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8: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

合集下载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二)11.(2012•重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6,AB=3.E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首先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易得△AGF∽△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BE的长;(2)首先利用△MEC∽△ABC与勾股定理,求得B′M,DM与B′D的平方,然后分别从若∠DB′M=90°,则DM2=B′M2+B′D2,若∠DB′M=90°,则DM2=B′M2+B′D2,若∠B′DM=90°,则B′M2=B′D2+DM2去分析,即可得到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t≤时,当<t≤2时,当2<t≤时,当<t≤4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则BE=FG=BG=x,∵AB=3,BC=6,∴AG=AB﹣BG=3﹣x,∵GF∥BE,∴△AGF∽△ABC,∴,即,解得:x=2,即BE=2;(2)存在满足条件的t,理由:如图②,过点D作DH⊥BC于H,则BH=AD=2,DH=AB=3,由题意得:BB′=HE=t,HB′=|t﹣2|,EC=4﹣t,∵EF∥AB,∴△MEC∽△ABC,∴,即,∴ME=2﹣t,在Rt△B′ME中,B′M2=ME2+B′E2=22+(2﹣t)2=t2﹣2t+8,在Rt△DHB′中,B′D2=DH2+B′H2=32+(t﹣2)2=t2﹣4t+13,过点M作MN⊥DH于N,则MN=HE=t,NH=ME=2﹣t,∴DN=DH﹣NH=3﹣(2﹣t)=t+1,在Rt△DMN中,DM2=DN2+MN2=t2+t+1,(Ⅰ)若∠DB′M=90°,则DM2=B′M2+B′D2,即t2+t+1=(t2﹣2t+8)+(t2﹣4t+13),解得:t=,(Ⅱ)若∠B′MD=90°,则B′D2=B′M2+DM2,即t2﹣4t+13=(t2﹣2t+8)+(t2+t+1),解得:t1=﹣3+,t2=﹣3﹣(舍去),∴t=﹣3+;(Ⅲ)若∠B′DM=90°,则B′M2=B′D2+DM2,即:t2﹣2t+8=(t2﹣4t+13)+(t2+t+1),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当t=或﹣3+时,△B′DM是直角三角形;(3)①如图③,当F在CD上时,EF:DH=CE:CH,即2:3=CE:4,∴CE=,∴t=BB′=BC﹣B′E﹣EC=6﹣2﹣=,∵ME=2﹣t,∴FM=t,当0≤t≤时,S=S△FMN=×t×t=t2,②当G在AC上时,t=2,∵EK=EC•tan∠DCB=EC•=(4﹣t)=3﹣t,∴FK=2﹣EK=t﹣1,∵NL=AD=,∴FL=t﹣,∴当<t≤2时,S=S△FMN﹣S△FKL=t2﹣(t﹣)(t﹣1)=﹣t2+t﹣;③如图⑤,当G在CD上时,B′C:CH=B′G:DH,即B′C:4=2:3,解得:B′C=,∴EC=4﹣t=B′C﹣2=,∴t=,∵B′N=B′C=(6﹣t)=3﹣t,∵GN=GB′﹣B′N=t﹣1,∴当2<t≤时,S=S梯形GNMF﹣S△FKL=×2×(t﹣1+t)﹣(t﹣)(t﹣1)=﹣t2+2t﹣,④如图⑥,当<t≤4时,∵B′L=B′C=(6﹣t),EK=EC=(4﹣t),B′N=B′C=(6﹣t)EM=EC=(4﹣t),S=S梯形MNLK=S梯形B′EKL﹣S梯形B′EMN=﹣t+.综上所述:当0≤t≤时,S=t2,当<t≤2时,S=﹣t2+t﹣;当2<t≤时,S=﹣t2+2t﹣,当<t≤4时,S=﹣t+.12.(2012•泰安)如图,半径为2的⊙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点C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O=∠PO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M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小)值.解题思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因为已知A(3,0),所以需要求得B点坐标.如答图1,连接OB,利用勾股定理求解;(2)由∠PBO=∠POB,可知符合条件的点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如答图2,OB的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因此所求的P点有两个,注意不要漏解;(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构造梯形MBOH与三角形MHA,求得△MAB面积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关于M点横坐标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得△MA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如答图1,连接OB.∵BC=2,OC=1∴OB==∴B(0,)将A(3,0),B(0,)代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得,解得,∴y=﹣x2+x+.(2)存在.如答图2,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B(0,),O(0,0),∴直线l的表达式为y=.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x2+x+=;解得x=1±,∴P(1±,).(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设M(x m,y m),则S△MAB=S梯形MBOH+S△MHA﹣S△OAB=(MH+OB)•OH+HA•MH﹣OA•OB =(y m+)x m+(3﹣x m)y m﹣×3×=x m+y m﹣∵y m=﹣x m2+x m+,∴S△MAB=x m+(﹣x m2+x m+)﹣=x m2+x m=(x m﹣)2+∴当x m=时,S△M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3.(2012•铜仁地区)如图已知:直线y=﹣x+3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 (1,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的坐标为(﹣1,0),在直线y=﹣x+3上有一点P,使△ABO与△ADP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首先确定A、B、C三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DP与之相似,则有两种情形,如答图1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避免遗漏;(3)如答图2所示,分别计算△ADE的面积与四边形APCE的面积,得到面积的表达式.利用面积的相等关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将点E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需要注意根据(2)中P点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计算,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均小于0,即所求的E点均不存在.解答:解:(1)由题意得,A(3,0),B(0,3)∵抛物线经过A、B、C三点,∴把A(3,0),B(0,3),C(1,0)三点分别代入y=ax2+bx+c,得方程组…3分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5分(2)由题意可得:△ABO为等腰三角形,如答图1所示,若△ABO∽△AP1D,则∴DP1=AD=4,∴P1(﹣1,4)…7分若△ABO∽△ADP2 ,过点P2作P2 M⊥x轴于M,AD=4,∵△ABO为等腰三角形,∴△ADP2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得:DM=AM=2=P2M,即点M与点C重合,∴P2(1,2)…10分(3)如答图2,设点E(x,y),则S△ADE=①当P1(﹣1,4)时,S四边形AP1CE=S△ACP1+S△ACE==4+|y|…11分∴2|y|=4+|y|,∴|y|=4∵点E在x轴下方,∴y=﹣4,代入得:x2﹣4x+3=﹣4,即x2﹣4x+7=0,∵△=(﹣4)2﹣4×7=﹣12<0∴此方程无解…12分②当P2(1,2)时,S四边形AP2CE=S△ACP2+S△ACE==2+|y|,∴2|y|=2+|y|,∴|y|=2∵点E在x轴下方,∴y=﹣2,代入得:x2﹣4x+3=﹣2,即x2﹣4x+5=0,∵△=(﹣4)2﹣4×5=﹣4<0∴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E.…14分14.(2012•温州)如图,经过原点的抛物线y=﹣x2+2mx(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点P(1,m)作直线PM⊥x轴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B.记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B、C不重合).连接CB,CP.(1)当m=3时,求点A的坐标及BC的长;(2)当m>1时,连接CA,问m为何值时CA⊥CP?(3)过点P作PE⊥PC且PE=PC,问是否存在m,使得点E落在坐标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m的值,并定出相对应的点E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把m=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0解方程,得到的非0解即为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再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进而求出BC的长;(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利用已知条件证明△AGH∽△PCB,根据相似的性质得到:,再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出BC,CH,BP,代入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值;(3)存在,本题要分当m>1时,BC=2(m﹣1),PM=m,BP=m﹣1和当0<m<1时,BC=2(1﹣m),PM=m,BP=1﹣m,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再求出满足题意的m值和相对应的点E坐标.解答:解:(1)当m=3时,y=﹣x2+6x令y=0得﹣x2+6x=0∴x1=0,x2=6,∴A(6,0)当x=1时,y=5∴B(1,5)∵抛物线y=﹣x2+6x的对称轴为直线x=3又∵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4.(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ACH=∠PCB又∵∠AHC=∠PBC=90°∴△AGH∽△PCB,∴,∵抛物线y=﹣x2+2mx的对称轴为直线x=m,其中m>1,又∵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2(m﹣1),∵B(1,2m﹣1),P(1,m),∴BP=m﹣1,又∵A(2m,0),C(2m﹣1,2m﹣1),∴H(2m﹣1,0),∴AH=1,CH=2m﹣1,∴,∴m=.(3)∵B,C不重合,∴m≠1,(I)当m>1时,BC=2(m﹣1),PM=m,BP=m﹣1,(i)若点E在x轴上(如图1),∵∠CPE=90°,∴∠MPE+∠BPC=∠MPE+∠MEP=90°,PC=EP,∴△BPC≌△MEP,∴BC=PM,∴2(m﹣1)=m,∴m=2,此时点E的坐标是(2,0);(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2),过点P作PN⊥y轴于点N,易证△BPC≌△NPE,∴BP=NP=OM=1,∴m﹣1=1,∴m=2,此时点E的坐标是(0,4);(II)当0<m<1时,BC=2(1﹣m),PM=m,BP=1﹣m,(i)若点E在x轴上(如图3),易证△BPC≌△MEP,∴BC=PM,∴2(1﹣m)=m,∴m=,此时点E的坐标是(,0);(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4),过点P作PN⊥y轴于点N,易证△BPC≌△NPE,∴BP=NP=OM=1,∴1﹣m=1,∴m=0(舍去),综上所述,当m=2时,点E的坐标是(0,2)或(0,4),当m=时,点E的坐标是(,0).15.(2012•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C.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且a≠0)经过A,C两点,并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E是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作直线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及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使△ACP的周长取得最小值的点,过点P任意作一条与y轴不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M1(x1,y1),M2(x2,y2)两点,试探究是否为定值,并写出探究过程.题思路:(1)首先求得m的值和直线的解析式,根据抛物线对称性得到B点坐标,根据A、B点坐标利用交点式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答图1所示,过点E作EG⊥x轴于点G,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E点坐标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注意:符合要求的E点有两个,如答图1所示,不要漏解;(3)本问较为复杂,如答图2所示,分几个步骤解决:第1步:确定何时△ACP的周长最小.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第2步:确定P点坐标P(1,3),从而直线M1M2的解析式可以表示为y=kx+3﹣k;第3步: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得M1、M2两点坐标间的关系,得到x1+x2=2﹣4k,x1x2=﹣4k﹣3.这一步是为了后续的复杂计算做准备;第4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得线段M1M2、M1P和M2P的长度,相互比较即可得到结论:=1为定值.这一步涉及大量的运算,注意不要出错,否则难以得出最后的结论.答:解:(1)∵经过点(﹣3,0),∴0=+m,解得m=,∴直线解析式为,C(0,).∵抛物线y=ax2+bx+c对称轴为x=1,且与x轴交于A(﹣3,0),∴另一交点为B(5,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3)(x﹣5),∵抛物线经过C(0,),∴=a•3(﹣5),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假设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AC∥EF且AC=EF.如答图1,(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AC∥EF,∴∠CAO=∠EFG,又∵,∴△CAO≌△EFG,∴EG=CO=,即y E=,∴=x E2+x E+,解得x E=2(x E=0与C点重合,舍去),∴E(2,),S▱ACEF=;(i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同理可求得E′(+1,),S▱ACE′F′=.(3)要使△ACP的周长最小,只需AP+CP最小即可.如答图2,连接BC交x=1于P点,因为点A、B关于x=1对称,根据轴对称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AP+CP最小(AP+CP最小值为线段BC的长度).∵B(5,0),C(0,),∴直线BC解析式为y=x+,∵x P=1,∴y P=3,即P(1,3).令经过点P(1,3)的直线为y=kx+3﹣k,∵y=kx+3﹣k,y=x2+x+,联立化简得:x2+(4k﹣2)x﹣4k﹣3=0,∴x1+x2=2﹣4k,x1x2=﹣4k﹣3.∵y1=kx1+3﹣k,y2=kx2+3﹣k,∴y1﹣y2=k(x1﹣x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M1M2==== ∴M1M2===4(1+k2).又M1P===;同理M2P=∴M1P•M2P=(1+k2)•=(1+k2)•=(1+k2)•=4(1+k2).∴M1P•M2P=M1M2,∴=1为定值.16.(2012•梅州)如图,矩形OABC中,A(6,0)、C(0,2)、D(0,3),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点P、Q分别是l和x轴正半轴上动点,满足∠PQO=60°.(1)①点B的坐标是(6,2);②∠CAO=30度;③当点Q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为(3,3);(直接写出答案)(2)设OA的中心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点P,使△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P的横坐标为x,△OPQ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①由四边形OABC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②由正切函数,即可求得∠CAO的度数,③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2)分别从MN=AN,AM=AN与AM=MN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x≤3时,当3<x≤5时,当5<x≤9时,当x>9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①∵四边形OABC是矩形,∴AB=OC,OA=BC,∵A(6,0)、C(0,2),∴点B的坐标为:(6,2);②∵tan∠CAO===,∴∠CAO=30°;③如下图:当点Q与点A重合时,过点P作PE⊥OA于E,∵∠PQO=60°,D(0,3),∴PE=3,∴AE==3,∴OE=OA﹣AE=6﹣3=3,∴点P的坐标为(3,3);故答案为:①(6,2),②30,③(3,3);(2)情况①:MN=AN=3,则∠AMN=∠MAN=30°,∴∠MNO=60°,∵∠PQO=60°,即∠MQO=60°,∴点N与Q重合,∴点P与D重合,∴此时m=0,情况②,如图AM=AN,作MJ⊥x轴、PI⊥x轴;MJ=MQ•sin60°=AQ•sin60°=(OA﹣IQ﹣OI)•sin60°=(3﹣m)=AM=AN=,可得(3﹣m)=,解得:m=3﹣,情况③AM=NM,此时M的横坐标是4.5,过点P作PI⊥OA于I,过点M作MG⊥OA于G,∴MG=,∴QK===3,GQ==,∴KG=3﹣0.5=2.5,AG=AN=1.5,∴OK=2,∴m=2,(3)当0≤x≤3时,如图,OI=x,IQ=PI•tan60°=3,OQ=OI+IQ=3+x;由题意可知直线l∥BC∥OA,可得,EF=(3+x),此时重叠部分是梯形,其面积为:S梯形=(EF+OQ)•OC=(3+x),当3<x≤5时,S=S梯形﹣S△HAQ=S梯形﹣AH•AQ=(3+x)﹣(x﹣3)2,当5<x≤9时,S=(BE+OA)•OC=(12﹣x),当9<x时,S=OA•AH=.17.(2012•株洲)如图,一次函数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作垂直x轴的直线x=t,在第一象限交直线AB于M,交这个抛物线于N.求当t取何值时,M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在(2)的情况下,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解题思路:(1)首先求得A、B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本问要点是求得线段MN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线段MN的最大值;(3)本问要点是明确D点的可能位置有三种情形,如答图2所示,不要遗漏.其中D1、D2在y轴上,利用线段数量关系容易求得坐标;D3点在第一象限,是直线D1N和D2M的交点,利用直线解析式求得交点坐标.解答:解:(1)∵分别交y轴、x轴于A、B两点,∴A、B点的坐标为:A(0,2),B(4,0)…(1分)将x=0,y=2代入y=﹣x2+bx+c得c=2…(2分)将x=4,y=0代入y=﹣x2+bx+c得0=﹣16+4b+2,解得b=,∴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3分)(2)如答图1,设MN交x轴于点E,则E(t,0),BE=4﹣t.∵tan∠ABO===,∴ME=BE•tan∠ABO=(4﹣t)×=2﹣t.又N点在抛物线上,且x N=t,∴y N=﹣t2+t+2,∴MN=y N﹣ME=﹣t2+t+2﹣(2﹣t)=﹣t2+4t…(5分)∴当t=2时,MN有最大值4…(6分)(3)由(2)可知,A(0,2),M(2,1),N(2,5).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D点的可能位置有三种情形,如答图2所示.…(7分)(i)当D在y轴上时,设D的坐标为(0,a)由AD=MN,得|a﹣2|=4,解得a1=6,a2=﹣2,从而D为(0,6)或D(0,﹣2)…(8分)(ii)当D不在y轴上时,由图可知D为D1N与D2M的交点,易得D1N的方程为y=x+6,D2M的方程为y=x﹣2,由两方程联立解得D为(4,4)…(9分)故所求的D点坐标为(0,6),(0,﹣2)或(4,4)…(10分)18.(2012•南充)如图,⊙C的内接△AOB中,AB=AO=4,tan∠AOB=,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4,0)与点(﹣2,6).(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直线m与⊙C相切于点A,交y轴于点D.动点P在线段OB上,从点O出发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在线段DA上,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一个单位长,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当PQ⊥AD 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3)点R在抛物线位于x轴下方部分的图象上,当△ROB面积最大时,求点R的坐标.解题思路:(1)根据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4,0)与点(﹣2,6),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答图1,由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OD、AE等线段的长度.当PQ⊥AD时,过点O作OF⊥AD于点F,此时四边形OFQP、OFAE均为矩形.则在Rt△OD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的长度,从而得到时间t的数值;(3)因为OB为定值,欲使△ROB面积最大,只需OB边上的高最大即可.按照这个思路解决本题.如答图2,当直线l平行于OB,且与抛物线相切时,OB边上的高最大,从而△ROB的面积最大.联立直线l和抛物线的解析式,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等于0的结论可以求出R点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4,0)与点(﹣2,6),∴,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2)如答图1,连接AC交OB于点E,由垂径定理得AC⊥OB.∵AD为切线,∴AC⊥AD,∴AD∥OB.∵tan∠AOB=,∴sin∠AOB=,∴AE=OA•sin∠AOB=4×=2.4,OD=OA•tan∠OAD=OA•tan∠AOB=4×=3.当PQ⊥AD时,OP=t,DQ=2t.过O点作OF⊥AD于F,则在Rt△ODF中,OD=3,OF=AE=2.4,DF=DQ﹣FQ=DQ﹣OP=2t﹣t=t,由勾股定理得:DF===1.8,∴t=1.8秒;(3)如答图3,设直线l平行于OB,且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R(相切),此时△ROB中OB边上的高最大,所以此时△ROB面积最大.∵tan∠AOB=,∴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由直线l平行于OB,可设直线l解析式为y=x+b.∵点R既在直线l上,又在抛物线上,∴x2﹣2x=x+b,化简得:2x2﹣11x﹣4b=0.∵直线l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R(相切),∴判别式△=0,即112+32b=0,解得b=,此时原方程的解为x=,即x R=,而y R=x R2﹣2x R=∴点R的坐标为R(,).19.(2012•凉山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 经过A、B两点,并与x轴交于另一点C(点C点A的右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过点P作PD⊥轴于D,交AB于点E.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E最长?此时PE等于多少?(3)如果平行于x轴的动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Q,与直线AB交于点N,点M为OA的中点,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思路:(1)首先求得A、B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与x轴另一交点C的坐标;(2)关键是求出线段PE长度的表达式,设D点横坐标为t,则可以将PE表示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出PE长度的最大值;(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将直线l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可知直线l是否存在,并求出相应Q点的坐标.注意“△MON是等腰三角形”,其中包含三种情况,需要逐一讨论,不能漏解.答:解:(1)∵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4,0),B(0,4)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可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3x+4.令y=0,得﹣x2﹣3x+4=0,解得x1=﹣4,x2=1,∴C(1,0).(2)如答图1所示,设D(t,0).∵OA=OB,∴∠BAO=45°,∴E(t,t),P(t,﹣t2﹣3t+4).PE=y P﹣y E=﹣t2﹣3t+4﹣t=﹣t2﹣4t=﹣(t+2)2+4,∴当t=﹣2时,线段PE的长度有最大值4,此时P(﹣2,6).(3)存在.如答图2所示,过N点作NH⊥x轴于点H.设OH=m(m>0),∵OA=OB,∴∠BAO=45°,∴NH=AH=4﹣m,∴y Q=4﹣m.又M为OA中点,∴MH=2﹣m.△MON为等腰三角形:①若MN=ON,则H为底边OM的中点,∴m=1,∴y Q=4﹣m=3.由﹣x Q2﹣3x Q+4=3,解得x Q=,∴点Q坐标为(,3)或(,3);②若MN=OM=2,则在Rt△MN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MN2=NH2+MH2,即22=(4﹣m)2+(2﹣m)2,化简得m2﹣6m+8=0,解得:m1=2,m2=4(不合题意,舍去)∴y Q=2,由﹣x Q2﹣3x Q+4=2,解得x Q=,∴点Q坐标为(,2)或(,2);③若ON=OM=2,则在Rt△NO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N2=NH2+OH2,即22=(4﹣m)2+m2,化简得m2﹣4m+6=0,∵△=﹣8<0,∴此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为等腰三角形.所求Q点的坐标为(,3)或(,3)或(,2)或(,2).20.(2012•衢州)如图,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 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OC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A始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过程中与△COD重叠部分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O、A、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确定相关点的坐标以及线段长度的数量关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求出t的值,从而可解.结论: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3)本问关键是求得重叠部分面积S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得S的最大值.解答中提供了三种求解面积S表达式的方法,殊途同归,可仔细体味.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O、A、C,可得c=0,∴,解得a=,b=,∴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设点P的横坐标为t,∵PN∥CD,∴△OPN∽△OCD,可得PN=∴P(t,),∵点M在抛物线上,∴M(t,t2+t).如解答图1,过M点作MG⊥AB于G,过P点作PH⊥AB于H,AG=y A﹣y M=2﹣(t2+t)=t2﹣t+2,BH=PN=.当AG=BH时,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t2﹣t+2=,化简得3t2﹣8t+4=0,解得t1=2(不合题意,舍去),t2=,∴点P的坐标为(,)∴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3)如解答图2,△AOB沿AC方向平移至△A′O′B′,A′B′交x轴于T,交OC于Q,A′O′交x轴于K,交OC于R.求得过A、C的直线为y AC=﹣x+3,可设点A′的横坐标为a,则点A′(a,﹣a+3),易知△OQT∽△OCD,可得QT=,∴点Q的坐标为(a,).解法一:设AB与OC相交于点J,∵△ARQ∽△AOJ,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HT===2﹣a,KT=A′T=(3﹣a),A′Q=yA′﹣yQ=(﹣a+3)﹣=3﹣a.S四边形RKTQ=S△A′KT﹣S△A′RQ=KT•A′T﹣A′Q•HT=••(3﹣a)﹣•(3﹣a)•(﹣a+2)=a2+a﹣=(a﹣)2+由于<0,∴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解法二:过点R作RH⊥x轴于H,则由△ORH∽△OCD,得①由△RKH∽△A′O′B′,得②由①,②得KH=OH,OK=OH,KT=OT﹣OK=a﹣OH ③由△A′KT∽△A′O′B′,得,则KT=④由③,④得=a﹣OH,即OH=2a﹣2,RH=a﹣1,所以点R的坐标为R(2a﹣2,a﹣1)S四边形RKTQ=S△QOT﹣S△ROK=•OT•QT﹣•OK•RH=a•a﹣(1+a﹣)•(a﹣1)=a2+a﹣=(a﹣)2+由于<0,∴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解法三:∵AB=2,OB=1,∴tan∠O′A′B′=tan∠OAB=,∴KT=A′T•tan∠O′A′B′=(﹣a+3)•=a+,∴OK=OT﹣KT=a﹣(a+)=a﹣,过点R作RH⊥x轴于H,∵tan∠OAB=tan∠RKH==2,∴RH=2KH又∵tan∠OAB=tan∠ROH===,∴2RH=OK+KH=a﹣+RH,∴RH=a﹣1,OH=2(a﹣1),∴点R坐标R(2a﹣2,a﹣1)S四边形RKTQ=S△A′KT﹣S△A′RQ=•KT•A′T﹣A′Q•(xQ﹣xR)=••(3﹣a)﹣•(3﹣a)•(﹣a+2)=a2+a﹣=(a﹣)2+由于<0,∴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2012年 中考数学 压轴题汇总

