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合集下载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021002 学时24 学分 1.5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以病原菌的观察鉴定为主要内容,重点学习主要植物病原真菌的鉴定特征,使学生掌握各类病原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并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下一步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常见植物病原生物(包括菌物、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的形态特征,能够对造成植物病害的病原物进行准确鉴定,了解生产中经常发生的植物病害种类;另外,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化和接种等一系列实验,掌握植物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并验证柯赫氏法则,用实践检验植物病理学的原理。

三、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主要是配合普通植物病理学的理论教学,从实践中了解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的植物病害种类和症状,认识植物致病病原的形态,致病症状表现,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学生学好其他的病理学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掌握常见重要致病原生动物界Protozoa 根肿菌门Plasmodiophoromycota 茸鞭生物界Chromist 卵菌门Oomycota 真菌界Fungi 子囊菌门Ascomycota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接合菌门Zygomycota 有丝分裂孢子真菌 ( Mitosporic fungi )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了解植物病原线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及所造成的危害症状;学习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方法和菌体及鞭毛染色方法;掌握植物病毒的接种方法和常规鉴定方法,认识常见寄生性种子植物。

学习培养基的制作,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孢子萌发实验,然后进行接种实验,最终验证和深刻认识柯赫氏法则。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笔试,结合动手能力测试。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处社。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 理解植物病害的定义2. 掌握植物病害的分类3. 了解植物病害的危害和损失4. 认识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教案二: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征1. 了解植物病原物的分类2. 掌握植物病原物的生命周期3. 认识植物病原物的形态特征4. 理解植物病原物与宿主的关系教案三: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流行1. 掌握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2. 了解植物病害的传播机制3. 认识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4. 学习植物病害的预测与控制方法教案四: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1. 学习植物病害的临床症状2. 掌握植物病害的显微诊断技术3. 认识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鉴定方法教案五: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1. 学习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2. 掌握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技术3. 了解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4. 认识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教案六:真菌性植物病害1. 认识真菌性植物病害的特点2. 学习主要真菌性植物病害的病原特征3. 掌握真菌性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方法4. 了解真菌性植物病害的抗药性及其解决途径教案七:细菌性植物病害1. 理解细菌性植物病害的特点2. 学习主要细菌性植物病害的病原特征3. 掌握细菌性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方法4. 认识细菌性植物病害的细菌抗药性及其解决途径教案八:病毒性植物病害1. 了解病毒性植物病害的特点2. 学习主要病毒性植物病害的病原特征3. 掌握病毒性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方法4. 认识病毒性植物病害的抗病毒育种及生物防治方法教案九:植物病害的分子诊断与遗传改良1. 学习植物病害的分子诊断技术2. 掌握植物病原物的分子检测方法3. 了解植物病害的遗传改良技术4. 认识植物病害的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十:植物病害的监测与管理1. 学习植物病害的监测方法2. 掌握植物病害的管理与控制策略3. 了解植物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4. 认识植物病害的可持续治理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植物病害的分类体系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病害及其特征;植物病害的危害和损失评估涉及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包括直观诊断和实验室诊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一、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表周次学时教学内容备注 1 2 绪论 1 2 非侵染性病害 2 2 侵染过程:病程的概念,侵入前期和侵入期 2 2 侵染过程:潜育期和发病期 3 2 病害循环:概念;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3 2 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4 2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4 2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生理小种的概念 5 2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致病性及变异途径 5 2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致病机制 6 2 植物的抗病性:概念、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 6 2 植物的抗病性:基因对基因学说和稳定化选择 7 2 植物的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机制 7 2 病害流行及预测: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及条件 8 2 病害流行及预测:植物病害流行的动态 8 2 病害流行及预测:植物病害的预测 9 2 病害诊断和防治:病害诊断的意义,柯赫氏法则 9 2 病害诊断和防治:植物检疫,选育利用抗病品种 10 2 病害诊断和防治:化学防治 10 2 病害诊断和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各章名称理论课周次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总课时数 1 绪论 2 2 2 非侵染性病害 2 2 3 侵染过程 4 4 4 病害循环 4 4 5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 8 8 性和致病性6 植物的抗病性 6 67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 6 6测8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 8 8防治合计 40 401名称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实际上是小总论,初步提出一些概念,供以下有关章节使用。

