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直逼下的温情——论余华的《活着》

合集下载

《活着》:生死、苦难与希望的生命之旅

《活着》:生死、苦难与希望的生命之旅

《活着》:生死、苦难与希望的生命之旅概述《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现代文学作品。

小说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从繁荣到困顿再到希望的人生历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包括生死、苦难与希望。

生死:草木无情,人间有爱《活着》中展现了生死的残酷和无情。

福贵身边发生了一系列家庭悲剧,他失去了儿子、女儿和妻子。

小说通过这些离世的亲人,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脆弱性和无力感。

然而,《活着》也通过福贵与其父亲之间深厚的亲情关系,以及福贵与大舅子阿牛之间特殊却真挚的友谊,呼唤出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爱和情感。

尽管面对巨大的苦难和困境,他们彼此支持、依靠并给予温暖。

从中我们看到,即使在生死边缘,人类的情感仍然存在,仍然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苦难:痛苦与抗争《活着》描绘了中国农村人民在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巨大苦难。

通过福贵一家人的遭遇,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饥饿、贫穷和无助所带来的痛苦。

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福贵经历了战乱、土改、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无数次浩劫。

他丧失了家庭、财产和尊严,深陷在社会动荡带来的泥沼之中。

然而,《活着》并未将苦难作为绝望和放弃的理由。

小说中展现了福贵及其他农民对抗困境的勇气和坚持。

无论是种地、卖血换钱还是偷盗、合谋逃亡,他们都试图寻找活下去的方法,并从苦难中获得力量与智慧。

希望:黎明前的黑暗《活着》强调了希望对于生存意义的重要性。

尽管福贵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痛苦,他依然坚持着对生活的希望。

小说通过描述福贵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奋斗的精神,诠释了“活”字的真正含义。

故事的结局中,福贵虽然失去了亲人和家园,但他重拾信念,迎接新的生活。

这种希望超越了个体痛苦,表达了对美好未来和社会进步的渴望。

结语《活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命旅程中的生死、苦难与希望。

通过福贵一家人在时代巨轮下的坚韧抗争和不屈精神,读者能够思考生命意义、情感价值和乐观态度等问题。

这部作品告诉我们,即使处于陷入绝境、面临死亡或身处困境之中,我们仍然能够寻找到光明与希望,并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意义。

苦难生命中的温情与浪漫——试论《活着》中福贵的活着

苦难生命中的温情与浪漫——试论《活着》中福贵的活着
就这样,福贵以他的韧性承受并超越了一 切苦难。 也许我们会觉得福贵活得卑微、庸常, 甚至凄惨,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的活着,张扬了 一种昂扬乐观的精神内核,生命在苦难和死亡 的深渊中显示它的韧性, 正如余华自己所言: 《活着》表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 的 乐 观 态 度 ”④。
亲情是一家人相濡以沫的温情,在苦难之 中,亲情往往生长出更为强大的力量,让亲人 之间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关怀、 更为贴近的亲 爱。 这种温情,使现实的苦难变得不再压抑和 窒息,反而盈满一种淡化困境的达观;这种温 情, 使接二连三的死亡变得不再阴郁和恐惧, 反而充盈着一种澄澈的悲悯;这种温情,使依 旧变幻无常的命运变得不再诡异和神秘,反而 充荡着一种向死而生的解脱。
苦难生命中的温情与浪漫
— ——试论《活着》中福贵的活着
□王 惠
摘 要:《活着》名为活着,实则是人的死 亡故事;主人公名为福贵,实则非福非贵。 当代 作家余华在话语的极大张力中,书写了一个关 于怎样活着以及为什么活着的话题,在物质的 匮乏、政治的作践、人性的挤压及死亡的煎迫 等多种苦难中,亲情却是福贵生命中的温情与 浪漫, 加上生命的自然本能和隐忍的文化性 格,福贵用活着的方式奏响了自己的命运交响 曲。
就是在这样铭心刻骨的痛楚中,物质性苦 难消失了苦难的神秘感,消失了苦难的形而上 性质,而具有了炊烟般的气息,它实实在在地 和大众的苦难观念发生了联系, 走到了一起, 是福贵人生苦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存性苦难与生俱来,由神秘而又不幸的 命运造成, 比如人性的痼疾和死亡的宿命,而 福贵无从幸免。
起初,福贵的悲剧和他贪图享乐的人性痼 疾脱不了干系。 年轻时的福贵沉溺于声色犬马 中不能自拔。 面对一身不吭地跪在自己面前哀 求的妻子,他无动于衷,又打又踢。 最为荒诞的 场面是:身为商会会长的岳父正组织人员列队 欢迎国军的到来, 福贵被妓女背着一路跑过, 还咧着嘴向两旁哄笑的人点头致礼,并大声向 丈人请早安。 如此沉沦堕落的福贵,一夜之间, 就将徐家从“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鹅,鹅养 大了变成羊,再把羊养大变成,羊变成了牛”积 攒起来的家产悉数输掉。 人性的痼疾,带福贵 走进赌场,走进妓院,走进苦难的深渊。 或许有 人会说,如果他没有输光祖业,那么,不仅他的 财产,甚至他的生命,都将遭到政治权力的剥 夺。 但这一切最初的起源都是人性的恶端,福 贵如此, 政治上的翻云覆雨又何尝不出自于 此。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活着》读后感1500字范文(一)《活着》是一部讲述从解放战争后期到七十年代末期是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去承受巨大的痛苦;其中也折射出眼泪的内涵和亲情友情的可贵。

