5÷×5=﹣5,③,④(﹣3)2×(﹣)=3,⑤﹣3﹣6=﹣9.计算错误的是.(填序号)9.计算:32﹣(﹣2)3=.10.计算:(1);(2);(3);(4)(﹣2)2×3+(﹣3)3÷9.11.计算:(1)﹣7﹣(﹣10)+4;(2)(﹣+)×(﹣24);(3)18﹣6÷(﹣2);(4)8÷(﹣2)2+(﹣)×4.题组B 能力提升练1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1 B.﹣7﹣2×5=﹣9×5=﹣45C.3÷×=3÷1=3 D.﹣(﹣3)3=2713.计算22+2×2×(﹣3)+(﹣3)2的结果是()A.1 B.﹣1 C.2 D.﹣214.计算(﹣+﹣)×(﹣24)的结果是()A.1 B.﹣1 C.10 D.﹣1015.代数式55+55+55+55+55化简的结果是()A.52B.55C.56D.5+5516.一种金属棒,当温度是20℃时,长为5厘米,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长度就随之伸长或缩短0.0005厘米,则温度为10℃时金属棒的长度为()A.5.005厘米B.5厘米C.4.995厘米D.4.895厘米17.计算﹣32﹣[﹣5﹣0.2÷×(﹣2)2]=.18.计算(﹣)4+(﹣)3+(﹣)2+(﹣)=.19.认真看下列各题的计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3×=÷(3×)=÷(3×)=÷4=;②﹣35×[﹣(﹣1)]=﹣35×﹣35×=﹣61;③24÷(﹣﹣)=24÷﹣24÷﹣24÷=24×3﹣24×8﹣24×6=﹣264;④﹣32×22+(﹣3)2÷(﹣1)4=﹣9×4+9÷1=﹣27.20.计算:(1)(﹣5)+(﹣4)﹣(+101)﹣(﹣9);(2);(3);(4).21.计算:(1)(﹣1)2÷+(7﹣3)×﹣|﹣2|;(2)﹣14﹣0.5÷×[1+(﹣2)2].题组C 培优拔尖练22.关于有理数的运算,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1)0是最小的整数;(2)两数相加,和不小于每一个加数;(3)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4)0除以任何数,都得0;(5)任何数的绝对值都大于0.A.4个B.3个C.2个D.1个23.若a=﹣(﹣2)2,b=﹣(﹣3)3,c=﹣(﹣4)2,则﹣[a﹣(b﹣c)]的值为()A.﹣39 B.7 C.15 D.4724.计算(﹣1)2003+(﹣1)2003÷|﹣1|+(﹣1)2000的结果为()A.1 B.﹣1 C.0 D.225.(﹣2)2019+(﹣2)2020的结果是()A.﹣22018B.22018C.﹣22019D.2201926.定义一种新运算:1!=1,2!=1×2,3!=1×2×3,4!=1×2×3×4,……计算:=.27.计算:(1)(﹣3)2×[﹣+(﹣)];(2)﹣14+(﹣3)×[(﹣4)2+2]﹣(﹣2)3÷4;(3)(﹣10)3+[(﹣4)2+(1﹣32)×2]﹣(﹣0.28)÷0.04×(﹣1)2020.28.计算:(1)﹣;(2).。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习题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A.B.C.D.【答案】D.【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解析】试题分析:由绝对值可以看出:a<0,b>0,|a|<|b|∴|a-b|+a=-(a-b)+a=-a+b+a=b.故选D.考点:绝对值.2.将边长分别为1、1、2、3、5的正方形依次选取2个、3个、4个、5个拼成,按下面的规律依次记作①、②、③、④.若继续选取适当的正方形拼成,那么按此规律,⑧的周长应该为()A.288B.220C.178D.110【答案】C.【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解析】试题分析:由分析可得:第⑤个的周长为:2(8+13),第⑥的周长为:2(13+21),第⑦个的周长为:2(21+34),第⑧个的周长为:2(34+55)=178,故选C.考点:图形的变化.3.如图是某物体的三视图,则这个物体的形状是()A.四面体B.直三棱柱C.直四棱柱D.直五棱柱【答案】B【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变换》投影与视图【解析】由主视图知物体是三棱柱,由左视图和俯视图知是直三棱柱,故选B.4.-3的绝对值是()A.-3B.3C.D.【答案】B.【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计算即可得解.-3的绝对值是3,即|-3|=3.故选B.考点: 绝对值.5.用“◇”和“☆”分别代表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为了美化环境,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案种植⑴观察图形,寻找规律,并填写下表:⑵求出第个图形中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的株数⑶是否存在一种种植方案,使得乙种植物的株数甲种植物的株数多17?