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教案.doc

合集下载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学习特殊(30°、45°、60°)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并能熟练运用这些值进行相关计算。
3.通过实际例题,培养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并为后续学习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3.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解决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提高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为解决复杂问题奠定基础。
本节课将紧密围绕新教材的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后的内容###”二、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标题标识,再开篇直接输出。
2.逻辑推理:通过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推导,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进行精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
2.基本概念与性质
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强调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
1.教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课件:包含本节课教学内容的PPT。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关于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内容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了较好的理解,但记忆特殊角的函数值还存在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一些记忆方法,如编口诀、画图等,帮助学生记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还需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巩固。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28.1.3锐角三角函数(3)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情景:出示一副三角尺,老师手中的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问题: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本节课我们学习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能运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由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3.学习重、难点重点: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难点:相关运算.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65探究~P66例3上面的内容.①sin30°= ,cos30°= ,tan30°= ,sin45°= ,cos45°= ,tan45°= ,sin60°= ,cos60°= ,tan60°= .②sinα的值随着角α的增大而,cosα的值随着角α的增大而,tan α的值随着角α的增大而.这些常用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之间也是有规律的,互余的两个锐角的正弦值的平方和为1,互余的两个锐角的余弦值的平方和为1,它们的正切值的积为1.(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②通过计算,得到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如下表:③观察上表,sin30°,sin45°,sin60°的值有什么规律?cos30°,cos45°,cos60°呢?tan30°,tan45°,tan60°呢?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能否推导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针对性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纠正错误.4.强化: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和记忆以及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的变化规律.第二层次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66例3~P67练习上面的内容. (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互相纠错. (4)自学参考提纲:①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题的解题要点是什么? 熟练掌握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②求直角三角形中某锐角的解题要点是什么?先求该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或正切值,然后根据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该锐角的度数.2.典例解析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cos 230°+sin 230°;②4545cos sin ︒︒-tan60°.解:①cos 230°+sin 230°=(32)2+(12)2=1.②4545cos sin ︒︒-tan45°=22÷22-1=1-1=0.sin 230°表示(sin30°)2,即sin30°·sin30°,这类计算只需将三角函数值代入即可.63A B B C ==求∠A 的度数.,2263sin ===AB BC A.45 ︒=∠∴AB BBC36A 解: 在图中,例2 (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33tan ===OB OBOB AO a.60 ︒=∴a3.强化(1)求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关键是先把它转化为实数的运算,再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2)求锐角的度数的关键是先求其正弦值或余弦值或正切值,然后对应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的度数.(3)当A 、B 为锐角时,若A ≠B ,则sin A ≠sin B ,cos A ≠cos B ,tan A ≠tanB. 三、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中的特殊角是指30°,45°,60°的角,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给学生自主动手的时间并提供创新的空间与可能,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的能力.本节课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且能够熟记其函数值,然后利用它们进行计算.评价作业一、基础巩固(70分)(2)如图所示,AO是圆锥的高, OB 是底面半径,AO = ,求α的度数.ABOα解: 在图中,3.(40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45°+cos45°;=2.(2)sin45°cos60°-cos45°;(3)cos 245°+tan60°cos30°;=2.(4)1-cos30°sin60°+tan30°.的度数.∵∠B是锐角且tan B=1,∴∠B=45°.∴∠C=180°-∠A-∠B=75°.二、综合应用(20分)5.(10分)在△ABC中,锐角A,B满足(sin A-32)2+|cos B-32|=0,则△ABC是(D)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6.(10分)如图,△ABC内接于⊙O,AB,CD为⊙O的直径,D E⊥AB于点E,BC=1,AC=3,则∠D的度数为30° .三、拓展延伸(10分)7.(10分)对于钝角α,定义它的三角函数值如下:sinα=sin(180°-α),cosα=-cos(180°-α).(1)求sin 120°,cos 120°,sin 150°的值;解:sin120°=sin(180°-120°)=sin60°=3 2.Cos120°=-cos(180°-120°)=-cos60°=-1 2 .sin150°=sin(180°-150°)=sin30°=1 2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1∶4,A,B是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sin A,cos B是方程4x2-m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及∠A和∠B的大小.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1∶4,∴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30°,30°,120°.∴∠A=30°或120°,∠B=30°或120°.∴sin A=sin30°=12或sin A=sin120°=32,cos B=cos30°=32或cos B=cos120°=-1 2 .又∵sin A,cos B是方程4x2-m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8.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8.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推导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并进行验证;
(3)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
3.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指导和纠正。
4.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认识。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3.引入新课: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锐角三角函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通过观察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结合图形,解释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基本关系式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图形表示;
(2)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和应用;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引导学生发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推导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利用计算器或计算工具,验证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8.1.3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8.1.3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如测量家具尺寸、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准确记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如30°、45°、60°等;
2.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4.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2.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强调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本节课设置了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它是体现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教学策略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8.1 第3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8.1 第3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8.1 第3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1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30°、45°、60°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为学生深入学习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函数值的计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30°、45°、60°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30°、45°、6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难点:灵活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30°、45°、60°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 教案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 教案

