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合集下载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实例及区别;(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型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三种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原理和区别;(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以问题导入:什么是物质跨膜运输?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2)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和实例;(2)教师利用模型演示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现象;(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5. 课堂小结:(2)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3. 观察生活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三种方式的理解程度如何?3.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现象?4.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5.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调整教学策略?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等方面。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消化道、呼吸道、血液循环等跨膜运输的生理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跨越细胞膜的。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质能够穿过细胞膜,而有些物质却不能穿过?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原理和特点。

3.案例分析(15分钟)以胆固醇跨越细胞膜为例,通过分析胆固醇在细胞膜中的转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具体过程和区别。

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需要通过跨膜运输来获取所需物质。

4.实验设计(30分钟)分为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个实验环节。

a.主动转运实验设计:学生将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含有不同浓度的溶液,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设计实验验证物质跨膜运输是需要能量的,并观察主动转运的动态过程。

b.被动转运实验设计:学生通过将不同大小颗粒溶质放入不同大小孔的膜中,观察溶质在膜中的穿透过程,设计实验验证溶质的跨膜运输是否受到被动力的驱动。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溶质可以通过膜穿透,有些溶质却不能通过。

5.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特点。

6.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给出一些生活中物质跨膜运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生活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释其他相关现象。

7.课堂小结(5分钟)复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性。

2.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质需要跨膜运输。

2. 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章:扩散教学目标:1. 理解扩散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扩散的速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扩散的概念和机制。

2. 扩散的速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扩散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扩散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2. 解释扩散的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3. 探讨扩散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扩散的影响。

第三章:渗透教学目标:1. 理解渗透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渗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渗透的概念和机制。

2. 渗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渗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渗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2. 解释渗透的机制,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3. 探讨渗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渗透的影响。

第四章:主动运输教学目标:1. 理解主动运输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主动运输的概念和机制。

2. 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主动运输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主动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2. 解释主动运输的机制,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3. 探讨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主动运输的影响。

教学目标:2. 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2. 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活动:2. 鼓励学生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并提出问题。

第六章: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教学目标:1. 理解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概念和功能。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教案(详案)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教案(详案)

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及运用建模思想构建生物学数学模型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课程标准的理解(1)课程标准: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图表数据解读。

(2)我的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三种跨膜运输和胞吞胞吐方式,这与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并描述这些运输方式的基本特征,并且与之前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训练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学会分析资料及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举例说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探究,说明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d、能正确解读柱形图。

(2)能力目标a、通过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思考,总结归纳出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b、通过学生对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的探究和对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

c、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d、通过学生绘制概念图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e、通过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实例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方式。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教具:细胞膜模型、物质跨膜运输动画、PPT课件。

2.学具:实验报告、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细胞膜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细胞膜的作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膜的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1自由扩散:展示动画,解释自由扩散的特点,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1.2协助扩散:展示动画,解释协助扩散的特点,如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1.3主动运输:展示动画,解释主动运输的特点,如氨基酸、离子的跨膜运输。

2.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2.1物质浓度梯度:讲解浓度梯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2.2膜的通透性:讲解膜的通透性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展示细胞吸水、失水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案例二:展示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1.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失水现象,分析原因。

2.实验二:观察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2.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画、实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积极参与,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主动运输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六、教学拓展1.进一步讲解物质跨膜运输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 能够区分和应用这三种运输方式。

教学重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机制和特点。

教学难点:1.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机制和应用。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教学资源:1. 生物教材相关章节。

2. 物质跨膜运输的图解或动画演示。

教具:1. 投影仪或白板。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兴趣,如:“为什么氧气可以自由通过肺泡壁,而葡萄糖需要特殊的运输方式?”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3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解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2. 自由扩散(5分钟)教师讲解自由扩散的机制、特点和实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跨膜运输。

3. 协助扩散(5分钟)教师讲解协助扩散的机制、特点和实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参与讨论:比较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点。

2. 教师提问:主动运输与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的区别是什么?四、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2. 布置作业:请学生结合教材,举例说明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在生物体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主动运输(10分钟)教师讲解主动运输的机制、特点和实例,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钾离子等。