若存在,请你写出是第几个图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6,25,36;25,36,49;(2)第n个图形中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的株数分别为:n2和(n+1)2;(3)第8个方案满足.【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的规律一定要注意结合图形观察发现规律:第n个图中,有甲种植物n2株,乙种植物(n+1)2株;据此规律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16,25,36;25,36,49;(2)第n个图形中甲种植物和乙种植物的株数分别为:n2和(n+1)2;(3)设第n个方案满足,则答:第8个方案满足.考点:图形的变化规律.6.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是-1,将点P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则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答案】2【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解析】设P′表示的数为a,则|a+1|=3,∵将点P向右移动,∴a>-1,即a+1>0,∴a+1=3,解得a=2.7.如图,水平放置的下列几何体,主视图不是长方形的是()【答案】B.【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变换》投影与视图【解析】试题分析:A、C、D选项的主视图都是长方体;B选项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考点: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8.如下图,数轴上点M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为_______________.【答案】-2.5【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解析】点M所表示的数为2.5,所以它的相反数为-2.5.9.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图.那么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有()A.4个B.5个C.6个D.7个【答案】B【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变换》投影与视图【解析】由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易得最底层有4个正方体,第二层有1个正方体,那么共有4+1=5(个)正方体组成,故选B.10.在桌上摆有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其从正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则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少需要块正方体木块,至多需要块正方体木块.【答案】6 16【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变换》投影与视图【解析】易得第一层最少有4块正方体,最多有12块正方体;第二层最少有2块正方体,最多有4块正方体,故总共至少有6块正方体,至多有16块正方体.11.﹣2的相反数是A.B.C.D.【答案】D【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有理数》正数和负数【解析】试题分析: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共21张ppt)
若可以运用乘方,你还能多列出几个算式吗?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 能说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吗? 通过学习你能说出在混合运算过程中 要注意些什么?
计算:
5 2 3 ( ) (4 ) 0.25 (5) (4) 8
汽车的油箱中有油45升,现汽车以每小时 60千米的速度行驶,如果汽车每小时耗油5升, 那么行驶了360千米后,油箱中还有多少升油?
(升) 45 (360 60) 5 45 6 5 45 30 15
A
在下面的式子中的左边任意添上若干个“+”、 “-”、“×”、“÷“号,使等式成立,必要时可以 将相邻数字合并成为一个数,也可以添上括号。 假如左边写成(1+23)×4-5=91≠90,不合要求。 请按要求添上正确的符号:
1 2 (1) (6) 2 ; (2) (3) 23 ; ;
1 5 2 2 2 ( 6 ) 3 . ( 5 ) ( 6 ) ; (4) ; 3 6 3
2
3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例1、计算: ( 1)
1、计算:
(1)
1.5 2 (3)
3 3 2 21 2 4 7
1 6 1 2 4 7 2
2
你 能 行
(2)
(3)
下列计算对吗?如果不对,应如何改正?