概念:植物病害、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侵染目的过程、侵染循环、病害症状,从外部直观初步认识病害,植物病理学的任务。

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危害性、重要性,介绍植物病理学的历史,掌要求握对植物病理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

及本门课的性质、内容、增加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概念:植物病害、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侵重点染过程、侵染循环、病害症状类型。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一:引言与植物病害的概念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分类和危害。

2. 教学内容: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植物病害的概念、分类和危害。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问答法:通过问答让学生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植物病害案例,让学生了解病害的危害。

4. 教学时间:45分钟教案二:植物病原物的分类与识别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植物病原物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使学生了解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物的特点。

2. 教学内容:植物病原物的分类。

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物的特点。

病原物的识别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植物病原物的分类和特点。

实验法:进行病原物的观察和识别实验。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病原物的识别方法。

4. 教学时间:90分钟教案三: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流行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流行条件。

使学生掌握病害传播和流行的控制方法。

2. 教学内容: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病害流行的条件。

病害传播和流行的控制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流行条件。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害传播和流行的案例。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病害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4. 教学时间:45分钟教案四:植物病害的诊断与监测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和监测技术。

使学生了解病害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监测技术。

病害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害的诊断方法和监测技术。

实验法:进行病害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实验。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害诊断和监测的案例。

4. 教学时间:90分钟教案五: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掌握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

2. 教学内容: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一:引言与植物病害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理解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教学内容: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植物病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讨论法:探讨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案二:植物病原物的分类与识别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原物的分类和特点。

掌握常见植物病原物的识别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植物病原物的分类和特点。

常见植物病原物的识别方法。

观察和分析植物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植物病原物的分类和特点。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常见植物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案三: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控制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机制。

掌握植物病害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对植物病害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机制。

植物病害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实际操作植物病害控制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机制。

实验法:实际操作植物病害控制的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病害控制的成功案例。

教案四:植物病毒学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植物病毒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理解植物病毒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2. 教学内容:植物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植物病毒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植物病毒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植物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植物病毒的形态特征。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病毒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教案五:植物细菌学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细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植物细菌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理解植物细菌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2. 教学内容:植物细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二、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一)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
田间病株、种苗、土壤、病株残体、粪肥。
(二)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
休眠、腐生、寄生
(三)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影响因素
三、病原物接种体的传播
病原物接种体的概念:
(一)病原物接种体的释放
1、主动释放
2、被动释放
(二)病原物接种体的传播方式
1、气流传播
2、雨水和流水传播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一、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学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
绪论
1
2
非侵染性病害
2
2
侵染过程:病程的概念,侵入前期和侵入期
2
2
侵染过程:潜育期和发病期
3
2
病害循环:概念;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3
2
病害循环:病原物的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4
2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4
2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生理小种的概念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4学时
侵染过程的概念:
第一节 侵入前阶段
接触以前,主要是土壤中病原物由休眠状态转入萌发状态,以及有关因素。
接触以后,病原物开始生命活动,即将侵入,有关湿度、温度、寄主分泌物,其他微生物的活动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侵入期
一、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
二、各种侵入途径的分析
直接侵入及机制。
重 点
难 点
生理小种的概念,病原物致病性变异途径。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8学时
一、共生、共栖和寄生
1、共生关系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教学设计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教学设计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设立的必修课程,主要介绍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常见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本课程内容涵盖病原体鉴定、病害诊断、防治理论等方面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的认识与掌握。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流行病理学;2.掌握病原体的结构、生命周期、病原性及其检测鉴定方法;3.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防治的基本方法;4.能够识别和判断植物病害的特征,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教材1.主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四版,王淑琴,李燕华,郗丽娟,高卫东等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参考书目:《植物病理学导论》王超林,中国农业出版社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病理学理论和技能。

教学内容及安排基本概念和流行病理学1.植物病害的定义和分类2.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互动关系3.病害发生和流行的规律4.病害的流行途径和防治策略病原体的检测与鉴定1.常见的病原体分类和特征2.病原体的检测和分离方法3.病原体的鉴定和系统发育病害诊断与防治1.病害的症状特征和诊断方法2.病害的发生环境和影响因素3.病害的防治方法和策略实验教学安排1.病菌鉴定实验2.病害诊断实验3.病害防治实验答辩评分标准1.理论考核占60%(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占30%(课中实验)和学生表演和课堂回答占10%2.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3.实验报告:每个学生都要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规范、全面、科学合理。