2. 实例分析(5分钟)教师给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应用,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参与讨论:比较主动运输和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式和特点;能够判断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学习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总结,提升分析图表的能力。

3.调动自觉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提问:细胞膜的作用?学生思考作答:细胞膜将细胞内的物质和细胞外的环境分隔开来,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继续提问:细胞要生活下去就必须从外界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什么活动。

那么物质怎样通过细胞膜呢?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跨膜运输的物质分类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回顾一下初中物理学过的扩散现象。

2.被动运输教师演示蓝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实验,提问: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观察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得出:这是简单的扩散现象。

提问:人体内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学生思考回答:二者原理相同。

教师列举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提问: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总结:物质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直接穿过细胞膜脂双层。

教师明确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展示自由扩散示意图。

并且教师绘画示意图在副板书上。

提问:离子和大分子葡萄糖无法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它们是怎样跨膜的呢?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借助载体蛋白,从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

教师明确协助扩散概念,多媒体展示协助扩散示意图,并出示空白表格,要求学生对比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人教版教学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

2. 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性。

3. 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性。

3. 介绍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作业布置】1. 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预习后续章节,了解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二章:扩散【教学目标】1. 理解扩散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扩散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扩散的概念。

2. 扩散的特点。

3. 扩散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扩散的概念。

2. 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扩散的特点。

3. 讲解扩散的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1. 复习扩散的概念和特点。

2. 练习扩散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渗透【教学目标】1. 理解渗透的概念和条件。

2. 掌握渗透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渗透的概念。

2. 渗透的条件。

3. 渗透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渗透的概念。

2. 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渗透的条件。

3. 讲解渗透的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1. 复习渗透的概念和条件。

2. 练习渗透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主动运输【教学目标】1. 理解主动运输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主动运输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主动运输的概念。

2. 主动运输的机制。

3. 主动运输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主动运输的概念。

2. 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机制。

3. 讲解主动运输的计算方法。

【作业布置】1. 复习主动运输的概念和机制。

2. 练习主动运输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教学目标】1. 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2. 展望物质跨膜运输的研究方向。

【教学内容】1. 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2. 展望物质跨膜运输的研究方向。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第一篇: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标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和对比地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这是在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同时培养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主动运输[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演示实验:向一杯清水中加入某种棕色液体,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学生:整杯清水颜色变成棕色教师:这是什么现象?学生:扩散教师: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现象。

通过扩散整杯清水中都有了棕色物质分子的存在。

我们怎样判断出这是什么物质呢?学生:可以闻气味,鉴定化学性质等。

(前面同学已经闻到气味,请一位后排同学验证)教师:我们可以闻出这是醋的味道。

说明醋分子除了在水中扩散,还进入了我们的肺泡,进入我们的嗅觉细胞。

那么这些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人体细胞的?会遇到什么障碍吗?学生:物质进出细胞需要通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回顾旧知]复习: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与蛋白质可以(运动),故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教师:生物学基本的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物质怎样进行跨膜运输来出入细胞?[师生互动]教师:细胞一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在实际的探究中,显微镜的操作比较复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版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方式,涉及到离子、小分子、大分子等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过程。

本次教学设计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吞噬;3.能够描述和解释不同方式下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机制。

二、教学内容1.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意义;2.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吞噬的特点和机制;3.跨膜运输的调控机制和相关实验演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导入引入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思考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性。

例如,细胞摄取营养物质、细胞释放代谢产物等。

2.理论讲解(30分钟)详细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吞噬。

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辅助因素和机制。

通过划重点、用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与学生互动讨论相关问题。

3.实验演示(40分钟)选择几个经典的实验来演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实验现象和数据。

例如,通过渗透压实验展示被动扩散,通过细胞吞噬实验展示细胞吞噬。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由学生参与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4.互动讨论(20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和现象。

例如,为什么渗透压梯度会导致被动扩散?为什么细胞吞噬可以吞噬较大的物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5.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易混淆的概念和问题,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为下节课的拓展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估1.课堂互动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1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

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三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能够区分和应用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生命过程中物质运输机制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扩散解释扩散的定义和原理;给出扩散的实例和应用;讨论扩散的速率和因素。

