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 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25张PPT)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25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解析 A项,“变化幅度比较大”错,变化幅度不大;B项,2019 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总数达到61 391万人,也就是6亿多, 并不是近8年里净增的人数;D项,2019年上半年网络视频使用 率较2018年略有下降,并不是“持续增长”。 答案 C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新闻阅读不可或缺的读图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非连 续性实 用类文 本阅读 (25张 PPT)
A.中国网络视频自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使用率有起伏,变化幅度比 较大。 B.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不断增加,近8年的时间里 净增6亿多。 C.2017年中国网络视频对新增网民的拉动作用减弱,用户规模增长而使 用率却略有下降。 D.2019年上半年,网络视频除用户规模增长率外,用户规模、使用率都 在高位基础上持续增长。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共22张PPT)演示版.ppt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共22张PPT)演示版.ppt
读不懂 审不清 答不准
精选整理
9
一、快速扫描,整体感知
1、关注标题,提取中心句 2、理清层次,寻找关键词(句) 3、归纳总结,概括主要内容
精选整理
10
读懂图表
①读标题,看注释。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
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注释文字对图表内
容进行补充。
②看分类,析图例。阅读中,首先要看清图例,
再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
精选整理
19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 的作用。(4分)
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 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 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 富。 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 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 的文史研究中心。
思考问题:中、美两国学生在参观科技馆时有什 么不同做法?
精选整理
3
非连续性文本的含义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由句子段落构成 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而言的。
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一个主题,把文字、 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 综合性文本。
精选整理
4
【常见样式】 ①文本类 ②图表类
③图文类
特点:大量信息碎片状呈现、缺少连续性,
精选整理
三、归纳整合 准确作答
1、提取核心信息。
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 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 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 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找出要寻找的目标。
2、理清信息关联。
碎片式的信息之间、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理 清它们之间的关联,整体把握文本?这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又一个关键点。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9张PPT)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9张PPT)
非连续性文本是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在高考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考察提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然而,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失分,原因包括关键信息未找准、分条混乱、答案重复以及表述不到位等。为了提高答题技巧,考生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带问题读文本,让题干引导答题方向;其次,整体阅读,注意图表信息,分层概括内容;再次,比对答题区间,确定关键词,合并同类信息;最后,合理使用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句,简洁明了地表达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应树立三大意识:整体阅读意识,以全面把握文本内容;分层梳理意识,以清晰展现答案结构;利用原文意识,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通过掌握这些答题技巧,考生可以有效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成绩。

【训练指导】高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8张PPT)

【训练指导】高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8张PPT)

第三步, 边思考,边筛选——为答题做准备 勾画的信息是为我们做题服务的,因此,需要思考每一则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键信息是什么,每一个题涉及区域 在哪,这样把对我们做题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根据勾画的信 息抓住材料的关键,关注细节。最后还要思考命题者为什么将 这几则新闻材料放在一起考查,就是在阅读时问个“为什么”。
命题方向二 比较异同,筛选整合 [讲一讲]——知解题思路,明规律技巧
对多则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既然多则 材料放在一起考查,那这些材料一定是有着共性的,通过对客 观选择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两道选择题的九个选项已经把几则 材料的局部内容充分挖掘了,主观简答题就要从这共同点或不 同点上设置。
题型特点: 一般由两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组成。
选择题虽然都是4选1的形式,但考查趋向 不一样,其中第一道主要考查信息筛选和 分析判断;第二道主要考查信息整合、逻 辑推理判断。主观简答题,往往围绕某个 关键词设题,该关键词都在材料中有阐述, 侧重对文本信息的比较、归纳和综合概括
非连续文本阅读“四步法”
[参考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 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 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 对分离。
一、明辨题型——掌握常见设问方式 1.(2018·高考全国卷Ⅰ)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
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
2.(2017·高考全国卷Ⅰ)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 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 的不同。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指出两则报道内容有哪些异 同。
考情分析:
2017、2018、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套全国 卷和2021年乙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非连续 性文本。多年来热门考点传记悄然隐去,而作为 高考新宠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由2—4则非连续的、 相对独立的材料构成。几则材料之间有一个内在 的逻辑主题,但不同材料各有侧重角度,形成互 补关系,共同构成一道完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题。选文内容一般是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是消息、新闻评论、通讯等多则材料的组 合,考查点多为筛选整合信息(包括图表信息),归 纳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等,强化材料之间的 对比阅读等。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公开课课件(23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公开课课件(23张PPT)