4.课中教学环节: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等。

课程总结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识别和治疗常见的植物病害。

同时,本课程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在植物保护相关领域的成功发展打下了基础。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导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导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教案————————————————————————————————作者:————————————————————————————————日期: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教案课程名称: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适用专业:农学类各专业学年学期: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鲁红学张长青周燚编写时间:2008 年2 月实验一植物病原症状观察(3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室内外观察,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多样性,掌握主要症状类型,深刻理解植物病害概念和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并掌握病症和病状的一般类型,学会记载方法,以便在病害诊断中加以利用。

此外掌握常用临时玻片制作及病原菌检查方法。

二、学时分配讲授和观看教学录像:0.5 学时;田间实际观察1.0学时,学生动手操作:1.5 学时。

三、材料准备多种盒装蜡叶标本,液浸标本,新鲜标本: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下列各种病害标本,按上述症状划分方法,注意观察病状和病症特点及其症状类型。

小麦赤霉病桃细菌性穿孔病蔬菜幼苗猝倒病大白菜软腐病甘薯线虫病棉花枯、黄萎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叶黑粉病枣疯病桃缩叶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癌肿病玉米丝黑穗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秆锈病葡萄霜霉病茄子褐纹病油菜菌核病麦类麦角病苹果发根病棉花角斑病苋菜白锈病菊花菟丝子黄瓜根结线虫病柑橘溃疡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四、重点与难点1. 掌握植物病害的病症和病状类型,使学生对植物病害有初步的认识。

2.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3. 病症类型:粉状物、霉状物、小黑点、白瓷状物、菌核、菌脓和菌痂五、本章教学(方式)手段1.教师讲授病症和病状概念,及其分类状况。

2.通过实物标本,让学生较直观地区分不同病症及病状类型。

六、作业选择上述病害标本中的10种的发病部位,病状类型和病症类型,填于下表:植物病害症状观察表病害名称发病部位病状类型病症类型七、思考题1.植物病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症状在病害诊断上有什么作用?实验二植物病原菌物(一)(4学时)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次实验熟悉菌物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基本形态;了解低等菌物主要种类的形态特点、分类依据以及所致病害的症状和发生特点,为以后此类病害的病原物鉴定和菌物分类奠定初步基础。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植物病害调查与诊断、病原物鉴定、标本的制作等方面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程的思政设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以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为主线,在培养学生掌握都市型农林业的植物病理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堂讲授、实践实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将家国情怀、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意识、科学求真等思政元素贯穿其中,了解植物病害发生发展与防治原理及其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使命感。

在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田间实习,深入京郊农业生产中开展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参与社区义诊社会服务,了解农民在生产中的需求,认识植物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害,培养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情。

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考核和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认同感等来综合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

三、课程思政实践情况1.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发专业责任担当通过学习裘维蕃院士、朱有勇院士、康振生院士等本专业的著名科学家的科研和实践的故事,引导学生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己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国家发展新征程中展现担当和作为。

带领学生查阅资料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科研成就和精准扶贫的故事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科普演讲2.深入生产一线,激发爱农情怀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课程实习和实践,到农业园区和百姓生产生活中开展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害调查,了解植物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害,激发学生的爱农情怀。

带领学生为农户诊断田间病害,带领学生开展病害调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植物病虫害义诊活动。

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病状类型
变色 坏死 萎蔫 腐烂 畸形
1.变色(discoluration)

变色的概念:受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 细胞是活细胞。 类型:黄化(yellowing)、花叶(mosaic) 、斑 驳(mottle)、脉明(vein cleaning)等。

均匀变色(黄化) yellowing
定义的含义
(1)病害发生的原因:生物因子、非生 物因子、遗传异常。其中生物因子又称病 原生物或病原物。 (2)病害发生的病理程序,即从生理病 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的过程。是 动态变化的过程,有别于动物啮食、机械 伤害等。 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在生理病变前,植 物体内的抗病防御基因已被激活. (3)病害发生的结果,植物生长和繁衍 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寄主 环境 病原物 人为因素
(三)设施植物病害系统(23-24)
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环境 病害发生特点: 1、病原物的危害不受季节限制,常年有 适宜的寄主和温湿度环境因素。 2、环境相对封闭和狭小,病原易高效积 累于短期内达到流行的数量,毁灭性强。

