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合集下载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简介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

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

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

庆元六年病逝。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

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

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

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

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

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朱熹的详细人物介绍

朱熹的详细人物介绍
教育的理念是相符合的
除此之外,朱熹还是一位 文化传承者和发展者。他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掌握, 并对它们进行了创新和发 展。他的诗歌、书法等作 品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艺术 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朱熹是一位卓 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 化大师。他的思想和成就 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 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他的教育理念、文化 思想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都为人类文明的
导师:xxx
目录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他被尊称为"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生于福建尤溪,因其父朱松曾做过宋宁宗的侍讲官,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他自幼聪颖, 18岁时即中进士,此后踏上仕途。朱熹一生的仕途并不顺畅,多次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 但这并未影响他投身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的热情 朱熹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并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集 理学之大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闽学"。他的哲学思想被后世认为是"正统派",强调"存 天理、灭人欲",对后来的教育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重视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明德", 以达到"止于至善"。他提倡教育的普及和实用性,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研究事物来获 得真知。他还强调独立思考和自学,认为这是达到"明德"的重要途径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NEXT
在朱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坚韧和执着,看到了他对学术和教育事业的热 爱和贡献。他的思想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 朱熹简介

宋:理学家朱熹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字元晦。

宋朝理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朱熹的资料

朱熹的资料

朱熹的资料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

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朱熹早年出入佛、道。

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

朱熹在白鹿国学”勺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

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

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

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

”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

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

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

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

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

”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

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

朱熹的古诗10首

朱熹的古诗10首

朱熹古诗十首1.《春日》1.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解释“胜日寻芳泗水滨” 中,“胜日” 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 是寻觅美好的景色,“泗水滨” 点明地点。

诗人在风和日丽的日子到泗水之滨游赏。

“无边光景一时新”,描述了看到的广阔无边的风光景物都焕然一新,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这是诗人初赏春景的印象。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 表示轻易、随便,“识得” 即认识到、感受到,诗人说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春风的面貌。

“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从这多彩的景色中能充分认识春天,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

2.《观书有感・其一》1.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解释“半亩方塘一鉴开”,将半亩大的方形池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池塘的清澈和平静。

“天光云影共徘徊”,描绘了天空的光彩和云的影子倒映在池塘中,仿佛在水中来回移动,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渠” 指池塘里的水,诗人问池塘的水为什么如此清澈。

“为有源头活水来”,给出答案,是因为有源头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使得池塘水保持清澈,此句暗喻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和进步。

3.《观书有感・其二》1.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解释“昨夜江边春水生”,交代了时间和环境,昨天夜里江边的春水涨起来了。

“蒙冲巨舰一毛轻”,“蒙冲” 是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说巨大的战船在涨水后变得像一片羽毛一样轻盈。

“向来枉费推移力”,回想以前水浅的时候,花费很大力气去推船也是白费力气。

“此日中流自在行”,而今天在江水的中心却能够自由自在地行驶,说明借助了水势的力量。

这首诗以行船为例,告诉人们做事情要善于借助有利的条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偶题》三首・其一21.原文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历史人物朱熹简介

历史人物朱熹简介

历史人物朱熹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

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

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

其着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有《朱文公文集》,通行《四库全书》。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1130年10月18日,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今武夷山市。

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

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朱熹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二年到任。

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5年,经常往来于泉属各地访友求贤,寻幽揽胜。

同安至泉州相距百余里,安海地处泉同之间,为必经之地,因此,朱熹往返两地,常在安海歇息过夜。

每次路过安海,则访问朱松遗迹遗事,招集镇中耆儒名士讲论经学,对安海文风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任满后,请求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人物评价: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赞美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乾道三年1167,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

朱熹的简介

朱熹的简介

朱熹的简介
1关于朱熹
朱熹(1130—1200),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字彦之,号翰林院、河园,吴兴楚村人,临安桐翁,以“文若枫叶无秋色,空理堪惊前人愁”闻名中外。

晚唐南宋时期,他在巨大的苦难中沉思、探索,被后世尊仰有加,与陆九渊、欧阳修齐名,被誉为“近代文学之祖”。

2他的学术成就
朱熹是晚唐乃至宋元时代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为晚唐文学作了卓越的贡献,有“一篇长篇难分拟题,先恐罂粟失声钟”之功。

他的诗文语句曲折,幽情悠长,有着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意,被后世赋予明释统一的特殊意义,是传世的佳作。

此外,他还有“朱子学”的学术成就,是十三经学派的领导者,他为中国经学发展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提倡人文主义思想,有实践方向。