中学“自导式”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累计: 主备: 备课组长: 审阅:时间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年级学科 九年级数学 课题28.1.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目标 (四维) 1.知识: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技能: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思维: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4.素养:学生在经历自学、探究、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难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应用. 教学 策略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交流导学环节一、 自学新知学生自学教材65-67页内容, 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二、 探究新知(一)学生练习后小组讨论更正1.在Rt △ABC 中,∠C=90°,AB=0.5,AC=0.3,则cos A=____,sin B=____,tan B=____.2.在Rt △ABC 中,∠C=90°,若tan A=32,AC=6,则BC=____,AB=_____. 3.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各是多少?(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设BC=1,则AB=____,AC=____.于是有sin30°=____,cos30°=____,tan30°=____;sin60°=____,cos60°=____,tan60°=____.2.如图,在Rt △ABC 中,∠C=90°,∠A=45°,设BC=1,则AC=____,AB=____.于是有sin45°=____,cos45°=____,tan45°=____.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例3 求下列各式的值:(1) cos 260°+sin 260° (2)°45sin °45cos -tan45° 解:(1) 原式=14341232122=+=⎪⎪⎭⎫ ⎝⎛+⎪⎭⎫ ⎝⎛ (2) 原式=22÷22-1=1-1=0例4 (1)如图(1),在Rt △ABC 中,∠C=90°,AB=6,BC=3,求∠A 的度数.(2)如图(2),AO 是圆锥的高,OB 是底面半径,AO=3OB ,求α的度数.解:(1) 在图(1)中,∵ sin A=AB BC =63=22,∴ ∠A=45° (2) 在图(2)中,∵ tan α=OBAO =OB BO 3=3 ∴ α=60° 当A ,B 均为锐角时,若A ≠B ,则sin A ≠sin B ,cos A ≠cos B ,tan A ≠tan B 三、巩固练习(两个小组黑板展示后学生讲解)1.求下列各式的值:(1) 1-2sin30°cos30° (2) 3tan30°-tan45°+2sin60°(3) (cos 230°+sin 230°)×tan60°解:(1) 原式231232121-=⨯⨯-= (2) 原式1323132321333-=+-=⨯+-⨯= (3) 原式3341433212322=⨯⎪⎭⎫ ⎝⎛+=⨯⎥⎥⎦⎤⎢⎢⎣⎡⎪⎭⎫ ⎝⎛+⎪⎪⎭⎫ ⎝⎛= 注:对于任意锐角α,有:sin 2α+cos 2α=12.在Rt △ABC 中,∠C=90°,BC=7,AC=21,求∠A ,∠B 的度数.解:如图,∵ tan B=BC AC =721=3 ∴ ∠B=60° ∴ ∠A=90°-∠B=30°四、课堂小结(教师抽小组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课后作业课后反思。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3课时 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3课时 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 2 sin2α + cos2α - 3tan (α+15°)
= 2 sin245°+cos245°- 3tan60°
2
2
2
2 2
+
2 2

