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公开课) 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深度备课整理(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深度备课整理(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深度备课整理●教学设计一.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对比化学平衡的概念逐渐形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概念,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借助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平衡观、微粒观、实验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引领学生从微观本质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和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掌握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探究方法及其在化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逐渐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了解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沪科版化学课本第七单位《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第一节“电解质的电离”的讲授内容。
在研究本节课内容时,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将化学平衡的思想引入到电解质溶液系统中,从而认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过程的差异,并由此由此从是否存在电离平衡的角度深入的认识了电解质。
同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模型的树立,也为学生运用化学平衡常识说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电解等情形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本课时,学生已经具备了电解质、化学平衡的常识。
学生的思考具有一定自力性和主动性,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但是学生关于观察与思考的结合、比较的条件掌握,归纳的思维周密性等方面都存在缺乏需求教师加以引导。
且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上课积极性高,同时学生关于着手的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乐趣,这统统为讲授的开展供给了支撑。
二.讲授重难点1.重点:证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2.难点:通过探究分歧身分对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证实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说明:本节课较为常见的设计,是通过比较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动作,发现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化学事实,说明弱电解质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进而引导学生用化学平衡的模型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重点在于探究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身分。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第2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 a、K b)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的电离概念(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
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越易电离。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如: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 CH3COO-+H+ΔH>0的影响。
(1)强电解质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室温下,由0.1 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OH-(×)(4)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5)25 ℃时,0.1 mol·L-1 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6)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一定增大(×)解析(2)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电离出的c(OH-)与c(NH+4)永远相等,不能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5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目标] 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理解电离常数的含义,掌握电离常数的应用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2.电离平衡的特征3.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CH3COOH(aq)CH3COO-(aq)+H+(aq)ΔH>0的影响。
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 c(H+) 导电能力加水稀释向右增大减小减弱加入少量冰醋酸向右增大增大增强通入HCl(g) 向左增大增大增强加NaOH(s) 向右减小减小增强加CH3COONa(s) 向左减小减小增强升高温度向右增大增大增强(2)分别画出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和pH随加水体积变化的曲线。
答案1.弱电解质溶液中至少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3.一元弱碱BOH的电离方程式为BOH===B++OH-()答案 1.√ 2.× 3.×1.能证明蚁酸(HCOOH)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H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1 H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H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D.常温时0.1 mol·L-1 HCOOH溶液的pH=2.3答案 D解析A、B项,只能证明蚁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C项,只能证明蚁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错误;D项,溶液的pH=2.3,说明HCOOH未完全电离,正确。
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和HS-H++S2-。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
微粒的 电离及程度 微粒的种
来源
离子反应 类和数目
平衡原理 微粒之间相互 离子反应 作用和影响
溶质
溶剂
教学安排
问题3: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除水垢,谁的效果更好呢? 任务3:评估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除水垢,谁的效果更好? 活动:
1.1演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 5mL 0.5mol/L 盐酸和醋酸 分别与足量的CaCO3粉末反应, 测定集气瓶中压强的变化。
3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 (1)宏观(化学实验)认识、微观探析物质,并运用化学符号表征,初步感受 “宏微符三 重表征”的化学科学思维方式。 (2)能正确阅读化学图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除水垢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对“微粒观”的认 识。 (4)在教学设计上,将内容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活动化。 (5)利用“微粒观”结合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相关知识,建构模型认知,初步形成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评”一体化。
10
1.2预测结果: (1)说说你的理由。
(2)通过比较两幅曲线图,得出什么结论?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小结: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相关问题的一般思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粒的 电离 微粒的种
来源
离子反应 类和数目
溶质
溶剂
平衡原理 离子反应
微粒之间相 互作用和影 响
案例说明
1 、教材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对《化学1》模块中电解质、非电解质、电
4、注重“教、学、评”一体化 通过提问、点评,追问等让学生对弱电解质的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应用的学习质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课教学设计)
() 1作品压缩成 rt a 文件 。 () 2 进入“ 学生上传资料 ” 网页 , 按要求上传
压缩包文件 , 写上作品标题和创作感言。
“ 版面的美 观”创作技术 ”作 品创新 ” “ “ 四方面对 佳作品投上一票 。
学生从专题学 习网站的“ 协作学习” 目里 栏 全面地点评 。 学生组 内放映组员 的作品 ,观看动作按钮 参赛作 品进 行客观 、 其他学 生补 充点评 。 欣赏上传 的其他 电子 刊作 品, 在线发表评论 、 评 的链接效果 ,展开讨论进行 比较后选择较好的 第五环节 : 填写评 价表 , 品投票 , 出最 分和投票 。 作 选 作品上传 。 ・ 佳作 品。( 九分 钟 ) 宣布 比赛结果 。( 一分钟 ) 评选 出罹优 秀的 3展示 作 品 , 价 总结 ( . 评 一个 作品展 示、 点 师 :请 同学们仔细阅读 电子 刊评 价量规表 作 品 , 给予 表扬 , 肯定学生 的成绩 , 发学生 的 激 评、 评分后 再 进行 另一 个作 品的展 示 、 点评 、 分 ) 评 的各项 评价 标准 , 然后公 平 、 正地 填写 评价 创作兴趣 。 公 ・ 第 三环节 : 展示作品。( 选三组, 两分钟) 每组 表, 根据 具 体 的评 价 标 准 给作 品打上 相应 的 课堂总结 , 布置课后任务 。( 一分钟 ) 师 : , 面是 各组作 品展示时 间 , 们来 好 下 我 分数 。 师: 这节课 我们运用 “ 动作按钮 ” 进一步 完 看提 交 的作 品 。 学生打开 “ 电子刊评价 量规表 ” 阅读并填 善 了电子 刊, , 同学们的作品无论从主题的选定 、 教师放映上传 的电子刊 ,提醒学生观看其 写评价表 。 内容和版 面结构 。 内容的表现 、 版面 的结 构 , 还是从创 作技术 、 作 师 :欣赏和评价上传到学 习网站 “ 协作学 品创新 等方面都达 到了 电子 刊 的评 价标准 , 有 第四环节:点评”学生互评作品。( “ , 五分钟 ) 习” 目且未在课堂展示 的电子刊作品 , 栏 从所有 些作品的排版和效果设置还有待改进 ,请 同学 师 : 他组 成员 点评展 示 的作 品 , 出展 上传 的电子 刊作 品中选 出最喜欢 的作品 。 请 指 们在课后对照评价标准修改作品 。