2012年 中考数学  压轴题汇总

目录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2 2012年黄冈市中考第25题例3 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4 2011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5 2010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6 2010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7 2009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8 2009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模拟第25题1.2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扬州市中考第27题例2 2012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3 2011年湖州市中考第24题例4 2011年盐城市中考第28题例5 2010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6 2010年南通市中考第27题例7 2009年重庆市中考第26题1.3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广州市中考第24题例2 2012年杭州市中考第22题例3 2011年沈阳市中考第25题例4 2011年浙江省中考第23题例5 2010年北京市中考第24题例6 2009年嘉兴市中考第24题例7 2008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1.4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1 2012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例2 2012年烟台市中考第26题例3 2011年上海市中考第24题例4 2011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例5 2010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例6 2010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7 2009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例8 2009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1.5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1 2012年上海市松江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2年衢州市中考第24题例3 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4 2011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0年杭州市中考第24题例6 2010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7 2009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 2012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例2 2012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例3 2011年南通市中考第28题例4 2011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5 2010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例6 2010年扬州市中考第28题例7 2009年兰州市中考第29题1.7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5题例2 2012年无锡市中考第28题1.8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 2012年滨州市中考第24题例2 2012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第二部分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2.1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2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第26题例3 2010年上海市中考第25题2.2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2年广东省中考第22题例2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6题例3 2011年淮安市中考第28题例4 2011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5 2011年重庆市中考第26题第一部分 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b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苏州29”,拖动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存在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的时刻.双击按钮“第(3)题”,拖动点B ,可以体验到,存在∠OQA =∠B 的时刻,也存在∠OQ ′A =∠B 的时刻.思路点拨1.第(2)题中,等腰直角三角形PBC 暗示了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联结OP ,把四边形PCOB 重新分割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底边可以用含b 的式子表示.3.第(3)题要探究三个三角形两两相似,第一直觉这三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Q 最大的可能在经过点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上.满分解答(1)B 的坐标为(b , 0),点C 的坐标为(0,4b ).(2)如图2,过点P 作PD ⊥x 轴,PE ⊥y 轴,垂足分别为D 、E ,那么△PDB ≌△PEC . 因此PD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如图3,联结OP .所以S 四边形PCOB =S △PCO +S △PBO =1152428b x b x bx ⨯⋅+⨯⋅==2b .解得165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16,55).图2 图3(3)由2111(1)(1)()4444b y x b x x x b =-++=--,得A (1, 0),OA =1. ①如图4,以OA 、OC 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 ,那么△OQC ≌△QOA . 当BA QA QA OA=,即2QA BA OA =⋅时,△BQA ∽△QOA . 所以2()14bb =-.解得843b =±.所以符合题意的点Q 为(1,23+).②如图5,以OC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 ,那么∠OQC =90°。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81-90例)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81-90例)