3
3
3.
2
课堂测试
1. 3 tan (α+20°)=1,锐角 α 的度数应是 ( D)
A.40° B.30° C.20° D.10°
2
∴ ∠A=45°,∠B=60°, ∠C=180°-45°-60°=75°, ∴ △ABC 是锐角三角形.
4. 已知:| tanB- 3 | + (2 sinA-3 )2 =
解:∵ | tanB- 3 | + (2 sinA- 3 )2 =0,
∴ tanB=
3 ,sinA=
3, 2
∴ ∠B=60°,∠A=60°.
第3课时
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复习导入
说说锐角三角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复习引入
sin A =
∠A的对边
斜边
BC . AB
cos A =
∠A的邻边
斜边

AC . AB
tan A =
∠A的对边
∠A的邻边
AC . AB
∠B A
斜边



A ∠A 的邻边 C
若∠A为30°,你能立即说出它对应的三
角函数值吗?
cos A
tan A
30°
1 2 3 2 3 3
45° 60°
2
3
2
2
2
1
2
2
1
3
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28章28.1《锐角三角函数》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第28章28.1《锐角三角函数》优秀教学案例
4.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3.讲练结合:在课堂中及时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探究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掌握并运用好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4.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评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拓展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推荐相关的数学读物和网站,让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结合学校或社区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8.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教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就是这个锐角的正弦,当锐角固定时,它的正弦值是定值;2.能根据已知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能力目标经历探究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过程,逐步发现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不变的规律,从中思考这种规律所揭示的数学内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发现,总结,验证。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正弦概念,会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难点: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任意一个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3. 教学用具三角形板,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思考: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二、新知探究解析:三、例题分析,应用新知例1 如图,在Rt△ABC中,∠C=90°,求sinA和sinB的值.解:在Rt△ABC中,因为AC=4、BC=3,所以AB=5,例2.如图,在Rt △AB中,∠C=90°,AB=13,BC=5求sinA和sinB的值。

解:在Rt △ABC中,例3、如图,在△ABC中, AB=BC=5,sinA=4/5,求△ABC 的面积.解:过A作AD⊥BC,垂足为D,∵ sinA=4/5,∴AD/AB=4/5,∴AD=4,∴BD=3∴BC=2BD=6∴S△ABC =12练习巩固1、判断对错:1) 如图2) 如图sinA= BC/AB (×)2、在Rt△ABC中,把三角形的三边同时扩大100倍,sinA的值( C )A.扩大100倍B。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3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3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3)——锐角三角形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锐角正弦与余弦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了解正切与正弦、余弦的关系4、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值随锐角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个锐角三角函数间几个简单关系难点:能独立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出三个锐角三角函数间几个简单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叫学生结合直角三角形说出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二)实践探索1、从定义可以看出sin A 与cos B 有什么关系?sin B 与cos A 呢?满足这种关系的A ∠与B ∠又是什么关系呢?2、利用定义及勾股定理你还能发现sin A 与cos A 的关系吗?3、再试试看tan A 与sin A 和cos A 存在特殊关系吗?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之后总结出如下几种关系:(1)若90A B ∠+∠=o 那么sin A =cos B 或sin B =cos A(2)22sin cos 1A A +=(3)sin tan cos A A A=4、在正弦中它的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还是随锐角的增大而减少?为什么?余弦呢?正切呢?通过一番讨论后得出:(1)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2)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加);(3)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

(三)教学互动(1)判断题:i 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0<sinα<1和0<cosα<1()ii 对于任意锐角α1,α2,如果α1<α2,那么cosα1<cosα2()iii 如果sinα1<sin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I ()iv 如果cosα1<cos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2)在Rt△ABC中,下列式子中不一定成立的是______A.sinA=sinB B.cosA=sinB C.sinA=cosB D.sin(A+B)=sinC(3)在390,sin.cos,sin tan5ABC C A A B A∠==oV中,求和的值A.0°<∠A≤30° B.30°<∠A≤45°C.45<∠A≤60° D.60°<∠A<90°。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全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全