高中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教学设计本章引言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即将进一步研究的知识范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简要揭示了应用这类反应的广泛领域,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感受到天地之间的生态平衡、自然奇观、矿产资源以及许多现代科技的应用都与离子的存在、迁移和物质间的转化有着密切联系。
使学生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理念在教学中的贯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思路、完善知识体系是有帮助的。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看,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联系化学平衡与溶解平衡的纽带。
因此,本节知识对于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节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是“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并存在着电离平衡。
要求学生在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发生电离和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本节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建议如下:1.新课导入。
可以依据引言选择几幅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自然奇观和科技时事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说地球上广阔的水域是离子反应广泛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什么说离子反应是了解生命过程的基础,以及研究离子反应在现代化工生产和环保建设中有何意义。
2.【实验3-1】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课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应强调以下知识点:(1)HCl和CH3COOH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反应;(3)由于酸液浓度、温度、体积均相同,且镁条的量也相同,因此,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只能是溶液中c(H+)的大小,通过对溶液pH的测定也能证实这一点;(4)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向他们说明pH的实际意义是指溶液中c(H+)的负对数,以利于学生对盐酸中HCl的完全电离有更为确切的理解。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
c(H+)醋酸中c(H+)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填空:
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
c( H+,盐酸) c( H+,醋酸)
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虽然氯化氢和醋酸都是电解质。
但是由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是有区别的。
为了描述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在化学上,将电解质再分类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板书)一、强弱电解质
像氯化氢一样,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而像醋酸一样,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下面咱们就以氯化氢和醋酸为例,来分析、对比一下强弱电解质的异同点。
(列表对比)
强弱电解质和其他类别的物质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用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分类举例说明)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产生了H+和CH3COO-,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CH3COOH → H+ + CH3COO—
那么,溶液中是否存在H+ 和 CH3COO—离子结合成CH3COOH的过程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以下资料并进行分析:
在一定量1mol/LH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经科学方法测定混合溶液中c(H+)小于1mol/L。
请分析其原理。
混合溶液中存在较多的离子有H+、 Cl-、 Na+和 CH3COO-。
H+在水中不会与Cl—结合,也不会与Na+结合,那就只可能与CH3COO—结合了!这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高一化学系列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电解质的电离A .液态HCl 、固态NaCl 均不导电,所以HCl 、NaCl 均是非电解质B .NH 3、CO 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 3、CO 2均是电解质C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标准。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应从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另外从物质分类来看,酸、碱、盐均为电解质。
【对应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B .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C .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钠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D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答案】D【解析】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一看物质类别必须是化合物(酸、碱、盐、水等),选项A 不正确;二看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选项C 不正确,选项D 正确;三看溶于水时若与水反应,其溶液导电可能是非电解质,选项B 不正确。
分析学情,及时评价,调控课堂,巩固所学。
活活活动一、认识电解质的电离 【过渡】同学们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知道金属导电的原因就是存在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发生定向移动,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因为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那么,为什么电解质的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会导电,如氯化钠溶液能导电,而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呢?固体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呢?【问题1】阅读教材P15页第3、4、5自然段,观察图1-10、1-11,探究固体NaCl 的溶解及熔化的微观过程,回答NaCl 固体溶于水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播放并引导讲解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投影】通过微观探析,化抽象为具体,从宏观到微观,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物质导环节三、电离及电离方程式【学生1】①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会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并且钠离子和氯离子均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从而破坏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原有的静电作用力,变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见教材图1-10、图1-11)。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1.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旨在教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根据教学要求,学生需要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同时,本节课也旨在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定量观”、“动态观”,使研究者能够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交互作用进行概念、理论建构。
教学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演绎推理能力,从定量的角度建立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条件改变后平衡的移动的认识。
2.教材分析及研究者分析本节课作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是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等知识的深化,也是对前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
本节课也为学生后续研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打下基础。
然而,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比较抽象,所涉及的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因此学生对此可能存在认知障碍。