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81-90例)一、解答题1、(2011年湖北随州十校联考数学试题)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2-1图象的顶点为P,与x轴交点为 A、B,与y轴交点为C.连结BP并延长交y轴于点D. 连结AP,△AP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求a的值和点P、C、D的坐标;(2)连结BC、AC、AD。

将△BCD绕点线段CD上一点E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一个新三角形.设该三角形与△A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①当点E在(0,1)时,在图25—1中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出求S.②当点E在线段CD(端点C、D除外)上运动时,设E(0,b),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S,并判断当b为何值时,重叠部分的面积最大?写出最大值.解:(1)a=1 P(2,-1) C(0,3) D(0,-3),(各1分,共4分)(2)画出图形(1分)可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求S=23(2分)(3)当b≥0如图,可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求21(3)6s b=-(2分)当b=0时,S=32(1分)当b<0时 BD旋转后经过A时,b=-1①-1<b≤0时,(2分)②b<-1时(2分)2、(2011年重庆一中摸底试卷)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4,90oACB∠=直角边AC在x轴上,B点在第二象限,A(1,0),AB交y轴于E,将纸片过E点折叠使BE与EA所在直线重合,得到折痕EF(F在x轴上),再展开还原沿EF剪开得到四边形BCFE,然后把四边形BCFE从E点开始沿射线EA平移,至B点到达A点停止.设平移时间为t(s),移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平移中四边形BCFE与AEF∆重叠的面积为S.(1)求折痕EF的长;(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平移中直角顶点C经过抛物线342++=xxy的顶点?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解:(1)折痕2EF=(2)2t=(s)(3)212,(02).2s t t t=-+≤≤1,(222).s t=≤≤2121,(2232).4s t t t=-+-≤≤21228,(3242).4s t t t=-+≤≤3、(2011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初三数学阶段试题)如图,矩形A’B’C’D’是矩形OABC(边OA 在x 轴正半轴上,边OC 在y 轴正半轴上)绕B 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O ’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B 点的坐标为(1,3).O’C’与AB 交于D 点.(1)如果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经过O ,O ’两点且图象顶点M 的纵坐标为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D 点的坐标.(3)若将直线OC 绕点O 旋转α度(0<α<90)后与抛物线的另一个 交点为点P ,则以O 、O’、B 、P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是平行 四边形?若能,求出αtan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x x y 22-= ……3 分(2)D(1,34) ……7分 (3)tan α=1或31……12分(求出一个得3分,求两个得5分)4、(2011年山东三维斋一模试题)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21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过点A 作AP ∥CB 交抛物线于点P ,求四边形ACBP 的面积. (3)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过M 作MG ⊥x 轴于点G ,使以A 、M 、G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A 相似. 若存在,请求出M 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 解:(1)令0y =,得210x -= 解得1x =±令0x =,得1y =-∴ A (1,0)- B (1,0) C (0,1)- ··· (2分)(2)∵O A =O B =O C =1 ∴∠BAC =∠AC O=∠BC O=45∵A P ∥CB , ∴∠P AB =45过点P 作P E ⊥x 轴于E ,则∆A P 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令O E =a ,则P E =1a + ∴P (,1)a a +∵点P 在抛物线21y x =-上 ∴211a a +=- 解得12a =,21a =-(不合题意,舍去)∴P E =3 ··························································································· 4分)∴四边形ACB P 的面积S =12AB •O C +12AB •P E =112123422⨯⨯+⨯⨯= ······································ 6分) (3)假设存在∵∠P AB =∠BAC =45 ∴P A ⊥AC∵MG ⊥x 轴于点G , ∴∠MG A =∠P AC =90 在Rt △A O C 中,O A =O C =1 ∴AC =2在Rt △P AE 中,AE =P E =3 ∴A P= 32 ··············································· 7分) 设M 点的横坐标为m ,则M 2(,1)m m -①点M 在y 轴左侧时,则1m <-(ⅰ) 当∆A MG ∽∆P CA 时,有AG PA =MG CA∵A G=1m --,MG=21m -即211322m m ---= 解得11m =-(舍去) 223m =(舍去)(ⅱ) 当∆M A G ∽∆P CA 时有AG CA =MGPA即 211232m m ---= A BC 'MA 'O xyO ' CD第28题图CPByAoxEyPAoGMC ByPAox解得:1m =-(舍去) 22m =-∴M (2,3)- ··········································································· (10分)② 点M 在y 轴右侧时,则1m > (ⅰ) 当∆A MG ∽∆P CA 时有AG PA =MGCA∵A G=1m +,MG=21m -∴ 211322m m +-= 解得11m =-(舍去) 243m =∴M 47(,)39(ⅱ) 当∆M A G ∽∆P CA 时有AG CA =MGPA即 211232m m +-= 解得:11m =-(舍去) 24m = ∴M (4,15)∴存在点M ,使以A 、M 、G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 CA 相似M 点的坐标为(2,3)-,47(,)39,(4,15) ·································· (12分)5、(2011年深圳市数学模拟试卷)如图13,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象经过A (-1,0)、B (3,0)、N (2,3)三点,且与y 轴交于点C . (1)(3分)求顶点M 及点C 的坐标;(2)(3分)若直线y =kx +d 经过C 、M 两点,且与x 轴交于点D ,试证明四边形CDAN 是平行四边形;(3)(4分)点P 是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上一动点,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以点P 为圆心的圆经过A 、B 两点,并且与直线CD 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解:(1)因为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1,0)、B (3,0)、N (2,3)所以,可建立方程组:⎪⎩⎪⎨⎧++=++=+-=c b a c b a c b a 2433900,解得:⎪⎩⎪⎨⎧==-=321c b a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2x +3,所以,顶点M (1,4),点C (0,3) -------2分(2)直线y=kx+d 经过C 、M 两点,所以⎩⎨⎧=+=43d k d ,即k =1,d =3,直线解析式为y =x +3令y =0,得x =-3,故D (-3,0)∴ CD =23,AN =23,AD =2,CN =2∴CD =AN ,AD =CN∴ 四边形CDAN 是平行四边形(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 ,使以点P 为圆心的圆经过A 、B 两点,并且与直线CD 相切,因为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故可设P (1,0y ),则PA 是圆的半径且PA 2=y 02+22,过P 作直线CD 的垂线,垂足为Q ,则PQ =PA 时以P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CD 相切。

全国中考数学续套压轴题分类解析大全专题代数综合问题

全国中考数学续套压轴题分类解析大全专题代数综合问题

全国中考数学续套压轴题分类解析大全专题代数综合问题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0:代数综合问题11. (2012黑龙江龙东地区10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

现要把228吨物资从某地运往青海甲、乙两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物资。

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6吨/辆和10吨/辆,运往甲、乙两地的运费如下表:运往地甲地(元/辆)乙地(元/辆)车型大货车720800小货车500650(1)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如果安排9辆货车前往甲地,其余货车前往乙地,设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前往甲、乙两地的总运费为w元,求出w与a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运往甲地的物资不少于120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少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少总运费。

【答案】解:(1)设大货车用x辆,则小货车用(18-x)辆,根据题意得16x+10(18-x)=228 ,解得x=8,∴18-x=18-8=10。

答: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

(2)w=720a+800(8-a)+500(9-a)+650[10-(9-a)]=70a +11550,∴w=70a+11550(0≤a≤8且为整数)。

(3)由16a+10(9-a)≥120,解得a≥5。

又∵0≤a≤8,∴5≤a≤8且为整数。

∵w=70a+11550,k=70>0,w随a的增大而增大,∴当a=5时,w最小,最小值为W=70×5+11550=11900。

答: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5辆大货车、4辆小货车前往甲地;3辆大货车、6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900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大货车用x辆,则小货车用18-x辆,根据运输228吨物资,列方程求解。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3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3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

2012 年全国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分析汇编专题 13:实践操作、研究类问题一、选择题 12y ax bx c(a 0)x 1.(2012重庆市4 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下图对称轴为。

以下结2论中,正确的是【】abc>0a b02b c>04a c2b A.B.C.D.【答案】D。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a【剖析】A、∵二次函数的图象张口向上,∴>0。

c y∵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负半轴,∴<0。

byabc<0b∵二次函数的图象对称轴在轴左边,∴﹣< 0。

∴> 0。

∴。

故本选项错误。

2ab1a ba b>0B、∵二次函数的图象对称轴:,∴,。

故本选项错误。

x2a2y a b c2b c<0x C、从图0象可知,当时,。

故本选项错误。

1xxx D 、∵二次函数的图象对称轴为,与轴的一个交点的取值范围为>,12xx∴二1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取值范围为<﹣ 2 。

2y4a2b c<0x24a ∴当c<2b时,,即。

故本选项正确。

应选D。

2. (2012 浙江台州 4 分)如图,菱形ABCD中, AB=2,∠ A=120°,点 P,Q, K 分别为线段B C,CD,BD 上的随意一点,则PK+QK 的最小值为【】1专心爱心专心33 A. 1B.C. 2D.+ 1 【答案】B。

【考点】菱形的性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直线段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分两步剖析:( 1)若点 P, Q 固定,此时点 K 的地点:如图,作点 P 对于 BD 的对称点 P,连结 PQ,交 BD 于点 K。

111由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头距离相等的性质,得PK=PK,PK=PK。

1111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得PK+QK> PQ= PK+ Q K= P K+ Q K。

1111111∴此时的 K 就是使PK+QK最小的地点。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讲座(共8份)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讲座(共8份)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讲座七阅读理解型【知识纵横】阅读理解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之一。

重在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生活经验是否丰富等,所给定的阅读材料,可能是新定义的概念、公式等,要求理解应用;或者是图象表格,从中提取有用的解题信息;或者是范例式呈现,去模仿解答新问题;或者是根据一些特殊信息探求规律等.常见的类型有猜想型、概括型、探索型、应用型等。

阅读理解的整体模式是:阅读—理解—应用。

重点是阅读,难点是理解,关键是应用,通过阅读,对所提供的文字、符号、图形等进行分析和综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制定解题策略。

【选择填空】1. (浙江台州)请你规定一种适合任意非零实数a ,b 的新运算“a ⊕b ”,使得下列算式成立:1⊕2=2⊕1=3,(﹣3)⊕(﹣4)=(﹣4)⊕(﹣3)=﹣,(﹣3)⊕5=5⊕(﹣3)=﹣,…你规定的新运算a ⊕b = (用a ,b 的一个代数式表示).2. (山东省临沂市)读一读:式子“1+2+3+4+……+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式子比较长,书写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其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计算∑=+20121n 1)(n 1n = .【典型试题】 1. (江苏盐城)知识迁移: 当0a >且0x >时,因为2≥0,所以ax x -+≥0,从而a x x +≥(当x =时取等号).记函数(0,0)ay x a x x=+>>,由上述结论可知:当x =,该函数有最小值为直接应用:已知函数1(0)y x x =>与函数21(0)y x x=>, 则当x =_________时,12y y +取得最小值为_________.变形应用:已知函数11(1)y x x =+>-与函数22(1)4(1)y x x =++>-,求21y y 的最小值,并指出取得该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值.实际应用:已知某汽车的一次运输成本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固定费用,共360元;二是燃油费,每千米为1.6元;三是折旧费,它与路程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01.设该汽车一次运输的路程为x 千米,求当x 为多少时,该汽车平均每千米的运输成本..........最低?最低是多少元?【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几何不等式。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1:方程(组)的应用一、选择题1. (2012宁夏区3分)小颖家离学校1200米3千米/时,下坡路的平均速度是5千米/时.若设小颖上坡用了x分钟,下坡用了y分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3x5y1200x y16+=⎧⎨+=⎩B.35x y 1.26060x y16⎧+=⎪⎨⎪+=⎩C.3x5y 1.2x y16+=⎧⎨+=⎩D.35x y12006060x y16⎧+=⎪⎨⎪+=⎩【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题等量关系为:上坡用的时间×上坡的速度+下坡用的时间×下坡速度=1200,上坡用的时间+下坡用的时间=16。

把相关数值代入(注意单位的通一),得35x y 1.26060x y16⎧+=⎪⎨⎪+=⎩。

故选B。

2. (2012宁夏区3分)运动会上,初二(3)班啦啦队,买了两种价格的雪糕,其中甲种雪糕共花费40元,乙种雪糕共花费30元,甲种雪糕比乙种雪糕多20根.乙种雪糕价格是甲种雪糕价格的1.5倍,若设甲种雪糕的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4030201.5x x-=B.403020x 1.5x-=C.304020x 1.5x-=D.3040201.5x x-=【答案】B。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存在的等量关系。