3. 渗透解释渗透的定义和原理;给出渗透的实例和应用;讨论渗透的速率和因素。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细胞需要跨膜运输物质?”;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演示使用PPT或板书,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使用模型或实验现象,演示扩散和渗透的原理和过程。

3. 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一些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解答;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评价学生的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PPT或板书使用PPT或板书,清晰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的讲解;使用图表和图片,直观地展示扩散和渗透的原理和过程。

2. 模型或实验器材使用模型或实验器材,直观地演示扩散和渗透的原理和过程;提供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六、教学延伸1. 比较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的异同分析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条件;讨论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适用情境。

2. 探讨物质跨膜运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讨论物质跨膜运输的研究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实例及比较;(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利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2)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实例及比较。

2. 难点:(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原理和机制;(2)实例分析中相关因素的判断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2)准备模型、图片等教学道具;(3)设计小组讨论问题和实例分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3)提前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PPT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2)提问:什么是物质跨膜运输?为什么它很重要?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实例。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和机制;(2)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讲解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应用和比较;(3)教师利用模型、图片等道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讨论成果;(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例分析:(1)教师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例中的现象;(3)教师点评实例分析,强调相关知识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案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说明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难点:主动运输的特点与过程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学生运用到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一解释原理一总结概念,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的运输:三、四种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
自由扩协助扩主动运
由扩散1.浓度差顺顺逆2.协助扩散载体蛋白不要要3.
输能量不不要
血浆中葡萄K+进入红细等脂溶02
、大分子的运输:糖进入红细代表例子性物质胞胞4.胞吞胞吐自
主动运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七、教学过程: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三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

能够区分和应用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图示,观察和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利用模型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和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物质跨膜运输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物质的定义和特点跨膜运输的概念和意义2. 第二节:扩散扩散的定义和过程扩散的速率和平衡影响扩散的因素3. 第三节:渗透渗透的定义和条件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半透膜的选择和应用4. 第四节: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定义和过程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机制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5. 第五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讨论和解释实例中的现象和问题三、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和投影片: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图示和实例。

2. 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半透膜、不同物质的溶液、测量工具等。

3. 参考资料和书籍: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料和教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投影片,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三种主要方式。

3. 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和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理解,并进行交流和解释。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掌握情况。

六、第六节: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概念和功能。

讨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教案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2、能力目标:(1)、运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主要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主动自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难点:主动运输三、教具准备: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二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展示图“水分进出植物细胞的状况”,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在什么情况下失水。

提问: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什么条件, 生: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

师:细胞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仅吸收水,还吸收哪些营养物质,生:氧气、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师:这些物质是不是象水分子一样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呢,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探究,并且已经弄清了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本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思路去体验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吧。

(引出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二)新课教学师:多媒体展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图,这是科学家做的模拟实验,请同学们参照课本P70上的图观察——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生:观察结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水、甘油、乙醇等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氨基酸、葡萄糖和离子等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师: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跟水一样也能自由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当肺泡内氧的浓度高于肺泡细胞内部氧的浓度时,氧便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细胞内部。

细胞内由于呼吸作用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二氧化碳便通过扩散作用排出细胞。

师:像氧气、水、甘油、乙醇等物质,分子从溶液浓度低的地方向溶液浓度高的地方扩散,这样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列表比较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不同点
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表格方式进行总结的能力,并调动学生的积极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2)图表数据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
2)图表数据的解读
四.教学过程:
根据物质是否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可以将运输方式分为两种:
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
方向:高浓度→低浓度
实例:水,氧气,甘油等
2)协助扩散:
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方向:高浓度→低浓度
特点:需要载体蛋白
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思考与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概念: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运
输方式。

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特点: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
实例:K+,Na+,Ca2+等无机离子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
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
1下列物质中,通过人体红细胞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 A.甘油 B.葡萄糖 C.钠离子 D.氧气
2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3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B.都需要消耗能量
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4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高许多倍,仍可从海水中吸收碘,表明海带对碘的
吸收具有()
A.选择性
B.独立性
C.专一性
D.高效性
5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因为前者特点是()
A.必须有载体蛋白
B.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到高浓度的一侧
D.上述三项都具备
6与人体血浆中K+进入红细胞有密切关系的细胞
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中心体
7下图是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
••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