3.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核心思路是培养学生的定量观,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多依赖于量化分析,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大量的、基于实验的数据中,经过归纳梳理,发现蕴含在其中的科学规律。
因此,将本节内容设计成对“化学平衡”知识的再质疑,再论证,让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数据猜测、计算、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验化学数据之美,感受科学探索之美。
4.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下:创设情境、投影展示:导入新课时,可以使用油画《拉瓦锡和他的夫人》等作为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借鉴实例,巧用数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作用。
例如,可以提出“海水提取镁考虑的工业设计”和“工业提取金属中所考虑的工业设计”等问题,让学生分析和归纳数据的作用。
投影醋酸品读数: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投影展示醋酸品读数等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定量观。
高中化学高一下册《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教学设计
-设想二:利用动画、模型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难点。
2.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设想一: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应用等问题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设想二:设置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在冬季加盐可以融化积雪?”等,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电离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3.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想一:针对学生的电离方程式书写、实验报告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提高学习能力。
4.了解影响电解质电离的因素,如温度、浓度等,并能分析这些因素对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锻炼学生的化学符号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电解质电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思考电解质电离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如何解决冬季道路结冰问题,形成书面思考报告。
教学设计1: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3.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4.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以及电离平衡的移动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实验准备:L的NaC溶液、L的盐酸、NaOH溶液、氨水、醋酸、蔗糖、酒精溶液、蒸馏水。
烧杯(8只)、石墨电极、电池、导线、小灯泡、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第一课时,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的综合教学法;第二课时,以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为主要目的,采用类比、推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我们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学习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学生回顾、讨论后小结)【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NaC、HC 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等)【设问】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思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学生回答】不相同。
【设问】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什么【学生回答】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设问】为什么有些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不相同呢【学生回答】因为有些是强电解质,有些是弱电解质。
【提问】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板书】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教学设计2: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化合物进行分类,分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并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在解释实验现象的过程中,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电解质溶液中或熔融态的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导电,即电解质因电离而导电;理解常见的酸、碱、盐是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学习也为之后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具备的一定的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本节课的《物质导电性实验》,及《探究物质导电性强弱》的实验中也要求学生具备这些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会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过程与方法(1)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尝试解释实验现象,领悟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学科思想。
(2)通过物质导电性实验的比较,学会比较性实验研究、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2)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2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记住常见的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五、教学设计思路由化合物导电性实验引出化合物的导电性情况。
通过导电性状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根据定义,通过概念辨析题将电解质定义讲清楚。
通过解释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将电解质的电离的概念引出。
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引出电解质电离能力有差别,引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并介绍常见的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_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基础,建立弱电解质平衡理论,并运用理论解决问题是学习的重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是本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基础,而“弱电解质的电离”又是化学平衡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在学习弱电解质电离时,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将化学平衡的思想引入到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一条“化学平衡观”主线,贯穿“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的移动—衡量电离平衡的常数”等几个方面,发挥“化学平衡观”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的指导作用。
以醋酸的电离平衡为例,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建立的过程、电离平衡的特征、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等方面提炼内容、提高结构化水平,并用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练习!二、教学过程设计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一轮复习阶段,学生在系统复习该部分内容之前头脑中已经具备了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电离及电离平衡常数等具体知识,但知识遗忘度高,在初次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被有意识地向发展学科思维等方面引领,造成该部分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孤立、片面的,通过本节课系统复习,提高结构化水平,并用相应的题目进行巩固练习。
效果分析1、学生能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准确的描述,并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和归纳。
2、以醋酸的电离平衡为例,通过分析能够总结出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3、通过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电离平衡常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学习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从高考命题设置角度来看,该部分内容是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是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对这部分知识考查的要求是:1、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完整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又是水的电离与盐类水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