本题等量关系为:甲种雪糕数量比乙种雪糕数量多20根。

而甲种雪糕数量为40x,乙种雪糕数量为301.5x。

(数量=金额÷价格)从而得方程:403020x 1.5x-=。

故选B。

3. (2012广东湛江4分)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5500(1+x)2=4000 B.5500(1﹣x)2=4000 C.4000(1﹣x)2=5500 D.4000(1+x)2=5500【答案】D。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及解析分类汇编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及解析分类汇编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一)例1直线11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OD ,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C 、D 三点.(1) 写出点A 、B 、C 、D 的坐标;(2) 求经过A 、C 、D 三点的抛物线表达式,并求抛物线顶点G 的坐标;(3) 在直线BG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点A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 Rt △ABC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1所示,反比例函数(0)ky k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与BC 边交于点D (4,m ),与AB 边交于点E (2,n ),△BDE 的面积为2.(1)求m 与n 的数量关系; (2)当tan ∠A =1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表达式; (3)设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F ,点P 在射线FD 上,在(2)的条件下,如果△AEO 与△EFP 相似,求点P 的坐标.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O(0,0)、A(2,0)、B(6,3).(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3)在图1中,设点D的坐标为(1,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例4 如图1,已知点A (-2,4) 和点B (1,0)都在抛物线22=++上.y mx mx n (1)求m、n;(2)向右平移上述抛物线,记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A′,点B的对应点为B′,若四边形A A′B′B为菱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3)记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B′的交点为C,试在x轴上找一个点D,使得以点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三) 例5 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图1例6 如图1,△ABC 中,AB =5,AC =3,cos A =310.D 为射线BA 上的点(点D 不与点B 重合),作DE //BC 交射线CA 于点E ..(1) 若CE =x ,BD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 当分别以线段BD ,CE 为直径的两圆相切时,求DE 的长度;(3) 当点D 在AB 边上时,BC 边上是否存在点F ,使△ABC 与△DE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线段BF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 备用图例 7 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0,t ),点Q (t ,b ).平移二次函数2tx y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F 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为Q ;②与x 轴相交于B 、C 两点(∣OB ∣<∣OC ∣),连结A ,B .(1)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F ,使得OC OB OA ⋅=2?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如果AQ ∥BC ,且tan ∠ABO =23,求抛物线F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等腰三角形问题(一)例1 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BC 的中点.P (0,m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P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当△AP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3)设过P 、M 、B 三点的抛物线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E ,过点O 作直线ME 的垂线,垂足为H (如图2).当点P 从O 向C 运动时,点H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H 所经过的路长(不必写解答过程).图1 图2例2 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 =-x +7与正比例函数43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过点B作直线l//y轴.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C—A的路线向点A运动;同时直线l从点B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交x轴于点R,交线段BA或线段AO于点Q.当点P到达点A时,点P和直线l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以A、P、R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②是否存在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等腰三角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点A(6, 0),B(0, 8),C(-4, 0),点M、N 分别为线段AC和射线AB上的动点,点M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C向A方向作匀速运动,点N以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自A向B方向作匀速运动,MN交OB于点P.(1)求证:MN∶NP为定值;(2)若△BNP与△MNA相似,求CM的长;(3)若△BNP是等腰三角形,求CM的长.图1例4 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m (m 是大于0的常数),BC =8,E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不与B 、C 重合).连结DE ,作EF ⊥DE ,EF 与射线BA 交于点F ,设CE =x ,BF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m =8,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12y m,要使△DEF 为等腰三角形,m 的值应为多少?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三)例5 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ABC 的边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OA =2,OC =3,过原点O 作∠AOC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D ,连接DC ,过点D 作DE ⊥DC ,交OA 于点E .(1)求过点E 、D 、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 ,另一边与线段OC 交于点G .如果DF 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为56,那么EF =2GO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对于(2)中的点G ,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直线GQ 与AB 的交点P 与点C 、G 构成的△PCG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例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x轴(如图1所示).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x+b(b为常数)经过点B,且与直线CM相交于点D,联结OD.(1)求b的值和点D的坐标;(2)设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POD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PD为半径的圆与圆O外切,求圆O的半径.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直角三角形问题(一)例1 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对称轴是直线x=1,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3)点E为y轴上一动点,CE的垂直平分线交CE于点F,交抛物线于P、Q两点,且点P在第三象限.①当线段34PQ AB =时,求tan ∠CED 的值;②当以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图1例2 设直线l 1:y =k 1x +b 1与l 2:y =k 2x +b 2,若l 1⊥l 2,垂足为H ,则称直线l 1与l 2是点H 的直角线.(1)已知直线①122y x =-+;②2y x =+;③22y x =+;④24y x =+和点C (0,2),则直线_______和_______是点C 的直角线(填序号即可);(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A (3,0)、B (2,7)、C (0,7),P 为线段OC 上一点,设过B 、P 两点的直线为l 1,过A 、P 两点的直线为l 2,若l 1与l 2是点P 的直角线,求直线l 1与l 2的解析式.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直角三角形问题(三)例 5 如图1,直线434+-=x y 和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B 、C ,点A 的坐标是(-2,0).(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向点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 运动t 秒时,△MON 的面积为S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 设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S =4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图1例6 已知Rt △ABC 中,︒=∠90ACB ,CB CA =,有一个圆心角为︒45,半径的长等于CA 的扇形CEF 绕点C 旋转,且直线CE ,CF 分别与直线AB 交于点M ,N .(1)当扇形CEF 绕点C 在ACB ∠的内部旋转时,如图1,求证:222BN AM MN +=;思路点拨:考虑222BN AM MN +=符合勾股定理的形式,需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可将△ACM 沿直线CE 对折,得△DCM ,连DN ,只需证BN DN =,︒=∠90MDN 就可以了.请你完成证明过程.(2)当扇形CEF 绕点C 旋转至图2的位置时,关系式222BN AM MN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 图2图5 图6 图7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一)例 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1),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点M 在正比例函数32y x =的图像上,且MO =MA .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像经过点A 、M .(1)求线段AM 的长;(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 在y 轴上,且位于点A 下方,点C 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 在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 是菱形,求点C 的坐标.图1例2将抛物线c 1:2y =x 轴翻折,得到抛物线c 2,如图1所示.(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c 2的表达式;(2)现将抛物线c1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M,与x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B;将抛物线c2向右也平移m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N,与x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D、E.①当B、D是线段AE的三等分点时,求m的值;②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A、N、E、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MA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图1 图2例4在直角梯形OABC中,CB//OA,∠COA=90°,CB=3,OA=6,BA=别以OA、OC边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B的坐标;(2)已知D、E分别为线段OC、OB上的点,OD=5,OE=2EB,直线DE交x轴于点F.求直线DE的解析式;(3)点M是(2)中直线DE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N,使以O、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三)例 5 如图1,等边△ABC的边长为4,E是边BC上的动点,EH⊥AC于H,过E作EF∥AC,交线段AB于点F,在线段AC上取点P,使PE=EB.设EC=x(0<x≤2).(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2)Q是线段AC上的动点,当四边形EFPQ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平行四边形EFPQ 的面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当(2)中的平行四边形EFPQ面积最大值时,以E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根据⊙E与此时平行四边形EFPQ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的取值范围.图1例6 如图1,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顶点为D .(1)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2)连结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点P 为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F //DE 交抛物线于点F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 的长,并求出当m 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 为平行四边形?②设△B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图1例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334y x =-+交于点A ,分别交x 轴于点B 和点C ,点D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A 、B 、C 的坐标.(2)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 的坐标.(3)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点E、D、O、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BECD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一)例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a+1)x与直线y=kx的一个公共点为A(4,8).(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线段OA上,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1)中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3)记(1)中抛物线的顶点为M,点N在此抛物线上,若四边形AOMN恰好是梯形,求点N的坐标及梯形AOMN的面积.备用图图1 图2例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2,0)、C (0,12) 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x =4,设顶点为点P ,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 的坐标;(2)如图1,在直线 y =2x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四边形OPBD 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点M 是线段OP 上的一个动点(O 、P 两点除外),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P 向点O 运动,过点M 作直线MN //x 轴,交PB 于点N . 将△PMN 沿直线MN 对折,得到△P 1MN . 在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设△P 1MN 与梯形OMNB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图1 图2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二)例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2114x ,点C 的坐标为(–4,0),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AB 与y 轴交于点M ,已知点Q (x ,y )在抛物线上,点P (t ,0)在x 轴上.(1) 写出点M 的坐标;(2) 当四边形CMQP 是以MQ ,PC 为腰的梯形时.① 求t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 当梯形CMQP 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时,求t 的值.图1例 4 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20(-,,直线x y 32-=与边BC 相交于点D . (1)求点D 的坐标;(2)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三)例 5 如图1,等边△ABC 的边长为4,E 是边BC 上的动点,EH ⊥AC 于H ,过E 作EF ∥AC ,交线段AB 于点F ,在线段AC 上取点P ,使PE =EB .设EC =x (0<x ≤2).(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 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2)Q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当四边形EFPQ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平行四边形EFPQ 的面积(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3)当(2)中 的平行四边形EFPQ 面积最大值时,以E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根据⊙E 与此时平行四边形EFPQ 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 的取值范围.图1例6 如图1,抛物线322++-=x x y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顶点为D .(1)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2)连结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点P 为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F //DE 交抛物线于点F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 的长,并求出当m 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 为平行四边形?②设△BC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图1例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334y x =-+交于点A ,分别交x 轴于点B 和点C ,点D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A 、B 、C 的坐标.(2)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 的坐标.(3)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以点E 、D 、O 、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BE CD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一)例 1 如图1,直线l 经过点A (1,0),且与双曲线m y x=(x >0)交于点B (2,1).过点(,1)P p p -(p >1)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m y x =(x >0)和m y x=-(x <0)于M 、N 两点.(1)求m 的值及直线l 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直线y =2上,求证:△PMB ∽△PNA ;(3)是否存在实数p ,使得S △AMN =4S △AMP ?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CB ∥OA ,OC =4,BC =3,OA =5,点D 在边OC 上,CD =3,过点D 作DB 的垂线DE ,交x 轴于点E .(1)求点E的坐标;(2)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经过点B和点E.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②如果点M在它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轴上方,满足S△CEM=2S△ABM,求点M的坐标.图1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二)例3 如图1,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12y x b=-+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例 4 如图1,在△ABC中,∠C=90°,A 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1)求线段AD的长;(2)若EF⊥AB,当点E在斜边AB上移动时,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3)若点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2012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三)例5 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上运动,当P点到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3)在(1)中当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 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例6 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2经过点(0,10)和点(4,2).+y+xb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在边长一定的矩形ABCD中,CD=1,点C在y轴右侧沿抛物线=2滑动,在滑动过程中CD∥x轴,AB在CD的下方.当点D在y轴上时,y++cbxxAB落在x轴上.①求边BC的长.②当矩形ABCD在滑动过程中被x轴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4时,求点C的坐标.。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精选压轴题(3)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精选压轴题(3)

2012年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11~20_解析版【11. 2012成都】28. (本小题满分l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54y x m =+ (m 为常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3-,0),与y 轴交于点C .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2y ax bx c =++ (a b c ,, 为常数,且a ≠0)经过A ,C 两点,并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 (1)求m 的值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E 是y 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 作直线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F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使得以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及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使△ACP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的点,过点P 任意作一条与y 轴不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111M ()x y , ,222M ()x y ,两点,试探究2112P PM M M M ⋅ 是否为定值,并写出探究过程.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解:(1)∵经过点(﹣3,0), ∴0=+m ,解得m=, ∴直线解析式为,C (0,).∵抛物线y=ax 2+bx+c 对称轴为x=1,且与x 轴交于A (﹣3,0),∴另一交点为B (5,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 (x+3)(x ﹣5), ∵抛物线经过C (0,),∴=a •3(﹣5),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假设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AC∥EF且AC=EF.如答图1,(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AC∥EF,∴∠CAO=∠EFG,又∵,∴△CAO≌△EFG,∴EG=CO=,即y E=,∴=x E2+x E+,解得x E=2(x E=0与C点重合,舍去),∴E(2,),S▱ACEF=;(ii)当点E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轴于点G′,同理可求得E′(+1,),S▱ACE′F′=.(3)要使△ACP的周长最小,只需AP+CP最小即可.如答图2,连接BC交x=1于P点,因为点A、B关于x=1对称,根据轴对称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AP+CP最小(AP+CP最小值为线段BC的长度).∵B(5,0),C(0,),∴直线BC解析式为y=x+,∵x P=1,∴y P=3,即P(1,3).令经过点P(1,3)的直线为y=kx+3﹣k,∵y=kx+3﹣k,y=x2+x+,联立化简得:x2+(4k﹣2)x﹣4k﹣3=0,∴x1+x2=2﹣4k,x1x2=﹣4k﹣3.∵y1=kx1+3﹣k,y2=kx2+3﹣k,∴y1﹣y2=k(x1﹣x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M1M2===∴M1M2===4(1+k2).又M1P===;同理M2P=∴M1P•M2P=(1+k2)•=(1+k2)•=(1+k2)•=4(1+k2).∴M1P•M2P=M1M2,∴=1为定值.3【12.2012•聊城】25.某电子厂商投产一种新型电子厂品,每件制造成本为18元,试销过程中发现,每月销售量y(万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看作一次函数y=﹣2x+100.(利润=售价﹣制造成本)(1)写出每月的利润z(万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3502万元的利润?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3)根据相关部门规定,这种电子产品的销售单价不能高于32元,如果厂商要获得每月不低于350万元的利润,那么制造出这种产品每月的最低制造成本需要多少万元?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0:代数综合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0:代数综合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0:代数综合问题11.(2012黑龙江龙东地区10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1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

