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曹非
一、言
二、“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其一般分类试析
三、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
四、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
五、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这句至理名言就一直回响在人们的耳边。“传道、授业、解惑”是一名教师的三大职责,“传道”位居其首。在现代的教育中,“道”即德育,德育在五育中不仅排列顺序最靠前,而且在教学大纲中也要求得最严格,是及其重要的培养思想品德的课程。进入中学阶段,儿童随年龄的递增,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剧变,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多事之秋”,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他们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这样一个激荡多变的“危险之秋”,中学教师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帮助学生克服“问题行为”的影响,把住生命航船之舵,教师应担负起较多的责任,协助中学生安然度过这一“危险期”,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今后一生的道路做好铺垫。因此,中学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是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重大问题。在下面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现阶段中学教师应对“问
题行为”的策略进行探讨。
二、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其一般分类试析
2.1“问题行为”的涵义
问题行为,不同的著作中对它有不同的定义。
车文博教授主编的《心理学150问》一书给出了如下的定义: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各种妨碍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常见于中小学生。而刘守旗主编的《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一书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妨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社会、学校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两种定义有几个相同的地方:
(1)都指明了问题行为所发生的对象,即青少年是这些行为的主体。青少年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意识和个性都不成熟,没有稳定的内部环境,缺乏对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能力,因而容易受到变动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好的一面可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理想,坏的一面会促进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认知,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道德规范和正常的行为模式,常常想靠有意的模仿来体现自身的存在。由于没有经验,他们常常会把好的行为视为无用,把坏的现象当作榜样。这就是问题行为为何多发于青少年期的原因。
(2)问题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无论是智能还是身心方面,问题行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较常见的问题行为如学业不良、打架闹事、离家出走等,对正处在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的青少年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这些行为有的是心理性的,有的是扰乱性的,有的是一时兴起,有的是酝酿已久。不管怎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中,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也是具有危害性的。故
而,及时地发现问题,果断地处理问题,积极正确的教育帮助有问题的学生,是中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本人在上面的两种定义及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问题行为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影响其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不良行为,常见有学业不良,攻击性,早恋,离家出走,逃学等等。他们是发展的障碍,是教育的对象。在这样一个定义中,更注重从问题行为的本身来定义它,而至于因它产生的一些社会性的影响则没有提及。这主要是考虑到问题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加诸在行为者身上的,而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在定义时注重直接而忽略了间接。再而,这一定义指明了问题行为的性质是“发展的障碍,教育的对象”,这样的提法较为直接明了,有利于弄清问题行为的性质。最后,定义中列举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具体名称,便于比较和认识。
2.2 问题行为的分类
问题行为的分类,目前还是一个极有争论的问题。学者们根据问题行为的种种表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二分法
二分法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K.wickman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他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把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的和心理性的两大类。扰乱性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一些不守纪律,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等;心理性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与心理有关的一些退缩的、抑郁的、不健康的行为,如嫉妒、自卑、逆反行为等。Wickman的分类,已得到了大多数同行的首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没有突破他的这个圈子。
(2)三分法
美国心理学家H.C.Quay在Wickman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法。他认为问题行为除了分为扰乱性和心理性的两大类外,还应包括青少年在情绪和社交上的不成熟,
如活动过度,低级趣味,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应作为第三类问题行为。(3)四分法
我国学者左其沛等根据问题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因、外部情绪、心理状态、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及其特点、行为后果、自我评价及体验性质程度等七项指标,把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攻击型、压抑型和品德不良型四类。
过失型:由于不正当或不合理的需要或单纯由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心理引起,由于缺乏知识经验,或认知能力不足,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方式而产生的违反纪律或行为规则的行为,其特点是偶然性、盲目性和情境性。如逃学、离家等行为。
攻击型:由于挫折造成的主观愤怒情绪,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的攻击性的行为。其特点是对立性和爆发性。攻击型问题行为的行为主体多为胆汁质外倾性人格,如打架、殴斗等。
压抑型:由于挫折造成的主观焦虑,从而产生的逃避、消极和自暴自弃的行为,其特点是隐藏性和持续性。其行为主体多为抑郁质内倾性人格。如嫉妒、自卑等表现形式。
品德不良型:此种类型主要由行为主体的不良需要引起,有意识地采取有害的行为方式,从而造成严重违纪、损害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后果。如偷窃、破坏公物等行为。(4)五分法
日本心理学家古泽赖雄把问题行为分为五种类型:①神经性行为,是由心理的原因引起的,如咬指甲、抽搐等。②人格问题上的行为,是由不良的性格特征引起的,如反抗、粗暴、说谎等。③智力活动上的行为,如学业不良。④精神病行为。⑤社会性行为,如不良品性和犯罪行为。
以上是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对问题行为的不同的分类方法。虽然分类较问题行为本身来说显得重要性较小,但也不可忽视。只有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