作为读者,我却洒下了数不清的泪水,有感动,有愤恨,有同情,更多的是触动我心灵的人生真谛。

从此我知道了,活着如此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承载着太多太多,更多的是满满的幸福感。

主人公福贵年轻时顽劣不羁,嗜赌成性,十年如一觉,他享受到了世间的温柔与富贵,弃家人的苦心劝说于不顾,终于将将家产全部败光,随之而来是父亲去世,母亲病重的噩耗。

生活的残酷与窘迫让他彻底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惊醒过来,却又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经受过枪飞弹打的痛苦,在福贵心中,家乡的月亮才是最圆最亮的。

有幸他于战场上苟全了性命,正想回家好好生活,而破败不堪的生活却让苦难继续上演,亲人们的相继离世成为他心中永远流血的伤口。

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用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拨开一片黄土地,将亲人连同自己的绝望埋葬在地下。

暮年之时,与一头老牛相守,在一抹灿烂的夕阳中引吭高歌,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正是对福贵一生的最佳诠释,听起来是多么的凄凉与不堪。

世间的温暖多情,冷漠与凄苦让他留恋忘怀;动荡和苦难,平静和快乐的一生正是我们每个人走过的一生,无需过多的解释,只要好好的活着。

书中还有许多触动心灵深处的情景,想起年仅12岁的凤霞被父亲送到富人家做佣人时,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也许是因为同情凤霞坎坷的命运,也许是感激我们现在拥有美好阳光的生活;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忍受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更不知道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拼搏的辛酸。

我们应该庆幸,活在了这个崭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展现给他人更多的应是积极与不解的奋斗。

眼泪只会增加我们前行的重量,而豁达坦然的接受才是人生快乐的信条。

罗曼、罗兰曾说过: 人生应该有两盏灯,一盏是勇气的灯,另一盏是希望的灯我真心觉得福贵是苦难中的幸存者,他心怀这两盏明灯,指引着他坚定的走下去。

从《活着》看余华的生死观活着余华[修改版]

从《活着》看余华的生死观活着余华[修改版]

一、前言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经典代表作品《活着》是其文学创作模式的转折点。

余华把死亡重复运用在作品的叙事过程中,但在《活着》中,死亡的真实意义并不是为了体现人们思想观念中的消极一面,相反的,正因为“死亡”意义的突出,所以更宣示着生命的可贵。

作者让人们懂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点,是要告诉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在生活中懂得爱的真谛。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活着与死亡都是永不凋谢的现实主题,也为文学的创作开启了永久的话题。

欣赏余华的文学作品,能让我们看到每一个故事人物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考验中所遇到的生死选择问题,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他对人性与生命实质的探索。

在《活着》中,余华每一次叙写死亡事件后,又会把视觉焦点倾注在活着的人们的命途中,把死亡作为人们求生意志的本能体现。

因此生存与死亡的真正含义就浓缩在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身上,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借助福贵的口吻来阐述,就好像福贵的一生经历了身边亲人的一个个离去,于是活着对他来说已经是万幸,正是这种活着的精神意志不断激发他同困苦的环境作斗争,让他变得更加刚毅自强,这种积极的生命态度正是对“活着”最完美的诠释。

小说《活着》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所传达的生命精神是不能被作者的单向观念所标注的,而是要作者与主人公处的社会环境相同。

也就是说,作者能完全感受并了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主人公所的生活经历。

于是作者就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感来展现小说的时代背景,并以此来引入深思,但作者自己也不能完全确信能把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思想琢磨透彻,《活着》的创作就是为了让现今的社会人民来一起深思过去,并以此来掌握自己的未来,展现了无穷的现实意义。

二、“知死”地活着在小说《活着》中,主人公重复了七次生与死的命运历程,每当稍微展现些许的生活的美好意义时,就会有不幸悄然而至,很多读者的心绪也因此跟随主人公的悲惨生活跌宕起伏。

这样的描写或许会让读者在感情上感觉余华太残忍,但余华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以死亡的容易来衬托出活着的真实意义。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王周辉摘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

通过主人翁福贵对孤独的体会,对苦难的承受,对死亡的超越,及对温情的救赎来反映作者对生命意识的探究。

关键词:《活着》;苦难;生命意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

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饱尝生活艰辛到身不由己卷入战争洪流,从接受他的亲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到最后与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生活。

在厄运弥漫、磨难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与福贵相关的人相继谢幕,唯有福贵在唱着主角之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生命的张力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从而绽放出永不凋落的生命之花。

死亡像爱情一样,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是日常生活必要的而又非常自然的内容。

死亡又是极其残酷的,余华无疑是写死亡小说的好手。

“死亡”意象如“暴力”一样贯穿于余华的整个创作中。

甚至到了《活着》,死亡已经上升到了主题的高度。

小说的主人公福贵老人一生经历了亲人各种各样的死亡,自己却仍顽强的活着。

先是父母被自己气死,再是儿子为了救人献血过多而死,接着妻子由于患软骨症死去,再是女儿难产而死,跟着女婿因为工作事故丧命,最后是小外孙吃豆子撑死。

福贵老人经历了这一连串的苦难,他为什么没有悲观,没有消沉而一直顽强的活着呢?这是因为“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都因着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

“活着”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坚若磐石的生命信念,展示了生命深处最顽强的精神力量。