现要把228吨物资从某地运往青海甲、乙两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物资。

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6吨/辆和10吨/辆,运往甲、乙两地的运费如下表:运往地甲地(元/辆)乙地(元/辆) 车型大货车720 800小货车500 650(1)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如果安排9辆货车前往甲地,其余货车前往乙地,设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前往甲、乙两地的总运费为w元,求出w与a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运往甲地的物资不少于120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少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少总运费。

【答案】解:(1)设大货车用x辆,则小货车用(18-x)辆,根据题意得16x+10(18-x)=228 ,解得x=8,∴18-x=18-8=10。

答: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

(2)w=720a+800(8-a)+500(9-a)+650[10-(9-a)]=70a+11550,∴w=70a+11550(0≤a≤8且为整数)。

(3)由16a+10(9-a)≥120,解得a≥5.又∵0≤a≤8,∴5≤a≤8且为整数。

∵w=70a+11550,k=70>0,w随a的增大而增大,∴当a=5时,w最小,最小值为W=70×5+11550=11900.答: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5辆大货车、4辆小货车前往甲地;3辆大货车、6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900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大货车用x辆,则小货车用18-x辆,根据运输228吨物资,列方程求解。

(2)设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则前往乙地的大货车为(8-a)辆,前往甲地的小货车为(9-a)辆,前往乙地的小货车为[10-(9-a)]辆,根据表格所给运费,求出w与a 的函数关系式。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8: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8: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8: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81. (2012湖北襄阳10分)如图,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直线PO交⊙于点E、F,过点B作PO的垂线BA,垂足为点D,交⊙O于点A,延长AO与⊙O交于点C,连接BC,AF.(1)求证:直线PA为⊙O的切线;(2)试探究线段EF、OD、OP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BC=6,tan∠F=12,求cos∠ACB的值和线段PE的长.【答案】解:(1)连接OB,∵PB是⊙O的切线,∴∠PBO=90°。

∵OA=OB,BA⊥PO于D,∴AD=BD,∠POA=∠POB。

又∵PO=PO,∴△PAO≌△PBO(SAS)。

∴∠PAO=∠PBO=90°。

∴直线PA为⊙O的切线。

(2)EF2=4OD•OP。

证明如下:∵∠PAO=∠PDA=90°,∴∠OAD+∠AOD=90°,∠OPA+∠AOP=90°。

∴∠OAD=∠OPA。

∴△OAD∽△OPA,∴OA ODOP OA,即OA2=OD•OP。

又∵EF=2OA,∴EF2=4OD•OP。

(3)∵OA=OC,AD=BD,BC=6,∴OD=12BC=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设AD=x,∵tan∠F=AD1FD2=,∴FD=2x,OA=OF=2x﹣3。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2x﹣3)2=x2+32,解得,x1=4,x2=0(不合题意,舍去)。

∴AD=4,OA=2x﹣3=5。

∵AC是⊙O直径,∴∠ABC=90°。

又∵AC=2OA=10,BC=6,∴cos∠ACB=BC63 AC105==。

∵OA2=OD•OP,∴3(PE+5)=25。

∴PE=103。

【考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动点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动点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01:动点问题25.(2012吉林长春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点B停止.点P在AD上以cm/s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______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连结CD.当点N于点D重合时,有一点H从点M出发,在线段MN上以s的速度沿M-N-M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与点E重合时,点H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在线段EB上运动时,点H始终在线段MN的中心处.直接写出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t-2。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①如图(2)a,当点N与点D重合时,此时点P在DE上,DP=2=EC,即t-2=2,t=4。

②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 S = S ∆AMF = (DP + AQ )⋅ PQ -梯形AQPD - S = [(t - 2)+(2 + t )] ⨯ 2 - t ⋅ t = - t 2 + 2t 。

∴ S = S∆AMF = (PG + AC )⋅ PC - AM ⋅ FM梯形AQPD - S ⎪⎪- 4 t + 2t(2 < t < 4)5 2⎪- t + 22t - 84( < t < 8) (16 - 2t )+ 8]⨯(t - 4)- 1 6 t)= -[ ⋅ ⎩∵DE=1 2 AC=4,∴点 P 在 DE 段的运动时间为 4s ,∴PE=t -6,∴PB=BE -PE=8-t ,PC=PE+CE=t-4。

精编版201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代数综合

精编版201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代数综合

(精编版)201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代数综合问题1. (2012广东佛山10分)规律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数学中研究的规律主要有一些特定的规则、符号(数)及其运算规律、图形的数值特征和位置关系特征等方面.请你解决以下与数的表示和运算相关的问题:(1)写出奇数a用整数n表示的式子;(2)写出有理数b用整数m和整数n表示的式子;(3)函数的研究中,应关注y随x变化而变化的数值规律(课本里研究函数图象的特征实际上也是为了说明函数的数值规律).下面对函数y=x2的某种数值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由表看出,当x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个单位时,y的值依次增加1,3,5...请回答:当x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2个单位时,y的值变化规律是什么?当x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n个单位时,y的值变化规律是什么?【答案】解:(1)n是任意整数,则表示任意一个奇数的式子是:2n+1。

(2)有理数b=mn(n≠0)。

(3)①当x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个单位时,列表如下:故当x 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2个单位时,y 的值依次增加14、34、54 …2i 14-。

②当x 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n 个单位时,列表如下:故当x 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1n个单位时,y 的值依次增加21n 、23n 、25n …22i 1n -。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二次函数的性质,实数。

【分析】(1)n 是任意整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则偶数可以表示为2n ,因为偶数与奇数相差1,所以奇数可以表示为2n+1。

(2)根据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而所有的整数都可以写成整数的形式,据此可以得到答案。

(3)根据图表计算出相应的数值后即可看出y 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 (2012广东梅州10分)(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p 2﹣4q≥0)的两根为x 1、x 2;求证:x 1+x 2=﹣p ,x 1•x 2=q .y i+1-y i14 34 54 74 94 114...x i 0 1n 2n 3n 4n 5n ... y i 021n 24n 29n 216n 225n ... y i+1-y i21n23n 25n27n 29n 211n...(2)已知抛物线y=x 2+px+q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过点(﹣1,﹣1),设线段AB 的长为d ,当p 为何值时,d 2取得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答案】(1)证明:∵a=1,b=p ,c=q ,p 2﹣4q≥0,∴1212bc x x =p x x =q a a+=--⋅=,。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

2012年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1.2012黄石) 25.(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抛物线1C 的函数解析式为23(0)y ax bx a b =+-<,若抛物线1C 经过点(0,3)-,方程230ax bx a +-=的两根为1x ,2x ,且124x x -=。

(1)求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 (2)已知实数0x >,请证明:1x x +≥2,并说明x 为何值时才会有12x x+=. (3)若抛物线先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C ,设1(,)A m y ,2(,)B n y 是2C 上的两个不同点,且满足:090AOB ∠=,0m >,0n <.请你用含有m 的表达式表示出△AOB 的面积S ,并求出S 的最小值及S 取最小值时一次函数OA 的函数解析式。