(2)本节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道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平衡体系。
通过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有效突破本节重难点。
(2)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将本节课主要完成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物质类别的关系;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强弱电解质与酸、碱、盐在物质类别方面的联系;2、认识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符合化学平衡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将化学平衡原理应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并依据该原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归纳类比迁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类比迁移突破难点(15mi n)观角度分析其电离过程。
[教师引导并讲解]CH3COOH CH3COO-+H+以醋酸为例,建立电离平衡思想。
[投影]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离子生成和结合成分子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板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思考与交流]学生自主完成P42表格。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弱电解质的电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实验结果汇报 哪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其他组的实验现象是否一样? 实验现象表述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结能力。
聆听、回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带着新问题进 入课堂。
导入新课。强化学生的分类思想,以便学生在后面 更好的认识强弱电解质与其他类别物质之间的联系。
导电实验演示 演示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 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导电实验。 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全相同,为 什么? 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全相同。 相同条件下,HCl 比 CH3COOH 的电离程度大。请另
小结 教师总结,学生收获与体会、查缺补漏 分享与内省
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反思。
教学反馈 课堂练习 做题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作业 类比化学平衡,思考电离平衡的特点以及影响电离 平衡的因素。 存疑 引导学生关注下节课与本节课的联系;关注知识间 的相似性(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 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 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课例研究综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 述 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 法之一,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 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
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
引导学生构建分析问题的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弱电解质的电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教学课例名《弱电解质的电离》高中化学一、教材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教学内容。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以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内容比较丰富,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兼而有之。
在这一章,学生们将通过分析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过程,体会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了解pH 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沉淀反应的应用,体会相关教材分析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还要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这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
从具体知识结构来说,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是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各种变化的理论基础,而电离理论又是化学平衡和溶解平衡的纽带,因此作为开篇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对后续章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重点:识记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难点: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外界条件对电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引入]离子反应广泛存在,并分析第三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阅读本章目录做好学习准备环节一展示生活案例学生分组实验[提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展示图片]洁厕用盐酸不用醋酸巩固练习观察、思考总结得出酸有强弱之分以酸碱盐是电解质为切入点,以盐酸和醋酸的酸性为设疑点,创设教学情境,为引出强弱电解质做铺垫。
环节二实验探究总结定义了解分类突破教学重点之一[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证明等浓度盐酸和醋酸H+浓度不同。
[分组实验]实验1:分别取O.lmolL的HCl、CH3COOH与等量的镁条反应;实验2::测这两种酸的pH。
[讲解][投影]强弱电解质定义、分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组讨论交流代表回答分组实践[总结结论]HCl完全电离,电离程度100%,而醋酸部分电离。
倾听、板书实验贯穿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能力。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2.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3-1,分析实验现象,建立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实验3-1,控制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重视学科思想的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的辩证观点。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与探究,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图3-1、3-2,从微观分析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设计过程【引入】:展示海洋、溶洞和各色饮料的图片。
【教师】:从海洋、溶洞、饮料到地球(水球),我们可以感受到溶液无处不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也无处不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所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离子反应为特征,离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中有沉淀、水或气体生产,这些条件都和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或电离程度有关系,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化学平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酸、碱、盐在水中的离子反应。
【教师】通过必修的学习我们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但不同的酸和碱有强弱之分,例如: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NH3·H2O是弱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设计者:工作单位: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复习课
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高考分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始终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大,涉及内容较多,且与其他基本理论原理及元素化合物联系较紧密。
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考查多在第Ⅰ卷中出现,如2009山东理综15、2009宁夏理综11、2009四川理综12、2009上海化学14,17、2009海南化学6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也往往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如2009全国Ⅰ理综6、2009全国Ⅱ理综10、2009北京理综11、2009天津理综4、2009重庆理综10、2009上海化学20等。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的考查形式多样灵活,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如2009安徽理综13、2009江苏化学13、2009广东化学9,18、2009天津理综2、2009海南化学4、2009山东理综27等。
二、高考考纲要求: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三、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四、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