28.1.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

(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341米10米?问题转化为,在Rt△ABC中,∠C=90o,∠A=30o,BC=35m,求AB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长的水管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o,∠A=45o,计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能得到什么结论?分析:在Rt△ABC 中,∠C=90o,由于∠A=45o,所以R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故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一般地,当∠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如图:Rt△ABC与Rt△A`B`C`,∠C=∠C` =90o,∠A=∠A`=α,那么与有什么关系分析:由于∠C=∠C` =90o,∠A=∠A`=α,所以Rt△ABC∽Rt△A`B`C`,,即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28.1锐角三角函数(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45°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3. 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4.应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使学生能够:
1.提高数学抽象能力,理解并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部分学生在发表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作为教师,我应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还需要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适时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这说明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采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概念。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指在30°、45°、60°这三个锐角下,正弦、余弦、正切的具体数值。它们在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中具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一个30°角的直角三角形,展示如何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未知边长。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第3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第3课时)

28.1锐角三角函数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第3课时)年级:九年级:九年级 学科:数学:数学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⑴: 能推导并熟记3030°°、4545°°、60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锐角度数。

°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锐角度数。

⑵: 能熟练计算含有3030°°、4545°°、60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导学过程】一、自学提纲: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正弦是怎么定义的?一个锐角正弦是怎么定义的?一个锐角余弦是怎么定义的?一个锐角余弦是怎么定义的?一个锐角正切是怎么定义的?一个锐角正切是怎么定义的?二、合作交流:思考: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 是多少度?是多少度? 你能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码?.你能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码?.三、教师点拨:归纳结果3030°° 4545°° 6060°° siaAcosAtanA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求下列各式的值.(1)cos 260°60°+sin +sin 260°. (2)cos 45sin 45°°-tan45°.°. 例4:(1)如图()如图(11),在Rt Rt△△ABC 中,∠中,∠C=90C=90C=90,,AB=6,BC=3,求∠,求∠A A 的度数.的度数.(2)如图()如图(22),已知圆锥的高AO 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OB 的3倍,求a .四、学生展示:1.已知:.已知:Rt Rt Rt△△ABC 中,∠中,∠C=90C=90C=90°,°,°,cosA=cosA=35 ,AB=15AB=15,则,则AC 的长是(的长是( )). A A..3 B 3 B..6 C 6 C..9 D9 D..12 2.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sin 260°+cos 26060°°=1 B =1 B..sin30sin30°°+cos30+cos30°°=1C C..sin35sin35°°=cos55=cos55°°D D..tan45tan45°°>sin45>sin45°°3.计算2sin302sin30°°-2cos60-2cos60°°+tan45+tan45°的结果是(°的结果是(°的结果是( )). A A..2 B 2 B..3 C C..2 D D..14.已知∠.已知∠A A 为锐角,且cosA cosA≤≤12 ,那么(,那么( ))A A..0°<∠A ≤6060°°B .6060°≤∠°≤∠°≤∠A<90A<90A<90°°C C..0°<∠A ≤3030°°D .3030°≤∠°≤∠°≤∠A<90A<90A<90°°5.在△.在△ABC ABC 中,∠中,∠A A 、∠、∠B B 都是锐角,且sinA=12, cosB=3 2 ,则△,则△ABC ABC 的形状是(的形状是()) A A.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B B B.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D D D.不能.不能确定确定6.如图Rt Rt△△ABC 中,∠中,∠ACB=90ACB=90ACB=90°,°,°,CD CD CD⊥⊥AB 于D ,BC=3BC=3,,AC=4AC=4,设∠,设∠,设∠BCD=a BCD=a BCD=a,则,则tana•tana•的值为的值为( )). A .34 B B..43 C C..35 D D..457.当锐角a>60a>60°时,°时,°时,cosa cosa 的值(的值( )). A A.小于.小于12 B B.大于.大于12 C C.大于.大于3 2 D D.大于.大于1 8.在△.在△ABC ABC 中,三边之比为a :b :c=1c=1::3:2,则sinA+tanA 等于(等于( )). A .32313331.3..6222B C D +++9.已知梯形ABCD 中,腰BC 长为2,梯形对角线BD 垂直平分AC AC,若梯形的高是,若梯形的高是3,•则∠CAB 等于(等于( ))A A..3030°°B B..6060°°C C..4545°°D D.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以上都不对1010..sin 272°+sin 21818°的值是(°的值是(°的值是( )). A A..1 B 1 B..0 C 0 C..12 D D..3 2 1111.若(.若(3 tanA-3tanA-3))2+│2cosB-3 │=0=0,则△,则△,则△ABC ABC ABC(( )). A A.是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 B B.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 C.是含有.是含有6060°的任意三角形°的任意三角形°的任意三角形D D D.是顶角为钝角的等腰三角形.是顶角为钝角的等腰三角形.是顶角为钝角的等腰三角形三、填空题.三、填空题.1212.设.设α、β均为锐角,且sin α-cos β=0=0,则,则α+β=_______=_______..1313..cos 45sin 301cos60tan 452°-°°+°的值是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414..已知,等腰△等腰△ABC•ABC•ABC•的腰长为的腰长为43 ,•底为30•30•°,°,•则底边上的高为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______,,•周长为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1515.在.在Rt Rt△△ABC 中,∠中,∠C=90C=90C=90°,已知°,已知tanB=5 2,则cosA=________cosA=________..。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教案):28.1锐角三角函数-余弦、正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教案):28.1锐角三角函数-余弦、正切
2.教学难点
-函数定义的抽象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涉及到从具体的直角三角形中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形和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函数性质的掌握:理解并记忆余弦和正切函数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学生的另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图表、动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函数值的变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的直角三角形图形和计算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余弦和正切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尺子和量角器来实际测量并计算一个物体的余弦和正切值。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通过组织各类活动,锻炼他们的口才和思维。
4.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正切函数的定义:介绍正切函数的定义,分析锐角α的正切值等于直角三角形中,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3.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分析余弦、正切函数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它们在0°~90°范围内的变化趋势。
4.应用举例:结合实际问题,运用余弦和正切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5.练习与巩固: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余弦和正切函数的计算及应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教案):28.1锐角三角函数-余弦、正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28.1节,本节课主要围绕余弦和正切两个锐角三角函数展开。内容包括:
1.余弦函数的定义:通过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关邻边和斜边的比值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第三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第三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了解锐角三角函数;
2.查看课本、教材有关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
3.准备形象化的概念教学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源;
二、教学主旨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要带领学生深刻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明白
它的实际应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介绍:在数学上,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用来描述特定的物理系统的行为。