“正是因为忍耐的存在,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沉郁、悲悯而又顽强、坚定,没有血与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更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福贵在一个个亲人离去后的承受———那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宽容和忍耐,坚韧与高迈。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

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饱尝生活艰辛到身不由己卷入战争洪流,从接受他的亲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到最后与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生活。

在厄运弥漫、磨难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与福贵相关的人相继谢幕,唯有福贵在唱着主角之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生命的张力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从而绽放出永不凋落的生命之花。

《活着》虽然接二连三地发生死亡,但作者不再沉溺于死亡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而将目光转向探求“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生命无常中人们彼此关爱相携,使人感受了生命的意义。

[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活着’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3]本文试以《活着》为研究对象,探析《活着》的生命观与“活着”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观;忍耐;现实意义绪论人,作为自然界生命的主体,其物质、精神生活、价值观也随着历史的更迭而发生变化。

摆在人们面前一个最普通也最原始的话题变得日益突出了,即我们应该抱着什么心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余华的《活着》将触角探伸到一个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历史氛围,将全部的不幸集中浓缩于主人公福贵一家身上,把对人生的痛苦加以延伸与夸张,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既真实可信又辛酸冷酷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笔下,福贵不单单是福贵了,而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缩影。

作者有意淡化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背景,转而向我们讲述普通老百姓如何在悲惨的生活遭遇下,努力挣扎着生存,好好活着。

分析余华作品《活着》的生死观

分析余华作品《活着》的生死观

分析余华作品《活着》的生死观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正因为有了死亡的存在,才能让我们认真地对待生命;正因为死亡随时都伴随在我们身边,才促使人们要活得有意义,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最大的价值。

虽然死亡只是关乎个人的事情,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大事情,因为一个人的死亡必然会为亲朋好友带给沉重的打击。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只顾玩乐的纨绔子弟,但家族的没落及至衰败后不得不把活下去的重担加在他的身上,亲情与爱情的力量促使他要重新改变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于是他就过上了早出晚归的农民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达爱的义务。

在经历过周围亲人相继离去后,他有时候想起来虽然会很悲伤难过,但又感觉一如平常,至少家人的死亡都是由他自己埋葬的,不用担心以后他也离开人世不能照顾家里的人了,这就是爱的责任与义务。

活着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最重要的就是要勇于担负起自己的义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过好每一段生活,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要承担下来。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关乎每个人对待死亡事件的看法,直接影响到每个人今后的人生选择。

死亡的相对意义就是生,在小说中,人物的死亡就预示着活着的重要意义,所以就根本谈不上消极的人生态度。

如果一个人只看到悲观的生活意义,那么所有的生活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一切都只会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一直到死亡的来临。

这种问题的产生就在于他不明白生与死的真实含义,其实,活着也可以说就是在等待死亡的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清楚地明白生与死之间的真谛,才能更好地活着。

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在许多学术上也有所体现,或者可以说人类的生死意识就在警示每个人对待生命的看法,个体生命的生存与死亡都是有一定期限的,启发人类要重视生命个体。

在《活着》中,体现了主人公福贵孑然一身的悲惨生活,死亡无情地掠夺了他身边的每一样有价值的物体,最后只给予了他活着的躯体,使他独自支撑下去。

所以纵观全文,余华还是对生命抱有希望的,尽管叙写了死亡近乎剥夺了福贵亲人活着的希望,乃至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人,福贵的活着正表明了作者心中仍有对生活的期冀。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

浅析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与死在余华的《活着》中,生与死的主题贯穿始终,以一种深沉而质朴的方式展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命运的无常。

这部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却以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以及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们所展现出的无奈与希望。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本是个富家子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他的放荡不羁和挥霍无度使他家道中落,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苦难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死亡如影随形,不断地夺走他身边的亲人。

先是他的父亲在他赌博输光家产后气死,母亲也在贫困和疾病中离世。

随后,他在战争中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发现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变成了哑巴。

妻子家珍是福贵生命中的一抹温暖。

她勤劳、善良、坚韧,始终陪伴在福贵身边,不离不弃。

即使生活艰辛,家珍也从未抱怨,而是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

然而,她最终也因劳累和疾病离开了福贵。

儿子有庆是个活泼可爱、善良懂事的孩子。

他每天都要跑很远的路去学校,却从不叫苦。

但命运却残酷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他因给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

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情节,一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消逝。

女儿凤霞长大后嫁给了二喜,本以为生活会渐渐好转,可凤霞却在分娩时大出血去世。

紧接着,女婿二喜在工作中意外身亡,只留下了外孙苦根。

然而,就连苦根这最后的希望,也在贫苦的生活中因为吃豆子过多而夭折。

在一系列的死亡面前,福贵却依然坚强地活着。

他的活着,并非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接纳。

每一次亲人的离世,都像是在他的心上划了一道口子,但他没有被痛苦击倒,而是选择带着回忆继续前行。

《活着》中的死亡,并非是简单的生命终结,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生命如同蝼蚁,随时可能被命运的车轮碾碎。

有庆的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权力的滥用;凤霞的死,则揭示了医疗条件的落后和生活的艰辛。

这些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哀。

论余华的《活着》

论余华的《活着》

论余华的《活着》《论余华的<活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质朴的语言和真实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思考。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原本是一个富家公子,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

然而,命运的转折让他逐渐失去了一切,财富、地位、亲人,最终只剩下他自己在这世间孤独地活着。

但即便如此,福贵却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敬畏的生命韧性。

余华通过福贵的经历,深刻地探讨了命运的无常。

在福贵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挫折,从家庭的败落,到战争的动荡,再到亲人的相继离世,每一次的打击都足以让人崩溃。