(参考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11(,)P x y ,22(,)Q x y ,则P ,Q 两点间的距离【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配方法.【分析】(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需要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确定待定系数a 、b 的值.已知抛物线图象与y 轴交点,可确定解析式中的常数项(由此得到a 的值);然后从方程入手求b 的值,题干给出了两根差的绝对值,将其进行适当变形(转化为两根和、两根积的形式),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b 的值. (2)11x x +=,因此将1x x+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即可得证.(3)结合(1)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函数的平移规律,可得出抛物线C 2的解析式;在Rt △OAB 中,由勾股定理可确定m 、n 的关系式,然后用m 列出△AOB 的面积表达式,结合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可确定△OAB 的最小面积值以及此时m 的值,进而由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OA 的解析式.【解答】解:(1)∵抛物线过(0,-3)点,∴-3a =-3∴a =1 ……………………………………1分 ∴y=x 2+bx -3∵x 2+bx -3=0的两根为x 1,x 2且21x -x =4∴21221214)(x x x x x x -+=-=4且b <0∴b =-2 ……………………1分 ∴y=x 2-2x -3=(x -1)2-4∴抛物线C1的顶点坐标为(1,-4) ………………………1分 (2)∵x >0,∴0)1(21≥-=-+xx x x ∴,21≥+x x 显然当x =1时,才有,21=+xx ………………………2分 (3)方法一:由平移知识易得C2的解析式为:y =x 2 ………………………1分∴A(m ,m 2),B (n ,n 2) ∵ΔAOB 为Rt Δ ∴OA 2+OB 2=AB 2∴m 2+m 4+n 2+n 4=(m -n )2+(m 2-n 2)2化简得:m n =-1 ……………………1分 ∵SΔAOB =OB OA ∙21=424221n n m m +∙+ ∵m n =-1∴SΔAOB =22221221221mm n m ++=++ =1221121)1(212=∙≥⎪⎭⎫ ⎝⎛+=+m m m m ∴SΔAOB 的最小值为1,此时m =1,A(1,1) ……………………2分 ∴直线OA 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 ……………………1分方法二:由题意可求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2y x = ··········································· (1分)∴2(,)A m m ,2(,)B n n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AOC BOD ACDB S S S S =-- 梯形2222111()()222m n m n m m n n =+--⋅-⋅ 1()2mn m n =--由BOD △ ∽OAC △得 BD ODOC AC=即22n n m m-= ∴1mn =- ········································································································· (1分)∴1n m =-∴1()2S mn m n =--11()2m m=+由(2)知:12m m+≥∴111()2122S m m =+≥⨯=当且仅当1m =,S 取得最小值1此时A 的坐标为(1,1) ·········································································· (2分) ∴一次函数OA 的解析式为y x = ································································· (1分)【点评】该题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函数图象的平移、不等式的应用等知识,解题过程中完全平方式的变形被多次提及,应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2.2012滨州)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经过A(﹣2,﹣4),O(0,0),B(2,0)三点.(1)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2)若点M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OM的最小值.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版1--20)1.(2012•菏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A(0,1),B(2,0),O(0,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O.(1)一抛物线经过点A′、B′、B,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是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4倍?若存在,请求出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出四边形PB′A′B 的两条性质.解题思路:(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A′(﹣1,0),B′(0,2),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利用S四边形PB′A′B=S△B′OA′+S△PB′O+S△POB,再假设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得出P点坐标即可;(3)利用P点坐标以及B点坐标即可得出四边形PB′A′B为等腰梯形,利用等腰梯形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A′B′O是由△ABO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又A(0,1),B(2,0),O(0,0),∴A′(﹣1,0),B′(0,2).﹣﹣﹣﹣﹣﹣﹣﹣﹣﹣(1分)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a≠0),∵抛物线经过点A′、B′、B,∴,解得:,∴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3分)(2)∵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P(x,y),则x>0,y>0,P点坐标满足y=﹣x2+x+2.连接PB,PO,PB′,∴S四边形PB′A′B=S△B′OA′+S△PB′O+S△POB,=×1×2+×2×x+×2×y,=x+(﹣x2+x+2)+1,=﹣x2+2x+3.﹣﹣﹣﹣﹣﹣﹣﹣﹣﹣(5分)假设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则4=﹣x2+2x+3,即x2﹣2x+1=0,解得:x1=x2=1,此时y=﹣12+1+2=2,即P(1,2).﹣﹣﹣﹣﹣﹣﹣﹣﹣﹣(7分)∴存在点P(1,2),使四边形PB′A′B的面积是△A′B′O面积的4倍.﹣﹣﹣﹣﹣﹣﹣﹣﹣﹣(8分)(3)四边形PB′A′B为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下面性质中的任意2个均可.①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③等腰梯形上底与下底平行;④等腰梯形两腰相等.﹣﹣﹣﹣﹣﹣﹣﹣﹣﹣(10分)或用符号表示:①∠B′A′B=∠PBA′或∠A′B′P=∠BPB′;②PA′=B′B;③B′P∥A′B;④B′A′=PB.﹣﹣﹣﹣﹣﹣﹣﹣﹣﹣(10分)2.(2012•宁波)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交y轴于C(0,﹣2),过A,C画直线.(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PA=PC,求OP的长;(3)点M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以M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切点为H.①若M在y轴右侧,且△CHM∽△AOC(点C与点A对应),求点M的坐标;②若⊙M的半径为,求点M的坐标.解题思路:(1)根据与x轴的两个交点A、B的坐标,利设出两点法解析式,然后把点C的坐标代入计算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2)设OP=x,然后表示出PC、PA的长度,在Rt△PO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然后解方程即可;(3)①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MCH=∠CAO,然后分(i)点H在点C下方时,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CM∥x轴,从而得到点M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是﹣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计算即可;(ii)点H在点C上方时,根据(2)的结论,点M为直线PC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求出直线PC的解析式,与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②在x轴上取一点D,过点D作DE⊥AC于点E,可以证明△AED和△AO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即可得到AD的长度,然后分点D在点A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求出OD的长度,从而得到点D的坐标,再作直线DM∥AC,然后求出直线DM的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求解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解答:解:(1)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2),将x=0,y=﹣2代入,得﹣2=a(0+1)(0﹣2),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2),即y=x2﹣x﹣2;(2)设OP=x,则PC=PA=x+1,在Rt△POC中,由勾股定理,得x2+22=(x+1)2,解得,x=,即OP=;(3)①∵△CHM∽△AOC,∴∠MCH=∠CAO,(i)如图1,当H在点C下方时,∵∠MCH=∠CAO,∴CM∥x轴,∴y M=﹣2,∴x2﹣x﹣2=﹣2,解得x1=0(舍去),x2=1,∴M(1,﹣2),(ii)如图1,当H在点C上方时,∵∠MCH=∠CAO,∴PA=PC,由(2)得,M为直线CP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设直线CM的解析式为y=kx﹣2,把P(,0)的坐标代入,得k﹣2=0,解得k=,∴y=x﹣2,由x﹣2=x2﹣x﹣2,解得x1=0(舍去),x2=,此时y=×﹣2=,∴M′(,),②在x轴上取一点D,如图(备用图),过点D作DE⊥AC于点E,使DE=,在Rt△AOC中,AC===,∵∠COA=∠DEA=90°,∠OAC=∠EAD,∴△AED∽△AOC,∴=,即=,解得AD=2,∴D(1,0)或D(﹣3,0).过点D作DM∥AC,交抛物线于M,如图(备用图)则直线DM的解析式为:y=﹣2x+2或y=﹣2x﹣6,当﹣2x﹣6=x2﹣x﹣2时,即x2+x+4=0,方程无实数根,当﹣2x+2=x2﹣x﹣2时,即x2+x﹣4=0,解得x1=,x2=,∴点M的坐标为(,3+)或(,3﹣).3.(2012•福州)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a≠0)经过A(3,0)、B(4,4)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求m 的值及点D的坐标;(3)如图2,若点N在抛物线上,且∠NBO=∠ABO,则在(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NOB的点P坐标(点P、O、D分别与点N、O、B对应).解题思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OB的解析式为y=x,则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y=x﹣m.由于抛物线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意味着联立解析式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其根的判别式等于0,由此可求出m的值和D点坐标;(3)综合利用几何变换和相似关系求解.方法一:翻折变换,将△NOB沿x轴翻折;方法二:旋转变换,将△NOB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特别注意求出P点坐标之后,该点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也满足题意,即满足题意的P点有两个,避免漏解.解答:解:(1)∵抛物线y=y=ax2+bx(a≠0)经过A(3,0)、B(4,4)∴,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3x.(2)设直线OB的解析式为y=k1x,由点B(4,4),得:4=4k1,解得:k1=1∴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y=x﹣m,∵点D在抛物线y=x2﹣3x上,∴可设D(x,x2﹣3x),又点D在直线y=x﹣m上,∴x2﹣3x=x﹣m,即x2﹣4x+m=0,∵抛物线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6﹣4m=0,解得:m=4,此时x1=x2=2,y=x2﹣3x=﹣2,∴D点的坐标为(2,﹣2).(3)∵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且A(3,0),∴点A关于直线OB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0,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2x+3,过点(4,4),∴4k2+3=4,解得:k2=,∴直线A′B的解析式是y=,∵∠NBO=∠ABO,∴点N在直线A′B上,∴设点N(n,),又点N在抛物线y=x2﹣3x上,∴=n2﹣3n,解得:n1=﹣,n2=4(不合题意,舍去)∴N点的坐标为(﹣,).方法一:如图1,将△NOB沿x轴翻折,得到△N1OB1,则N1(,),B1(4,﹣4),∴O、D、B1都在直线y=﹣x上.∵△P1OD∽△NOB,∴△P1OD∽△N1OB1,∴,∴点P1的坐标为(,).将△OP1D沿直线y=﹣x翻折,可得另一个满足条件的点P2(,),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方法二:如图2,将△NOB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N2OB2,则N2(,),B2(4,﹣4),∴O、D、B1都在直线y=﹣x上.∵△P1OD∽△NOB,∴△P1OD∽△N2OB2,∴,∴点P1的坐标为(,).将△OP1D沿直线y=﹣x翻折,可得另一个满足条件的点P2(,),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或(,).4.(2012•临沂)如图,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点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首先根据OA的旋转条件确定B点位置,然后过B做x轴的垂线,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和OB的长(即OA长)确定B点的坐标.(2)已知O、A、B三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3)根据(2)的抛物线解析式,可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然后先设出P点的坐标,而O、B坐标已知,可先表示出△OPB三边的边长表达式,然后分①OP=OB、②OP=BP、③OB=BP三种情况分类讨论,然后分辨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P点.解答:解:(1)如图,过B点作BC⊥x轴,垂足为C,则∠BCO=90°,∵∠AOB=120°,∴∠BOC=60°,又∵OA=OB=4,∴OC=OB=×4=2,BC=OB•sin60°=4×=2,∴点B的坐标为(﹣2,﹣2);(2)∵抛物线过原点O和点A、B,∴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将A(4,0),B(﹣2.﹣2)代入,得,解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3)存在,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直线x=2与x轴的交点为D,设点P的坐标为(2,y),①若OB=OP,则22+|y|2=42,解得y=±2,当y=2时,在Rt△POD中,∠PDO=90°,sin∠POD==,∴∠POD=60°,∴∠POB=∠POD+∠AOB=60°+120°=180°,即P、O、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y=2不符合题意,舍去,∴点P的坐标为(2,﹣2)②若OB=PB,则42+|y+2|2=42,解得y=﹣2,故点P的坐标为(2,﹣2),③若OP=BP,则22+|y|2=42+|y+2|2,解得y=﹣2,故点P的坐标为(2,﹣2),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只有一个,其坐标为(2,﹣2),5.(2012•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0),C(3,0),D(3,4).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 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解题思路:(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以写出点A得到坐标;由顶点A的坐标可设该抛物线的顶点式方程为y=a(x﹣1)2+4,然后将点C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得系数a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C的方程y=﹣2x+6;由图形与坐标变换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1,4﹣t),据此可以求得点E的纵坐标,将其代入直线AC方程可以求得点E或点G的横坐标;然后结合抛物线方程、图形与坐标变换可以求得GE=4﹣、点A到GE的距离为,C到GE的距离为2﹣;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得S△ACG=S△AEG+S△C EG=﹣(t﹣2)2+1,由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解得t=2时,S△ACG的最大值为1;(3)因为菱形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点H在直线EF上.解答:解:(1)A(1,4).…(1分)由题意知,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抛物线过点C(3,0),∴0=a(3﹣1)2+4,解得,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2分)(2)∵A(1,4),C(3,0),∴可求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6.∵点P(1,4﹣t).…(3分)∴将y=4﹣t代入y=﹣2x+6中,解得点E的横坐标为x=1+.…(4分)∴点G的横坐标为1+,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可求点G的纵坐标为4﹣.∴GE=(4﹣)﹣(4﹣t)=t﹣.…(5分)又点A到GE的距离为,C到GE的距离为2﹣,即S△ACG=S△AEG+S△CEG=•EG•+•EG(2﹣)=•2(t﹣)=﹣(t﹣2)2+1.…(7分)当t=2时,S△ACG的最大值为1.…(8分)(3)t=或t=20﹣8.…(12分)(说明:每值各占(2分),多出的值未舍去,每个扣1分)6.(2012•义乌市)如图1,已知直线y=kx与抛物线y=交于点A(3,6).(1)求直线y=kx的解析式和线段OA的长度;(2)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PM,交x轴于点M(点M、O不重合),交直线OA于点Q,再过点Q作直线PM的垂线,交y轴于点N.试探究:线段QM 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B为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点E在线段OA上(与点O、A不重合),点D(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BAE=∠BED=∠AOD.继续探究:m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E点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解题思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y=kx的解析式,根据A点坐标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OA的长度;(2)如答图1,过点Q作QG⊥y轴于点G,QH⊥x轴于点H,构造相似三角形△QHM与△QGN,将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即为定值.需要注意讨论点的位置不同时,这个结论依然成立;(3)由已知条件角的相等关系∠BAE=∠BED=∠AOD,可以得到△ABE∽△OED.设OE=x,则由相似边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m关于x的表达式(),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借助此二次函数图象(如答图3),可见m在不同取值范围时,x的取值(即OE的长度,或E点的位置)有1个或2个.这样就将所求解的问题转化为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问题.另外,在相似三角形△ABE与△OED中,运用线段比例关系之前需要首先求出AB的长度.如答图2,可以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或者利用一次函数(直线)的性质求得AB的长度.解答:解:(1)把点A(3,6)代入y=kx 得;∵6=3k,∴k=2,∴y=2x.(2分)OA=.…(3分)(2)是一个定值,理由如下:如答图1,过点Q作QG⊥y轴于点G,QH⊥x轴于点H.①当QH与QM重合时,显然QG与QN重合,此时;②当QH与QM不重合时,∵QN⊥QM,QG⊥QH不妨设点H,G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MQH=∠GQN,又∵∠QHM=∠QGN=90°∴△QHM∽△QGN…(5分),∴,当点P、Q在抛物线和直线上不同位置时,同理可得.…(7分)①①(3)如答图2,延长AB交x轴于点F,过点F作FC⊥OA于点C,过点A作AR⊥x轴于点R∵∠AOD=∠BAE,∴AF=OF,∴OC=AC=OA=∵∠ARO=∠FCO=90°,∠AOR=∠FOC,∴△AOR∽△FOC,∴,∴OF=,∴点F(,0),设点B(x,),过点B作BK⊥AR于点K,则△AKB∽△ARF,∴,即,解得x1=6,x2=3(舍去),∴点B(6,2),∴BK=6﹣3=3,AK=6﹣2=4,∴AB=5 …(8分);(求AB也可采用下面的方法)设直线AF为y=kx+b(k≠0)把点A(3,6),点F(,0)代入得k=,b=10,∴,∴,∴(舍去),,∴B(6,2),∴AB=5…(8分)(其它方法求出AB的长酌情给分)在△ABE与△OED中∵∠BAE=∠BED,∴∠ABE+∠AEB=∠DEO+∠AEB,∴∠ABE=∠DEO,∵∠BAE=∠EOD,∴△ABE∽△OED.…(9分)设OE=x,则AE=﹣x (),由△ABE∽△OED得,∴∴()…(10分)∴顶点为(,)如答图3,当时,OE=x=,此时E点有1个;当时,任取一个m的值都对应着两个x值,此时E点有2个.∴当时,E点只有1个…(11分)当时,E点有2个…(12分).7.(2012•益阳)已知:如图1,在面积为3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和CD边上的两点,AE⊥BF于点G,且BE=1.