它通常以锐角的弧度为角度单位,
用来描述特定面积角度圆心角。

2.生成函数曲线:在了解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后,我们开始实践。

首先要把函数f(x),即y=sinx、y=cosx、y=tanx,都可以用图像的方式生
成出来,描绘出函数曲线。

3.基本公式:了解了生成函数曲线后,就要知道它们的基本公式,比如:sinx+cosx=1,sinx+tany=1等等;
4.实际应用:在深入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时候,不妨从实际的例子出发,比如定位、电动机、圆周率等等,将知识点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解更多
有关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
四、讨论与反思
1.通过个案的讨论,学生可以挖掘更多有关三角函数的联系,并尝试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例子中去;
2.让学生进行思考,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最好的经验,并通过反复练习,熟悉图和表达式,以及其它一些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工具;
3.通过思考实践的层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给予学生较为详细的巩固性训练,以更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三)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三)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一·复习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课件显示)
(1)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勾股定理)即.
(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两锐角互余)即.
(3).直角三角形中的边与角关系: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3.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我是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及互余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关系等,运用这些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是中考的重点也是热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应该掌握的内容
六)当堂检测
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测。
2.改正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用红笔纠正自己出现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测。
2.改正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用红笔纠正自己出现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一)闯关练习
活动1:思考问题1。
活动2:学生代表结合教师课件进行回顾。
1.7分钟内完成1-7题,同桌之间相互批阅
2.提名口述答案,并做必要的理由阐述或板书。
3.关注并评价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
4.交流解题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1旨在检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问题2在检查特殊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锐角三角函数(三)
备课时间
教师姓名
教学
目标
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来解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重点
目标1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教案.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教案.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教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李林松渡普中学28.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三——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数学思考加深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认识,了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解决问题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好奇心.重点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难点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板书设计课题例1:练习:例2:课后反思1、三角函数值的记忆。