然而,福贵却一次又一次地承受住了这些痛苦,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这种命运的无常让人感叹人生的不可预测,也让人思考在面对逆境时应有的态度。

小说中,亲情的力量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福贵与家珍之间的夫妻情,他们相互扶持,共度艰难岁月;福贵与子女之间的亲子情,尤其是凤霞和有庆,他们的懂事和善良让人感动。

尽管生活艰苦,但亲情始终温暖着他们的心,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即使亲人一个个离去,那份爱和牵挂也永远留在福贵的心中。

《活着》还揭示了生活的苦难与希望。

苦难如影随形,仿佛永无止境,但在苦难之中,人们依然能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比如福贵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能从田间的劳作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满足。

这种在苦难中寻找希望的精神,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能放弃对未来的期待。

余华的写作手法在《活着》中也独具特色。

他以平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他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福贵的一生。

此外,小说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在福贵的回忆中,过去与现在交织,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又能体会到生命的延续。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了福贵的内心世界。

《活着》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真实写照。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目录一、悲剧人生的简介61.富贵的悲惨人生 (6)2.富贵身边人的悲剧命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苦难生活中的温情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亲情的支撑..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苦难中的亲情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富贵的生存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在苦难中忍耐 (12)2.把一切交给命运 (14)四、不同学者对悲剧命运下表达的人生哲学的探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余华人生观 (16)2.中国式的生存哲学 (17)3.佛教生存理念 (18)结论 (24)参考文献 (25)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专业学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摘要:苦难与生命,历来是各个时代作家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无论是鲁迅《祥林嫂》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死去,或者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凄凉结局,无一不体现出底层人民在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悲惨结局,毫不例外的铺垫了任务的悲剧命运,这或许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余华的《活着》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端困苦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遭受各种打击却始终默默承受的农民的悲剧形象——富贵,富贵所秉持的生命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在那个年代的生存体验,更是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普遍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态度。

本文主要对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展开描写,以一部《活着》向人们揭示和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之苦,及其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表述了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关键词:苦难与生命悲剧命运生存理念The tragic fate of the farmers in Yu Hua's"live"Student majoring in ×××× NameTutor NameAbstract:Life misery and historically various writers tireless pursuit of something, whether it is the tragic fate of Lu Xun "Xianglinsao" Xianglinsao, or the cold and hunger of the match selling little girl "small girl to die, or is the dismal outcome of Lao She" Camel Xiangzi ", reflect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in the face of hardship the tragic ending, without exception, pave the way for thetragic fate of the task, which is perhaps the epitome of the era. Yu Hua's "alive" is demonstrating the ability to bear in the situation of extreme hardship to the people. In this novel, shaping the tragic image of a farmers suffer a variety of combat but always endure in silence -- wealth, wealth and uphold the attitude of life. Not only is a farmer in the time of survival experience, it is a person in the face of suffering common survival philosophy and attitude towards lif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armers in Yu Hua's "living", In a "live" to reveal and demonstrate the underlying Chinese farmers living hard, and suffering in life to bear ability, expressing face survival idea and the survival strategy of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suffering.Key words: Suffering and life Tragic fate survival philosophy一、绪论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余华《活着》中命运悲惨的农民的富贵的悲剧人生展开描述,通过富贵的苦难人生,探讨余华的生存哲学,以及余华生存哲学的来源。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

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第一篇:书写暴力下的温情余华《活着》中的人文关怀书写暴力下的温情——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人文关怀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研读作品文本,以及文学界和批评界对于余华《活着》的解读,结合自己对《活着》文本内容及形式的理解,从余华写作的初始动机、作品呈现内容和形式外加余华自序中对其相关内容的呈现作为观点论据以及作品本身的现实意义几个大的板块来完成对于作品的一次探索,更多地展现余华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以及对于人类苦难意义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人文关怀;生命意义Writing the violence of warmth _humanism in Yu Hua's novel “to live” A 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work presents the content and from, from writing the initial motivation of Yu Hua “to live” interpretation ,combined with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content and from for ”to live” by studying the works of text,as well as literary critics plus Yu Hua preface their content presents several large plates as a point of view the argument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itself to complete the exploration work, to show that Yu Hua's thin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humane care for the meaning of human suffering.Keywords: Yu Hua;alive;suffering;humane care;the meaning of life正文:《活着》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本,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在余华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

超然冷静下的温情与忍耐论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启示一、本文概述《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部深刻反映中国社会变迁和人性挣扎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福贵一家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充满苦难与坚韧的人生画卷。

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余华以超然冷静的笔触展示了生命在极端困境中的顽强与坚韧,以及温情与忍耐的力量。

本文旨在探讨《活着》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生命启示,分析余华如何在作品中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活着》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以及余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

我们还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对《活着》的深入分析,揭示作品所传达的生命启示,为现代人在面对困境时提供精神支持和力量。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们将逐一分析福贵的人生经历、余华的超然冷静笔触以及温情与忍耐的主题,以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这部小说的生命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超然冷静的叙事风格余华在《活着》中展现了一种超然冷静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在他对故事的叙述上,也体现在他对人物命运的冷静观察和刻画上。

余华的这种叙事风格,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苦难。

余华在叙述故事时,常常采用一种冷静、客观的语调,不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

他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变迁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