(1)求证:△ABE≌△BCF;(2)求出△ABE和△BCF重叠部分(即△BEG)的面积;(3)现将△AB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B′E′(如图2),使点E落在CD边上的点E′处,问△ABE在旋转前后与△BCF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ABE=∠BCF=90°,AB=BC,又由AE⊥BF,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得∠BAE=∠CBF,然后利用ASA,即可判定:△ABE≌△BCF;(2)由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3,即可求得此正方形的边长,由在△BGE与△ABE中,∠GBE=∠BAE,∠EGB=∠EBA=90°,可证得△BGE∽△ABE,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3)首先由正切函数,求得∠BAE=30°,易证得Rt△ABE≌Rt△AB′E′≌Rt△ADE′,可得AB′与AE在同一直线上,即BF与AB′的交点是G,然后设BF与AE′的交点为H,可证得△BAG≌△HAG,继而证得结论.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BCF=90°,AB=BC,∴∠ABF+∠CBF=90°,∵AE⊥BF,∴∠ABF+∠BAE=90°,∴∠BAE=∠CBF,在△ABE和△BCF中,∴△ABE≌△BCF.…(4分)(2)解:∵正方形面积为3,∴AB=,…(5分)在△BGE与△ABE中,∵∠GBE=∠BAE,∠EGB=∠EBA=90°,∴△BGE∽△ABE,…(7分)∴,又∵BE=1,∴AE2=AB2+BE2=3+1=4,∴S△BGE=×S△ABE==.…(8分)(3)解:没有变化.…(9分)理由:∵AB=,BE=1,∴tan∠BAE==,∠BAE=30°,…(10分)∵AB′=AD,∠AB′E′=∠ADE'=90°,AE′公共,∴Rt△ABE≌Rt△AB′E′≌Rt△ADE′,∴∠DAE′=∠B′AE′=∠BAE=30°,∴AB′与AE在同一直线上,即BF与AB′的交点是G,设BF与AE′的交点为H,则∠BAG=∠HAG=30°,而∠AGB=∠AGH=90°,AG公共,∴△BAG≌△HAG,…(11分)∴S四边形GHE′B′=S△AB′E′﹣S△AGH=S△AB E﹣S△ABG=S△BGE.∴△ABE在旋转前后与△BCF重叠部分的面积没有变化.…(12分)8.(2012•丽水)在△ABC中,∠ABC=45°,tan∠ACB=.如图,把△ABC的一边BC放置在x轴上,有OB=14,OC=,AC与y轴交于点E.(1)求AC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O作OG⊥AC,垂足为G,求△OEG的面积;(3)已知点F(10,0),在△ABC的边上取两点P,Q,是否存在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P全等,且这两个三角形在OP的异侧?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函数求E点坐标,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在Rt△OGE中,运用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求EG,OG的长度,再计算面积;(3)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①点Q在AC上;②点Q在AB上.求直线OP与直线AC的交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在Rt△OCE中,OE=OCtan∠OCE==,∴点E(0,2).设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为y=kx+,有,解得:k=.∴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为y=.(2)在Rt△OGE中,tan∠EOG=tan∠OCE==,设EG=3t,OG=5t,OE==t,∴,得t=2,故EG=6,OG=10,∴S△OEG=.(3)存在.①当点Q在AC上时,点Q即为点G,如图1,作∠FOQ的角平分线交CE于点P1,由△OP1F≌△OP1Q,则有P1F⊥x轴,由于点P1在直线AC上,当x=10时,y=﹣=,∴点P1(10,).②当点Q在AB上时,如图2,有OQ=OF,作∠FOQ的角平分线交CE于点P2,过点Q作QH⊥OB于点H,设OH=a,则BH=QH=14﹣a,在Rt△OQH中,a2+(14﹣a)2=100,解得:a1=6,a2=8,∴Q(﹣6,8)或Q(﹣8,6).连接QF交OP2于点M.当Q(﹣6,8)时,则点M(2,4).当Q(﹣8,6)时,则点M(1,3).设直线OP2的解析式为y=kx,则2k=4,k=2.∴y=2x.解方程组,得.∴P2();当Q(﹣8,6)时,则点M(1,3),同理可求P2′(),P3();如图,有QP4∥OF,QP4=OF=10,点P4在E点,设P4的横坐标为x,则点Q的横坐标为x﹣10,∵y Q=y P,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x+14,∴(x﹣10)+14=﹣x+2,解得:x=,可得:y=,∴点P4(,),当Q在BC边上时,如图,OQ=OF=10,点P5在E点,∴P5(0,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为(10,)或()或()或(,)或(0,2).9.(2012•广州)如图,抛物线y=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B的坐标;(2)设D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的面积等于△ACB的面积时,求点D的坐标;(3)若直线l过点E(4,0),M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解题思路:(1)A、B点为抛物线与x轴交点,令y=0,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2)根据题意求出△ACD中AC边上的高,设为h.在坐标平面内,作AC的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于h.根据等底等高面积相等,可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D点.从一次函数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平行线可以看做是直线AC向上或向下平移而形成.因此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求出平移距离,即可求得所作平行线的解析式,从而求得D点坐标.注意:这样的平行线有两条,如答图1所示.(3)本问关键是理解“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的含义.因为过A、B点作x轴的垂线,其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均可以与A、B点构成直角三角形,这样已经有符合题意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第三个直角三角形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方面考虑,以AB为直径作圆,当直线与圆相切时,根据圆周角定理,切点与A、B点构成直角三角形.从而问题得解.注意:这样的切线有两条,如答图2所示.解答:解:(1)令y=0,即=0,解得x1=﹣4,x2=2,∴A、B点的坐标为A(﹣4,0)、B(2,0).(2)S△ACB=AB•OC=9,在Rt△AOC中,AC===5,设△ACD中AC边上的高为h,则有AC•h=9,解得h=.如答图1,在坐标平面内作直线平行于AC,且到AC的距离=h=,这样的直线有2条,分别是l1和l2,则直线与对称轴x=﹣1的两个交点即为所求的点D.设l1交y轴于E,过C作CF⊥l1于F,则CF=h=,∴CE==.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将A(﹣4,0),C(0,3)坐标代入,得到,解得,∴直线AC解析式为y=x+3.直线l1可以看做直线AC向下平移CE长度单位(个长度单位)而形成的,∴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3﹣=x﹣.则D1的纵坐标为×(﹣1)﹣=,∴D1(﹣1,).同理,直线AC向上平移个长度单位得到l2,可求得D2(﹣1,)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D1(﹣1,),D2(﹣1,).(3)如答图2,以AB为直径作⊙F,圆心为F.过E点作⊙F的切线,这样的切线有2条.连接FM,过M作MN⊥x轴于点N.∵A(﹣4,0),B(2,0),∴F(﹣1,0),⊙F半径FM=FB=3.又FE=5,则在Rt△MEF中,ME==4,sin∠MFE=,cos∠MFE=.在Rt△FMN中,MN=MF•sin∠MFE=3×=,FN=MF•cos∠MFE=3×=,则ON=,∴M点坐标为(,)直线l过M(,),E(4,0),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所以直线l的解析式为y=x+3.同理,可以求得另一条切线的解析式为y=x﹣3.综上所述,直线l的解析式为y=x+3或y=x﹣3.10.(2012•杭州)如图,AE切⊙O于点E,A T交⊙O于点M,N,线段OE交A T于点C,OB⊥A T于点B,已知∠EA T=30°,AE=3,MN=2.(1)求∠COB的度数;(2)求⊙O的半径R;(3)点F在⊙O上(是劣弧),且EF=5,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你能在其中找出另一个顶点在⊙O上的三角形吗?请在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求出这个三角形与△OBC 的周长之比.解题思路:(1)由AE与圆O相切,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E与CE垂直,又OB与A T垂直,可得出两直角相等,再由一对对顶角相等,利用两对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得出三角形AEC与三角形OB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出所求的角与∠A相等,由∠A的度数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2)在直角三角形AEC中,由AE及tanA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CE的长,再由OB垂直于MN,由垂径定理得到B为MN的中点,根据MN的长求出M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BM中,由半径OM=R,及M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O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BC中,由表示出OB及cos30°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C,用OE﹣OC=EC列出关于R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半径R的值;(3)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6个,如图所示,每小图2个,顶点在圆上的三角形,延长EO与圆交于点D,连接DF,由第二问求出半径,的长直径ED的长,根据ED为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三角形EFD为直角三角形,由∠FDE为30°,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DF的长,表示出三角形EFD的周长,再由第二问求出的三角形OBC的三边表示出三角形BOC的周长,即可求出两三角形的周长之比.解答:解:(1)∵AE切⊙O于点E,∴AE⊥CE,又OB⊥A T,∴∠AEC=∠CBO=90°,又∠BCO=∠ACE,∴△AEC∽△OBC,又∠A=30°,∴∠COB=∠A=30°;(2)∵AE=3,∠A=30°,∴在Rt△AEC中,tanA=tan30°=,即EC=AEtan30°=3,∵OB⊥MN,∴B为MN的中点,又MN=2,∴MB=MN=,连接OM,在△MOB中,OM=R,MB=,∴OB==,在△COB中,∠BOC=30°,∵cos∠BOC=cos30°==,∴BO=OC,∴OC=OB=,又OC+EC=OM=R,∴R=+3,整理得:R2+18R﹣115=0,即(R+23)(R﹣5)=0,解得:R=﹣23(舍去)或R=5,则R=5;(3)在EF同一侧,△COB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这样的三角形有6个,如图,每小图2个,顶点在圆上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延长EO交圆O于点D,连接DF,如图所示,∵EF=5,直径ED=10,可得出∠FDE=30°,∴FD=5,则C△EFD=5+10+5=15+5,由(2)可得C△COB=3+,∴C△EFD:C△COB=(15+5):(3+)=5:1.11.(2012•重庆)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6,AB=3.E为BC边上一点,以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正方形BEFG和梯形ABCD在BC的同侧.(1)当正方形的顶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BE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沿BC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C为正方形B′EFG,当点E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正方形B′EFG的边EF与AC交于点M,连接B′D,B′M,DM,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B′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EFG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首先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易得△AGF∽△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BE的长;(2)首先利用△MEC∽△ABC与勾股定理,求得B′M,DM与B′D的平方,然后分别从若∠DB′M=90°,则DM2=B′M2+B′D2,若∠DB′M=90°,则DM2=B′M2+B′D2,若∠B′DM=90°,则B′M2=B′D2+DM2去分析,即可得到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3)分别从当0≤t≤时,当<t≤2时,当2<t≤时,当<t≤4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设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x,则BE=FG=BG=x,∵AB=3,BC=6,∴AG=AB﹣BG=3﹣x,∵GF∥BE,∴△AGF∽△ABC,∴,即,解得:x=2,即BE=2;(2)存在满足条件的t,理由:如图②,过点D作DH⊥BC于H,则BH=AD=2,DH=AB=3,由题意得:BB′=HE=t,HB′=|t﹣2|,EC=4﹣t,∵EF∥AB,∴△MEC∽△ABC,∴,即,∴ME=2﹣t,在Rt△B′ME中,B′M2=ME2+B′E2=22+(2﹣t)2=t2﹣2t+8,在Rt△DHB′中,B′D2=DH2+B′H2=32+(t﹣2)2=t2﹣4t+13,过点M作MN⊥DH于N,则MN=HE=t,NH=ME=2﹣t,∴DN=DH﹣NH=3﹣(2﹣t)=t+1,在Rt△DMN中,DM2=DN2+MN2=t2+t+1,(Ⅰ)若∠DB′M=90°,则DM2=B′M2+B′D2,即t2+t+1=(t2﹣2t+8)+(t2﹣4t+13),解得:t=,(Ⅱ)若∠B′MD=90°,则B′D2=B′M2+DM2,即t2﹣4t+13=(t2﹣2t+8)+(t2+t+1),解得:t1=﹣3+,t2=﹣3﹣(舍去),∴t=﹣3+;(Ⅲ)若∠B′DM=90°,则B′M2=B′D2+DM2,即:t2﹣2t+8=(t2﹣4t+13)+(t2+t+1),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当t=或﹣3+时,△B′DM是直角三角形;(3)①如图③,当F在CD上时,EF:DH=CE:CH,即2:3=CE:4,∴CE=,∴t=BB′=BC﹣B′E﹣EC=6﹣2﹣=,∵ME=2﹣t,∴FM=t,当0≤t≤时,S=S△FMN=×t×t=t2,②当G在AC上时,t=2,∵EK=EC•tan∠DCB=EC•=(4﹣t)=3﹣t,∴FK=2﹣EK=t﹣1,∵NL=AD=,∴FL=t﹣,∴当<t≤2时,S=S△FMN﹣S△FKL=t2﹣(t﹣)(t﹣1)=﹣t2+t﹣;③如图⑤,当G在CD上时,B′C:CH=B′G:DH,即B′C:4=2:3,解得:B′C=,∴EC=4﹣t=B′C﹣2=,∴t=,∵B′N=B′C=(6﹣t)=3﹣t,∵GN=GB′﹣B′N=t﹣1,∴当2<t≤时,S=S梯形GNMF﹣S△FKL=×2×(t﹣1+t)﹣(t﹣)(t﹣1)=﹣t2+2t ﹣,④如图⑥,当<t≤4时,∵B′L=B′C=(6﹣t),EK=EC=(4﹣t),B′N=B′C=(6﹣t)EM=EC=(4﹣t),S=S梯形MNLK=S梯形B′EKL﹣S梯形B′EMN=﹣t+.综上所述:当0≤t≤时,S=t2,当<t≤2时,S=﹣t2+t﹣;当2<t≤时,S=﹣t2+2t﹣,当<t≤4时,S=﹣t+.12.(2012•泰安)如图,半径为2的⊙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点C的坐标为(1,0).若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O=∠PO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M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小)值.解题思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因为已知A(3,0),所以需要求得B点坐标.如答图1,连接OB,利用勾股定理求解;(2)由∠PBO=∠POB,可知符合条件的点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如答图2,OB的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因此所求的P点有两个,注意不要漏解;(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构造梯形MBOH与三角形MHA,求得△MAB面积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是关于M点横坐标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极值求得△MA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如答图1,连接OB.∵BC=2,OC=1∴OB==∴B(0,)将A(3,0),B(0,)代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得,解得,∴y=﹣x2+x+.(2)存在.如答图2,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B(0,),O(0,0),∴直线l的表达式为y=.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x2+x+=;解得x=1±,∴P(1±,).(3)如答图3,作MH⊥x轴于点H.设M(x m,y m),则S△MAB=S梯形MBOH+S△MHA﹣S△OAB=(MH+OB)•OH+HA•MH﹣OA•OB =(y m+)x m+(3﹣x m)y m﹣×3×=x m+y m﹣∵y m=﹣x m2+x m+,∴S△MAB=x m+(﹣x m2+x m+)﹣=x m2+x m=(x m﹣)2+∴当x m=时,S△MAB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3.(2012•铜仁地区)如图已知:直线y=﹣x+3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抛物线y=ax2+bx+c经过A、B、C(1,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的坐标为(﹣1,0),在直线y=﹣x+3上有一点P,使△ABO与△ADP相似,求出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首先确定A、B、C三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AB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DP与之相似,则有两种情形,如答图1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避免遗漏;(3)如答图2所示,分别计算△ADE的面积与四边形APCE的面积,得到面积的表达式.利用面积的相等关系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将点E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需要注意根据(2)中P点的不同位置分别进行计算,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均小于0,即所求的E点均不存在.解答:解:(1)由题意得,A(3,0),B(0,3)∵抛物线经过A、B、C三点,∴把A(3,0),B(0,3),C(1,0)三点分别代入y=ax2+bx+c,得方程组…3分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 …5分(2)由题意可得:△ABO为等腰三角形,如答图1所示,若△ABO∽△AP1D,则∴DP1=AD=4,∴P1(﹣1,4)…7分若△ABO∽△ADP2 ,过点P2作P2 M⊥x轴于M,AD=4,∵△ABO为等腰三角形,∴△ADP2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得:DM=AM=2=P2M,即点M与点C重合,∴P2(1,2)…10分(3)如答图2,设点E(x,y),则S△ADE=①当P1(﹣1,4)时,S四边形AP1CE=S△AC P1+S△ACE==4+|y|…11分∴2|y|=4+|y|,∴|y|=4∵点E在x轴下方,∴y=﹣4,代入得:x2﹣4x+3=﹣4,即x2﹣4x+7=0,∵△=(﹣4)2﹣4×7=﹣12<0∴此方程无解…12分②当P2(1,2)时,S四边形AP2CE=S△AC P2+S△ACE==2+|y|,∴2|y|=2+|y|,∴|y|=2∵点E在x轴下方,∴y=﹣2,代入得:x2﹣4x+3=﹣2,即x2﹣4x+5=0,∵△=(﹣4)2﹣4×5=﹣4<0∴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E.…14分14.(2012•温州)如图,经过原点的抛物线y=﹣x2+2mx(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点P(1,m)作直线PM⊥x轴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B.记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B、C不重合).连接CB,CP.(1)当m=3时,求点A的坐标及BC的长;(2)当m>1时,连接CA,问m为何值时CA⊥CP?(3)过点P作PE⊥PC且PE=PC,问是否存在m,使得点E落在坐标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m的值,并定出相对应的点E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把m=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0解方程,得到的非0解即为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再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进而求出BC的长;(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利用已知条件证明△AGH∽△PCB,根据相似的性质得到:,再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出BC,CH,BP,代入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值;(3)存在,本题要分当m>1时,BC=2(m﹣1),PM=m,BP=m﹣1和当0<m<1时,BC=2(1﹣m),PM=m,BP=1﹣m,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再求出满足题意的m值和相对应的点E坐标.解答:解:(1)当m=3时,y=﹣x2+6x令y=0得﹣x2+6x=0∴x1=0,x2=6,∴A(6,0)当x=1时,y=5∴B(1,5)∵抛物线y=﹣x2+6x的对称轴为直线x=3又∵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4.(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ACH=∠PCB又∵∠AHC=∠PBC=90°∴△AGH∽△PCB,∴,∵抛物线y=﹣x2+2mx的对称轴为直线x=m,其中m>1,又∵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2(m﹣1),∵B(1,2m﹣1),P(1,m),∴BP=m﹣1,又∵A(2m,0),C(2m﹣1,2m﹣1),∴H(2m﹣1,0),∴AH=1,CH=2m﹣1,∴,∴m=.(3)∵B,C不重合,∴m≠1,(I)当m>1时,BC=2(m﹣1),PM=m,BP=m﹣1,(i)若点E在x轴上(如图1),∵∠CPE=90°,∴∠MPE+∠BPC=∠MPE+∠MEP=90°,PC=EP,∴△BPC≌△MEP,∴BC=PM,∴2(m﹣1)=m,∴m=2,此时点E的坐标是(2,0);(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2),过点P作PN⊥y轴于点N,易证△BPC≌△NPE,∴BP=NP=OM=1,∴m﹣1=1,∴m=2,。