2、三角函数值的表示方法。

3、三角函数值的求法(必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复习引入:1. 练习:在Rt △ABC 中,∠C=90°,AC=5,BC=12,求∠B 的锐角三角函数值.2. 说出30°、45°、60°的各个锐角三角函数值.活动二:例题分析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22cos 60sin 60+;(2)cos 45tan 45sin 45-. 练习:1.本课时练习1 2.例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30°+3tg30°+ctg45°; (2)cos 245°+tg60°·cos30° 例2:(1)如图(1),在Rt △ABC 中,∠C=90°,AB=6,BC=3,求∠A的度数. (2)如图(2),已知圆锥的高AO 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OB 的3倍,求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解答,教师关注学生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记忆方法和正确率.教师可用列表的方法表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此表格,归纳出一些规律.教师出示题目后,学生观察题目特点,找到解题方法,即将特殊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适当的给予指点.教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目条件与要求的结论,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关注学生的分析思路,适当时给予指点:如图(1),BC 边是∠A 的邻边,AB 是斜边,由此想到利用∠A 的余弦值来求∠A 的度数.图(2)中,OA 是α角的对边,OB 是α角的邻边,由此想到利用α角的正切值来求α角的度数.初次解这种类型的题目,教师要板演解题过程,给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回忆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再次熟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巩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利用此题目(1)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2)初次渗透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边角关系求角的度数,这也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一部分.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图(1)36C B A αO 图(2)BA练习:1.求出下列各锐角的度数:(1)1sin 2A =;(2)3tan 3B =; (3)3cos 2A =;(4)2sin 2B =. 2.P 83页:2. 活动三:课堂小结 你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交流? 活动四: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28.2第3,6. 补充题: 1.在Rt △ABC 中,∠C=90°,AC=53,BC=5,求∠A 和∠B 的度数. 2.若3tan(10)1α+=,求锐角α. 3.3tan 23A =,则∠A 的度数是多少?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此练习,教师巡视过程中,观察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对学困生给予指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给予指点.教师要关注学生: 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必须熟记; 2.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边,可求出每个锐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反之,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求出锐角的度数. 3.能否由任意的锐角求出三角函数值,或知道任意三角函数值都可以求出它所对应的锐角呢?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并能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独立的完成解题过程.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为下节课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已知任意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而求出它所对应的锐角埋下伏笔.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3)》教案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3)》教案

2.在直角三角形中,知 识. 道两边,可求出每个锐角 2、作业分层要求,异步
自习探究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 的各个三角函数;反之, 达标。
值及根据三角函数值邱角。
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为下节课迅速用计算
补充题:选做题
可求出锐角的度数.
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能否由任意的锐角求 值和由已知任意角的某
学情 分析
数学理解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结构,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 经历探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特 殊三角函数值的运算及根据特殊三角函数值确定角。
知识 分析
在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给出之后,教科书在边注中分析了锐角三角函数 的角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了函数的思想。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经常 用到的,教科书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两种三角尺研究了、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并以例题的形式介绍了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问题,当然这时所要求出的角 都是、和的特殊角。教科书把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 角这两个相反方向的问题安排在一起,目的是体现锐角三角函数中角与函数值之间 的对应关系。本节最后,教科书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器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 及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等内容。由于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骤有所不同, 教科书只就常见的情况进行介绍。
4、归纳思想方法。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行为】
少?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
顾所学,
记录作业,并能独立完
成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例 1:
练习:
例 2:
教学反思
生认真读题,分析题目条件与 练。【设计意图】1、
要求的结论,分析它们之间的 再次熟悉特殊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课时)
一、【教材分析】
1. 熟记30°、 45°、 60°角的各
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知识
目标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
2.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

学 1. 加深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认识,了解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对学能力
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

目标 2. 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标
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
情感
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
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
重点
教学
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
难点
二、【教学流程】
教学
教学问题设计师生活动教学反思环节
【问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一个锐角正弦是怎么定义的?
情一个锐角余弦是怎么定义的?
景一个锐角正切是怎么定义的?