第二节
病害的症状(16-21)
症状的概念(symptom):症状是植物受病 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 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 异常状态。 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个方面。 病状: 受病后植物本身的异常表现。 病征: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


植物病害的成因及控制(1-2)

植物生长条件、环境 病害性质(3)、种类 现代农业研究新内容(污染和中毒病理学) 研究侵染性病害的原则:宏观与微观、个体与群 体、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 病害诊断(症状识别、病原鉴定) 传统的病害控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简称IPM) 现代的病害控制理论:以植物群体健康为核心, 把调节生长环境、加强保健和提高免疫能力为主 要目标,即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ecologgical pest management,EPM—2005,谢联辉)。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植物病害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二、病因 三、病害的重要性 四、植物病害的类型 (一)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 (二)非侵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类型 (一)病状类型 1. 变色(discoloration) 2. 坏死(necrosis) 3. 萎蔫(wilt) 4. 腐烂(rot) 5. 畸形(malformation) (1)增大(hypertrophy) (2)增生(hyperplasia) (3)减生(hypoplasia) (4)变态或变形 (二)病征 (1)霉状物或丝状物 (2)粉状物或锈状物 (3)颗粒状物 (4)垫状物或点状物 (5)索状物 (6)菌脓或流胶 二、症状的变化 三、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第三节 植物病原生物的类群 一、地球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上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名称和命名 (二)地球上生物的主要类群 1. 无胞生物域(Acytota)
病毒界(Kingdom Vira) 2. 原核生物域(Prokaryota)
细菌界(Kingdom Bacteria) 3.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1)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 (2)藻物界(Kingdom Chromista) (3)植物界(Kingdom Platae) (4)真菌界(Kingdom Fungi)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普通植物病理学 学时/学分: 4 开课系部: 园林技术 适用专业: 植物保护 任课教师: 杨 慧
二〇一一 年 七 月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普通植物病理学 授课专业 植物保护 年级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普通植物病理学(General Plant Pathology)课程代码:B0314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 64学时(理论34学时,实验30学时)课程学分: 4学分适用专业: 植物保护先修课程:植物学、气象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等。

一、课程介绍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病害流行规律和病害防治的科学。

它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习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植物病害发生流行和防治的基本理论,掌握进行植物病害诊断,病原物初步鉴定的基本技能,为学好专业课程和其它提高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习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植物病害发生流行和防治的基本理论,掌握进行植物病害诊断,病原物初步鉴定的基本技能,为学好专业课程和其它提高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即:症状学、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防治学。

各部分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

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绪论: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介绍,成绩评定,主要教学参考书,农业生产和植保工作,植物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植物病理学的现状及未来,热带地区植物病害的特点。

2. 概论: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侵染性和非侵染病害的病因,植物病害种类,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植物病害症状,病征、病状类型,植物病害症状的复杂性表现,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3. 植物病原菌物:菌物的一般性状;菌物的分类及命名;鞭毛菌、接合菌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及其主要属形态。

重点讲述根肿菌门、卵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各类菌物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