2012年全国中学考试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报汇编专题2函数问题

2012年全国中学考试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报汇编专题2函数问题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函数问题35. (2012吉林长春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42交x轴与点A,交直线y=x于点B,抛物线2y=ax2x+c?分别交线段AB、OB于点C、D,点C 和点D的横坐标分别为16和4,点P在这条抛物线上.(1)求点C、D的纵坐标.(2)求a、c的值.(3)若Q为线段OB上一点,且P、Q两点的纵坐标都为5,求线段PQ的长.(4)若Q为线段OB或线段AB上的一点,PQ⊥x轴,设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d >0),点Q的横坐标为m,直接写出d随m的增大而减小时m的取值范围.(参考公式:二次函数??2y=ax+bx+ca0?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b4acb2a4a??????????,)【答案】解:(1)∵点C在直线AB:y=-2x+42上,且C点的横坐标为16,∴y=-2×16+42=10,即点C的纵坐标为10。

∵D点在直线OB:y=x上,且D点的横坐标为4,∴点D的纵坐标为(2)由(1)知点C的坐标为(16,10),点D的坐标为(4,4),∵抛物线2y=ax2x+c?经过C、D两点,∴256a32c1016a8c4?????????,解得:1a8c1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y=x2x+108(3)∵P为线段OB上一点,纵坐标为5,∴P点的横坐标也为5。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点Q在抛物线上,纵坐标为5,∴215=x2x+108?,解得12x826x826????,。

当点Q的坐标为(826?,5),点P的坐标为(5,5),线段PQ的长为263?;当点Q的坐标为(826?,5),点P的坐标为(5,5),线段PQ的长为263?。

所以线段PQ的长为263?或263?。

(4)当0≤m<4或12≤m<16时,d随m的增大而减小。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8:实践操作、探究类问题31. (2012湖北襄阳10分)如图,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直线PO交⊙于点E、F,过点B作PO的垂线BA,垂足为点D,交⊙O于点A,延长AO与⊙O交于点C,连接BC,AF.(1)求证:直线PA为⊙O的切线;(2)试探究线段EF、OD、OP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BC=6,tan∠F=12,求cos∠ACB的值和线段PE的长.【答案】解:(1)连接OB,∵PB是⊙O的切线,∴∠PBO=90°。

∵OA=OB,BA⊥PO于D,∴AD=BD,∠POA=∠POB。

又∵PO=PO,∴△PAO≌△PBO(SAS)。

∴∠PAO=∠PBO=90°。

∴直线PA为⊙O的切线。

(2)EF2=4OD•OP。

证明如下:∵∠PAO=∠PDA=90°,∴∠OAD+∠AOD=90°,∠OPA+∠AOP=90°。

∴∠OAD=∠OPA。

∴△OAD∽△OPA,∴OA ODOP OA=,即OA2=OD•OP。

又∵EF=2OA,∴EF2=4OD•OP。

(3)∵OA=OC,AD=BD,BC=6,∴OD=12BC=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设AD=x,∵tan∠F=AD1FD2=,∴FD=2x,OA=OF=2x﹣3。

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2x﹣3)2=x2+32,解得,x1=4,x2=0(不合题意,舍去)。

∴AD=4,OA=2x﹣3=5。

∵AC是⊙O直径,∴∠ABC=90°。

又∵AC=2OA=10,BC=6,∴cos∠ACB=BC63 AC105==。

∵OA2=OD•OP,∴3(PE+5)=25。

∴PE=103。

【考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028458【分析】(1)连接OB,根据垂径定理的知识,得出OA=OB,∠POA=∠POB,从而证明△PAO≌△PBO,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先证明△OAD∽△OP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与OD、OP的关系,然后将EF=2OA代入关系式即可。

(3)根据题意可确定OD是△ABC的中位线,设AD=x,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表示出FD、OA,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解出x的值,从而能求出cos∠ACB,再由(2)可得OA2=OD•OP,代入数据即可得出PE的长。

32. (2012湖北随州13分)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1)解方程x2-2x-3=0.巡视后老师发现同学们解此题的方法有公式法、配方法和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法)。

接着,老师请大家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第二道题:(2)解关于x的方程mx2+(m-3)x-3=0(m为常数,且m≠0).老师继续巡视,及时观察、点拨大家.再接着,老师将第二道题变式为第三道题:(3)已知关于x的函数y=mx2+(m-3)x-3(m为常数).①求证:不论m为何值,此函数的图象恒过x轴、y轴上的两个定点(设x轴上的定点为A,y轴上的定点为C);②若m≠0时,设此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求m的取值范围;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观察图象,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请你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上述三道题.【答案】解:(1)由x2-2x-3=0,得(x+1)(x-3)=0,∴x1=1,x2=3 。

(2)由mx2+(m-3)x-3=0得(x+1)·(mx-3)=0∵m≠0, ∴x1=-1,x2=3m。

(3)①1°当m=0时,函数y= mx2+(m-3)x-3为y=-3x-3,令y=0,得x=-1;令x=0,则y=-3。

∴直线y=-3x -3过定点A (-1,0),C (0,-3)。

2°当m≠0时,函数y= mx 2+(m -3)x -3为y=(x+1)·(mx -3), ∴抛物线y=(x+1)·(mx -3)恒过两定点A (-1,0),C (0,-3)。

综上所述,不论m 为何值,此函数的图象恒过x 轴、y 轴上的两个定点A (-1,0),C (0,-3)。

②当m>0时,由①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且过点A (-1,0),C (0,-3)和B (3m,0), 观察图象,可知,当△ABC 为Rt △时, △AOC ∽△COB ∴AO CO CO BO =,即133BO=。

∴OB=9。

∴B(9,0) 。

∴当309m <<,即:m >13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

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0<m<13或m<0且m≠-3。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分类。

【分析】(1)用因式分解法或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用因式分解法或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①分m=0和m≠0讨论即可。

②考虑△ABC 为Rt △时点B 的位置,即可求出△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m 的取值范围。

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观察图象可知, 当0<m<13时,则B 点在(9,0)的右边时,∠ACB>90º,当m<0且m≠-3时,点B 在x 轴的负半轴上,B 与A 不重合,∠ABC>90º。

综上所述,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0<m<13或m<0且m≠-3。

33. (2012湖北十堰12分)抛物线y=-x 2+bx +c 经过点A 、B 、C ,已知A (-1,0),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P 为线段BC 上一点,过点P 作y 轴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 ,当△BDC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顶点为E ,EF ⊥x 轴于F 点,M (m ,0)是x 轴上一动点,N 是线段EF 上一点,若∠MNC=90°,请指出实数m 的变化范围,并说明理由.【答案】解:(1)∵A (-1,0),C (0,3)在抛物线y=-x 2+bx +c 上,∴1b+c=0c=3--⎧⎨⎩,解得:b=2c=3⎧⎨⎩。

∴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2x +3。

(2)令-x 2+2x +3=0,解得x 1= -1,x 2=3。

∴B (3,0)。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kx+b′,则3b +c=0c=3'⎧⎨⎩,解得:b =1c=3'-⎧⎨⎩。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x+3。

设P (a ,3-a ),则D (a ,-a 2+2a +3), ∴PD=(-a 2+2a +3)-(3-a )=-a 2+3a 。

∴()BDC PDC PDB 113S S S =PD a PD 3a =PD 222∆∆∆=+⋅⋅+⋅⋅-()2233327=a +3a =a +2228⎛⎫--- ⎪⎝⎭。

∴当3a=2时,△BDC 的面积最大,此时P (32,32)。

(3)由(1),y=-x 2+2x +3=-(x -1)2+4,∴E (1,4)。

∴OF=1,EF=4,OC=3。

过C 作CH ⊥EF 于H 点,则CH=EH=1。

当M 在EF 左侧时,∵∠MNC=90°,则△MNF ∽△NCH 。

∴MF FNNH BC=。

设FN=n ,则NH=3-n , ∴1m n3n 1-=-,即n 2-3n -m +1=0, ∵关于n 的方程有解,△=(-3)2-4(-m +1)≥0, 得m≥54-, 当M 在EF 右侧时,Rt △CHE 中,CH=EH=1,∠CEH=45°,即∠CEF=45°。

作EM⊥CE交x轴于点M,则∠FEM=45°。

∵FM=EF=4,∴OM=5。

即N为点E时,OM=5。

∴m≤5。

综上所述,m的变化范围为:54-≤m≤5。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由y=-x2+bx+c经过点A(-1,0),C(0,3),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令-x2+2x+3=0,求得点B的坐标,然后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由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

再设P(a,3-a),即可得D(a,-a2+2a+3),即可求得PD的长,由S△BDC=S△PDC+S△PDB,即可得S△BDC23327a+228⎛⎫--⎪⎝⎭,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当△BD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过C作CH⊥EF于H点,则CH=EH=1,然后分别从点M在EF左侧与M在EF右侧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34. (2012辽宁本溪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²+bx+3经过点B(-1,0)、C(3,0),交y轴于点A,将线段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点M,过点A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D(4,0).直角梯形EFGH的上底EF与线段CD重合,∠FEH=90°,EF∥HG,EF=EH=1。

直角梯形EFGH从点D开始,沿射线DA方向匀速运动,运动的速度为1个长度单位/秒,在运动过程中腰FG与直线AD始终重合,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t为何值时,以M、O、H、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作点A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A′,直线HG与对称轴交于点K,当t为何值时,以A、A′、G、K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t值。

【答案】解:(1)∵抛物线y=ax²+bx+3经过点B(-1,0)、C(3,0),∴a b+3=09a b+3=0⎧⎨⎩-+3,解得,a=1b=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²+2x+3。

(2)当直角梯形EFGH运动到E′F′G′H′时,过点F′作F′N⊥x轴于点N,延长E′ H’交x轴于点P。

∵点M是点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M的坐标为(0,1)。

∵点A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点A的坐标为(3,0)。

∵OA=3,OD=4,∴AD=5。

∵E′ H′∥OM,E′ H′=OM=1,∴四边形E′H′ OM是平行四边形(当E′ H′不与y轴重合时)。

∵F′N∥y轴,N G′∥x轴,∴△F′N D∽△AOD。

∴F N ND F DAO OD AD''==。

∵直角梯形E′F′G′H′是直角梯形EFGH沿射线DA方向平移得到的,∴F′D=t,∴F N ND t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