这种冷静的叙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余华在刻画人物时也体现了这种冷静的风格。

他并没有过多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展示他们的性格和命运。

福贵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时,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抱怨,而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这种冷静的忍耐和坚韧,正是余华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生命启示之一。

余华的超然冷静的叙事风格,不仅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苦难,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和坚韧。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活着》悲剧的另一面:温情作者:赵天雨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0期内容摘要:《活着》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小说,主人公福贵经历了重复式的死亡,但珍贵的亲情,人性的善良,活着的信仰却构成了《活着》的感情基调,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绝望的不存在”,可以感受到福贵用“温柔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通过与鲁迅笔下悲剧人物祥林嫂悲惨境遇的对比,更能够体现出《活着》中温情的独特性,以及这种温情在福贵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活着》苦难温情祥林嫂余华在其创作早期是典型的先锋派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满暴戾、恐惧、死亡,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等,但在《活着》中余华转向了现实主义,死亡之外还有温情,就如余华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说“我希望你读到的是生命的韧性、力量、爱情、友谊甚至本能焕发的快乐,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欢笑的东西,它们无视命运的暴戾而独自存在。

”《活着》以时间为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苦难的一生,对《活着》的现有研究也多是立足于福贵的悲剧命运,即便部分论文涉及温情,由于缺乏对比,也很难体现出温情在《活着》中的独特性。

因此,本文会对《活着》中的温情进行分析,并引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做对比,探究《活着》中悲剧的另一面:温情。

一、苦难中的温情重复是作者为了体现作品中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思考而常用的创作手法,余华在《活着》中将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福贵所经受苦难的重复,实际上就是一次又一次死亡的重复。

福贵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因他输光家产而大受打击,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了。

后福贵的母亲身患重病,他又被抓了壮丁,当他九死一生逃回家乡时,母亲却早已撒手人寰。

但这只是福贵一生苦难的开始,死亡的悲剧仿佛福贵生命中绕不过去的坎,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县长妻子献血,却被抽干血而死,女儿凤霞在小时候因病成了哑巴,后因生孩子失血过多死亡,丧女之痛还未消散,女婿又在工作中出了意外死去,妻子家珍也因受不了打击而离世。

余华《活着》赏析

余华《活着》赏析

忍受是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余华《活着》赏析首先,我想用一段我自己非常喜欢的话作为书评的开始,它出自余华《活着》韩版自序:“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认为,这是对“活着”这个无比深厚的词语最中国化的诠释。

《活着》这篇长篇小说成书于1992年,曾经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如今已名扬海内外,是作者余华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文学特征的作品。

作者余华,1960年生人,1983年开始写作,先锋文学的尝试者,也是坚持先锋试验时间最长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主要的长篇小说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等。

翻阅《活着》,让人尤感滞重,主人公福贵年轻时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赌博输光祖业后就从此一蹶不起,厄运频频。

先是父亲气急攻心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母亲病死,接着儿子有庆被医院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做工遇难横死,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

福贵经历了一重又一重猝不及防的苦难,生命里难得的温情总是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从地主变成贫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土改,大跃进,文革,分田到户,最后看着一个个亲人相继离他而去,到晚年,年迈孤苦的福贵与一头通人性的老牛相依为命……福贵一生的苦难让福贵懂得了担当,学会了忍受,他以极强的承受能力,平静接受苦难的命运,甚至是忍受苦难的命运,他坚强地活下来了。

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一种最本质的要求。

从主人公福贵能这样活下来的经历中,使我感到再没有比活着更迫切的渴求,活着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使人坚强的面对的力量,一种支持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坚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一种隐藏在人们骨子里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力量。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死亡意识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死亡意识

目录一、死亡的悲剧主题 (1)二、死亡的气氛渲染 (3)三、透过死亡寻求生存 (4)四、通过死亡探究人的精神领域 (5)参考文献 (8)论余华小说《活着》的死亡意识摘要:生与死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很多伟大的作品很难不触及死亡,余华的作品也不例外,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其通过对福贵一生生存方式的叙述与对苦难和死亡的反复渲染,表现了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善良和光辉以及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

本文主要通过对死亡的悲剧主题、死亡的气氛渲染、透过死亡需求生存、通过死亡探究人的精神领域以上四个方面来探讨了《活着》的艺术特色、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传递出的对于生命的认知。

关键词: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一生创作了众多知名作品,如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在劫难逃》、《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其中,《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同时也是余华在1995年的创作中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

《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

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诠释余华《活着》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一、死亡的悲剧主题死亡的主题进入文学作品中,并非自余华始。

文学既然是对人的审美把握,而人总是处于时间的流态之中,人的终极状态自然而然被摄入为文者笔端。

然而如此高密度、不动声色乃至于被津津乐道的死亡流连于余华作品之中,委实令人侧目惊叹。

一个人自从他那乌润的眼睛能够迎接第一轮太阳起,他就面临着死亡,就走在去死的路上。

而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当他了解了生的奥妙之后,他就盼望着去了解死的奥秘,向死而生,为生而死,这也许就是许多文学家自杀的原因吧,正因为生与死同人们个人息息相关,而且死亡是人生永恒的三大主题之一,因此很多文学家在作品中难免不触及到死亡。