1 4 20 4 20 20 1 24 23 (1)24 2 20 24 5 5 8 1 8 1 1 3 1 08 7 (2)2 8 3 8 8 9 9 3 3 3
=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理解混合运算中加减乘除的优先级顺序。
3.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并正确解释计算过程。
二、教学内容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加减乘除的优先级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混合运算中加减乘除的优先级顺序。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并正确解释计算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2分钟)
1.介绍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有理数和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
2.讲解主要内容(15分钟)
1.讲解加减乘除的优先级,强调要按照次序来计算。
2.讲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3.例题练习(30分钟)
1.给学生展示几道例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题,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老师解答并讲解例题,解释计算过程和思路。
4.课堂小结(3分钟)
1.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加减乘除的优先级。
2.通过练习,学生已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正确的计算顺序。
5.课后作业(5分钟)
1.布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和加减乘除的优先级,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顺序。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混合运算练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6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已经能够熟练进行。
但是,对于复杂的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可能会存在运算方法不清晰,运算规律不明确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3.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难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同时,采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子,用于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运算。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呈现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1)苏教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学生做题,来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的能力.2.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法引导学生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四X第一X:运算顺序(记作§2.11 A)第二X:例1、例2(记作§2.11 B)第三X:练习(记作§2.11 C)第四X:做一做(记作§2.11 D)●教学过程Ⅰ.复习回顾,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现在我们来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生]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叫和.有理数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结果叫差.[师]很好,大家来一起背一下这两个运算法则.(学生齐声背)[师]好.我们再来回顾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是什么?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它们的结果各叫什么?[生]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有理数乘法的运算结果叫积.有理数除法法则是:法则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法则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有理数除法运算的结果叫商.[师]很好.除法有两个法则,在运算时要灵活运用.根据减法法则,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以便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同样,在一些除法运算中,也可以利用除法法则二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这样就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背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学生背)[师]我们除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学习了有理数的第五种运算:乘方.那什么叫乘方?用示意图能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和关系吗?[生]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幂、底数、指数等概念和关系.示意图如下:[师]很好.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有时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那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式子如何表示?[生]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用式子表示是: a +b =b +a ; (a +b )+c =a +(b +c ) a ·b =b ·a ; (a ·b )·c =a ·(b ·c ) a ·(b +c )=a ·b +a ·c .[师]回答得很好.在进行计算时适当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在小学我们学过四则运算,那四则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若有括号,应先算括号内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看一算式: 3+22×(-51)=_____. 在这个算式中,有加、有乘,还有乘方,那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Ⅱ.讲授新课[师]在小学,已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样,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有顺序问题.它与小学类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出示投影片§2.11 A)[师生共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包括两层意思:如果有括号,应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如果没有括号,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是第三级运算.运算顺序的规定应是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一级运算,同级运算在一起,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好,知道了运算顺序后,我们看刚才的那道题:3+22×(-51) 这个题中,有乘方运算,则应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即: 3+22×(-51)=3+4×(-51)=3+(-54)=511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出示投影片§2.11 B)分析:此题是含有乘、除和减法的混合运算,根据算式中的关系,运算时,第一步应先算除法,第二步算乘法,第三步算减法,最后得出结果.解:18-6÷(-2)×(-31)=18-(-3)×(-31)=18-1=17 下面我们再看一题.(出示投影片§2.11 B)[师]大家能不能独立完成呢? [生]能.[师]好.现在开始计算.(由两位学生上黑板计算)[师]好,大家演算得都不错,在黑板上做题的这两位同学做得挺好.甲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甲]这个题是含有乘方、乘、加的混合运算,并且带有括号.根据算式的关系,第一步先算乘方和括号内的加法运算.第二步再算乘法,得出结果.解:(-3)2×[-32+(-95)]=9×(-911)=-11[师]很好,有没有其他方法呢?乙同学说说吧.[生乙]这个题是含有乘方、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根据算式关系,可将算式分为两段,“×”号前边的部分为第一段,“×”后边的部分为第二段.第一段是乘方,它的结果正好是第二段括号内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因此,我就想到运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这样简化了运算.解:(-3)2×[-32+(-95)]=9×(-32)+9×(-95)=-6+(-5)=-11 [师]很好.大家来讨论一下,看看这个题的这两种方法,哪种较简便一些.[生]第二种方法较简便,因为第一种方法中要先计算分数的加法,这时需要通分,而第二种方法,在运用了分配律后,只需要计算整数的加法.