3扬他之名
朱熹被香港电影制片人李小龙拍摄了长达三个月的传记电影《朱熹》,入围美国纽约“十老制片人大奖”,型素、性格。

中国大陆上演了34场。

李小龙应爱国主义思想之请,为拍摄和宣传朱熹表现了伟大的勇气和贡献。

现代文学家葛兰太尔把朱熹赞誉为“世界的文学家”,也先后有书籍和电影宣传朱熹的智慧与才华。

同时,也有网络文学作品以朱熹为主角,穿越虚拟时空,流传传朱熹文化。

朱熹,无疑是千金一句拥有教古今三种才能的诗人、学者。

他充满深思的美文,渊博膝头劳情的革新思想,以及珍爱故乡的热情,让他的文学、思想和爱国精神,在世世代代延续。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年少求学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

南宋理学家朱熹简介及著作导读:朱熹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作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

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

《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朱熹的诗《春日》《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司马光好学》《读书要三到》《偶成》《劝学诗》《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菩萨蛮·回文》《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满江红·刘知郡生朝》《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忆秦娥》《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鹧鸪天·江槛》《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南乡子·次张安国韵》《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好事近》《鹧鸪天》朱熹人物评价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

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朱熹的简介以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朱熹的个人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江西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曾任秘阁修撰等职。

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

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

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

教学授徒五十馀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

又提出对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

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日本等国,如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

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

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府、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

朱熹的著名诗句

朱熹的著名诗句

朱熹的著名诗句朱熹的著名诗句如下:1、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偶成——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4、鹧鸪天——朱熹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5、浣溪沙——朱熹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

多情蜂蝶早飞来。

6、菩萨蛮——朱熹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7、忆秦娥——朱熹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8、好事近——朱熹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9、西江月——朱熹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0、南乡子——朱熹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11、水调歌头——朱熹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朱熹对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

朱熹对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

朱熹对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
摘要:
一、朱熹的简介
二、朱熹对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具体贡献
三、朱熹贡献的意义及影响
正文:
朱熹对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
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熹对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具体贡献如下:
1.提出“格致之学”的教育理念。

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提出了“格致之学”的教育理念,即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事物本质,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2.制定《四书集注》。

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儒家经典进行了注解,并将其汇编成《四书集注》。

这部著作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教材,对后世的儒家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推广“义务教育”。

朱熹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概念,并主张将教育纳入官方的管理体系。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无论贫富、男女、年龄大小。

4.创立“白鹿洞书院”。

朱熹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创办了白鹿洞书院,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朱熹通过创立
书院,推广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朱熹的贡献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后来的儒家学者和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朱熹相关的资料简短一点儿简介

朱熹相关的资料简短一点儿简介

朱熹相关的资料简短一点儿简介1.朱熹简介简短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2.朱熹的简单介绍20字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扩展资料:主要成就理学思想: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

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3],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朱熹名诗20首

朱熹名诗20首

朱熹名诗20首1、《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观书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4、《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5、《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宋·朱熹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6、《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宋·朱熹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7、《偶题》宋·朱熹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8、《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宋·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9、《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宋·朱熹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0、《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宋·朱熹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生平简介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

”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

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

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

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朱熹简介_朱熹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朱熹简介_朱熹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朱熹简介_朱熹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的诗全集:《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观书有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偶成》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每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观书有感其二》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朱熹。

古诗词全文如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译】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a/zhuxihtm。

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劝学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古诗全文如下: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朱熹的主要简介

朱熹的主要简介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

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

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

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1—。

朱熹PPT

朱熹PPT

宋明理学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思想框架
• • • • •
理心天格明
气性理物人
论论人致伦
欲知的

居 敬 穷 理
教 育 思 想
一 、理 气 论
(一)什么是理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
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
了。”
《朱子语类》卷一
“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孟子言性,只说得本上说,论才亦然;荀子只
见得不好底,扬子又见得半上半下底,韩子所言,
却是说得稍近。”
《语类》卷四
“诸子说性恶与善恶混,使张程之说早出,则这许
多路,自不用纷争。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
泯矣。”
(同上)
(四) 心与性情
基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应情形,朱熹还探讨了“心”与 “性”的关系以及道心、人心问题。

《语类》卷十
“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指其生
于形气之私者而言,则谓之人心。”
《尚书·大禹漠》《 朱熹集》卷六十五
朱熹不同意二程把人心等同于人欲,认为人心有好有坏。
“人心者,气质之心也,可为善,可谓不善。道心
者,兼得理在里面。”
《语类》卷七十八
朱熹由此进一步认为任何人都具有道心,也 都具有人心。
• 朱熹著作甚多,主要哲学著 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太极图说解》、《通书解》 等。他平日讲学的问答,后 来编为《朱文公文集》 《朱 子语类》 《朱子全书》。
朱熹手迹
朱子全书
《三教图》(清·丁云鹏)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 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 遭到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 与巩固。由于理学大师得倡导,研习 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 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产生。 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 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 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 法。它绵延七百余年,其理学传入并 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 家思想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中, 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 有着巨大影响。

朱熹的资料

朱熹的资料

朱熹的资料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

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朱熹早年出入佛、道。

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

朱熹在白鹿国学”勺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

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

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

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

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

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

”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

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

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

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

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

”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

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

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发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