温情与死亡交替中的平静——论余华的《活着》

温情与死亡交替中的平静——论余华的《活着》
弄人 ,一次 又 一次 战 乱和动 荡 ,这
忆里 追溯 着 。然 而 ,这 种 幸存 者 的 }里 却没 有不 堪 入 目的 死亡 与 暴 乙
力场 面 ,反 之 是对 死 亡背 面 的浓 浓
温 暖 的【忆 中有所 寄 托 。这些 温 情 旦 】
化 解着 苦 难与 死 亡 的伤痛 ,让整 篇 中的平静
论余 华 的《 活着》
回 张晓楠
( 中师 范大 学国 际文化 交流 学院 , 华 湖北 武汉 4 07 ) 30 9
f 要】 小说 《 摘 活着 》用一种平静而近乎零温度 的语调将一个 中国农民一生悲喜 交织的命 运娓娓道来 ,
或 温 情 感 人 ,或 死 亡 残 酷 。在 悲喜 交替 中 ,作 家余 华 渗 透 出 的是 万 物 归于 平 静 而 自然 的生 命 哲 学 :人 要 好 好
与死 亡的重 新 认识 : 不再 以死 亡 的 虚空 与苦 难 的 悲惨 来 凸显 人生 的 荒
谬 ,而 是试 图在 无 法抗 拒 的命 运 里 展现 悲 天悯 人 的生 命情 怀 。 小说 不 再是 充 斥着 恐惧 ,焦虑 ,愤怒 ,而

二 、永恒 不变 的死亡 主题 与温 情 相 交织 的 是无 法 回避 的 死 亡 ,一 次次 的温 情 被 一个 个 的死 亡 无情 撕 碎 ,在每 一 个揪 心 的死 亡 背后 都深刻 的隐藏 着一种 悲剧美 。 鲁 迅 说:“ 悲剧就 是把 有价值 的东 西毁
种情 感 的支 撑 。这 种 一个 个重 复 死 亡 中永恒 不 变 的温 情线 索 ,让 整 个 小说 的基调 充满 的温 暖 的人文气 息。 同时深 刻 的反 映 出作 者余 华对 苦 难
的愤 怒 与 阴郁 ,而 是开 始流 露 出对 个体 生 命的 温暖 悲 悯 ,给人 以生命

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

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

论余华《活着》中死亡的救赎性一、《活着》中救赎性的体现1.“绝对逆境”中的“他杀”在小说中,人物一次次的死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深潭之中,感受到了窒息的痛苦与绝望。

对其中人物而言,这种痛苦与绝望却包含着更多的意义,它还夹杂了一种救赎性。

这也许要从这些死亡的共性说起。

首先便是这些人物都死在“绝对逆境”当中。

“绝对逆境”即主人公生存的社会大环境极为恶劣,导致他与他周遭的人物人生异常坎坷,这个名词词义与基督教的某些教义有着雷同之处。

在基督教传说中,夏娃亚当偷食禁果,犯下了罪孽,上帝为了惩罚他们将世界由“乐园”变为“苦海”,并对夏娃说,“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又对亚当说,“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

于是他们的子孙——也就是后世的人类,因祖先犯下的过错而生来便有罪,只能世世代代在“苦海”中经受磨难,偿还罪过并期望通过信仰而得到宽恕与救赎。

后来这个说法被称为“原罪说”。

这里的“苦海”与“绝对逆境”非常相似,他们都将世界设定为一个恶劣而残忍的环境。

虽然《活着》中的“绝对逆境”与基督教的“苦海”设定相似,但是造成世界环境恶劣的原因却是不大相同的。

基督教的“原罪说”让信徒相信,自己的人生会经历那么多苦难是因为自己有罪,只要相信上帝,死后便会回到“乐园”中。

因此,基督教徒在面对凄苦的人生经历时,心态更为平和,他们相信受苦是应该的,并且苦难终究会结束。

所以,基督教之所以用“苦海”来设定人世,从“原罪说”出发,是因为“上帝不肯宽恕人类出生之罪”;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则是带有维稳的目的性。

而《活着》将世界设定为“绝对逆境”的前提却是“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这个概念曾有两位哲学家提起过。

一位是黑格尔,他认为人的意识在发展中会进入苦恼意识阶段,希望通过信仰来安抚自己的灵魂,却感到痛苦,因为上帝本身死了。

这里的上帝死了多少带有原有信仰因时代改变而崩塌的意思,广义的信仰便是指深植人们脑海的固有观念。

《活着》论文

《活着》论文

解读《活着》透视人生张献凤内容摘要: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我们借以透视社会透视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独树一帜。

他的《活着》用“死亡”这一主题给我们讲述了人生要如何活着如何不死。

透过《活着》,我们得以透视到人生的许多问题。

“活着”意味着什么?如何在苦难中找到平衡支点?学会关注自己的生命过程,关注当下的生活。

关键词:活着;苦难;人生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物,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体验的产物,它是将人的自身生活体验直接对象化,并且以感性的形式呈现与人面前。

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我们借以透视社会透视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欣赏者可以透视到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的生存状态,即人是怎样活着的。

其次,也可以了解到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灵状态,文学艺术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的,要表现人也就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灵魂。

对于人生的哲理的感悟,则是欣赏者借助文学对人生进行透视的最高层面。

每当读者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哲理时,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或者顿悟在某一时间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80年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不再如以前呈“黏着”状态,“纯文学”的“边缘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小说方面出现了“寻根小说”、“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

其中,“先锋小说”最引人注目的共同之处是注重“叙述”,“他们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这一故事。

他们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有的并把实验本身直接写进小说中。

”①他们对于性、死亡、暴力等主题极为关注。

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残雪等。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在80年代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先锋作家之一。