[师]对,在运算时,有时可以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所以,大家拿到一个题后,不要急于动笔计算.先考虑、分析题的类型,然后根据题型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性.下面我们通过做练习来进一步熟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出示投影片§2.11 C) (课本P 79随堂练习)解:(1)8+(-3)2×(-2)=8+9×(-2)=8+(-18)=-10 (2)100÷(-2)2-(-2)÷(-32)=100÷4-(-2)×(-23)=25-3=22. [师]从练习知道大家基本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接下来,我们做一做:玩个游戏,看规则(出示投影片§2.11 D)[师]大家讨论讨论,看看谁最先凑成24.[生甲]黑桃7,黑桃3,红桃3,梅花7可以这样凑成24:7×[3-(-3)÷7]=24.[生乙]由黑桃7,黑桃3,红桃7,红桃3,可以这样凑成24.7×[3+(-3)÷(-7)]=24.[师]很好,那第2小题呢?[生丙]由黑桃Q,红桃Q,梅花3,方块A可以由以下算式凑成24.12×3-(-12)×(-1)=24.[生丁]也可以这样凑成24.(-12)×[(-1)12-3]=24.[生戊]由黑桃A,方块2,黑桃2,黑桃3可以这样凑成24:(-2-3)2-1=24.[师]每位同学表现得都挺好.并且大家讨论的结果都很正确.老师真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下面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扑克牌,与同伴来玩“24”点游戏.Ⅲ.课堂练习课本P79“24”点游戏.Ⅳ.课时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本节还通过玩游戏进一步加深理解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积累了运算技巧,提高了运算速度.Ⅴ.课后作业(一)看课本P77~78(二)课本P79习题2.15 1.(三)1.预习内容:P80~822.预习提纲:(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2)如何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3.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Ⅵ.活动与探究1.用符号>、<、=填空:42+32_____2×4×3(-3)2+12_____2×(-3)×1(-2)2+(-2)2_____2×(-2)×(-2)通过观察、归纳,试猜想其一般结论.过程:先让学生计算、填空,然后通过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得出一般结论.结论:42+32>2×4×3(-3)2+12>2×(-3)×1(-2)2+(-2)2=2×(-2)×(-2)当a、b表示任一有理数时,a2+b2≥2×a×b2.十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若将十边形的对角线全部画出比较麻烦,我们可以通过边数较少的多边形的对角线寻找规律.观察下表:你发现规律了吗?过程:让学生充分观察表,从表可以看出对角线随多边形边数增加的规律:四边形的对角线是2条五边形的对角线是5条,即5=2+3六边形的对角线是9条,即9=2+3+4七边形的对角线是14条,即14=2+3+4+5八边形的对角线是20条,即20=2+3+4+5+6九边形的对角线是27条,即27=2+3+4+5+6+7 十边形的对角线是35条,即35=2+3+4+5+6+7+8 ……n边形的对角线是:2+3+4+5+6+…+(n-2)=2)3(-nn(条). 结果:十边形有35条对角线.n边形有:2+3+4+5+6+…+(n-2)=2)3(-nn)〗条对角线.。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点评(获奖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的第六节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有理数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有理数运算学习要求最终落实的关键。
通过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按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还可以加深对有理数的各运算的认识,起到复习全章的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数式运算、解方程、函数等有关内容,乃至整个初中代数奠定坚实的运算基础。
同时,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推广,这为研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浙教版第一章主要将数扩充到了有理数,第二章主要研究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对负数的参与运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绝对值运算时与小学四则混合运算基本一致,陌生的是负号与减号之间的关系如何恰当地处理,再加上乘方运算后,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理解、运算顺序和优算策略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三、目标分析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2.会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会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四、重难点分析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难点:例2问题情境较为复杂,计算步骤较多,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五、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探究新知请用加、减、乘、除中的若干种运算(可用括号)将以下4个自然数列成一个算式,使得计算结果为24.(2,3,4,6)请用加、减、乘、除和乘方中的若干种运算(可用括号)将以下4个有理数列成一个算式,使得计算结果为24.(指数和底数都需不重复地从这4个数中选择)(2,3,-3,5)一般地,有理数混合运算有以下顺序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设计意图:采用学生熟悉的“自然数版本24点游戏”进行引入,明线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点了题,暗线是回顾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法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抛出“有理数版本24点游戏”,瞬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时,积累了一定的运算顺序经验,所以能都尝试写出几个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共同分析:观察到题目中有除法、减法运算,还有小括号.解题步骤: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带分数进行乘除运算时,必须化成假分数.在计算时不要“跳步”太多,最后再检查这个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通过此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观察、思考、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你能分别说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吗?
观察:
你能说出这个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二.探索归纳
上面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我们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在小学里所学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这些
运算顺序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是否适用?
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今后将会学到)叫做第三级运算.
课后反馈
教 学 过 程
试一试: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 题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时安排
1
混合运算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2会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会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难点
例题3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已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有哪些?
练习计算:
想一想:
2÷(2×3)与2÷2×3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题目中有乘方、乘法、除法、加法、减法运算.解题步骤: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一个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现在你能完成上面试一试中的习题吗?
例3详见书本53页
练习计算:
教法说明:习题的设计分层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能说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吗?
通过学习你能说出在混合运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教
后
随
笔
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计算中弄清楚加、减、乘、除、成方的运算。
指导
教师
意见
签字:年月日
学校
抽查
意见
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