【问题 2】在Rt△ABC中,∠
C=90°, AC=5,BC=12,求∠ B
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探究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
的学习工具——一副三角尺,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解答 , 为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做准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获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 1 -
自主探究1 2
3 用列表的方法表示特殊角的三角
函数值,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1 1 并引导学生观察此表格,归纳出
一些规律.
2
1、这两块三角尺各有几个锐
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30o60o45o
2、每块三角尺的三边之间有
怎样的特殊关系?如果设每
块三角尺较短的边长为 1,请你
说出未知边的长度 .
【探究 2】
锐角三
30°45°60°
角函数
sin a
cos a
tan a
1、求下列各式的值:
( 1)cos260 sin 2 60 ;
尝(2) cos45 tan 45 .
试sin 45
应2:( 1)如图(1),在 Rt△ ABC 用
6 ,
中,∠ C=90°, AB=
BC= 3 ,求∠A的度数.
( 2)如图( 2),已知圆锥的
出示题目后,学生观察题目对教材知识特点,找到解题方法,即将特殊的加固
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值.
学生认真独立完成,巡视,
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适当的给予
指点.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认真读
题,分析题目条件与要求的结论,
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
的分析思路,适当时给予指点:
如图( 1),BC 边是∠ A 的邻边,
高 AO 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OB 的 3 倍,求a.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1 2 sin 30o cos30o ;
(2)3 tan 30o tan 45o 2 sin 60o ;
(3) cos 60o 1
o
; sin 60
o
tan 30
1
(4) 2 sin 45o 1 cos 60o ( 1)2005
2
(1 2 )0 .
2、在 Rt △ABC 中,∠ C=
90°,BC 7 , AC 21 ,拓求∠ A、∠ B 的度数.
B

提7

A21 C
3、求适合下列各式的锐角αAB 是斜边,由此想到利用∠A 的
余弦值来求∠ A 的度数.图( 2)
中,OA 是 a 角的对边, OB 是 a
角的邻边,由此想到利用 a 角的
正切值来求 a 角的度数.
初次解这种类型的题目,要
板演解题过程,给学生规范的解
题格式.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独
立完成此练习,巡视过程中,观
察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对学困生
给予指点.
提出问题,学生相互交流,
适时给予指点.要关注学生: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必须熟
记;
2.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两边,
可求出每个锐角的各个三角函
数;反之,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值,可求出锐角的度数.
3.能否由任意的锐角求出三角
函数值,或知道任意三角函数
值都可以求出它所对应的锐角
呢?
强化解决此
类问题过程
中步骤的书
写.
对内容的
升华理解认识
总结
(1)3 tan a 3; (2) 2 sin a
1 0; (3)
2 cosa
1 1.
2
8 3
、已知 2 cosa 3 0(a 为锐 4
角),求 tan a 的值.
A
5、如图 , △ ABC 中, ∠ C=900, BD 平分∠ ABC, BC=12, BD= ,
求∠ A 的度数及 AD 的长 .
D
B
C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2. 你还有哪些疑惑?
总结本节关于特殊角的三角函
数值得记忆规律,同时总结此类知识的问题应用 .


1. 必做
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 .
教科书习题 28.1 第 3 题 .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
.
2. 选做
《自主学习》 P156-157
三、【板书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尝试运用拓展提高锐角三
1:练习:
30°45° 60°
角函数
sin a
2:
cos a
tan a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采用问题引入法,从教材探究性问题铺设水管的长度入手,
用特殊值探究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的知识。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方面,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

本节课重、难点在于比值的理解,采
取以下措施:(1)突破角的任意性(从特殊到一般),(2)突破直角三角形大小的任意性(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运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固定的(30 度、 45 度、 60 度、一般任意锐角)的角,无论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始终
保持不变。

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提出后,由学生去想办法解决,加以引导和总结.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对那些积极动脑,热情参与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保持最佳
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