从他不多的作品中,作为欣赏者的我们接触到了一种“真实”的“现实”,有着冷静的叙述和被无限夸大的细部描写。

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

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

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一、本文概述《活着》是余华的一部深具影响力的长篇小说,它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描绘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沉浮。

作品通过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人在面对苦难和死亡时的生存状态。

本文旨在探讨《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其修辞处理,分析余华如何通过精心构建的文本世界,呈现出生死之间的复杂情感与伦理困境。

我们将从文本出发,深入挖掘小说中的死亡意象、死亡叙述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从而揭示余华对于生命意义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余华的创作理念,以及他对于现实世界的独特看法。

二、《活着》中的死亡叙事余华的《活着》不仅是一部描述人生苦难与命运无常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叙事。

在这部作品中,死亡不再是一个遥远或抽象的概念,而是如影随形,与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紧密相连。

小说开篇,福贵的父亲在福贵为母亲买药的途中离世,这一情节不仅奠定了小说悲凉的基调,也预示着福贵此后人生中的种种不幸。

随后,福贵的儿子有庆因献血过多而死亡,这一事件成为福贵心中永远的痛。

紧接着,福贵的女儿凤霞在产后大出血中离世,而她的离世又间接导致了福贵妻子家珍的悲痛欲绝,最终也走向了死亡。

福贵的女婿二喜在工地事故中丧生,而福贵唯一的孙子苦根也因吃豆子过多而撑死。

这一连串的死亡事件,如同一个个沉重的打击,不断地摧残着福贵的心灵。

这些死亡事件不仅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残酷,更展现了余华对于死亡的独特叙事方式。

余华在描写这些死亡事件时,并没有过多的渲染和修饰,而是采用了平实、冷静的笔触,使得这些死亡事件更加真实、触人心弦。

在余华的笔下,死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束,而是一种存在的方式,一种对于生命的反思和追问。

通过这些死亡事件,余华让我们深刻地思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我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和选择。

《活着》中的死亡叙事是余华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直逼下的温情——探析余华《活着》摘要: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用冷酷的“死亡”这一主题,描写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平实的叙述了富贵苦难的一生。

看似残忍,但在死亡的逼迫下,却也传达出人性特有的温情,传达出生命积极的意义,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

《活着》让我们不仅透视到死亡直逼下人们的无奈与悲哀,也可以感受到人间温情的伟大与美丽。

懂得温情救赎下的人们是如何活着,如何不死。

使人们学会关注自己的生命过程,关注当下的生活。

关键词:死亡; 活着; 温情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悟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

泛滥的暴力、习见的死亡、下意识的原始冲动、荒诞的命运和“疯子式”的神经质常常充斥着他所描写的事物中,将丑恶和死亡表现的纤毫毕见,淋漓尽致,总会带给读者触目惊心,错愕当场的无奈之感。

他否认人身上出现美好、高尚的可能性,人们习惯称呼他“残忍的余华”。

作者自己也不否认,“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作品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如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作品中“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

[1]这也许与他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有关,也许与他的体验与偏好有关,余华在揭示人性恶方面的确是深刻而近乎残酷,人类间的一切美好的感情似乎都被死亡及其恐惧所葬送。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作品中一改前期无边无际,冷酷阴森的死亡恐怖,转而面对死亡和困苦,显现出温情和怜悯。

《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

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

但人世间充斥的不仅是残酷和困苦,却也充满温情,这也是余华所要表达的绝对真理。

他说过“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随着时间段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2]这篇具有“闪光质地”的作品,以其对苦难下人类间存在的伟大的温情的独特探索,带给读者死亡笼罩下一片崭新的温馨世界。

一、《活着》的文本解读(一)内容概要《活着》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架全文。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收集民间歌谣的年轻人,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富贵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

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

他将田产和房屋全部输在牌桌上,将父亲活活气死。

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

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

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

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受不住这沉重打击凄然离世。

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死于难产。

女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

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

到头来,福贵孑然一人,形影相吊,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向他们靠拢,甚至摧毁他们脆弱的生命。

死亡,它不再抽象,它是如此的真实,如此地接近!整部小说叙述的就是福贵的苦难史。

亲人频繁的死亡使读者泪流不止,但同时也表达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

小说中没有描写死亡的恐惧和颤栗,只是讲故事式的叙述和介绍,渗透着人物间的感情,至始至终伴随着人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这些“高尚”而美好的人间真情,一次次把富贵及其家人从死亡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向着生命的方向和终极意义不断前行。

让人们懂得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3],“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4] (二)《活着》在叙事技巧方面体现的温暖人情。

首先,《活着》运用讲故事的叙事结构,作为小说的基本框架。

福贵作为讲述者,“我”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这首先就使故事本身与讲述者产生一种时空上的距离,苦难和死亡显得客观和冷静,温情显得高尚和伟大。

一位黝黑的老人在那个充满阳光的正午,高兴地绘声绘色地讲着他自己的故事。

没有一丝悲伤痛苦,没有一丝悲观厌世,只有对活着的喜悦和欢畅,只有超越一切的宁静和淡薄。

读者会因这种超然心境而得到心灵的净化。

由于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回忆自己的故事,叙述的时间和故事发生的时间之间存在一个时间的距离,当下的情绪与事件发生时的心情存在一定差异,使小说中的悲惨的故事显示出“死”的超然,反衬出“活着”的意义:“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处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样使整个小说笼罩着一种空灵、超逸的精神氛围,并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