(2020全国Ⅱ卷)
判断 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
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
长效机制的新路。
(×)以偏概全
原文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 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 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 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另一方面,江口 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
2.各个小组形成文字稿,以便用白板展示。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D
• A.预防是为了避免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 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 命,当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田数量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qú]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
主要因素。
(×)无中生有
原文 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 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 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上都是 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 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斗笠也能盖一块地。”
•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 迹的清晰度,适用于各种档案文件的修复。
•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 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沙场练兵
谁是高手???
(2021全国乙卷)
判断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ppt课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ppt课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
1
复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命题 特点。
2.读懂文本,运用答题技巧精准
2
考纲解读
2018年《考试大纲》和2017年《考试大纲》能 力层次要求上有细微变化。
2017版《考试大纲》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 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 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选择题答题方式可参照论述类文本
3.旧题转化新用:图表类转换文字,流程图示意图转文字,
概括压缩语段。
9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技巧
1.看标题,明话题(明确文本话题内容)
2.析文本,概中心(通过分析文本,概 括材料中心)
3.理关系,找异同(理清材料间的关系, 比较材料的异同点。明确材料阐述的侧 重点)
10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整体阅读要领
1.快速浏览,确定文本中心话题。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 2.单则略读,找出文本的侧重点。以抓关键词语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 (或角度、方面)。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如2017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 读材料二),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 3.关注出处,搜寻命题暗示信息。读文本出处信息,可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 体类别及暗示信息。这一点绝不可忽视,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8题E项“《生 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 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就是从材料二的出处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得出来的。
高考如何复习?
2017年高考把对新闻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变 为了现实,2018年高考延续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此类文本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ppt课件-推荐PPT共40页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ppt课件-推荐PPT共40页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章阅读非连续性文 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ppt课件-推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单则略读,找出文本的侧重点。以抓关键词语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
( 或角度、方面 ) 。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 ( 如 2017 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
读材料二),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
3.关注出处,搜寻命题暗示信息。读文本出处信息,可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
体类别及暗示信息。这一点绝不可忽视,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8题E项“《生
高考如何复习?
2017年高考把对新闻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变为了现实, 2018年高考延续考查的可能性很大。此类文本的考查有以 下特点: (1)选材多样性。从材料的呈现形式来看,2017年高考选取 多则非连续性文本,兼有图表,文本内容丰富。 (2)题型多样化。题型设置上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述相结合 (3)考点变化大。除注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 点、个性化解读、新增了图表信息解读。
材料一:纪录频道内容编排上的特点及通行方式
材料二(图表):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材料三:纪录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
材料四: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
(3)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 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高考命题热点
l、筛选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 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 3、整合多种信息,得出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特点
①主题一致化(相互补相对比较散,信息量很大。 ) ②图文并存化(图表中的术语都有详细注释,文本长度在
1套
2套
材料二 材料一 3套 材料二 材料三
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 式初探》 《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4.5新 华网) 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5.6《人民日报》)
刘世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苏杨《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地标》
卷别 全国 卷Ⅰ 全国 卷Ⅱ
主题
体裁
分值
题号 考

记录频道 新闻报告 (四材料) (1图) 垃圾分类 新闻报告 (两材料) (1图)
12分 7 ( 3道 题,2 8 选择1 简答) 9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评 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 向 概括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
全 国 博物馆 新闻报告 卷Ⅲ (三材料) (1图)
卷名
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一
材料类型
文字 图 文字 文字 图 文字 文字 图文 文字
选文材料出处
杨玉洁《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 片发展纪录》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 中度(材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张同道《2011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技巧
• 1.看标题,明话题(明确文本话题内容) • 2.析文本,概中心(通过分析文本,概括材料 中心) • 3.理关系,找异同(理清材料间的关系,比较 材料的异同点。明确材料阐述的侧重点)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整体阅读要领
1.快速浏览,确定文本中心话题。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
1000字左右。示意图选项代替文字选项,难度不大。 )
③选文陌生化(都是选择现在社会中的一种现象为话题, ④思维多向化(图表使平面思维变成立体思维,阅读文字 使形象思维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评判后,发展为理 性思维。主观题都是概括题,难度较小。)
有很强的时代感,但不强调时效性。紧扣“实用”两个字)
材 料 三 : [ 摘 编 自 张 同 道 等 《 2011 年 中 国 纪 录 片 频 道 发 展 报 告
(下 )》 ]
材料四:(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三原则
1.克服畏难情绪:消除学生阅读的畏惧感,建立阅读答题 的信心。 2.提升基本能力:选项的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 筛选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 快速搜索、筛选关键词,借助关键词抓住文本的主要 话题和结论,可以作为一种阅读的方法。 梳理几段材料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便在答题时快 速找到题干对应的材料和文字区间。 选择题答题方式可参照论述类文本 3.旧题转化新用:图表类转换文字,流程图示意图转文字, 概括压缩语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指导
复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命题特点。 2.读懂文本,运用答题技巧精准答题。
考纲解读
2018年《考试大纲》和2017年《考试大纲》能力层次要求上 有细微变化。 2017版《考试大纲》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 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 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2018版《考试大纲》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 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 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将“归纳整合”提出来,有强化的作用,在论述类文本阅读 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可能表现的更突出。
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
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就是从材料二的出处
“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得出来的。
典例剖析——以2017年全国卷为例
( 2017年全国I卷)(1)中心话题: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下简称“纪录频道”)开播情况 (2)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考情 分析
1、从选材来看:2017年全国卷3套试题考查的新闻从材料构成上看, 均有一个共同点:围绕一个大话题由多则材料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 并且其中一则材料包含图表,这几则材料既各有侧重,又密切相关。 2、从题型来看:根据2017年3套全国卷试题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自身特 点来看,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是重点考查的能力,其热点题型是选择 题、归纳概括题和比较材料异同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