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
1.什么是菌物,菌物在生物界的地位有何变化?
2.阐述菌物的营养体的主要类型、结构与功能及倍体性。
3.阐述菌物无性繁殖、有性生殖的主要方式和过程,及所产生的常见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论述植物病原菌物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4.什么是准性生殖?说明准性生殖的过程、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
卵菌的有性生殖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板书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二节根肿菌门菌物
1.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
2.粉痂菌属(Spongospora)
3.多黏霉属(Polymyxa)
第三节卵菌门菌物
(一)水霉目(Saprolegniales)
(二)霜霉目(Peronosporales)
4.挑取法:用挑针挑取病组织或基质表面的病原物,也可先将埋生或半埋生的子实体连同病组织一并挑出,再用挑针将子实体剥离。挑取病原物的量要适当,在保证选材典型的前提下,越少越好,以免互相重叠,分辩不清。
5.组织透明法:利用化学药品处理病组织,使组织透明,观察病原在组织内的结构和形态。
6.徒手切片:对于埋生或半埋生的子实体,可以用刀片将病组织切成很薄的丝或片,然后用挑针挑取合适的做成玻片。
2.练习主要病原真菌显微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附录:
病原菌物显微镜玻片的制作方法
1.涂抹法:将病原悬浮液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
2.撕取法:撕取发病部位表皮或表皮毛,观察着生在寄主或基质表面的菌丝和孢子,寄主表皮细胞内的真菌菌丝、吸器和休眠孢子囊堆等。
3.粘贴法:用透明塑料胶带粘贴,用于观察着生于病组织或基质表面的菌丝或子实体。
1.腐霉科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按照寄主受害部位可分为:根部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按照病害症状表理可分为:腐烂型病害、斑点或坏死型病害:花叶或变色型病害等;
按病原生物类型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
按传播方式和介体分为:有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等。
(一)侵染性病害: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类螺质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主要牵涉到三个问题:即①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②病原物的越夏和越冬;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第一节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初次侵染;再次侵染;
第二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原物有各种越夏或越冬的方式:休眠、腐生和寄生。
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
一、田间病株
1、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病株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
2、在温室等保护地越冬或越夏:
七、温室与窖贮
第三节病原物的传播
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
一、主动传播
二、被动传播
1、气流传播
2、雨水和流水传播
3、生物介体:昆虫、螨和某些线虫
4、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
2、不可由下向上运输的元素:Ca、B、S、Cu、Mo、Mn
(二)作物营养失调症状
(表7—1)
1、缺素症状往往因作物种类或品种的不同而异
2、甚至在同一种植物上,由于缺素的程度不同、植物的发育期不同而有差异。
3、某些矿质元素过量也会对植物造成毒害
4、不同种类的植物对这些微量元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土壤可溶性盐过量、硼过量、过量的锰、氟过量、缺硼、缺钾、富贵病
(三)植物营养状况与侵染性病害的关系
二、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空气污染,其他还有水源和土壤的污染、酸雨等
空气污染:(表7-2)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教案综述基本教材:宗兆锋等,《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主要参考书目:1.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岀版社, 1997 2•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原真菌学,中国农业岀版社, 2001 3. 陆家云主编,植物病害诊断,中国农业岀版社, 1997 4. 方中达主编,植病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岀版社, 19987.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中国农业岀版社J.E. Vanderplank 著,曾士迈等译.植物病害过程的遗传学和分子基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198215 .弗赖伊,W.E.著,黄亦存等译.植物病害管理原理.科学出版社,1988 16 •曾士迈等著.植物病害流行学.农业出版社,1986 17 •梁训生,谢联辉主编.植物病毒学,中国农业岀版社, 199418. 王金生,植物病原细菌学,中国农业岀版社,200019. 张绍升编著.植物线虫病害诊断与防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5.Agrios, G.N. Plant PathologyAcademic Press 1997(第四版) 6.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 植物病理学卷,中国农业岀版社,1997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8. E.高又曼,真菌发展史及其形态演化,科学岀版社,9.孙树权等,山西经济植物真菌病害志,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谢联辉著.植物病毒名称及其归属,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1990 1999 11 . Manners ,J.M.著,王焕如等译.植物病理学原理 .农业岀版社,198812 . 李振歧主编,植物免疫学 .中国农业岀版社,1995 13 . H. Wheel著,沈崇尧译.植物病程.科学岀版社,197914 . 199920. 刘维志主编•植物病原线虫学,中国农业岀版社,2000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实习、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
一、教学背景与目的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介绍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植物病害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的课程。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植物保护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本课程将按照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组织:
1、植物病害基础知识:介绍植物病害定义、分类及病原生物特性等基本概念。

2、植物病害发生与发展:阐述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发展规律及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3、植物病害诊断:讲解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诊断步骤及常见病害的识别要点。

4、植物病害防治:介绍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方法及常用杀菌剂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理解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和防治措施。

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解答和疑问提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如实验室诊断和田间调查,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
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题回答等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提供相应
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资源与参考文献
1、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室设备、田间实习场所等。

2、参考文献:《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植物保护学》等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植物病害发生与发展、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植物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

2、教学难点: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杀菌剂的使用及实验室诊断技术。

为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充分理解,我们将针对难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实例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和辅导。

同时,我们也将提供丰富的参考文献和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提醒学生注意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理解植物病理
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植物保护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的植物保护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也将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