其次,《活着》的语言简单朴素、单纯。

在小说中,作家摒除了知识分子的叙事语调,摒除了抽象的隐喻话语,也摒除了价值判断式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恰当地建立在福贵农民是生存背景上,主要通过简易的人物对话和细节行动来叙述故事,人物的内心情感隐藏在文字的表象之下。

再次,《活着》中几乎没有心理描写。

余华认为心理描写是不可靠的作家不是像心理学家那样用意识流去剖析,而是用人物行动和语言去表现,让读者去感受、猜测和想象潜藏在“冰”下的巨大部分。

[5]比如在讲述有庆死的时候,平静的叙述、简朴的语言,表现出对世事的沧桑感。

对抽血、报丧、打医生、见到春生等情节没有大段的描写,而是用简短的对话,快节奏地展示一个个冲突的场景,展示了无奈的苦难。

二、当死亡主宰“活着”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这是我读完《活着》后最直接的感受。

主人公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

他将田产和房屋全部输在牌桌上,将父亲活活气死。

从此,死亡便与富贵以及他的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在战场上,他每时每刻都在面对死亡的威胁,几乎每天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的死去。

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

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

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最终受不住这沉重打击凄然离世。

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不曾想到死于难产。

女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

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

到头来,福贵孑然一人,形影相吊,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富贵亲手埋葬了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7人。

这一切让我们不能不悲痛枉然,痛惜白发人送黑发人,痛斥命运的不公。

“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全是我亲手埋的。

”福贵这样淡淡地诉说死亡。

他依然地活着,他以笑的方式哭,用“活着”这一亘古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最真实的状态。

但在这死亡的悲痛和残忍的逼迫下,我们又深深地体会到人间的情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

这种情不管是深是浅但一定是真情!伟大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交织在这个故事里,死亡的突兀感一直压迫着人的心灵,使人欲罢不能。

文字间流露出的感情像小溪般,流淌在读者的心田。

当看到富贵因豪赌而负债累累,父母非但没有将他逐出家门反而全力置换家产为其还债时,我们会感到宽慰;当妻子家珍毅然回家要回到富贵身边时,我们会感动;当看到福贵的儿子与孙子都是懂事且孝顺时我们总会发自内心的愉悦,看到凤霞找到了一个厚道本分的丈夫二喜时,我们总会为之而喜;但同样,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子孙和孝顺的女婿一一离去时,又会有种揪心的离别的痛楚。

终于,当福贵唯一的孙子也有些死亡的征兆时,我们会在心底小心的呼喊:“不要,别再让苦根死掉了!”我们的感情已经融入了作品当中。

当然有些东西依旧活着,比如那头即将被人宰杀死的老牛,为人类辛勤劳苦一辈子,最终逃脱不了被贪婪的人吃掉的命运。

但它遇到了福贵,他在众人的嘲笑和不解下买下了它。

也许它不会死了,至少不会死在人类残忍的刀子下。

它最后会在活着的状态下死去,归于尘土,像人类一样。

正是有了这些亲情的支持与慰藉,富贵才没有倒下,才活着到了最后,才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活着的幸福。

“在旁人眼中富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富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6]三、温情救赎下的“活着”温情可以塑造人,也只有温情可以使人永不寂寞,因为人总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属。

福贵是不寂寞的,他有过慈爱的母亲,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美丽聪明的女儿,有情义的女婿,倔强可爱的有庆,还有虽然夭折了却和他相依为命好几年的小精灵苦根,福贵和亲人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汇成了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这些让他孤单的生命在温暖的回忆中有所寄托。

其实整部作品中对死别痛苦的描写笔墨并不是很多,最主要就是福贵对昔日艰难而温馨的生活的深情追忆。

[7](一)难舍的亲情亲情是作品中的主旋律。

虽然福贵的苦难不断,但一家三代间浓浓的亲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

无论是父母、妻子家珍、还是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都特别善解人意,都非常懂得亲情的温暖,都体现了某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种亲情间的伦理温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活着》中最为闪光的精神基点。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这时余华对《活着》的评价,也是《活着》的核心寓意。

当福贵赌输掉了家产,“我娘到那时还在心疼我,她没怪我,倒是怪爹”。

父亲在床上躺了三天后,没有“把我揍个半死”而是默默把地产和房屋抵押出去替儿子还债。

当解放军允许俘虏回家时,福贵就急切地“要回家”,因为他太想家了,太想和娘、家珍、一双儿女团聚,一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从中我们都能感到遇到困难时家人之间的亲情。

当亲人无法挽回地死去后,互相之间是那样的理解和体贴。

凤霞生产大出血断了气,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

在家等待报信的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

这种“无言”的背后是亲人巨大的悲痛和冷静的接受。

(二)甜美的爱情爱情是苦难阴霾中的一缕阳光。

朴素、简洁的叙述中,爱情仍透射出温暖的光芒。

福贵原是个地主少爷,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小姐。

结合时二人都是富足人家的子女,可谓是门当户对。

可家当衰败后仍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无怨无悔,共同走完坎坷苦难的一生。

福贵爹和娘之间的爱情,小说中几乎没有着墨,但当福贵赌光了家产之后想借钱到城里开个小铺子,娘一声不吭,过了半晌才说“你爹的坟还在这里”,一句话把两位老人一生的感情喷涌般表达了出来,一下拨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眼泪哗然落下。

老人的话朴素无华,但深深表达了福贵娘对福贵爹的怀念和依恋。

一句话的份量是如此沉重,担起了老人一生的情和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